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秦末争鼎-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邯郸已被叛匪攻取,难道大梁也”蒙恬同样惊容而道。

    “不错,那些叛匪利用水淹之计,我军不得不撤出大梁。”蒙毅回答道。

    “大将军,现在要如何做?”子婴有些六神无主,这一系列的失利让他措手不及。

    蒙恬毕竟经历过各种局面,这个时候,他老道的经验发挥了作用,细细思索后,他则拱手回答道:“公子,暂且返回上郡休整,再征调士卒。我军目前的军力,已经没有了绝对的优势。”

    闻言,子婴点点头,道:“也好,暂退上郡,以重振旗鼓。”

    “诺!”蒙恬接令,立刻吩咐下去。于是,仅剩下的四万余大军,开始调整方向,向上郡开赴。

    从砀郡前往上郡,需途径河内,而后直转北上。换言之,所耗时间甚长。子婴有些失落,原本浩荡磅礴的大军,如今只能灰溜溜的离去,咸阳未能攻克,大梁、邯郸的叛匪也尚未剿灭,反倒是自己的大军损失过半。

    蒙毅看出了子婴的失意神态,他策马靠了过去,低声劝说道:“公子不用如此,我上郡根基还在,一切都还有机会。而这次兵退,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叛匪的实力。”

    “蒙上卿放心,吾岂会就此颓废?只是损失如此多士卒,吾痛心而已。”子婴苦笑,胜负乃兵家尝试,他博览群书,并不会就此而消磨志气。

    “或许可向王离调兵?”蒙恬深邃的看向极北的方向,那里曾经是他驰骋沙场的地方,现在,一切都落在了王离的肩膀上。

    子婴有些不确定的道:“王离,会支持吾吗?”

    “他毕竟是公子的舅父。”蒙恬道。

    “但他为什么没有在攻取咸阳的时候出兵相助,若不然,函谷关早已破。”子婴疑惑,有这样一个手握重兵的舅父,却不曾帮过自己,他不解。

    蒙毅想了想,拱手后,正色道:“公子有没有想过,若是王离领兵离开,那么九原郡会如何?匈奴和东胡又会如何?”

    “吾明白了。”子婴点了点头,长城之外乃边患,王离动弹不得。“希望这一次,他不会让我失望。”

    “走吧,返回上郡后,我会休书一封于他。”蒙恬笑了笑,倒是十分自信。

    大军继续前行,已经快入了大梁的地界,子婴兵没有再次攻取大梁的打算,邯郸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仅剩下这些兵力,已经是孤军作战了。

    不过,子婴却没有想到,前方等待他的会是阎乐所率领的刑徒军。六万大军已经严阵以待,子婴和蒙恬对视后,也都难掩凝重。想退,却是无路可退,大梁、邯郸的失利,已经将子婴逼上了绝境,这或许就是连锁反应吧。

    “公子,章邯不在,不知是否还有埋伏。”蒙毅提醒一句。

    “大将军,可有信心?”

    蒙恬哈哈一笑,道:“我蒙恬什么阵势没见过,两万大军足以破敌

    。”

    “两万?”子婴并不相信蒙恬的话,对面的兵力已超出许多,即便蒙恬神勇,戍边军强横,却也无法抗拒这样的人数劣势。

    “公子放心好了。”蒙恬沧桑的面孔上,始终是自信饱满,或许这就是他领兵的魅力所在,从不畏惧强敌。“蒙毅,护送公子绕道离开。”

    “兄长!”蒙毅已经听出了蒙恬话中的决然,两万大军根本没有任何的胜算,蒙恬是在打算用自己以及两万戍边军的性命,换取子婴的顺利逃脱,与其说是破敌,不如说是在断后。“不可以让别人领兵吗?”他想尝试劝说。

    “因为我在阎乐眼中很重要,所以,我必须要留下。”蒙恬深沉的看向自己的弟弟,他想要告别,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照顾好公子。”随后他就大喝道:“众将听令,杀!”一句很简短的话,或许就是离别。

    望着自己兄长宽厚雄壮的背影,蒙毅悲壮的怒吼一声。子婴也明白了蒙恬的用意,他急促的喊道:“大将军,不可!”

    “公子,还请撤离!”蒙毅对子婴道,“这是兄长的选择,还请公子尊重。”

    子婴哑然,不知该再说些什么,他再次远眺了一眼已经冲入战场的蒙恬,心中肃然起敬,这才是大秦的英雄,那个曾经的大秦第一猛士。

    “走!”子婴同样悲愤。

    阎乐见到蒙恬亲自领兵杀过来,他嘲笑的对身旁的将领道:“如此老迈之人,却是这样的不知所畏,他当真还以为自己是秦国第一猛士吗?”

    他本以为这句话会让身边的将领付之一笑,却不想,这些秦军将领却对他不屑一顾,这让他有些索然无味。阎乐暗自恼怒,立刻下令,几乎是忍着怒火的大声喊道:“进攻。”

    当见到子婴趁机逃离,他勃然大怒,蒙恬和子婴都必须死,一个是军中最具影响力的老将,一个是扶苏之子,始皇帝的后裔,皆是他所要必杀之人,所以,一个都不能放过。

    阎乐分出一半的兵力杀向蒙恬,并留下心腹督战。他自己则亲率剩下的一般三万兵力直追子婴。蒙毅大笑着,怎会让阎乐如此轻松的前去追击,他一声令下,戍边军中的车兵,一往无前的横插向阎乐的大军中。这些战车疯狂的奔袭,阎乐的大军立刻受阻。

    “蒙大将军,这又何必呢?”有刑徒军的将领悲叹的说道。

    “废话少言,尔等为虎作伥,如何对得起始皇陛下?”蒙恬已经向这些刑徒军将领杀了过去。他的背影有些孤寂,却还是那样的挺拔。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也已经传到了刘元的耳中,毕竟联军的骑兵可是时刻关注着阎乐大军的动向。

    “蒙恬,真乃英雄。”萧何感慨。

    “他对得起大秦,到头来,大秦却已经不是他所为之奋斗的大秦了。”张良也钦佩的开口讲道。

    刘元站在城楼上,负手愿望,夕阳西下,有几分落寞,“英雄末路!”

    感谢潇潇若雨、竹子节、6比、一个伤心嗯路过的打赏。

    感谢无极演太极和时间沙斗的红包!(。)

第二百二十九章 蒙恬死() 
当蒙恬不顾一切的领兵和阎乐相战时,他就已经将生死置之身外,刘元虽然不曾亲眼见到这场战斗,却也能从骑兵打探的信息中,推测得出此战的激烈。

    “韩信,你以为我军该如何做?”自从收复大梁后,韩信之名也在沛军中传开,此刻的他已经是沛军的二五百主了。

    闻言,韩信拱手回答:“主公,依然是按兵不动。”

    “嗯,我明白了。”刘元点点头,随后下令:“加强戒备。”

    刘元离开后,大牛不解,“主公为什么相信韩信的话,难道就因为他的水淹之计吗?”

    这个时候,张良却站出来,捋须的解惑道:“不要小觑了韩信,其有大才。方才韩信所言按兵不动,也是充分的考虑到了战场的局势。”

    “什么局势?俺大牛只知道大梁外有秦军,他们在相战。”大牛哼哼的再道,粗壮的身材真的如一头壮牛。

    “你啊你。”张良一笑,“按兵不动便是为了淡化我军的存在,阎乐拥重兵,即便是蒙恬也不可能战胜,与其让他出兵征讨大梁,不如让他继续去追击子婴了。这个时候,要动脑子,而非蛮力。”

    张良离去,大牛等人恍然,才明白什么为什么是按兵不动。

    战场上,蒙毅已经被多名刑徒军将领围攻,他孤军奋战,却越战越勇,以一敌众,暂时还未落入下风。不过,唯一令人担心的是,阎乐在消灭了戍边军战车后,再次重整阵型,向子婴继续追击过去。

    两万戍边军和三万刑徒军相战,蒙恬依旧是处于劣势,这一万人的差距不是靠勇气可以弥补的。若论作战的勇猛,刑徒军同样毫不逊色,虽然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但他们身份特殊,本就是一个个凶神恶煞之人。

    戍边军乃是抱着必死的壮志而战,这样一来,凶恶和壮志的猛烈碰撞,激起的战火也是难以想象的惨烈。战场上的戍边军利用自己最为熟悉的五人一组的战阵步步向前推进攻击,而刑徒军则是如豺狼般前仆后继。

    “蒙大将军,阎乐已经去追击子婴公子,你再坚持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刑徒军将领吐了一口唾沫,言语上刺激着蒙恬,希望以此来削弱蒙毅的斗志。

    蒙恬反声大笑,他相信自己的弟弟会将子婴安全的护送回上郡,对于这一点他从不怀疑。所以,面对这将领的激将,蒙恬只是厉喝一声,道:“受死!”

    “哼,冥顽不灵。”这将领也是大怒,他苦口婆心的劝说了这么多,蒙毅却依然如此坚持,他心中的怒火也蹭蹭窜了上来。“一起杀了他。”

    “蒙大将军,对不住了!”也有将领假仁假义。

    蒙毅战马跃起,快而狠的一剑劈向刚才对他劝言的将领,这将领反应也是迅捷。不过,其武艺却是稍逊一筹,哪怕是已经格挡,但没经几个回合,还是被蒙毅斩落马下。

    蒙毅露出凶恶狰狞的表情,他又一次的挥剑向其他将领杀去。“哈哈,我蒙恬一生戎马,随始皇陛下平定六国,北战匈奴开土裂疆,据守长城,令胡人不敢犯我大秦寸土。今日,我蒙恬何惧一死,尔等若战,吾便战!”

    这一番激昂的言语,令人感到壮烈,戍边军的士卒闻言后,也都迸发出难以企及的强烈斗志。此时战场上,不知是谁唱起了秦歌,悠扬壮烈的秦歌高亢而起,感染着所有的戍边军士卒。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戍边军士卒呼啸着,他们踏着歌声,像熊熊烈火,哪怕是战死,也要将这种不屈传承下去。

    蒙恬连斩三员大将,生猛如斯,刑徒军将领们皆是惊退,当即,其取下背上弓箭,双臂势大力沉,拉弓开箭,百步穿杨,惊退的将领再死两人。

    “不妙啊。”在这样下去,刑徒军的将领可都要被蒙恬一人斩杀殆尽了。“快,所有车兵,组车阵。”

    随声令下,刑徒军的车兵们急速的向蒙恬冲击过去,而后,这些战车围绕着蒙恬顺时针的绕圈而跑。这样一来,蒙恬周围都被清空,其被困在了车阵内。

    并且,战车上负责弓箭的士卒也都向蒙恬抛射过去。蒙恬舞剑格挡,想要策马冲出去,但还未靠近,就被战车上的戟柄利用距离上的优势阻拦。

    “蒙恬受死吧。”刑徒军的将领见到车阵果然起了作用,也都松了一口气,大吼道。若不是这样,他们真的很难战胜蒙恬。

    “快去协助大将军破阵。”戍边军也都大急,他们宁愿自己战死,决不让蒙恬陷入绝境。

    刑徒军又怎会让戍边军士卒称心如意,他们立刻在指挥下,奋起阻拦。可以说这个时候激战已经到了白热化,双方都不知道死伤了多少人。

    蒙恬面色渐渐阴沉和凝重,这样的车阵防守与攻击兼备,他在车阵的圈中疲于应付,一身武艺施展不出来,也令他恼怒。

    “嗖!嗖!嗖!”这是利箭的呼啸声,蒙恬面对这样的乱射,终究还是身中数箭。蒙恬吐了一口鲜血,面色明显虚弱了许多。他像一头行尽将死的老虎,仰天怒吼。

    这是不甘!

    “我来!”一名将领大笑,冲了过去,他剑起剑落,蒙恬的头颅飞抛而起,在空中滚了几圈,落在了地上。而蒙恬的身躯依然骑在战马上,保持着举剑的姿态。

    一代名将,大秦的第一猛士,那个为了大秦付出所有的男人,终于倒下了。王兴于师,蒙恬的一生正印证了这句话,他曾经威镇寰宇,却在最终死在了大秦的手中。

    战死沙场,死得其所。

    “蒙恬已死!”

    “大将军!”

    “为了大将军,纵死不惜。”戍边军已经失去了理智的疯狂攻击,不过,刑徒军在将领们的指挥下,也应付的自若。

    感谢无极演太极的打赏!

第二百三十章 沛军离开大梁() 
大梁城内,那场激战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刘元低声一叹,“蒙恬还是死了。”

    “主公倒是并不喜悦。”萧何见到刘元脸上的表情,询问道。

    “无论如何,蒙恬抗拒北患,这是不可抹去的功绩。”刘元并不掩饰自己对蒙恬之死的惋惜。虽然作为相互敌对的人来说,他应该感到庆幸,但他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功绩?”

    “对,这是对民族而言。”刘元点点头,“民族”这个词或许还没有被人认可,但刘元相信,这个词不会太远了。“命人前往战场,找到蒙恬大将军的尸首,我要为他厚葬。”

    萧何也不明白“民族”这个词,他只知道,今天的主公变得多愁善感,与往日不同,或许是因为蒙恬死了吧,萧何这样的想到。“诺!”

    蒙恬战死,阎乐的大军已经离开了大梁地界,向上郡方向追击过去。魏地和赵地的秦军危急已经解除。魏王宫内,刘元对魏王豹微微拱手,不卑不亢的说道:“魏王,如今魏地已无大碍,魏王刚刚继位,还需广招兵马。”

    “这是自然,现在已经开始春收了,米粮充足后,寡人将招兵买马,以充实魏国的兵力。”魏王豹知道自己的担子不轻,仅靠这一万的魏军根本无法守护整个魏地,招兵迫在眉睫。

    闻言后,刘元和张良对视一眼,皆出列再道:“既如此,我等也该各自返回了。”

    “沛公和张丞相要离开了?”魏王豹大惊。

    “沛公何必如此着急?”周市也劝言,这一次魏国全靠刘元相助,否则就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周市心中感激不尽。

    刘元离去一是担心彭城,二也是牵绊着吕雉,毕竟后者已经有了身孕。“大梁距彭城不远,来日还有相聚时。”

    “既如此,寡人就不留沛公和张丞相了。”魏王豹挥手而道,“传令,今晚寡人摆设酒宴,为沛公和张丞相送行。”

    “诺!”周市拱手接令,然后便下去安排各项事宜了。

    酒宴便是在魏王宫的大殿举行,魏国的舞姬翩翩若舞,身材妙曼,愉悦的舞姿倒是让众人放松了许多。因为是多日共同作战,各自帐下的大将也都相互熟悉,此刻在大牛的带领下,曹参、陈胜等人正在与傅宽、周三等魏国大将拼着米酒。

    刘元则和魏王豹相谈甚欢,“沛公明日离去,若是日后遇到了麻烦,魏国必然鼎力相助。”这是魏王豹对刘元的承诺,至于是什么麻烦,他没有明说,但大家却都明白,项梁始终的刘元的一根刺。

    “元先谢过魏王。”刘元举杯,遮袖而饮。

    酒过三巡,魏王豹对周市微微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举杯借机道:“沛公和张丞相,对于这日后的局势有何见解。”知道此二人都目光如炬,临行前,魏豹也想听听他们的分析,以便于魏国的各项安排。

    刘元满饮一杯后,并没有说话。张良则洒然一笑,捋须道:“蒙恬死后,这子婴怕是危急重重。除非”

    “除非是王离领兵相救。”刘元接过了话。

    “那么,沛公以为这王离会出兵吗?”魏王豹露出急切的神情,期待的问道。

    刘元摇了摇头,“元也不知。”

    “王离会出兵!”出人意料,说话的竟然是一直闷不出声的陈平。

    刘元看向后者,对于陈平这样的谋士之言他可是相当的重视,其必然不会胡乱而言。于是,刘元对陈平拱了拱手,道:“陈参乘为何这般认为?”

    “因为现在是子婴最需要他的时候。”陈平捋须笃定的讲道。

    “仅仅只是如此?”周市蹙眉道。

    陈平一笑,“这一条便已经足够他出兵了。大将军若是不信,我等可拭目以待。沛公以为平之言如何?”

    刘元不知陈平此言是何意,但他还是回答道:“或许吧。”

    酒宴结束,刘元出了魏王宫,却被陈平叫住,“陈参乘还有何事?”

    “平能看得出沛公胸有大志,尤其是沛公如此年轻。不过,沛公的形势却十分不妙。”陈平拱手行礼,低声道。

    “哦?”刘元饶有兴趣,他也想听听陈平对自己的分析,于是,他微微一拱手,表现出对陈平的尊重,“还请陈参乘详解。”

    “平打探过沛公在泗水郡的所作所为。不得不说沛公已经做得相当之妙。但是,沛公如此重视普通百姓,可曾考虑过那些大族们的感受?”看来陈平确实对刘元的一切都了解的详细,“大族们毕竟掌握了普通百姓所没有的优势和资源。这一点上,项梁得天独厚。所以,这一点上,沛公应有所改变。”

    “但至少有一点是那些大族所没有的,那就是百姓的赤诚之心。”刘元回答的很认真,不似在玩笑,他凝视着陈平,这样的谋士是他所渴望的,所以,他希望后者能够理解他,而不是仅仅只从表面去分析。

    “赤诚之心。”陈平第一次听闻此言,不禁蹙起了眉头。

    “是的,我所想要的不是一个利益的结合体。”刘元点点头。

    “利益的结合体,很有趣的说法。”陈平捋须再次一笑,他不由再次看了看刘元,对于后者的印象又加深的许多,“平受教了。”

    陈平离去了,刘元对身旁的萧何问道:“他是何意?”

    “与魏王相比,或许他更看重主公。”萧何则想了想,同样认真的回答道。

    “哦?”刘元眉头一挑,“是吗?这倒是个好消息。走吧,这陈平若是有意,日后还会有机会。”

    魏国的战事已了,次日早上,大军集结,大梁城外,魏王豹负手而立,“沛公、张丞相珍重。”

    “魏王珍重。”二人同样回礼。

    没有什么过多的寒暄,该说的昨晚酒宴也已经相谈,刘元翻身上马,低喝的下令道:“出发!”

    “我们也走吧。”张良对武子炎点着头。

    见到刘元领兵渐行渐远,周市对魏豹道:“王上,回去吧。魏国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您处理。”

    感谢渚寒卍烟淡的打赏!(。)

    。。。

第二百三十一章 韩国告急() 
“是时候离开了。”邯郸城内,项梁望着彭城的方向,凝重的说道。这一次的结盟反秦无疑是成功的,魏国和赵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