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询问哪位武将可以率军前往剿贼,大将军何进出班,举荐自己的弟弟河南尹何苗率兵剿贼,天子准奏,命令何苗率领两万北军前往剿灭荥阳贼。

    这边何苗刚刚率领大军离开洛阳,前往荥阳剿贼,西边的凉州又热闹起来。韩遂杀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拥兵十余万,进军包围陇西。凉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讨伐韩遂。陇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黄衍反,与韩遂连和,耿鄙为别驾所杀。汉阳人王国,自称合众将军,都与韩遂联合,进而包围汉阳,汉阳太守傅燮战死。耿鄙的司马、扶风人马腾,也拥兵反叛,韩遂等共推王国为主,攻掠三辅地区。

    经过一次次的分兵,洛阳的兵力已经非常空虚,只有南军拱卫京师了。

    居心叵测者心中高兴坏了,这下子他们的计划看来肯定成了。

    然而有句话说得好,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就在天子即将离京、回河间国老家祭祖的前夕,洛阳北方的天空出现赤气,东西竟天,太史上言“当有阴谋,不宜北行”。

    一向一意孤行的天子这一次竟然采纳了太史的进谏,还下敕命令让王芬罢兵,不久又征召他入京。王芬非常恐惧,以为自己的阴谋暴露,自杀身亡。而其幕僚许攸、陈逸等人潜逃。冀州府,官府衙役大量出动,抓捕大知堂的信徒。

    担惊受怕的不仅仅有王芬等人,京城的大将军何进也是度日如年。这天上朝,天子就问了句“何苗在荥阳剿贼,做的怎么样了?”,就吓得何进差点尿了,回家之后马上给何苗写信,让他快点进兵,剿灭“荥阳贼”。

    有了何进的命令,何苗不敢怠慢,两万大军“猛攻猛打”,三天就剿灭了一万多“荥阳贼”,平息叛乱,回师洛阳。

    天子也没有做好跟大将军撕破脸的准备,派使者至成皋欢迎,授命何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

    但是回到北宫的天子却是怒不可遏,砸了不少东西。

    “那襄楷和合肥王还要不要继续追查?”蹇硕望着天子,迟疑了一下,说道,“以臣看,襄楷肯定有份参予,否则王芬也无法和蚁贼互相勾结。至于合肥王?”

    “当然要查。”天子冷笑道,“合肥王更要查。”

    “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啊。现在关键是要抓住襄楷和许攸,只要抓住他们其中的一个,事情就有突破。”刘虞捋须说道,“但是,我们是不是确实需要这么查呢?张太尉已经说了,现在洛阳最需要的是稳定。”

    天子站起来,急躁不安地来回走了几步,大声说道:“朕现在手上要是有几万大军就好了。”

    “陛下何不考虑借助此事,趁机收回大将军的兵权。”刘虞捋须说道,“这个时候,大将军是不是亲自去一趟合肥?”

    天子一愣,接着茅塞顿开,面露笑容,拍手大叫道:“还是爱卿深藏不露啊。”

    ………………

    朝中君臣正忙于斗法的时候,北疆的战火已经熊熊燃烧起来。

    鲜卑人得知李翊要举兵北征的消息之后,竟然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在新任鲜卑大首领蒲头的倡议下,鲜卑各部打着为前任大首领和连报仇的口号,在冰雪刚刚开始消融的时候,大举南下进攻北疆。

    西部鲜卑的狂沙部落和东羌诸种部落,匈奴屠各部落大约四万多骑突然侵入了并州朔方郡,攻陷三封城。现在鲜卑人、羌人、匈奴人正在黄河北岸集结,准备渡河攻打临戎城和沃野城。

    西部鲜卑的野狼部落以两万骑攻击西凉的武威郡,张掖郡。

    鲜卑新大首领蒲头的弹汗山三万大军以及北部鲜卑秃发部落的三万大军出现在并州云中郡,他们攻占了云中郡的郡治云中城之后,迅速向雁门郡方向移动。

    同一时间,蒲头的弟弟步度根统率三万弹汗山诸部落和拓跋部落的大军,共计五万大军,全力攻打代郡和上谷郡一带。

    幽州渔阳郡,东部鲜卑的宇文部落、慕容部落和段部的联军七万大军停在了广平一带,没有继续攻击渔阳城,渔阳郡的形势稍稍得到一点缓和,但辽东辽西的乌丸人却趁机反叛,声势越来越大。

    辽东叛军公孙晗、公孙琙、公孙度等人联合了辽东诸胡,聚集了大约五万人马,再次攻打辽东。

    再加上之前,西凉叛军首领王国、韩遂、马腾等人联合了部分西羌诸种,聚集了大约五万人马,攻击汉阳郡。

    一时间,以鲜卑人为首的胡族联军近四十万大军南侵,大汉的边疆凉州、并州和幽州三大州都烽火遍地,气氛空前地紧张起来。

    尤其是京师洛阳地区,因为先前的一系列抽调兵力,现在兵力异常的空虚,仅仅有南军拱卫。而南军的数量有限,而且多年未参加战争,战斗力成疑。这个时候,要是鲜卑人来个直捣黄龙,从兵力同样空虚的并州南下,那京师百官包括天子都要被人包饺子,一锅端了。

    一些人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还真是作茧自缚啊。

    太尉张温、司徒崔烈、司空许相和朝中九卿、各位诸卿齐聚嘉德殿议事。

    以太尉张温为首的主战派要求天子立即让卫将军李翊统领北疆军队,全权负责抗击胡人入侵和平定叛军。

    “陛下,目前看起来,胡人此次入侵的规模虽然非常大,但攻击重点只有两个,一个是长安和三辅。如果长安和三辅有失,京师也必然告急。另外一个则是并州,拿下并州,鲜卑人就可以长驱直入,威胁京师。”张温说道,“胡人的胆子现在越来越大,以前只是攻打一下幽州、并州这些边疆州郡地区,现在竟然连三辅地区和京师洛阳都敢图谋了。”

    张温随即慷慨激昂地大声说道:“陛下,胡人气焰日趋嚣张,若不早日将其打压下去,必将成为我大汉心腹之患。今日我们当以重兵痛歼蛮胡,把他们赶出我大汉国境,以保我大汉万里江山。”

    “卫将军李翊,能征善战,自从其从军以来,大小数百战,未逢一败。他坐镇幽州,可让其统领幽并二州的军队,阻挡鲜卑人的入侵,御敌于国门之外!”(未完待续。)

第0284章 亡国论(求保底月票)() 
张温话音刚落,崔烈马上就出言反驳。

    “陛下,张太尉之言,甚为不妥。”崔烈说道,“以臣之见,此次鲜卑联络羌人、乌桓以及辽东诸胡犯我汉疆,全因卫将军李翊的勃勃野心而起。最近以来,卫将军李翊一直在整军备战,准备春暖花开之时,率领大军北征鲜卑。定是李翊的举动,让鲜卑人感受到了威胁,这才愤而反击,想要先下手为强,阻止李翊对大草原的征伐。可以说,鲜卑人此举纯粹是为了自保,不得已出此下策。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不是跟鲜卑人硬碰硬的打仗,而是和谈,使其主动撤兵。”

    “如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征战连绵,国库空虚,我们根本没有财力支撑这种旷日持久的大战。现在当务之急,是平定河内郡的叛军,以确保京畿无忧。但仅此一地的平叛军资就要十多亿钱,这已经基本上把国库掏空了。”

    “依照张太尉的建议,以卫将军为将,统率十余万人的大军迎战蛮胡,那么,这又要耗费多少钱财?”崔烈四下着看诸位同僚,苦笑道,“没有三四十亿钱,这仗能打吗?如果卫将军久战无功,或者再败个几战,我们到哪里弄钱去?”

    崔烈叹道:“以臣看,我们还是暂时放弃边郡,死守三辅之地和河东、河内二郡吧。”

    “大家看看西凉。西凉平叛已经持续两年之久,虽然我们重创了叛军,但至今没有彻底平定,我们在那块贫瘠的地方耗费了上百亿军资,最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如果我们当初放弃西凉边郡,我们就可以省下那笔巨额军资,我们可以减轻赋税,可以安抚赈济散落各地的流民,可以让饱受战乱的百姓休养生息,那么,也就没有现在的蚁贼叛乱了。”

    “仗打得越多,国家就越穷,国家越穷,百姓就越苦,百姓越苦,叛乱就更多,如此周而复始,我大汉国何日才得以安宁,何时才能恢复元气?”

    “边郡地广人少,像西凉的北地郡,不过二万多人口,并州的朔方郡,不过一万多人口,这些郡县我们每年拨给他们的赈济都比他们上交的赋税高出几十倍。如果我们暂时放弃这些郡县,不但无损于国家的财政,还可以让国家暂时脱离战祸,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

    “一旦我们的国势强盛了,国库充盈了,陛下可令几员大将,各率雄兵北上击胡,一则可以收复国土,二则姓下可以重建当年武皇帝的不世功业。”

    “陛下,鲜卑人此次出兵,打的旗号就是为其前大首领和连报仇。在朝诸位皆知,和连是在去年冬天被李翊所杀,与其一起身亡的还有数万鲜卑大军。既然鲜卑人是为了给和连报仇,以臣之见,陛下不妨******翊的一切官职,将其交给鲜卑人处置。如此一来,鲜卑人没有了进兵的借口,必然罢兵,则我大汉的危机可解。”

    崔烈刚刚说完,侍中杨奇随即出列,痛骂崔烈一派胡言,是亡国之论。

    杨奇是前朝太尉杨震的长门曾孙,和杨彪是堂兄弟。杨奇少有大志,不以家势为名,喜欢与英才俊杰为友,讨厌和豪强富贵者来往。他精通经学,聪明敏锐,曾为太学博士,有门徒二百。此人不献媚求荣,敢于直言,连天子都照样顶撞。天子非常喜欢他,曾经当着满朝文武说文博脖项硬直,不低头屈项,真正是杨震的子孙。

    天子一看是他,赶忙说道:“爱卿不要骂人嘛。你先说说,崔司徒说的为何是亡国之论?”

    “陛下,当年武皇帝命令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大将军先后北上抗击匈奴,不仅收复了陇西、北地、上郡、云中、雁门五郡的北部,还收复了河南地,置朔方、五原两郡,北边疆界直达阴山以北。”

    “在西疆,我大汉国不断西进,拓展了大片疆土,陆续设置了酒泉、张掖、敦煌、武威、金城等河西五郡。”

    “武皇帝还命令我大汉国的军队远征西域的强国大宛国,大获全胜。自此西域诸国震恐,纷纷臣服,遣使朝贡。于是我们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在轮台、渠犁等处屯田,占据天山南北,疆域空前的辽阔。”

    “自武皇帝以后,我大汉国国势渐弱,疆土日渐缩小,到了本朝,西域都护府已经不复存在,边疆各郡更是被鲜卑、匈奴、乌丸和羌人蚕食侵占,边地早已面目全非,大汉国蒙羞已久。”

    “中平元年,黄巾蚁贼叛乱,本朝无暇顾及北边,蛮胡因此有恃无恐,疯狂入侵,致使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等六郡郡治内迁,此六郡的北部疆域以及雁门郡恒山以北,代郡、上谷桑干河以北的大片疆域尽归胡人所有。安定郡朝那以北,西河郡离石以北,均为鲜卑、羌胡所占。东北方由于高句骊日益强大,玄牵たぶ文谇ǎ掷丝さサゴ罅耄ń癯拾氲褐醒肷铰觯┮远拇笃恋匾惨丫∈!

    “我们已经放弃了这么多土地,但胡人入侵的步伐何曾停止?我们已经休养生息了这么多年,但何曾有力收复北方失地,再夺西域?如果我们再一味的忍让,放弃,我大汉国的疆域在哪?我大汉国的忠烈在哪?我大汉国的天威在哪?”

    杨奇面对诸位大臣,大声说道:“祖宗流血流汗打下的大片江山在我们手中白白地失去,试问诸位,难道你们心中就没有一丝一毫地愧疚吗?我们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我等身为大汉臣民,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寸土不让,寸土必争,虽战死疆场亦无怨无悔,否则,何以为人,何以为大汉国的人?”

    朝堂上一片肃穆,只有杨奇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大殿上回响。

    杨奇再度面对天子,躬身说道:“陛下,崔司徒提议放弃边郡,以国土换取短暂的安宁,这根本就是亡国之论。采用这种办法,我们虽然可以躲避这次战祸,但却纵容了胡人的入侵,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胡人占驻我们的城池,抢夺我们的财产,杀戮我们的子民,蹂躏我们大汉的江山,却大言不惭,恬不知耻地说这是为了大汉国的兴亡,这不是亡国之论是什么?”

    “今日放弃一县,明日就要放弃一郡,那后天呢?胡人在我大汉国的土地上跃马扬鞭,耀武扬威,肆意杀掠,他们看到我大汉软弱无力,不堪一击,势必更加飞杨跋扈,得寸进尺,步步进逼,难道后天我们还要放弃一州之地吗?”

    “今日不杀胡,明日必被胡所杀,这等浅显的道理,崔司徒难道都不明白吗?”

    “至于罢免卫将军李翊,将其交给鲜卑人处置之议,更是动摇我大汉根基之举。天下人皆知,卫将军李翊乃是我大汉柱石,没有他,我大汉此刻恐怕仍在遭受黄巾叛乱之苦;没有他,辽东叛军恐怕已经打到冀州;没有他,去年冬天鲜卑人的大举南侵,恐怕就已经渡过黄河。可以说,我大汉国近两年来还算安宁,卫将军李翊当居首功。”

    “臣未曾闻,自上古以来,有哪一朝做出过有功不赏反而罚之之行为,也未曾闻有哪一国自毁国之柱石而不亡。这样的道理,我也不相信崔司徒不知道。可崔司徒依然提出了这么两个亡国之策,要么就是鲜卑人的奸细,要么就是包藏祸心,欲亡我大汉。”

    杨奇瞅了崔烈一眼,继续说道:“陛下,昔日壮节侯傅燮曾言,‘杀司徒,则天下可安’,今日我杨奇要再说一遍。”

    杨奇突然昂首挺胸,放声狂吼:“杀司徒,则天下可安!”

    喊声震荡殿堂,惊心动魄。

    满朝文武,无不骇然变色。

    司徒崔烈更是面无人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呼道:“陛下,臣绝无此意,绝无此意啊。臣对大汉忠心耿耿,惟天可表。臣对陛下的忠心,陛下亦知之。臣所以出此下策,实在是太过担心京师的安危,太过担心陛下的安危,绝无祸患大汉和陛下的意思啊,还请陛下明察。”

    “崔司徒的忠心,朕还是知道的。”天子点点头,没有追究崔烈的意思,而是问杨奇道,“爱卿,崔司徒无心之言,就不必在意了。不知对如今危局,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杨奇也知道,想要借此机会弄死崔烈是不要想了,他想了想,点头道:“虽然如今胡族分多路进攻我疆界,威胁三辅和京畿,看上去很危险,但臣有一策,可破此危局。”

    “弹汗山是鲜卑人的祖地,在鲜卑人的心中,就像是洛阳之于我大汉,只要卫将军率领一军攻击弹汗山,鲜卑各部必定回军救援,我边疆危机可解。”

    “臣愿为使,亲到幽州下旨,督请卫将军李翊即刻率军北上,诛杀蛮胡,护我国土,振我大汉天威!”

    天子心潮澎湃,一时间豪气冲天,拍案而起,振臂狂呼:“杀,杀,杀尽蛮胡!”(未完待续。)

第0285章 召唤刘伯温() 
在杨奇的劝说之下,天子坚定了抵抗鲜卑人入侵的决心。他任命李翊为镇北将军,位在九卿之上,三公之下,统领幽州和并州的军政事务,全力跟鲜卑人作战。

    大将军何进回到府中,慨然长叹。

    当今天子对李翊的恩宠和袒护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想象,让李翊统领幽州和并州两个边疆大州的军政事务,其用意之深不言而喻。做为深受皇恩的李翊来说,他除了对陛下奉献自己的忠诚以外,他还能拿什么来报答?

    何进不禁想到了将来。如果羽翼渐成的李翊和皇宫内老奸巨猾的奸阉内外联手,狼狈为奸,合力对付自己,那自己会不会像梁翼、窦武一样,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宗族尽灭的下场呢?

    何进想到埋藏在北邙山乱坟岗内的梁翼和窦武,心内顿时一阵发紧,一股凉飕飕的寒意霎时掠过了全身。

    事实是残酷而无情的,如果自己不奋力抗争,最后的归宿也就是那个荒凉的北邙山。

    只有小史侯坐上皇位,何氏一族才能保得住性命,这个命运是从小董侯出生,王美人死去之后,就已经注定了的,是再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如果自己放弃了,死去的不仅仅是小史侯和皇后,还有他这个大将军,还有何氏宗族的所有亲人,还有成千上万的门生故吏。

    谁想陷入血腥的皇权之争?但一旦陷进去了,哪有脱身的机会?不是死就是活,绝无第三条路可走。

    李翊这个北疆的蛮子,糊里糊涂地一脚就插进了这个是非圈,生死圈,他懵懵懂懂的,什么都不懂,他凭着自己手中的战刀,会把大汉国的命运引到哪里呢?

    ………………

    大汉国中平三年三月,天子圣旨到达泉州。

    而随着李翊接下圣旨,“三国志2018系统”再次给他带来了一个惊喜。因为如今他总领幽州和并州的军政,满足了系统升级的要求,系统升级到三级。

    而随着系统的升级,除了李翊能够兑换的科技档次跟权限提高之外,系统规定的召唤名额也随之扩大到了八人。

    而如今李翊已经召唤了五人,还剩下三个召唤名额。

    在这个大战将临,急需人才的李翊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治下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领地、四百多万人口,带给了李翊一大笔的功绩点收入,尽管通过找系统兑换一些技术消耗了一部分,但李翊依然还有一千一百多万的功绩点。

    这些功绩点本来足够他召唤好几名2A级武将了,可惜受到名额限制,李翊也是有心无力。

    现在召唤名额放开,李翊自然是老实不客气,一口气召唤了一文一武,消耗掉了两个召唤名额。

    因为系统升级到三级,如今李翊已经可以召唤乙类2S级以下的武将了。所以,李翊毫不犹豫的把召唤等级限制在了乙类2S级档次,也就是召唤的武将中,有两维在95以上、另外还有一维在90—95之间,剩余两维在90以下。

    李翊率先召唤的是谋臣。

    如今,李翊麾下虽然有徐茂公、贾诩、荀彧、荀攸和田丰等五大一流甚至是超一流谋士,但随着接下来大战的开始,李翊感觉到谋士依然有些缺乏。

    “主公如今共拥有11837927个功绩点,可以召唤一名乙类2S级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