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良帝后-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失败了,他就得死。

    而杨厚照让他好好活着。

    是不希望阿昭伤心的。

    杨宸看着那笔直潇洒的背影出神,如果他换成杨厚照,他会放过自己吗?放过自己女人曾经喜欢过的男人?

    不知道。

    杨宸苦笑着摇头,他其实一直都希望杨厚照死,然后他就可以把李昭弄到手了。

    但是杨厚照却因为李昭,希望他活着。

    或者,这就是李昭变心的原因,真的不爱他,彻底被杨厚照折服。

    杨宸突然喊道“皇上,微臣能不能求您一件事?”

    已经走远了的小皇帝转过身,他俊美的脸带着傲娇的不解“你还有什么要求?”

    “微臣能拜见皇后娘娘吗?”哪怕一次也好,再见一面吧,再见一面。

    杨厚照蹙眉道“你要见皇后?别想了,皇后岂是什么人想见就见的?养胎呢,你忙你的去吧。”

    杨宸“……”

    最后一面也不让见吗?

    杨厚照转过身想真是痴心妄想,阿昭如果想见你,怎么会告诉朕过来。

    杨厚照今日来见杨宸,当然是李昭跟杨厚照商量过的了,杨宸以为李昭会怕杨厚照知道他们之间的事,但是李昭其实早就跟杨厚照说了。

    而且这么大的事,李昭怎么可能瞒着杨厚照。

    此时,小皇帝不放在眼里的拒绝,让杨宸当头棒喝。

    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其实不是小皇帝不让见,是李昭根本不想见他。

    那到底是为什么?

    是因为还怨恨他?

    还是因为双方都有各自的生活,没必要了?

    风轻轻吹动了湖面,吹起了涟漪,吹乱了杨宸的心。

    杨宸又拍拍脸,李昭做的是对的,有杨厚照这么好的男人陪着,不见面是对的,他们,已经是过去了。

    ……………………

    杨厚照回到清宁宫,抓来一个小内侍问道“娘娘呢?”

    “在院子里给剪枝呢。”

    杨厚照没让人通传,带着张永去了后院子。

    正直盛夏,后院子里花团锦簇,李昭拿着一把小剪子,在修理一棵灌木。

    灌木丛是用来做园林造型的,在姹紫嫣红之间,并不显眼,可是因为有了美人的光顾,所以便成了风景。

    李昭没有太弯腰,只是眸子下垂,围着灌木转圈,手里的剪子咯吱咯吱响,却没有找到下剪子的地方。

    这时候的她认真,甚至是较劲的,但是看她较劲的对象,便觉得那执着赌气的神色十分有趣。

    杨厚照就一直看着。

    张永悄声道“万岁爷,您不过去啊?”

    杨厚照摇摇头。

    李昭说天天走动,找点事做,不要总闲着,对肚子里的孩子有好处。

    所以她的女人,正在为他孕育孩子,剪枝,也是在保护孩子。

    他的女人和孩子啊,看着就觉得好幸福,不用过去,不用过去,要去做大事保护他们,让阿昭安心的养胎。

    杨厚照蓦然就笑了,笑容中眸子中有坚毅的光一闪而过,回头叫了个下人“跟娘娘说朕回来过了,现在去忙正事,让她不要累着。”

    下人屈膝道是。

    杨厚照叫上张永;“咱们办大事去。”

    乾清宫书房,一边坐着杨厚照,后面伺候的都是内侍。

    另外一边对立站着的,是宗室几十位亲王。

    大家行过礼。

    靖江王先开口“皇上,近日有谣传皇上要对宗室赶尽杀绝,可有此事?”

    所以这些人是来质问的,逼宫的,要皇上在没有宣布圣旨之前,就收回成命的。

    杨厚照道“宗室人口多达十万人,每年都要拿出大量的税收供养大家,国库越来越空,西北军饷总是没有着落,沿海地区海盗盛行,也没有钱打仗。

    这时候,被百姓供养的诸位,谁拿出一分钱来凑军饷了?

    朕这是以国事为重。”

    就是承认了要改革。

    宗亲们全都急了。

    靖江王面红耳赤道“我等皇孙贵胄,本来就应该被天下供养,这是太祖时候就留下来的遗命,岂能说废除就废,什么军饷的事情本王不知道,这也不是本王要管的事,是那些贱民本来就应该这么做的,这是天命,咱们是皇族。”

    “可不是,咱们是皇族啊。”

    杨厚照气得拍着桌子“可是太宗皇帝也说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怎么没有关系?军事上没有钱,被蒙古人打来了,海盗打来了,你还做你什么贵族?

    别忘了,咱们的祖宗,也不是天生的王孙贵胄。”

    他们的祖宗是要饭的起家。

    靖江王道“那也是天命所归。”

    杨厚照突然冷笑“诸位,你们必须承认,咱们家,欠百姓一百多年,欠了很多,长此以往,别人家就要天命所归了。”

    。

第七百六十七章 唱双簧,骗宗亲() 
杨厚照的意思,当民不聊生,自然会有人谋反。

    但是谋反这个举动,在贵人眼中,就是大逆不道,所以宗室诸人根本就不能理解杨厚照的想法,于是又吵嚷了很久,还要去社稷坛。

    杨厚照气的站起来“是朕要逼死你们,还是你们要逼死朕,逼死自己,逼死百姓?

    你们只知道宗室爵位的好处,根本就忘了坏处。

    朕记得就前年,宗室上报,诚孝郡王是饿死的,你们以为袭爵就高枕无忧了?朕让你们后人可以参加科举,这才是真正的给祖宗留血脉,赏饭吃,所谓富贵传家,富不过三,这个道理你们到底懂不懂。”

    城孝郡王饿死,是因为那是个败家子,吃喝嫖赌,然后欠了一屁股债。

    虽然他也是皇室中人,可是已经是郡王,传了都不知道多少代,跟杨厚照早就是远亲。

    这样的郡王,在小小的封地,是没有什么权利的。

    老百姓可能怕他,可是他借了高利贷,去赌场,这些人后面都有大靠山,岂能在乎他一个小小郡王,所以是被逼债逼死的。

    但是这也充分说明一个问题,不是所有皇室中人,都可以安逸的养老,毕竟分出去的亲王,儿子们即便是郡王,分的家产也是祖上的,而不是朝廷另外分配。

    所以皇室中人,也有穷有富。

    可是太祖真的是太怕他的子孙受苦了,规定皇室中人只享受供奉,什么活都不干,是不能科举的。

    这就断了他们自力更生的途径。

    杨厚照的改革本身对皇室也是真的好,可是人都是好逸恶劳,尤其是懒惯了的宗室皇亲们,谁还愿意费劲巴拉去科举,直接享受供奉多好?

    靖江王等人并不听劝,还是要去哭社稷坛。

    杨厚照忽然坐下来,一改方才的愤怒“去吧,你们都去哭,看看能不能改变朕的主意。”

    走就走。

    靖江王等人虽然感觉皇上不会收回成命,但是哭社稷坛皇上脸上也无光,鱼死网破,反正我不好你也别想好。

    哭去!

    就在大家都要走的时候,突然一个有些低沉醇厚的声音道“诸位稍等,皇上,能否给我们一点时间。”

    这人声音是很好听的,语气还有种云淡风轻。

    大家都看过去,是宁王。

    杨厚照看着宁王,眼睛有笑容一闪而逝,随即板着脸道“好啊,你要说什么?”

    宁王道“借皇上大殿一用,我们外面谈去。”

    杨厚照叫着张永“带人过去吧。”

    乾清宫的正殿,比书房大,距离书房挺远的,在这里说话,杨厚照自己是肯定听不见的。

    众人围着宁王。

    靖江王先道“咱们不是说好的,大家都听你的,可是你怎么一声不出啊。”

    因为要让所有人都明白,皇上根本不怕闹事,然后宗亲们害怕了,这才是高人出手的时候。

    宁王脸上带着深深顾虑道“本王这不是把大家叫出来,跟大家一起商量吗?”

    “宁王你到底有什么主意?你倒是说啊。”

    靖江王一声叹息道“你也看见了,皇上那意思,好像要跟咱们死磕到底了,现在大家能指望的,只有你了,你到底要跟干什么,你说,大家都听你的还不行?”

    等的就是这个时候,要的就是这个时候。

    宁王已经答应了帮杨厚照和李昭,他也没有想反悔,但是得等这些人黔驴技穷,然后大家才能信他。

    宁王道“我的意思,咱们应该同意袭爵制度的更改。”

    众人一下子炸开了。

    “同意直接就同意了,还找你干嘛?”

    靖江王道“是啊,宁王,大家都拿你当主心骨,你是要反水啊?这对你有什么好处?”

    杨宁等着他们骂的没有别的花样了,才淡淡道“大家骂完了吗?那到本王说了。

    你们说得对,这对本王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本王为什么要同意?本王难道跟大家的立场不一样?”

    “那你为什么还说同意的话?”

    “是啊,那你为什么要出卖大家?”

    宁王道“因为本王说的同意改,但是不能按照皇上的意思改,改可以,咱们要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

    “这能行吗?”

    “还能讨价还价呢?”

    靖江王也跟别的亲王商量“其实不让庶子袭爵,本王也没有什么意见,就是本王的三个嫡子都那么优秀,怎么还能不让袭爵呢?”

    在之前的制度里,都是可以袭爵的。

    另外有王爷道“谁说不是,我们家只有两个嫡子。”

    当然庶子多的人,就不说话了。

    杨宸的目的其实就是这个,让亲王们把诉求说出来。

    有位姓周的作家,教育局,革命家,思想家曾经说过‘一座密不透风的房子,如果主人想要给这个房子开一扇天窗,那么多数人会劝他不要这么做;如果他要把房顶掀了,那么多数人会劝他还是开天窗吧。’

    杨厚照的改革制度做的太绝,基本上两三代人宗室就没了,这宗亲们能同意吗?

    但是李昭绝对不是那么不懂思考的人,改革岂能一刀切,肯定要循序渐进。

    所以宁王大概猜到了,杨厚照给的制度,就是掀房顶,但是其实只要开一扇窗就行。

    他现在要扮演的角色,就是带领宗亲去跟皇上讨价还价,去开窗。

    宁王道“那诸位咱们就这么来,要么嫡子都可以袭爵,哪怕是降级袭爵,要么亲王爵位世袭罔替,除了嫡长子,其他人谁都不能袭爵,大家看怎么样?你们选哪一个?”

    这到底选哪一个?

    哪一个都想要啊!

    甚至有人还想给庶子争取呢。

    殿里七吵乱嚷的。

    宁王提高了声音道“大家也不要太贪心,如果什么都能依着咱们,人家还出旨意干什么?根本不可能。”

    有人道“宁王,您得帮着咱们说话啊。”

    宁王举起手道“那本王就决定了,嫡子可以袭爵,不管多少个,降爵继承,就要这个方案,如果你们谁不同意,那好,你们也举起手来,感觉比本王封地广,能力强,那你们就来带这个头。

    不过本王事先声明,你们显然不可能成功,再一个,本王嫡子只有一个,庶子五个,本王是为了自己吗?本王都是为了你们。

    同不同意,你们看着办吧。”

    。

第六百七十八章 隐隐的担忧() 
土地最多的申懿王和庄王倒了,宗室中最有威望和势力的只有宁王。

    如果宁王撒手不管,宗亲们怕连跟皇上讨价还价的实力都没有。

    所以虽然有几个人不同意,但是没有实力的反对声音,其实就是哑巴,不需要听。

    而宁王提出的建议,也可以很好的保护嫡出子女的权益,其实就是在保护正妻制度。

    因为庶子无法袭爵,即便没有嫡子,也无法袭爵,所以庶出不用心心念的算计了,算计也没用。

    男人们也不是傻子,既然庶出保护不了家产,那就多生几个嫡子好了。

    再有一个,既然宗室都是这样的制度,那其他人呢?

    刑部不知道是那个鬼机灵受到了启发,所以提出其他人家,也应该保护嫡子的权益,修改“继承法”

    当然得到了皇上的赞许。

    这样下来,原本令人非常不看好的事,还得到了许多正房夫人们的支持,因为再也不用看庶子妾室不顺眼了。

    朝廷律法就保护了他们,他们为什么不维护朝廷。

    所以这样吵闹下来,本来是一件很危险的改革,最后真的成了,还皆大欢喜。

    当然,这些也都是后话。

    宁王说完,半数以上的人勉强同意。

    宁王就这么定了,让靖江王找几个肯出头的,他们好一起去找杨厚照谈判去。

    谈判的过程不一一细表,总之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协议,各退一步,保护正妻和嫡子利益。

    但是这是口头协议,杨厚照还要跟内阁商量之后才能昭告天下。

    ……………………

    翰林院里,荷花池边,清风徐来,风景秀丽。

    翰林院本来就是清闲衙门,平时大家没什么,就会找凉快地方呆着。

    宋涵佩因为是探花,直接进入翰林院进修,可能是因为当天被皇上点名站到了一起,这两个人竟然惺惺相惜,成为了好朋友。

    宗室袭爵制度要改变,这件事传得满朝皆知,他二人此时正走在荷花池边,说着这件事。

    宋涵佩是嫉恶如仇的性格,拍手叫好道“这才是为国为民的好皇帝,当年第一次相见,我就见皇上气质不凡,果真有魄力,有担当。”

    贵族从神坛上掉下来,当然喜闻乐见。

    韩澈也很高兴,但是他比宋涵佩个性内敛,而且心事多。

    他还有别的想法,不过暂时没说,问道;“听你的意思,之前见过皇上?你是什么时候见过皇上的?”

    李昭在街上混迹的事,韩澈还不知道。

    宋涵佩发现自己说漏了嘴,笑了笑道;“当然是殿试的时候。”

    韩澈点点头,然后低下头走路。

    他那无精打采的样子,脸上都是担心,明显写着心事二字。

    宋涵佩问道“你怎么了?因为什么事不高兴,是方才说的宗室的事?”

    韩澈抬起头,看着前方脸上愁容不展,随即喃喃道“所谓此消彼长,宗室的权利被削弱,那文官的权利……”

    好像意识到了什么,韩澈闭了嘴,可是脸上的担心更明显了。

    其实他不说明白,宋涵佩也听懂了,文官本来就在朝堂上占大头,以后怕是要更说一不二了。

    宋涵佩想了想问韩澈“听闻您和皇后娘娘是亲属。”

    所以才担心,怕帝后以后有危险。

    韩澈点头“说句大不敬的话,那是我亲表妹。”

    宋涵佩暗暗点头,这就难怪韩澈要担心了,原来是亲戚。

    宋涵佩想了想道“就算不削弱宗室的势力,这边也是当仁不让啊,我相信皇上会有对策,你不要太担心。”

    韩澈微微颔首,接着宋涵佩又道;“你是不是要离开翰林院了?想去哪里,是留在京城还是外派?”

    韩澈已经三年期满,他是皇上大舅哥,虽然人老实,可是皇上时不时念叨他,上面的官员也不敢为难他,所以他今年可以分配了。

    如果想以后有发展,当然是六部或者大理寺都察院镀镀金,能进入内阁的都是这些人。

    外放的官员……就算是封疆大吏,也没几个入阁啊,那都是没有关系的人才会外放。

    韩澈是可以留在京城的,但是一个官员如果不是只想当官,而是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不忘初心,那其实还是外派才能锻炼人。

    韩澈也在犹豫。

    他道“我再想想,我想外派,可是我家里那一关有点难过。”

    宗室袭爵制度变更圣旨已下,通政司将邸报广而告之,通报天下。

    主流报社开始争相报道,分析利弊,歌颂皇帝的丰功伟绩,所以看似危险的改革,在一片赞扬声中,就这么定下来了。

    并且宗室全都没发声,也就是他们也认同了。

    又过了半个月,外地也没有传来又举反旗的消息,所以都是好消息。

    而已经入盛夏,白天闷热如蒸笼,只有晚上才有风丝。

    杨厚照要陪媳妇遛弯,增加媳妇的运动量,将来好生养,他媳妇现在已经有肚子了,不过四肢纤细,看起来还是那么的好看。

    杨厚照拉着媳妇的手,一边走一边瞅,咧嘴笑嘻嘻,很是个高兴的样子。

    李昭笑道“天天这样,可真像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你说谁傻?”

    “万岁爷呗,还能有谁?”

    杨厚照假装去跟李昭拉扯,其实是晃着李昭的胳膊做迎风招展的姿势,可是李昭想把胳膊放下来,杨厚照就是不肯,一般闹着玩的时候,李昭都是要搞偷袭的。

    她攥攥拳头道“不放手,我要抓你小鸡。”

    杨厚照“……”

    他忽然忍不住大笑道“你是女的,不要这么粗鲁,矜持一点,不过你非要抓,那朕就把它放出来溜溜。

    阿昭,不然别走了,回去抓小。”

    老夫老妻,两个人闹起来也是没边,而且杨厚照是李昭勾勾手指就忍不住的人。

    李昭低声问道“你想了?”

    杨厚照舔了舔嘴唇“非常想,来不来?”

    随即两个人目光一碰,就都知道对方的意思,来!

    可是刚回到宫门口,秦姑姑就迎出来“皇上,娘娘,太后娘娘带人来了。”

    李昭和杨厚照相视一眼“母后又来干什么?”

    。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太后也和李昭住一起() 
“把那个花里胡哨的花瓶拿走,对,换上白瓷的……那你左边放了,右边不要放的?”

    “地毯,哎呦,这个地毯哀家看了就眼花,去把慈宁宫的地毯拿过来。”

    “还有这多宝阁,怎么左高右低啊,哎呦,看不了看不了,换新的……”

    李昭和杨厚照进来的时候,王太后正在指挥人给他们装饰屋子呢。

    杨厚照看着进进出出的下人,走到王太后跟前“母后,您这是干嘛?”

    李昭眼睛一动,好像想到了什么。

    王太后抓住杨厚照的袖子道“皇儿,这屋里太乱了,哀家看不惯,要收拾收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