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古大明-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明礼看着王爷就跟个孩子一样整天笑嘻嘻的没正行,但是他从没把王爷当成孩子,更没把王爷的话当成一个孩子的玩笑。

    他拿起桌上的杯子喝了一杯茶,平静了下内心,然后一脸郑重的对朱由校说道:

    “王爷请问,草民准备好了。”

第74章 商贾() 
“第一个问题就是想问问,你对天下商贾有多少了解。”朱由校问道。

    薛明礼稍作思量便沉声回道:

    “当今天下的商贾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官史背景的商贾,他们通常凭借着背后的官史,垄断着各自官史管辖下的各种特种行业,如青楼赌坊,盐矿漕运。不但利润丰厚而且也是寻常商贾难以插足的生意。”

    “第二类是世家名下的商贾,这种商贾多是当地乡绅,在本地既有威望也有名声。而且祖上多有官绅,田产繁多,宅地无数,平日收租放贷为生。”

    “第三类多是出身市井,本身并没有太深厚的背景,但却机缘巧合积攒下大量的财富,是纯粹的商人,这些人以商为本结帮成群,渐渐就形成了天下间的八大商帮,晋商只是其一。”

    “八大商帮?说说都哪八家,他们又都凭什么称得上八大商帮?”朱由校好奇的问,乡绅地主和官商勾结这他都懂,但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什么八大商帮。

    “殿下,这八大商帮都是按照各自地域划分的。”

    “首先就是讪西商帮,也就是晋商,讪西钱庄票号遍布于全国各地,甚至在海外番邦也有钱庄分部,凭借着汇取,押质中的暴利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商帮。”

    “副建商帮,其中多是大海商,凭借着与海外诸国的远洋贸易,富甲一方,也是八大商帮中最有钱的,但因为常年奔波海外,与朝中官员的交往不多,出了副建影响力是最小的。”

    “陕惜商帮——秦商,主要依靠当地发达的盐业产出,以及位于丝绸之路起点的独特位置,凭借连通西域与内陆的茶马交易积累下无尽的财富。”

    “讪东商帮,他们其实应该归于世家那一类,他们的构成大多都是当地的地主和拥有大量土地佃户的世家结合在一起。”

    “徽商,依仗着长江节点,控制着南北航货运输的咽喉,平时经营呀行放贷,遇到灾年或是丰年,便可囤积居奇牟取暴利。”

    “茳西商帮,也叫江右商帮,他们或许不是商帮中最有钱的,但却是商帮中人最多的!jx商帮商帮不像其他商帮或是垄断一个行业,或是垄断一地,他们的经营种类繁多,更是遍布全国尤其是瓷器最为出名,但经营的规模却都不大,相对其他商帮也很松散。”

    “龙游商帮,位于江南ly县他们主要依托这笔墨纸砚的生意,珠宝业和采矿也有涉及,当今天下的纸墨十之八九都出于游龙商帮。朝堂的官员都是文人,爱附庸风雅,大多都喜欢收藏笔墨纸砚,所以游龙商帮也是和朝堂官员最密切的,传闻东林党背后就是游龙商帮一力支持的。”

    薛明礼把自己所知晓的知无不言的都告诉了殿下。

    “既然晋商发展如此迅猛,你们薛家为何还要举家迁徙?”朱由校问道,他隐约的猜到了薛明礼要脱离晋商的缘由,但却不敢确定。

    薛明礼沉默了一下,然后压低着声音说道:

    “殿下说的没错,晋商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不只是日进斗金,去年一年的时间,晋商就在全国新开了两百多家票号分号,单江浙一带一年的利润就超过了五百万两白银,全国更是不少于两千万两白银的收入,这比前一年翻了五倍!”

    薛明礼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两千万两,一两白银二石大米,一人一年吃一石,足足可以养活四千万人。一旦侯家把晋商的票号钱庄统一在一起,这个收入在今后几年很可能翻几倍甚至十几倍,海外贸易愈发长盛,流进大明的白银越来越多,这个数字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殿下,朝堂一年的税收不足两千万两,而几年后晋商的收入将会是大民税收的几十倍!我们只是一介商贾,却掌握着如此惊天的财富,草民不敢想会有什么后果,所以草民便决心带着家人脱离晋商,没成想”

    “整个天下的财富都到了你们这小部分人的口袋里,大部分人吃不饱穿不暖,会有什么后果?”

    “无非天下大乱!或是抄家灭族!”朱由校站了起来自问自答的说道。

    “殿下说的是,这也是草民所担心的。”薛明礼看到殿下站起来也连忙跟着站起来弯腰回道。

    “本王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海外的白银越来越多的流入我朝,是好是坏?你可以慢慢想,如果一是想不明白,可以明日再来。”朱由校一脸严肃的问道,丝毫没有了之前的那种玩味。

    薛明礼没有选择回去好好考量,虽然他知道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他和他家族的重要。而是在脑中稍作整理便回答了朱由校的提问,因为这个问题他曾暗地里不只一次的想过,无数次的思索考量让他的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殿下是坏事!”

    “无论金银玉石,它们的本质就是些无用的石头,是因为他们的稀少,是因为人们需要一种稳定容易储存交易媒介,它们才会变成了如今的货币。”

    “而世间的一切都讲究平衡二字,原本我朝的白银是稀少的,也需要大量的白银来充当稳定的货币,所以白银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但!海外的白银并不是白给的,是需要用丝绸、瓷器、茶等等货物来进行的交换的,这几年的海商越来越多,海上贸易的利润也越来越高,茶丝瓷器运上船不出港的利润都是在明朝内贩卖到各地的数倍。一时间无数的商贾都把原本在国内贩卖的都挪用到出口上,导致各地物产的物价飞涨。”

    “这也都不算什么,毕竟出口的都是些价值高,但普通民众使用较少的,并不会对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

    “但这些海外流入的金银,同样也没对大多数的民众产生什么影响,因为这些金银最后都落入官商世家的手中,平民并没有因为金银的流入而赚到更多的银子。”

    “相反商贾们的钱财越来越多,越多越想赚!便开始在江南沿海一带把原本种植粮食的土地,全部改成了茶园,棉树一类的经济作物。”

    “起初草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半年之前的一次蝗灾,让草民认识到了其中的巨大危害。”薛明礼此时停顿了下来,喝了口茶好像对此事至今心有余虑

第75章 平衡() 
“去年夏天,川陕一带发生了一场蝗灾,蝗灾并不是十分严重,但却闹得川陕一带匪患四起,流民遍野。”

    “川陕一带地处内陆,当地多是穷山恶水,并不像沿海地区那么发达,百姓的生活也相对贫苦,不要说家里有多少余银,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银子长什么样。”

    “草民年轻的时候随着家人去过那里,有一次在小镇的街边茶肆吃茶,身上忘记带了铜钱用银子结账,结果茶肆的掌柜却不收,他根本就不认识银子。”

    “平常年份倒也罢了,无非是穷点苦点。但当蝗灾发生之后,当地的粮食被本地富户抢购一空,从江南一带贩运过来的粮食一石要二两银子,是当地丰年粮价的十倍有余。”

    “为了暴利抬高粮价,这些商人都应该砍了脑袋。”朱由校气愤的骂道。

    “殿下,商人并没有抬高粮价,江南的土地多用来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产量正逐年下降,当地的粮价往年就是川陕一带的三倍。算上长途运输的耗损,二两一石粮商的利润也不过是十之二三,甚至不比寻常年份从北方低价收购到南方高价卖出所赚的差价丰厚。”

    “贫穷地方的百姓只知道种粮食,当地的粮价就贱,银子也更值钱。而江南一带的商宦们一船一船的白银拉上岸,虽然绝大多数还留在商宦的手中,但不可避免的带动当地物价上涨。”

    “所以原本在江南百姓能承受的粮价,到了川陕就变成了天价,那里的百姓许多一辈子都攒不下二两白银,他们要拿几代人积攒下的财富去换取一家人几个月的口粮,而明年的光景却是未知。”

    “朝廷不是灾年都会拨款赈灾吗?为什么还会有百姓去买那些高价粮?”朱由校纳闷的问。

    “杯水车薪啊殿下,几十万两的赈灾款层层下拨,到了当地可能只有几万两,而这几万两还不能都用来购买粮食,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考虑,最后可能只有几万石粮食用于赈灾,而灾民又何止几万?”

    “官府每天施粥,能保证不被饿死就是万幸了,如果自己家里没有点存粮哪有力气干活?不下地耕种就算灾年过了他们也活不下去。”

    薛明礼意识到自己的话题扯的有些远,便继续又聊回到银子的问题sh外金银的流入,看似是无数的财富涌入我朝,但这些金银却没流入平民的手中,而是在官商世家的库房中,不但没有起到促进金融流通的目的,反而破坏了固有金银流通的平衡。”

    “南方地区的一切物价都在快速上涨,北方虽然上涨不快但财富却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手中没有什么钱财,一旦发生天灾人祸”薛明礼没有说下去,因为他看到殿下端着茶杯低着头,在哪小声嘀咕着,好像在思考些什么,他就没敢打扰。

    虽然在他的心中殿下少年老成,聪慧异常,但他也不确定殿下能不能听得懂他的回答,能不能明白他说这番话的含义?

    “通货膨胀、贫富不均、朝堂腐败、天灾不绝”朱由校听到薛明礼话后略有所思的小声嘟囔着。

    心里面叹息着大明朝今后的天灾人祸,内忧外患。朝堂内外有着种种弊端,也难怪风雨飘摇几十年的偌大王朝会轰然倒塌,被一群农民武装所击败,更被外族趁机入侵入主中原。

    看来朝堂的官史们已经烂到了根子里,即使有一天他君临天下,又怎么抵得过这些猪一样的队友?而且这样的队友还不是一只两只,整个朝堂上除了应声虫,就剩下这些只会窝里斗的猪队友了。

    他一时陷入了迷茫,他到底要拿什么?才能拯救这风雨中的帝国?

    朱由校一直在思考,在绞尽脑汁的想!薛明礼也端着茶杯坐在一边闭目冥思,俩人谁也没有再说话,一直持续到晚膳的时候,朱由校一脸疲惫的对他挥挥手让他出去了。

    虽然殿下什么也没说,但是薛明礼却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坚毅的神情,还带着一缕伤感

    薛明礼明白殿下听懂了他的话,心中也有了决断,他们薛家也获得了这艘看似小巧,但却蕴含着无限可能的帆船的船票,就差那一阵东风。

    夜,大同侯家别院。

    “隔壁怎么样?”侯诚俊拉着脸问。

    “爹,侯得考他们一家这次死定了,蜀中七虎他们不知道从哪带来了几十号亡命之徒,现在应该已经从地道进到他们家里了。”长子侯兴发回到。

    “好!哈哈!侯得考你夺我会长之位,老夫就叫你一家,活的过初一,活不过十五。”侯诚俊一脸阴狠的笑道。

    “发儿,你现在就出发带人和程将军他们汇合,以火为号,一旦咱们在他们家的线人点火,你就和程将军带人冲进去,把这些入室抢劫的大盗全部绳之以法,怎么做你懂吗?”侯诚俊拍了拍大儿子的肩膀一脸期许的问道。

    “懂爹,您放心,这些盗匪持械反抗,孩儿一定叫他们没有人能活着出去。”侯兴发保证到。

    “好,此事交给发儿为父放心,你去吧。”

    等到侯兴发出了密室,屋内就剩下侯诚俊和他的四儿子侯兴安。

    侯兴安小声问道“爹,此事危险为何要让大哥去?”

    侯诚俊也不回话而是来到密室门前,把门重新关好,然后坐回到桌边,看着自己的四子,淡淡的说到“你和你娘真像。”

    侯兴安第一次被父亲这样注视,有些不习惯,但听到父亲说到自己的母亲,便有些伤感的回道“父亲还记得,但是儿子已经快忘记娘的长相了,只记得小时候娘总爱唱小曲给孩儿听。”

    “是啊,你娘走的早,你也长大了。”侯诚俊感慨着走到他的身边,环手抱着自己的儿子。

    侯兴安的母亲死的早,在家里从小就不受待见,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出去跟着掌柜帐房在钱庄学习,一直到他成年这才回到父亲身边,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父亲的怀抱,第一次如此真切的感受到父爱。

    “安儿啊!你长大了,有些事情爹也该告诉你了”侯诚俊在他耳边说道。

    “轰隆”一声沉闷的雷鸣声响起,预示着一场暴雨即将来临。

第76章 血浓于水?() 
侯诚俊曾经不叫这个名字,侯诚俊的名字是因为入赘到侯家之后才被迫改的。

    没有入赘之前他姓姜名中明,是当地颇具名气的读书人,然而他的家境却很一般,家人为了供他图书向侯家借了很多钱。

    有一年他在外游历,遇到了一个他心爱的女人梁依蝶,是一个戏子,暗生情愫的两人私定了终身。这时家里的一封书信,说是老父病重他便许诺了梁依蝶会回来找她,回家去了

    留下了梁依蝶一人,在戏班中整日翘首已盼,可是这一等便是七年,他自从离开后就再没有了音讯,戏班里的人都说她所托非人,劝她找个人嫁了吧。

    固执的她依旧相信那个人还爱着他,七年来一直省吃俭用,攒下了钱替自己赎了身,背上行囊踏上了寻找心上人的旅途。

    来到了平遥在可客栈外与他擦肩而过,向客栈的老板打听,才知道那个许自己一生的男人,已经改了姓名入赘到别人门下,成了别人的丈夫,就连孩子都已经七岁了。并没有打算相见就要独自离去。

    “如果你娘当年离开了,或许会过得更幸福。”侯诚俊的眼中带着泪水的说道。

    “但是你娘不知道,那个客栈是侯家的产业,当时爹已经渐渐的接管了侯家的生意,这件事串到了爹的耳中。”

    “爹当年不是贪慕侯家的富贵,也未曾想过会辜负你娘,爹也是被形势所迫啊!”

    当年侯诚俊赶回家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已经有段时间了,他父亲活着的时候虽然病重,但却不想影响还在在外游学的他,便让家人隐瞒了病情没有再书信中告知他。

    治病吃药是要花钱的,很多钱,姜家根本就没有钱,外面还欠着侯家一大笔钱。侯家也确实想把他招为女婿,对于姜家父的病情有钱出钱,有药拿药。

    但姜父最终还是去世了,祸不单行,姜父这边刚去世,侯老爷家的独子也突患恶疾离开了。

    侯老爷是老来得子快六十岁的时候才有这一子一女龙凤胎,儿子更是连后都没留下,悲痛之余他也在为侯家的未来犯愁,毕竟他已经年过七十了,就多次让人怂恿姜中明的母亲,让她儿子入赘到侯家。

    姜母知道他们一家欠了侯家太多,原本就要定下的亲家,现在自己的丈夫去世了,侯家的独子也走了,侯家不可能再把女儿嫁到自己家。如果自己不同意就会和侯家反目,到时候侯家来追债,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和还没有功名的儿子根本还不上。

    反正她的丈夫也死了,她就这一个儿子,侯家也就剩下一个女儿,入赘过去或许书是没机会读了,但是儿子下半辈子的生活也有了找落,她也咬着牙同意了,写了封父亲病重盼子早归的信。

    侯诚俊回到家,还没见到父亲的灵位,就被侯家人绑上了花轿,送进了洞房,圆了房才被放出来,他想过逃出去去找梁依蝶,但是还没等他做好逃离的准备,她的母亲也病了,不久也去世了。

    三七一过正当以为了无牵挂的时候,却被告知妻子怀了身孕最后他留下了,他选择辜负一个心爱的女子,保全一个家,许多年过去了他以为当年和他许诺相守一生的女子,也早就找人嫁了,他曾一直想去派人问问,但却从来没鼓起过勇气。

    直到客栈的掌柜过来告诉他,有人打听他这件事,他才知道自己辜负了的人,一直在等着自己。他厚颜无耻的求她留下来娶她做妾;她答应了,她爱他,爱到不在乎是否能拥有这个人,爱到只要能在他身边默默陪伴便会无比幸福、幸运。

    妻子和侯家虽然重重反对,但是侯家此事大半的事情都由他掌管,他依然娶了她进门,八抬大轿就和娶妻一样,过了门之后的几年两人就过着幸福的生活,也有了孩子。

    他认为自己彻底掌控了侯家,却没想到他那去世的岳父终究是信不过他这个外人,暗地里留了一手,渐渐的他就在侯家被架空了,侯家女更是暗中派人毒死了梁依蝶,甚至还要杀那个年仅四五岁的孩子。

    无奈之下,他只能把心中的那种恨,和失去心爱之人的悲痛埋藏起来,去求她原谅,让她放过孩子。

    或许是念及夫妻之情,或许是不想撕破脸,最终她同意了,让孩子离开永远离开侯家,他就把孩子交给自己的亲信

    “爹,儿子虽然恨大娘害死了儿子的亲娘,但是大娘已经去世了,大哥可是您的亲骨肉啊,他平时又没有带过兵,突然让他带人围剿蜀中七虎这种悍匪,很危险啊!”侯兴安虽然满脸怒气但还是劝道。

    “亲骨肉?傻儿子啊,爹怎么能忍心让自己的亲骨肉去送死?你二哥和你三哥虽然也是你大娘生的,但是你爹为什么没让他们去?”侯成俊红着眼问道。

    “爹!你是说?”侯兴安一脸震惊的看着父亲说不出话来。

    “把你送走之后不久,有一个曾经在侯家做了许多年管事,但是被侯家辞退的老人来找过我,告诉了我一个秘密。”

    “当年侯家为什么会急着让为父成亲?是因为当时那个贱人就怀了别的男人的种,还是府里的下人的,后来被侯老爷发现把下人暗地里处死了。”

    “起初爹并不信,但是爹仔细回想了当时的情景,时间太久别的记不清了,爹只记得进了洞房爹只是灌醉了自己,就昏睡过去了。”

    “昏迷了怎么行房?女人或许可以,但是男人呢?当时的事情太多爹也没仔细考虑这个细节,当那个老人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