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夷陵位于南郡中部的长江西陵峡畔,也就是后世的宜昌附近。此地乃长江上游的分界处,属鄂西川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扼两州咽喉,上控巴蜀,下引荆襄。

    有“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之名,意思是说,高大险峻的益州山脉到了这里就变成了小的丘陵了,湍急的江水到了这里就平缓,就化险为夷了,所以得名“夷陵”。

    益州军主力沿大江东进,在夷陵登岸。

    密密麻麻的大小船只布满在江面上,等待靠岸。

    已经上岸的士兵则在岸边列阵,士兵们一律布衣短袍的庶民打扮(汉代规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种带颜色的服装,只能穿本色麻布),穿靴鞋,手执战刀长矛弓箭等各式武器。各部的军官穿着甲胄,站于队列之前。

    “主公,部队已经上岸三万人。吴懿将军的大军正在追赶敌将高仙芝部。”

    刘备抬眼看了一眼斥候,没有做声。

    刘备中等身材,四十多岁,身躯魁梧,长脸长须,双手过膝,浓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的身后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材高挑,皮肤稍黑,小圆脸,看上去非常机灵。他叫吴兰,是刘备手下一名骁勇善战的将领,很有才华。

    刘备望着奔腾的河水,若有所思的问道:“刘璝的部队距离我们还有多少路?”

    “回主公,刘将军的部队尚在秭归城,并没有出动。”那个斥候赶忙答道。

    刘备浓眉立即紧缩,脸色非常难看。刘璝原本是刘焉和刘璋麾下的大将,后来自己用计夺了益州,这刘璝虽然表面上臣服自己,可心里面一直对自己很不满。自己为了稳定益州众将的心,也没有拿他怎么办。

    刘备冷声道:“再催。命令他务必明日率军出发,向临沮方向攻击前进,掩护主力部队的侧翼。若再贻误军机,军法从事。”

第1024章 初战小负() 
刘备知道益州原来的文武中,有很多人都对他夺取益州很不满,但他没想到,在这个大战将临的时候,刘璝竟然敢阳奉阴违,心中极为恼怒,冷声道:“再催。命令他务必明日率军出发,向临沮方向攻击前进,掩护主力部队的侧翼。若再贻误军机,军法从事。”

    吴兰赶忙上前一步,小声说道:“主公,还是让泠苞将军去说一下吧。他们是至交,彼此之间给面子。这个时候大家还是不要闹矛盾的好。主公你说呢?”

    刘备点点头,“也好。你去跑一趟,告诉泠苞、刘璝,让他们明天率部出秭归,兵分两路,泠苞攻击临沮,泠苞深入南郡境内,牵制主力两翼敌军,掩护大部队前往江陵城。”

    ………………

    高仙芝疲惫不堪,坐在马上昏昏欲睡。他已经两天没有睡觉了。

    由于撤退及时,又是骑兵,他的六千部队勉强保留了下来,这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在得知刘备率领大军出川后,高仙芝就在主公面前请令,率领本部大军作为前锋,前往占据夷陵,阻止刘备大军从夷陵登岸。

    为了迅速抵达夷陵,高仙芝率领本部六千人马,一人双马,日夜不停的赶往夷陵。

    但是,等他花了一天半时间抵达夷陵的时候,才发现益州军的前锋已经占据了夷陵。

    占据夷陵的是益州大将吴懿所率领的一万骑兵,这是益州大军中的全部骑兵。为了占据夷陵,刘备在从秭归出发之前,就派遣吴懿率先率领骑兵出发,沿陆路赶往夷陵。

    敌盛我乏,高仙芝在跟吴懿部前锋接战之后,马上意识到自己这点人马不是对方的对手,当即下令撤退。

    吴懿当即率领益州骑兵追击。

    本来,如果北疆军是处于全盛状态,以北疆军的速度,吴懿的骑兵根本不可能追上北疆骑兵,毕竟益州的战马都是一些云南矮脚马,并不以速度见长。但是在这之前,北疆骑兵已经不眠不休的赶了一天半的路了,这时候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速度自然就慢了很多。

    双方一路打打停停,到北疆骑兵撤回沮水时,高仙芝统计了一下,他的六千人马尚余五千余人。

    高仙芝有些郁闷,这些年北疆大军所向披靡,可谓是战无不胜,但为什么自己一率领大军迎敌,就只能是像兔子一般逃跑呢?

    ………………

    夷陵,益州军大帐内,刘备趴在案几上,就着微弱的烛光,看着一张破旧的绢制地图。吴懿就坐在他旁边。

    吴懿是兖州陈留郡人,叔父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官。刘焉迁任益州牧,吴懿因其父亲与刘焉交情很好,因而带着全家随刘焉入蜀。后刘焉心怀自立为帝的想法,善于面相的人又说吴懿妹妹吴氏日后将有极尊贵的地位,于是让跟随自己入蜀的儿子刘瑁迎娶了吴氏。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备夺取益州,吴懿率军向刘备投降,受任为讨逆将军。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夏,刘备平定益州,并迎娶吴懿当时身为寡妇的妹妹吴氏,并立其为蜀王妃。吴懿因此显贵,被刘备拜为护军将军,这次率军随刘备出征,担任大军的前锋。

    吴懿下午接到刘备的命令后,停止了追击,将大营驻扎在距离夷陵六十里的三乡坡。

    “子远,斥候的消息准确吗?”刘备抬起头来,小声问道。

    “主公请放心,我们的部队得到南郡当地百姓的支持,消息来得快,来源也非常可靠。李翊的前锋大将薛仁贵所部骑兵的确已经赶到沮水边,估计现在正在渡河。”吴懿神色凝重的说道。

    吴懿三十多岁,面色焦黄,身体瘦弱,唯独一双眼睛非常有精神,不怒自威。

    “我们没有和骑兵作战的经验,部队和他们接触,恐怕要吃亏。”刘备缓缓说道,“一万多北疆骑兵,它的战斗力应该非常惊人。”

    “怕什么,过去匈奴人,乌丸人,鲜卑人屡屡寇边,几万甚至十几万铁骑南下,汉军基本上都是死守城池或者闻风而逃,罕见和他们对决沙场的。但最后还不一样被我们大汉国的军队打败了。武帝时期,将军李陵以六千步卒从大漠回撤,匈奴人八万大军跟随围攻十几日不能破。可见骑兵肯定有骑兵的弱点,步兵有步兵的长处,只要应用得当,完全可以战胜敌人。主公不要担心。”

    刘备看了一眼信心十足的吴懿,笑道:“子远好豪气。我们十五万人,对付他一万六七千人马,在人数上的确占据绝对优势,虽然装备和实力都差一截,但是消灭他们应该没有问题。现在的关键是时间,我们拖不起。毕竟李翊的主力大军就在襄阳,随时可能赶到战场。”

    “敌人势弱,他们又非常狡猾,估计不会这么做的。不出意外的话,李翊派出的前锋大军也就是这不到两万的骑兵。看情形他们对阻挡我军没有信心,准备随时放弃阻挡,和我军在江陵城决战。”吴懿笑着说道,“长沙郡的援军很快也要赶到,据张任将军的消息,他们马上就要占领长沙郡了。泠苞和刘璝明天就将率军从秭归出发,我军三十万人就全部逼近了江陵。只要等我们入驻江陵,整个南郡就是我们的了。”

    ………………

    长坂坡,位于沮水之畔,这里荆山余脉,东支南下所形成的冈岭地带,古曰“当阳长坂”,或曰“当阳坂”。

    长坂坡在后世鼎鼎大名,这主要是因为赵云和张飞这两个武神一般的存在曾经在这里大发神威,赵云百万曹军中救阿斗,张飞在长坂坡一夫当关,喝退百万曹军。

    但如今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长坂坡也就籍籍无名。

    古时此地滨临云梦泽,虽后来湖面沉积为陆,但至今日仍多涝地、水网纵横。所以长坂坡自古以来为我国南北交通干线必经之地。

    高仙芝飞身下马,紧跑几步,用力抓住薛仁贵的大手,连连摇晃道:“仁贵,你要是再不来,我们就要东渡沮水了。”

    薛仁贵笑道:“我已经率领铁骑来了,仙芝兄还有再战之力,何来东渡沮之说?”

    “刘备厉害,益州军的确不可小觑。他们有十五万人马已经陆续在夷陵上岸,后续十万人马正在赶来。和他们相比,我们的实力太薄弱了,根本无力反击。”高仙芝有些气馁的说道。

    薛仁贵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总会有办法的。过去,主公率领北疆大军南征北战,战胜了多少强大的敌人,很多时候不都是处于绝对的劣势吗?如今,主公的主力大军已经出了襄阳,最多不过十日即可赶到。你不会认为,到时候刘备还是我们的对手吧?”

    高仙芝笑了笑,心说主公来了,我还怕什么刘备啊,他不过是主公的手下败将而已,被主公从冀州一路赶到了益州。不过刘备这小子也真是够可以的,简直就是主公所说的打不死的小强,他一路败退,竟然有了如今的实力。

    ………………

    薛仁贵召集骑兵第八军团的三位将领商讨军情。

    薛仁贵的意见很明确,目前和益州军的实力差距太远,正面对阵,毫无胜算。参照主公所传授的战法,无非就是先相持,然后以奇计胜之,待部队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再伺机与其决战。但是现在连相持都做不到,部队只能一味退却,这个战就很难打了。

    高仙芝顿时灰心丧气。他沮丧的问道:“一点转机都没有?”

    薛仁贵紧皱眉头,苦笑道:“的确没有。即使有转机,这个转机也要我们自己去创造。要创造这个转机,就要部队。没有部队,说什么都是枉然。”

    ………………

    薛仁贵率部游戈在大江和沮水之间的大片山林平原之间,对敌人的补给和小部队实施打击,迟滞敌人的进攻速度。

    刘备的部队在夷陵修整了三天。

    益州军泠苞五万部队从秭归出发之后,沿大江顺流而下,在夷道对面的一个小渡口登岸,对主力部队的右翼实施有效保护。

    益州军刘璝的的五万部队快速北上,一天之内拿下了临沮小城。随即大部队立即东进,迅速向沮水河进军,准备攻占临沮县,对主力部队的左翼实施有效保护。

    雷铜率领五千大军做为前部,行进在小房山。

    小房山距离沮水河还有一百里。

    他是刘璝的部下,按照要求,明天早上他必须要赶到沮水河。但此地已经是北疆军的活动范围,所以方雷铜命令部队小心行动,密切防备敌人的突袭。

    雷铜接到的消息说,北疆军的大将薛仁贵的骑兵第八军团已经渡过沮水河,正在深入夷陵县一带地域,要时刻防备被他的部队袭击。此人善打袭击战,最善夜袭。

    雷铜没有放在心上。他正在生气。他是第一个攻进临沮城内的,原先以为可以大捞一笔,没想到还没有走到县衙,刘璝的命令就来了,立即开拔。

    凭什么自己努力打下的地方,自己却连一根针都捞不着?!

第1025章 改变目标() 
斥候飞一般赶到。

    “雷将军,距离我们十里的地方,看见敌人骑兵。”斥候满头大汗的说道。

    雷铜吃了一惊,紧张的问道:“多少人?有多少人?”

    斥候不确定的说道:“估计有几千人。”

    “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密集结阵,准备阻击敌人。”雷铜大声吼道,“派人通知刘璝将军,迅速向我部靠拢,敌人的骑兵部队出现了。”

    鼓声随即敲响。

    黄巾军士兵迅速集结在一起,摆下防守阵势。

    “雷将军,我们不撤退吗?”这时益州军的几个军司马驱马赶来,纷纷询问。

    “雷将军,敌人有几千骑兵,我们恐怕对付不了。”

    ……

    雷铜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这才得意的说道:“刘璝将军已经料到敌人可能袭击我们,所以跟在我们后面的中军其实就是全部主力,四万多人都在,现在距离我们十里路。在我们的右翼还有五万人,距离我们八里路。我们只要在这里稍稍阻击一下,然后就佯装败退,将敌人诱进包围圈,由主力部队去打就行了。”

    “我们的右翼怎么会有部队?”一个军司马吃惊的问道。

    雷铜眼睛一瞪,大声骂道:“服从我的命令就行了,问许多干什么?想死吗?”

    ………………

    薛仁贵看到魏越像发了疯一般冲了过来,赶忙打马迎了上去。

    魏越大声道:“将军,珀山发现敌军踪迹。”

    “珀山?”薛仁贵吃惊的重复道,“珀山?珀山不是在刘璝部队的右侧嘛?那里有敌军?”

    “对,消息非常准确,是当地的一个里长亲自跑来报告的。我已经派人复核过,大概有五万人马。”

    薛仁贵展开地图,脸上显出惊骇之色,说道:“雷铜的位置是个伏击圈。”

    魏越点头道:“是的。部队必须立即撤退,迟恐不及。”

    “撤退。”薛仁贵对着传令兵大叫,“通知各部曲,立即向当阳方向撤退。”

    传令兵立即一哄而散,狂奔而去。

    对于己方的行动被敌人发现,薛仁贵虽然有些意外,但是却有所准备。首先,作战的地方是刘表的地盘,肯定有人会联系刘表或者是刘备。另外,主公临行前也再三交代,刘备的军师庞统,是一个极其富有谋略之人,绝不逊色北疆军的七大军师任何一人。

    撤军的路上,薛仁贵突发奇想:既然刘备算出了自己的这次计划,注意力都集中在夷陵北边的小房山,为什么不能突袭在夷陵南面的泠苞呢?泠苞部正在前往枝城的路上,必然没有防备。

    他立即找来几位将领,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仔细商量之后,觉得胜算很大,可以打一战。只是有几个难点,一是泠苞部队的准确位置。如果他已经赶到枝城,自然也就无从突袭了。二是此去枝城三百多里,为了赶时间,必须日夜不停的急行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突袭敌人,士兵和战马都非常疲劳,战斗力肯定要大减,伤亡也会增加。如果伤亡太大,这战是否有必要打。

    薛仁贵认为有必要打,而且必须要打。

    打掉泠苞部,刘备军主力侧翼就完全暴露在北疆军面前,对他们有一定的威胁。枝城掌握在北疆军手里,可以有效迟滞敌人的进攻速度。如果和泠苞部纠缠在枝城,对阻止刘备跟刘表会师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打掉刘备军的泠苞部对刘备军前往江陵城与刘表会师影响很大,远远大于歼灭刘璝部。

    ………………

    薛仁贵很幸运。益州军泠苞部军队的行军节奏掌握的非常好,他们一直缓缓而行。泠苞认为这样可以保证士兵们有旺盛的战斗力和充沛的体力,因为北疆军随时可能南下,到了江陵之后,肯定面临着一场血战。

    今天,他们赶到了枝江亭,距离枝城六十里。

    蓝色的天空,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白色的浮云三三两两,悠闲的飘在空中。花白的太阳娇弱无力,懒洋洋的望着下面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

    这里是一块巨大的平原,一块膏腴之地。

    如今已经是五月中旬,再加上听说要发生大战,地里的庄稼已经被附近的居民收割一空。

    泠苞站在大平原上,放眼四望,心中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舒畅和欢悦。泠苞从小生长在益州,见惯了接天连地的大山,却没有见过这样一望无际的平原。那种空旷,那种雄浑的空旷,让人心旷神怡,忍不住要放声大喊。

    “啊……”泠苞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吼起来,长期郁积在心中的仇恨和愤怒好像都在这一瞬间突然喷发了。他想起了无数死去的战友,想起了主公刘焉,他竭尽全力的大吼着,任由泪水浸湿了眼眶。

    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是主公刘焉在行伍中发掘了他,让他成为西川有名的战将。但是,在主公故去后,自己却没能够辅佐少主刘璋有一番作为,甚至连少主的性命都没能保住,这让泠苞有一种死去后都无颜再见主公的在天之灵。

    他感觉到大地在震颤,感觉到太阳在抖动,感觉到天空在旋转。

    雷鸣一般的马蹄声打破了平原上的宁静,也惊醒了沉浸在悲痛中的泠苞。黄益州军的斥候们像惊弓之鸟一般,从大军的后方,从七八个不同的方向,狂奔而来。

    泠苞刚刚得到释放轻松惬意的心,猛然之间剧烈的跳动起来。

    大事,出了大事,这么多斥候同时跑回来,一定出了大事。

    泠苞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川人,身材不高,但强壮有力,一双沧桑的黑脸上布满了密密的细小皱纹,短须似针,一双忧郁的眼睛里似乎有说不完的悲哀。

    他默默地站在平原上,默默的望着疾驰而来的士兵,突然感觉到地面是真的在震动,而不是自己的幻觉。

    他浑身打了一个激灵,猛地吼了一嗓子:“击鼓,准备迎敌。”

    猛烈而激昂的战鼓声冲天而起,响彻了空旷的平原,回荡在空荡荡的天地之间。

    “将军,将军,敌人的骑兵,敌人的骑兵……”最先到达的斥候浑身汗透,上气不接下气,吞吞吐吐。

    泠苞面色如常,沉声问道:“多少人?”

    斥候惊慌的说道:“数不清,数不清……”

    “将军,敌人的骑兵突然从我们的背后杀了过来……”其他的斥候陆续赶到,一个个面如土色,紧张的都喘不过气来。

    “多少人?谁的旗帜?”泠苞不动声色,平静的问道。

    “太多了,一眼望不到头,大约有上万人。”

    “是北疆悍将薛仁贵,我们看到了他的战旗。”

    “距离我们只有三里,只有三里路了。”

    ……

    斥候们七嘴八舌的说道。

    泠苞的心突然就沉了下去,一股凉意直冲脑门。

    薛仁贵?昨天刘备送来的消息还说薛仁贵的骑兵在小房山附近,怎么一夜之间他们横跨三百多里,跑到了枝江亭?难道用飞吗?

    “你看清楚了?”泠苞严肃的问道。

    几个斥候一起点头,大声说道:“将军,我们的确看清楚了,是北疆大将薛仁贵的骑兵。”

    泠苞的心随着地面越来越强烈的震动几乎要跳出心脏。骑兵,我们终于要和骑兵对决了。征战天下,所向无敌的北疆骑兵。和这样的军队对决,未尝不是一件人生的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