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夫战,勇气也。失去了勇气的军队,不管有多么庞大的数量,拿着怎样精良的武器,都不再具备任何威胁,从恶狼到羔羊的转变,就是这么简单。

    更别说面前的这支军队,本就不是什么强大精锐的军队,而只是一些蛮夷组成的联军,换句话说,就是乌合之众。

    看到南蛮军崩溃,李翊也是毫不客气,大手一挥,命令全军追击。

    溃逃之初,首先就是后阵变前阵,前阵的骑兵反而被抛在了后面,想加速却被前方的人群所阻挡,根本找不到生路。

    生路断绝,若是这些骑兵抱着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气势返身死战,别说断后,他们甚至有可能再次反败为胜,击退唐军。

    只可惜孟获的中军已经被击溃,没有他的率领和激励,南蛮骑军是不可能再回头的了。

    为了打开逃生之路,他们以发动决死冲锋的气势,将坐骑的速度催动到极致,直接往前方的人群撞了上去,用手中的大刀长矛狂砍乱杀,拼命的向前猛冲。

    所以,当轻骑兵率先冲进混乱的人群之中时,在他们的周围,已经不光是骑兵了,还有很多步兵,有近半的人手中还拿着武器。

    可这些人听到身后的马蹄声,不但没有转身迎战的意思,反而有样学样,直接将手中的武器挥向了身前的同袍,以至于不少唐军骑兵的第一击直接劈空。

    现在每个人都是想要跑,跑到队伍的中间去,跑到同袍的前面去,让自己身后的人来对抗追击的唐军骑兵。

    坐骑冲得急,乱哄哄的人群没有来得及躲避,很多人直接就是被坐骑撞飞。

    更让人绝望的是,这样事故,竟然有一多半是自己人造成的。

    这样的冲击,让本就是混乱的队伍变得更没法收拾。没人想着回头拿兵器抵抗,都是拼命的朝着前面钻。

    战场是块很大的旷野,但溃兵都觉得无路可逃,不管是前后左右,都是拥挤异常,两边没有地方可跑,完全是被淤塞住了,身前是望不到边际的人群,身后是凶神恶煞的唐军骑兵。

    ………………

    岳云手中的马槊向前斜伸着,微微向下,刚好是成人脖颈的位置。只要有敌人出现在马槊长度所及的范围之内,他就调整马槊的方向,让槊刃在对方的脖子上一下抹过去。他自己不需要花费什么力气,因为马匹的速度和人马加起来的冲量足够给敌人致命的伤害,他只需要控制着马匹就可以。

    但这种骑兵作战的理想动作并不能持续多久,部分骑兵甚至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原因就是前面的溃卒太密集了,被骑兵冲锋在后面一推,立刻是拥挤起来。被砍杀和逃散的溃卒空出的空间,根本跟不上骑兵前进的速度。

    空出来的地方,立刻被后面的骑兵堆满,前排的骑兵只是扬起兵器奋力的劈砍下去,前面倒下一批,骑兵也只能是上前一步。

    赵云追孟获追了一阵子,发现对方的马也很快。一时追不上,于是将追杀马超的任务留给太史慈。自己返回本阵指挥作战。他看见岳云正在砍杀南蛮溃兵,连忙阻止他道:“应祥,别光顾着杀人,让出位置给步兵和铁骑,咱们迂回包抄!”

    现在南蛮军的溃势已成,这一仗已经没了悬念。但若抓不住孟获,难免还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要消除这个隐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削弱敌军的势力。

    眼下南蛮溃军是前面的逃得飞快,后面的被挤住了动不了,如果就这么尾随追杀下去,最后能不能留下半数兵力都很难说。

    尾随追杀也是对轻骑高机动力的浪费,不如把位置让出去,去前面截击。

    “这法子好,三叔不提,俺还真没想到。”岳云拍拍额头,恍然大悟。

    牵招却是微微皱眉,迟疑道:“俗话说:穷寇莫追,南蛮军心已溃,我军尾随追杀尚且无妨,若是正面拦截,难保他们不亡命一搏,到时岂不是会多付出很多无谓的牺牲?”

    “无妨。”赵云摆摆手,胸有成竹的说道,“彼军已是战意全无,皇上一向又有不杀俘之名,只要拦住之后,不要急着动手杀戮,先行喊话劝降即可。”

    “嗯,这法子行得通。”牵招点点头,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呵呵笑道,“不过咱们毕竟人少,这俘虏太多也是麻烦啊。”

    岳云哈哈大笑道:“子经啊,你这样想就不对了,你仔细算算,遍数天下,能有这种烦恼的武将又有几人呢?这是幸福的烦恼啊,一般人想烦恼一次,还没机会呢,你就偷着乐去吧。”

    赵云也是微微一笑,将手中银枪一招,传令兵吹响号角,一万多轻骑如风一般向两翼散开,像是张开了一张大网,要将南蛮军的庞大阵列彻底兜进去。

    ………………

    赵云那边才刚一动作,李翊立刻就知道对方要做什么了,对身边的众将说道:“子龙的胃口不小,也不担心咱们吃不下去。”

    一边指挥铁骑添补轻骑的位置,李翊一边命令道:“传令下去,告诉南蛮人,降者免死,顽抗者杀!有主动斩杀顽抗同袍者,可以免罪为民!”

    “喏!”

    左右亲卫齐声应命,齐声高喊起来:“降者免死,顽抗者杀!有主动斩杀顽抗同袍者,可以免罪为民!”

    “降者免死,顽抗者杀……”

    以李翊的中军为中心,喊声迅速扩散开来,很快便形成了数万人的齐声高呼。

    虽然经历了大半日的激战,但乘胜追击的时候,没什么人会赶到疲惫,喊声一起,唐军将士更是气势如虹,一面快跑着追在骑兵身后,一面全力呐喊,声势惊人之极。

    听到有了生存的希望,南蛮溃军的脚一下就软了,特别是被包裹在人群之中,怎么都找不到出路,完全被恐惧所包围的那些人。

    本来以为已经陷入必死的局面了,如今却有了生存的希望,那干嘛还那么辛苦的逃跑呢?

    投降,也不过是低个头的事儿罢了。虽然很憋屈,但总比起脖子上没了脑袋要强得多。

    就在恐慌渐渐蔓延开来,很多溃兵都开始游移观望之际,又是异变陡升!

    本来,降者免死的呼声,只是从身后传来,前军已经逐渐开始脱离大队的那些人并不在意。可突然间,就像是四野响起了回声,铺天盖地的呐喊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那喊声,比身后的十万唐军更要响亮数倍,仿佛有几十万大军埋伏在周围一般!

    人群,黑压压的人群,从山岭上,从河流中,从旷野深处,从任何人类所能想象到的地方,现身出来!

    “老天!唐军还有这么多兵……”

    “太多了,太多了,怕不有几十万啊!”

    “跑不掉了,降了吧!”

    ……

    这场突变,彻底击溃了溃兵们的心理防线。

    当最后的勇气丧失殆尽后,人的尊严也荡然无存。

    “小的家中尚有八十老母,三岁孩儿,饶了小的一命吧,将军!”

    “只要饶了小人一命,小人愿为一辈子都将军做牛做马,任由驱使,绝无二心呐!”

    “小的本来也不愿意来,都是被挟裹,被逼来的啊!将军若要取南蛮,关中,小人甘冒百死,为大军前驱!”

    ……

    战败者们放弃了奔逃,而是跪在同伴的血泊中叩头如倒蒜,鼻涕、眼泪混着血浆泥巴糊了满脸,看上去异常懦弱。

第1161章 意外状况() 
南蛮溃军都是被唐军吓破了胆的,只有逃跑、投降的勇气,让他们重新拿起武器对抗是不可能的。只要被截住,哪怕是几名轻骑挡住上百溃兵,后者也不敢抵抗,就那么往地上的泥水中一爬,哭喊着求饶。

    等到夕阳西斜,天地间为暮色所笼罩之时,追击战也进入了尾声。

    一队队人马排成了长龙,漫山遍野的散布开来,背对夕阳的涌动着,向唐军大营汇聚而去。

    夕阳下的战场倍显苍凉,远远眺望周围,李翊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这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尸体暂时来不及收拾了,须得等到明天,希望明天不要再下雨,是个大晴天才好。

    想到天气,他突然记起诸葛亮来,左右看看,却发现少年军师竟是不知去向了。

    李翊有点纳闷,正待找人询问,却见诸葛亮步履匆匆的走了过来,禀报道:“皇上,子龙将军俘虏了兀突骨,公明将军抓到了董荼那,臣粗粗审问了几句,发现可能有些问题……”

    李翊心中一凛,知道诸葛亮生性沉稳,不会故作大言,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点点头,说道:“你且说来!”

    诸葛亮说道:“事情是有关于江东的……”

    ………………

    大战次日的早上,李翊才率军赶回大营,不过他来不及休息,命令各部汇报战场情况。

    “启禀皇上,战场大致清点完毕,此战我军大捷,共毙敌四万六千余众,俘虏敌三十万余众,溃兵自相残杀、踩踏,死者无算!俘虏敌将兀突骨、董荼那……”

    “我军方面,步卒出战士兵十五万余人,战后排除伤亡减员,可战之兵尚有十四万;骑兵方面,第一军团出战一万八千,总体伤亡近两千;御林军重骑出战六千……”

    “敌酋南蛮王孟获虽侥幸逃出,但左右亲卫在翼德将军的追击下全数覆灭,本应无幸理。却不想得其弟孟优率数千骑兵接应,竟是逃出了生天。好在子龙将军及时领兵赶到,没给他死灰复燃的机会,将其堵在了乌戈洞。”

    “眼下乌戈洞除了孟获嫡系兵马之外,尚有十几路南蛮兵马聚集,总计约有两万余众。此外,鸠僚部残余溃兵三万余被岳少将军率兵挡在了小黑水北岸。”

    ……

    军情如流水一般汇聚过来。

    这是一场七十万人规模的大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战场上决出胜负只是个开始,后面的手尾往往比作战更要耗时良久。

    南蛮军死在战场的将兵便已接近唐军总数的五倍,加上被俘虏的三十余万人和逃散的,总体损失已经超过了四十万。

    即便如此,南蛮诸部在逃亡的过程中,仍然重新集结了五万兵马出来。

    这些残兵败将不过是一群惊弓之鸟,算不上多大麻烦。不过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其拿下,而且自身损伤要尽量小,确实不是什么轻而易举的事。

    困兽犹斗,何况于人?有孟获坐镇的五万兵马,就算是群残兵败将,也不能小觑。

    而且,唐军在昨天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大战,哪怕是作为大胜的一方,将士们此刻都非常疲惫。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眼下孟获和南蛮诸部已经彻底分裂了。回援救孟获的是孟优,兵力更完整的鸠僚部从决定逃跑开始,就已经不再继续将孟获当做南蛮王了。

    若非如此,分兵多路的唐军骑兵第一军团还真就未必能将南蛮残军给彻底堵住,至少很难挡住孟获和鸠僚部合流。

    分散的五万南蛮残兵,要比合兵一处好对付得多。

    等汇报完军情,诸葛亮率先出列,对李翊说道:“皇上,孟获困守乌戈洞,投降的可能性很低,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围困,不如凭借装备上的优势,借着大捷之威,速战速决。”

    乌戈洞作为以前的乌戈国的大本营,地形是非常险要的。而且,兀突骨还在那里囤积了大量粮草。

    现在,乌戈国主兀突骨成了唐军的俘虏,孟获却是占据了乌戈洞。凭借兀突骨以前在乌戈洞的积蓄,孟获的残兵在三五个月内肯定不会有粮草匮乏之虞。

    未免夜长梦多,速攻乌戈洞不失为可行之计。

    不过,听了诸葛亮的话,徐茂公不由皱起了眉头,质疑道:“乌戈洞中虽然粮草充足,但毕竟是死地,诸蛮族抛弃乡土远来,士气必定难以持久,短时间内无妨,日久必生变乱。与其强攻乌戈洞,不如先行围困,待设法迫降了鸠僚部残军之后,再行攻打。”

    装备上再怎么有优势,攻坚战也是相当艰难的。乌戈洞虽然不是什么坚固的城池,但是攻打那里,比攻打中原的那些坚城还要困难。因为不管多么坚固的城池,那都是人力修建起来的。可乌戈洞呢,那里却是天险,是大自然的杰作,远远不是人力修建起来的城池能够比拟的。

    因为乌戈洞的地形太过险要,就算是唐军人多势众,却发挥不了兵力上的优势。

    因此,强攻乌戈洞,肯定要损失不少兵马。

    何况,这一仗抓了三十万多俘虏,加上之前一系列大战中抓的俘虏,俘虏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唐军的三倍。在妥善处理好这些俘虏之前,实不宜再折损实力。没有足够的兵力镇压,这么多俘虏若是闹起事来,问题可不是一般的严重。

    遭到质疑,一向好强的诸葛亮却没有分辨的意思,反而意味深长的叹了口气,对徐茂公说道:“茂公,你有所不知啊,现在必须要抢时间……”

    “却是何故?”其实在诸葛亮说这话之前,徐茂公就隐隐察觉出有哪里不对了,现在仔细想想,虽然隔了一天,但在这样的大捷之后,李翊和后赶来的众将脸上竟是都没有多少欣喜神色,这显然有些不对劲。

    诸葛亮转头看向李翊,见后者微微颔首,这才沉声说道:“江东可能会有变故。”

    “江东?”徐茂公的心里“咯噔”一下悬了起来,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忧虑情绪,一字一句问道,“皇上南征益州之前,不是做好了安排吗?那些部署,或许还说不上是万无一失,但应该也是十拿九稳的啊?”

    他看看诸葛亮,又看向李翊,心下惊疑不定。

    不但徐茂公心中疑惑,刘伯温等人亦是如此。

    “朕可能有些轻敌了。”李翊轻声一叹道,“孔明,你给大家说说罢。”

    “是。”诸葛亮躬身领命,然后言简意赅的说明起来,“从俘虏的兀突骨、董荼那等人口中得知,在昨日的大战之前,东吴孙权派遣了陆伯言来到南蛮,做为联络官。他主要的使命不是催促孟获尽快决战,而是令孟获不要仓促进行全军会战,而是以保持对峙状态为上。”

    “竟有此事?”徐茂公大吃一惊。

    如今天下即将一统,只剩下江东一支孤军,想要阻止大唐南下,东吴怎么想都应该是要彻底利用南蛮,尽量消耗唐军实力才对,怎么可能劝孟获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呢?

    不过,从诸葛亮等人的神情看来,兀突骨等人的口供应该不是假的。若是这样,那这其中的味道就有些不对头了。

    若是东吴正在猛攻长江防线倒还罢了,可以认为东吴是要借助孟获牵制住李翊,他们迟早能打破徐达、高顺、张辽等人构筑的防线,需要的只是时间。

    可至少在五天之前,东吴还没采取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们要求孟获稳进,却又意图何在?

    心念电转之间,徐茂公沉声问道:“那陆逊眼下是否还在南蛮军中?”

    诸葛亮答道:“开战之前,陆逊劝阻孟获不果,便带了随从出营去了。他目标较小,见机只怕也很快,就算在战场上滞留了一段时间,想必也不至于没在乱军中,所以……”

    诸葛亮话没说尽,但徐茂公何等精明,哪还听不出前者的未尽之意?

    他倒抽了一口冷气,咬着牙根说道:“这么说来,孙权若果然是个百年难遇的枭雄……那么,在皇上离境期间,他肯定是有着某项计划,不依靠南蛮军,也能给予我军重创的计划!应该可以这样理解吧?”

    这才是诸葛亮急于求战的原因,想必皇上昨天也是连夜举行了军议来商议这件事,并且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然也。”李翊重重一点头。神情凝重。

    事实上在之前,李翊就对孟获能够那么迅速的将南蛮诸部联合在一起很是意外,他不相信以孟获的统帅能力,以及朵思大王的智谋,能够把这件事情做的那么漂亮。

    让南蛮诸部推选孟获作为蛮王,李翊相信凭借孟获和朵思大王的手段,勉强能够做到。但是,想要将超过五十万的乌合之众捏在一起,那以孟获和朵思大王的才能,就力有不逮了。因为李翊从武将系统查询这二人的数据来看,孟获的统帅值不过将将超过80,而朵思大王的智谋,亦是只有80而已。

    在得到诸葛亮汇报的情况后,李翊终于明白了,孟获能够迅速整合五十万南蛮大军,真实的原因是陆逊那小子在其中出力了。

    以陆逊高达97的智谋和统帅来看,做到这个事情并不算多困难。

第1162章 犹豫的李翊() 
李翊对东吴君臣的评估,是结合了前世所知道的事迹,以及实际见闻之后,综合分析后得出来的。他认为自从孙坚与孙策父子之后,东吴君臣不擅长正面攻坚,反倒是很擅长打防守反击,更擅长的是借势。

    东吴君臣包括孙权、周瑜、陆逊、鲁肃等人,打的最出名的几场大战役都是居于弱势,先守后攻,反败为胜。其中包括对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而占据优势,正面攻坚的几场战役,主要是五次合肥之战,东吴都打输了。

    以李翊本身的体会而言,东吴如今的局面看似岌岌可危,但他总觉得对方还有余力。这一来是因为东吴有长江天堑的阻挡,二来,则是有周瑜和陆逊这两个三国时代最顶级的谋士见统帅人才,以及周泰、凌操、陈武、吕蒙等一般杰出的武将。

    因此,别看当初东吴的实力表面上看起来还不如蜀汉,但真正打起来,东吴肯定比蜀汉难打。

    所以,李翊在发起统一之战的时候,没有多做犹豫就做出了先伐蜀的决定。他的目的,就是想要将东吴的主力引出来。因为现在天下只剩下西川和东吴没有统一了,所谓唇亡齿寒,东吴一定不会坐视大唐灭掉蜀汉,肯定会寻机出兵。

    为此,李翊愿意付出相当的代价,哪怕是搭上几个郡国都没问题。

    李翊稍一停顿,继续说道:“东吴至少能采取十几种策略,其中就包括了攻打扬州江北二郡,突袭荆州切断我军补给线,以及从海上偷袭京师等。一时间无从判断,只能以尽快结束益州战事返程为上。”

    徐茂公猛然一愣,反问一句道:“偷袭京师?这怎么可能?”

    由不得他不惊讶,京师的位置距离前线实在太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