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之最强大脑-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者:“那您能谈谈李凡这个学生么?”

    崔勇年道:“李凡在我校表现极其出色,特别突出,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修养品质,都是毫无疑问的出类拔萃……”

    记者:“我们之前也采访了一部分学者,他们对李凡的观点并不能完全同意啊,这您怎么看呢?”

    崔勇年严肃地道:“关于《后出师表》真伪的研究,基本上会一直是个谜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言之有据则可,绝不存在谁一定是正确的。千百年前的事情,谁敢打包票?”

    记者:“那既然永远是个谜团,还有考据的必要么?”

    崔勇年老腰一挺:“当然有必要!就像我校李凡说的那样,学者们要有勇于挑战的精神……”

    瞧瞧,崔院长在答记者问的时候,基本上一直把“我校《博雅杯》优秀学生李凡”这一句话挂在嘴边儿,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就是向晨华大学宣誓主权,告诉他们这天才是我们学校的了,别打主意了啊,赶快换个人吧。

    但李凡又只是参加了京大主办的《博雅杯》而已,根本还不是京大一份子,所以,崔院长拐了一个弯儿,说“我校《博雅杯》优秀学生李凡”,这么一说就非常巧妙地拉进了和李凡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没有疑义。

    到了最后,崔院长索性直接说我校优秀学生了,把《博雅杯》三个字都省去了,这……好吧,算你说累了。

    采访结束,崔院长对身边的孙女儿道:“大孙女儿,肉不肉麻?”

    “爷爷,有点儿起鸡皮疙瘩!”

    “哦,”崔院长想了想,突然叫住要告辞的记者,道:“孩子,能不能再加一个问题?你们再问问关于学校对李凡进行特招的问题。”

    “好的,崔院长。”

    机器摁下,记者问道:“崔院长,那像李凡这样优秀的学子,我们京大会进行特招么?”

    “特招?这个特招生的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始,等特招正式开始后,我校会着重对李凡进行考察的,当然也包括其他优秀学生,我认为李凡成为京大一份子的问题不大,但你这个问题明显问早喽,还不到时候!”

    记者和摄像齐齐晕倒,不是你让我们问的么?

    送走了记者后,崔院长回到办公室,借助媒体,巧妙地把李凡变成了自己人,第一步完成,第二步就是,给李凡口头保证。

    华国各大学校的特招工作正式开始时间一般是每年的3月1号,注意,这里说的是正式开始时间,这个时间只是用来招收优秀应届生的,对于奇才、怪才、天才,基本上都会提前被各大院校抢走。

    华国十五六亿人口,优秀学生自然很多,但天才却是凤毛麟角,每年全国上下也就蹦出来10几个天才少年,其他学生自己报名去吧,这些天才学生,各大院校必须主动出击。

    ……

    李凡又被吵醒了,他接过崔院长的电话后,洗把脸,收拾收拾后,准备去办公室“聆听教诲”,也不知道找自己干嘛。

    他还没走到办公楼呢,又打过来一个陌生的号码,“你好,你是?”

    电话那头:“李凡,你好,我是晨华大学的孔亮。”

    “哦,孔教授,谢谢您昨晚为我雪中送炭,谢谢。”

    “送什么碳?我觉得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对了,你对晨华大学感兴趣么?我校希望你能来到晨华展现自己的魅力……”

    “我……”李凡头疼了。

    “这个电话里先不谈,改日详谈,说个其他事儿。我们晨华大学10月2号将举行《全国青年学者大会》,作为青年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我校诚邀你前来参会。”

    “您抬爱了,我一定参加。”

    “哦对了,我们学校明年将首次成立英才班,相对了京大的菁英班,我们的优势是实践出真知……”

    ……

    这个“优势”反反复复说了20来分钟,不是说电话里先不谈,改日详谈的么?

    李凡放下电话后,一时之间内心略略动摇了。

    坦白地讲,京大的文学社科那自然是要略强于晨华大学的,京大重文,晨华重理,两所百年名校各有所长,其实好选,选京大就OK了,但晨华大学偏偏成立了“英才班”。

    晨华大学明年即将成立的这个“英才班”,不用多说,明显是针对京大即将成立的“菁英班”。而且,英才班授课教师那也全是各大杰出的教授,甚至从哈佛聘请来了世界大哲学家Brand…Russell到校授课,那也是砸了血本啊!

    而且英才班的教学理念也非常别致先进,绝不比菁英班差。

    头疼,选择困难症啊!

    李凡揉了揉太阳穴,走进了办公楼,敲开了崔院长的门。

    “崔院长好。”

    崔院长起身,笑眯眯地伸出手道:“欢迎你,成为京大的一份子。”

    “什么?”

    “哈哈,糊涂了吧?你被咱京大提前锁定名额了,开心不?兴奋不?”

    “哦!”李凡淡淡地笑了笑。

    面对两所学校同时伸出了橄榄枝,李凡反倒是不知所措了,到底选择哪所啊?

    “来,握手啊!”崔院长笑道。

    “院长,咱们招生工作不是明年3月1号才正式开始的么?”

    “对啊,现在虽然签不了协议,但是向你口头保证,你大可放心,到时候第一时间和你签入学协议。”

    “哦,那到时再说吧,不急。”

    崔院长顿时慌了,“嘿,你怎么……是不是晨华大学和你联系了?”

    李凡坦率地道:“嗯,他们成立了‘英才班’——”

    “诶呀,一个理科院校,你小子一辈子注定专研国学的,去那凑什么热闹?难道你还想要顺便学学机械制造计算机什么的啊?英才班我听说了,他们底子不行。”

    “可他们请来了Brand…Russell!”

    崔院长一时语塞。

    就这样,李凡以一句“谢谢院长,为再考虑考虑!”结束了今天的谈话。

    这世界上有两种病,一个叫做“选择困难症”,一个叫做“强迫症”,当这两种病发病于同一患者身上,那就惨兮兮了。

    李凡是那种到超市买卷纸抽都要反反复复对比半天才能下定决心的人,要对比张数,价格,克数,用克数除以张数,大概估量一下纸张的厚薄,用价格除以张数,得出每张纸的价格,继以了解每次擦屁股会用掉多少钱,然后还要对比生产日期等等。

    幸好脑袋好使,不然脑袋都会想爆掉。

    这种性格真讨厌,李凡也想克服,可克服不掉啊!

    还有一年的时间可以考虑上大学的事情,这是万幸的,李凡并不着急了。

    这两个月内,连续三篇论文让大家领略到了自己的学术水平,再加上一年内自己所获得的一些成就,大学的问题已经没有任何需要担忧的了。

    而接下来的日子,李凡决定将《国学时代》名家专栏作为主战场,将华国尚未真正形成的考据学的概念做起来,这是学术方面的,然后,借助综艺节目继续扩大影响力,吸吸金。

    傍晚时分,李凡接到了陆丫丫的电话,就一件事儿,催稿。

    “李凡,稿子!要换榜了,你的稿子呢?”

    好嘛,之前的《《后出师表》考据研究》他们战战兢兢地不敢发,还担心李凡这文章太扯,现代倒好,竟然来催稿了。

    李凡当然不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国学时代》APP目前总下载量已经破百万了,这个数据意味着,《诗刊》的转型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有句话说得好,争议越大,名气越响。《《后出师表》考据研究》备受争议,这源头《国学时代》最终受益了。

    李凡看了一眼时间后,端起笔记本,开始飞快地码字,两个小时后,4000余字的文章敲了出来,再次检查一遍后,完美。

    将论文发到陆丫丫的邮箱后,李凡转身去体育馆打球去了。

    这篇文章的名字是《《古文尚书》考据研究》,当陆丫丫收到这封邮件的时候,不禁大呼一声:“这孙子儿真的又把《尚书》弄成伪书啦!”

    幸亏办公室内没人,大家都下班了,不然是不是很丢淑女形象?

    陆丫丫吐了一下舌头,开始拉动鼠标,翻看内容,可才看了一行,只见朱总编快步走进了办公室,急道:“他又把什么弄成伪书了?”

    “《尚书》!”

    “好,这个好!给我发一份儿,这注定又是一轮网络热议啊。”

    重新排版,再次校对后,陆丫丫将文档传给了同事,但她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跑到了美工那里去指手画脚了。

    凌晨,《国学时代》名家专栏换榜,李凡的《《古文尚书》考据研究》被排到了专栏的第一排,再也没有论资排辈的说法了,现在执行的是,论流量排辈!

    文章刚一上线,整个评论区瞬间刷爆,估计网友们都熬夜等着呢。

    “看看帅李又把什么弄成伪作了,猛一睁眼,我去,《尚书》!”

    “李凡你要干嘛?你是不是接下来要把四书五经全部变成伪书?”

    “敬你是一条好汉,就是好汉往往不长命,等着教育部请你喝茶吧。”

    ……

    陆丫丫看着不可胜数的评论后,她也疑惑了,李凡下一篇文章又要把什么弄成伪书呢?

    她想到这儿,直接给李凡挂了一个电话,问道:“嘿,你接下来想写什么?考据什么?”

    “下一个,呃,应该是《太监考据研究》吧!你想看什么?也可以是《ji女考证研究》《古代内衣文化考证》……”

    陆丫丫笑骂道:“你个小流氓,睡吧你!”

第205章 我的继承者() 
总有某些人说李凡是混在文化界的小流氓,对于这个别致的称呼,李凡坚决不同意。

    普及文化有错么?传承历史有错么?梳理历朝历代风俗人情衣食住行有错么?

    嗯,没错!绝对没错!

    食堂内,一张桌子上摆了几道硬菜:萝卜汤、萝卜汤、萝卜汤……

    桌子前面围着几个年轻人,大家正在吃早餐。而靠近过道一侧,则依次摆好了几件行李箱。

    “要说这古代太监啊,有意思。华国的典籍文献中,关于太监的最早记载出自《春秋左传·僖公二年》,里边提及一个叫‘寺人貂’的人,他是齐桓公的宠臣。有记载说他为了取悦齐桓公而‘自宫’了,借此获取荣华富贵,现在华国统一的说法是这哥们儿是太监的鼻祖。这个我持有保留意见,改日考证一下,发个文章。”

    杨硕求问道:“李凡,那太监为什么叫宦官呢?”

    顾亚婷彭慧也齐齐看向李凡。

    李凡放下筷子,纠正道:“说到这儿就太复杂了,首先,你这个问题就是错的。”

    “哦?怎么错了?”

    李凡道:“在人们的印象里,宦官与太监是一码事,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据考证:其一,最早的宦官并非都是阉人。其二,宦官与太监在封建社会的概念是有别的。古代宦官是对在皇宫里为皇帝及其至亲服务的官员的总称,并不都是阉割的。而‘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

    太监一词的出现最早在辽代,是辽代政权机构中的官员称谓之一……到了明代,太监和宦官有了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大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并不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并一律称‘太监’,地位也在清代跌入了谷底。因为不赋予什么职权,前朝很多太监的职责基本上都被清朝设立的内务府剥夺去了,太监基本沦为了只能安心伺候主子的奴才。”

    杨硕点头道:“嘿,他们这明显是欺负残疾人啊。哦,难怪清代没出现什么权倾朝野的大太监。”

    李凡笑道:“对,的确没出现过。”

    彭慧质问道:“那你同宗李莲英——”

    “你同宗,你同宗!”李凡剜了她一眼,道,“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再加上,清代又以太监为轻,所以太监根本没有实权。

    单说李莲英,光绪五年,李莲英出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这已经是官职的极限了。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但这不过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而已。”

    彭慧道:“可是群臣都怕他啊,很多人都被他敲诈勒索了。”

    “群臣怕的不是他,是老佛爷。他没有任何实权,不过是狗仗人势而已。慈禧一挂,他就废了。让我给你讲讲什么叫做真正的实权太监!

    比如说赵高,太监宰相第一人,指鹿为马,他把一只鹿献给秦始皇二世,并道这是马,二世则说这是鹿,朝廷上下一半大臣都纷纷站队,说这就是马,结果直接把秦始皇二世弄迷糊了。这才叫实权!

    再比如说童贯,独领兵权二十余载,权倾朝野,屡战屡败,却兵权不崩,这叫实权!

    ……

    和这些大太监比,他太菜啦!”

    杨硕笑道:“咱们国家的宦官太监也算是民族特色了!”

    “谁说的?宦官并不是我国惟一的独特的历史现象。据考,宦官具有很强的世界普遍性。距今三四千年前,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印度王国,都曾出现过宦官这一特殊群体。

    而且,还有一定可能,宦官是外来产物也说不定。”

    “不能吧?这是咱们自己的啊?”

    “这个真未必,等我再考证考证。”

    “凭什么不是咱们的啊?”

    李凡翻了一个白眼儿,道:“诶诶诶,千万别学某国,咱们要正视历史。别像他们似的,孔子是他们的,西施是他们的,孙悟空也是他们的。这个太监他们要是想要,就给他们吧。”

    杨硕挑了挑眉,道:“李凡,我一直好奇,你说太监为什么要娶媳妇啊?”

    “这个原因太多了,有心理变态说,有主子赏赐之说,有居家伴侣之说等等,还有从医学上进行阐明的,比如说没阉干净后期又长出来了。

    宫廷里的小太监,每三年要看一看,每五年再查一查,看是否有凸肉长出,这是宫廷规矩。但是宫廷中的事情,又不能简单以常理揣测。比如说如果某贵妃对某小太监青睐有加,那么她只要对检验的太监说一声‘免了罢’,那也就真免了,然后,妃子再——”

    李凡说到这儿,向杨硕挤弄了一下眼睛,然后两人一起“放荡”大笑。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顾亚婷彭慧齐齐白眼儿送上。

    李凡再道:“明朝人的笔记《枣林杂俎》中,就有关于魏忠贤的‘玉jing重生’之说,生理学角度也有关于‘xing基因启动’的说法。

    说到这儿,有个‘对食’的说法,就是指太监和宫女之事的,当然这多指他们相对短暂的交往,而长期稳固关系则称为‘菜户’。”

    顾亚婷皱眉道:“你说的并不全面,对食还有其他意思。”

    吼吼!

    李凡闻言大喜,这姑娘竟然懂这些?竟然也是行家啊。他笑问道:“那还有什么意思,请赐教!”

    顾亚婷欲言又止,最后道:“不知道,你自己查资料去!”

    李凡乐呵呵地看着她,“是不是‘磨镜’啊?”

    彭慧疑惑道:“什么是‘磨镜’?”

    李凡道:“古代指女女之间的恋情。”

    彭慧继续求知:“那为什么叫作‘磨镜’呢?”

    顾亚婷拉了她一下,给她眼色道:“别听他胡扯。”

    彭慧一头问号,对顾亚婷道:“你知道么,要不你告诉我?”

    顾亚婷立即低头,表明清白,“我不知道!”

    彭慧将目光移向李凡,好奇心大作,问道:“李凡,究竟为什么叫‘磨镜’啊?”

    李凡摇了摇头,“这个和你个小姑娘不方便说,你回去查资料吧。”

    “不嘛,你告诉我嘛,我不小啦!”

    杨硕也靠近过来,好奇地道:“对,快说!”

    “呃……小慧,你的尺度是多大?”

    彭慧豪迈地挥了挥手,道:“我没尺度,尽管来吧!”

    “就喜欢这样的女孩儿,豪放。为什么管女女之间叫‘磨镜’呢,是源于一种体位,‘磨’,动作也,‘镜’,两部位基本雷同,像照镜子一样,这就叫磨镜!”

    杨硕秒懂,不停地拍着巴掌,道:“妙哉妙哉!”

    彭慧看了看恍然大悟的杨硕,又看了看低头独自吃饭的顾亚婷,她一时之间还是没想通,于是继续问道:“凡哥,麻烦再讲细一点点。”

    “边儿去,再细就涉huang了!”

    杨硕好奇地问道:“李凡,那太监和宫女之间,怎么那个?”

    “边儿去,改天私底下单独授课!”

    彭慧连忙举起手兴冲冲地道:“我能旁听么?”

    ……

    隔桌有两位数学系的教授此时正在吃早餐,他们两人自始至终一言不发,都支着耳朵仔细地听着,见那四位青年男女走后,两个人终于说话了。

    “那小子就是文学院提前内定的特招生?”郑龙教授问道。

    “对,看来是一个披着学者外衣的小流氓,哈哈哈。”

    得,又被叫小流氓了。

    ……

    四个人来到机场。

    李凡、杨硕和顾亚婷是一路的,他们三个直飞春城,回家了。

    飞机上,三个人闲聊。

    杨硕问道:“李凡,刚刚谁的电话啊?你又要参加什么节目?”

    “《国学小名士》。”

    “那不是一帮小孩子的节目么,你碾压孩子有意思么?”

    “不不不,客串一期嘉宾老师,指导指导。”

    “牛啊,现在已经开始走向导师的岗位啦?”

    李凡大笑道:“你也可以这么理解。”

    “帅李厉害啦!”

    “那你看看。”

    ……

    一个吹牛逼,一个捧臭脚,两个人不亦乐乎的穷开心。

    顾亚婷看着非常“无耻”的两个人,双手深深地抓了抓头发,然后拿出Mp3播放器,插上耳机听起了音乐。音乐自动循环,片刻后,播放器里响起了一段评书:咱们上回书说到,少帅张学良披挂整齐……

    顾亚婷拔下耳机,眯着眼睛望着李凡,直接把李凡看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