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全取兖州最好,取不下,占据泰山郡和济北国也不错,就算最终泰山郡和济北国也占不下来,那也不要紧,反正明年春耕前,河北是安全的,这就足够了。以攻为守,为河北的发展赢得时间,这不就是咱们的初衷吗?”李翊呵呵笑道,“东平远了点,且不去说他,泰山郡、济北国以及青州的百姓,从某手中得了这么大好处,等曹操卷土重来,还能有他们好果子吃吗?到时候他们会怎么做?能怎么做?所以说,只要撑过这个秋天,然后,就算放弃了泰山郡和济北国也没什么要紧的。”

    典韦和高顺的神情从开始的忿忿不平,转为惊叹,最后变成了一脸的崇拜。

    主公没被大胜冲昏头脑,思路还是这么清晰,不贪小利,又有控制局势的后手,这种控制情绪收发自如的本领,真是不可思议啊!(未完待续。)

第0704章 群狼战术() 
PS:感谢书友猥琐的牛在路上打赏1000起点币!

    …………………………………………………………………………………………………………

    李翊的计划虽然也有风险,但对一直苦苦寻觅机会的臧霸、尹礼和吴敦来说,依然是从天而降的大馅饼。无论从利益出发,还是考虑到主从礼仪,臧霸等人都必须尽快表达出相应的恭敬和谢意来。

    果然,不多久,臧霸就带着尹礼和吴敦赶了过来。

    说起来,臧霸和尹礼、吴敦等人同为泰山贼的时候,也曾经是结义兄弟,只是后面各奔东西罢了。

    “大将军有礼,闻大将军有意用兵泰山,相召于霸,备特来听命。”

    一见面,臧霸便一揖到地,在跪礼还不盛行的汉代,这就是相当隆重的礼节了。

    臧霸执礼甚恭,李翊也不托大,连忙托住臧霸双臂,笑吟吟道:“乱臣贼子,凡忠于汉室之人,无不可得而诛之,讨逆大事,又怎么少得了臧将军?然则,曹贼党羽众多,虽然一时受挫,想必也不肯就此罢休,臧将军进兵前后,都须得多加小心在意方是。”

    臧霸正色答道:“大将军良言,霸不敢稍有或忘。”

    “臧将军太客气了,请。”李翊再客气两句,然后虚手延客,请臧霸入帐。

    “大将军,请。”臧霸不敢怠慢,回了一礼,这才落后李翊半步,一同入内。

    帐内的酒菜都已经撤下去了,李翊的帅案旁挂了一幅兖州的地图,李翊也不请臧霸三人就坐,而是拉着臧霸直接到了地图前。

    此举于礼不合,但臧霸也没计较,不要说他刚刚打了败仗,手下实力已经削弱不少,就算是刚刚率领大军从平原撤走的时候,也没有跟李翊计较的底气?更重要的是,他的注意力都被那地图给吸引住了。

    这幅地图用的不是通常所用的羊皮,而是河北新出的白纸。上面墨迹湛然,显然新绘不久。白纸发散着柔和的光晕,将墨迹衬托得生动了许多。

    地图绘制的相当精细。山川河流,城池道路,无论大小,皆有标注,在旁边还有蝇头小字,注明了相应的数据,令人叹为观止。

    除此之外,地图上还有许多标注,色彩缤纷的,尤为引人注目。

    图上最多的,就是红黄绿黑四色的箭头。臧霸猜测,这些箭头代表的应该是进军路线,不过这些箭头的样式很多,有的是空心的,有的涂实,有的画上了虚线,还有不少箭头后面只有一根单线,或者不连贯的虚线,显然都代表了某些特定的意义。

    此外,在代表城市道路的位置上。也标有一些特殊的符号,以这些符号为分割,将豫兖青徐四州诸郡国划成了多个区域。臧霸猜想,这个划分方式,应该是代表中原各路诸侯的势力范围。

    山阳郡地处兖州南部,南临豫州沛国,西面与济阴郡和陈留郡相连,北边是东平国,东边是鲁国。在地图上,这一大片地方都被标注成了深蓝色。

    大河以北以及泰山以东的青州,则是一片红色。

    东平国以北的济北国和泰山郡二郡正处于交战之中,双方势力犬牙交错,所以用的是红蓝两色的虚线。依照这个划分方式,两个郡国被李翊分成了三块区域。

    北边的那块区域最大,以济北国治所卢县城为重点,沿着太山将太山以北的土地都囊括了在内;中间那块稍微次之,以泰山郡中部的奉高城为重点,将包括奉高城在内的大片土地都囊括在了其中;最南边的一块则是盖县到南武阳城。

    “红色的代表我方,蓝色的代表曹操,黄色的是袁绍,绿色的是刘备;箭头代表进军路线,不一样的箭头,分别代表战前,战后各种不同的状态,虚线的则代表有可能的出兵方向……”

    耳边传来了李翊的详解,臧霸听得连连点头,心中也是惊叹不已。这种标注方式并不复杂,却胜在简明直观,不但不用人花心思回想战局,反而可以起到提示作用。

    对李翊的军事素养,臧霸又多了几分了解,只觉光是这番见识,今天这一趟就没有白来。

    臧霸感慨道:“古语有云:事无巨细,皆有天人之理。大将军百战不殆,有那不辨缘由者,妄言大将军唯逞勇斗狠,侥幸得胜,今日一见,霸方知其大谬,下次再听见,也有驳斥之言了。”

    李翊哈哈一笑,说道:“臧将军谬赞了,只是贪图便利的小道而已,哪里当得起这般称赞,臧将军这么说,可是把我宠坏了。”

    这东西算不上什么特别的发明,只是前世看惯了,习惯性搞出的小玩意罢了。以前没人想到,并不代表古人笨,这时代的地图可是金贵东西,谁舍得在上面乱写乱画啊?

    事实上,这个东西在北疆军中早就用了十多年了,只是外人不知道而已。

    摆摆手,李翊又说道:“曹操目前采取了严防死守的策略,我军若是主动进攻,难免会打成消耗战和攻坚战,我军兵少而精,自然不利,所以,我打算反其道而行之,先不去碰那条防线,而是步步为营的蚕食济北国和泰山郡两个郡国的土地。为此,我将两个郡国划分成了三个战区……”

    详细解释了一番后,李翊总结道:“曹操为人心高气傲,虽然一时被打懵了,但等他回过神,应该很快就会开始反扑。不管诸位最后到底选择了哪个战区,都不能大意啊。”

    “大将军的意思是……”臧霸猛地抬起头来,眼中满是不能置信的神色。

    李翊解释的时候,他就已经有所猜测了,但毕竟还是不相信幸福会来得这么突然。一个战区就是半郡之地,而且是兖州的菁华所在之地。更关键的是,依照李翊的方针,他可以对那些豪强大户下手,因此产生的恶名可以推给李翊。

    顺利的话,他很快就能聚集起足够的钱粮来。

    至于李翊一直强调的风险,臧霸等人只当是过耳清风。兵凶战危,打仗当然就会有风险,要是有风险就退缩,那还争哪门子天下啊?

    何况,此时的曹操已经被打得晕头转向了,就算他再好面子,伤亡惨重的兖州军一时也无法发动反扑,就算真有大战,应该也是明年的事了。有了这一年时间,自己就算不能彻底站稳脚跟,也可以打造出一支可靠的力量出来了。

    李翊笑道:“我的部队暂时都不能轻动,现在能够去做这些事情的,就只有三位了,还望三位勿要推辞。”

    “不敢当,不敢当。”臧霸口中辞谢,但心思已经顺着地图,飞到了兖州大地上。

    李翊解释的时候,臧霸就已经开始分析了。

    如今,曹操的主要力量都被北疆军牵制住了,剩下守卫各地的军队并不多,李翊此举,简直是送他们一个大人情啊。

    想到这里,臧霸拿定了主意,他决定选择北面的泰山郡北部地区以及济北国。

    臧霸实力最强,又是大哥,尹礼和吴敦自然不敢和他争。

    等臧霸选择之后,吴敦选择了南部地区。这里虽然地盘和人口要少一些,但是毕竟地形险要,而且距离李翊也要远一些,不会受到李翊太多的掣肘。当然这里的危险也要大一些,因为南面就是刘备。不过考虑到刘备现在正在南面跟袁术开战,争夺徐州的下邳国和广陵郡,所以也应该没多少力气来管这里。更何况,吴敦曾经在这个地区闯荡过,对地形也比较熟悉。

    而尹礼则是选择了中部地区,这里是泰山郡的菁华之地,是人口众多的莱汶平原。而且李翊正在率领大军围攻奉高城,随时可能得到李翊的支援。

    再次向李翊道谢,臧霸三人离开中军,点起兵马,混在滚滚人潮之中,分别向不同的方向疾驰而去。

    中原大地上的这场全面战争,就此展开。

    战线拉开后,奉高城这个弹丸之地,很快就成为了中原、乃至天下最繁忙的地方。往来的游骑穿梭不绝。中原各地,乃至天下的情报,源源不断的被送往这里。每收到一份情报。李翊那张本来就很复杂的地图上,就会多上几笔,很快就变得凌乱不堪了。

    “启禀主公,三日前。卢县城已下,寿张守将大震,虽未出兵救援,却遣了一千兵马,增援济北国,臧霸请示,是否继续西进……”

    “吴敦将军昨日攻克聊城,全歼南武阳城守军,驻守鲁国的曹军将领未敢轻动……”

    ……

    战况顺利,各条战线高歌猛进,按照这个形势,很快就能推进到预期的位置。但李翊的神情却很凝重,换个不知道的看来,还以为战局已经岌岌可危了呢。

    随行的徐庶问道:“主公在担心什么?”

    李翊皱眉头盯着地图,头也不回的说道:“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曹操的反抗太微弱了。”

    除了夏侯惇分兵增援济北国之外,曹操手下的各地守将都摆出了一副抱头挨打的架势,只要联军不攻到自己头上,就对周围的情况视而不见,完全没有互相救援的打算。

    本来形势就不利,再被联军各个击破,战局自然每况愈下。(未完待续。)

第0705章 推演() 
“曹孟德优柔寡断,不能用人,他严令众人死守,众将自然也是不谋胜,先虑败,进取心小些,倒也不足为奇。”徐庶点点头道,“况有南面还有袁术。虽然此刻袁术正在跟刘备交战,并且还在南面隔着大江和孙策对峙,但是他依然霸占着沛国的南部,那里可是曹操的老家,却没有收回来,曹操有其它想法也是可能的。”

    “元直,你真的这么想?”李翊转过头来,用颇为玩味的眼神盯着徐庶。

    “依照常理是这样。”徐庶说道,手里拿着把蒲扇,忽闪忽闪的搧个不停,他不是要摆谱,而是真的很热。

    “那不依照常理呢?”李翊追问。

    “不依常理,那就是阴谋论了,局势可就不太妙了。”徐庶猛扇两下,站起身走到地图旁边,对李翊说道,“通常来说,遭遇两面受敌时,应该在一边保持守势,在另一边发动攻势,尽快解决稍弱的敌人,袁术军兵马虽众,但同样是多方受敌,曹操只需要派出两三万人马,就可以将其从沛国赶走……”

    徐庶手指向下一移,指在了徐州的位置,继续说道:“徐州刘备,算是曹操的附庸,其麾下兵马虽然不太多,可战之兵总也有万数以上!”

    说着,手又斜向下一指,画了一个大圈,将扬州的江东四郡圈了进去,继续说道:“孙坚原本是袁术的盟友,但是因为去年他进攻徐州不利,被刘备手下的陈登打败。孙坚心灰意冷之下,将江东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孙策。孙策却是趁着袁术在中原跟曹操、刘备交战的机会,背后捅了袁术一刀,然后跟曹操、刘备结成了对付袁术的联盟。”

    “试问,江东、徐州之兵虽然不多,若与曹操前后夹击,袁术又岂能抵挡?”

    孙策跟曹操之间还隔了个大江以及袁术的地盘,但是刘备的徐州却是跟曹操接壤的,曹操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两路援兵却一直按兵不动,确实很奇怪。

    当然,这其中可能有些原因,比如孙策动摇,刘备也想夺回徐州的其它地盘等等,但既然是阴谋论,那就要从最糟糕的角度考虑问题。

    “斥候回报,由于水军全部被孙策带回江东,袁术没法渡江南下,分兵东进去攻打彭城。可曹操依然按兵不动,两面都采取守势,若非曹操被吓破了胆,就只能说,他在酝酿什么阴谋了。”

    李翊点点头,问道:“元直觉得,会是什么阴谋?”

    徐庶说道:“袁术或不足为虑,但也可能是曹操担心打草惊蛇,所以才苦苦忍耐,只等时机到来,再发出雷霆一击,让对手万劫不复。”

    李翊嗯了一声,视线先是落在了司隶,然后又看向了荆州。

    徐庶察言观色,知道李翊跟自己想到一起去了,继续说道:“袁绍把主力调集到洛阳和关中二地,是防备我军,还是伺机突袭,尚未可知,但威胁已经摆在这儿了。而荆州那边……”

    李翊对战局的思考,本来就很完善,只是还没想清楚先后次序,通过徐庶从头到尾这么一梳理,他的思路彻底清晰了。

    按照最坏的打算,曹操很可能跟去年一样,构筑了一个大战略,将一大群实力派诸侯都圈了进来,他的最终目标不是袁术,也不是臧霸等人,而是自己!

    中军帐内寂静无声,只有脚步声在静静回荡。

    由东到西,再由西而东,李翊已经来回踱了好几圈。

    徐庶眯着眼睛坐在一旁,时而随着李翊的走动,来回移动视线,时而眯着眼睛,盯着地图猛看,神情越来越凝重。

    局势很不妙。

    两人的推断暂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个推断是建立在阴谋论的基础上,只有局势演变成最糟糕的的情况时才会发生。

    曹操本来就是个很喜欢卖弄阴谋的主儿,甚至他去年就已经这么干了一回,联合各路诸侯,出动了将近四十万大军攻入河北,给河北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因此,如今他故技重施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说这个推断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相当之大。

    再说了,运筹帷幄这种事和查案审案不一样,原也不需要太多的证据,很多时候,需要的只是一个感觉罢了。要是每次行军作战,都要等确凿的情报齐聚案头,那领军之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名将的。

    既然预计到了最恶劣的局势,就要想办法摆脱被动局面,这才是名将应该做的事情。

    然而,此事可谓知易行难。

    曹操苦苦忍耐了这么久,使出来的定是雷霆一击。

    已经在预期之中的,就已经有曹操、袁绍、刘备和刘表,几乎就是去年攻击河北的诸侯连忙的翻版,只不过少了已经覆灭的公孙瓒和马腾,以及背叛了曹操等人的袁术。但在少去的这几个人里面,马腾的实力本就不强,少了他也没啥影响;袁术去年本来就没有加入战场;也就是公孙瓒的实力较强。

    至于其他人,虽然实力较之去年有不小的损失,但是这些人联手起来,依然有不可小看的威胁。

    事实上,李翊正是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局面,这才没有出动大军南下,并且还放弃了占据青州的打算。

    但这还不是全部,如果曹操铁了心要解决河北,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势力加入战团。

    不得不说,虽然李翊在先前的战事中,已经保持了足够的冷静,但树大招风的问题始终无法避免。在中原局势发生逆转之后,原本就存有敌意的各路诸侯再次联手也不是不可能。

    徐庶笑着宽慰道:“主公不必失望,您别忘了,我军还有一位盟友呢。”

    “哦?”李翊抬眼看向地图上西凉的位置。

    “非也,非也!”徐庶察言观色,不由大摇其头,“韩遂这人反复无常,动向极难预料,如果被人挑动,甚至有可能反过来举刀相向,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怎么行?公路将军如今屯兵九江,主公怎么不考虑借助他的力量?”

    “袁术?”李翊眉头大皱。

    他不是没想到,只是不觉得袁术有什么用处。这家伙刚被孙策阴了一回,然后又被曹操打败,丢了之前已经被他占领的整个兖州以及徐州彭城国、下邳国以及豫州的沛国等地。别说他未必有胆子北上策应,就算真的来了,曹操分一支偏师,就能将他死死摁住,怎么可能去指望他?

    徐庶慢悠悠说道:“袁将军新败,让他北上牵制曹操、刘备,当然很难,不过,他也不是完全没有利用价值的,主公不要忘了,他也是袁阀的人,而且还是嫡子!”

    “嗯?”听出徐庶话里有话,李翊眉头一挑,视线从洛阳、兖州东移,落在了徐州的位置上,若有所思。

    “刘备如今实力有限,只有一万多人马,不过跳梁小丑罢了,想必袁将军不会有什么顾忌。”徐庶抬手在地图上指点起来,“九江与下邳毗邻,可谓朝发夕至,袁将军纵然新败,但有袁阀嫡子的名头在,短时间内恢复实力却也不难。只要主公书信一封,言明利弊,许他些好处,勾起他的新仇旧恨,还怕他北上帮忙吗?”

    “有道理!”李翊点点头,他明白徐庶的意思了。

    袁术北上,完全不值得期待,但他这颗砝码,如果加入到战场,起到的作用就不一般了,他毕竟是袁阀的嫡子,身份比袁绍还高贵!

    而且他手中毕竟有几万兵力,只要他在身后,对于曹操来说,就是一个威胁。要是再能够干掉刘备,那更是一个意外之喜。毕竟刘备的实力再差,也是一路诸侯,他的加入与否,对于联军的士气是有重大影响的。

    如果只是对付实力大损的曹操、袁绍和刘表三人,以如今河北的实力,压力真的不太大。

    越想,李翊眼睛就越亮,思路也越清晰。

    “事不宜迟,元直,你这便动手,以我的语气,修书给公路兄,促成九江兵马入徐州助战之事。”

    “遵命。”徐庶躬身领命。

    这些事情都是相对长远之计,李翊目前要面对的,还是面前的奉高城。

    先前顾忌损失,所以李翊对奉高城是围而不攻,但现在却不好放着不管了。

    按照自己跟徐庶的推算,再一次的全面大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打响,如果不解决掉面前城池中的曹仁,到时候放虎归山还是小事,最怕此人在关键时刻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