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全身甲胄的袁熙手握剑柄,意气风发地站在城楼上,对身旁来来往往、惊惶失措的士卒们不屑一顾。

    “子远先生,北疆军现在正在界桥一带和公孙瓒激战,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袁熙十分怀疑地说道,“是不是他们看错了?”

    许攸努力睁大眼睛,意图透过浓雾看清远处的一切。他疑惑地摇摇头,没有回答袁熙。他不喜欢这位英俊潇洒,自命不凡的二公子。这位二公子好音律辞赋,为人骄傲,很有些孤芳自赏的味道,相比大公子袁谭的沉稳和谦恭,他在许多方面要逊色许多。

    袁熙瞥了他一眼,笑道:“子远先生,你摇头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城下真的是北疆军?”

    站在一旁的陈琳说道:“也许是黑山黄巾军在打着北疆军战旗招摇撞骗。不过,最近没听说有黄巾军打到邺城附近啊……”

    袁绍从黑山撤军后,为防止留守在黑山的黄巾军趁机下山攻打魏郡,他在黑山一带布下了大量斥候。只要黄巾军下山,消息立即就会送到邺城。

    陈琳的疑惑也是站在城楼上其他官员的疑惑,大家几乎一致认为,城下的大军是黑山黄巾军,而且人数不多,对邺城形成不了威胁。

    许攸侧耳倾听了很长时间,然后嘴角上泛起了一丝嘲讽之色。他抬头看看天,大声说道:“立即派人从北门出城,急报主公,北疆军已经秘密赶到冀州,现正在攻打邺城,请主公速速回援。”

    袁熙和众人脸色一变,谁都没有说话。

    许攸转脸看看稍显惊愣的袁熙,手指浓雾深处,沉声说道:“你们听听,仔细听听……城外一点声音都没有,黄巾军能做到吗?如果是黄巾军,外面早已是战鼓喧天,人声鼎沸了。这是北疆军,而且是北疆军的主力。快啊,你还愣着干什么?快下令啊。主公如果不能及时回援,我们今天就死在这里了。”

    许攸一句话,顿时惊醒了众人。大家和黄巾军打了几年战,这点常识还是有的。只不过事出突然,刚才一阵惊慌,把这个细节都忘了。

    袁熙心慌意乱,急忙下令。如果城外是黄巾军,邺城当然是固若金汤,但如果是北疆军,邺城就危险了。

    “子远,难道李翊没有去界桥?或者……”陈琳迟疑道:“这是塞外来的援军?”

    “李翊打仗向来不依常理,我也不知道。”许攸摆摆手,焦急地说道,“我早年就认识他,我知道他非常狡猾。但谁能想到,冀州大战的第一战,李翊竟然选择了邺城。奇兵?这支奇兵从何而来?”

    “快,传令,传令……命令三千守军全部上城。”袁熙虽然很惊惧,但举手投足间,依然很有几分儒雅之气,“冀州府立即就地征调城中百姓帮助守城。”

    许攸神情一呆。三千人?三千人能守到大军回援吗?此去界桥四百多里。大军日夜兼程的往回赶,至少也要两三天的时间,还来得及吗?

    时间不长,一个刚刚出城的斥候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汇报道:“二公子,北门被敌人封锁,我们冲不出去。”

    袁熙和许攸等人面面相觑,心里冰凉的。

    这个斥候浑身上下湿漉漉的,鲜血染红了后背,他狼狈不堪的说道:“二公子,出城求援的十几个弟兄都被杀了,到处都是敌人,怎么办?”

    许攸剧烈地喘了几口气,振臂高呼:“准备死战……”

    ………………

    邺城外的北疆军,包括关羽所率领的步兵戊字军团三个军,以及赵云和吕布率领的骑兵甲字军团两个军,还有高长恭和张辽率领的骑兵丙字军团两个军,再加上徐达本身所率领的步兵辛字军团一个军,共计五万六千大军组成。

    自此,北疆军将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都抽调到了中原战场,留守塞外的大军已经非常有限。

    金色的阳光穿透乳白色的雾霭,轻轻地洒在了大地上。

    邺城上空的雾越来越淡。大纛在风中狂舞,发出巨大的声响。城上的人屏住了呼吸,目不转晴地望着远处,任由心脏剧烈地跳动着蓦然,大雾散去,气势雄浑的大军方阵豁然跃入了每一个人的眼帘,震骇了每一个人的心灵。

    袁熙绝望地呻吟一声,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握住剑柄的右手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

    许攸眼睛霍然瞪大,盯着大军后方高高飘扬的“汉”字大纛和骠骑大将军战旗,脸色霎时苍白。

    惊叫声和凄厉的狂呼声在沉寂片刻以后,突然爆发:“北疆军——”

    “擂鼓……擂鼓……”

    “死守邺城……援军马上就到,马上就到……”

    ………………

    徐达抬起头,眯着眼睛望着娇嫩的太阳,全身上下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身心一片宁静。

    虽然他率领一个集团军镇守并州已经有几年时间了,但是真正的独自指挥一场战役,却还是第一次。

    更别说,这次他麾下不但聚集了北疆大军的精锐,还有着关羽、赵云、高长恭、吕布和张辽这样的北疆大将。这其中,关羽和赵云作为主公的义弟,在军中的资历比他还要老,地位还要高。所以,徐达心中的压力自然是很大的。但是他并不紧张,他是一个有大心脏的人,越是大场面,心中越是安静,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徐达大手用力麾下:“传令,攻城!”

    战鼓声冲天而起,惊天动地。

    数万将士心弦震颤,无数双手臂同时举起了武器,吼出了他们心中最强烈的愿望:“杀……”

    “传令各军,全力猛攻,猛攻……”徐达猛地睁开眼睛,举手狂吼,“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邺城。”

    长箭如云,遮天蔽日。人如狂潮,吼声如雷。邺城上空乌云密布,伴随着惊心动魄的刺耳厉啸,血战的帷幕瞬时拉开。

    ………………

    袁熙经历过几次战阵,但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疯狂的血腥大战。他见识过密集的箭阵,但从来不知道世上如此威力惊人的箭阵。他非常惧怕,抱着脑袋蜷曲着身躯躲在墙根下,大声呼喊着,声嘶力竭地叫着。他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喊什么,但唯有这样,才能减轻自己心里极度的恐怖。

    宽大而深长的城墙上,几排盾牌手高举盾牌奋力支撑,他们想等到北疆军的箭阵停止后,掩护身后的弓箭手展开还击。但北疆军的箭阵太密集太犀利了,其强悍的杀伤力不但撕开了盾牌,更把盾牌后的士卒射穿射透,更有士卒不堪连受重击,被长箭的冲击力撞出城墙,坠落于地。

    北疆军的士卒迅速在护城河上架起梯桥,攻城的几支突击屯呼啸而过,立即展开夺城血战。

    一字排开的一千台弩炮在疯狂吼叫了一刻时间后,停了下来。

    一万名强弓手随即推进,长箭向城内延伸射击。

    被临时组织起来帮助守城的百姓猝不及防,遭到了迎头痛击,临近城门的几条街道上立时铺满了尸体。

    许攸的发冠给长箭射毁了,披头散发的,十分狼狈。他倒拖着长剑,一边飞奔,一边高呼:“反击,反击……北疆军上城了……”

    袁熙远远看到许攸,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样,飞身跃起,大声道:“子远先生,快走,快走……”

    许攸一把推开他,回头冲着跟在后面的几个亲卫大声吼道:“快,掩护二公子离开,快……”

    亲卫们一拥而上,不容袁熙说话,半架半拖着,飞一般向城下冲去。袁熙慌乱中立足不稳,被一具尸体绊倒了。亲卫们手忙脚乱,抓手的抓手,抓脚的抓脚,倒拎着就跑。

    北疆军突前将士冲上城楼,勇不可挡,所向披靡。几个冀州军士卒抵挡不住,撒腿就跑。许攸冲上去一剑刺死了一个,厉声道:“给我滚回去,杀,杀死他们……”(未完待续。)

第0516章 铁骑踪迹() 
冀州军刚刚杀退北疆军的第一次攻击,北疆军的长箭和弩炮就展开了第二轮密集攻击,接着第二批突击屯再上,根本不给冀州军任何休息的时间。

    徐达连续下令,攻,攻,攻下城池为止。

    邺城上下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冀州军只有三千人,面对北疆军不惜代价的三门同攻,兵力上实在太单薄了。他们根本阻止不住北疆军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击。

    尤其是关羽在看见北疆军两次发动攻势没有取得成功之后,亲自带着三百亲卫登城作战之后,这让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冀州士卒无力招架。面对以关羽为箭头的北疆军犀利的锋锐,冀州士卒抵挡不住,纷纷后退,死伤极为惨重。

    关羽舞动青龙偃月刀,浑身上下鲜血淋漓,好像被血浸透了一般。他不知疲倦地杀进,杀进,踩着敌人的尸体,拎着敌人的头颅,顽强杀进。

    一头撞飞眼前鲜血狂溅的无头尸体,关羽的眼前豁然开朗,他大吼道:“兄弟们,到了,到了,杀下石阶,打开城门……”

    关羽的吼声就像平地一个炸雷,突然惊醒了沉醉于血腥和杀戮的北疆将士。随着一声兴奋至极的欢呼,北疆军就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一泻而下。

    冀州军挡无可挡,溃不成军,有的甚至被推倒在石阶上活活踩死了。

    关羽也是身不由己,随着狂涌的人流不停地奔跑着,声嘶力竭地叫着吼着:“打开城门,打开城门……”

    随后冲上城楼的北疆军士卒砍断了吊索,吊桥轰然落下,发出一声震天巨响。

    徐达大喜,飞身上马,举枪狂呼:“擂鼓……杀进城去,杀进去……”

    数千北疆军将士随声高呼,在如雷一般的战鼓声里,像潮水一般向城门冲去。

    城门在双方士卒的惨烈肉搏中,缓援拉开了一条缝。

    早就等候在门外的北疆军士卒抬起沉重的撞城木,连续撞击,震耳欲聋的撞击声随着浓浓的腥风传去很远很远。

    几个意图重新关上城门的冀州军士卒被撞得倒飞而起,惨叫着跌落人群,接着就被乱刀砍死,乱枪戳死。城门处,激战空前惨烈。

    城门半开,急不可耐的北疆军士卒呼啸杀进,勉强支撑的冀州军士卒随即被滚滚洪流彻底淹没了。

    邺城落入北疆军手中。

    ………………

    二月下旬,清河国,黑龙湾。

    黑龙湾位于磐河和东武城之间。

    赵云按照徐达的命令,率领铁骑由巨鹿郡的瘿陶城南下,自薄落津渡过漳水河,随即向东进入清河国,由黑龙湾方向渡过清河,准备突袭东武城,切断公孙军的粮草运输。

    虽然这次南下的大军都是由徐达指挥,但是骑兵在攻城战中的作用很有限,去攻打城池也是浪费,所以徐达并没有让赵云等人的铁骑前往邺城,而是安排给了他们另外的任务。

    赵云和吕布两人率军先行渡河到达南岸。

    一个斥候骑马绝尘而来。

    斥候翻身下马,来到赵云和吕布身前,大声禀报道:“禀报两位将军,黄河提前开河了。”

    赵云和吕布大吃一惊。

    “平原郡的黄河段可曾开河?”赵云急声问道。

    “天气越来越好,三到五天内,平原郡的四百里黄河将全部开河。”那斥候语气肯定地说道,“我过去就是平原郡的人,对这里非常熟悉。今年黄河开河属于‘文开河’,冰层自上而下开始解冻,冰水平稳下泄,不会发生冰坝阻塞河道导致冰水漫滩的险情。”

    赵云一听脸色更加凝重,问道:“这么说,冀州魏郡、兖州东郡的黄河段都已开河?”

    斥候回答道:“回将军,正是如此。”

    赵云心里一阵慌乱,半天没言语。过了一会儿,他走上前拍拍那位斥候的肩膀,说道:“你辛苦了,下去歇息吧。”

    吕布冲着身后的亲卫招招手,一个亲卫急忙从马背上的革囊里掏出地图铺在了地上。

    赵云半跪地上,用手指着地图说道:“如果冀州魏郡和兖州东郡的黄河段都已开河,那么集中在魏郡黎阳和兖州顿丘、卫国一带的黑山黄巾军将会在近期过河,与豫兖黄巾军会合,黄巾军北上冀州的时间很可能要提前。”

    吕布点点头,指着地图上的平原郡高唐城说道:“高唐城距离甘陵城一百五十里,距离界桥两百五十里。如果田楷和刘备的大军这两天就渡河的话,他们可以迅速支援公孙瓒。”

    接着他望望眉头紧锁的赵云,小声说道:“主公要想全歼公孙瓒和袁绍,难度实在太大。”

    赵云苦笑道:“天公不作美,人算不如天算啊。当务之急是马上告诉主公这个情况,战场形势发生突变,请主公及早应对。”

    高长恭和张辽飞速渡河而来。

    赵云把战场态势简单介绍了一下,说道:“主公已经派人送来急书,目前他和李靖的三万军队正在夕烽亭和公孙瓒的大军对峙,而袁绍的军队屯兵于距离夕烽亭六十里的临清亭。由于袁绍的军队既威胁到了公孙瓒大军的安全,又威胁到了甘陵城的安全,所以公孙瓒迟迟不敢发动进攻。三方大军随即陷入僵局。”

    “公孙瓒和袁绍的大军已经被大将军牢牢牵制。”赵云说道,“现在就等我们和徐达的大军实施两翼包抄。只要我们和徐达准时杀到甘陵城、贝丘和临清亭一线,合围即告完成。”

    张辽兴奋地挥手说道:“跟着主公打仗就是痛快。两年没有打仗了,一打就是二十多万人的大战。好啊,痛快。合围之后,我们先打谁?袁绍还是公孙瓒?”

    “先打袁绍。”赵云冷静地说道,“但现在情况有了变化。黄河开河了,田楷和刘备随时可以杀到战场,黄巾军也随时可以渡河北上。黄巾军的事我们可以暂时不考虑,短期内他们还不会过河北上,但田楷和刘备肯定会过河。所以我们最好分兵去阻击和迟滞他们的攻击速度,以确保大军有足够的时间全歼公孙瓒和袁绍。”

    “他们大概有多少人?”高长恭问道,“我们兵力有限,不能分兵太多,一旦耽误了主战场的全歼大计,罪责就大了。”

    “据主公得到的消息说,田楷和刘备当初是带着两万公孙军主力南下兖州的。”赵云接着把情况分析了一下。

    在赵云看来,公孙军经过两个多月连续不断地征伐,损耗肯定有,但不会太大。因为东光一战,公孙瓒几乎全歼了三十万黄巾军,这对黄巾军的震骇太大了。公孙军所到之处,黄巾军估计是望风而逃,根本不做抵抗。

    田楷和刘备占据兖州北部四郡后,可能还就地征募了一批黄巾军的俘虏。这样算起来,除掉青州驻防兵力,公孙军回援冀州的兵力应该超过两万。

    赵云说道:“也就是说,我们至少需要派出五千铁骑予以阻击。为了确保能够拦住,最好是派出一万以上的铁骑才行。”

    高长恭、吕布和张辽都没有说话。

    四人手里有两万四千铁骑,对付公孙瓒手上的一万铁骑倒是有极大的把握,但如果抽调一万铁骑去阻击敌人的援军,那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

    合围敌人之后,能不能迅速全歼敌人,战胜敌人,关键要看铁骑。如果铁骑和敌人打得两败俱伤,大军不但不能全歼敌人,还有可能被敌人突围而去。

    谁都不敢做这个决定,赵云也不敢,所以他请来了三人一起商量。

    “天德兄和云长兄的军队如今在什么位置?”张辽问道。

    “如果一切正常的话,他们应该正在急赴清河国的路上。”赵云说道,“天德和二哥奉命打下邺城后,将以最快的速度东上清河国和我们会合。邺城距离清河国有四百多里,他们日夜兼程行军,大概在三到四天内到达。”

    “当然,前提是必须要在一到两天内拿下邺城。如果久攻不下,袁绍得到消息后必然要回援,他不会冒着丢失邺城的危险帮助公孙瓒攻击北疆军。袁绍一走,就剩下我们和公孙瓒两方一心一意的决战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我们兵力不足,无法彻底解决公孙瓒,而公孙瓒也因为自己后路被切断,粮草辎重无法得到补充,很快就会撤军。

    邺城攻不下,形势会变得非常严峻,所以能不能打下邺城,是这场大战的关键。

    “我不知道邺城是不是已经被天德和二哥他们拿下。”赵云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也不知道合围能否成功,所以我无法下定决心分兵。”

    四个人商议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决定暂不分兵。大军即刻向西攻击,拿下东武城后,立即去甘陵城和贝丘一带会合徐达和关羽。

    这时铁骑大军的行踪已经全部暴露。如果徐达和关羽的大军还没有赶到会合地点的话,那么合围全歼之计也就彻底失败了。所以,能不能分兵,何时分兵,还是等到会合徐达和关羽的步兵大军以后再说。(未完待续。)

第0517章 大战前夕() 
从渤海郡通往清河国的驰道上,天天都有运送粮草辎重的车队。

    吕布带着两千铁骑顺利伏击了一个运粮车队,然后命令一部分士卒装扮成民夫,一部分士卒装扮成押粮的公孙兵,大摇大摆地向东武城而去。

    一部大车走到城门的时候突然坏了,车轱辘整个掉了下来。后面的车继续向前。短短时间内,十几部装满粮食的大车就塞满了城门洞。

    这时北疆军的铁骑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吕布大吼一声,抽出方天画戟就砍,城门处立即杀成一团。

    城门关不起来,这个仗也就不要打了。驻守城池的两千公孙军将士束手就缚,东武城易手。

    赵云命令大军将士和战马立即补充粮食草料。

    第二天清晨,赵云留下一千人驻守城池。然后带着大军沿着驰道向甘陵城狂奔而去。

    ………………

    清渊城。

    徐达和关羽率领大军疾行三百余里,到达清渊城。再往前一百多里就是甘陵城和贝丘城。这两座城池能不能拿下对北疆军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即和赵云等人会合,切断公孙瓒和袁绍的撤退之路,完成合围。

    徐达驻马山岗,遥望远处依稀可见的清渊城,心急如焚。

    这一路上,大军只经过了两座城池,一个是馆陶城,一座是清渊城。为了避免给敌人发现,大军趁着黑夜绕过了馆陶城,但到了清渊后,大军就没有必要再隐瞒踪迹了,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