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二十四章 救人
宁儿和阿莲都是一惊,连忙出门,见是牛大叔家的老三,跑的一身是汗的,“怎么回事?大哥怎么就被蛇咬了,伤的重不重?”阿莲忙问道。
“夏山大哥上山打猎呢,我们几个一起的,哪想竟遇到毒蛇,咬伤了夏山大哥的小腿。那毒蛇极厉害的,夏山大哥的腿当时就黑了,肿的跟大萝卜一样,看着都吓人。我们不敢拖着夏山大哥去镇上,把他抬回家了,沈四哥已经到镇上请大夫去了,只怕是……”牛三没有说下去,但宁儿和阿莲都明白他的意思了。
“娘今天去杏花村走亲戚去了,爹去了牛大爷家,找牛大爷说话了,牛兄弟麻烦你回去告诉爹一声,我和三嫂、三哥这就过去。”阿莲回答道。
牛三点点头,转身向他家去了,宁儿抱着阿平,向阿莲道:“那边多半是一团糟,阿筝我是不带过去了,要不小芸也跟我过去,跟阿筝一起,也放心些。”
阿莲也是这个意思,小芸和阿筝都还小,过去也只会添乱。“那,阿平呢?”
“放在家里就是,阿筝看着我还放心。”宁儿答道。阿莲点点头,交代小芸要听阿筝的话,便让宁儿带着过去了。阿莲锁了门,出门向夏山家走去,宁儿抱着阿平,带着小芸回家。
宁儿一进家门,就把阿平放下,对沈雁翎说夏山被蛇咬的事,沈雁翎也是一惊,连忙收拾东西准备出门。宁儿放下阿平,让沈雁翎给三个孩子煮上粥,她则开始准备药材和银针。沈雁翎明白宁儿的意思,这一闹不知搞到什么时候,总不能饿着孩子,便进厨房给三个孩子煮上米粥,吩咐阿筝照顾好弟妹,便和宁儿出门了。
宁儿和沈雁翎到夏山家的时候,沈雁翔已经请了镇上的大夫过来,一众人围着夏山家的屋子,紧张地等着消息。沈父坐在屋檐下焦躁地抽着烟,虽然夏山不是他亲生的,但一直以来沈父对夏山都极好,也十分欣赏这个勤恳又老实的晚辈,这时却毫无生机的躺在那里。夏山的妻子柳氏在一边哭的声嘶力竭地,她母亲在一边劝着,小儿子见母亲哭,也在旁边哭的肝肠寸断的。
片刻,老大夫无奈的摇摇头,轻声叹道:“老夫无能为力,你们准备后事吧!”
老大夫此话一出,又是一阵哭天抢地,老大夫,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柳氏一下子扑到老大夫面前:“先生,救救我相公,救救我相公。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啊!他要是没了我们孤儿寡母的要怎么过啊!求求您,救救他吧!”
老大夫叹着气:“不是老夫不愿救,是当真无能为力啊!这蛇极毒,如不是及时扎住了腿,他都活不到这会儿!”老大夫扫了院子里的人一眼,他了解当家男人对这样一个家庭的意义,但他也确实无能为力。
“让我看看吧!或许还有救。”宁儿走进房间道。
屋子里的人都回头看向宁儿,宁儿没有丝毫窘迫,走进屋里。老大夫看到宁儿,眼前一亮,他便是当时宁儿救那个孩子时遇到的那个老大夫,想到宁儿的医术,连忙道:“快过来看看,老夫甚是佩服姑娘的医术,想必定能救回来。”
宁儿有些诧异地看向老大夫,她不记得她认识这位老先生啊,不过,想了一想才想起,是那次赶集遇到的那位老大夫。宁儿点点头,向夏山走去,她虽然不怎么喜欢大嫂,但对于大哥还是十分尊敬的,只是,没有一个医生会自信到认为自己可以起死回生,她可不敢把话说满,只说自己尽力。
宁儿拉起夏山的手替他诊脉,又仔细查看了伤口。果然是十分厉害的毒,夏山的整条腿都已经青黑,创口不大,但很深,流出深黑的血。
“怎样?”沈雁翎在宁儿身边问道。
“毒很厉害,而且已经侵入身体很深,现在必须用最快的方法除了毒,才能有救。只是即便如此,大哥往后这条腿恐怕会不大利索。”宁儿皱着眉说。
“人活着就好,人活着比什么都要紧!老三媳妇,赶紧动手救人吧!”沈父听到有机会救回夏山的命,心里微微松了口气,就是柳氏也惊喜地请宁儿赶紧为夏山治伤。
宁儿点点头,向老大夫道:“还请老先生帮宁儿一个忙。”
“请讲。”
宁儿取了笔墨,写下一张药方,递给老大夫,“还请先生尽快配齐药材,将要煎好。”
老大夫点点头,拿着药方开始配药。宁儿则拿出银针,准备施针。
让众人都退开,宁儿纤纤素手拿起一根根晶亮的银针,飞快地扎在夏山腿上。众人只觉眼花缭乱,一片银光在眼前闪过,宁儿手起针落,说不出的潇洒,配药回来的老大夫也是一阵惊叹,暗自感叹现今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宁儿使的是江家的鬼门针法,这套针法是江家的绝技,之所以成为绝技,不仅仅因为其绝妙的除毒功效,更因为在江家当中也极少有人能真正使用它,以至于几乎到了要失传的程度,几代也未必有人能学会。而宁儿就是一个天才,她从十三岁开始学这套针法,到十八岁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但真正用在人身上,还是第一次,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宁儿自始至终都紧紧咬着嘴唇,待拔出最后一枚银针的时候,额上已沁出了一层秘密的细汗。
沈雁翎心疼的给宁儿擦了擦汗,宁儿回头报以一个笑容,然后拉起夏山的手腕,搭上脉,仔细检查了一遍,看着腿上的青黑已经渐渐退去,才大大的舒了一口气。回头向紧张的一屋子人道:“毒已经清楚了,处理好伤口,再服些清毒的药,修养一些日子就没事了,只是,好了以后,腿脚怕是不太灵便。”
被宣判了死刑的人又活了过来,已是极大地福分,哪里还会计较腿脚是否灵便,柳氏忙拉着小儿子,向宁儿道谢。柳氏一向没少欺负宁儿,现在宁儿将丈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柳氏又是感激又是惭愧,拉着儿子便要给宁儿跪下。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夏山
宁儿拉起柳氏,道:“大嫂不必如此,医者父母心,哪怕是个陌生人弟妹都不会见死不救,更何况是自家亲人,大嫂快去寻些干净的布来,该赶紧给大哥上药包扎才是。”又转向老大夫道:“先生药可煎好了?快些拿来给大哥服下。”
“已经好了。”老大夫回答道,转身端了一碗药来,他知道这药煎起来有些技巧,宁儿不敢交给旁人,才让他煎的,并不会觉得宁儿使役他。宁儿点点头让开身让沈雁翔给夏山喂药。
柳氏连忙去取了干净的布来,宁儿拿了纸包里的药粉,仔细的洒在夏山的伤口上,再拿柳氏取来的布条,包扎上夏山的伤口。然后,把手里剩下的药粉递到柳氏手中,嘱咐道:“大嫂需记住,每天给大哥换一次药,每次换药前,要用淡盐水给大哥清洗伤口,用过的布,需要用开水烫过晾干之后才可再用。刚才大夫煎的药还要再吃三天,我会煎好了送过来。”
柳氏已十分感激宁儿,道:“三弟妹救了相公回来,大嫂十分感激,以前大嫂对不住你,往后大嫂定当报答你,三弟家的事,只要三弟和弟妹一句话,我还有两个孩子绝不会有多话。”
宁儿笑笑,柳氏虽然刻薄了些,但并没有深沉的心机,人也不坏,若和一个人看对了眼,便会掏心掏肺的对人好,若看不对眼,嘴里绝对出不来一句好话,如今算是认同宁儿了。“大嫂言重了,都是一家人,哪有这么多谢不谢的,大嫂如今照顾大哥才是最重要的。对了,今晚大哥恐怕会有些发冷发热的症状,大嫂须得守在身边照顾,若发冷只管多加些被子就是,若是发热,就拿冷水浸了帕子给大哥擦脸,记住不要擦身子,尤其是心口。”
看到柳氏认真的点头,宁儿才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家,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天已经黑了,三个孩子在家她并不放心。沈雁翎也记挂着家里的孩子,见到大哥已经无事,便跟父亲说了一声,准备带着宁儿回家。而朱氏去了邻村,当时天已晚还是叫村里的年轻人去说了,不过赶回来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沈父想着朱氏必定是要过来的,便留在夏山家等着她。
村里人也就散了,镇上来的大夫因为天已黑了,便也没有回镇上去,而且夏山的情况,有个大夫看着也能放心一些。沈雁翎和宁儿跟沈雁翔夫妻一起出了门,两家离得算比较近,便同路,到了分叉口,阿莲先回去准备晚饭,沈雁翔跟沈雁翎一路去接小芸。
沈雁翎跟沈雁翔之间只差了不到三岁,兄弟感情很好,一路说着话,宁儿便安静的跟在一边。回到家中,便见厨房里灯亮着,进门,便见到阿筝抱着阿平在喂他吃饭,小芸坐在旁边,手里捧着一只小碗,拿着勺子舀着米粥吃,桌上还盛了一大碗骨头汤,小芸手边的小碗里,阿筝给她盛了汤,三岁的小女娃握着勺子,舀了泡在粥里,吃的眉开眼笑的。几个大人便都笑了,沈雁翔也没急着带小芸走,抱起女儿,喂饱了,才抱着小芸回去了。
宁儿也从阿筝手里抱过了阿平,给他盛了饭,叫他自己吃。天已晚了,宁儿已经累得很了,也没打算重新做饭,沈雁翎的粥也煮的多,两人便打算吃粥抵一顿便算了。宁儿抱着阿平喂饭,沈雁翎便去院中把野鸡和兔子喂了,进来时,宁儿已喂饱了阿平,阿筝也吃好了饭,便叫阿筝带了阿平去,夫妻两坐下吃饭。
第二天一早,阿筝上学堂去后,宁儿和沈雁翎便带着阿平往夏山家去了。宁儿很有责任心,夏山是她的病人,她当然要关心他的病情,况且她也是第一次使用鬼门针法,她也想看看效果。
因为夏山的情况昨天已经好转,今天也就没有多少人过来,毕竟大家都有活要做,就是沈雁翎,也只是陪宁儿过来,之后还要下田去。
朱氏昨晚已经赶回来了,此时正在屋里陪着夏山,柳氏在厨房里忙着早饭,镇上的大夫被留着吃早饭,现在正和沈父说话。见到沈雁翎和宁儿带着孩子过来,忙叫他们进去坐。
沈父很喜欢阿平,便把阿平抱过去在手里逗乐。
“这是你们家小儿子?”老大夫见过阿筝,因而问道。
沈雁翎点点头,和两人坐下来,宁儿进屋去看夏山的伤。夏山身体还很虚弱,但人已清醒了,见到宁儿进门,忙向宁儿道谢。宁儿一笑,道:“大哥不必这么客气,都是一家人。”说着就解开夏山腿上的布带,检查伤口和身体状况。夏山身体底子好,恢复的也快,已经没有大碍,只要修养一些日子便好。
“怎么样?可是好了?”朱氏有些紧张的问道。
宁儿边拆夏山腿上的布带,边回答道:“毒已经清了,身体损伤不少,但调养一阵子便没事了,若恢复的好,腿脚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夏山的情况比想象的好,宁儿也十分欣慰。
虽然夏山恢复的比宁儿想象的好,但看到夏山还未消肿的小腿,以及还未退去的青黑,朱氏还是轻微的惊呼了一声。宁儿手中的动作没有停下,拿手指不轻不重地按着夏山的伤口周围,夏山没有喊痛,但朱氏和宁儿都听到了夏山低低地抽气声。
“老三媳妇……”
“感觉到疼是好事,如果感觉不到疼,才是麻烦。”宁儿神色平静地说道。转身去厨房取了盐水给夏山清洗伤口,古代没有酒精一类的消毒水,也只有用盐水代替了。待宁儿清洗完伤口,夏山已是满脸的汗水,却不曾喊一声,宁儿不禁对这个兄长多了一分敬佩。
等宁儿收拾妥当,沈雁翎已下地干活儿去了,阿平让沈父带着。夏山家要吃饭,宁儿便去厨房给夏山煎药,柳氏连忙跟了去,说要学会了免得宁儿来回跑。宁儿笑笑也就同意了,虽然对于外行人有些困难,但用心一些还是学的会的。
正文 第二十六章 金鲤鱼
宁儿教会了大嫂煎药,看着时间也不早了,便带着阿平回去了。
想起那位老大夫说要拜自己为师的话,你宁儿当然明白他是为了自己使的针法,但鬼门针法哪里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而且,她一个晚辈哪里敢收一个有名望的前辈当徒弟,自然是婉拒了。老大夫有些遗憾,不过并没有怨恨,宁儿看得出来,老大夫当真是对医术的痴迷,而非是贪欲,想着自己不会去行医救死扶伤,若能让他多救些人,也是好事一桩,鬼门针法教不了,传世医书倒是可以给的,便答应老大夫,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写了给他,说不定还能造福世人。
宁儿回家也没什么事做,便把阿平放在摇篮里,坐在院子里翻晒她采回来的草药,拿了药碾研药。宁儿闲的没事便把草药做成药丸或者药粉,这样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不时推一推阿平的摇篮,逗着阿平玩。
过了中午,沈雁翎从田里回来了,还没进门便听到沈雁翎欢快的声音,“快看,这是什么?”宁儿顺着声音看去,却见沈雁翎手中提着以为金色的鲤鱼,宁儿立刻眉开眼笑,“哇!好肥的一条鲤鱼,今晚可以加餐了!你从哪里捉来的?”
“还能哪里,水田里捉到的,难得见到这么肥的金鲤鱼呢!今晚可以饱饱口福了。”沈雁翎温和的笑着。在古代,人们一向视金鲤鱼为祥瑞,但是显然,沈雁翎和宁儿没有这个想法,鱼嘛!肥才是最重要的。
沈雁翎打了一桶凉水,先把鲤鱼养起来,吃鱼当然要现杀的活鱼才好。下午田里没有活要做,沈雁翎便留在家中继续编竹篓,待到太阳西斜,才开始杀鱼。
沈雁翎边动作老练的杀鱼,边跟宁儿讨论鱼要怎么吃,“咦!”沈雁翎的动作顿了一顿,宁儿也好奇的过去看,却见沈雁翎从鱼腹中拿出一个蜡丸,出于好奇心,沈雁翎放下手里半死的鲤鱼,捏开蜡丸。从蜡丸里沈雁翎取出一个不大的纸条,因为蜡丸隔了水,纸条上的字迹还算清晰,只见上面写了几个字:
“安王正统,天下归心。”
沈雁翎眉毛一挑,露出一个颇有兴味的笑容,宁儿却是扑哧一声笑了,这假托神谕一招,看来是哪朝哪代都有的,就算是这个架空的王朝也无法免俗啊。
沈雁翎见宁儿毫不掩饰的嗤笑,不由问道:“娘子不信?”
“切!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说‘大楚兴,陈胜王’,是起义了吧,大秦也灭了吧,兴起来的哪里是大楚了?不过是个手段罢了,要是真灵,谁都拿个木偶扎小人便是,还要官府做什么?”宁儿在沈雁翎面前完全放心,有什么就说什么。
沈雁翎笑笑,他自然也不会信这种话,但有人会信,而放出这些鱼的人,也只需要哪些信的人,看来免不了一场混乱了,不由得叹了口气,“他们并不要我们信,只要有人信就够了,收拢人心做不到,搅乱一池春水还是可以的,看来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有麻烦了。”
宁儿看着沈雁翎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还以为他要担起国家重任,救民于水火中呢!哪知他把纸条往旁边一扔,继续抓起鱼收拾,还说道:“管他们怎么闹,给咱送来一条肥鱼还是不错的。”好吧,她太高估她夫君的爱国热情了。
因为家中还有两个孩子最终宁儿还是决定煮清汤鱼,既能保留鱼肉的鲜美,又适合给孩子吃。待到阿筝回家的时候,鱼肉已散发出浓浓的鱼香,馋的阿筝一进门就喊肚子饿,宁儿便笑着打趣他,阿筝也不恼,一双眼就盯着锅里。
等鱼肉好了,宁儿先盛了鱼汤,挑了细嫩的鱼肉,细细拣了鱼刺,叫沈雁翎喂给阿平吃,宁儿则取了青菜,再炒了一碟小青菜,等沈雁翎喂饱了阿平,才摆碗吃饭。阿筝很喜欢鱼肉,年纪又还小,沈雁翎和宁儿便拣了刺少的鱼肉,给他挑了刺才给他吃,阿筝倒是抬头望爹娘一眼,小嘴一张:“阿筝大了,不用爹娘照顾。”筷子却分毫不差的夹起鱼肉喂进嘴里,看得夫妻俩乐不可支。
晚饭后,热气渐渐散去,一天的活计也做好了,大人们便带着孩子,在村子里串门说话。沈雁翎和宁儿也带着两个孩子往沈雁翔家走去,一来两家比较近,二来也是两家感情好,常常一起说话。
沈雁翔家里,朱氏还在夏山家,沈父跟沈雁翔下棋,阿莲带着小芸在院子里纳凉。见到沈雁翎一家过来,阿莲忙招呼他们进去坐,小芸一眼瞧见阿筝便跑过来,拉着阿筝玩。沈父抬眼看了沈雁翎一眼,继续跟沈雁翔下棋,沈雁翔则一脸苦楚的看向沈雁翎,沈雁翎笑笑,跟宁儿一起坐下,没有理会沈雁翔求救的表情。宁儿跟阿莲说着话,也就是村里的家长里短,也说起夏山,阿莲看着宁儿一脸崇拜,宁儿便笑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的女红不是烂的一塌糊涂吗?还不许我有一样好的?”
“这倒也是,可惜三嫂是个女子,不然,说不定能成个名扬天下的神医。”阿莲接到。
“我倒不想当神医,学医可是辛苦的很,况且行医也是有风险地,医好了那是妙手回春,医不好,可是要偿命的。”宁儿笑道。
这时,沈父和沈雁翔也下完一局了,沈父不满意沈雁翔的棋艺,向沈雁翎道:“雁翎过来跟爹下棋,雁翔就是个臭棋篓子,一点意思都没有。”
沈雁翎认命的过去坐下,陪沈父下棋,沈雁翔则松了口气的坐在旁边观战。沈父自来就爱棋,棋艺算不得好,反正在沈雁翎十五岁以后就没有赢过沈雁翎,哪怕偷棋子也是一样,但沈雁翔的棋艺他老人家却是看不上的,没人陪的时候才会扯着沈雁翔下棋。
宁儿边跟阿莲说话,边看沈父和沈雁翎下棋,沈父开始时还占上风,渐渐的就被沈雁翎压制住了,这时沈父便开始扯出各种话题,来干扰沈雁翎的注意力,沈雁翎露出无奈的笑意,只顺着他说,也不拆穿他。
正文 第二十七章 棋艺
宁儿几人瞧着沈父和沈雁翎下棋,几乎憋到内伤,沈雁翎却依旧神色平淡地一步一步把沈父逼到死路。沈父终于怒了,骂道:“死小子,你就不能让我一点!”
沈雁翎一脸无辜地说:“落子之前我问过要不要让您一子的,您说不用。”
沈父瞪着沈雁翎,“那样让了不是相当于我自己承认棋艺不如你了。我的脸往哪儿搁?”
沈雁翎抬头望天,他爹这不是故意难为他吗!还在想怎么让沈父放弃跟他下棋,便听见沈父向宁儿道:“老三媳妇可会下棋?”
宁儿正在跟阿莲说话,也没想,就回答道:“会一些。”
回头看到沈雁翎‘你是傻子’的表情,宁儿总算明白她刚才说了什么了,但是沈父的话已经接着响起了“那老三媳妇陪我老头子下一局吧!”
沈雁翎从棋盘边退下来,无奈的拍拍宁儿的肩。宁儿叹了口气,虽然不曾跟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