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之最强大脑-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蝴蝶效应?什么是蝴蝶效应?”

    “是拓扑学连锁反应,一种混沌现象。”李凡解释道。

    蝴蝶效应是什么东西?

    现场观众没听过,工作人员闻所未闻,周芸也一脸的疑惑,全场的目光全都好奇地注视着台上的李凡。

    根据以往经验,难道,李凡又要抛出什么新的概念或者理论什么的?

    只不过,李老师,你们现在正准备吵架呢,怎么又搞起学术了?

    你看看,你又把真知老师晾一边了。

    咱跑偏了,李老师!

第411章 说不过他() 
录制厅。

    周芸满头问号,想她也是理工科高材生了,怎么李凡说的东西自己完全没概念?

    她问道:“李老师,我还是没听懂,什么叫做混沌现象?”

    这可没法详细解释了,不然这档仅仅30分钟的节目时长,根本不够用。

    这个时空没有混沌理论,李凡详细讲述的话,可以直接开门课程了,于是简而概括。

    “混沌理论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之行为。”

    录制厅里,一片问号,全都没听懂。

    “呃……”李凡略一犹豫,“我给大家讲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之前我说的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呢?这是一种大胆的假设。

    一只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我们可以大胆地认为,就有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观众不禁笑声一片,怎么可能?好鬼扯啊!

    李凡并不介意,如果不是学过混沌理论,在前世没得到普世认同,那么,任谁第一次听说蝴蝶效应,都是哈哈一笑而已。

    正常现象!

    “蝴蝶扇翅膀而已,怎么可能引起德克萨斯的龙卷风?”周芸本想追说一句“那我打个喷嚏,是不是埃纳普蒂纳火山就会大爆发?”,但并没有说。

    李凡解释:“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后,导致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这,就是蝴蝶效应,是混沌理论的极其重要的一种概念。”

    台下大家笑脸一片,大家此时听罢李凡的讲话后,只有一种感觉——荒诞!

    实在太荒诞了!

    李凡继续道:“西方有一首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而我国,有如下词汇: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些都与蝴蝶效应有关,当然,虽然夸张了些,但夸张的目的,是彰显万事万物的内在联系。

    ……”

    台下,专家顾问团中,科学院的崔明远忍俊不禁,谢立伟不禁微微摇头,沐子则疑惑地皱着眉头,她心道:李老师不应该是这个水平啊?这也太夸张荒诞了吧?

    周芸道:“李老师,好像大家并不太认可您的混沌理论和蝴蝶效应啊。”

    “嗯,我理解,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通的,”李凡淡然地笑了笑,“之后,有时间的话,我可能会为此出本书,详细解释一下。”

    出书?

    周芸非常意外,心道:这也能出书?!对了,怎么就聊到蝴蝶扇翅膀这种“神话题材”了,哦,之前自己问李凡,对于真知让李凡负全责,李凡怎么看,然后李凡就说这应该符合蝴蝶效应。

    周芸决定再次将话题拉回来,从“荒诞学”拉回到正常话题。她道:“那李老师,面对真知老师需要您为您的言论负全责的责难,您有什么想说的么?”

    “我没什么想说的!”李凡轻轻笑道。

    “啊?”

    “咱们进入科学话题阶段,谈谈食物相克吧!”

    李凡的确没什么好说的!

    一女人跑步时被石头绊了一跤,脚踝受伤后被送进了医院,在医院里碰到了自家丈夫陪着个女孩打胎……最终导致了一场冤杀案。这罪责,不能怪在的石头身上。

    电影影评人广泛批判了小鲜肉抠图现象……最终,某部电影票房崩塌。影评人,是无罪的。

    某旅游城市经济下滑了……fǎn 腐,是无罪的!

    即便一只蝴蝶真的因为扇动翅膀,而导致了某地龙卷风,但你不能因为担心出现龙卷风,而不许蝴蝶扇翅膀!

    所以,李凡是无罪的,真知是过究的。

    李凡之所以不谈这件事,是因为李凡不能和他在这种事情上打嘴架,有些有损颜面。不过,食物相克,倒是可以好好聊聊。

    周芸略一迟疑,道:“好,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话题:食物相克究竟存不存在。

    现在很明显了,李老师和王猛老师,认为食物相克不存在,真知老师和任海老师,认为存在,现场观众们,大家是怎么认为的?请大家摁动手里的选择器,红灯是相信,绿灯是否定,开始。”

    选择器摁动,屏幕上的红灯瞬间亮了一大片,绿灯寥寥可数!

    “好,现场观众共193人,150人选择了相信食物相克,43人选择并不相信。

    首先,请李凡/王猛老师谈一下,你们质疑食物相克不成立的理由。”

    李凡向王猛摆了个“请”的手势,王猛顿时便更加紧张激动了,毕竟是第一次上电视,而且还是在这种很快便会剑拔弩张的状态中。

    王猛磕磕巴巴地道:“我不是……不是质疑,而是,我认为,我坚定地认为,食物相克是并不存在的!”

    “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食物相克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来支撑!”

    周芸望着真知/任海:“您二位怎么看?”

    真知略略表现出了一丝轻傲:“王老师,这你就不了解了,有一些知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而获得的经验,科学未必能解释得了,但它却行之有效。

    食物相克就是如此。”

    李凡看了看任海,希望他回击,可任海因为过于紧张,脑袋是空的,他“嗯、啊”两声后,便看向了李凡。

    李凡:“真知老师刚刚提到了一个词,‘行之有效’,食物相克如果行之有效的话,那必然有很多人因此而受到困扰。

    但是,古代,并没有太多食物相克具体案例出现,而现代,因犯了食物相克而住院的,鲜有报道。

    这就说明了,食物相克,并不是‘行之有效’!”

    任海笑道:“李老师,恕我直言,您别介意,咱们这是探讨啊。

    明明知道食物相克,谁还去以身试法?大家自然避而不吃了,对不对?”

    观众们点头,是这个道理。

    李凡看了一眼身边的王猛,这位额角流汗目中空荡,李凡知道他是靠不住了。

    私底下挺能叭叭的,怎么上了电视节目就歇菜了呢?

    李凡道:“任海老师的这一想法,催生出两个问题。

    第一个,谣言的产生。

    谣言是怎么产生的?我举个例子。

    西红柿大家一定都吃过,但在很久以前,西红柿只是观赏性植物。

    它原本生长在南美洲,是秘鲁国家森林里的一种植物,原名为‘狼桃’。

    当地有一传说,吃了狼桃就会长疙瘩起瘤子。所以,虽然它鲜红欲滴美丽迷人,却没人敢食用。

    16世纪,英国一位公爵到南美洲旅游,将西红柿带回了国家,作为情人礼物送给了伊丽莎白女王来表达爱意,这个时候,西红柿成为了‘爱情果’,但依旧没人敢食用,只是作为观赏性植物而已。

    17世纪,一位法国画家多次描绘西红柿,最后实在抵挡不了西红柿的娇艳,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品尝了西红柿。

    于是,西红柿能食用且美味可口的消息,传遍了天下。

    大家想想看,谁都知道西红柿可以食用,但西红柿不可食用的谣言,只需要几个人甚至某个人的一人之言,就可蒙蔽千年。

    由此可见,谣言极易产生,且,成本‘低廉’,并,作用久远!

    我说得对么?”

    观众们纷纷道:

    “对!”

    “有道理!”

    “很多低级谣言都是这么产生的吧?”

    ……

    李凡继续:“西红柿不能食用,它会让人长疙瘩起瘤子,这个谣言在那位画家没有吃掉西红柿之前,它也是民间实践经验,对吧?

    刚刚任海老师说过了,明明知道食物相克,谁还以身试法。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的食物相克民间经验,只是个别人的经验!

    犯了食物相克而发病的案例,少之又少。个案,是不足以代替整体的,真理,是需要一定的数据支撑的!

    数据证明,食物相克的民间经验,只能是个别人士的民间经验。

    对此,大家还有疑问吗?”

    真知皱眉:“也有一些报道说吃了食物中毒的。”

    李凡道:“的确有这类的新闻,但是,医院一定能给出确切的原因,食物没洗干净、体质原因、吃多了……我认为没有正规大医院说这是食物相克引起的吧?

    真知老师是只看标题没看内容啊,还是不相信内容?”

    真知:“……”

    李凡:“由之前任海老师的想法,催生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

    任海老师说知道食物相克谁还以身试法对吧?

    接下来,我们反向推理。我先做一个调查,现场,能举出10种以上食物相克的观众请举手!”

    寥寥几位观众举起了手,并依次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还有位观众站起来后,勉勉强强说出了8组食物。

    李凡道:“大家也看到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知道食物相克,但具体什么和什么相克,能说出十种以上的关总,寥寥无几。

    而《食物相克大全》这本书中,有1000余种食物搭配相克。

    也就是说,我们无数个糊涂蛋,基本上,很多人都不停地犯着食物相克的毛病,不过,咱们不是活得好好的么?

    也就是说,庞大的数据证明,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并没有按照食物相克的经验生活,但是,我们生活得很好。

    其实,我们一直在以身试法!大家可以看看这本300余页的《食物相克大全》一书。”

    李凡将手里的书举起来的时候,现场观众热议之声汹涌而起:

    “听了李凡的话,我豁然开朗!咱们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有食物相克这个事儿,但具体了解的没有几个人吧?”

    “咱们随便吃饭这么些年了,也没什么事儿啊!”

    “李凡对事物相克经验的批判,我觉得挺在理的!”

    “嗯,以个别人的经验来指导所有人的生活,这明显不合理。”

    还有个老外道:“我们国家也没有食物相克啊!”

    真知有些慌了,他急道:“我们需要谈实际例子,螃蟹和柿子一起食用,的确肚子疼。”

    李凡道:“首先,单吃一种可能也会疼;其次,吃没吃过量;第三,有些人吃了会疼,有些人则不会;第四,食品干不干净;第五,螃蟹煮没煮熟……我想说的是,产生腹泻的原因很多。

    我们不能因为有人花粉过敏,就说鲜花克人,因为,花,是无罪的!”

    观众笑声中,周芸道:“请大家再次摁动选择器,我们进行第二轮的支持度调查!”

    唰!

    大屏幕上,红灯绿灯间次出现,数量基本对等。

    真知暗忖:我好想说不过他。

第412章 被锤死了() 
双方支持人数战平了,而目前的局势来看,真知/任海是明显说不过思维缜密口齿伶俐的李凡的。

    人情急之下便容易激动,一旦激动了,就容易失态,真知尚未到失态的程度,不过,他脸上的笑容早被熨斗熨平了,现如今赭红色的面颊上隐着渐渐升腾的怒意,只不过此时还并不明显。

    周芸道:“第二轮投票过后,我们继续探讨!真知/任海老师,您二位对食物相克还有什么有效的证据来支撑么?”

    真知沉着面颊,没有搭周芸的话头,而是自顾自地反问李凡:“李老师,你不能以一己之言,就否定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民间经验。”

    李凡反驳:“首先,我没说全盘否定,但一定要否定极大的一部分。

    《孟子·尽心下》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我说:‘尽信‘道’,则不如无‘道’。’

    时代进步的标志,是不断推翻固有认知,推陈出新,社会血液更替。打破天圆地方论,打破封建思想,建立日心说等等,世界各民族的进步,基本都会经历这个发展历程。

    我们的时代在不断进步,进步便是对旧事物的一次大浪淘沙,去糟取精。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某国都已经布局太空作战体系了,咱们若还操练武术耍大刀,这个合适么?”

    观众笑声中,真知的面颊更加火烫,他的怒气混杂在了严肃的表情里。

    任海道:“李老师,恕我直言,您只是在泛泛而谈,并没有落在实际问题上,我说句难听的话您别介意,您这是以一个外行人的姿态,来评论内行知识。”

    真知应和:“对,李老师,你根本就不懂中医和食物相克吧?”

    任海连忙悄悄碰了碰真知的大腿,怪他语气太硬。

    真知则不以为意,这是关乎于自己名誉和利益的一战啊,要是落于下风,对于自己而言岂不是雪上加霜?

    而且,一旦落败,自己就再也翻不了身了。

    真知继续道:“李老师,你知道中医的博大精深么?你不能以一个外行的角度来批判内行吧?咱们接下来,不在泛泛而谈,咱们谈一些内行的东西!”

    “好!”李凡爽利地道。

    真知和任海一愣,竟然没吓住他?

    真知道:“我国有很多伟大的医书,记载了食物相克,譬如《本草纲目》、《金匮要略》等等,不论李老师如何否定古人智慧,我是坚决拥护的,你不能说《本草纲目》不伟大吧?”

    李凡微微叹气,既然谈具体,那就谈吧。

    他道:“老一辈人常说,蜂蜜和葱绝对不能同吃!同吃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呢?

    对此,在古书《金匮要略》中记载:‘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

    杀人啊!这让我想起了一部香江电影《双食记》。

    这要打算去毒死人都不用买砒霜了,吓不吓人?”

    观众齐呼“吓人!”后,李凡再道:“而《饮膳正要》中对此也有记载:‘食蜜糖后,四日内食生葱韭,令人心痛。’

    一个记载杀人,一个记载心痛,两本书记载上都有如此矛盾,到底谁才是对的?

    再说说《本草纲目》一书,大家真的看过《本草纲目》么?我随便列一些吧。

    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酒服三钱;

    令妇不妒:取妇人月水布裹蛤齤蟆,于厕前一尺,入地五寸埋之。(这是使妇女不嫉妒的方子。月水:yue经)

    蝙蝠屎可治眼疾;

    ……

    关于《本草纲目》一书,我相信大家都有一双明亮的双眼,基本的鉴别力是定会有的。其他医书就不列举了。

    当然,不论今天我们谈论到什么程度,一定会有很多人,对古代‘智慧结晶’无限肯定的。

    其实,大家肯定的不是‘智慧结晶’,而是在肯定我们民族的辉煌!

    很多人潜意识里是不忍心看到古代的学说就此埋没的,于是就找出种种理由去为它们辩护。

    我们总是传颂某某个偏方治病救人,但却自动忽略了,有更多的人全无疗效甚至耽误病情!

    我们对于本国历史、民俗、文化等,是容易带有主人翁色彩的,是带有主观肯定的。

    我还是我一贯的观点,用科学指导生活!”

    真知急道:“科学指导生活,但是科学,也有很多事情解释不了的,这时候,我们累积下来的经验,就会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李凡笑了,他想起了一句话: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李凡道:“我确定,科学有无数无法解释的事物,它可能连宇宙的千分之一都没有研究明白。

    但是,我们现在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物,在未来,一定有新的科学能够予以解释,这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我们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希望出现新的科学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返璞归真,去研究金木水火土!”

    ……

    双方又“纠缠”了一翻后,现场再次进行支持度调查。

    “观众朋友们,请摁动选择器。”

    唰!

    屏幕上,绿灯亮起了一大片,明显超过了红灯数量。

    周芸:“现在出现了大反转,193位观众中,125人否定食物相克,不过还有68人支持食物相克理论。

    我们现在有请专家观察团,就刚刚当事双方的观点,进行点评。”

    众人目光投向观察团,第一个发言的是沐子。

    沐子道:“坦白地讲,我喜欢李老师那句主人翁色彩,而且,很多事物越模糊越神秘,越让人敬畏!这也是一方面原因。

    我支持李老师。”

    周芸看向谢立伟,“谢先生呢?”

    “没什么可说的,我支持李老师的观点,时代在进步,观念在革新,病树前头万木春!”

    周芸示意了一下卢汉,卢汉则嘻嘻一笑,打浆糊道:“去糟取精吧,古代经验有利有弊。”

    周芸:“那关于食物相克,您更支持哪一方?”

    “各半!哈哈,各半!”他,谁也不得罪。

    周芸又示意了一下市医院魏主任,魏主任起身道:“食物相克,基本上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一种民间谣言。

    而且,华国营养协会的食物相克图谱,实际上民政部早已曝光该机构是非法机构。”

    真知脑门儿上的汗瞬间就下来了,完蛋了,自己那本书,就有华国营养协会在官微上帮着宣传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