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担心刘璋像韩遂一样,承认蓟城的天子和朝廷。”袁绍皱着眉头,负手在屋内来回走了几步,“韩遂这次是铁了心,无论我给他承诺,他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由此可见李翊给他的不仅仅是钱粮,还有信心。韩遂是个隐患,刘璋也是。”

    刘表担心的说道:“本初,如果我们打进河北后,韩遂攻击关中,刘璋打我荆州,那我们就有麻烦了。”

    袁绍毫不在意地挥挥手,说道:“不堪一击的,算不上麻烦。等这一仗打完了,麻烦的就是他们了。”

    接着他坐到案几后,急速写好了一份手令,说道:“我让高干立即调一批粮食给刘磐,让荆州大军尽快赶到濮阳。”

    ………………

    四月中旬,兖州任城国。

    徐州军行进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

    由于连续数月没有下雨,驰道上灰尘滚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炙热的气息。驰道两旁的耕地里,随处可见忙碌的农夫,但农夫们不是在春耕,也不是在挑水抗旱,而是在即将开始收割的麦田里挥舞着大棍驱赶着,田地里还有很多鸡、鸭等家禽。

    朱灵停下战马,回头看看身后的周仓、臧霸,奇怪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兖州人要提前收割?”

    臧霸脸显痛苦之色,伸手指了指路旁的大树,说道:“两位看看树上就知道了。这是蝗虫,中原又要爆发蝗灾了。”

    朱灵心中一惊:“蝗灾……”

    “十几年了,中原黄河两岸的灾祸一个接着一个,百姓没有活路了。”臧霸仰天长叹,“现在蝗虫还不多,等到了五月,蝗虫铺天盖地,所过之处,就一无所有了。”

    “蝗灾会蔓延到徐州吗?”周仓焦虑的问道。

    臧霸茫然的摇摇头。

    朱灵挥动马鞭,大声说道:“急告主公,中原可能要爆发蝗灾,请他早定对策。”

    ………………

    四月下旬,济阴郡蝗虫的消息让曹操坐立不安,他急忙派人联系任城国、济阴郡、山阳郡等郡国官员,请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抢收粮食,防止蝗灾蔓延。

    按照以往的经验,一般黄河两岸,尤其是冀、兖、青三州遭受水灾之后,只要第二年雨水少或者干旱,四、五月份必定爆发蝗灾,这和黄河两岸的地质、蝗虫繁殖特性有关,没有任何预防办法。

    今年因为干旱,兖州很多州郡已经放弃了四月春耕,如果再爆发蝗灾,即将成熟的冬小麦被蝗虫啃噬而光,饥民将迅速暴增。

    饥民得不到赈济,会成为流民,流民随即和活动在泰山、豫州等地的小股叛军会合,中原各地立即会掀起新一轮的叛乱浪潮。

    曹操痛心疾首。当年联军讨伐董卓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青州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叛乱,那场大叛乱延续了数年,直接导致了大汉的崩溃。

    今天,但联军再度集结,准备力挽狂澜的时候,老天再次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苍天要灭大汉,人力岂能挽回?

    曹操召集戏志才、程昱、毛玠等麾下谋士,紧急商议对策。

    蝗灾爆发已经不可避免,再过十天半月,蝗虫也许会布满中原的天空,就算老天开眼,我们能把蝗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兖州为此所付出的人力物力也将非常惊人。

    蝗灾一旦蔓延,首当其冲的就是冀州南部、青州北部和徐州东北部的郡县。而盘驻在泰山的泰山贼尹礼,活动在江淮一带的黄巾刘辟、龚都部必将乘势而起,再度攻杀劫掠州郡。如此一来,三家联盟将遭受重大打击。

    为了赈济抗灾和围杀黄巾军,三家联盟看样子只有放弃北伐李翊了。

    但北伐一事已经开始,各地军队马上就要集结完毕,这个时候因为中原的一场蝗灾而放弃北伐,显然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推迟北伐。

    为了把这场灾祸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只能低声下气向其他诸侯求援了,而求援的主要物资就是粮食。只要能让灾民吃饱肚子,不让饥民变成流民,黄巾之祸就能得到控制,北伐一事也就能在蝗灾过后继续进行。

    此时北伐犹如箭在弦上,各诸侯迫不得已,不支援也得支援。

    ………………

    朝议上,袁绍、刘表、袁术等人大眼瞪小眼,完全没想到北伐即将开始的时候,中原竟然要爆发蝗灾。

    当年讨伐董卓失败的阴影至今还笼罩在众人心里,大家顿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丞相,事情你打听清楚了没有?不会是危言耸听吧?”袁术一脸怀疑的问道,“你如果不想讨伐李翊,趁早明说。你这丞相我来干,我带人去打。”

    曹操懒得理他,转脸望向袁绍,说道:“本初兄,北伐一事必须要推迟。后方如果不稳,这仗还没打,我们已经输了。”

    袁绍思索良久,这才开口道:“依我看,各部军队还是按原定计划赶到黄河南岸。我们可以推迟攻击,但我们必须防备北疆军趁着中原爆发蝗灾之际南渡黄河,向中原发动攻击。”

    “另外,北征大军各部军队虽然集结较快,但各部粮草辎重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在四月底之前全部运到黄河南岸,所以我们原定四月底发动攻击的本来就要推迟。现在既然中原爆发了蝗灾,我看就干脆多推迟一段时间,把攻击时间定在六月底。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把攻击准备做得更充分一点,比如攻城用的抛石车,阻挡铁骑冲阵用的武钢战车,渡河用的船筏,其它诸如弩炮、利箭等军械,都尽可能多的运到黄河战场。”

    袁绍这话说完之后,曹操、刘备和公孙瓒等人大喜,刘表也是长长吁了一口气。

    袁术也很高兴,举手赞同。到了六月,如果扬州军在江东战场全面告捷,扬州军可以倾力北上,会合北征大军讨伐李翊。

    曹操冷笑道:“你的军队只要老老实实待在江东,就算你北伐建功了。”

    袁术嗤之以鼻的说道:“你不要忘记了,当年打进洛阳的是我,不是你。你打进洛阳了吗?我记得你好像被徐荣打得落荒而逃了。”

    曹操张口就反驳道:“是凭借你自己的力量打进洛阳的吗?我记得好像是李翊率军打进了洛阳,某些人得到洛阳,不过是和李翊媾和,利益交换得到洛阳的吧?”

    看着脸色奇臭的袁术,曹操站起身来,环顾四周,大声说道:“诸位,某些人以前能够和李翊联合,如今肯定也可能。因此,对这样的人,我们必须要小心才是,前车可鉴啊。”

    袁术再也忍不住了,跳起来就要打曹操。

    曹操也不是善茬,马上还手,两人当即扭打起来。其他诸侯连忙七手八脚的开始拉架。

    太傅刘宠一把拉住了曹操,劝说道:“两位不要闹了,说正事,正事重要。”(未完待续。)

第0631章 暗夜突袭() 
北征大军的原定攻击太过仓促,这样匆匆忙忙跑到冀州打仗,损失太大。现在多了两个月的准备,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中原这几年饱受战乱和灾祸,元气大伤,虽然在曹操的努力治理下稍有起色,但成效并不是很显著。

    这次北伐,兖州主要出军队,兖州军的粮食主要由徐、扬两地供应,所以这场蝗灾对北伐大战来说,影响最大的不是粮草供应,而是后方可能由此产生的叛乱。

    为了防止讨董失败之事重演,袁绍、曹操和刘表等人随即商议决定,征调中原所有灾民为民夫,到各条粮道上运送粮草。这样做一来可以解决灾民吃饭问题,避免他们成为流民,二来也可以让荆、豫、扬、徐等地民夫免除长途跋涉之苦,一举两得。

    曹操这时提到了一种可能,如果此次蝗灾严重,冀州也有可能受灾。冀州一旦受灾,粮食骤减,北疆军势必难以为继。

    一般来说,中原受灾,黄河北岸的冀州肯定也要受到波及,曹操这个猜测十有八九都是正确的。

    袁绍等人顿时兴奋起来。

    袁绍说道:“急告受灾郡县,封锁蝗灾消息,命令已经到达黄河南岸地各部大军,加强巡查,严禁任何人偷渡河北。”

    刘备急返徐州,安排防灾事宜。程昱、满宠等兖州大吏急赴可能受灾的几个郡县,一边指挥百姓抢收粮食,一边开始征调灾民充当战时民夫。曹操还急书公孙瓒,请他务必注意蝗虫流动方向,趁早预防,以免受灾。

    ………………

    从黄河北岸的前线大军里,各种各样的消息接踵而至。

    河内太守张扬的大军已经出了荡阴城,正沿着驰道向邺城逼近。河北都尉韩浩率军出了朝歌城,向魏郡的黎阳逼近。黎阳是冀州沿黄河北岸城池中最西端的一个。

    袁绍手下大将韩琼、张楠、陶升的大军已经进驻白马,和黎阳隔岸对峙。

    豫州袁微、高干、袁忠的大军已经进驻濮阳一带。

    荆州刘表的大军已经进驻鄄城一带,是不是在秦亭方向渡河,目前尚不能肯定。

    曹操的大军早已在东阿、苍亭方向集结完毕,随时可以渡河攻击东武阳。

    徐州军队逼近了临邑城、茌平城一线,和曹操的大军遥相呼应。

    公孙瓒的大军云集于高唐和千乘两地,他是和曹操、刘备同攻甘陵,还是直接杀进渤海郡,目前也无法预测。

    根据现有的军情分析,叛军可能在九到十个渡口渡河攻击,如果加上河内方向的两处敌军,叛军的攻击大军多达十二路左右。

    这其中哪几路是叛军主力?哪几处渡口是叛军主攻方向?李翊和北疆军诸将为此彻夜不眠,连番商讨迎敌之策。

    ………………

    五月上旬,蝗灾开始在中原数郡猛烈爆发。

    五月中旬,蝗灾蔓延到黄河北岸。黄河北岸的兖州东郡十几个县,魏郡、清河国等地陆续受灾。

    为了防止蝗灾继续向冀州中部蔓延,主持两百万人大撤离的钟繇、包拯、田畴等人断然下令,把清河以南尚未来得及收割的麦田全部烧毁。

    短短时间内,从黄河北岸到清河三百里左右的范围内,不但没有人烟,连植物几乎都没了,赤地三百里。

    ………………

    五月中旬,兖州,苍亭。

    艳阳高照,曹军的大营内鼓声喧天,吼声四起,将士们正在操演战阵。

    快马如同旋风一般卷进了大营。

    夏侯惇眯着眼看着越来越近的快马,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把手伸向了身后的亲卫。

    亲卫急忙递上一个装满了水的皮囊。夏侯惇喝了几口水,转头对李典说道:“这是什么鬼天,不下雨,还这么热!”

    “元让,不下雨好啊。”李典接过夏侯惇手上的水囊,笑眯眯的说道,“再有一个月不下雨,我们就可以涉水过河,连船只皮筏都可以免了。”

    “好个屁。”夏侯惇不客气的骂道,“半年不下雨,我们喝西北风去?”

    李典呵呵一笑,仰头狂喝冰凉的清水。

    夏侯惇展开快马递上来的文书,细细看了一遍。

    李典见他面无表情,奇怪的问道:“哪来的急书?丞相的?”

    夏侯惇点点头,问道:“曼成,张扬会不会临阵倒戈?”

    “张扬?”李典摇摇头,“吕布、张辽就在对面,他们都是北疆人,私交也非同一般,难说啊。你问这个干什么?”

    夏侯惇又问道:“公孙瓒呢?”

    “公孙瓒?”李典想了一下,又摇了摇头,说道,“他不会倒戈,他虽然以前跟李翊关系不错,但后来结的仇可大了。”

    夏侯惇嗤之以鼻,随手把手中的文书丢给李典,说道:“丞相说,最近河北的人和张扬、公孙瓒来往密切,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他已经放弃两翼先行出击之策,叫我们先打。”

    “我们先打?”李典惊讶的问道,“什么时候?”

    夏侯惇说道:“今天晚上。”

    “今天晚上?”李典急忙打开文书,“不是说要等到六月中吗?怎么又改了?”

    夏侯惇笑道:“那边蝗灾严重,河北人自顾不暇,正好攻击的最佳时机。”

    夏侯惇从李典手上拿过水囊,一边走,一边挥手叫喊道:“传令,结束训练,吃饭睡觉。”

    ………………

    夕阳西垂。

    卞喜坐在河堤上,望着血红的云彩,如醉如痴。

    “你在看什么?”张燕拎着马鞭,悠闲的走过来,笑着问道,“是不是想夫人了?”

    卞喜讪讪一笑,翻身爬起来行礼。

    张燕问道:“斥候还没回来?”

    卞喜摇摇头,说道:“几个月不下雨,水位越来越低,这样下去,兖州军可以大摇大摆的走过来了。”

    “走过来好啊。”张燕笑道,“我就盼着他们了。”

    “铁骑到了?”卞喜惊喜的问道。

    张燕点点头,说道:“到了,就等着曹操渡河了。”

    卞喜回头看看对岸,失望的摇摇头,说道:“那个屠夫还不知道要磨蹭到什么时候。”

    这时站在他们身后的亲卫们忽然指着河面,高兴的叫道:“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

    漆黑的夜空上,繁星点点,一轮弦月在云层里悄然飘行,若隐若现。

    孙观翻了个身,睁开眼睛看看远处的火堆,缓缓爬了起来,他有点心神不安。

    黄昏的时候,斥候从对岸带来消息说,兖州军今天停止了例行的训练。

    也许敌人马上就要开始攻击了。

    孙观站起来,揉了揉眼睛,迎着清新的河风长长的伸了个懒腰。

    黄河被黑暗掩盖了,只能听到河水轻拍岸堤的声音。

    堤岸附近的草丛里,说不上名字的昆虫正在不停的鸣叫着。

    孙观抬头望着漆黑的黄河,凝神倾听着细细的波涛声,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老孙,睡不着了?”李忠慢慢的走了过来,伸腿踢了踢孙观,笑着调侃道,“想婆娘了?”

    “是啊,虽然老了,但想得更厉害了。”孙观笑道,“你也睡不着?”

    “我睡不着,天天都睡不着……”李忠摇头道,接着他恨恨地骂了几句,然后坐到孙观对面就说开了。

    孙观和他闲侃了几句,心里却越来越不安,眼睛不时的望向黑漆漆的河面。

    李忠奇怪的问道:“你怎么了?看什么?”

    孙观没有说话,神情凝重的站起来侧耳细听,接着又用力嗅了嗅空气。

    “老孙,有什么不对吗?”李忠跟着也站了起来。

    李忠虽然在军中资格很老,但是也很尊重这个出身泰山贼的搭档。或许是因为曾经的作为泰山贼的经历,使得孙观对一些特殊情况非常敏感。

    “老孙,我们这里距离渡口有十里,敌人即使要渡河,也不会选择这个破地方。”李忠满不在乎的说道。

    “快,把火堆点大……”孙观一边说着,一边迅速冲向了附近的火堆,俯身捡起木柴丢了进去。

    火势立即增大,虽然可以看得远一点,但还是没有任何发现。

    突然,孙观脸色剧变,声嘶力竭的叫起来:“快起来,敌人突袭,敌人突袭……”

    叫声霎时撕开黑夜,骇人心惊。

    睡在堤岸上的士卒猛然惊醒,一个个茫然四顾。

    孙观几步冲到一个士兵面前,一把抓住他的领口,拖着他就跑,大声道:“躲到堤下去,躲到堤下去……”

    几十个士卒想都不想,连滚带爬的冲下堤岸。

    “咻咻咻……”刺耳的厉啸声由远而近,惊心动魄。

    李忠跑在最后,他不停的回头张望着,终于在他滚下堤坝的一刻,看到满天的长箭遮蔽了闪烁的星空。

    ………………

    战鼓声响彻了黑夜。

    黄河北岸的堤坝上,一堆堆的火焰腾空而起,犹如一条咆哮的火龙,霎飞越十里,照亮了夜空。

    黄河河面上,数不清的船只皮筏满载着全副武装的曹军士卒,乘风破浪,呼啸而来。

    李忠一拳砸到地面上,大吼道:“抄家伙,给我死战……”

    惊魂未定的士卒们死死的趴在堤下,恨不得把身躯全部埋进土地,根本没听到李忠的叫声。几个中箭的士卒抱着伤处,痛苦叫着喊着,其凄厉的声音让人毛骨悚然。(未完待续。)

第0632章 战火燃起() 
长箭就像下雨一般狂射不止,没完没了。

    孙观举着盾牌,悄悄的伸出脑袋向河面上看去,河面上密密麻麻的全部是敌人。孙观倒吸了一口凉气,真是倒霉,兖州军偏偏选中这个地方渡河?

    李忠走出大帐,看看远处照亮了半边夜空的火光,兴奋的叫道:“总算来了,我还以为你要躲到秋天呢。”

    “传令,各部向城内撤退。”

    站在一旁的传令兵轰然应诺,纷纷打马狂奔而去。

    “急告张郃将军,请他派出铁骑,沿路接应。”

    接着李忠翻身上马,回头对列阵相候的亲卫骑高声喊道:“兄弟们,随我到前面去,看看今天是谁第一个渡过黄河。”

    ………………

    夏侯惇大步走上河堤。

    前方数百步的地方,曹军的突击军队正在和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的冀州军浴血奋战。激烈的厮杀声震耳欲聋。

    夏侯惇四下看看,挥手说道:“告诉曹仁、李典、曹洪,加快渡河速度,迅速向东武阳推进。

    “将军,冀州军阻击猛烈,你还是暂时在这里等一下吧。”他的一位下属看到夏侯惇还要继续向前,急忙阻止道。

    “怕什么,前面不过少量的敌军,不堪一击。”夏侯惇走到火堆边,一边说着话,一边脱下战靴。把残留在靴子里的河水倒在了火堆上,“我们虽然一直没有和北疆军正面打过仗,但凭我们兖州的精锐,绝对可以把他们杀得落花流水。”

    ………………

    孙观飞起一脚踹飞敌人的尸体,接着跟上一步,长矛厉啸,狠狠的扎进了敌人的胸膛。

    几个曹军士兵看到孙观连杀十几人,非常凶悍,不约而同的冲了上来。

    “当……”一声巨响,孙观圆盾挥起,迎面砸飞来敌,手中战刀就在这短短瞬间穿透了另外一个敌人的胸膛。

    “滚……”孙观怒吼一声,抬脚踹飞惨嗥的敌人,身形后仰,战刀带着一抹血迹,呼啸着砍向了背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