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糜家!”李翊闻那黄巾军官发喊,有些恍然。他远远的看见那一队人马的时候,就感觉那个中年人有些眼熟,没想到竟然是曾经到过泰山跟他见面的糜竺。

    只是,作为陶谦的别驾从事的他,不是应该跟在陶谦的身边吗?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东海郡与琅琊国的交界地带,还带着两个小美女?

    不过李翊也知道轻重缓急,现在糜竺一行人陷入危险,首要之务是救下他们,于是急忙喊道:“子义,顺之,文则,齐出合围。绞杀这些祸害百姓的黄巾流寇!”

    李翊一马当先,胯下白龙驹当先冲了出去。手中霸王枪连刺五名黄巾流寇,白龙驹雄壮,撞开数人便冲到了车阵前。

    “起!”李翊大喝一声,坐骑心意相通一跃而起便冲进了车阵里面。

    希律律!,白龙驹一声长嘶,人立而起,李翊手中的霸王枪盘旋着四下挥舞,这些黄巾只不过是些平常百姓,瞬间就被李翊杀死了黄巾十余人。

    那坐在地上闭目发抖的两个小美女听到战马长嘶,下意识的睁开了眼睛,便看到一匹雪白雪白的矫健战马,那白马上一员玄甲战将手持一柄大枪,威猛不可挡。他的身躯遮蔽了耀眼的太阳,仿佛天神下凡一般。

    两位小美女相拥一起,眼睛一眨不眨,就算是那漫天的血雨,也无法撼动停留在李翊身上的眼神。那惊恐眼神中带着一丝渴望,一丝期盼。一位身穿玄甲的英雄,他是来救我们的吗?

    围拢在李翊四周的黄巾,几乎是同一时间颈部喷血向后面倒去。血雨喷射而出,将李翊的半身映红。这一刻他仿佛幽冥地狱的魔神,又似那从天而降的玄甲神将。矫健的身姿,这一刻深深印在两位美女的心中。

    那颇有威严的中年人自然是糜竺,他看见李翊亲自领兵杀来,眼中升起一丝生的喜悦。

    李翊看了看糜竺,朝他点头示意。随后目光便被他一旁跪坐在地上两位小美女吸引了过去,那穿一身蓝衣服的有沉鱼落雁之容貌,不在蔡琰、邹氏等人之下。那白衣白裙的仿佛未经雕琢的美玉,清纯娇柔的仿若天成。

    “此人是李翊!兄弟们,拿下李翊,我等就可活命,上啊!”这股黄巾军首领猜出了李翊的身份,急忙喊道。他四周的黄巾军,立刻就放弃围攻糜家的护卫,全部掉头杀向李翊。当先十余人蜂拥而上将李翊团团围住,

    这些年来的征战,这样的局面在李翊看来简直是司空见惯,毫不在意。只见他一夹马腹,白龙驹嘶鸣中人立而起,马蹄瞬间荡飞两人。他在马上一甩大枪,那锋利的枪刃瞬间划开三名黄巾军的喉咙。

    “大家不要怕,他只有一个人,这是我们最后活命的机会,冲啊!”那黄巾军首领大声催促着手下的兵勇,自己则是在一旁没有上。

    李翊四周全是黄巾军,他一时间也只能顾住马前和右侧,而左侧和后面空门大开,五名黄巾军手持战刀同一时间向李翊后背砍去。

    “大将军小心!”糜竺大惊失色,急忙喊道。

    “将军……”那蓝衣小美女捂嘴娇呼道,而白衣小美女眼见五柄大刀砍向自己心中的神将,小拳头攥的死死的眼睛几乎落泪。(未完待续。)

第0435章 糜贞与甘倩() 
但是在下一刻,糜竺三人都瞪圆了眼睛,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

    原来,已经陷入绝境的李翊,竟然以一招他们难以想象的招式,解决了他面临的困境。只见李翊手中霸王枪飞快的往后缩,在一瞬间他的双手握住的地方,就变成了枪尖与枪柄相连的地方,然后他就像是脑后长了眼睛一般,用枪杆来了一招横扫千军。然后他们就看见偷袭李翊的几个黄巾军士兵,全部都飞了出去。却是这些黄巾军士兵,都被霸王枪的枪杆扫中,在巨大的力量冲击下,吐血翻飞。

    其实,在三人看来难以想象的危局,对于李翊来说却是司空见惯。他在战场上不知道遇到多少次比这还要危险的局面,可他都一一渡过了。

    而就在李翊解决掉几个黄巾军士兵之后不久,五百黄巾军全都被骠骑亲卫全歼了。两百余人战死,其余两百多人,个个负伤被擒。至于骠骑亲卫,却是连一个受伤的都没有。

    这对于在数量处于绝对优势的骠骑亲卫来说,完全不是什么稀罕事。

    危机解除,糜竺来到李翊面前拜倒在地,感激的说道。“多谢大将军相救!”

    李翊翻身下马,将糜竺搀扶起来,说道:“子仲快快请起,李翊迟来一步,让你们受着黄巾军的残害,真是我的罪过。”

    李翊非常看着糜竺经商的本领,打算把他忽悠去北疆,帮忙主持李氏商会的事务呢,自然要表现的礼贤下士一些。

    糜竺连忙说道:“大将军言重了,糜竺愧不敢当。”

    两人见过礼,李翊就看着两个小美女问道:“子仲,这两位是?”

    糜竺见李翊问起两个女孩子,顿时有些尴尬,因为他想起了之前在家时弟弟跟他说起过的事情。

    指了指蓝衣小美女,糜竺说道:“这是舍妹。小名贞儿。”

    然后他又指着那白衣小美女,说道:“这是舍妹的侍女,姓甘,小名倩儿。”

    虽然有所猜测。但在糜竺证实这两人中的一人正是历史上的糜夫人之后,李翊还是有些诧异的。

    糜贞看上去十五六岁的样子,青黛色的柳眉,高挺的鼻梁,丰润的红唇。配上乌黑柔顺的短发,俊朗中透着一股英气,但是这分明的五官,与那波光潋滟的眸子,以及一身淡蓝色的衣裙搭配在一起,却将这股英气化为了惊心动魄的媚,让人一见就不自觉的沉醉。

    看着糜贞的样子,李翊心说难怪她后来在长坂坡的时候,会做出那样刚烈的选择,这丫头一看就不是性子柔弱的样子啊。

    而在糜贞身边的侍女甘倩。年龄看上去要比糜贞小一些,大约十四五岁的样子。如瀑布一般的黑色秀发,漆黑的双瞳清澈深邃,五官都是那么的精致,好像是上帝精心雕刻出来的那样。年纪虽幼,但身材却凹凸有致,皮肤白的玉一样,晶莹透晰,好像轻轻一掐就会滴出水来般的嫩滑。姿态妩媚,容貌美艳。

    这个白玉一般的小美女。恐怕就是历史上刘大耳的甘夫人了。看着她那如白玉一般的肌肤,李翊不由得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个传说。

    据说当时刘备担任豫州牧,驻扎在小沛。刘备将甘夫人召到自己的内室纱帐中,然后从屋子外面往里看去。甘夫人就如同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的霜雪一样。

    此时有一河南人献给刘备一个三尺高的白玉美人,刘备把玉人放到甘夫人后面,白天和将士们讲说军谋,晚上就抱着甘夫人同时玩弄那个白玉美人,而且常说玉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所以人们常用玉来比喻君子。把白玉雕成人形,难道不可以用来玩吗?甘夫人的皮肤与白玉美人一样洁白润泽,看到的人都分不清哪个是真人,哪个是玉人,那些被刘备宠爱的人不是嫉妒甘夫人的美,而是嫉妒那个玉人。

    甘夫人看到刘备这个样子,经常想把这玉人毁掉,于是劝诫刘备说:“当初子罕不把白玉当作宝,《春秋》对其大加赞美。如今吴国和魏国尚未消灭,怎能把这种妖物放在怀里玩呢?荒淫惑乱会产生怀疑,希望你以后不要这样。”刘备听到甘夫人这番话,深感惭愧,于是把白玉美人搬走。当时的君子们听说此事,都对甘夫人大加赞赏,他们都议论甘夫人是位“神智妇人”。

    李翊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是看甘倩的肌肤,还真的跟白玉一样。

    不过,这一辈子,刘大耳是甭想再有这样的好的福气了,既然这两个小美女被自己遇上了,不管她们是否能成为自己的女人,刘大耳都不要再抱有幻想了。

    李翊一时间思绪良多,也不知道是在想什么,反正是看着人家小女孩发愣。

    糜竺见李翊盯着自己的妹妹和她的侍女看,心情非常忐忑。照这样的情况来看,李翊对自己的妹妹还是有兴趣的,这样一来,弟弟跟自己提起的事情,恐怕还真有可能。可是想到要用妹妹的幸福来取得糜家的荣华富贵,糜竺的心里面又有些不好受。

    糜竺的父母,在生下小妹糜贞之后不久,就双双去世了。可以说,糜贞是糜竺一手拉扯大的。人家都说长兄如父,对于糜贞来说,他这个长兄的确也扮演着父亲的角色。

    李翊并不是没见过美女的猪哥,他之所以一时间陷入了发愣,不过是想到了一些前世的记忆罢了,很快就回过神来,问糜竺道:“子仲,你现在不应该跟着陶使君在下邳吗?怎么来这里了?”

    这个问题让糜竺更加难以回答了。

    原来,在那天糜竺跟糜芳在书房商讨事情,被糜竺和甘倩意外听到之后,糜贞就跑出了下邳城。

    糜竺对于自己这个妹妹的了解是很深的,知道小丫头在这样的情况下离开下邳城,只有两个可能。其一是去了北疆,其二则是去找李翊的大军了。而目的只可能有一个,看看李翊的人品。

    糜竺无奈,只好带着甘倩,以及一些护卫,往琅琊国这边赶来。一来是希望能够追上妹妹,二来就是在万一追不到妹妹的情况下,跟李翊见一面,让他帮忙寻找妹妹。

    糜竺的运气比较好,在离开下邳城不太远的地方,就追上了糜贞。本来,他是想带着妹妹就此返回下邳的,可糜贞怎么也不干,一定要到北疆去看看。

    糜竺知道妹妹的脾气,知道就算是他强行把她带回家中,她肯定还会寻找机会逃出来。于是只好答应下来。

    可就在他们经过郯县不久,就遇到麻烦了,被黄巾军给包围了。要不是李翊的大军恰好赶到,他跟妹妹就危险了。

    只是现在李翊问起,糜竺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总不能说我跟我那个不争气的弟弟在家里面商量把我妹子嫁给你,结果给她听到了,小丫头要来看看你长什么样吧。

    不只是糜竺这时候感到尴尬,就是糜贞本人,此时也觉得非常尴尬。她之前不过是一时间心里想不开,才执意要北上的。现在真正见到人了,小女孩的矜持,让她也有些难以自处了。

    不过,糜贞毕竟不是普通的小女孩,她很快有了应对的办法。

    “大将军,多谢你的救命之恩!”糜贞抢到长兄身前,福礼说道。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直往李翊身上看,倒也是不怕。

    见自家主君和小姐都出面了,甘倩也鼓起勇气,上前说道:“大将军救我家主君和小姐与危难之际,小女子无以为报……”

    甘倩说到这里,美眸连闪中见李翊脸上全是血迹,便取出一块绣帕主动送了过去。

    “多谢!”李翊接过来时,玉人容颜勾人心魂,忍不住偷摸了一下小手,便感到光滑细腻。

    甘倩的俏脸瞬间就红了,急忙缩手退了回去。

    糜竺得到自家妹妹和她的侍女的缓颊,心神也稳了下来,对李翊说道:“回大将军,糜竺本想北上琅琊国,迎接大将军的大驾,却不曾想被困于此,幸蒙大将军相救。”

    李翊拿美人的手绢擦了擦脸,对糜竺说道:“子仲太客气了,这兵荒马乱的,到处不安宁,你完全不必如此。”

    随后,李翊就让糜竺一行人跟着他的大军行动。等平定了郯县和襄贲的叛乱之后,就与他一起赶往下邳,跟陶谦会面。

    如此一来,糜贞的马车自然也跟在李翊的大军后面了。这丫头想起那天大哥跟二哥谈论的事情,再加上这次的经历,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中。

    “小姐,你是不是在想大将军了?”甘倩聪慧,见糜贞发呆便笑问道。

    “啊!”糜贞被戳中心事瞬间脸红,口中却说道,“你在瞎说什么,我看你才是在想大将军了。”

    “我嘛,大将军天神下凡一般救了我们,我自然是要想他了。”甘倩跟糜贞的关系很好,甚至糜贞都没有当她是侍女,而是当作妹妹。

    “那感情好,回头我就让大哥出面,把你许配给大将军。”糜贞笑道。

    这下子甘倩有些吃不住劲了,红着脸说道:“我那天可是听主君他们说了,要把小姐你许配给大将军。小姐你是东海大族之女,大将军乃当世名将,真真的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啊!你真是人小鬼大,倒是编排起姐姐我的事情来了。”见甘倩旧事重提,糜贞脸上发烫,伸手就去抓痒甘倩,两人在马车中闹做一团。(未完待续。)

第0436章 陈家父子() 
当李翊的大军进抵下邳城下的时候,徐州牧陶谦率领徐州众文武出城迎接。

    陶谦见礼道:“恭迎骠骑大将军!”

    李翊翻身下马,回礼道:“陶公太客气了。”

    陶谦说道:“大将军原来辛苦,请随陶某进城吧。”

    李翊点点头,让张飞率领大军在下邳城外扎营,自己带着一千亲卫进了下邳城。

    当天晚上,陶谦与李翊在陶谦府中展开了第一次长谈。

    这并不是李翊跟陶谦的第一次见面,当年剿灭黄巾军之后,李翊奉命进京,当时就跟陶谦认识。不过,这却是两人的第一次做深入交谈。

    李翊看得出来,陶谦此时的精力已经有些不济了。他前来徐州将近两年时间,可不但没有治理好徐州,反倒是让徐州陷入了更深的混乱中,这给了他沉重一击。

    实际上,陶谦此时最想做的是就此告老还乡,安安稳稳的度过自己人生之中最后的这段日子。

    陶谦的眼光极为精准,看人几乎从来都没有看错过。他知道自己的后人都没有什么才华,而且品行不佳,根本就不是为官的料。一旦进入朝廷,必然是被人玩死的下场。

    因此,陶谦希望能够带着自己的后人回乡下去过平静的日子。

    所以,在跟李翊的交谈中,他表露出了将李翊派人治理徐州,他要告老还乡的想法。只是李翊此刻却没有接手徐州的打算。

    跟青州一样,如今的徐州对北疆来说,就是一块飞地。李翊如今手里的实力虽然看上去还不错,但是对于青徐二州,却是鞭长莫及。

    因此,李翊好好地安慰了一番陶谦,说是经过这次的剿灭叛乱之后,徐州应该可以得到几年的和平时间,正好发挥陶谦善于治理地方的优势。

    ………………

    徐州的巨富豪强们很多,但是最为强势的却只有两家。一家是陈氏,一家是糜氏。

    陈氏的代表人物是陈珪陈登父子。这父子俩是典型的世代官宦之家出身,背景之深厚远不是陶谦能够相提并论的。

    陈珪是广汉太守陈亹之孙,太尉陈球之侄。吴郡太守陈瑀、汝阴太守陈琮的从兄弟。而他本人则是沛相。这个背景绝对是硬到没话说了。

    至于陈珪的儿子陈登,虽然现在只是陶谦手下一个小小的典农校尉。但是李翊却知道陈登在历史上曾经做出过迎接刘备为徐州之主、勾连曹操击败吕布、接连挫败东吴大军入侵、镇守徐州多年等等诸多大事。是典型的青出于蓝的优秀人才。

    东汉末年是一个士族阶级占据统治主导地位的时代。这个时代有许多所谓的名士。

    这些所谓名士,是指界于“仕”与“隐”之间的一批自以为是的知识分子。

    在这个知识垄断的年代里。由于他们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构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景观。简单来说,就是恃才傲物。瞧不起所有人,总认为天下是在自己的手中。

    名士阶级的大量出现,跟东汉年间名教的兴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名士也可以解释成“名教之士”。但是,所谓的名教其实质性内核仍为儒学,而且还是又臭又硬的腐儒。

    除了给名士们注入入世的情结和奇特的为人处世之外。在礼法制度大坏的魏晋时期,他们也是一手推动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优待异族,甚至是直接允许异族进入长城内生活的主要推手们。

    这些名士们,就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寄生虫。

    而陈珪。就是名士之一。

    陈珪曾经做过沛相,但是因为些许小事不满就挂印而去。完全不在乎百姓和自己的工作。因为他是官宦世家出身,因为他是垄断着知识的名士。只要他想,随时随地都能做官。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在乎普通人的生死与感受?

    在李翊看来,这些所谓的名士们是最为典型的欺软怕硬。欺负良善弱小的时候各个凶神恶煞,恨不得脱光膀子赤膊而上。但是遇上真正的狠角色之后,立马就缩卵了。

    日后五胡乱华的时候,这些名士的表现完全堪比一场前所未有的滑稽戏。一个两个争先恐后的跪倒在异族的马蹄前,痛哭流涕的恨不得去舔异族们的马靴。

    正是因为清楚这些所谓的名士的嘴脸。所以李翊对于没有多少名士投身北疆并不感到失望,而且,就算是一些投靠北疆的名士,李翊也没有重用他们。一般都是给他们一个没多少权力的虚职,安抚一下他们罢了。如今在北疆发挥重要作用的,都是一些出身寒门的有着真才实学的人。

    这些名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用好一点的词汇说是识时务,用不好的词汇说,那就是见风使舵了。

    陈珪父子就是善于见风使舵的人。

    如今李翊率领数万大军进入徐州平定叛乱。可在陈珪父子看来,李翊肯定不只是平定叛乱那么简单,从今以后,这徐州的天恐怕要变了。

    所以,他们在李翊到达下邳城不久,就悄悄地拜会了李翊,表现出了投靠李翊,挤走陶谦的意思。

    陈珪父子比起一般只知道空谈的名士来说,算是很有才能的。他们都看出来李翊并没有直接将徐州纳入北疆的想法,毕竟徐州距离北疆太远,所以他们隐晦的表示,李翊可以把徐州拿下来,然后任命陈珪为徐州牧,代李翊治理徐州。等到将来李翊率领大军南下,他们再投靠过来。

    对于两人隐隐表达出来的意思,李翊当然是呵呵哒,他装傻充愣,就像是完全搞不懂两人的意思一样,然后把他们父子俩给打发走了。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李翊当然不会相信了,更别说挤走陶谦,让陈珪来当徐州牧了。这简直就是拿肉包子打狗。

    其实,李翊清楚陈珪父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