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之最强大脑-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宝》这档节目不是大制作,是偏门综艺,厅也不大,也就能容纳300多观众,但因为舞台下不仅仅有座椅,还放置了相对的桌子,所以,也就能容纳不到200观众。

    到场的观众一共有150人,每50人一组,分三个区落座,分别是红、黄、蓝三个区,自然归于于红、黄、蓝三个队。

    李凡、管彤等特约嘉宾来到台上落座之后,今晚的录制就要开始了。

    主持人王翔上台,道:“欢迎大家收看今晚的《鉴宝》,欢迎三位著名专家,他们是辽远博物馆前馆长……”

    介绍过专家和其他四位之前节目中固定的明星嘉宾后,王翔道:“今天,我们又有两位新人加入到了节目中,分别是,文化学者李凡和著名影星管彤!”

    哗!

    现场一片细碎言语,谜团终于揭开了。

    “哦,原来坐在李凡身边的那个女的是管彤啊?”

    “完全认不出来啊!”

    “能认出来就怪了,和小时候长得也不一样啊!”

    “果然被我猜中了,还是我厉害!”

    ……

    管彤转身,向后排的观众们挥了挥手,道:“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是的,您又回来了,您这10年都上哪去了,大家掌声,欢迎老艺术家!”

    管彤心道:得,这个梗看来还真是要陪自己过一辈子了。

    王翔详细地介绍起了管彤:“管彤,出演过51条广告,12部电视剧,10部电影,获得过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奖项,京城电影艺术节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奖项……”

    介绍完管彤后,现场的观众又重新追忆了过去时光,那个可爱调皮的小女孩形象再次浮现在脑海中。

    观众们庆幸,幸好没长残啊!

    王翔:“今晚,李凡、管彤将编入红队,希望能帮着红队拿到今晚的胜利,获得今晚最终胜利的队伍,队伍中的50名观众,都会随机获得相应的奖品,分别有iMac一台,iPhoneX一部……”

    这个节目的比赛规则很简单,6位明星嘉宾两两分组,李凡/管彤成为红队的队长,欧峰/周虹是黄队的队长,任逍/蔡雅是蓝队队长。

    节目中,每一期有九件古董会被拿到现场展示,三支队伍随机选择题目,队长的职责就是判断其真伪年代,并说服观众为自己投票。三题结束后,累计猜对答案多者胜!

    王翔道:“节目正式开始前,请专家介绍古玩文物的相关常识,有请陆馆长。”

    专家席上,陆馆长起身,向观众们介绍字画鉴别的方法:“书画鉴定,最先看的是卷轴是不是人工做旧,其次才是判断画的真伪,书画造假有个术语叫“穿衣服”,就是把有些不值钱的老画取出画心,再装一个造假大师的作品……现场四位嘉宾,谁还知道造假方法的,给观众们介绍一下。”

    几位嘉宾纷纷介绍自己所知后,轮到李凡了。

    王翔:“李凡,你知道多少?”

    李凡道:“那我说几个有意思的。

    首先,青铜器做旧有个方法,是把成品扔到尿池子里浸泡一段时间,在放在土里埋藏,于是逼真的铜锈就被制作成了。”

    此话一出,现场众人“咦”了一声,好恶心!

    后台抱着个青铜器的持宝人,他鼻子向器物前靠了靠,使劲地吸了吸,嗯,不骚,真的!

    李凡再道:“血沁玉大家都知道,就是古玉埋在土中,被有色矿物浸入而形成。这个作假有个比较残忍的方法,我知道有人找过活羊,在羊腿上拉个口子,将玉器植入里面后,缝合!

    是不是很没有人道?

    我再说两个高明一点儿的,巧用微波炉和X光!”

    观众们一惊,这是什么操作?

    李凡道:“比如说玉器造假,首先把染料涂抹在现代打磨的玉琮上,然后将之放到微波炉中烤10分钟,等“开炉”后,它的釉面便微微开裂了,而染料浸入玉质,就像出土文物一般。”

    众人大惊,好家伙,作假的人的脑袋可以啊!脑袋这么好使干嘛不干点儿正经事儿?

    也有某位观众大喜,又学到一招。

    王翔疑惑地问:“那X光是什么意思?”

    李凡解释:“现代的仿品,用碳14测年法是检测不出年代的,一测便知真假。但是,造假者想出了好的办法,照X光!

    照一次X光,就能多100多年,假货至此可以随意穿越回任意一个年代。”

    现场哄然一片,造假者实在太贼了,谁能想得到啊,太卑鄙了。

    李凡开玩笑道:“现代仿品过一次地铁安检涨100多岁,多走几次,你想说它是秦朝的都成。就是,千万要计算好次数,可千万别把“元青花”变成“唐三彩”!”

    现场笑声中,王翔道:“谢谢博学的李凡讲述行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受教了!李凡,你如何看待现在的市场呢?”

    李凡道:“现如今的市场,真货越来越少,藏友越来越多,都想着捡漏,但我想提醒大家,谨慎,谨慎,再谨慎。”

    “好,谢谢李凡!我们比赛开始。”

    坐在李凡身边的管彤都听傻了,她挑起大拇指,满脸崇拜地道:“李凡,你这么厉害啊!”

    李凡笑道:“常识而已,别激动。”

第328章 折服众专家() 
    常识,对于了解此道的人,这个词汇没任何问题。但对于门外汉来说,这,就是知识!

    李凡的知识储备有多丰富,对考古、历史、文学、风俗等等分门别类有多谙熟,现场台上台下不到200人,今晚率先领略了一番。

    主持人王翔道:“我们率先有请红队,选择题目,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切出一个九宫格,九个方框里面各有一句话形容代表的藏品。

    王翔:“红队队长,李凡、管彤,请选择!”

    李凡对管彤道:“你来选择!”

    “我这里面有个别字都忘了,别让我选了,我门外汉,你来。”

    “你选择吧,没事儿。”

    “我来了啊,那个,8号,【奇葩之物】!”

    王翔:“在有请八号藏宝人上场之前,我有必要提醒一下新晋的两位队长,台下的三支代表队,每队有三道题,队长作答,并说服本队观众接受队长答案,如果队长答错,否定队长答案的观众人数就是这道题的成绩,如果队长正确,同意队长答案的观众人数就是答案。

    好,有请八号藏品的藏宝人上台!”

    8号藏品的持有者上台,这是一个花甲老人,他走到舞台之上,打开一个精致的木匣子,并从里面取出来一个30余厘米的尾部有手柄头部是铁球的铁器,头部铁球大约5cm上下。

    这件藏品一经展示,现场观众全部蒙圈了,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

    王翔:“李凡、管彤,请上台观察,然后你们研究一下,给出答案!”

    管彤刚抬屁股,文丝未动的李凡道:“我不用观察了,我已经知道答案了。”

    管彤一愣,“这么快?”

    王翔错愕:“不上台仔细研究一下么?”

    李凡摇了摇头,道:“这个环节不用了,大屏幕上细节都有!管彤你去看看?”

    “那我得去看看!”

    管彤上台了,摄像机特写镜头却直接给向了李凡,镜头内,李凡神态平静,波澜不起。

    管彤拿着那柄铁器研究了半天后,王翔问道:“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觉。”

    “好沉!”管彤说罢便快速走下了台。

    对于管彤,观察也是徒劳无功的,纯粹是开开眼界而已,回到座位后,李凡问她:“你的答案是?”

    管彤无奈摇头,“我不知道,听你的!”

    “那我做主了?”

    “好哒!”

    李凡抬起标记笔,在答题卡上写下答案后,一旁的管彤直接傻眼了,你这也太离谱了!要是真是这个答案,我就把这东西吃了!

    工作人员将李凡的答案递给王翔,王翔瞥了一眼,面露惊色,然后合上了答案。

    众位嘉宾见王翔那奇怪的表情,纷纷道:

    “翔哥,您这是什么表情啊?”

    “翔哥的这个表情很有内容啊!”

    ……

    王翔道:“当你们看到李凡的答案后,你们就知道了。请红队的观众朋友们猜猜,这究竟是什么?”

    观众纷纷猜测:

    “这个应该是捣蒜的!”

    “砸核桃?”

    “抓痒痒的球?”

    ……

    五花八门的答案给出之后,王翔道:“下面,请看李凡的答案!”

    答题板掀开,上面只有一个字:椎!

    椎?

    这个字怎么读?

    这个是干嘛的?

    所有人大惑不解,只有专家席位上的三位专家面露喜色。

    “大家是不是都懵了?下面,李凡、管彤两位队长,各有一句话的机会,说服自己队伍中的观众朋友们支持自己的答案,注意,只有一句话,开始!”

    李凡看了看管彤,得,自己先说吧,“‘椎’,现代称为‘锤’,就是古代打仗时的兵器!”

    现场哗声四起,大家面面相觑。

    “锤?开什么玩笑?”

    “正常锤子差不多有人脑袋那么大,这东西前端的铁球也就和婴儿的小拳头差不多!”

    “这东西也就锤个蒜,用它锤人,开什么玩笑?”

    ……

    众人议论声中,王翔笑道:“是不是很意外很不可思议?下面有请管彤给出一句话!”

    管彤的下巴一直处于半掉不掉的状态,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她眼中的李凡一直平静不起波澜,没有得意,也没有受到质疑时的那种愤愤之情,平静得好像仲夏夜的池塘,偶有蛙声起,不见波澜溢。

    最怕这种神态,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自信。

    要说这是古代打仗时使用的锤子,管彤打死也不相信,毕竟,这个大概仅仅30cm带个4cm的小头头的东西,怎么能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杀敌?

    难道,李元霸(虚构人物)就在鲜血纵横的战场上挥舞这东西?

    难道,马超酣战张飞,用这东西偷袭老张?

    搞什么搞啊?

    不过,她还是选择支持李凡,一是被李凡的平静给“迷惑”了,二是,她根本没有自己的答案。

    “我选择支持李凡,观众朋友们,信李凡是没错的!”她道。

    王翔道:“你这拉票拉得很没有自信啊。好,有请红队50位观众朋友们投票,开始!”

    观众投票时间,舞台上“啪啪啪”响起了一大串红灯!

    李凡回头一看,50盏灯中,红了38盏,只有12盏同意自己的答案。

    王翔笑道:“哟,竟然有观众没亮红灯,请问你们是怎么想的,那位红夹克的小伙子,你也认为这是古代打仗的锤子么?”

    小伙子摇头,“我不认为,但我就是相信李凡!”

    “好,有请李凡、管彤上台,详细解释这件藏品!”

    李凡和管彤上台,李凡拿起这件藏品,向观众解释,道:“锤,古时候也称为“椎”,古时候打仗的锤就这么大,和影视剧以及文学作品中的锤完全不一样,我们传统印象中,打仗的锤子都得比人脑袋都大一号,挥舞起来沙沙作响霸气十足,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一个常识性问题,给你一个直径20cm的铁球,我不信你能单手拿起!

    锤,近身武器,只能钝击,并不是战场上的常规武器,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蛮霸”之器。”

    众人一听,也是这个道理,要真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谁能拿得动?即便有天生怪力者能拿得动,但战马能不能承受得了?

    王翔问道:“那李凡,如果古代的锤真的只有这么大,柄30cm左右,锤直径4cm上下,这武器还有战斗力么?”

    “有啊,我说了,这是近身武器,短兵相接的时候,你挥舞长矛就施展不开了,但用锤的话,照您额头来一下您就交代了,就算不打额头,打您哪都受不了,照您后背来一下,您直接哗哗吐血。”

    “好像很神奇的样子!”

    李凡再道:“齐国兵马坑,60多匹马埋葬得非常整齐,马的额头上都有一个塌陷,基本判定就是用锤这种钝器一击毙命,一锤下去,立即放倒。”

    王翔点了点头,面向专家席,问道:“几位专家老师,李凡的答案是正确的么?”

    陆馆长道:“恭喜李凡,完全正确!”

    管彤拍手,佩服地道:“李凡,你好厉害啊!”

    红队观众们暗叹,支持李凡好了,人家李凡可是发现了国宝的人,不比咱们明白啊?这下倒好,这道题自己队伍只得到了12分。

    这都是马后炮,虽然李凡发现了国宝,登上了《新闻联播》,但李凡这是孤立事件,孤木不成林,发现了一件国宝,不能在大家心中构建起李凡是“鉴定专家”的身份,因为你的专项不在这儿。

    除非,像新考据学一篇篇文章发表一样,你多在屏幕上展现自己在古玩文物方面的卓越鉴别力,你新的人物形象才能逐渐建立起来。

    红队第一题过后,黄队和蓝队分别答题,黄队的题目是个青铜器,就是持宝人闻过之后,没有尿骚的青铜器,结果自然是赝品。

    管彤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她悄声问道:“我看过之前的节目,怎么这么多人的宝贝都是祖传的?”

    李凡低声道:“胡扯呗,有些不是好道来的!”

    管彤眯着眼睛,心道:你又知道!

    蓝队的第一道题,是辨别屏风的年代。

    这面老红木屏风保存得极好,毫无破损,缀有大量玉石,又雕刻着精美的山水佳境,并附有不知何人所作的诗文。

    这面规格颇大的屏风,蓝队给出的答案是近现代手工艺品,因为品相实在太好了,正常来说历史不会太久远。

    蓝队给出答案后,三位专家纷纷走到台上,围着屏风仔仔细细地观察了起来,一圈又一圈地围着踱步。

    “老王觉得怎么样?”

    “应该是近现代的手工艺品。”

    “我觉得也是,不过这式样和风格,和明末清初的很相像,但,我更倾向于是近现代的手工艺品。”

    “那咱们就一致决定了?”

    三个人合计了一下,由故宫博物院前专家发言:“蓝队,正确!这确实是现代仿品,但即便是仿品,也是一件价格昂贵的手工艺品,值得收藏。”

    大屏幕上依次不断地展示着屏风的细节,李凡突然目光一闪,大惊:咦,不对啊?

    管彤疑惑地看着李凡,“诶,怎么了?”

    “这应该是乾隆年间的。”

    “哦!”管彤举手,道:“主持人,我们有不同意见!”

    哗,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了管彤身上,管彤双手一指李凡,“是他。”

    李凡错愕地看着管彤,心道:妹子,你这性格太直了!

    的确是性格直,正常来说,搞鉴定的专家基本不会互相拆台,别说同台了,就是私底下,你在张三专家这鉴定是正品,然后去李四专家那里继续鉴定,即便你这东西李四认为是假的,但若知晓有人鉴定过了,他也会不予置评。

    况且,这又是同台,又是电视节目,得保持专家学者的权威性,虽然,很多专家的看走眼的事情数不胜数。

    李凡这通晓人情世故的人,是不会当场反对专家意见的,他可能会私下交流,更可能良心过意不去,会找个合适的途径告诉藏宝人。毕竟他不是纯洁无暇的璞玉,做不到直来直去有话直说的铮铮君子,那样的话他早不知道得罪多少人了。

    不过,管彤不是李凡,她8岁到如今是在美国和洋人一起长大的,即便还能说地道的华国语言,能识汉字,但已经被西化得差不多了,她可没想到现场反对专家有什么不合适。

    有不同意见,表达就是了,哪有国人的弯弯绕绕?

    王翔问道:“李凡,你有不同意见?”

    被管彤这么一推,李凡只好如实地说:“呃……我觉得啊,这屏风应该是乾隆时期的!”

    一听这话,藏品持有人沮丧的眸子瞬间放亮,终于有人肯定了!

    不过三位专家纷纷摇头。

    陆馆长道:“不太可能,如果是乾隆年间的,这300年左右的时间内,这么大的屏风能保存得完好无缺,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动荡岁月还依旧崭新如故,实在太难实现了。”

    吴龙也摇头,道:“像这种黄花梨的高等木材,本身是有些油性的,年深月久,油质外泄,很容易形成皮壳。”

    王华道:“虽然样式风格是明末清初的,但的确是现代仿品。”

    ……

    三位专家你一言我一语,李凡则静静地听着,不急不躁不恼不怒。

    管彤暗叹:这气质!

    谈不上什么气质,李凡只是觉得辨别这屏风的年代实在太简单了,就仿佛1+1=2一样,自己知道等于2,其他人非得说等于3,那李凡就有点儿懒得和别人争辩了,因为太简单了,不刺激。

    三位专家纷纷说罢之后,现场的所有目光齐齐聚在了李凡身上,摄像机各个方向向李凡聚拢。

    王翔不解地看着李凡,这“不解”是因为,他头一次见到有人会在被动的局面中,竟然能浅笑若兰,不争、不怒、不急、不讽,这气度这气质,自己从来没见到过啊!

    李凡问道:“主持人,我能上台么?”

    “当然可以,请到屏风前细细观察。”

    万众瞩目下,李凡提足登上了舞台,但并没有第一时间走向屏风,他面向观众道:“‘欢’,这个汉字的繁体字是什么?歡!欢乐之意!但还有个字也读‘huān’,是馬+雚的‘驩’!

    ‘歡’是‘欢’的繁体字,‘驩’是‘欢’的通假字。

    《荀子》大略篇第七十二,有言: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驩。就是这个‘驩’

    《史记卷一零七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有载:“太后驩。”也是如此

    ……

    但在汉代之后便基本极少用这个通假字了,到了乾隆年间而此字再兴!

    如果诸位是造假者,我想诸位会在屏风上刻印繁体字,而断然不会刻印通假字!你会么?你们会么?即便真的刻印通假字,你们会刻印欢的通假字‘驩’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