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线从司马俱惶惶不安的脸上扫过,许攸心中突然一动,想起了另一个很要命的问题,他急问道:“我的事情,你有没有对管亥提过?临淄的计划呢?”

    见许攸神情凝重,司马俱也知道形势严峻,不敢隐瞒,如实答道:“在据城的时候,末将为了拉拢他,跟他说过我身后有高人指点,不过没提先生的名字……临淄的计划是绝密,我只说围攻临淄,是为了鼓舞青州群雄,吸引他们前来会盟。”

    说完,他惴惴不安的看着许攸,对方阴沉的脸色让他非常惶惑,适才的宏伟大计,他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只剩许攸这根救命稻草可以依靠。

    “……还好。”沉默了好一会儿,许攸才吐出口气,缓缓说道,“没提我的名字,李翊就算再精明,也不会一下就猜到真相,只要加快推进计划的进行,就没问题……”

    司马俱刚刚差点熄灭的希望之火再次熊熊燃烧起来,问道:“先生的意思是……”

    “你让管亥那些人单独离营,不要让他们搅乱了军心,然后开始筹备法事,三日内,一举破城!”

    许攸咬紧了牙,任敌人再怎么狡猾,实力对比终究是无法改变的,自家的后招,也远远出于对方的意料之外!

    任你如何挣扎,最终也是枉然罢了,哼!

    ………………

    与此同时,在奉高城的李翊收到了一封密信。这封密信是通过飞鸽传书传递过来的。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海军主将程普已经率领海军第一舰队,载着庚字军团第十九二十军和战车第二十八军共两万四千人,及庚字军团副将常遇春,从漂榆津出发,赶往青州。另海军副将韩当,同时率领海军第二舰队,载着己字军团十六十七军和战车第二十七军共两万四千人,以及己字军团主将张飞,从辽东沓氏港出发,赶往青州。预计两支舰队将会在两天之后抵达目的地。

    看到这封密信,李翊笑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青州黄巾军,李翊自然不可能自大到凭借手中的六千骑兵,以及公孙瓒的一万五千人马就办到。相反,他会尽一切可能的调动手中的兵力,来打赢这一场战争。

    其实,李翊这次是利用了这个时代的认识水平有限的缺陷,做出的一次冒险。

    虽然早在春秋末期,我国就有过水战,那是公元前584年到公元前504年这80多年间。吴楚两国为了争夺长江中下游的控制权,共进行了14次大规模的水战,最后以吴军攻下楚国首都郢而告结束。

    但是这个时期的水战规模都不大,上千人的战斗就算是规模很大了。至于涉及到几万人规模的水战,这根本难以想象。

    所以,虽然不少诸侯都知道李翊拥有一支水军,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这支水军能够在李翊平定青州黄巾的战争中起到什么作用。毕竟这场战争的规模太大了,根本不是少量军队能够改变局面的。

    李翊就决定,利用这个漏洞,让自己在正面战场吸引青州黄巾军的注意力,而悄悄派海军舰队载着主力军队,从背后偷袭,争取一战而定。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第0409章 军议() 
PS:突降暴雨,全城停电,中午电才来,更新迟了,大家见谅。继续求保底月票,有月票的兄弟们多多支持,双倍期间,一票当两票,不要错过好机会啊。

    …………………………………………………………………………………………

    对于黄巾军的动向,李翊自然不会毫无所知。事实上,暗影组的人早就打入青州黄巾军内部,将情报传递了回来。

    大战即将开始,李翊把公孙瓒叫来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在把打探到的情报向公孙瓒介绍了一番之后,公孙瓒听后,神情凝重的问道:“鹏飞,现在这局面,应该怎么打?”

    “伯珪兄,你怎么想?”李翊不答反问道。

    “兵力差太多,这仗不好打,不过鹏飞军略无双,应该是有办法的,依瓒之见……”公孙瓒面露难色,但却不推辞,指指地图中央说道,“临淄这里的蚁贼太多了,他们不动,肯定没法打,现在的首要之务,应该是防止他们变得更多……”

    他指指博昌的位置,说道:“某打算率领本部大军出击,沿着昌国、般阳到博昌一线拉开,不使济南、乐安两地的蛾贼继续向临淄集结。鹏飞在北海的兵马也可照此形势,先截断他们再说。若是蚁贼按捺不住,分兵截杀,就有各个击破的机会了。”

    公孙瓒不擅长搞阴谋,但军略方面的见识并不差,他的这个计策的重点不在拦截,而在于造势。以其麾下轻骑的机动力,一万骑兵足以形成一道包围网,切断临淄和外界的联系,感觉上,像是有无数兵马包围过来了一般,以此来动摇临淄黄巾的军心。

    如果黄巾置之不理,动摇军心,加上切断后援的战果,也可以接受,反正黄巾大军行动缓慢,保持这样的状态从临淄一路走到奉高,很可能半路就崩溃了。

    如果黄巾按捺不足,分兵邀击,此策的杀机就显露出来了,各个击破。

    黄巾就是乌合之众,如果连续遭到惨败,士气就会跌落到极点,一样要崩溃。

    此策魄力十足,将轻骑的战力发挥到了极致,想必公孙瓒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此策甚好,不过,某却另有打算。”一边说,李翊一边注视着公孙瓒神情的变化。

    “鹏飞果然另有奇招,瓒愿闻其详。”公孙瓒并不失望,而是饶有兴致的问起了李翊的打算。

    “奇招倒说不上,只是有些顾虑和想法……首先,我打算凭借这场大战,彻底解决青州,所以没必要拦着各地的贼寇。其次,此番贼寇大聚,背景极其复杂,更重要的是还有居心叵测的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为黄巾军出谋划策。”

    “这……这可就棘手了。”公孙瓒搓搓手,凝神思考片刻,最终还是放弃了,“瓒无法可想,只有听鹏飞的指令了。”

    如果仅仅凭借黄巾军那些大老粗,公孙瓒可以在智商上碾压他们,但是如果有其他人在背后为黄巾军出谋划策,公孙瓒就没有这个自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最多就是帮忙出力,想要跟人家斗智,公孙瓒还没那么盲目。

    白马义从的战法是遇弱则强,在正面战场上的表现也是一般,要是遇到那种打不死的敌人,他们只能开溜。

    硬冲就是拼消耗,别说黄巾有一百多万,就算缩水十倍,白马义从也拼不起啊,连步卒都算上,他麾下一共才多少人?

    面对这种敌人,公孙瓒的各个击破之策显然无法奏效。他之所以敢说各个击破,只是凭借白马义从聚散自如的特点,各种突袭。

    如果遇到的都是管亥那种情况,自然无往不利,一旦突袭不下,陷入优势敌人的阵势,跑都没法跑。

    两军加起来一共才一万六千骑,经得起几次失误?

    李翊说道:“我的想法是,任他们集结,然后将他们放过来……”

    “放进泰山境内?”公孙瓒一愣。

    诱敌深入,待敌人粮草断绝,后力不济,再加以反击,公孙瓒也想过这个办法,但他是客军,当然不能随便提出这种建议。

    “嗯。”李翊点点头。

    公孙瓒不解的说道:“鹏飞是想在莱芜狙击?可是,如果敌人军中真有高人指点,他们肯定不会在莱芜城下浪费时间,以鹏飞的赫赫威名,就算是蚁贼,想必也是有所耳闻的。”

    “所以说,让他们进来。”李翊微微一笑,在舆图上比了比,说道,“莱芜就是大门,等他们进来了,正好关门打狗。”

    “……”公孙瓒半晌没发出声音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来,满脸都是震惊,“鹏飞,你要以不到两万之兵,对付百余万黄巾的主力?”

    李翊笑道:“当然不是,我还有后援。”

    公孙瓒更加疑惑了,说道:“后援?哪里来的后援?虽然鹏飞你在北疆还有二十万大军,但是北疆距离青州千里之遥,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李翊神秘的一笑,说道:“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就在眼前的水呢?”

    “鹏飞,你是说,你的大军已经到了青州?”公孙瓒瞪圆了眼睛,不敢置信的问道。

    李翊说道:“伯珪兄,这个事情容我先卖个关子,反正你我在泰山的军队,只要负责挡住青州黄巾正面的攻击,不让他们突破我们的封锁线就行了。”

    “鹏飞有命,瓒自然不敢推辞,可是……”公孙瓒算是看明白了,李翊这是要来真格的,他就是要设法击溃黄巾主力,然后将黄巾围死在莱芜附近,进而予以招抚。

    战略构想没问题,考虑的也很周到,一旦成功,青州旦夕而平。

    问题只有一个,他怎么可能用两万兵,击破上百万的黄巾?虽然说李翊可能有一支奇兵到了青州,但在公孙瓒想来,这支奇兵的规模肯定不会太多。

    可是依照现在的势头,等到黄巾攻入泰山的时候,怕不有一百五十万以上人,去掉老弱妇孺,可战之兵少说也有五十万。嗯,若是料敌从宽,青壮怕不得有一百万!

    北疆军真的每个人都能以一敌百?

    李翊看出了公孙瓒的疑虑,他摊摊手,说道:“我知道伯珪兄你很疑惑,不过,具体怎么打,我现在也没法跟你说明,得等到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还没想好,先打了再说……公孙瓒突然有种上错贼船的感觉。

    打仗未必会死,没准儿稀里糊涂的还能赢了,但胆子不够大的话,很可能会在接战前,就被吓死了。

    公孙瓒不是没有跟着李翊上过贼船,这些年来,他也跟着李翊打了不少仗,很多时候都是以弱势兵力对阵强势敌人,而且每一次都取得了胜利。但是公孙瓒不得不承认,以前的每一次战争,兵力都没有这一次这么悬殊。

    公孙瓒不知道,这一次李翊是否依然能够取得胜利。

    ………………

    中平元年六月初,青州黄巾军会盟于临淄城下。

    在经过黄巾军诸多渠帅的商议之后,决定留下一支偏师继续围攻临淄城,主力西进泰山郡,攻打位于此地的骠骑大将军李翊与河间国太守公孙瓒的联军。

    作为泰山郡的东方门户,莱芜城第一时间迎来了黄巾军的攻击。

    莱芜城攻防战打响。

    “扔滚木!”

    随着一声号令,守城的士兵放下手中的弓弩,从城垛后面抬起滚木,顺着云梯砸将下去。

    巨大的滚木在云梯上蹦蹦跳跳的滚动着,呼啸而下。

    黄巾军的云梯都是赶制的,连树皮都没来得及刮掉,不那么平滑,给爬梯子的士兵和滚木都造成了一些麻烦。

    但仅此而已,些许沟坎,阻挡不了滚木巨大的冲势。

    城下接连响起一片哀嚎声,正在努力攀爬的,和在下面扶梯子的士卒被砸倒了一大片,强猛的攻势顿时一滞。

    “上挠钩!”

    号令再起,语气中不带丝毫感情,仿佛发自某个没有生命的存在,但却异常及时而致命。

    都尉王门率领一千公孙军步卒与太守丁原派出的两千守军协同守卫莱芜城。

    仿佛踩着号令的节拍似的,在号令发出的同时,几个公孙军步卒放下了手中的滚木,抄起了城垛后面的挠钩,钩住云梯的末端,大吼着,沿着城墙的方向用力一拉。

    缺少人扶持,临时打造的云梯扒不住城墙,顺着挠钩的方向缓缓倾倒,将城下的黄巾军又砸倒了一大片。

    “放钉拍!”

    节奏不急不缓,恰到好处。

    公孙军的士兵们放下铁钩,操作起另一件杀器来。

    “哗啦啦!”这是名符其实的杀器,在城下黄巾的惊呼声中,几块五尺多长,两尺多宽的厚木板伴随着铁链碰撞声,从城头呼啸而下。

    居高临下的势头已经让人震骇,木板上密布如利齿的铁钉,更是让人触目心惊!

    正抱着巨树制成的撞木,试图趁着守军专心对付蚁附攻城的同伴,努力在城门上做点文章的黄巾兵卒猝不及防,被钉拍砸入了密集的队列当中,连惨嚎声都没来得及发出,十多人便颓然而倒。

    残存的人心惊之余,力量也是不足,再拿不稳巨大的撞锤,撞锤轰然落地,城门处也陷入了一片人仰马翻。

    “放箭!”

    攻城刚开始的时候,黄巾军的阵列颇为严整,有人举盾,有人扛云梯、撞锤,还有掩护的弓箭手……似模似样的来了几轮齐射,俨然有了正规军的样子。(未完待续。)

第0410章 莱芜之战() 
城头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反击,公孙军的士卒们当时还觉得有些纳闷,不过现在他们反应过来了。这显然是王将军不打算浪费箭矢,所以没有在敌人阵列相对严整的时候放箭,而是在对方攻城受挫,发生混乱的时候,再用齐射加以杀伤。

    没有开始的弓箭迎击,似乎有助长敌人气势的缺憾。但黄巾军趁势而来,气势本来就很高了,也不差这一点,把握机会大量杀伤敌人的精锐战兵才是真格的。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兄弟们跟我上!”

    一名魁梧的黄巾军军官见状大怒,指挥着手下将几架云梯并在一起,狂吼一声,举着铁盾,一马当先的冲了上去。

    受到此人的鼓舞,众多的黄巾军士卒蜂拥而上,最前面的几人都举着铁盾,依靠连成一片的云梯,结成了一片盾墙。

    城头守军很快就注意到了这边的异动,几乎就在盾墙结成的同时,巨大的滚木呼啸而下,重重的砸在了盾墙上面,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巨响。

    盾墙剧烈的颤动着,持盾者有的虎口断裂,有的口喷鲜血,更有人抓不稳云梯,与滚木一起,颓然跌落,落在了下方的人群之中。

    但这一轮攻击,终究还是被城下的黄巾军抗住了。盾墙很快得到了补充,再次恢复严整。下方被滚木砸伤的人也不肯退却,眼睛只是死死的盯着城头,口中高呼战号:“苍天已死……”

    城头伸出了挠钩,来不及攀登云梯的士兵将手搭在云梯上,众人汇聚的力量,让云梯仿佛扎了根似的,任凭挠钩如何拉拽,依然稳稳屹立,丝毫没有动摇的迹象。

    “黄天当立!”

    又挡开一块礌石,当先登城的黄巾劲卒觉得浑身都是劲,眼见城垛就在眼前,他怒吼着扬起了战刀。

    “杀!”身后传来了如潮般的呼应声,黄巾军劲卒攀上了城头,往早就盯准了的目标冲了过去。他早就盯准这个目标了,此人应该是一个官军的军官。从今天的攻城战开始后,此人已经扔了十多根滚木,钩翻了七八架云梯,近百名兄弟因他而伤亡。而此人到现在还生龙活虎的,气力十足。

    黄巾军劲卒不确定自己这次冲锋能不能在城头撕开守军的防守,这几天冲上城头的兄弟不计其数,但他们都没能成功站稳脚。黄巾军劲卒没有自大的认为,自己是得天独厚的一人,他只是很确信,只要杀了自己盯上的这个目标,就能削弱守军的防御!

    王门看到了敌人。

    他不意外,这几天,他的活跃吸引的仇恨极多,类似的情景重复出现了不知多少次。

    他已经是十几年的老兵了,跟随主公征战多年,见了太多的战争。他不在意,继续着先前的动作——低头弯腰,用力摇动着辘轳,钉板再次高高扬起,沾满血肉的利齿,锋芒不减!

    被敌人无视的黄巾劲卒大怒,他死死的盯着对手,眼中几乎冒出火来,以至于他忽略了观察身边的动静,直到几根长矛呼啸着从不同的角度同时刺到身前,他才惊觉。

    已经晚了……锋利的矛刃毫不费力的刺穿了他身上的皮甲,像是叉肉一般将他高高挑起……

    就在被人抡出去之前,黄巾悍卒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城头的景象。

    城头的空间算不上宽阔,但守城军士却井然有序的分成了几队,在城头操作各种守城器械的只是一部分人,而且一直处于轮换之中;在他们身后,是一排长矛手;再后,则是手持弓弩的箭手。

    他想不通,守军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但这并不妨碍他理解,为什么登上城头的兄弟那么多,却一直无法取得战果。

    先登都很有勇气,武艺也不错。但再怎么不怕死,也无法同时面对几根长矛蓄势已久的刺击。

    如果后续的人马能源源不断支援上来,也许还有希望,但那些操作守城器械的敌人却不会让兄弟们如愿。

    先登的决死冲锋,没有干扰到滚木礌石的坠落,也无法阻止钉板起落,云梯上下,血肉横飞。

    在半空中飞舞着,挣扎着,最后这名黄巾悍卒绝望的闭上了眼睛。不忍再看到兄弟们的鲜血,然后摔入尘埃,与大地融为一体。

    “弓箭手,弓箭手在哪里,齐射,齐射啊!射死官军!”

    城下督战的黄巾将领看得睚眦欲裂,他嘶声怒吼着,看着自家兄弟血肉横飞,如同麦穗一般被成片割倒,他的心在滴血。

    他愤怒!

    他不解!

    以前弟兄们装备不足,别说攻城器械,大家连武器都凑不齐全,盾牌也只能拿门板,菜板之类的东西凑合,攻不下坚城也是很正常的。

    可现在,自家的军队已经不一样了!百万黄巾大军席卷大半个青州,攻下数十座县城,缴获的武器,已经足够让他们武装起一支像样的军队来了。

    如今的黄巾军,已经有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十万以上的内营兵马,都重新得到了武装。

    坚固的皮甲,簇新的长弓,如林的矛戈,锋利的刀斧,甚至还有数千具沉重而坚固的铁甲,再加上那些破城后,投降的郡兵将校的加入,如今的黄巾军,俨然已经有了正规军的模样。

    于是,在临淄城下誓师之后,大军如同海潮一般,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滚滚西进,杀进了泰山郡境内。

    然后,他们满怀着信心,以全新的姿态向莱芜城展开了攻势,结果在守军如山岳般稳健的防守前,碰得头破血流。

    兄弟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