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以同样的话,先后试探过杨赐,问过赵忠,问过皇甫嵩,甚至问过最近一段时间他十分宠信的小黄门蹇硕,但没有一个人回答他。大家都顾左右而言他,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

    只有老太尉杨赐,天子的老师,他在上个月,也就是他临死之前,上了一道奏疏,含含糊糊的说了一大堆,但意思很明显,劝诫陛下打消这个念头。

    但天子不这么想。

    王美人的死,惊醒了这个庸碌无为,浑浑噩噩的人。他倒不是非常在意王美人的死,而是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是天子,根本就没有为所欲为的权利,自己就是一个被人喊做“天子”的白痴。

    那年他二十六岁。

    他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手上的权利,最后他得出结论,他自己没有权利,他的权利都被自己身边的宦官,国戚和臣僚们拿走了。

    本朝自光武皇帝以来,历时两百多年,在十四个皇帝中,十五岁以下即位的就有九个,最小的是殇帝,生下来只有一百天就当皇帝。

    年幼的皇帝即位后,不能亲理朝政,通常由母后执掌朝纲。太后们自己的能力有限,又不敢相信别人,只好重用自己的家人来处理政事。

    年轻的太后们让自己的父兄担任辅弼大臣,把持军政大权,逐渐形成了外戚专权的局面。

    从本朝的第四代皇帝和帝刘肇起,宦官因为经常接近皇帝,逐渐由原来单纯侍奉皇帝,到传达皇帝诏令、掌握文书,权力逐渐加大。

    年幼的皇帝成人后,就要亲政,要执掌大权,他们只能依靠身边最亲密的宦官去发动宫廷政变,把外戚势力打掉,夺取大权,于是就形成了宦官专政的局面。

    等到这一任皇帝死了,他的母后及其父兄又选立幼小的皇太子做皇帝,外戚又从宦官手里攫取大权,于是就又出现了外戚专权的局面。

    幼小的皇帝长大后,又依靠宦官打击外戚。

    于是,就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政,互相篡权的动荡局面。

    由于孝和皇帝以后的很多皇帝都是早年夭折,如殇帝在位时间只有九个月,少帝只有八个月,冲帝只有五个月,质帝只有七个月,废帝也只有五个月,这样就使外戚和宦官之间的倾轧斗争更为激烈。

    无论是外戚或是宦官专权,皇帝都是傀儡,只能任由这两股势力的其中一个来摆布。

    但不管这两股势力如何操纵朝纲,大汉的另外一个永不倒塌的势力,却在一直顽强而坚定不移地推动着大汉前进,这就是门阀世族。

    世族们绝对排斥宦官。排斥宦官的理由很简单,在门阀世族的眼里,宦官不具备人格,只是天子宫内执帚奉盏的奴隶。君臣之间,有社稷大义可言,真正的臣子应当是社稷之臣,而非天子的私臣,所以君王对臣不可无礼,而臣子对君王亦可去就,但是对宦官则无须如此。

    世族官僚也排斥外戚,但外戚的出身都是门阀世族,这一点又造成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了一定的时候,世族官僚往往都和外戚联手对付宫内的宦官。

    然而,门阀世族出身的官僚们有一点是他们永远都不会明白的。宦官们最早介入朝政的时候,并不是一心一意要和世族官僚们过不去。

    那位被世族官僚们用各种制度和礼仪禁锢在宫内的天子,不时地想把耳目手足伸展到皇宫之外的更为广阔的天地之中,他想为所欲为,他想直接干预由官僚们把持操纵的朝政。

    然而,天子既不能抢回被外戚霸占的权利,又被世族官僚们的清规戒律禁锢着,怎么办?他如何生存?

    天子只能倚仗宦官以求取自己失去的权利。天子如果不倚重身边的这帮残贱之人,他即便顶天立地,也是四顾茫然,真成了他一天到晚挂在嘴上的谦称孤家寡人了。

    另外,天子倚重宦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天子和宦官们的私人感情。主子和奴才朝夕相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之间的感情即便不是最真诚的,也不是君臣大义这种崇高却冰冷的道德所能替代的。

    五年前,当宦官们极力唆使天子册立何贵人为皇后时,宦官们是有目的的。因为他们最不希望册立来自门阀世族的女人做皇后,以免再出现像梁翼,窦武那样势力庞大的大将军,给他们造成生存上的威胁。

    何皇后是南阳人,出身低贱,她家世代都是屠户。当年何皇后进宫,也是依靠了宦官的帮忙。

    宫女必须要出身良家,但何家却是贱藉,没有资格。

    中常侍郭胜是何皇后的同乡,主持了当年的选妃,即本朝称为“算人”的工作。他在接受了何家的重贿之后,把何家这位美女弄进了宫。

    不久,她倚仗自己的姿色进入了掖庭宫。

    在宫中,当时的宫女何氏也就是如今的何皇后还有一个更为坚硬的后台,那就是中常侍张让,因为何皇后的胞妹,嫁给了张常侍的养子。

    但是,宦官们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何皇后也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何进。他每天操着屠刀卖肉,心中却一直在祈祷妹妹能得到宠幸。

    何进在他父亲死后,自作主张贿赂宦官,把自己的妹妹送进了大汉的皇宫,意图谋个出人头地。

    苍天不负有心人,他的妹妹终于受宠,被封为贵人。何进随即扔掉了屠刀,翻身一跃成为皇亲国戚。他先是被拜为郎中,再迁虎贲中郎将,后又出任颖川太守。

    皇后册封的当天,何进被召进京,拜为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

    可能是因为他的出身太微贱,宦官们没有像当年对待董太后的哥哥董宠那样借机把他杀了,但是宦官们忘了他的微贱可不同于别的微贱:他是个屠夫。

    现在,何进的权势受到宦官和世族官僚的打压,虽然执掌北军,但还没有威胁到宦官和世族,所以三方势力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互相制约,又互相利用,隐约成鼎足之势,其中犹以宦官的势力最为庞大。

    他们的势力平衡直接造成了天子大权的旁落,天子就是想夺一点权利回来,都无处下口。

    天子心里明白,却敢怒不敢言。他记得当年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宦官的时候,形势非常好。大将军当时掌握了北军五营,羽林军,虎贲军,甚至统领中黄门的黄门令都是窦武的人,谁都以为万无一失。

    但是,中常侍曹节,黄门令王甫等宦官硬是一夜之间翻云覆雨,反而尽数捕杀了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将两派势力连根拔起,就是窦太后也被逼无奈交出印玺,打入了冷宫。

    窦太后当时说了一句很有警世意义的话,献媚的人并不就是忠诚的。

    但谁是忠诚的臣僚?天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当他要废皇后杀皇后的时候,虽然是中官们跪在地上苦苦劝谏,但说白了就是威胁。闹僵了,把宦官逼到绝路上,逼到最后也许就是天子死得不明不白了。

    天子久居宫中,自然知道其中的诀窍。他只要不把某一方势力逼到绝路,无论自己怎么吃吃喝喝,做出多么荒诞不经的事来,甚至打打人,骂骂人,杀杀人都没有关系。

    这次辽东平叛,天子借助李翊的实力,突然之间掌控了朝堂上的主动权,他狠狠地打击了一下三方势力,悄悄地扶植了一下自己的宗亲,又巧妙地给三方势力留了条活路,最后自己赚大发了。(未完待续。)

第0228章 闹剧和最坏的消息() 
通过着件事情,天子突然之间明白过来,权利的掌握是靠实力,而不是单纯的说几句话,在诏书上盖上印玺就能拥有的。他要有实力,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要有一个忠于自己的将领统率这样一支军队。

    如果自己做到了这一点,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要钱就有钱,要杀谁就能杀谁,要把刘协做太子谁敢说半个不字?

    现在,大汉能够带兵打仗的将军,像皇甫嵩、朱俊、卢植、董卓等都是士族官僚出身,他当然不能相信,更不能把废嫡立庶这么大的事随意说出来。

    李翊虽然同样是出身士族,但是他早年被发配北疆,而导致这一切的,正是宦官。所以这天生就注定了李翊不可能跟宦官走到一起。

    另外,李翊是单纯的靠军功崛起的,在那些世家大族的眼中,李翊就是一个匹夫,根本不会认同他士族出身的身份。这从这一年多以来,世家大族想方设法的想要弄死李翊就可以看出来。有了这一系列的事情,李翊跟世家大族走到一起的可能性也很小了。

    问题是,自己怎么肯定李翊忠于自己?怎么肯定李翊一直忠于自己?

    他决定派人去看看,派不同的人去看看,最后自己判断总结一下。

    如果李翊的确值得自己信任,那么自己就赌一把,不是赌掉自己的性命,就是赌掉自己的江山。

    如果李翊的确就是一个草莽之辈,不值得自己信任,那自己也就没有必要为了他得罪朝堂上所有的人。

    “爱卿,你看,让小黄门蹇硕为犒军使,带着议郎刘和,北军中候刘表,还有大将军掾侍御史袁绍四人同去辽东慰军,你看如何?”

    刘虞闻言,心里暗暗替李翊担心,他小声说道:“陛下此议非常好,这样也可以暂时堵堵大家的嘴,让陛下安静一段时间。”

    “不论前将军有什么过错,一切等辽东平定了再说。”天子说道。

    顿了顿,天子说道:“另外,张温,袁滂,董卓他们在西凉大半年了,不但没有剿灭叛军,也没能给朕赚钱,反倒是花费了朕数以十亿计的钱财,真正的劳民伤财。爱卿,你看,这些人是赏呢?还是要追究他们的责任?”

    刘虞看了他一眼,心道:这还不都是你的错,答应的事又反悔,出尔反尔,现在倒要追究别人的责任。

    “陛下,赏罚严明,才能鼓舞人心啦。他们在西凉征战经年,功劳还是很大的。”

    天子站在琴台前,沉默不语。

    ………………

    三天之后,小黄门蹇硕、议郎刘和、北军中候刘表、侍御史袁绍四人带着慰军车队,出了京师洛阳的东门,火速赶往辽东。

    与此同时,一封圣旨也被送往西凉。天子在圣旨中严厉斥责了西凉讨伐叛逆的众将领的劳而无功,并给他们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在一个月内再不能取得一些成绩,那就准备拿钱出来买他们的命。

    京师洛阳距离西征军大营所在地右扶风的槐里城并不远,两天之后,当北上辽东的慰问车队还在陈留境内的时候,圣旨已经送到了西征军的大帐中。

    西征军主帅、车骑将军张温,西征军副帅、执金吾袁滂,破虏将军董卓和荡寇将军周慎等西征军主要将领接到圣旨,知道再不能跟西凉叛军暗通款曲,维持这种小打小闹的和谐局面了,否则自己几个人就要大出血。

    三天之后,张温等人率领大军离开槐里大营,西进跟西凉叛军的韩遂、边章所率大军决战。

    又过了两天,在前往辽东慰问的车队刚刚走到冀州最北面的常山国的时候,西征军与西凉叛军大战于美阳。

    十八万朝廷大军,无论是在兵力,还是在装备训练上,都远远强于西凉的十一万叛军。因此,在这场硬碰硬的战斗中,西凉叛军大败,折损了五千多人后,韩遂、边章率领叛军,进行了一次千里大转进,直接从司隶的美阳撤往凉州边境金城郡的榆中城。而朝廷大军也在这一战中伤亡三千多。

    一场发生在三十万大军参与的大战中,双方的总伤亡还不足一万人,在辽东的李翊于三天后接到接到暗影组通过信鸽传来的消息之后,也是彻底醉了。也难怪这场西凉平叛之战能够打上好多年,到了最终都没能平定,反倒是产生了韩遂和马腾这两个割据军阀。

    张温一边派信使向京师洛阳传递捷报,一边派荡寇将军周慎率领三万人追剿边章、韩遂。

    参军事孙坚向周慎建议说:“叛军据守的城中缺少粮食,将从外面运入。我愿充领一万人,截断敌军的运粮道,将军统大军跟在后面接应,叛军必然会因疲惫饥饿而不敢应战,退回羌人腹地。到那时,再合力围剿他们,就可以平定凉州。”

    周慎没有听从他的建议,率军将榆中城团团围住。

    而边章、韩遂分兵驻守葵园峡,反而将官军的运粮道路截断。周慎感到恐慌,丢弃辎重撤军,寸功未立,倒是送了西凉叛军不少礼物。

    张温又派董卓率领三万人去讨伐羌族的先零部落。羌人与胡人在望垣以北将董卓团团围住。

    董卓军中缺粮,于是便在打算渡河的地方筑起堤堰,假装要捕鱼充饥。然后,在堤堰的掩护之下,悄然撤退。等到羌人发觉而追击时,董卓早将堤堰决开,河水已深,致使羌人无法过河追赶。于是董卓回师,驻扎扶风。

    刚刚翻起了一点儿浪花的西凉战场,再次归于平静。不过,这一战的结果可谓是各方满意。西凉叛军虽然损失了五千多人,但是他们也给西征军造成了三千多的伤亡,而且还得到了荡寇将军“赠送”的价值数亿钱的“礼物”,不但没有亏本,而且还赚了不少;西征军众将领呢,则是得到了打胜仗的战功,以及朝廷给的赏赐,可谓是名利双收;而朝廷百官呢,则是获得了一个堵住天下悠悠众口的噱头;至于皇宫中的那个天子,此刻已经高兴坏了,西征军大败西凉叛军,逼迫其千里大溃败,来自西边的危机也解决了,京师洛阳固若金汤,他又可以安安心心的收刮钱财了。

    ………………

    当一幕幕闹剧在京师洛阳和西凉上演的时候,辽东的战场却是风起云涌。

    李翊担心李逸的军队被叛军衔尾猛追难以脱身,亲自率领一万铁骑飞速进入高句丽西部边境接应。军队越过千山,直扑高句丽跟辽东郡的边境地区,最终在马訾水之畔两军相遇。

    李逸看到李翊亲自率部接应,非常感动。

    “你要是被叛军吃掉,我还在辽东打什么仗?”李翊笑道,“柳仲坚怎么说?”

    李逸把柳毅的临别之语转述了一下。

    番汗城的军队和粮食都太少,不足以抵抗十几万大军的围攻。将军想让柳仲坚坚守两个月,恐怕有点……”李逸摇摇头,忧心忡忡地说道,“若想坚守番汗城,至少需要一万大军。”

    “如果在番汗城留守一万军队,粮食根本不够。短期内,我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解除番汗城之围,也没有那么多粮食补充过去。”李翊无奈地说道,“平仲(寇准的字)已经三次来书,说目前的储粮很难维持大军的需要。如今西部五郡的粮食刚刚收割完毕,按他的估计,最快也要到下个月初,才能持续供应我们粮草。杨终把粮草拱手送给叛军,以至于我们现在有心无力。这纯粹是无奈之举啊。”

    “将军的意思,莫非是说我们自己的粮草也不够。”李逸吃惊地问道。

    李翊摇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辽东今年的收成并不好,百姓除了口粮,没有多少剩余,维持那刚收编不久的十二万人马非常困难。”

    像是想到了什么,李翊气急败坏地说道:“杨终那老小子倒好,把乐浪郡给搜刮个底朝天,然后连人带粮,一起送给了叛军,干净彻底。”

    张飞也是非常生气的说道:“杨终那个笨蛋,什么都不懂,就知道仗势欺人。现在他死了还在害人,丢下这么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

    李逸看看脸色不善的李翊,小心翼翼地问道:“将军,那我们还有吃的吗?”

    “有。”李翊叹口气,说道,“大家省一点,一天吃一餐,先把这个月度过去。”

    饭都吃不饱,还打什么仗?大家一时间心情都很沉重。

    斥候纵马飞驰而来,带来了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鲜卑首领于连率领八万鲜卑大军,分三路攻打代郡、上谷和渔阳。

    听到这个消息,李翊的心中顿时凉了半截。草尼玛的,自己最怕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李翊抬头望天,辽东的天空总是湛蓝湛蓝的,那种纯洁细腻温润的深蓝色,让人心醉,让人肃穆,让人可以丢掉一切烦恼,敞开心怀,尽情融入到浩瀚无边的静谧和深邃中去,那是一种舍弃,一种超脱,一种飞跃。

    辽东笑了起来。

    所谓否极泰来,这最糟糕的事情已经发生,那应该没有更糟糕的事情了吧?

    而且纵是千般难,万般难,也不过稍纵即瞬,弹指一挥间的事,有什么畏惧,有什么不能逾越的。

    顿时,他觉得这世上再没有什么难事。(未完待续。)

第0229章 全是名将() 
大汉国中平二年十一月,鲜卑入寇幽并二州。其中西部鲜卑出兵五万进攻并州北部的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和雁门郡等地,而鲜卑新任的鲜卑大首领、前鲜卑大首领檀石槐之子和连,亲率中部鲜卑和东部鲜卑的联军共八万大军,从西起代郡,东到辽西郡的千里边境线上,分五路入侵大汉。

    大汉西中郎将关羽坐镇代郡治所高柳,率领一万大军,亲自抵挡鲜卑大首领和连所率的鲜卑联军主力的进攻,双方在长城一线展开激战,杀的天地变色。

    大汉东中郎将岳飞则是坐镇上谷郡广宁县,率领一万大军,抵挡鲜卑联军对上谷郡的进犯。

    前将军府长史寇准坐镇渔阳郡治所渔阳城,同样率领一万大军,阻击鲜卑联军对渔阳郡的进犯。

    幽州别驾陈群、治中钟繇在荀谌、荀衍、辛评、辛毗等人的帮助下,调集粮草物资,以及广阳郡和涿郡两郡的郡兵,准备随时支援前线战事。

    另外,右北平郡太守刘政、辽西郡太守公孙瓒也是各自率领本郡兵马,跟入侵的鲜卑大军战成一团。

    一时间,整个大汉国北疆战火遍地。

    对于这样危险的局面,远在辽东的李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辽东的局面,他都只是在勉力应付,更不要说率军回援了。

    到了现在,李翊也只有相信自己麾下的几员大将能够不辜负他的期望,挡住鲜卑人的进攻了。

    对于西部五郡的战事,代郡和上谷方向李翊并不是太担心,因为无论是关羽,还是岳飞,那都是能够独挡一方的帅才。可是渔阳郡的寇准,李翊还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