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533章 王允谋杀董卓() 
三月中旬,长安。

    屋外大雨滂沱,偶尔还有几声雷声从遥远的天际轰然传来,震撼天地。

    徐荣负手站在司徒府的书房内,透过薄薄的雨幕,望着窗外绿茵茵的花草,沉默不语。

    关中从二月开始,先是阴雨连绵,接着又时不时下两场暴雨,间或还有几次风暴,气候非常反常。由于阴雨不止,导致庄稼受损,渭水河暴涨,春耕也成了问题。天子随即下旨,祭拜天地以祈求老天显灵,让关中尽早见到太阳。

    祭拜一事应该由太师董卓负责,但太师董卓一直待在郿坞,除了新年的时候到未央宫觐见了一次天子外,就再也没到长安来过。天子的圣旨送到郿坞后,董卓推说身体不适,请司徒王允代为主祭。今天就是主祭的日子,司徒王允率领公卿百官于郊外设高坛拜祭天地,祈求关中早日放晴。

    徐荣轻轻叹了一口气。这么大的雨,王司徒和一帮公卿们一定湿透了。老天有眼,应该体谅百姓的苦难,停了关中这场无休无止的雨水。

    一阵清冷的微风轻轻掠过,淡淡的水雾随之飘进书房,把点点水星悄悄洒落到吕布脸上,些许寒意随即渗进了皮肤,直透心脾。

    徐荣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战。

    自从董卓下令出兵关西后,徐荣和宋宪的军队就由槐里城调到了陈仓。董卓显然不相信他们,他大概担心徐荣和北疆军对阵的时候,会临阵倒戈。于是就把徐荣的大军调到了扶风郡的西面,以帮助皇甫鸿驻防大散关,防止韩遂和马腾的大军趁着关中空虚的时候出兵骚扰三辅。

    徐荣没有不满,相反,他很高兴。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不愿意和北疆军对阵战场,更因为他距离报仇雪恨,距离铲除奸侫的机会更近了。

    徐荣慢慢转过身,在书房内缓缓踱步。

    王允要杀董卓。王允信任自己,把诛杀董卓,拯救天子,振兴社稷的重任交给了自己。士为知己者死,自己第一次深切感受到这句话的意思。

    但要杀董卓,比登天还难。董卓现在待在高大坚固的郿坞里,郿坞里有董显的七千大军,三千飞熊军铁骑,有号称可用三十年的粮食物资,牢不可破。

    董卓到长安的时候,前前后后有数千重兵看护,一般人无法近身,包括自己,也只能走到董卓六步之外的地方。无论是动用军队,还是独自刺杀,都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自己受王允的重托,苦思冥想了很长时间,没有想出任何诛奸之计。要杀董卓,靠自己手下的六千大军,根本不可能。

    杀董卓,不仅仅牵扯到军队,牵扯到董氏亲族子弟和董卓的诸多忠实部下,还牵扯到天子的安危,牵扯到公卿百官和门阀权贵,牵扯到关中三个郡县和数十万百姓。只要一个地方有疏漏,诛奸大计就有可能失败,关中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更有可能连天子的性命和大汉的社稷都被一起葬送了。

    自己数次和王允密谈,提到诸多无法解决之处,希望王允能够帮助解决,但王允每次都一口拒绝了,非常干脆的拒绝了。自己很沮丧,只能努力想办法,竭尽所能的想办法。

    这次大军到了陈仓后,王允一直没有和自己联系,直到前天才接到一封口信。

    王允十万火急的要自己秘密回长安,有什么急事?

    ………………

    长安郊外。

    太尉周忠、司徒王允、司空淳于嘉率百官于郊外祭祀天地。

    祭祀的礼仪很繁琐,持续了很长时间。大臣们从上午一直忙到下午,浑身上下都被雨水淋透了,有的因为跪拜时间太长,已经冻得双唇乌紫,簌簌发抖了。

    礼毕,太尉周忠和司空淳于嘉带着大臣们先回宫复旨,司徒王允和尚书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御史中丞皇甫嵩、司隶校尉黄琬等五人留下处理后事。

    大雨渐渐转小,阵阵寒风卷起层层雨雾扑面而来,让人寒意层生。

    王允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望向远处雄伟的长安城。高城掩映在朦胧的雾霭里,若隐若现,凭添了几分萧瑟和苍凉。

    王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转身向坛下走去,士孙瑞等四位大臣紧随其后。一帮掾属立即散开,远远地走在五位大臣的前后左右,把他们和护坛卫士隔离开来。

    王允走得很慢,他稍稍侧脸,看了一眼士孙瑞,问道:“君策,陛下的病情最近可有好转?”

    “最近好了不少,估计再有一个月的调理,基本上可以痊愈。”士孙瑞小声说道,“我日夜随侍在陛下身边,侍中马宇和种邵也轮流换班随侍,安全上应该没问题。”

    “不是应该没问题,而是要绝对保证陛下的安全。”王允皱皱眉,低声说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出一点疏漏。禁中典卫现在由中军校尉董璜负责。董璜是董卓的侄子,过去在西凉军主掌董卓的亲卫铁骑飞熊军,此人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你一定要防着他。过两天,我安排左中郎将刘范宿卫禁中,帮你一把。”

    士孙瑞犹豫了片刻,说道:“子师,我这边还有点事没有办妥,最近我要出城一趟,你看……”

    王允扭头望向司隶校尉黄琬,说道:“你和城门校尉王欣商量一下,要确保君策的安全。最近钱财紧张,需要士君策出面张罗一下。”

    黄琬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王允又朝皇甫嵩问道:“义真兄,你那边的事情办得怎么样?”

    皇甫嵩紧走一步,凑近了王允,小声道:“西凉金城郡的隐士樊志张已经派出了自己最好的弟子。”

    “人多吗?少了不行。”王允说道。

    皇甫嵩点点头,肯定的说道:“十二个,武技都非常好。”

    王允有些不放心的问道:“韩遂和马腾呢?这个时候,他们千万不能出兵叛乱,以免坏了大事。”

    “梁衍已经到陇西了。”皇甫嵩说道,“我这个面子,文约和寿成不敢不给。”

    王允再次问道:“安定郡那面呢?安定是你的老家,应该没有问题吧?”

    皇甫嵩脸上露出一丝杀气,沉声道:“皇甫郦来信说,一切办妥。北疆羌胡诸种都很给我叔父面子,已经派铁骑秘密进入了萧关。现在三千铁骑就隐藏在薄落谷里,随时可以南下长安。”

    王允听出皇甫嵩话音里的杀气,不禁回头看了看他,说道:“义真兄动了真怒了。”

    “董胖子太过份了。他既然一心想死,我就成全了他。”皇甫嵩怒声说道。

    王允摇摇头,冷笑了一声。你皇甫嵩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早年如果你把董卓围杀在洛阳,哪有今天的灾祸?

    前度辽将军皇甫规的小妾是扶风马阀家的人,马融的侄女。早年以美貌才学闻名于长安。董卓过去就心存仰慕之意,可惜因为身份的关系,无缘一亲芳泽。现在董卓发了,他在郿坞饱暖思****,又想起了这旧日的梦中美人。

    此时皇甫规已经去世十八年,旧日的美人也已经容貌不再,虽然风韵犹存,但毕竟四十多岁的人,还能有多少姿色?但董卓非要一尝夙愿,于是用百乘车辎,二十匹良马,无数奴稗钱帛往聘皇甫规的这位寡妾。

    皇甫家族是什么身份?皇甫家是大汉显赫的武将世家。皇甫规的祖父皇甫棱是孝和皇帝时的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曾是扶风都尉,皇甫规自己更是名震天下,还曾是董卓的上官。董卓这种做法显然是羞辱皇甫规,羞辱皇甫家族。这位马氏自然不从,她觉得无脸见人,毁容自杀了。

    董卓很遗憾,很悲伤,也很失落。马氏下葬的时候,他还派人去祭奠了一番。

    董卓的心思可能无人理解,但董卓的这种做法实在让皇甫嵩和皇甫门阀无法忍受。

    王允和士孙瑞等大臣闻讯后大喜过望。有了皇甫嵩这位西疆巨擎,杀个董卓还不是手到擒来。

    果然,王允和士孙瑞找到皇甫嵩,皇甫嵩一口答应。

    尚书杨瓒看到王允把目光转向自己,立即压低声音说道:“我的老部下已经准备好,只待圣旨送到,立即诛杀护羌校尉董安,率军到大散关会合皇甫鸿。”

    杨瓒过去是护羌校尉,驻军西凉汉阳郡的子秀山营。董卓去年回到长安后,大肆拜封亲族,把杨瓒召回了京师。

    “不过……”杨瓒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们这点人手,实在不够。长安城内有董璜的南军卫士,城外有董越的大军。就算我们把西凉那边解决了,但扶风的陈仓还有徐荣的大军,郿坞还有董旻的大军,潼关一带还有段煨、鲍鸿、王方的大军,关西还有牛辅的大军,如果我们失手……”

    王允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你不要担心这些事,我有办法。过几天,我给你圣旨。”

    “子师,印玺都在郿坞,这圣旨你怎么拿到手?”杨瓒诧异的问道。

    “你不要问许多,做你自己的事。”王允严肃的说道,“事情一旦失败,我只要一抹脖子,所有的线索都没了,董卓即使要杀,也杀不了几个。只要这些人活着,董卓迟早都会死。他没几天日子了。”

    王允猛然加快脚步,略微提高声音说道:“没有我的口信,大家不要再聚了。”

    五位大臣在风雨中各自上了马车,向长安急驰而去。(未完待续。)

第0534章 焦头烂额的董胖子() 
王景匆匆走进书房。

    徐荣坐在案几后面,正就着微弱的烛火看书。听到脚步声,他立即放下书简,飞身藏到布幔后面,大手握到了腰间的刀柄上。

    王景走到书房内间,看到案几上凌乱的书简,抬头四下看看,小声说道:“徐将军,我是王景。”

    “司徒还没回来?”徐荣从布幔后面走出来,焦急的问道。

    到陈仓传递口信的是王允的次子王景,带着徐荣秘密进京的也是王景。徐荣和他关系不错,说话也不用遮遮掩掩,非常直接的说道:“陈仓距离郿坞很近。董卓可能随时会找我,我不能在这里耽搁太长时间。元阳,司徒何时才能回来?”

    “快了。”王景安慰道,“今天祭祀天地,朝中有很多事,父亲大人可能要在皇宫内耽误一段时间。徐将军,你放心,今天晚上我一定把你送出去。”

    深夜,王允回到府上,直奔书房。

    徐荣看到王允一身官服还是湿乎乎的,非常感动的说道:“司徒,你要注意身体……”

    “大汉都要亡了,我还要这身体何用?”王允苦笑道,“你也不要歇着,连夜赶回陈仓。”

    徐荣问道:“司徒急召我进京,有何急事?”

    王允沉声道:“子烈,诛杀董卓的机会来了。”

    徐荣愣了一下,问道:“司徒,我只有六千兵马,怎么打郿坞?”

    “我当然不会让你去打郿坞。”王允笑道,“我要把董卓诱出郿坞。”

    “半路截杀?”徐荣问道,“董卓出行,前有一千虎贲,后有两千步卒,左右还有三千飞熊军铁骑,六千打六千,没有必胜的把握,我需要更多的援兵。”

    王允手抚徐荣的虎背,郑重说道:“子烈,这可是必死之战。你敢打?”

    “董卓现在轻易不出郿坞,如果要出郿坞,那就是到长安。从郿坞到长安,两百三十里,应该能找到合适的伏击地点。”徐荣面无惧色,神情凝重地说道,“诛杀董卓,是为了大汉社稷,我心甘情愿,虽万死也在所不辞。”

    王允赞赏地点点头,说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徐荣问道:“司徒有什么办法让董卓出郿坞?”

    “牛辅打败了,关西战场出现重大转折。朱儁和岳飞很快就要兵逼潼关。其次……”王允一脸的忧郁和哀戚,“天子的病越来越重,恐怕时间不多了……”

    徐荣惊道:“司徒,这怎么可能……”

    “我也希望这是假的,但是……”王允声音哽咽,泪水悄然浸湿了眼眶。他转身轻轻擦拭了一下眼泪,嗓音嘶哑着继续说道,“子烈,大汉将覆,拯救社稷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徐荣猛然跪下,以手指天,悲声说道:“只要徐荣不死,当为大汉洒尽最后一滴鲜血。如违此誓,万箭穿心。”

    “好,好,好……”王允激动地扶起徐荣,“关西战败,天子病重,这两件事都关系到董卓的存亡,他必定要东赴长安……”

    接着王允凑到徐荣的耳边,以低不可闻的声音说了几句话。

    徐荣一脸的疑惑的说道:“司徒,我不懂……”

    “你不需要懂,你只要奉旨行事即可。”王允握着徐荣的大手,重重地拍了几下,“如果此次诛奸失败,我死了,你不要忘了你的誓言,你要想尽一切办法杀了董卓,保护天子,拱卫社稷。”

    “司徒……”徐荣心中悲苦,泫然欲泪,“司徒不再见我了?”

    “除非董卓死了,否则你我再无相见之期。”王允苦涩一笑,伸手拍了拍徐荣的肩膀,“你答应我,如果我暴尸街头,你不要替我收尸。”

    “司徒……”徐荣望着王允那双炯炯有神的眼晴,刚毅的面孔,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我听你的。”

    ………………

    三月中旬,扶风郡,郿坞。

    董卓半卧在榻上,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灰濛濛的天空,心情十分郁闷。最近发生了许多事,一件比一件头痛。

    董越三番两次来信,怀疑长安有人图谋不轨。董越在信中告诉董卓,说是城门司马密报,最近两三个月,城门校尉王欣经常深更半夜护送马车进出长安。董越问要不要防患于未然,先把王欣抓起来审审。

    董卓立即警觉起来,命令董越派人日夜监视王欣,不要打草惊蛇,尽可能挖出更多的人。对于叛逆,董卓一向不手软。

    司徒王允来信,天子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有加重的趋势。他恳求董卓早日到长安主持大局,以免天子出现意外,关中大乱。

    最让董卓不安的是关西战局。岳飞毕竟是李翊手下头号悍将,虚晃几招后,就把西凉军的粮草辎重抢了个一干二净,而且还把牛辅逼回到了弘农。

    现在西凉军粮草尽绝,连反击之力都没有了。关西战局的失利,让自己攻占关东,图谋中原的计策受到了严重挫折。正如牛辅在书信中所说,如果李翊利用这段时间的有利形势攻占了冀州,七月李翊必然要集中兵力和自己决战于关西。眼前这个不利局面必须要立即打破,否则,到了七月形势就会发生重大逆转。

    董卓决定到长安去。

    现在有这样一个可能,长安的大臣们为了彻底击败自己,干脆破釜沉舟,让天子死于非命。这样一来,自己背上了篡逆的大罪,十恶不赦。而李翊或者袁绍就可以立即重建皇统,攻杀关中。自已手中没了天子,也就失去了所有的倚仗,最后只能败逃西凉,命丧荒漠。

    假如这种判断是正确的,那么,自己只有到长安去坐镇,并且立即动用郿坞里的钱粮,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四月初或者四月中旬,向东发起猛烈进攻。

    天子和洛阳现在成了挽救自己性命的两根稻草,缺一不可。

    董旻和田仪先后走进了书房。

    董卓说道:“我打算立即起程到长安,你们认为呢?”

    董旻说天气不好,路途难行,还是再等等。另外,即使要立即起程,也要等到这个月底。考虑到关西的形势,长安也许真的有人要趁机叛乱,所以必须先肃清长安的叛逆,然后再起程。

    董卓失声笑道:“等你把长安的叛逆肃清了,李翊早就攻占冀州了。李翊是什么人?袁绍和公孙瓒又是什么人?他们能和李翊对抗多久?不要多说了,立即去信催促段煨、鲍鸿,不惜一切代价,打到河东去。”

    “局势的发展太快了,让人目不暇接。”田仪感叹道,“主公,你看是不是先把长安大营的粮草辎重调给牛辅,让他立即展开反攻。当务之急,是要把北疆拖进两线作战的困境,迟滞李翊攻占冀州全境的时间。”

    “好,就按你说的办。”董卓点头道,“另外,告诉董璜,让他带三千南军卫士到郿坞来。既然你们担心我的安全,那我就多安排一些护送的军队吧。”

    “郿坞留多少人?”董旻关心的问道。

    “你带三千人先留下。”董卓说道,“等我安全到了长安后,再派两千人回来。”

    “主公何时动身?”田仪问道。

    董卓看看阴暗的天空,迟疑了一下,说道:“这雨总有停的一天。雨停了,我们就出发。”

    ………………

    太师董卓准备回京的消息刚刚送出去,长安就送来了急报,安定郡的萧关失守,长安门户大开。

    王允在急报中说道:“北疆铁骑在大将太史慈和张燕的率领下突然袭击萧关,萧关守军措手不及,一日之内丢了关隘。北疆铁骑随即一拥而入,以迅雷不疾掩耳之势包围了高平和朝那城。由于北疆军控制了凡亭山一线,朝廷已经和六盘山以北的郡县失去了联系。”

    萧关一失,凡亭山一失,北疆军的铁骑越过六盘山后,可以一泄而下,直攻长安。

    董卓大为紧张。北疆军当然无意攻击关中,开辟第三个战场,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逼迫董卓撤回攻打河东的兵力,迟滞董卓在关西发起反攻,以帮助李翊顺利攻占冀州。

    董卓恨不得一刀砍了安定郡的太守。早在去年下,董卓就一再嘱咐他们,务必集结重兵驻防萧关一线,防备北疆军突然袭击,确保长安的安全。安定郡的这个太守显然没有遵从自己的命令。

    “主公,目前唯一可以抽调的兵力就是徐荣的六千人马了。”田仪指着地图上的临泾城说道,“以我看,立即命令徐荣率军赶到临泾城,阻挡北疆铁骑南下。”

    “徐荣和宋宪都是北疆人,派他们去不合适。”董旻急忙阻止道,“还是让皇甫鸿去,让徐荣驻防大散关。安定郡是皇甫门阀的老家,不怕他们不出力。”

    田仪张嘴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立即收了回去。他胆怯的看了一眼董卓,然后紧紧地闭上了嘴巴。

    “让坚寿去安定。”董卓拍拍案几上的地图,“有坚寿在,北疆军休想跨越六盘山。至于徐荣……”

    董卓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