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敌人的投降,也造成了战场没有及时铺开,大路两侧还有几十步的空间没有兵力填补。

    第三就是敌人的骑兵迅速撤离。这也是李翊没有想到的。他认为叛军的骑兵为了掩护自己的前军突围,如论如何也要坚持一段时间。没有想到,敌人的骑兵根本无视自己的前军被包围歼灭,掉头就逃了。

    按照他们的逃跑速度,步兵即使按照原来的计划执行,也来不及,他们根本没有结阵的时间。

    李翊徒呼奈何。

    “命令骑兵追上去,一直追到天黑,追到孙家峪,追到白石山……”

    “命令德谋,立即带领李琼,李忠,李信三军,骑上战马,一路追击叛军,收容俘虏。”

    “快……快……快……”

    ……

    本来准备轰轰烈烈血战一场的伏击战就这么草草的结束了。

    ………………

    李翊驻马立于孙家峪的一座小山丘上,望着远处绵延起伏的山峦,心情非常舒畅。

    辽东属国的战事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

    昨天,赵云带着幽州铁骑一路狂追,虽然公孙兴和公孙玩轮流带人阻击,但因为士兵和战马的体力严重透支,无法阻挡气势汹汹的幽州铁骑,只好掩护步兵们急速撤退,所有俘虏和战利品全部丢弃,狼狈不堪。

    赵云不敢肆无忌惮地追得太急,唯恐孤军深入,被叛军打了埋伏,所以直到黄昏时分,才带着大军追到孙家峪。

    此时程普已经带着步兵赶到了。他带来了李翊的命令:连夜追,追的敌人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

    这一下子可就苦了辽东叛军了。

    幽州军虽然也是行军了两天,但是他们行军的速度并不快,在战前也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可谓是养精蓄锐。

    现在,精力充沛、战意昂扬的他们,追杀身疲力竭、毫无战意的叛军,场面就可想而知了。

    结果他们把叛军追得非常惨,至少有两万多人因为跑不动而掉队,因为掉队而孤立无援,最后只好躺在路边投降了。

    赵云和程普带着大军追到白石山后,停了下来。他们略微统计了一下,在这一百多里的追击中,他们至少抓了两万多名俘虏。加上之前在杜家岭一战中俘虏的两万多叛军,七万辽东叛军,逃走的也就是两万多人。至于能够回到扶黎城的叛军会有多少,那就只有老天爷知道了。

    不但俘虏了大量的辽东叛军,并且将之前被俘的幽州军士兵全部救了回来。

    战果辉煌。

    李翊回头看看陪在自己身边的田豫。跟着他已经一年多的田豫,如今已经十六岁了,长高长大了,一年多来的征战早早抹去了他脸上的稚嫩,现在只有在他那双灵气十足的眼睛里,还能看到几丝少年的心性。

    “国让,你想家吗?”李翊问道。

    田豫迟疑了一下,点点头,然后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西方。他的家,他的亲人就在一千多里之外的地方。现在,母亲他们都在干什么?

    一股浓浓的乡愁,突然涌上他的心头,霎那间,田豫怅然若失。(未完待续。)

第0206章 战争与政治(第四更)() 
“三将军和四将军他们来了。”亲卫们在远处叫道。

    李翊转头看去,赵云,张飞,韩当,荀棐等将领正从远处打马如飞而来。

    李翊拍马迎了上去,笑着问道:“子龙,翼德,义公,子辅,天都快黑了,你们不在大营休息,跑出来干什么?”

    “翼德他们到大帐找你,说有要事和你商量。我缠不过他们,只好陪着他们一起来找你。”赵云说道,“你们今天行军一百多里,难道不累吗?”

    “不累。”荀棐笑道,“我们昨天和主公彻夜长谈,耽误了主公休息,不知道主公……”

    李翊摇摇手,笑道:“还好,就是头有点晕。怎么,昨天夜里你们还没有聊够?今天晚上还要继续?”

    “今天晚上睡觉。”张飞笑道,“大哥的大帐内没有酒菜,坐久了实在支持不住,还是睡觉吧。”

    “那你们请我啊。”李翊马上说道,“请我吃饭,我们接着聊。”

    韩当摇头笑道:“主公,你这是教唆我们违反军规啊!你规定大营内严禁饮酒,现在又让我们请你喝酒,是不是看兄弟们打了败仗,要借机惩罚我们一番啊?”

    李翊失望地咂咂嘴,讪讪地笑道:“哦。”

    随即想起什么,立即说道,“不是我不请你们,是我不能违反军纪……”

    几个人哄堂大笑。

    众人笑闹一阵,荀棐开口道:“主公,现在我们有办法立即歼灭叛军,这也是我们几个来找你的原因。我们建议主公立即挥军急进,迅速逼近大沼泽,占据大沼泽入口,切断敌人的东逃的道路,争取将叛军围在扶黎城,让他们插翅难逃。”

    赵云微微颔首道:“大哥,荀校尉的建议虽然十分冒险,但是抢占大沼泽入口,却是打在叛军的要害上。如果我们能把敌人围歼在扶黎城,可以彻底解决辽东属国叛军问题。”

    “敌人现在仓惶后撤,实力大损,必定要在扶黎城稍做修整。我们趁此机会,以铁骑奔袭大沼泽入口,切断敌人的退路,胜算极大。”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看看李翊。

    李翊面含笑意,正在望着他,但眼神明显不对,好像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

    赵云和李翊相交甚深,知根知底,立即觉察到李翊根本无意再进。他立即改口说道:“但是……”

    赵云转目向荀棐等人看去。

    张飞,韩当,荀棐几人突然听到他说了个“但是……”心里顿感突兀,齐齐向赵云望去。

    “我们连续行军十几天,士兵们极度疲劳,能够将敌人追到白石山,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而且,我们的粮草远在昌黎城,短时间内,补给十分困难。”赵云皱着眉头,慢条斯理地说道,“三位兄弟的部队刚刚经历了一场血战,士兵们的体力和士气都非常差,伤亡也惨重,虽然被俘虏的士兵都归了队,但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

    他扫视了大家一眼,继续说道:“荀校尉的建议虽好,但奈何我们实力不济,困难重重,完成起来难度非常大。我看我们还是以撤军修整为上策,诸位以为呢?”

    赵云是李翊的义弟,颇被李翊倚重,在幽州军中,赵云的地位和说话分量同样说一不二。他如果持否定意见,李翊的态度不言而喻。

    荀棐负手而立,凝神沉思。

    张飞为难地摸摸自己的浓眉,低头不语。

    韩当咳嗽了一声,慢吞吞地说道:“叛军还剩下大约两万人,他们在已经获得胜利的情况下,突然战败,其士气之低落,军心之涣散,身心之疲惫都已经到了频临崩溃的状态。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要轻轻一击,就能全歼他们。”

    “虽然我们的这一万大军伤亡比较中,但也还有五千可战之兵。加上主公带来的两万大军,我们可以集结起两万五千大军。就算是留下五千人马在杜家岭和孙家峪两处照顾伤兵,看守俘虏,我们依然有两万大军。而且这样一来,我们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主公的粮草辎重即将运抵杜家岭,可以暂解燃眉之急。我们的部队刚刚战胜敌人,士气高涨。所以我认为,我们有实力歼灭叛军。这一战,不但可以打,而且还一定是个胜仗。”

    韩当神色坚决地望着李翊,提高声调说道:“主公,我们全体将士向你请战。”

    李翊微笑不语。

    张飞接着大声说道:“大哥,机不可失啊。我们在孙家峪的损失,这一战可以全部捞回来。”

    荀棐目视张飞,对他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荀棐非常失望。他已经感觉到李翊没有再战之意。

    李翊是真的没有再战之意了。他率领三万五千大军东进辽东,一连几战打下来,虽然每一战都是取得了大胜,战果辉煌,可所谓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幽州军的损失也不少。

    刚才韩当算的不错,如今幽州军的可战之兵,已经只有两万五千人了。也就是说,这一连串的战斗打下来,幽州军已经伤亡了整整一万。其中阵亡超过四千,重伤有两千多,轻伤也有三千左右。这些重伤的士兵,一半多返回军中已经成为不可能。

    而且,战斗打到现在,李翊想要达到的战略目的几乎都已经达到了。辽东属国将近二十万叛军,现在就只剩下公孙雷的三万人马,还有公孙晗和公孙章手中的大概两万人马。而且,这些人现在恐怕都被自己打的心惊胆战,没有战斗的欲*望了。

    据斥候来报,在扶梨河一战之后,原本游荡在白狼水沿岸的公孙雷部,已经消失在白狼水一线了,应该是退到了医巫闾山东面的辽东郡无虑县地界了。

    至于公孙晗和公孙章这两人率领的叛军,经历了杜家岭的惨败,如今守住扶黎县已经不可能,唯一的退路就是退往大沼泽东面的险渎和房县,甚至进一步往东,渡过大辽水,进入辽东郡。

    通过自己派往辽东三郡的探子回报的消息,慑于自己去年在剿灭黄巾军的战场上的赫赫战功,以及在辽东属国的辉煌战绩,如今辽东三郡诸豪强的战斗意志已经很低了。大部分的豪强趋向于投靠他,只有极少数人依然贼心不死,妄图负隅顽抗。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要做的,就是争取这大部分打算投靠自己的人,打击那极少数反抗份子。

    作为一个将领,李翊当然希望驰骋疆场,用手中的武器教那些敌人做人。可是,作为治下拥有三百多万百姓的一方之主,理智却告诉李翊,如今辽东的局面,战争已经不是解决的最好手段。

    在李翊看来,战争与政治,可不仅仅是它们的首字母相同。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曾经说过,“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外一种手段的延续”,李翊认为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从表面看来,战争充满了盲目性、残酷性和不可预知性,它似乎受着超然力量的支配象恐怖大王忽然从天而降。转瞬间,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们便在某个陌生的地方疯狂地撕杀起来,战场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令人惨不忍睹。

    然而,先哲们还是能够透过貌视离奇的、纷繁复杂的战争表象看到引发战争动因的国际国内政治因素“,他们告诉人们,战争往往并不是起因于这样那样动听的所谓理由和理性,也不是充满神秘色彩的未知力量作用的结果,而是政治的需要,即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暴力)的继续,或者毋宁说战争本身就是政治。

    即使在李翊曾经生活过的现代社会,以这样的观点来考察现代战争和国际冲突,也会给人以拨云见日之感。就如颇有代表性的伊拉克战争以及战后伊拉克局势所引发的一系列国际争斗和政治危机无不表明这一原理的真理性。

    世纪之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衰退和震荡,任何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似乎均无济于事,长期的经济阴翳在经济负担日益加重且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阶层中间所激起的怨愤对各国执政府产生巨大的政治压力。

    为了不至于失去对社会局面的掌控,统治者阶级需要转移公众视线,需要有备受本国人民关注的突发事件发生。这时,战争往往是冒险政府的选择之一。对于美帝来说,出于种种利益——经济、政治以及带着摆脱危机的幻想——的考虑,它就会凭着其超强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不顾一切地发动这场它所急需的然而缺乏正当理由的战争。

    可见,伊拉克战争决不仅仅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恐怖主义、自由解放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所追求的目的,相反,它是为了美国本国的政治需要,以及美国未来经济利益之所需。

    美国在如期实现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之后,却不能真正驾驭伊拉克局势,美国预期的战后重建以振兴和刺激国内经济复苏的计划和挖掘石油利益的政策遭到破产,国内公众对伊拉克战争的期待落空以及伊拉克战争的历史使命完成之后,伊拉克战争又转化为美英国内执政党的政治信任危机,从而使其再度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炒得沸沸扬扬的美国假情报危机,英国伊拉克门风波,凯利自杀事件,强国之间的结怨争吵等政治内幕不断自动暴露出来。这些事件充分表明,伊拉克政局的动荡再次演变为战胜国国内不同政治派别以及国际政治势力互相倾轧、争权夺势的政治表演。在这里,战争和政治真正融合为一体。

    对于如今的李翊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为什么要攻打辽东,还不是为了实现对辽东四个郡国的统治。

    统治辽东是他的政治目标,发生的这一场战争,不过是他的政治目标没有达成的情况下,发生的延续手段而已。

    现在,实现他的政治目标有了其它的可能性,战争这种终极手段可以暂时放开了。(未完待续。)

第0207章 进兵襄平(第五更)() 
辽东郡的治所,就在襄平。

    最初这里是燕将秦开起兵攻东胡,将燕国边境向东推进千里后,设下的边境堡垒,和烽火台的作用差不多。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以襄平城为中心,设下了辽东郡。

    汉武时代,汉军东征西讨的余波彻底将胡人赶出了辽东疆域,除了原有的辽东郡之外,还将襄平以东,加上大半个半岛的地域上设立了玄菟、临屯、乐浪,以及真番四郡,即所谓的汉四郡。

    后来,随着大汉王朝的衰落以及在边郡地区的收缩策略,三韩和高句丽一步步的鲸吞蚕食,占据了玄菟郡的大部分地区,乐浪郡的部分地区,至于真番郡和临屯郡,更是消失在茫茫历史的尘埃之中。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襄平也算是真正确立了辽东中心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有了今天的规模。虽然依旧远远不能和中原的城市能比,但在这边远之地,却是个令诸胡艳羡不已的奇迹之城。

    高句丽人就一直对襄平垂涎三尺,不止一次的付诸行动,想要将这座城抢到手里,做为国都来摆摆谱。怎奈他们实力不济,努力了几十年也没有任何成就,反倒是自己被汉军逼得一退再退,朝不保夕久了,渐渐也就顾不上贪心了。

    当然,历史上的高句丽人最终还是如愿以偿了。

    在两晋时代,中原内讧频频,进而惹得五胡乱华,再无暇他顾,高句丽趁机对辽东汉土蚕食鲸吞,最终将襄平城和汉四郡尽数霸占了去。

    对于这段历史,李翊有所了解,但却不多。毕竟,后世对于这段历史的文字记载实在是太少了,也太生僻了,他只是记得有这么一回事儿。

    不过,这一个时空,随着他的到来,这些事情肯定不会发生了。按照他的计划,三韩和高句丽占据了的真番郡和临屯郡,以及玄菟郡的大部分地区,都要吐出来。甚至,三韩和高句丽本身的地方,也将并入大汉的版图。

    如今,当他站在辽中平原上,远远眺望襄平城时,他心中也是大为惊叹,觉得襄平确实不愧奇迹之城的名头。

    城池,确实不大,城墙高不足两丈,每面城墙也不过三五百步,远称不上雄伟,据说这还是几经扩建之后的成果。

    这样的城池,别说中原,就算放在同为边地的幽州西部五郡,也显得太过寒酸了一些。这么小的城,就算里面住得人挨人,能容下三五千人也就是极限了。

    李翊是在今日才抵达襄平城的,不过,幽州军的前锋部队,却是已经抵达襄平城好几天了。

    在取得了杜家岭大捷之后,李翊率领大军往扶黎县进发。当幽州军抵达扶黎城的时候,叛军早已经放弃扶黎城,退往大沼泽东面的险渎和房县。

    李翊率领大军轻松进占扶黎城。

    随后,李翊再次向辽东郡、玄菟郡和乐浪郡派出使节,要求三郡马上向他奉上降表。

    在李翊的最后通牒的威胁下,慑于李翊大军的兵锋,三郡都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在李翊给出的最后期限——六月十八日之前,派使节前往扶黎城,奉上了降表。

    李翊通知三郡的官吏以及各大豪强家族的家主,必须于七月初一这一天之前抵达辽东郡治所襄平城,否则视为反叛。

    然后,他派赵云率领五千铁骑作为前锋,率先前往襄平城,接管城池的防务。

    而在赵云出发之后,李翊这才施施然的率领主力大军,向襄平城进发。直到今天,也就是七月初一这天,才抵达襄平城。

    以辽东郡太守杨终、玄菟郡太守公孙琙、乐浪郡太守滕述为首的三郡官员,以及三郡各豪强家族的家主到襄平城外迎接。

    事实上,杨终三人就是三郡最大的豪强家族的人,三个郡都掌握在这些豪强手中,这根辽东属国的情况差不多。只不过,辽东属国基本上完全掌握在了属国公孙氏手中,而这三个郡的情况复杂一些,由众多豪强共同控制。

    也正是因为这种彼此制衡,使得这三个郡没有爆发像是辽东属国那样的旗帜鲜明的反叛,而且在辽东属国反叛之后,三郡依然是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没有出兵相助。否则,李翊的平定辽东之战,就要艰难的多了。

    毕竟,这三个郡的战争潜力,可比辽东属国大了不少。就从李翊现在掌握的三郡人口来看,就可见一斑。

    辽东郡这个辽东最大的郡,有超过八万四千户人家,总人口大概在五十一万人左右。乐浪郡次之,有六万七千多户,人口将近三十五万人。面积最小的玄菟郡人口也最少,只有两万两千多户,人口在十五万的样子。

    三郡总人口足足有一百万人,这大大超出了李翊的预料。因为他前世的时候也看过一些关于辽东公孙政权的资料,里面提到,在司马懿派兵灭掉公孙渊的时候,辽东的总人口也不过六十多万的样子。那时候距离如今还有五十多年呢,怎么比起那时候还要多,而且多的不是一点半点,足足多出了四十万人口。

    李翊想来想去,都没有太搞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事实上,这是李翊想岔了。虽然历史上说在汉末三国时期,辽东在公孙度家族的统治下,保持了稳定和繁荣,但这事儿哪有那么美好。公孙度家族,无论是公孙度本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