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舒颇觉快意,又看向另两座丹炉,里面的丹药和之前的并不相同,一颗青色四方,一颗紫色椭圆,但均有丹纹,都达到了上品之列,他也都毫不客气的收下了。
左右看看,并无他物,也没有玉简之类的东西。
想想也是,没有谁会把这些丹药的丹方也放在这里,等着被人一锅端。
正要出去,小滚却纵身跳进了地火池。
“做什么呢?”
周舒颇显疑虑,但也只好在边上等候。
不过几十息,小滚就钻了出来,口中衔着一只火蛇,庆功也似的叫起来,“呜呜呜!”
那火蛇颇具灵性,不停的挣扎着,却怎么也挣不脱。
“火精。”
这东西周舒自然识得,也是天地自生的精灵,十分难得,想不到天流宗里也有,他显出几分喜色,随即疑道,“小滚,怎么不自己吃?”
小滚只是摇头。
周舒笑了笑,“呵呵,倒是我忘记了,你五行圆满,再提升需要天地本源之力,这火精对你的用处不大了,难怪留给我。”
“呜呜!”
小滚不满的摇摇尾巴,把火精丢下来,直接跑了出去。
“等等我!”周舒伸手一抄,将火精收起,往外奔去。
周舒走到谷前,却见一人飞速奔来,看见周舒后,神色顿时变得古怪起来。
周舒打着招呼,“袁黎,你也来了啊。”
袁黎看着周舒,无奈的摇了摇头,“还是周盟主厉害,这么快。”
周舒微微一笑,“莫非你知道这里是什么?”
袁黎点点头,叹了口气,“我出自天流宗,知道并不奇怪,但我不知道周盟主也知道,真让我措手不及啊。”
周舒心中有些得意,只面色依然平静,“只是无意之举罢了,我在其中得到了几颗丹药,却不知道是什么?”
“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这里是章元的藏丹之地,据说里面有他最重视的丹药……这里除了他谁也不能进,到现在已经有四百多年了,如果说天流宗里还有什么宝物能让盟主看上,这里绝对算得上一个。”
袁黎解释了几句,“周盟主想知道,就去藏经阁看看吧,那里肯定有丹药的介绍,我就先走一步了。”
说完,他就迫不及待的跑了。
之前和周舒分开后,他立刻就朝着这山谷过来了,平时这里是章元划定的禁区,有他的嫡传弟子守护,现在终于等到没有人了,他怎么会错过这样的大好机会?
周舒没有问他,他也没有说,还以为能悄悄捡个便宜,哪里知道周舒早就捷足先登了。
“这里的阵法完全掩盖了灵气神识,他是怎么找到的?莫非周盟主有未卜先知之能?”
袁黎边走边想,很有些疑虑,但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一副悻悻的样子,“看来我也不能去太好的地方了,若是再遇到周盟主,就不太好了。”
想了想,他放弃了原本要去的地方——长老们的密地,而是径直去了主峰。
袁黎料想不到,而周舒早在意料之中,之所以放袁黎去寻找,他便不会太担心。
第一有小滚在,天流宗的任何宝物都逃不过小滚的追踪,第二,他的神识覆盖全宗门,只要用心查看,袁黎的举动在眼中,若是袁黎做得过火,想要去抢天流宗里最好的东西,他自然会清楚。(未完待续。)
第783章 守宫阵()
带着小滚,周舒往天流宗的主峰飞去。
藏经阁这种地方是不能不去的,不止是为丹药,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记忆库,当然,更能给荷音派增加许多传承,宗门的传承,除了靠门中长老弟子的自悟,掠夺也是很靠谱的方法。
主峰之上仍有不少天流宗弟子,大多都是想要趁着混乱占些便宜,抱着就算走也不能白走的心思。
对于这些人,周舒可不会客气,大袖一挥,一个个的全都丢了出去。
一时之间,惨叫连连。
周舒只做无视,一路向上。
主峰上有许多阵法,但现在无人主持,发挥出来的威力也实在不堪,挥手之间便一一破除。
有小滚的帮助,诸多建筑,库房、器阁、符房等等,周舒基本没有错过,将有价值的东西全都收起,收获极丰。
也是周舒动作太快的缘故,灭掉四名修士后很快就来了,没有给天流宗弟子们察觉到宗门将灭卷物而逃的机会,一个完整的修仙宗门,几千年的积累,几乎全都落到了周舒手里。
主峰最高处,重重阵法之中,一座五角高楼耸立如山,那就是天流宗的藏经阁。
一路破阵,如剥茧抽丝,无须多言。
一二三四层,每层均有大量玉简,周舒无暇多看,全都收入囊中,径往最高层的五层。
五层又有两重阵法,其中一重用到了元力,倒是费了周舒一些功夫。
走到楼中,只见五颗凝实的光球悬在空中,周舒不由眼中一亮。
显然,天流宗最好的传承,就在这里。
那光球是很精巧的守护传承的阵法,守宫阵,在六大宗门里很常见,只想不到天流宗也有用到,看来天流宗的创派祖师也非同寻常。守宫阵能完全隔绝外界,保存里面玉简的元气灵气,时间几乎是无限的,而如果遭遇暴力破阵则会自我爆炸,将其中的传承完全炸毁,一点不留。
守宫阵,种类很多,有用五行的木守宫,金守宫等等,也有不用五行的光守宫,冥守宫等等,这里的显然是光守宫阵,小滚束手无策,但周舒却不在意,守宫阵是上古遗留下来的阵法,在白京岛的传承中便有,他研读过许多遍,虽是第一次见到,但也算“熟视无睹”。
手指连连弹出,元力如丝,带着神识一点点的从光守宫阵上绕过,每经过一次,那光芒便黯淡一些。
不多时,第一个光守宫阵的光芒全然消失,一张破旧的石板掉了出来。
周舒连忙伸手接住,看了眼上面的古字,“啊,水引诀?还是相当完整的传承……”
真是意外之喜啊。
“想不到天流宗也有上古五行法诀之一的水引诀,加上木引土引,已经有三种了,再找到金引和火引,就能五行合一……”
周舒满意的笑了笑,随即想到,“想想也不奇怪,我之前修炼的流水经还有真水经,其实都和水引诀有些关系,只是把灵气的流动从外部引到了内部……或许天流宗的根本就是来自这水引诀……”
他想的确然不错,当年天流宗的创派祖师恒朗道人,在水行方面天赋异禀,后来又从水引诀中得到了许多灵感,最后创出了流水经、真水经以及天水经这样的心法,终于自成一派,若是他寿元再长些,能再进一步,或许就能创出更高阶的心法,让天流宗成为一介大派。
只可惜恒朗道人修炼几千年后未能元身合体,肉身衰亡,而他的后人,也没能把这份传承发扬下去,天流宗也只能止步于此。
周舒收起石板,又继续破阵。
第二个光球破开,一张玉简掉了出来,周舒直接取过来。
神识落处,几个字当先跃入识海,“妙真玄合诀”。
看名字就知道,这应该是一本双修功法。
双修,也是修仙的一种正确方式,但不是指贪恋美色,沉迷花修之类的假双修,而是正统的双修,需要修侣双方和谐,修为也要达到金丹及以上,当然功法也要足够好,才能对修仙起到好的促进作用。
对双修,周舒现在修为也到了,并无抗拒之心,只是周舒从没有见过好的双修功法,基本都是采阳补阴或是御女采阴补阳的功法,这类法诀根本谈不上正宗的双修,只是单纯的把对方当成炉鼎之类的修炼资源,和邪修没有太大区别,短时间内有大益处,但长时间就难说了,而且有碍天道,反而大道难成。
细细看去,周舒若有所思,“确实是很难得的双修功法,难得的没有采补的含义,这点很好,但对双方也都没有太大好处,而且有隐患滋生,若是长期修习,境界反而会陷入停滞……不过,若是融合其他,加以改进,或许能不一样。”
想了想,他把这妙真玄合诀收了起来,打算多加推演,加以融合改变。
说起来,他的识海里也有不少这类功法,不是特意而为,而是他看过的所有法诀都在识海里,不曾消去,算起来,各类法诀,少说也有几千了。
打开第三个光球。
周舒眼前一亮,“四转地元丹?”
这应该就是他想要找的东西了。
仔细查看,果然如此,没让他失望,这四象地元丹确实是五阶丹药中的珍品。
四象地元丹并非一颗丹药,而是四颗,之前在丹房里发现的,便是其中三颗。
四象地元丹,所用材料极多,加起来不下五十种,多数都是难得的灵物,根据灵物属性分类,然后统一炼制,相辅相成,一次成丹,每丹皆不同,各自效果也不一样。
譬如朱雀地元丹,能增加元力,而玄武地元丹,则能增加寿命,青龙和白虎,则增加神魂和神识。
得到丹方后,章元费尽苦心,巧取豪夺,耗尽积蓄,花了几百年才收集齐全,终于成丹,却可惜炼丹水平不够,亏在最后一步,不仅白虎丹未成,而且其他三丹的品质也着实不高,离中品都差了一截。
离期望值甚远,章元很是失望,于是他想到了孕丹之法,打算将这几颗培养高一些再服用,火精地火,五阶丹炉,元石几乎不断,还有不时补充的各种灵物,四百多年过去,眼见着丹药品阶越来越高,他也越来越兴奋,指望着服用后一举达到分神期,哪里知道……
几百年的寻找,加上四百多年的培育,全都送与了别人。
若是泉下有知,怕是血泪满襟。
(PS:谢谢天空是蔚蓝的一直支持~感谢收藏订阅投票的书友~~)(未完待续。)
第784章 恒朗道人()
“孕丹之法?耗时太久不说,还浪费灵物,有那心志,不如重炼一遍。”
“缺少的是白虎丹,不过有三颗也满足了,不能要求太多。这丹方需求的材料太多,暂且留着,以后慢慢凑罢。”
周舒满意的将丹方收起来,随即打开了第四颗光球。
守宫阵破,玉简出现。
粗看了一下,周舒似有所思,“这张玉简,可能是目前荷音派最需要的了。”
那玉简里,记述了历年来天流宗修士结婴的过程,里面都是经验和心得,字字有用。
大宗门修士,对于自身突破境界的经验都极为珍视,引以为秘,除了亲传弟子,绝不会给其他人看,而小宗门则恰恰相反,宗门里要是有人结丹结婴,那过程经验,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会详细记录下来,公之于众,留给每一个有希望的弟子。
那是因为大宗门里天才层出不穷,而小宗门天才太少,若是长老们自秘,弟子难以突破,宗门也没有希望。
天流宗不大不小,却是意外的遵循了小宗门的方法,每一个修者修士都详细的记录了自己结丹和结婴的种种经验,殊为难得。
“多谢了,天流宗……”
收起玉简,周舒有种明晰的感觉,这张天流宗修士的结晶,会成为荷音派的巨大财富。
最后一个光球破开,这次掉出来的是一张暗黄色玉简,古老班驳,看样子年头不短,只怕万年都不止。
注入一丝元力,但元力很快就被弹回,不得其门而入。
“特殊的古玉简,需要特殊的古法诀才能打开……这样的玉简,想必内容很是不凡,只是要打开实在不容易,也不知道它到底是来自于什么上古宗门,但天流宗肯定没有打开的法诀。”
周舒微微摇头,没想到最后一张玉简却打不开,想了想,他把玉简收了起来。
左右环顾,四周再无异处,径直向下。
走到第一层,周舒忽然停住,之前忙于破阵,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一层仔细看去,很有些古怪啊。
“三重阵,还有机关?”
神识全然展开,他很快发现了异常。
几排整齐的玉架被移开,阵法也被分别破掉,一个黑黝黝的通道终于显露出来。
步入通道,小心向下走了数百丈,尽头处是一个方圆十丈的石室。
石室中,端坐着一名老者,老者枯槁如木,简直就是骷髅外裹着一层皮,看不出一丝生气,显然,老者已经死去很久很久了。
周舒仔细查看着,忽然一愣,连忙展开第四变,神识完全放了出来。
等到看清楚,脸色蓦地一变,随即收回神识,将自己保护得严严实实。
一个异常苍老的声音响起,带着显而易见的激动,“呵呵,太好了!”
周舒神色凝重,点头行礼,“打扰前辈清修,抱歉。”
在那老者遗骸的对面,端坐着一个和老者一模一样的虚影,那虚影极其模糊,他之前还疑心看错,直到用出第四变才清晰起来,确然无疑,那虚影虽然模糊,但绝对是存在的,而且能清晰的感觉到类似具体神魂的存在,那不是什么寄神术,而是老者的元神!
老者肉身虽然早已死了,但元神还存在,没有消亡。
修士到了化神境,元神和肉身若不能及时合体,达到筑基境的话,那么寿元一到,肉身和元神便会相继死去,元神和肉身的寿元应该是一样的,但这具肉身显然已经死去几千年了,为何元神没有死,还存在着,实在不可思议。
但事实确实如此,就发生在眼前。
在这里看见一个化神境修士的元神,怎么看都不像是好事,只周舒有些奇怪,天流宗既然有隐藏的修士,为何一直不出来?
“清修?只是想死而不得罢了。”
老者喟然而叹,“两千年了,第一次有人来这里,看你不是天流宗的人,那就是说,天流宗已经完了罢?”
“天流山仍在,但天流宗已经没有弟子了。”
周舒点了点头,似有所思,“前辈是恒朗道人?”
“不错,老夫便是恒朗道人,天流宗的祖师,也是一位弃徒,”老者看了周舒一眼,缓缓道,“虽然从你身上感觉不到一点杀气,但老夫想,外面的天流宗,大约是你灭的罢?”
声音颇具威严,老者似是回到了过去那个时代,其中上位者质询的意味,也是颇为明显。
周舒身形微震,躬了躬身,面色凝然,“晚辈周舒,失礼了。”
灭掉了天流宗,却没想到遇到了天流宗的创派祖师,虽然没有肉身,只是一个元神,但也绝不是好对付的对手,这一战,怕是极为艰难。
重金剑在手,小滚也虎视眈眈,大战一触即发。
“极品飞剑,还有难得的螭兽,也难怪天流宗倒在你手里。”
老者淡淡的道,“你不用如此,老夫不会出手,也无力出手,见到你,老夫反而很高兴。”
周舒显出一丝讶异,但仍没有放松警惕,“前辈是何意?”
老者没有回答,只凝视着面前的遗骸,长叹口气,转向周舒道,“既然天流宗后继无人,那也是命中当绝,宗门更迭,天意如此,老夫不会太过纠结。周舒,前事不提,天流宗是你的了,现在你可愿意帮老夫做一件事?”
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周舒心中一震,像是明白了老者的想法,颇显坚决的摇了摇头,“前辈想要晚辈为你寻一具合适的肉身?抱歉,这种事晚辈是不会做的。”
“呵呵,可笑。”
老者长笑一声,不屑道,“寻肉身夺舍?如果老夫有这样低劣的想法,早就不会在这里了,夺舍对老夫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把过去千年的苦难重复一遍罢了。”
周舒微微一愣,看那老者的语气实在不像说谎,或许真的没有夺舍之心。
细思之下,除非有极大的执念,譬如复仇等等,对志在大道的修仙者来说,死了就是死了,强行夺舍只是苟延残喘,多活些年而已,如果注定不能渡劫长生,那修炼又有什么意义,夺舍又有什么意义?
周舒轻轻点头,“晚辈妄自猜测,失礼了,前辈有什么事,如果晚辈能做的话,会尽量帮前辈的。”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带老夫回蜀山!”
“啊?”
周舒身形一震,看向老者,“蜀山?”
蜀山,如雷贯耳的名字,修仙界六大宗门之一,位于南瞻洲。(未完待续。)
第785章 蜀山,封心之刑()
老者缓缓点了下头,显出许多沉重,“对,蜀山,老夫来自蜀山,不过是弃徒罢了……”
周舒心中微震,默然不语,等着老者述说。
蜀山,在周舒心中,曾是个很神圣的名字,若是当初他穿越在南瞻洲,怕是想方设法也要去看一看,能加入自然最好,现在这感觉虽然渐渐淡了,但仍有一些别样的想法,对于蜀山的各种事情他也想要去了解一下。
和其他大宗门不一样,蜀山弟子可能是最少的,他们收徒,讲究的不是资质,而在于“玄心”。
“玄心”,是修仙者的一种特殊特质,它并不像资质或经脉这般明晰,轻易就可以看出来好坏,而是隐藏着的,究竟怎么看和分辨周舒也不清楚,一团迷惑,只知道只有蜀山才能鉴别出玄心,而只有具有玄心的人,才有资格进入蜀山,成为蜀山弟子。
蜀山弟子修习道法也与其他宗门很不相同。
蜀山里没有心法法诀之类的东西,不是说蜀山道法太过隐秘,不能流传在外,而是蜀山里根本没有这种东西,所有的心法法诀都没有笔录或是玉简。
各派都有心法流传在外,而修仙界里绝找不到蜀山的心法法诀。
蜀山弟子修习道法,都是去蜀山灵桥,然后再通过玄心感悟修习。
蜀山灵桥是蜀山里最重要的地方,据说是一座悬在空中的桥,架在栖霞峰和点苍峰之间,但并非人人可见。
建派以来,所有的蜀山修仙者,都会把自己最精华的领悟留在蜀山灵桥,当然,只限于蜀山的道法,多年以来,其中的道法难以尽数,是蜀山真正的圣地,而蜀山弟子入门后,就能够去灵桥闭关,只要能领悟到一些,就算是不错的蜀山弟子了,若是玄心聪慧,领悟得多了,短时间内达到很高境界也不是不可能。
蜀山虽是六大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