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豫州颖川郡,许昌。

    魏续奉大将军夫人李娥以及安西将军吕布的命令,率军渡过浪汤渠,悄悄潜伏于浪汤渠和涡河交汇处。

    为了方便奔袭,骑兵第四军团的将士们都换上了袁绍军和曹操军的甲胄,战旗也换上了袁绍和曹操的旗号。

    待到斥候探知徐璆、曹洪等人已率军北上杀向陈留后,魏续随即连夜率军渡过涡河,向一百里外的鄢陵悄然杀去。

    鄢陵一带丘陵纵横,不利于骑兵奔行,但有利于骑兵隐藏形迹。

    在几名向导的指引下,大军一夜间疾行八十里,赶到了鄢陵城外。

    鄢陵城西南二十里外是洧水河,渡河后再向西南方向四十里就是许昌,所以无论是鄢陵城还是洧水河畔,联军都屯有重兵戍守。魏续担心天亮后,大军形迹暴露,特意让向导带着军队从城外小道绕行,直接赶到洧水河夺取浮桥,直杀许昌。

    然而,当大军行进到鄢陵城西南十里处时,天亮了。

    夏季天亮的早,这是魏续已经算计到的,不过由于黑夜行军的缘故,中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异常,大军最终还是未能在天亮前赶到河边。(未完待续。)

第0858章 偶然事件() 
魏续所带的这五千骑兵都是吕布所率领的骑兵第四军团的,虽然很多骑卒都是汉人,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边郡人,说话口音和中原人差别太大,一听就能听出来。此刻再想靠联军的衣甲蒙混过关根本不可能了。

    魏续和副将商量了一下,没有想到好的办法。时间不等人,干脆冲过去算了。此番突袭的主要目的是惊扰联军后方,即使大军过早暴露了,但只要骑兵能杀到许昌城下,一样能达到目的。

    就在这时,斥候回报,鄢陵城城门大开,从城内出来了一支运粮队伍,其中大约有五、六十部辎重车,有三十多个护粮士卒。

    魏续几乎没有考虑,大手一挥,断然下令道:“伏击他们,把他们全部杀了。找些精明的士卒装扮成运粮的民夫和护粮敌卒,立即攻占浮桥。”

    联军的这支运粮队伍非常不幸,出城十里便在一处山岗上身首异处。副将让几个惊恐不安的向导穿上护粮士卒的衣服,又把护粮士卒的人数扩充到一百人,然后带着他们押着粮食急速赶到浮桥处。

    洧水河上的浮桥有一曲人马大约五百人看守,这些守桥的士卒们并没有对他们的身份产生怀疑。最近河南有大战,军队经常从这里来来往往,护桥的士卒们早已习以为常,连眼睛都没抬一下,就像没看到一样。几个护桥士卒上前例行盘查。向导胆战心惊,说话都结巴了。盘查的士卒很奇怪,正想仔细问一下,副将忍不住了,率先发难,一刀就砍下了一颗人头,然后大喊道:“兄弟们,给我杀,夺浮桥,快……”

    号角长鸣。

    一部分骑兵士卒纵马冲上浮桥,直杀对岸,一部分装扮成民夫的士卒高举武器,纵身杀向桥头惊慌无措的叛军。正从远远缓缓而来的由魏续率领的骑兵主力听到号角声,立刻打马狂奔,呼啸杀进。一时间洧水河两岸,战马嘶鸣,杀声震天。

    五百联军护桥士卒死伤一尽,即使有腿脚跑得快的,也被随后追击的北疆骑兵诛杀了。

    魏续眼看踪迹暴露,即刻下令一千骑兵掉头杀向鄢陵,包围城池,护住浮桥。自己和副将各带两千人马,一路直杀许昌城,一路带着运粮车队奔袭许昌城外的粮草辎重大营。如果有机会,就冲进粮草大营纵火焚粮。

    四十里路,转瞬即至。一路上虽然有很多关卡,但措手不及之下,这些人都遭到了北疆骑兵的血腥屠杀。

    许昌城内的刘表、沮授闻讯大惊,他们不知道来了多少北疆骑兵,只能一边紧闭城门据城死守,一边紧急向周边城池求援,并派人急告官渡袁绍和陈留的蒯越,迅速抽调兵力回援。

    本来许昌城周围有近万大军驻防,但此次袁绍为了达到反击目的,把他们全部调到了陈留战场上。

    魏续一直杀到许昌城下,他命令各部绕着城池狂奔,佯装大队人马杀到,震慑城内守军。

    城外十里的辎重大营非常恐慌。此次为了中原大战,袁绍在许昌城外建了一座规模空前的大营,从荆州、豫州、徐州、扬州各地运来的粮草先集中在这座大营里,然后再由朝廷统一调配。

    谁知如此安全的地方,竟然出现了北疆骑兵。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前线大败了,北疆骑兵已经杀到了豫州。

    护粮大军和民夫们非常恐惧,他们在一个校尉的指挥下,从大营内拖出上千部辎重车,以最快的速度在营外架设车阵。

    就在这时,一小队士卒护着几十辆运粮大车急驰而来。在这支车队的后面,隐隐约约能听到轰隆隆的战马奔腾声,显然有一支骑兵大军正尾随追来。

    由于场面太混乱,人人自危,这支运粮车队没有受到任何盘问,便被放进了辎重大营。

    副将率骑兵呼啸杀到。守护辎重大营的五千士卒不待北疆骑兵逼近,立即弓弩齐放,霎时乌云蔽日,箭矢漫天飞舞。

    北疆骑兵无法靠近,只能远远列阵相候。

    突然,大营内浓烟滚滚,一束束的烈焰腾空而起,在人们惊骇而绝望的叫声里,一个个巨大的粮草囤被烈火吞噬了。

    辎重营校尉魂飞天外,一时间只能无助的大喊大叫。营内数万民夫肝胆俱裂,在炙人热浪威逼下,终于崩溃,四散而逃。五千护粮大军率先被狼奔豕突的民夫们冲散,接着他们也丢下武器,抱头而逃了。

    副将再不犹豫,率军肆意杀戮。

    许昌城下的魏续看到熊熊大火烧红了半边天空,知道此行目的已经实现,随即吹响号角,带着大军像旋风一般急撤而去。

    ………………

    黄昏时分,刘表、沮授、王朗等数名大臣在一队亲卫的护送下匆匆赶到了辎重大营。

    因为辎重营中的粮草实在是太多,如今又是干燥的夏天,一燃起来就没玩没了,所以在刘表和沮授等人赶到的时候,这里的大火还在燃烧,估计没有一两天熄灭不掉。

    逃亡的民夫和士卒们看到北疆骑兵撤走了,又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赶了回来。

    守卫辎重营的那个袁绍军校尉自知罪责深重,自刎而死。

    刘表脸色铁青,消瘦的身躯不停的颤抖着,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这是联军最大的一座粮草辎重大营,虽然洛阳和南阳的宛城还各有一座,但规模和屯积数量都远远没有这里大。

    这座大营被毁,对联军可以说是致命的一击。没有了粮食,再多的军队都没有用,甚至军队越多,败的越快。

    刘表想象不出,五六十万大军在没了粮草之后,形成的溃败会是一副什么场景,恐怕会席卷整个中原吧?

    刘表转头看向沮授。

    沮授正呆呆的望着漂浮在空中的灰屑,脸上的汗珠不停的顺着脸颊流下来。

    沮授的神情很古怪,愤怒有之,绝望有之,沮丧有之,悲苦有之,给人一种心如死灰的感觉。

    刘表伸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有气无力的问沮授道:“现有的粮草,能支撑到十月秋收之后吗?”

    沮授摇头道:“如果各郡县所报数量属实,如果洛阳和宛城的官员没有中饱私囊,应该还能支撑一个月。”

    沮授停了一下,摇摇头,补充道:“节省一点用的话,最多一个半月。”

    刘表眼前一黑,只觉头晕目眩,天旋地转,身躯不由自主的摇晃起来。

    站在他身后的王朗一把扶住了他,关切的问道:“景升兄,不舒服吗?这里太热,还是回城商量吧。”

    刘表剧烈的喘了几口粗气,强自支撑着站稳了身体,满脸苦涩的说道:“还有什么好商量的?马上派人告知本初这里的情况,请他尽快跟北疆军决战,否则我们将一败涂地。”

    “北疆骑兵怎么会杀到这里?”王朗凄声长叹道,“异度和孟玉不是说,他们已经把李娥和高顺的大军围在了陈留吗?那里有二十万大军,有汳水河、浪汤渠和涡河三道防线,这些北疆军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他们怎么会如此疏忽,犯下这等致命的错误?!”

    沮授摇摇头,幽幽的说道:“这怨不得他们,要怨只能怨我们自己太大意了,竟然没在鄢陵和洧水河一带部署重兵。”

    沮授叹了一口气,没有继续说下去。

    今天发生的事情,到底应该怨谁?如果袁绍听从自己的建议,不把驻防许昌的兵力抽调到陈留战场,何止于出现今天这种局面?

    几千大军赶到陈留战场,对战局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却在自己的后方留下了一个致命的漏洞。

    “北疆军的骑兵神出鬼没,防不胜防。”王朗迟疑了一下说道,“也许他们只是想骚扰我们一下,吓吓我们,谁知道竟然误打误撞,烧掉了我们的粮草大营。中原战场的优势转眼又被北疆军夺回去了。”

    刘表和沮授互相看看,齐齐叹了一口气。

    “封锁消息。”刘表挥了挥手,对众人说道,“想方设法封锁消息,不要动摇了军心。”

    沮授回到城内,立即给袁绍写信,派八百里快骑赶往官渡的联军大营,请求袁绍即刻把天子移驾洛阳。

    沮授在书信中说道:“主公,北疆军在陈留战场上大踏步后退,把联军的兵力全部吸引到了城下,显然是为了掩护和策应这支早就潜伏在某处的骑兵乘机偷袭许昌。”

    “这支骑兵的目的不是许昌城外的大营中的粮草,而是许昌城内的小皇帝,但今天的结果有些意外,他们没有抢到小皇帝,却把联军的粮草烧了。”

    “北疆军并不清楚联军到底屯积了多少粮草,他们即使烧了许昌的粮草大营,也不会想到联军只能支撑一个多月。同样,联军上下对这一问题也不是很清楚。”

    “也就是说,只要朝廷和前线统军大将保持一致,对此事轻描谈写,不以为意,隐瞒实际情况,各部将士谁也不会意识到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但有一件事却迫在眉睫,那就是天子的安全。”(未完待续。)

第0859章 祸根() 
沮授强调道:“北疆骑兵的犀利,我们已经见识到了,李翊用战场上的退却来换取这致命一击,我们竭尽全力夺回来的优势转眼尽数丧失。如果此次北疆骑兵在偷袭中杀了小皇帝,后果更加可怕。”

    “中原大战,主公之所以能结盟共抗河北,是因为有大汉皇统。没有大汉皇统,州郡各自为政,很难结盟,也很容易被河北各个击破。前年的冀州大战,今年的中原大战,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当今天下除了皇帝,没有一个人能把各个州郡拉到同一面大旗下。主公能有今日的声望,不也是得益于尊奉天子吗?”

    “我不知道主公考虑到没有,如果中原大战我们赢了,当主公忙于追击北疆军收复兖州的时候,刘表乘机挟持天子,把天子移驾到襄阳去,对主公意味着什么?刘表实力倍增,州郡齐聚襄阳,主公实力锐减。”

    “今天主公刚刚把曹操消灭了,马上又出现了一个刘表,主公平定天下的梦想恐怕还是遥遥无期。如果刘表挟天子号令天下,那么主公就要三面受敌,洛阳北有河北李翊,西有边陲韩遂,南有刘表,主公的王霸之业何时才能成功?”

    “天子移驾洛阳,皇帝回到京都,这对天下的震撼之大,对联军士气的鼓舞,恐怕不是你我所能想象的,这大概也是李翊担忧恐惧继而派兵偷袭许昌的主要原因。在中原大战进入决战的前一刻,天子如果回到洛阳,这一仗的胜算将大大增加。”

    “退一步说,这一仗假如我们输了,或者打平了,让北疆军在兖州站稳了脚跟,那接下来的激战将在关、洛一带展开,试问凭我们一家的力量,能挡得住北疆军的攻击吗?”

    “我们需要各路诸侯的鼎立支持和帮助,就如同这次中原大战一样,我们必须联手才能共抗河北。这时候,如果天子在洛阳,为了保护天子,各路诸侯会不遗余力北上相助,相反,如果天子不在洛阳,试问还有多少人会北上相助?也许有人巴不得大主公和李翊打得两败俱伤以便从中渔翁得利。”

    “主公,或许你本来不想把天子移到洛阳,或许刘表、曹操、刘备等人也极力阻止你把天子移到洛阳,但中原大战后,我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恢复,需要更多的时间联合其它诸侯北上征伐,所以主公为了自己的霸业,务必要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借口天子安全无法保障,把天子立刻移驾洛阳。”

    “目前刘表的军队在中原战场因为粮草紧缺问题急于决战,此刻他不得不屈从于你,而曹操、刘备因为实力大损,已经无法对你形成威胁,因此,这是天赐的良机,切切不可错失。”

    ………………

    不知不觉之间,时间已经到了建安四年的八月中旬。

    河南,中牟城。

    袁绍在惊惶不安之中接到了沮授的紧急书信,沮授在书信中告诉他,许昌粮草辎重大营被北疆骑兵偷袭得手,毁于一旦。现存的粮草无法支撑到十月秋收之后,请他务必在九月中旬之前完成决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袁绍惊骇不已。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费劲了心思,好不容易取得的战场优势转眼间灰飞烟灭、荡然无存。

    袁绍急忙把逢纪、刘劭、袁忠等在官渡大营的麾下谋士们请到了大帐,把这个消息告知了他们,他希望谋士们有能够解决当前危局的建议。

    众人闻讯,无不目瞪口呆。

    “消息封锁得住吗?”袁忠忧心忡忡的说道,“一旦泄漏,大军势必崩溃。”

    “估计差不多。官渡战场这边的粮草由洛阳和管城两地输送,暂时问题不大。”袁绍把沮授的书信递给三人,有气无力的说道,“景升兄已经命令南阳宛城把所有粮草辎重急速运到许昌,只要能满足陈留战场上的需要,军心就不会乱。”

    “是不是命令异度即刻攻占陈留,把二十万大军拉到鸿沟水一带,以便迅速决战?”刘劭问道。

    “我已经下了命令,但异度一再拖延,迟迟不愿攻城。”袁绍无奈摇摇头,有些恼火的说道,“陈留的北疆军大概有四五万人,强行攻城损失很大,所以异度不愿意打,曹洪也不愿意打,朱灵周仓也更不愿意打,剩下一个孟玉独木难支,徒呼奈何。”

    “他们指望北疆军弃城而走,白捡一个便宜。”逢纪冷笑道,“北疆军不走,他们也不会北上。现在粮食不够了,留给我们决战的时间也不多了,不打也得打。”

    “总不能直接告诉他们,说粮食不够了吧?”袁绍无奈的说道,“这件事景升兄一定会密告异度,估计他们马上就要攻城了。”

    沮授的书信从袁忠手上传到刘劭手上,又从刘劭手上传到了逢纪手上。

    袁忠和刘劭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逢纪刚刚看了一下,立即勃然大怒道:“他和审配一样,就是一张乌鸦嘴。仗打到这个份上,还会败?怎么可能?他是不是成心希望主公一败涂地,把洛阳让给他啊?”

    袁绍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袁忠和刘劭互相看看,沉默不语。

    逢纪指着沮授的书信,一条条的反驳道:“北疆骑兵偷袭许昌的目的是杀小皇帝?这简直是笑话。偷袭许昌的有多少骑兵?就算他们有一万人,但城内有三千守军,城外粮草大营里还有五千人马,两百里外的阳翟还有两万新兵,他们能打得下许昌?有足够的时间拿下许昌?”

    “这根本就是为自己推托粮草大营被烧的罪责!”

    “这支北疆骑兵跑到许昌不外乎是骚扰一下我们的后方,逼迫我们调兵回援,为陈留战场上北疆军顺利突围创造机会而已,但刘表、沮授等人疏于防范,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责。粮草大营被烧,沮授罪在不赦。”

    “主公有今日的声望,得益于尊奉天子?这更是天大的笑话,沮授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当年主公以承制之命结盟讨董,尊奉了哪位天子?我们这么多年来,尊奉过长安的天子吗?主公是不是因此就没有声望了?”

    “冀州大战,中原大战,主公不过是顺应形势而已,如果没有当今天子,难道主公就不能结盟共抗河北了?如果不结盟共抗河北,我们的日子虽然难过一点,但曹操、刘表之流恐怕就时日无多了。大家都是为了生存,为了抵御河北才结盟联军,和尊奉天子有什么关系?”

    “中原大战赢了,刘表还敢挟持天子?他挟持天子干什么?和我们对抗吗?他敢和我们对抗,我们就把他灭了。那时河北李翊输了,急需恢复元气,我们可以假意和其议和,稳住河北,然后集结主力南下征伐刘表,把他脑袋割下来。挟持天子?天子也是刘表这种货色挟持的吗?我看沮授说这话分明就是离间主公和刘表。”

    “主公和刘表打起来了,谁得利?河北李翊。审配和河北来往密切,估计他也是。他现在被主公贬黜到了许昌,心怀不满,十有八九和河北勾搭上了。听说他弟弟沮宗在冀州府任职别驾,很有权势,我们不能不防啊。”

    袁绍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北疆骑兵随便袭击一下许昌,就把重兵戍守的粮草大营烧了,你们不觉得不可思议吗?”逢纪突然想到什么,神色突然紧张的说道,“会不会是沮授泄的密?除了他,有几个人知道鄢陵、洧水一线的兵力已经被调到了陈留战场?如果沮授背叛了主公,暗中投靠了李翊,我们……”

    袁绍一双眼睛蓦然睁大,极度的震惊和恐惧让他不由自主的连打几个寒战。

    逢纪还在滔滔不绝的分析道:“把天子接到洛阳,违背了我们当初和刘表、曹操、刘备等人的约定,这明摆着是要离间主公和他们三个人的关系。此时正值大战关键时刻,主公因为这件事和他们关系破裂,主公还能指挥他们吗?他们本来就对主公极度不满,势必会联手和主公作对,这仗还怎么打?还打得赢吗?”

    “还有,审配下狱,许攸九族被诛,曹操面临死亡绝境,许昌粮草大营被烧,如此等等,无不让沮授看到了自己悲惨下场。他还有什么选择吗?他只能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