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打到了冀州甘陵国,现在最多不过刚刚接到我们在中原打败的消息。难道……”

    曹操蓦然想到什么,迟疑了片刻,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难道他没去打冀州,一直在北海待着?”

    曹操心中一片冰凉,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说明之前他们一直得到的是假消息,臧霸根本没有被骗北疆,他不过是跟北疆一起演了一出戏而已。

    “他肯定一直在北海,根本没去打冀州,我们上当受骗了。”程昱不假思索的说道,“陈登要么中计死了,要么被臧霸抓起来了。”

    “主公,立即出兵东海,迟恐不及。”戏志才也急切的说道,“臧霸早有攻击徐州的准备,李通和刘勋两人未必能挡住。我们刚刚拿下彭城和下邳,其它郡县并不知道徐州已经易主,一旦东海、琅琊国两地的徐州军知道了真相,临阵倒戈,臧霸可能会长驱直入,直杀彭城。”

    曹操想了一下,没有立即下令军队支援东海,而是让曹洪带着大队人马急速杀向了留城。陈宫的军队就在一百多里外,无论如何也要把他先解决了。

    曹操进城后,派人把朱灵请进了府衙。

    朱灵到了彭城就发现事情不对了,简雍和徐州府的官员一个都没看到,出城迎接曹操的竟然是任峻,显然徐州已被曹操的人控制了。看来曹操早在中原决战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伺机夺取徐州的准备。

    朱灵此刻势单力薄,只能强忍着愤怒一言不发。

    曹操当着朱灵的面,直言不讳,把自己和袁绍之间的冲突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我为了生存,于是决定乘机拿下徐州。我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想占据徐州,把玄德和你们赶走,而是想阻止袁绍吞并徐州。”

    “中原大战一旦联军赢了,袁绍实力倍增,我也罢,玄德也罢,还有荆州刘表,迟早都要被他逐个吞并。我和玄德首当其冲,大战结束后马上就会成为袁绍诛杀的目标。但是,如果我抢先拿下了徐州,袁绍就无法在近期内横扫江淮,更不敢诛杀玄德,相反,他会帮助玄德攻打我,收复徐州。”

    “只要玄德回到了徐州,我就把徐州还给他,然后我到九江去,到扬州找一块生存的地方。扬州的阎象现在算是袁绍的人,我击败阎象夺取九江和庐江两郡后,不但能打击袁绍的实力,还能和荆州的刘表,和玄德老弟一起再建三家联盟,和袁绍抗衡,以便阻止他篡夺大汉社稷。”

    曹操把当日在浚仪城劝说刘表出兵攻击北疆军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朱灵问道:“这件事刘景升和我家主公都知道?”

    朱灵被曹操说得头晕脑胀,尤其是此事竟然牵扯到袁绍可能篡夺大汉社稷一事,更让他觉得错综复杂。

    “知道。”曹操用力点点头,非常坦然的说道,“文博如有疑惑,可以急书刘景升和玄德老弟以求证实。”

    “不过,现在中原大战失败了,袁绍和我们一样,都遭到沉重打击,我们需要建立更加牢固的联盟以对抗河北,因此先前的计策不能再用了。曹纯等人虽然还是按照原定计策拿下了徐州,但徐州依旧是玄德老弟的。只要玄德老弟回来了,徐州安然无恙了,我就带着军队到九江去。我绝对不会违背誓言,主动挑起内讧,倾覆社稷,这一点请文博务必放心。”

    朱灵将信将疑。这些事太复杂了,有些朝廷内幕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一时间他也无法确定曹操说得是真是假。

    乘着朱灵恍恍惚惚的时候,曹操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臧霸骗了我们,陈登凶多吉少,如今琅琊国那边形势极其危急,我需要文博立即赶到东海、琅琊国一带重整徐州军,和刘勋、李通一起把臧霸打出徐州去。”

    这个要求对朱灵来说是可以接受的,现在双方共同的敌人是河北,是北疆军,不管曹操是否有心占据徐州,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双方首要之务是齐心协力守住徐州,否则大家一起完蛋。

    “我要先见到宪和。”朱灵说道,“要想守住徐州,仅靠军队是万万不行的。”

    曹操见朱灵答应了,非常高兴的说道:“好,我和你一起去见宪和。”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尤其中原大战失败,各方都面临生存困境,社稷也岌岌可危,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双方当然是尽释前嫌,联手共击北疆军为上上之策。

    简雍是个明白人,所以他在得到了曹操的誓言后,相信了曹操,当即出面召集徐州府各级掾属,一方面给大军筹措粮草,一方面遍告徐州诸府,暂时由丞相曹操代领徐州军政,双方齐心合力共守徐州。

    曹操让程昱、简雍和伤势渐渐恢复的夏侯惇留守彭城,让满宠、夏侯渊带着三千人马紧急赶往下邳,屯兵淮水。让毛玠携带书信赶到寿春,向扬州刺史阎象讨要粮草,如果阎象拒绝不给,那就正好有了攻打九江的借口。

    曹操这种部署,在一定程度上也赢得了简雍和朱灵的信任。

    安排好了彭城的事,曹操随即亲赴留城。朱灵带着五千新卒,急赴东海会合曹豹重整徐州军。

    陈宫看到曹操亲自杀到,急忙撤军。他的兵力不足,根本打不过曹操,只能放弃攻击徐州之策。

    退兵的同时,陈宫飞鸽传书大将军李翊,请求援兵,以防曹操乘机反攻兖州。

    ………………

    时间很快进入九月下旬,臧霸攻打东海受阻,退守琅琊国的开阳。朱灵、刘勋因为粮草原因,没有继续攻击,而是屯兵即丘,和青州军遥相对峙。

    与此同时,河南尹战场,北疆军为了让胡骑尽快返回大漠,其步卒大军推进的速度非常快,但随后各战场上的战斗便逐渐停了下来。

    袁绍在刘表率军赶往豫州后,因为兵力有限,士气低迷,只能命令本部大军坚守在管城、荥阳和敖仓一线。

    北疆军的疲惫之师面对坚固的城池,既没有充沛的体力和充足的粮草军械,也没有绝对的优势兵力,只能放弃进攻。

    不久,张飞率军退守原武和阳武。张燕退守中牟、浚仪。

    关羽和吕布会合后,率军一路南下,连克开封、陈留、雍丘,然后沿着浪汤渠南下,直杀许昌。此刻刘表和陈琳已经在许昌会合,两人集结了大约六万大军,屯兵于洧水河北岸的鄢陵城。

    关羽犹豫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决定放弃进攻,率军退回到了陈留。

    差不多同一时间,定陶城。

    大将军行辕迁到定陶后,李翊随即带着两府大员进驻行辕。

    贾诩在定陶行辕第一次军议上,对中原大战的得失成败做了分析和总结,其中他提到了一件让众人觉得非常幸运的事。

    原来,荆州大将刘磐在逃亡过程中,被公孙续的手下擒获,在身份被识别出来之后,被送到了贾诩那里。

    刘磐在和贾诩的交谈中,说到了魏续奉李娥和吕布的命令率骑兵偷袭许昌的事。那次偷袭北疆骑兵烧掉了许昌的粮草大营,让联军陷入了粮草危机。虽然袁绍和刘表把这件事隐瞒了,但其后刘表担心大军全线溃败,一反常态,积极寻求决战。

    换句话说,北疆军即使没有诱骗联军烧掉故市和乌巢两地的粮草,联军也会发动决战。(未完待续。)

第0889章 大战盘点之辉煌胜利() 
随后,由大将军府司马徐庶对此次大战进行了总结。

    中原大战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战,无论是北疆军,还是联军,都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兵力。

    北疆军方面,在历时七个月的战斗中,北疆军先后投入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共六个军团二十万八千步卒(其中一万人是用于补充前期第三和第四军团战损的冀州守备军团士兵),三万青州军步卒,骑兵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个军团以及大将军亲卫军七万八千骑,丁零、坚昆等五族胡骑七万二千骑,以及鲜卑、乌桓、匈奴等胡族七万骑,步骑总兵力达到四十二万八千大军。

    联军方面,包括袁绍、曹操、刘备、刘表、江东孙氏以及扬州袁术势力,共计六大势力,前后参战的军队达到了万。这其中,袁绍势力前后参战的军队高达二十三万,曹操势力参战军队达到十七万,刘表势力十五万,刘备势力八万,袁术势力的纪灵麾下有一万人马参战,刘勋同样率领一万人马参战,而江东的孙策派了一万人马。也就是说,诸侯联军参战的总兵力达到了六十六万。

    虽然北疆军参战的兵力比联军少了二十三万,但是凭着骑兵的优势,以及步兵装备更加精良,训练更加有素,漂亮的赢得了这一次大战的胜利,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至今天为止,北疆军步骑士卒伤亡五万多人,其中阵亡一万三千余人,重伤一万二千余人,轻伤大约三万人。

    付出这样的代价,北疆军取得的战果是歼敌大约四十五万,其中俘敌大约三十四万五千人。双方的战损比,甚至超过了1:8。这都是凭借着北疆军的强大骑兵、装备精良以及训练有素带来的。

    联军战损的大约四十五万兵力,袁绍就占了整整三分之一,参战的二十三万大军,最终损失掉十五万。

    当然,最凄惨的其实是曹操,这主要是因为战场基本上都是处于他原本的势力范围。最终,前后参战的十七万曹军,只剩下不到五万人马。这一战,曹操不但损失了超过七成的军队,底盘更是基本沦陷,可谓是差点连小裤裤都输掉了。

    刘备的结局比曹操好不了多少,前后在战场上折了大约五万军队,老巢徐州现在也落入了曹操的掌控。

    刘表的损失同样惨重,他带到中原的十五万大军,最终只剩下了五万多人。

    另外,纪灵的一万人马,以及江东的一万人员都是全军覆没。

    为了这场大战,朝廷前后征调了大约一百八十万民夫,七万多部辎重大车,三千多艘船只,粮草牲畜军械等各类物资的消耗更是庞大。

    徐庶接着把各战场的兵力部署和战况做了禀报。

    十四万胡骑返回大漠和边塞后,再加上大战过程中的巨大损失,以及新占领地区的守卫力量,中原战场上的兵力只剩下了大约二十万步骑。

    如今河南战场上有关羽的步兵第二军团、张飞的步兵第三军团、张燕率领的步兵第五军团、赵云率领的骑兵第一军团、高长恭率领的骑兵第三军团、吕布率领的骑兵第四军团,等七个步骑军团各自部分兵力,总共大约十二万步骑大军。

    河内战场上有太史慈的步兵第四军团,以及骑兵第二军团阎柔的一个军,共计约三万五千大军。

    兖州南部郡县有高顺的步兵第七军团、魏延、管亥率领的步兵第六军团两个军,以及部分青州军,共计四万多大军。

    在河南战场上,由于双方都已筋疲力尽,战事已经基本上停了下来。

    在河内战场上,太史慈、李靖等指挥大军正在攻击,目前已经攻克怀城,但在攻击平皋过程中,由于受到兵力、粮草等各方面原因的制约,大军严重受阻,目前看来,在十月初之前全取河内是不可能了。

    在徐州战场上,北疆军的两路攻击大军全部受阻。曹操撤到徐州的速度非常快,远远超过了预料。九月中旬,陈宫、吴敦撤回任城。九月下旬,臧霸攻击东海受阻,不得已退守琅琊国。

    “子义可有最新战报?”李翊听完徐庶的禀报后,马上问道。

    “太史将军请求援兵。”徐庶看了李翊一眼,见他脸上并没有恼怒之色,于是把河内战场上的情况解释了一下,“河内战场上有刘备的徐州军,有高干的豫州军,还有高柔和张南的河内军,三支军队加在一起至少有五万人,我们在兵力上并没有优势。虽然中原大战我们打赢了,联军士气低迷,但丢失河内,意味着洛阳处在我们的兵锋之下,无论是袁绍还是叛军其它将领,都知道此刻河内不能丢,所以刘备退到平皋后,在黄河对岸叛军的支援下,据城坚守,非常难打。”

    李翊转头望向李靖,问道:“药师,那二十万俘虏什么时候能用?”

    在平阳亭大战后,李靖和潘璋率领步兵第六军团的两个军退出了前线,开始负责整编俘虏。

    当然,这些俘虏都是这次大战中新收降的。联军三线大溃败,数十万大军到处乱窜,北疆军兵力有限,只收拢了二十来万人,其余有十来万溃兵都逃走了,最终又被袁绍、刘表等人收拢。

    李靖摇了摇头,对李翊说道:“主公,安全起见,这些俘虏还是暂时不要用为好。”

    李翊皱眉道:“无论如何要在冬天来临前拿下河内。诸位有何对策?”

    “如今袁绍坚守在河南,刘表坚守在豫州,曹操坚守在徐州,叛军兵力分散,粮草不足,对我们已经无法形成威胁。”徐茂公稍加沉吟后说道,“从河南战场上抽调兵力支援河内。”

    李翊想了片刻,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让翼德去。”

    接着他手指李靖说道:“俘虏里,兖州士卒有多少?”

    “大约有两万人。“李靖担心的问道,”主公想把他们派到河内战场?”

    “不要怕,大胆用。”李翊笑道,“兖州现在在我们手上,你无须担心他们临阵倒戈跑到洛阳去。另外,叫何仪带着八千九江军随同前往。”

    李靖点点头,说道:“那就让文珪负责训练其余降卒,我亲自率军前往河内。”

    “不,你还是和孔明一起留在定陶训练降卒,去河内打仗的事,我看……”李翊笑着看向坐在一侧的司马懿,“仲达,这三万人马交给你怎么样?”

    司马懿愣在了那里,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晌之后才回过神来,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主公,你是……说我吗?”

    帐内众人齐齐把目光投向了年轻的司马懿,有赞许,有怀疑,有羡慕。

    在北疆军中,能以二十岁的小小年纪统率数万大军的,除了年轻时候的赵云、张飞、张郃和穆桂英外,只有今天的司马懿了。但其余几人都是什么人?赵云和张飞是主公李翊的结义兄弟,穆桂英更是主公的夫人,最后一个张郃,也是最初就跟随主公的嫡系。

    “你去统军吧,不要留在我身边了。”李翊冲着激动的司马懿挥挥手,淡然的说道,“河内战场上,翼德、子义、文则、仲礼等诸位将军都是百战悍将,跟着他们好好学学,你会终生受用不尽。”

    对于司马懿,李翊一早的态度是有些矛盾的,因为这家伙在另一时空可是有着前科的,虽然他没有干改朝换代的事情,但是曹氏其实在他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傀儡了。所以李翊之前一直对他心怀疑义。

    不过,李翊并没有像其它不少三国小说中的主角那样,早早的就将司马家连根拔起。一来是李翊认为,如今的司马家,并不具备造成毁灭性破坏的能力。在大草原被他彻底征服之后,来自北方的威胁,早已经消弭,只要李翊自己不犯傻,至少在三五十年内,草原上的胡族根本不可能再强大起来。至于三五十年之后,这些异族早就被汉人同化了。这就像是在新中国成立三十年之后,内蒙和西疆那边的情况差不多。

    再说了,虽然导致五胡乱华的惨剧,司马家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将其完全归结到司马家,那也是不公平的,那是当时的门阀发展必然导致的结果。就算是没有司马家建立的西晋,换了其它什么人建立一个国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这样的结局依然不可避免。

    所以,在最终权衡之后,李翊并不打算打压司马懿,而是任其自然发展,并且加以适当的引导,毕竟堵不如疏。

    这主要是因为司马懿的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其五维属性非常优秀,统帅98、武力65、智谋98、政治96、魅力90,五维之和高达447,就算是加上李翊召唤的人才,他这个数据如今也能够排入前五。仅次于萧绰、李靖和徐达。这样一个顶级人才,李翊并不想因为一些偏见就将其扼杀了。

    司马懿翻身拜倒再低,想说几句感激效忠的话,但因为太激动了,脑中一片空白,把想说的话都忘了。

    “起来,起来……”李翊招招手说道,“明天就出发。到了河内,好好领军打仗,凡事都要想得周全一点。你现在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三万将士的性命,所以你千万不要再任性而为了。”

    司马懿再拜受教。(未完待续。)

第0890章 召唤十三将() 
司马懿离开之后,李翊也先后将其他的手下给打发走了,等大帐之中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思考这次都需要召唤什么人才。

    虽然这些年来一直在从召唤系统兑换科学技术,但是召唤人才的活儿,却是有好几年没有干了。他最后一次召唤人才,还是在194年的时候,召唤了沈括作为北疆工匠司的负责人。在随后的五年多时间里,就再也没有召唤过人才了。

    至于李娥的出现,完全是一个意外,她是因为系统出现bug而来到这个世界的,算不上李翊召唤的人才。

    如今李翊的召唤系统已经升级到了五级,可以召唤三十二个武将。再加上在他平定草原,被赠送了一个召唤名额,实际的召唤名额是三十三个,如今总共消耗的召唤名额是十九个,也就是说他现在还可以十四个武将。

    李翊如今最缺乏的顶级的统兵将领。北疆军势必随之扩大规模,李翊计划,将步兵常备军团从如今的八个扩大到十二个,而骑兵常备军团则是计划由目前的五个扩大到十个。这意味着将需要九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

    按照李翊的标准,想要独自统帅一个军团,那就是统帅要达到90,武力不能低于80,同时在智谋方面也不要太差了,怎么也要不低于70。就算是有些差距,也不能超过5。

    毕竟,作为独当一方的大将,统帅能力自然是需要非常出色才行。而作为高级将领,在战场上肯定是地方的重点目标,没有一定的武力,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是值得怀疑的。最后一点,作为独当一方的统帅,自然是不能太蠢了,否则结果将会非常让人伤心。

    按照这个标准,目前北疆军十三个军团中,张飞和吕布都明显达不到标准,他们的智谋都只有五十出头,统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