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想要迁移中原的人口北上,冀州是必经之地。冀州如果一乱,北迁人口的计划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前面几个月的努力白费了。

    尽管如今北疆的海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输能力,但这相对于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的迁徙需要相比,完全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因此冀州的持续稳定对北疆来说是重中之重。击败或者杀死袁绍,冀州必定要乱,冀州一乱,受害最大的就是北疆。

    郭嘉还担心一点,就是袁术的实力能不能维持现在的制衡。

    北疆现在在主公的治理下,局势还算是稳定。但毕竟新近占据的地方太广了,异族的人口也太多了,民心尚未完全安定。想要让北疆的异族完全归心,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才行,而制衡也至少需要维持三年时间。袁术有没有这个能力?

    现在制衡因为缺少了袁绍,各方权势之间无法实现真正的平衡和制约,随时都有可能崩裂,所以郭嘉建议北疆还是尽量想办法和袁绍妥协,用两方建盟的形式,变相地把袁绍拉进这个制衡。

    北疆可以一边参加和董卓、袁术的三方制衡,一边和袁绍歃血为盟,两边都得利,何乐而不为?

    另外,蚁贼叛乱平定后,大家都恢复实力了,是不是还要接着打?如果不打了,大家把天子迎回洛阳,那袁绍的存在就是朝廷权势制衡的最重要一角。袁术实力有限,再加上他和董卓关系非同一般,将来朝堂上势必要形成大将军和董卓两虎相争之势。那后果就十分堪虑了。

    郭嘉说:“主公如果图一时痛快,击杀了袁绍,不但有近忧更有远虑,北疆失去恢复元气的三年宝贵时间不说,还有可能失去拯救社稷的最好机会。请主公三思。”

    对于如何处理袁绍的问题,骠骑大将军府内部争论其实也是异常激烈。

    有些人认为,杀了袁绍这个叛逆,可以趁着袁阀分裂、讨董联盟人心惶惶的时候,迅速瓦解讨董联盟,如此一来则朝廷上的纷争算是结束了。天子可以回洛阳,大家可以集中力量对付蚁贼。以主公的武力,北疆各地丰富的粮食储备,再加上各地州郡的配合,平定蚁贼还不是举手之劳?

    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郭嘉根本就是鼠目寸光之辈,杀了袁绍,上下齐心,可以迅速平定蚁贼暴乱。

    徐茂公等人从北疆自身角度出发,认为杀了袁绍好。徐茂公提出,攻击河内的同时抢占冀州全境,如此则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荀彧反驳道:“这样不行。一则我们没有能力两面作战,二则我们肆意攻占冀州,驱赶韩馥,这和袁绍诛杀大臣有什么区别?一旦激怒了冀州军,他们誓死反扑,双方死战,麻烦就来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蚁贼一拥而上,我们不但守不住冀州,连北疆都要丢了。”

    李翊想攻击河内,诛杀袁绍,但他迟迟下不了决心。

    郭嘉的话他不能不慎重考虑,这一步错了,可就步步错了。

    他在等一个消息,一个能让自己痛下决心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0395章 黄忠和魏延() 
李翊日夜期盼的书信到了。

    这是张燕的书信。张燕告诉他,白绕、于毒、苦酋等黑山黄巾军首领拒绝招抚。他们不但不接受招抚,甚至还想要策反张燕。

    白饶对张燕说:“如果你能趁此机会再举黄巾大旗,我们将依旧奉你为黄巾大帅。听从你的调遣,推翻大汉,重建社稷,以实现大贤良师未了的心愿。如今大贤良师八大弟子之一的司马俱正在会同徐和、管承、吴霸、何仪等人夺取兖青徐三州,要和我们黑山黄巾军会师于黄河,我黄巾之大旗将席卷中原,纵横天下。张燕,你回来吧,和杨凤一起回来吧。”

    对于这样的策反,张燕自然是不会答应的。先不说主公待他不错,不计较他黄巾军的身份,完全把他跟其他人一样对待。在北疆军中,如今总共八大军团,总共八正八副十六个统兵将领,他张燕正是其中八大副统兵将领之一,可谓是位高权重。其次,这些年在北疆的经历,让他非常清楚一个事情,那就是主公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黄巾军继续叛乱下去肯定不会有好结果的。一旦等主公下定决心剿灭他们,黄巾军很难有一战之力。

    所以,张燕严词拒绝了黄巾军的策反,而且把这个事情毫不避讳的告诉了李翊。他相信以主公的胸怀,肯定不会因此怪罪于他。可要是他敢隐瞒的话,那后果就难以想象了。

    ………………

    “军师,大谷关到了。”

    郭嘉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他掀开车帘看看前方雄伟的关隘,轻轻地发出了一声惊叹,然后对典韦说道:“顺之,拿着主公的手令,把客人请来。”

    典韦答应一声,带着十几骑打马向关内飞奔而去。

    时间不长,袁术的长史李业在典韦等人的簇拥下急速而来。

    袁绍的这一刀激怒了朱儁,他毫不犹豫地断绝了和袁绍的联系,不再向袁绍传递任何消息。

    朱儁可以忍受袁绍诛杀朝廷大臣,但他不能忍受袁绍践踏皇权侮蔑天子,更不能忍受袁绍要废黜当今天子另建皇统之举。

    一个连天子都愿承认、不愿跪拜的人,难道不是大汉的叛逆?难道这种人还能拯救大汉?

    董卓虽然强横霸道,但他废黜少帝是在士人的怂恿和纵容下去做的,像他这种粗暴野蛮的武夫都不敢随意废黜天子,你袁绍凭什么随意废黜天子?你那个什么“承制诏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天下人谁不知道?你以为拿着那块遮羞布就能骄纵枉法、为所欲为?

    朱儁转而支持袁术,无条件支持。袁术的长史李业这次来洛阳议事,就是朱儁一手促成的。

    李业坐上马车,稍稍寒暄两句之后,立即问道:“骠骑大将军何时命令徐达南下?”

    ………………

    晚上,朱儁邀请李业到了自己的书房里,询问道:“伯兴,文台的损失很大吗?”

    “不算严重,折了两千多人。”李业恭敬地回道,“徐荣的人烧杀抢掠比谁都厉害,但一打仗就不行了,跑得比谁都快。这次如果不是张绣神出鬼没的抄到我们后面,我们也不至于败得这样惨。”

    朱儁又问道:“募兵的事怎么样?”

    “孔使君很帮忙,募兵的事非常顺利,孙将军的军队已经有一万五千人了。”李业笑道,“现在逃到豫州荆州的流民很多,募兵很容易。一天两顿饭,没有军饷,应募的人一听眼睛都亮了,挤破了头。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

    朱儁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非常好,这样我就放心了。等徐达带着大军南下攻击袁绍,李翊和公孙瓒带着大军东进徐州平叛后,我们就立即动手。”

    李业问道:“朱将军,攻打长安有把握吗?”

    “潼关有段煨驻守,长安有王允、宣А⒅L⒑憬椎却蟪甲瞿谟ν蛭抟皇А!敝靸y自信地说道,“现在董卓、董越率军在扶风郡、汉阳郡一带攻击韩遂、马腾的叛军,徐荣、樊稠、郭汜等人马上要随李翊到徐州去,所以只要我们拿下了函谷关,击败了牛辅,就可以一路无阻地杀进长安城了。”

    李业高兴地说道:“只待勤王成功,社稷可兴矣。朱将军居功至伟啊。”

    朱儁摇摇手,叹道:“没那么容易。拿下长安,我们虽然可以把董卓赶到西疆去,但北疆的李翊,河内的袁绍,黑山的黄巾,兖青徐的蚁贼,一个比一个厉害,要想彻底击败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相比起来,董卓算是最好对付的了。”

    “北疆的李翊最厉害。”李业说道,“他手上控制着胡人的铁骑,实力雄厚,即使把他赶到大漠,他也能杀回来。这个人太难对付了。”

    朱儁笑笑,不在意的说道:“李翊说不上厉害,他太年轻了。只要他攻击蚁贼,黑山黄巾军就会打他,而他的大军除了塞外的铁骑,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黄巾军降卒。北疆快完了。”

    李业难以置信地看着朱儁,心说击败名震天下的骠骑大将军就这么容易?

    “请你来,就是要你和李儒、郭嘉好好谈谈,什么事都答应他们。董卓、李翊和袁绍一样,都蹦不长了,所以你委屈就委屈一点,将来有你扬眉吐气的时候。”朱儁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洛阳的军队送出去,然后我们起兵勤王。”

    ………………

    三方的商谈异乎寻常的顺利,这让郭嘉皱眉不展,忧心忡忡。但是他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心里不安。

    而在三方顺利达成协议之后,郭嘉也只能是匆匆离开了洛阳,返回颍川,与主公李翊会面。

    四月中旬,平叛大军成立,包括李翊的六千亲卫铁骑,公孙瓒的一万五千大军,以及孙坚的一万五千大军,还有袁术麾下大将纪灵率领的一万大军,共计四万六千大军。

    董卓的西凉军并没有加入平叛大军,他的理由是大军行动没有足够的粮草。李翊却知道,董卓之所以不派军队加入,主要是担心这派出的军队被人给吞了。毕竟要去平叛的地方,是远离他老巢的关东。

    李翊其实也并不是真的想要董卓出兵。事实上他出兵不出兵没什么区别,李翊去平叛也不是打算真的要跟叛军死战,他的目的是得到人口。李翊相信,只要以粮食开道,绝对可以摆平绝大部分的叛军,只要收降这些叛军,将他们迁移到北疆去进行安置,李翊的目的就达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翊的军中又多出了两员猛将。不过这两人并不是李翊通过召唤系统召唤的,而是在南阳郡招募到的。这两个人一个是黄忠,另外一个是魏延。

    在南下之前,李翊就已经获知了黄忠和魏延的大部分情况。而在到了颍川之后,李翊再度派人仔细打听两人的情况,终于在郭嘉前往洛阳谈判的时候,摸清了黄忠和魏延两人的现状。

    在讨董开始前,黄忠是南阳宛城人,本来是南阳太守张咨手下的一个军司马。孙坚北上的时候,杀死了张咨,收编了张咨的人马。黄忠不愿意在孙坚手下做事,退出了行伍,回家种田去了。

    而魏延其实是南阳郡复阳县人,根本不是《三国演义》里面所说的什么义阳人,如今也不存在义阳这个地方。义阳其实是三国鼎立之后,曹丕在分复阳县设置的一个小县,存在的时间也不长,很快就取消了。所以李翊之前在名录中提到的信息,却是给了李氏商会的人错误指示,导致耽误了很多时间才找到魏延。

    魏家是复阳县的豪强,魏延的父亲魏廷在当地很有威望。而魏延虽然年轻,在复阳当地也颇有勇武之名。李氏商会的人偶然得到这个消息,最初不敢确认,是再三打探后才确定下来的。

    在得知黄忠和魏延两人的确切消息之后,李翊颇为感叹,小说真是害人啊,净给他错误消息。

    而后,李翊一边让徐茂公等人率领大军继续驻扎在襄城,而他本人则是悄悄地带着太史慈离开大营,前往宛城和复阳县拜访黄忠和魏延。

    黄忠本来无意复出,不过在看出了李翊的诚心之后,还是答应了出山。

    至于魏延的事情就比较好办了,他本来年纪就不大,才虚岁十八岁,正是爱面子的时候。在看到李翊竟然亲临魏家拜访之后,很爽快的就答应跟着李翊混。而他老爹魏廷也答应将家族迁往北疆。

    时间刚刚进入四月下旬,平叛大军就出发了。大军兵分两路,李翊跟公孙瓒率领各自大军,通过陈国和陈留郡进入兖州腹地,而孙坚跟纪灵则是率军通过汝南郡,前往徐州。

    李翊跟公孙瓒的行程很顺利,各路诸侯根本不敢阻拦他们的大军,在得到李翊不会进入各诸侯的城池的保证之后,大家都放开了大路,让李翊和公孙瓒行动。(未完待续。)

第0396章 人口大掠夺() 
兖州的叛乱民众虽然多,但都是一些小股流寇,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军队。李翊和公孙瓒带着大军一路东行,在棒子和萝卜的双重攻击下,平叛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陈国、陈留郡、梁国、济阴等郡国的民乱在李翊和公孙瓒的大军经过之后,都被平定了。

    大量的被招抚的流寇、乱民被尾随在大军身后的李氏商会的商队带着,往北疆迁移。而各地诸侯看见这种局面,都非常高兴。尤其是李翊真的没有占领任何一座城池,更是让他们悬着的心都落回了肚子里。

    唯一看出危机的,只有正率领军队在老家沛国平定叛乱的曹操。他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那就是在李翊和公孙瓒的大军路过之后,当地州郡的人口骤减至少五成。

    就拿陈留郡来说吧,在讨董大军成立之前,这是一个人口过百万的人口大郡。经过讨董大军的蹂躏之后,这里依然有差不多八十万人口。然后就是不断地爆发民乱,但这个过程人口依然没有太大的减少。可是随着李翊的大军进入陈留郡平叛,乱民倒是不见了,可是陈留郡的人口一下子爆降到不足四十万。也就是说,有至少四十万人口,被李翊借着平乱的机会,给拐到了北疆了。

    不但是陈留郡,其它郡国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在李翊大军经过的豫州陈国、梁国和兖州陈留郡、济阴郡、山阳郡、任成国、东平国、鲁国和济北国共九个郡国,共流失了超过三百万人口。其中人口大郡国陈国,一下子就流失了一百万人口。

    随着这些郡国人口的大减而来的,是在北面的冀州大地上,那一道道滚滚向北的人潮。这些都是骠骑大将军李翊迁往北疆的各地流民。

    看到如此庞大的人潮,很多诸侯已经回过味儿来了,那就是北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粮食危机。骠骑大将军李翊之前不出兵南下中原的最大借口,已经不攻而破。

    但是,尽管大家心里面都很清楚,却没有任何人敢说出来,因为他们承担不起这个后果。真要是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北疆根本不存在粮食危机,那也就意味着北疆二十余万大军可以随时南下中原。以北疆军打败那么多强大的异族的彪炳战绩来看,恐怕没有谁能够抵挡北疆大军的攻击。

    因此,诸侯们都保持着沉默,静静地看着李翊在兖州各地平叛,看着李翊把一股股的流民招抚,然后迁往北疆。

    这些诸侯们的想法很简单,这些流民留在当地,不但不能带来任何好处,甚至可能带来极大的灾难。现在骠骑大将军将他们招抚迁往北疆了,本地的压力小了,郡国安定了,他们的实力也可以逐渐的恢复。

    而随着这些郡国逐渐转向安定,压力却是转移向了北疆。就算是李翊不知道采用了什么手段,让北疆不再缺粮了,但是想必以这些地方的基础,也不可能承受太多的人口。随着李翊迁往北疆人口的暴涨,总有一天会承受不了。

    你不就是想要人吗,那好,我就送你人口,看会不会把你撑死!很多诸侯们都这样想着,他们不但不阻止李翊,甚至还配合他,帮助迁移更多的流民前往北疆。就连南面的荆州和扬州等地,一些叛乱比较严重的郡国,都开始联系李翊,问他是不是可以把这些地方的流民也一起迁往北疆。

    对此,李翊是来者不拒。

    ………………

    在进入五月中旬的时候,李翊和公孙瓒的大军已经抵达泰山郡境内。

    泰山郡,地处兖州最东边,因山而得名。

    元封元年四月,武帝封泰山,禅肃然,济北王刘宽颇为识相,主动将领地内的泰山一带的地域献出,武帝以其地设置了泰山郡。

    数百年过去,泰山郡也是屡经变迁,辖域最大的时候是在汉成帝绥和元年,总领二十四县,辖下共计十七万户有余,人口高达七十二万。

    到了汉末泰山郡的辖域已经大为缩水,只剩下了十二个县,人口也缩减到五十万不到的样子。

    不过,在李翊眼中,泰山郡境内的繁荣景象,仍然远远胜过了洛阳、河东这些地方,比起残破的陈留、颍川,更是有若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一般。

    乱世中,只要避开战火,就算很偏僻的穷乡僻壤,都会显示出让人惊艳的繁华气象。何况,齐鲁大地原本也不是什么荒僻的地方,否则后世的大诗人杜甫也不会发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感叹了。

    时值五月初夏时节,登高远观,齐鲁大地一片郁郁葱葱,望不尽的天光山色,如同一块巨大青翠玉石,远远与天海融为一体,一眼望去,让人有种呼吸顿止,物我两忘的感觉。

    李翊看了看身边的泰山泰山丁原,问道:“青州黄巾由来已久,泰山与青州近邻,却有如此繁华的景象,建阳兄,你可知其中缘故?”

    丁原思考了片刻,这才答道:“其中原因甚多,一时难以尽述,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地势和人文……”

    泰山郡内多山,北有泰山,东有临乐山,南有蒙山,这是主要的山脉,其他数得上名字的高山,四面分布,足有数十座之多。群山环绕,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群山之间,是大片的丘陵,算不上什么天堑,但也极大的增加了大队人马行军的难度。

    泰山郡虽然很大,却只有中部泰山脚下,至东北部的莱芜,即汶水流域的长条形地带属于平原,也是菁华之所在,其他地方都是真正的穷乡僻壤,没什么油水可捞,黄巾自然不会有大举出动的兴致。

    而莱芜与青州的齐国接壤,齐国是青州治所临淄所在,是青州相对最为安定的地方。正因为这几层屏蔽,所以,泰山郡虽然地处要隘,却一直没有经受过太大的战乱。

    除了地理方面的因素之外,泰山本地的人文也是重大因素之一。

    齐鲁之地是孔孟之乡,同时也是出了名的民风彪悍的地方。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齐带山海……民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

    持刺劫人,就是持刀劫掠,做没本买卖了,由此可见,后世山东响马的历史,是悠远流长的,在太史公的时代,就已是大名鼎鼎。

    所以,青州贼虽多,但泰山贼也不少。而且泰山贼跟青州一盘散沙的情况不同,他们是有统一的头领,接受统一号令的。

    同样是贼,但有组织的肯定比没组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