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耳青年见李鹏飞还在注意着他,心中更是慌张,心说难道这个贵公子难道不打算放过他了?真要是如此,那可怎么办啊。他就是一卖草鞋的,小胳膊小腿儿的,怎么奈何得了这样的豪强子弟啊。

    同时,长耳青年心中也有些不忿。自己在风里来雨里去的时候,这些豪强子弟什么也不做,只知道醉生梦死;自己在啃窝头的时候,这些人什么也不干却在锦衣玉食;同时,还有一些人沿街乞讨、卖儿卖女,只是为了一口饭吃……

    对于很大一部分人讲,在生活的重压和磨砺下,渐渐失去了棱角。最终变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可是长耳青年不同,他知道,在他现在这个处境下,绝对不能走向偏激,需要一颗博大的心包容这个不平等的社会。如果心眼太小,那么即使不被饿死,也会被气死。

    李鹏飞自然不知道长耳青年心中所想,他虽然猜到了这长耳青年可能的身份,但却没有打算点破。毕竟长耳青年不同于其他几人,以他的志向和野心,那是绝对不可能长期甘居人下的,李鹏飞对能否长期将其压制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最主要的还是,此刻他的几位好兄弟可都是这长耳青年的左膀右臂,他好不容易将其拐走了。要是现在点破长耳青年的身份,很可能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成果。

    在自己没有起事之前,还是不要另生枝节为好。毕竟,历史的惯性实在是太大了,李鹏飞担心自己死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之下。

    看了看在打斗中逐渐远离了此地的张飞和岳飞,以及跟在他们后边不远处的关羽和赵云,李鹏飞朝长耳青年点头示意,然后转身离开。

第0011章 铸神兵() 
三天之后,因为新年将近,李鹏飞带着关羽和岳飞,告别张飞和赵云,往渔阳郡老家赶去。而赵云也随后告别,他也要赶回冀州常山真定老家。

    临行前,李鹏飞已经跟两个兄弟约定好了,在新年之后到李鹏飞在渔阳泉州的家里汇合,为即将而来的乱世做准备。

    泉州距离涿郡并不远,也就是一百多公里的样子。李鹏飞一行人轻车简从,只花了两天时间就赶回了泉州李家。

    这里所说的泉州可不是后世的泉州,而是渔阳郡的泉州县,位于今天津门市杨村西南城上村附近。

    回到家中,李鹏飞先带着关羽和岳飞去见了自己在这个世界唯一的亲人,母亲荀氏。

    荀氏见到关羽很高兴,痛痛快快的认下了这个义子。当然,对于来投奔李鹏飞的岳飞,她也非常欢迎。

    荀氏通过李鹏飞这两三年的作为,已经看出自己这个儿子并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有岳飞这么一个英杰来帮助他,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说起来,荀氏也是出身名门,甚至比李家更加显赫,就是鼎鼎大名颍川荀氏。也就是荀子的后人。准确的说,荀氏是荀子的第十二世孙。她的父亲是汉末最具盛名的名士荀淑。

    荀氏是颍川颍阴豪族,而李家则是颍川阳翟名门。这两家的关系也非常不错,算是世交。

    李膺的性格孤高,不善交际,只把荀淑等极少数人当作师友。而荀淑的第六子荀爽年轻的时候非常敬重李膺,有一次他去拜访李膺,便为李膺赶车,回来后高兴地说:“今天居然为李君赶车了。”

    同样的,荀爽跟李家小一辈的人关系也非常不错,尤其是同李膺的次子李瑾关系尤其莫逆,甚至还把自己的小妹介绍给了李瑾。这个荀氏女也就是如今的李鹏飞的母亲。

    出身于这样一个名门的闺秀,荀氏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格也是温婉贤淑,绝对是好女人的典范。李鹏飞来到这个时代三年,从她身上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而他对这个母亲的尊敬也是毫不逊色前世自己的生母。

    因为新年已近,李家已经在忙碌的准备着过年了。不过李鹏飞懒得去管这些,他带着关羽,一头扎进了李家的铁匠铺。

    可别小看李家的这个铁匠铺,那可也是花费了李鹏飞不少心血的。

    李鹏飞非常清楚,他想要在这个乱世中崛起,那就离不开军队。而一支军队想要有强大的战斗力,不但要有训练有素的士兵,雄厚的财力物力的支撑,还需要有精良的武器。无论是在如今的冷兵器时代,还是后世的热武器时代,都是如此。

    所以,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李鹏飞都不停地在各地搜集手艺精湛的铁匠,为乱世的崛起做准备。

    这些铁匠搜集起来自然也不能让他们吃闲饭了,那可是最大的浪费,于是,李家庄护卫队的武器,还有李家商队的各种需要用到的器械,全都是由这些工匠们一手打造。

    如今,李鹏飞带着关羽和岳飞一头扎进铁匠铺,自然是为了打造几件他心目中的神兵了。

    来年黄巾之乱就要爆发,这是李鹏飞预谋已久的建功立业的机会。

    要上战场,没有趁手的兵器可不行。

    正好在早些时候,李家商会在去草原跟匈奴人做生意的时候,意外得到了一大块陨铁,这可是打造兵器的绝好材料。

    这块陨铁的份量可不小,李鹏飞估计有一吨多。李家商会可是费了不少功夫,才从匈奴那边弄回来。

    关羽和张飞二人名传千古的青龙偃月刀和丈八点钢矛肯定是要打造的,而他本人则是打算打造一杆长枪,甚至连模型他都已经选好了,就是鼎鼎大名的项羽手中的霸王枪。至于岳飞,他的武器也需要打造。也就是赵云有一柄他师父童源赐给他的亮银枪,不需要再打造其它兵器来代替。

    除此以外,李鹏飞还打算打造几件便于携带的武器,主要都是一些短刀和佩剑,并且也都选好了造型。

    于是,在接下来的将近十天时间里,整个李家铁匠铺的几十名这个时代的能工巧匠都在为李云龙提出来的十来件造型特异的兵器而忙碌。

    终于,在大年的前一天,李鹏飞所设计好的十来件兵器全部都被打造好了。除了四件长兵器不是全金属的外,其余的都是全部用陨铁打造的。

    四件长兵器,之所以不用全金属的,实在是因为这陨铁也不知道被加入了什么特殊成分,竟然比普通钢铁的密度要大上不少,李鹏飞估计其密度已经达到了十吨每立方米,也就是十克每立方厘米。

    这样算下来,就是打造一杆长两米,直径五厘米的棍子,其重量就已经高达四十公斤,换算成汉代的重量,就是一百六十斤。

    这还只是杆部,要是加上前面的枪头或者刀身,重量妥妥的超过六十公斤,也就是超过汉代的二百四十斤。

    如此重的武器,就算是以关羽跟张飞的力量,也别想挥舞起来了。

    而李鹏飞找到当刀柄枪杆的木材,也不是一般的木材,而是传说中的降龙木,这种木材枝干内木质成片状或丝状,韧性极强,折而不断,像牛筋一般,是做刀柄和枪杆的最好选择。

    但就算是如此,这四件长兵器的分量也是很吓人的了。

    青龙偃月刀的刀身长二尺四寸,也就是大约55厘米的样子,重量达到了十五公斤,也就是汉代的六十斤。加上六尺六寸的刀柄,整柄刀的长度达到了九尺,重量正好八十二斤。

    丈八点钢矛的矛头长达二尺八寸,重量达到了四十斤,加上八尺长的矛柄,总长度达到了一丈零八寸,重量达到了七十二斤。

    李鹏飞特别打造的霸王枪,枪尖的长度同样是二尺八寸,但是因为在枪头上多了几样附加部件,重量比起丈八点钢矛的矛头就要重上不少了,达到了四十九斤。加上八尺长、三十二斤重的降龙木柄,总长度也是一丈零八寸,重量则是达到了八十一斤。

    岳飞的沥泉枪也是毫不逊色,枪尖长达二尺八寸,重量达到了四十八斤,加上八尺长的矛柄,总长度达到了一丈零八寸,重量达到了七十八斤。

    另外,总共还打造了两把短刀,两柄佩剑,以及四把格斗匕首。

    当李鹏飞把成型的青龙偃月刀递给关羽的时候,这货的眼珠子当场就直了。在前面的这几天,虽然他也算是亲自参与了这些兵器的打造的,也大致知道这些兵器的尺寸,但毕竟没有见到真正的实物,难以想象这些兵器的真正样子。如今见到这样霸气的青龙偃月刀,哪里还能保持淡定呢?

    连赞几声“好刀”,这货也不管李鹏飞了,拿着刀就跑到了李家的演武场中,唰唰唰的耍起刀来。

    因为这刀还没有开封,看上去黢黑,如今舞起来,大家只见到一团乌光在演武场上飞舞。

    见到关羽一个人在那里舞刀,岳飞也来了兴致,拿起自己的沥泉枪,纵身来到场中,乒乒乓乓的跟关羽对练起来。

    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非常的奇怪,张飞跟岳飞,两人一见面就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服谁。可是性子高傲的关羽,却是跟岳飞的关系处的很不错。

    看着场中激战的两人,李鹏飞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对于即将爆发的黄巾之乱,他真的是非常期待。

第0012章 黄巾之乱剧本开启() 
当公元184年的第一缕晨光照耀大地的时候,李鹏飞收到了系统的提示:黄巾之乱剧本开启!

    而随着黄巾之乱剧本的开启,也标志着三国志2018游戏系统的全面开启。在游戏系统里,李鹏飞有了自己的势力,不过他的势力如今人才单薄,包括他自己在内,总共只有五员将领,而兵力只有五百人,就是他先前招募的五百名庄丁。

    到了现在,李鹏飞终于明白,之前系统给出的政绩和军功是怎么回事了。

    政绩当然是与政治方面相关的行动得来,包括内政建设、人才招揽、商业贸易等。而军功当然就是通过进行与军事有关的活动得来,包括招募军队,训练军队,进行作战等。

    而不论是政绩,还是军功,都是非常难得的,里面的评定标准也非常复杂。

    譬如政绩,进行内政建设或者是商业贸易等行动,产生一金的利润,才能得到一个点的政绩。而招揽人才,按照人才的等级评定,可以得到1到1000点的政绩。另外,有发明创造,或者是政务改革之类的,同样可以得到不同数量的政绩点。

    相对于政绩来说,军功点同样来之极难。

    军功系统把军队按照战斗力,从低到高分为七级,分别是初步成军、丁类部队、丙类部队、乙类部队、甲类部队、精锐部队、王牌部队。把一千民夫训练到初步成军的水平,可以得到一个军功点,到丁类部队水平,可以得到两个军功点。以此类推,到丙类部队水平则可以得到三个军功点,到乙类部队水平,可以得到四个军功点。

    可是,到了甲类部队以上的时候,军功点的获得却是有了变化。把一千乙类部队训练到甲类部队水平,就可以得到10个军功点,再进一步到精锐部队水平,可以得到20个军功点,最终训练成王牌部队,则可以得到30个军功点。

    也就是,如果谁能够把一千人的部队,直接从民夫水平训练到王牌部队水平,就可以得到70个军功点。

    可别看着简单,军功系统对军队水平的评定是非常苛刻的。李鹏飞估计,像是如今大汉朝的军队,哪怕是最厉害的部队,可能也难以达到甲类部队水平。至于绝大多数的郡国兵,恐怕都只是初步成军水平,或者就是丁类部队水平,极少有能够达到丙类部队水平的。至于能够达到乙类部队水平的,恐怕就只有一些最顶级的豪强门阀家族的私兵了。

    至于招募军队,按照招到的兵员素质,每招到一千人,可以得到100到300军功点。

    事实上,军功点的主要来源还是作战行动。按照歼灭部队的水平,可以得到相对于训练得到的军功点的一百倍的军功点。也就是说,歼灭一千初步成军水平的敌人,可以得到100个军功点,歼灭一千丁类部队水平的敌人可以得到300军功点,歼灭一千丙类部队水平的敌人可以得到600军功点,而歼灭一千乙类部队水平的敌人就可以得到1000军功点,到了甲类部队水平,就可以得到2000军功点,精锐水平则是4000军功点,王牌水平是7000军功点。

    另外还有一些渠道可以得到军功点,譬如在战场上缴获战利品,或者是俘虏斩杀敌军将领。

    也是在这个时候,李鹏飞才真正意识到,想要召唤一个顶级人才是多么的困难。就拿最低标准的顶级人才——普通丁类人才,也就是仅有一项数值在90—94之间,其他数据都低于90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可是需要不低于一百万政绩或者是军功的。相对于要歼灭十四万三千王牌级别的敌军才能积累到足够的军功点。

    而以这个时代的情况来看,恐怕全世界各国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的王牌军队了。

    甚至,真要是靠消灭敌人的军队来获得军功点的话,恐怕就是他率领大军扫平天下,获得的军功点也不够他召唤两个顶级将领谋士的。

    看来,想要召唤足够数量的谋臣猛将,只能是寄希望于搞内政建设了。产生一金的价值,就可以获得一个政绩点。而一金就是一万钱,虽然看起来很多,但真要是仔细算起来,就会发现,这样得到政绩点可比获得军功点容易得多了。

    以李鹏飞所了解到的情况,大汉朝如今的粮价,米类大概在400钱一斛,也就是一斤(250克)3。3钱左右,麦子和谷类的价格大约是米类的六成,也就是240钱一斛,大约相当于一斤2钱。

    按照这样的价格来算,只要治下一年能够出产一千万斤粮食,就能够获得2000万到3300万钱,也就是2000到3300政绩点。

    一千万斤粮食看起来很多,但是考虑到单位换算,其实就没那么多了。一千万斤也就是250万公斤,就是2500吨。要是换在后世,一个大一点儿的村子的粮食产量都超过这个数字了。

    这东汉末年虽然不能跟后世相比,但其实也就是相当于一个普通县份的粮食产量。要是像泉州这样的人口超过十万的大县,每年的粮食产量足足是其数十倍。

    也就是说,李鹏飞只要把泉州县纳入自己旗下势力,每年仅仅是出产粮食,就能够获得几万乃至是十几万的政绩点。

    这还只是粮食,要是考虑到其它出产,以及商业贸易之类的活动产生的政绩点,那就更多了。

    如果把这个范围扩大到一个郡,一个州,甚至是几个州呢?

    李鹏飞不知道系统的设定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这明显是为了驱使系统拥有者更加注重建设,而不是破坏。这可与东瀛当初设计这款游戏的初衷有些不符合啊,毕竟,东瀛人是想通过这款超级游戏来打压华夏,让东瀛崛起,甚至是奴役华夏的。

    暂且抛开疑惑,李鹏飞把注意力放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

    每一年的第一天,系统都会给李鹏飞一次抽奖的机会,今年也不意外。

    自从来到这东汉末年以后,李鹏飞已经有了三次抽奖的经历,而且得到的三个奖项也都不赖。可以说,有如今这个不错的局面,大部分都是靠着这三个抽奖得到的技术得来的。

    因此,李鹏飞对这第四次抽奖,同样是满怀期望。

    这次自己会抽到什么呢?

    抱着几分期盼,几分忐忑,李鹏飞启动了抽奖轮盘。

    时间进入倒计时,10、9、8……

    看着一个个逝去的数字,李鹏飞的呼吸不由自主的急促起来。

    当倒计时结束,结果出来的时候,李鹏飞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的好运气还没有结束。

    这一次他得到的奖项是——灌钢法!

第0013章 成军() 
在人类发明炼铁之后不久,就学会了炼钢。由于钢较之最初的生铁有更好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所以很快就得到大量的应用。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对钢的应用一直受到钢的产量的限制。

    人类早期冶炼的钢一般都是在低温还原冶炼后再经渗碳而成,整个过程约分两步:第一步先由矿石炼取块炼铁,第二步再由块炼铁渗碳成钢。

    此渗碳过程中要不断地折叠锻打,以帮助碳的扩散。这样得到的钢便叫块铁渗碳钢。燕下都钢剑等兵器就是由这种钢制成的。

    如若控制得当,也有不经第二步,而一次还原冶炼成钢的,这种钢便叫块炼钢或自然钢。

    这两种钢的强度和硬度均较块炼铁为高,但是也有很明显的缺点,这样得到的钢的含碳量一般较低,碳分布往往不够均匀,钢中所含夹杂往往较多,当然,最大的缺点还是生产率较低。

    在中原文化区,这种制钢工艺一直沿用到西汉中期,之后由于炒钢的发明和发展而渐被取代。

    炒钢法得到的钢铁组织亦较之均匀致密。

    而随着炒钢法的发明和推广,使钢的使用更加普遍。于是,铁兵器如刀、剑等最后完全代替了铜兵器,但是在农业和手工业中使用依然非常少。

    而灌钢法则是比炒钢法要先进不少的炼钢技术。它是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

    灌钢法同百炼法、炒钢法等炼钢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点,在高温下,液态生铁中的碳分及硅、锰等与熟铁中的氧化物夹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这样可以去除杂质,纯化金属组织,提高金属质量。因此,灌钢法可以减少反复折叠、锻打的次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灌钢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原本,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已经出现了灌钢法的雏形,但是这种技术非常的不成熟,掌握的人也极少。而李鹏飞从系统里得到的这个灌钢法,可是后世总结出来的,非常完善的技术。可以说,比起如今出现的灌钢法雏形,先进了至少一千年。

    有了这种方法,李鹏飞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钢制武器。这无论是对于作战,还是对于生产发展,都是有着极大的作用的。

    可以想象一下,战场上李鹏飞的军队跟别人的军队打仗,别的军队的武器全部被李家军的士兵给砍断了,这战斗还用继续打下去吗?

    当然,这在短时间内都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想象。

    一项技术,哪怕是成熟的技术,如果没有足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