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之最强大脑-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毕歌闻言大跌眼镜,原来你到现在连一个答案都没拼出来啊亲?

    此时的苗苗非常淡定,从她接到李凡的数据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5分钟了。

    这15分钟内,她早完成了计算,并进行了两次校核。

    她的余光扫了一眼身边“赋闲”的牛毕歌,又留意了一下不远处忙得焦头烂额的林晓凤,然后逼着自己,又开始了第三遍的检查……

    又过2分钟,林晓凤终于跑到挑战区,拼出了自己的答案,经工作人员核实后,一台输入了数据的电脑交到了牛毕歌手里。

    牛毕歌扫了一眼数据后,顿时傻了:

    11,9,11,12,10……这些数据中,个位数的屈指可数,可苗苗的那组数据中,超过5的都基本没有几个!

    林晓凤还向他握了握拳,“你可以的!”

    牛毕歌呼出一口气,心道:这就够呛了,妹妹!

    牛毕歌刚提起写字笔,但见身边的苗苗举起了手,高声道:“裁判,我挑战完成!”

    答题板上,“≈39。375218”的答案赫然在目。

    裁判员道:“请稍等片刻,我们最终一起揭晓答案。”

    这一等,就是15分钟。

    牛毕歌终于放下了笔,深深呼了一口气,举起手道:“我完成了!”

    写字板上,最终答案是:≈109。1393832

    贾芸道:“好,究竟是牛毕歌正确呢,还是苗苗正确呢,请科学助理拿过来答案,我们共同见证!”

    两个科学助理分别拿过来两个答案板,贾芸先走到其中一个科学助理身前,她道:“这个是雷哥战队的最终结果,究竟这牌子里的数字是否能和牛毕歌的答案一致呢,请看!”

    嘶!

    贾芸撤开了答案板,隐藏在其中的数学展露了出来:≈109。1393!

    “正确!恭喜雷哥战队,答案正确。下面,雷哥战队的生死权落在了苗苗的手里,如果苗苗的答案正确,因为苗哈哈妹战队耗时更短,将获得胜利。

    接下来,我们来验证苗苗的答案,大家倒数3个字!”

    观众还真配合,齐喊:

    “3!”

    “2!”

    “1!”

    嘶!

    答题板扯开,露出了里面的正确答案:≈39。3752

    哈哈妹战队一片欢腾,苗苗激动地和李凡击了击掌,又猛地摇着几下李凡的胳膊,“太给力了,李凡你太给力了!”

    贾芸道:“苗苗怎么这么激动?”

    苗苗心悦诚服地道:“我真的服了,我这组数据太好了,数字基本上都是5以下的,比牛毕歌的那组数据简单太多了,李凡好样的!”

    Doctor陈道:“这就是我说的,第一轮正确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正确答案中的最优解。

    李凡的这组数据都非常小,代入到特定式子中,苗苗的计算量不大,而牛毕歌的那组数据,计算起来要比苗苗的复杂无数倍!

    这就是接力比赛的互相配合,这就是最优解的极其重要性的一面。”

    贾芸问道:“那李凡的这组数据是不是最优解呢?请Doctor陈为大家讲解!”

    Doctor陈起身,道:“首先,我目前也不知道李凡的答案是不是最优解,大家请先看大屏幕!”

    大屏幕上,滚动出了无数组的数据:

    (11、5、6、2、9……3)

    (7、6、3、9、10……6)

    ……

    (9、8、8、4、11……5)

    (注:大括号内,所有数字个数都是34个,因为李凡这个项目的平面展开图是34个面,故有34个“数字和”。)

    大屏幕滚动了片刻后,Doctor陈用遥控笔在大屏幕上一扫,道:“大家注意,你们看到的这无数组数据,全部都是这个项目第一个环节,《拼图游戏》的答案!”

    大厅内阵阵惊呼:
“哇!”

    “天啊!”

    “这得有多少个答案啊!”

    ……

    “有观众问究竟有多少组答案,好,我告诉你们,请看,”Doctor陈点了一下遥控笔,大屏幕上出现了图解,他开始向观众讲解:

    “我们拿三角体来举例,三角体的平面展开图是由4个三角形构成的,将这三角体代入到这个项目中,假如第一个三角面可能由3种方案构成,第二个三角面可以由2种方案构成,第三个面3种,第四个面4种。

    那么,这个三角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正确答案是:3X2X3X4=72!共72种!

    而李凡挑战的这个项目,大家看大屏幕,一共是34个面,那有多少种答案呢?

    2X1X2X2X1X3X1……X2= 65536种,共65536种答案!

    6万多种答案,大家想象一下,从6万多种答案中锁定最优解,它的难度究竟有多高,绝非人力可为!

    而李凡的答案,是不是系统给定的最优解呢?究竟是不是呢?请看!”

    再次摁动遥控笔,大屏幕上出现了一组数据:(4,2,3,5,3……3)

    贾芸拿起电脑,道:“现在我们将李凡的答案和系统给定的最优解的答案核对一下。

    第1个,4,正确!

    第2个,2,正确!

    第3个,3,正确!

    ……”

    现场观众完全傻了,姚谦、郭明、孙菲菲全都站了起来,大家眼睛瞪得倍儿直,纷纷张开了嘴巴:

    “哇!”

    “哇!”

    “哇!”

    ……

    (再无其他词汇。)

    “第34个,3,正确!”贾芸激动得眼眶都红了,“验证完毕,李凡的答案与系统给定的最优解完全一致!6万多种答案中的最优解,李凡做到了!”

    大厅里“轰”地一声,仿佛往热油中倒入白水,彻底沸腾了。

    孙菲菲捂脸:“我的天啊!”

    郭明翘脚:“6万中挑出一个唯一答案,李凡脖子上的哪是脑袋,那完全顶着一个计算机啊!”

    台下观众席喊声叫好声瞬间涌起。

    舞台一侧,古田猛拍巴掌:“太牛逼了,神一样的男人啊!”

    张丽都傻了,“就怕解释,越解释越觉得李凡神乎其神!”

    的确,当Doctor陈细致地解释之后,现场观众们对李凡的敬佩之情再次陡然升高,录制厅陷入到了巨大的声浪中。

    但是,有个别人却是清醒的,比如说李凡、牛毕歌、哈哈妹、雷哥等高手们。

    Doctor陈分析得的确没问题,但他分析得只是这个《拼图游戏》的正确答案数量,而不是分析选手的比赛过程。

    选手们参加比赛,不是去以“几乘几乘几乘几”的方式破解答案数量。选手们的挑战目的,不是去计算这个项目究竟有多少个答案,你这项目有一亿个答案也与选手无关,选手只需要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就可以了。

    Doctor陈的分析也稍微渲染了一些,明显把观众们带偏了。

    李凡连忙给大家浇水熄火:“大家请安静,Doctor陈讲解得正确,但Doctor陈还没说完,刚刚Doctor陈分析的是正确答案的数量,并不是我们选手比赛的方式,虽然最优解并不是那么好找,但我也没那么神奇。”

    李凡又将自己的比赛过程说了一下,这下观众长出一口气,刚刚大家被那6万的数量吓坏了,原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李凡突然道:“其实,我觉得,这个项目的正确答案的总数量并不是65536种,而是,65532种!”

    “哦?为什么?”Doctor陈疑惑地问。

    “我的道具平面展开图中,构成左下角那个面,它可以由编号5、89、133号图案构成,而中间的那个面,则可以由89、342号图案构成。

    也就是说,编号5这个图案,可以成为平面展开图中34个面中的两个面的一部分。

    但是,编号5这个图案,在编号1到400中,只有一个图案,它不可能同时被两次运用!

    这65536种答案中,一定有一组中同时使用了两次编号5的图案。但拼图游戏中,怎么可能出现两个编号5的图案?”

    “呃,那个,具体内容方面我不太了解,请技术部门核实一下。”Doctor陈道。

    观众们窃窃私语着,他们也不知道李凡说的对不对,毕竟刚刚“65536”这个庞然数字把大家弄糊涂了,大家现在也不清楚李凡究竟是“神”啊还是“人中之神”,但一定是比自己强百倍的天才!

    “给《最强大脑》挑错,他说得对么?”

    “我也不知道他说得对不对,我都听懵逼了。”

    “我也懵逼了,说得都是什么玩意儿?”

    ……

    舞台一侧的制作人、导演等合计了一下,然后导演拿起对讲机:“技术部门,立即核实所有答案,看看是不是如李凡所言。”

    片刻后,工作人员核实完毕,跑到制作人身边道:“的确,咱们疏忽了,在一组答案中,同时出现了两次编号5的图案。”

    现场掌声四起:

    “厉害,给这么严谨的《最强大脑》挑毛病,而且还是这么细微的毛病,李凡可以啊!”

    “一个比赛项目而已,竟然展露出了李凡如此强悍的能力,好厉害!”

    ……

    Doctor陈道:“那这只是减了1个答案,你说是65532种,那难道还有三次重复使用的情况出现?”

    “对!”

    “哪些?我们核实一下。”

    “请切到平面展开图上,请给我一根遥控笔。”

    李凡拿过遥控笔后,轻轻一摁,一束激光打在了大屏幕上,“这个面和这个面,可以同时用到编号107,这两个面,可以同时用到149……请工作人员核实。”

    片刻后,工作人员再次向领导报告,“李凡说得完全正确!”

    几位领导瞬间鸡皮疙瘩起一身,大家面面相觑,太厉害了!

    首先这是非常微小的纰漏,基本上没人会留意的,其次,李凡是站在台上直接给出信息的,这说明这些纰漏是全部在他脑袋里的,怎么做到的啊?

    贾芸道:“谢谢李凡,发现节目中的纰漏!”

    Doctor陈都要抓狂了,“你这又是怎么做到的,你怎么知道我们这个65536的数字不对?我的天啊,难道你真的计算过答案数量?”

    李凡连忙道:“您想多了,我是看了大屏幕中的技术分析,发现这分析中并没有考虑‘重复项’的问题,而我在挑战过程中发现了重复项,所以估计应该是总数不对。

    在原基础上减去我发现的那4个,就是我猜测的答案了。”

    “哦,厉害,李凡厉害!”Doctor陈巴掌都鼓麻了,他还安慰了一下沮丧的林晓凤:

    “妹妹,你的成绩是很正常的,不是你不优秀!”

第349章 落下帷幕() 
    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和天才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他们仿佛是异能人甚至是外星人,以常人远远无法理解的能力独领风骚。

    有的天才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有的具有让人无法置信的微观察能力,有的则有着强大的空间感……

    但,上帝还是相对公平的,当一个人长板无限长的时候,可能他的短板也相对无限短。

    而李凡,明显是得到了上帝的厚爱,同时拥有着让人羡慕的多方面的超凡能力。

    单独说李凡的记忆力,这个世界上过目不忘的人远远不止他一个。

    单说他的空间能力,甚至有可能有某人比了李凡的空间力还强也说不准。

    推理、观察等各方面单独能力上的比拼上,也是如此。

    但,没有任何一方面的能力是能脱离其他能力而完全存在的,没有记忆力的支撑,所有能力无从谈起,没有了好的推理能力,空间形变也举步维艰……

    一个人的各方面能力是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而李凡,在多项顶尖能力的互相协作下,单方面能力明显具有了加成效果,综合实力无法匹敌。

    比如说主要考察力的项目,可能某个选手在观察力上具有和李凡等同的能力,那难道该选手就能和李凡打成平局了么?

    明显不能!

    因为挑战这个项目的时候,这位选手可能主要运用了自己无与伦比的观察力。(其他方面的能力可能很菜。)

    但李凡呢,挑战这种侧重于考察观察力的项目时,则是记忆力、观察力、推理力等多项顶级能力同时协作,共同完成挑战。

    这就是为什么,李凡总能诞生出让人瞠目结舌无法置信的奇迹,因为综合能力实在太强了。

    单方面能力至强的人数不胜数,但很多人终身成就平平,因为单独有个千里眼是没有大用处的。

    李凡的神奇表现在第二个挑战项目中依旧展现得淋漓尽致。

    台上,贾芸道:“第二个项目,也可能是我们《最强大脑》国内赛的最后一个项目,【寻觅芳踪】。

    【寻觅芳踪】分为两部分,《数字推导》和《连连看》

    《数字推导》则是选手经过对众多数字逻辑关系的分析,推导出最终答案,此答案用于《空间还原》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空间还原》的难度。

    大屏幕上展示了《空间还原》挑战环节的原理。

    只见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平面,平面上随机点缀了5个点,之后,其中标记为“点1”的一个点跃于平面之上一定距离,标记为“点3”的坠于平面之下一定距离。

    接下来,平面上方的点1和平面下方的点3分别以平面中的点5相连接,在空间上形成了两个线段互相夹角的状态。

    然后,互成夹角的两个线段以平面为基准(保持线段与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变),逆时针旋转90度。

    这个过程,换言之,就是点1和点3以一定规律进行变化,将“平面点状”变成了“空间点状”,然后点点相连,形成了一个空间多面体。

    大屏幕上展示完平面各点经过一定规律变换成空间平面体后,贾芸开始讲述比赛详情。

    “假如,在《数字推导》中获得了数字‘15’,那么,这‘15’代表的就是平面点的个数。

    所以《空间还原》这个环节难不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字推导》中的答案,而《数字推导》中,正确答案并不唯一,可能有四五个,依旧要求选手寻找出最优解!”

    观众们都听傻了,脑袋全都转不过来了,这和以往考察空间力的不一样,这个项目没有对称性,点和点之间绕来绕去的,观众们的大脑完全不够用,太复杂了。

    大屏幕上展现除了六维能力雷达图:

    推理力:5;

    观察力:5;

    空间力:5;

    创造力:5;

    记忆力:5;

    计算力:4;

    Doctor陈声调激昂地道:“这个项目,是《最强大脑》舞台上,最难得项目之一,是唯一一个六项能力中,五项能力满值的项目!祝你们好运!”

    “好,请双方队长调兵派将!”

    双方队长调兵谴将,最终:欧阳艳/李凡和于达/牛毕歌。

    贾芸道:“比赛开始!”

    四名选手上台后,比赛正式开始。

    欧阳艳和于达在做题区推导数字,李凡和牛毕歌便在一侧焦急地等待着,恨不得跑过去帮队友一把。

    大概5分钟左右,于达率先推导出了答案,他迅速将答案递给了牛毕歌。

    有工作人员迅速打开标记26号的箱子,里面则是一个有26个点构成的多面体道具,以及一张点缀有26个点的正方形的纸张。

    牛毕歌需要做的,就是对照多面体和纸张上的点,分析出这纸张上的点是经过如何空间变化,而形成的多面体构型。

    牛毕歌看到这道具的时候一瞬间就懵逼了,这他妈什么乖乖?26个点推理还原成平面点状,这完全是一团乱麻啊!

    牛毕歌错愕地看着这个多面体,一头雾水长达3分钟,之后才开始一点点分析推理起来。

    又过3分钟,欧阳艳也推导完成了,她连忙向李凡喊道:“28号,我的答案是28号!”

    28号道具箱打开,李凡见到道具和图纸的时候,一瞬间也懵逼了,一个多面体有28个“顶点”和“谷点”,乍一看错综复杂。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先扫了一眼图纸,然后拿起多面体道具观察了一下,他很快发现了这个题的突破口。

    这种题目的突破口是什么,就是不变量,

    李凡发现他这个多面体中,有8个“顶点”和“谷点”是处于同一平面的,也就是说,平面图纸中,最多有8个点的路径未经过更改。

    李凡决定暂时以这8个“不变点”为根基进行分析,他成功地找到了题目的“抓手”。

    他的大脑里,一边是多面体道具,一边是平面图纸,20个“变动点”不停地起伏、折叠、延伸,绕点旋转……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脑袋剧烈燃烧着,直到5分钟后,终于舒展开了,一股轻松的笑意浮现在了嘴角。

    丢下多面体道具,李凡迅速拿起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地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点1上浮约5厘米;

    点5下沉约7厘米;

    点18连接点5,以点5为圆心,垂直于平面划半圆;

    ……

    点23与点7相连,以13、21、8构成的平面为对称面,对称到另一面;

    ……

    点16以9和19构成的对称轴进行对称。

    (完毕)

    李凡落笔,道:“我作答完毕了!”

    一旁的牛毕歌大惊:“啊,这么快!”

    “嗯,”李凡叹了口气,“好复杂啊!”

    牛毕歌崩溃,就耗费五六分钟的时间,也叫复杂?

    牛毕歌顿时更加着急了,手忙脚乱地观察了起来,脑袋里瞬间满是浆糊。

    队员们见状,连忙喊道:

    “别急,稳住!”

    “李凡虽然不会错,但是他队友可能错啊?”

    牛毕歌闻言,心道:对哈,李凡虽然不能错,但他队友欧阳艳可就说不准了,这一轮也没有中间验证成绩的环节!

    他连忙沉下了心,开始了一段长达半个小时多小时的挑战。

    这个时候他不急了,他只能赌李凡的答案是错误的,只要李凡的答案是错的,他们用时再短也没有任何意义,自己只要保证绝对正确就行了。

    半个小时后,牛毕歌写下了自己的答案,然后又认认真真地核对了两次,直到一个小时的倒计时结束!

    贾芸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