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香风韵-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云志急忙上前一步,双手搀扶起南天,真诚地说道:“南兄,你我知己兄弟也,何用大礼。”然后望着南逊和众士兵,做了个虚扶的动作,大声道:“南将军、众将士快快免礼,本王敢不尽心尽力挽救越国之危难乎。”

众将士闻言,心中大定,士气高昂,如能得到汉军的帮助,何愁内乱不得平抚!”谢大王大仁大义!”声音高昂而振奋,衣甲响动,纷纷起身。

越嫣美目微润,望着夫君和故国的将士们,心潮起伏,感动不已。

南天看见公主含泪望来,对凌云志一拱手,然后率领所有将士拜倒在嫣公主面前,“臣等叩见公主!”

凌云志微微一笑,向一侧让开,让越国将士拜见他们的公主。

晶莹的泪珠终于滑落嫩滑的脸颊,越嫣流泪柔声道:“你们都是越国的好男儿,本公主以你们为荣,大家起来吧!”

嫣公主的泣容越发地振奋起将士们的斗志,“谢公主!臣等敢不效死命乎!”声振九霄。

待嫣公主与旧臣建立完毕,凌云志笑道:“南兄,时间紧迫,此处非久叙之所,可否觅地一谋?”

南天平静了一下心情,歉意笑道:“失礼。凌兄请到城中帅府一叙。”

众军簇拥着汉王君臣浩浩荡荡地开进谷阳城。

邗城,中军大帐一片紧张气氛,汉军地忽然出现干预战事,大出越信君及所属将士的意料之外,现在形势一下变得对越信君一方不利起来。越信君岂敢轻忽,急忙召集中文臣武将商议对策。

军师赵滑一双眼睛眯得越发细小了,沉声道:“汉王乃伪王之姻亲,正所谓帮亲不帮理,汉军忽然出现干预战事,显然乃早有预谋之举,意在对我不利,大王应早定对策,以应付即将出现的危局啊。”

第三卷 逐鹿中原 第一集 云诡波谲 第三章 强势调停(4)

众大臣武将见军师直呼监国亲王为大王,猜度其已决意扶持越信君公开登上王位了,均大喜,大家跟着越信君造反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越信君有朝一日登上王位,众人也跟着升官发财。

常余急忙谄媚地笑道:“军师大人所言正是,正所谓名正言顺,大王应该早日登上王位,这样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聚集更多的力量和支持,然后以伪王勾结外国势力,瓜分越国、买国求荣为名,展开征伐。

臣请大王马上登位,以证正统。”

其余众文臣武将见赵滑、常余抢了先,自然不甘人后,纷纷大礼参拜,请求越信君登位,歌功颂德之言不绝于耳。

歌功颂德之言人人都愿意听,更何况越信君对王位窥视已久,众人所言正合他的心意,顿时眉开眼笑,心怀大畅,早已将汉军介入的事扔到九霄云外去了。

军师赵滑面对如此情状顿感哭笑不得,自己也就是那么随便一说而已,没想到众人竟然不去研究如何面对眼前的危局,却开始群起哄抬登位之事来了,望着欢天喜地的君臣,心中冷笑不已,如此危局能活命就不错了,即使将汉军应付过去了,还有楚军在等着你们呢,你们就先穷乐和一下吧。

他不禁咳嗽了一声,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缓缓说道:“大王登位之事固然重要,不过,当务之急必须首先解决汉军介入战事之事,如果一旦让汉军和伪王的军队连成一气,我方危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登位之事可否缓议?请大王明鉴。”

赵滑一言,惊醒白日做梦之人,众人这才又回到严峻的现实中,笑容僵在了越信君的脸上,群臣也是满脸的尴尬,心中暗骂赵滑不是东西。引起此番提议的是他,反对现在登位的也是他,这家伙到底打得什么主意?

越信君恼怒地登了常余众人一眼,想想眼前的局势也愁,尴尬地一笑,道:“军师所言甚是,当以眼前大局为重,余臣皆愚臣也。军师有何良计。但言无妨。”一竿子打到一片,皆因其得自解也。

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众人顿时面红耳赤,纷纷低头暗恨赵滑。

赵滑不咸不淡地瞥了众人一眼,然后望着已经恢复平静的越信君,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道:“两军对垒,势因于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陈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今伪王既得汉军之助。我方也当寻求奇变。

寻力量与汉相当之国,许以好处,既取势均力敌之形。又得奇兵之效,一战而决矣。”

越信君鹰目中射出一丝锐利,看了赵滑一眼,然后低头沉吟,借用他国力量进行内战,他以前连想也未想过,因为他非常清楚天下绝没有白吃地午餐,一旦将它国军队请来,轻者割城损地,重者国破家亡。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啊,他虽然贪恋王位,但还不至于愚蠢到买国的地步。良久,眼睛微睁,看向赵滑,轻声道:“军师以为何国可用?”

赵滑接触到越信君的目光,心中一震,神色不变,沉声道:“汉国与我国南北相隔而望。路途遥远,难以投入大批量的军力,难以持久,此其短也。敌之短正是我军之长,当用临近之国,比如齐、宋、楚三国皆可,三选其一足矣。”

越信君微眯的眼中精光一闪而逝,越与齐、宋交恶已久,剩下的只有楚国了,遂闭目沉思,大帐中一片寂静,过了许久,越信君面无表情地说道:“对敌之策明日再议,命令各军严加防守,散了吧。”起身返回后帐。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越信君这是何意,纳闷而散。

赵滑瞥了越信君那仿佛不堪重负而微弯的背影一眼,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悠闲而去。

赵滑实乃楚国大臣,昭、屈、景三大贵族之一昭族的族人昭滑,受命潜伏越国以图越。现今即将接近完成目标任务了,心里不免充满了得意。

他坚信越信君一定会按着自己划出地道走的,由于汉军的忽然介入,等于将越信君逼入了绝路,眼前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引入他国力量相助,再就是向越王投降,以他对越信君的了解,打死他也不会投降的,那么他只有乖乖地想楚国求助了,楚国大军一入,必将势如破竹横扫整个越国。

想到美妙处,昭滑的脸上不由露出开心的笑容,此事天色渐黑,倒是不虑被他人察觉,一路轻松地走向他的营帐。

他的营帐设立在水边,陆上三面布满了士兵,十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水面不远处则是水师的船舰紧紧塞住水面。

昭滑喝退亲卫,步入大帐,迫不及待地向后帐行去。手下掠来一越女藏于后帐之中,他还未来得及享用呢。越女个个纤细苗条,婉约柔细,多情而美丽,文静而秀美,他是渴慕已久了,可惜一直难以得手,如今大事快成,他也没那么多顾忌了。

后帐中一片漆黑,昭滑摸入帐中,一边准备点火,一边笑嘻嘻地说道:“美人莫怕,是本大人回来了,本大人一会儿一定好好疼爱于你……”

忽然,微风拂动,黑影连闪,昭滑地声音嘎然而止,身子软软地倒在一个黑影地怀里,黑影一闪,来到后帐贴近水面的一面,只见影到帐开,好好的大帐后面被人给开了个门,一个黑停站在帐外水里接过软绵绵地昭滑,两个黑影夹着昭滑悄无声息地潜入水中,消失于夜色中。

水面上巡夜的舰舟往来穿梭,严加戒备,这时从船舰大营中驶出一艘中翼,缓缓地向外河驶去,距离最近的一艘巡夜的舰舟急忙迎上去盘查。

看见中翼船舱中出来的水师裨将,几名士兵不禁一缩脖子,不过职责所在,只好硬着头皮搭话道:“将军,这是何往?”

裨将一瞪眼,大耍威风道:“大胆,本将要去执行秘密任务,难道你想探听军事秘密吗?”搭话的舰舟慌忙退去,附近的几艘舰舟均可听闻,无人敢再上前说话,中翼一路畅通无阻地驶出稳水,进入外河,消失在夜色中不见。

第三卷 逐鹿中原 第一集 云诡波谲 第三章 强势调停(5)

“越信君身边的谋臣中有楚国的奸细,所以越国的内战必须马上结束,否则楚国大军一旦找到介入的借口,越国必将亡国!”凌云志的声音并不高昂,却如晴天霹雳一般震响在南天、南逊的耳边,两人脸上同时露出难以置信的震惊神色。

“凌兄可能确定?我们一直也很警惕楚、齐等国趁我国内乱之机乘虚而入,所以一向都有密探监视两国军队的调动迹象,未曾得闻楚国军队向边境地区集结啊?再则楚国现在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针对贵国的反汉联盟上,那还有余力来对付我国呢?”南天慎重地说道。

凌云志充满睿智地望着南天、南逊,肯定地说道:“南兄,岂不闻声东击西、瞒天过海之计乎?我国与楚相隔千里、素无瓜葛,楚国为何要这么积极地参加反汉联盟呢?他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从表面来看,可以说对付汉国对于楚国没有任何利益可言,对于毫无利益的事楚国仍然这么积极地推动,只能说明他们希望将所有诸侯的视线都吸引到反汉上来,以掩盖他们即将采取的大行动,与齐侵前燕之前所为如出一辙。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楚国究竟会对周边哪个国家采取大行动呢?

楚、秦、齐实力相当,若采取行动,掩饰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可以排除秦、齐的可能性;宋有齐为盟友,韩、魏与秦结盟,楚若对宋、韩、魏其一用兵,必召来齐或秦的干涉、反对,遮掩也没什么作用;只有贵国地处楚国东南,国势微弱,难以抵抗楚军的攻势,乃楚国素来用兵扩张的一个重要方向。加之贵国与齐、宋交恶,若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贵国,其他诸侯因不管自己痛痒。既成事实,应不会招致激烈反对,此楚国如意算盘也,南兄不得不察啊。

再则在下不久就能证明此事,南兄、南将军还是早做打算为妥。”

凌云志的分析丝丝入扣,有条有理,让人信服,南天、南逊脸色剧变。联想到此事严重的后果,脸色惨白,两人对视一眼。

南天起身对凌云志一礼,道:“大王的隆情厚意,敝国上下感恩戴德。不过,此事关重大,不知大王如何证明呢?”军国大事非同等闲,南天也只好失礼而刨根问底了。

凌云志大度地一笑,温声道:“越信君身边的第一谋臣军师赵滑,实乃楚国大臣。

昭、屈、景三大贵族之一昭族的族人昭滑也。本王已派人前去掠他,相信不久必回,到时楚国阴谋自然大白。”

南天、南逊脸色顿时如灰。汉王地话等于落实了此事,南天不由地踱起步来,良久,回身望着凌云志,艰涩地说道:“如今唯有马上结束内战、全国一致对外,才可避免惨祸。可是,越信君谋逆已久,岂甘放弃已有的声势,俯首降服,如之奈何?”

凌云志歉意地看了嫣公主一眼。然后坚定地望着南天、南逊,沉声道:“为今之计,只有大胆地破而后立了。说动越王退位禅让给越信君,越信君此人素有胆略,果敢善断,比之越王应该跟适合担任国王,贵国内乱自然迎刃而解,越王自有本王接回汉国颐养天年,为了越国的千秋传承。何乐而不为之?”

越嫣、南天、南逊、姚子鱼一片震惊,汉王所言已经超出了他们思维范围,过于匪夷所思了,屋里一片寂静,良久,姚子鱼最先反应过来,眼里充满了敬服和崇拜,差点就没拜倒在这位胆大妄为、却又英明无比的君主脚下。

越嫣秋水般深沉迷人的眸子如起波澜般,变幻出千般色彩,震惊、惊惧、睿智、信任诸般情感接连折射而出。

南天、南逊则目瞪口呆地瞪着汉王,继而面红耳赤,透着无限的怒意。

凌云志将姚子鱼、越嫣的神色收入眼里,心中甚慰,眼睛微眯望着当局者迷的南天叔侄,缓缓地说道:“贵国王性格懦弱,优柔寡断,致使朝廷腐败滋生蔓延,穷奢极欲,祸国殃民地奸佞谗臣大行其道,嫉贤纳贿,为非作歹,致使国疲民贫,国势日渐微弱,国之根基已病入膏肓,积重难返,非猛药而不能治也。若芶延喘息,又能挺上几年?从长远发展看,也只有破而后立这唯一之途也。此时正需要越信君这般果敢善断、手段狠决的君王出来大力整治一番,贵国才可能出现一线生机,这不正是南兄所希望看到的吗?”

南天怒色稍减,露出沉思之色,南逊则仍然愤怒不已。稍许,南天终于冷静下来,冲汉王凌云志一拱手,道:“此事事关重大,容小弟思量周详再做定夺。大王一路劳累,还请略作歇息,小弟先行告退。”

然后带着怒火正旺的南逊退出堂厅。

凌云志再未多言,温和一笑,目送南天、南逊离去,姚子鱼急忙起身代大王送客。

待南天、南逊身影消失,凌云志扭头歉意地向爱妻望去,温声道:

“嫣儿,对不起,此乃救越国的唯一途径。”

越嫣如水秋波荡漾着无限的信任,柔声道:“夫君,你不用说了,贱妾明白你的苦心,这样的归宿对于父王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一种最完满的结局。”

凌云志露出开心的笑容,起身轻轻揽住爱妻地香肩,柔声道:“嫣儿冰雪聪明,善解人意,得妻如此,真是为夫天大地福气。”

越嫣轻轻靠在凌云志的身上,温柔一笑,然后美目轻阖,不无担忧地轻声说道:“希望父王能够理解夫君的这番苦心,挣脱开权利之心,有个悠闲、幸福地下半生。”

凌云志露出开朗而自信的笑容,朗声道:“嫣儿,放心。为夫一定好好劝说你的父王,并安排好他在汉国的一切,这样你我也可以长聚于他老人家的身边尽尽孝心,让他过的美满幸福了。”

第三卷 逐鹿中原 第一集 云诡波谲 第三章 强势调停(6)

越信君彻夜未眠,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能引他国之兵入越,以免成为千古罪人。负手立在窗前,望着窗外逐渐泛白的天空,脸部紧绷的线条逐渐松散,一双鹰目炯炯有神,眼窝深陷,带出一抹狠绝坚毅之气。

他决定先派人约汉王凌云志一见,探明其来意,然后再做定夺。大不了决一死战,但决不做卖国之罪人。

思量已定,顿觉困乏涌上,急忙吩咐亲卫打来凉水。梳洗完毕,顿觉神清气爽,他步履稳健地大步行出内帐。

击鼓聚将,众文臣武将纷纷急奔而入,文武分列,整齐站立。

越信君高坐于前,扫视了一眼群臣,心中很是满意,忽然目光停滞在左排排首,竟然不见军师赵滑的身影!?不由浓眉一竖,沉声道:

“军师何在?”

众臣互相看看,纷纷行礼道:“臣等不知军师何在。”

一双鹰目微眯,越信君沉声道:“来人,速传军师来见。”亲卫急忙出帐传令。

闻越信君之声,就知其已对赵滑的迟到心生责难之意,常余等人的脸上不由露出幸灾乐祸的笑意。

赵滑此人凭着能言善辩,得到越信君信任后,短短几年时间就窜升到了军师的位置,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红人,早已成为常余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只是戒于其颇通谋略,做事周全,一时难以奈何而已。此时大战正危,呵呵,他却竟敢闻鼓而不到,分明是自己找死嘛,既然想死,那就送你一程喽。

常余等人暗打主意,准备就此发难,务要治赵滑于死地。

忽然感觉一道目光盯视在身上,顿生如芒罩身的寒意。打了个寒颤,急忙顺目光的来源望去,立刻接触到越信君那双仿佛能透穿一切的阴袅鹰目,心栗不已,常余等人顿时老实了很多。

越信君阴袅地扫视了常余等人一眼,见他们有所收敛,遂收回目光,不再理会他们。在他的心里。常余等人就是一枚棋子,虽然优劣不一、参差不齐,但在他的掌控之中,也各有其用,只是用于争天下未免作用不大,他明白想争天下还得靠赵滑这样的人才才行。

“报,军师大人神秘失踪!”亲卫报名而入,神色慌张地禀报道。

大帐中顿时一片寂静,众人仿佛被定了身一般,半天才反应过来。

越信君一下站了起来。惊疑地问道:“什么?神秘失踪?”

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大帐里顿时像开了锅一般。

“住嘴!”越信君勃然大怒。大喝一声,待大帐中恢复寂静,对亲卫怒声喝道:“什么神秘失踪!详细报来!”

亲卫身子一哆嗦,急忙俯首详细禀道:“禀主公,小的奉命前往军师营帐传命,军师亲卫进去禀报,时间不长那亲卫慌张而出,说内帐不见军师,然后询问周围警戒之士,均言军师从昨夜返回后再未出过营帐。小的感觉事出蹊跷。遂跟随警戒士兵进入军师内帐搜索,结果发现内帐临水一面被利刃切割一洞,而帐内各处不见军师身影。事关重大”,地不敢怠慢,急忙回来禀报。”

这下众人都听明白了,军师确实是神秘失踪了,不过是见事不好逃跑了,还是被人掠去了,就不好猜测了。包括越信君在内。大家都在心里犯起了嘀咕。

常余见机不可失,急忙代同伙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出班,道:“禀主公,微臣认为,赵滑畏惧汉王势大,业已潜逃。对此不肖之徒,定要追捕严惩,以儆效尤。请主公明断。”

落井下石者大有人在,群臣纷纷出班附议,一时间义愤鼎沸,大有不杀赵滑、不足以平众愤的气势。

越信君鹰目一利,扫视了群臣一眼,威严立显,大帐中顿时又没声音了,群臣纷纷低头,急忙退回班中。

越信君努力收拾心情,缓缓地沉声道:“危局当前,众臣务要精诚团结,一心对敌,破坏团结者,杀无赦。军师失踪之事在无定论之前,不可妄下定论。当务之急,一是派人寻找军师踪迹,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其二马上派使联络汉王,本君想与其当面谈谈;其三,在本君与汉王面谈结束之前,我军各部以防守为主,务要恪尽职守,防敌偷袭。常余留下,余者马上去部署吧。”

“嘿嘿,算你知机,这次饶你不死!小子接稳喽,这是汉王给你的信笺!”众文臣武将正要散去,忽然从大帐之顶传来一老者的声音。声落,帐顶透进阳光,一道黑影随着阳光直奔越信君而来。

事发突然,大帐里一片慌乱,越信君身后的亲卫们纷纷抢出保护主子、拦截黑影,最前面的亲卫剑锋一挑,刺透黑影一角,阻住黑影的来势,只见剑尖上挑着的是一个不大地布袋。

这时帐外吆喝声、放箭声、杂乱的脚步声响成一片。

“有刺客!”

“快保护中军大帐!”

“放箭!”

“妈呀,那是人,还是神啊?怎么会飞啊!”

“笨蛋,人影都不见了,还放得什么箭。唉,说你呢,别追了,凭我们能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