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家农女-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车全是上好的笔墨纸砚和书籍,显然他们也是知道寒家这两个儿子已经在念书了,才特意备下了这么些实用的礼物,那些书籍,玉烾兄弟在午休时把姚老找了来,老爷子看后还连连点头,看来都是好东西。

    除了这些东西,还有不少的点心、干果、物件摆设,甚至还有一车白面。

    看到这一车白面,秀娘笑得合不拢嘴,怀集没什么人种小麦,所以这白面卖得可比白米贵多了,这么一车可有好几百斤,能让他们一大家子吃好久了。

    而寒初雪最满意的还是昨晚杨德彪提进屋的那一箱银子,要知道这段时间的花用,已经把二麻卖得的钱用得差不多了,而京城罗家赏的这一箱银子,无疑刚好解了寒初雪手上没钱的窘境,虽说她储物手镯里有不少,但毕竟是不义之财,她还是想尽量全部还之于民的。

    看归置得差不多了,寒初雪便跟着杨德彪走了,虽说昨天老爹大致说了一下,但具体的经商情况,她还是要听杨德彪说说的,也需要看看他们这次收回来的是些什么物种。

    带着她走进一间临时用来放这次交易物品的房子里,杨德彪打开了好几个袋子。

    “因为没办法走远,所以我们这趟是在京城附近转悠了一圈,二姑娘你瞧瞧,这些毛皮都是我们从北地的商人手里用粮食换来的,价钱比起去北地直接收要贵了些,不过成色还是不错的。”

    寒初雪上前看了看,点点头,“正好,我本还想着用什么给家人做些厚实的被子呢,有了这些毛皮倒是不用愁了。”

    她已经确定了,大昌朝没棉花,所以做棉被棉衣什么的是不用想了,而怀集这边虽然不像北地那么冷,但冬天北风刮起的时候还是能入骨的。

    她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是四月了,可晚上兄姐睡觉的时候,盖着那簿簿的一张打满补丁的被子,还是会打抖的,眼看着冬天又快来了,她正想着要不要进元宝山猎些野兔狐狸什么的,用它们的毛皮给家人作被子,没想到这回杨德彪他们倒是先收了一堆回来。

    对于她这想法,杨德彪也极赞成,怀集他没少来,这边的情况自然也清楚,而寒家是什么出身他也心里有数,所以这次换的都是些小毛皮,否则以寒家这次带去的粮食又是在京城就地换的,还真换不回这么多的皮料的。

    “等下回我们直接去北地换,那就可以换些大件的毛皮,到时侯不仅能当被子,还能给老爷他们做大衣,到了冬天就更暖和了。这次这些,缝个被套,把这些毛皮填充进去或是用布单作面直接缝成被子,也都合适。”

    这些主意确实不错,寒初雪当即笑道,“好,等会把刘家媳妇喊来,让她领着另两家小媳妇一块做。”

    刘家父子擅整治麻,而刘家媳妇女红十分出色,这种活交给她准没错。

    杨德彪又继续打开另一个袋子,伸手往里面抓了一把出来,“这是玉米,听那些人说这东西就是干旱些的地里也能长得挺好的,而且吃起来味道甜甜的还顶肚子,也可以磨成玉米粉,作出来的饼子味道也挺不错的,老爷当时还吃了不少呢,所以我们也就换了一袋子回来,想着看能不能在这边试着种。”

    玉米是什么,寒初雪可能比杨德彪还清楚,看到他抓起的那一把玉米粒,眼睛就已经亮了。

    怀集这边可能是因为税粮只收稻谷的缘故,也可能是官府有意为之,反正百姓们种的东西都挺单一的,基本都是水稻,就是一些旱地,也不少像寒家以前那样种了旱稻,再者就是种些蕃薯芋头那样的粗粮,这也正是寒初雪会交代杨德彪出外时注意收集一些怀集没有的物种的原因,想想华夏那丰富的饮食文化,她就不由替怀集的百姓们叫屈呀。

    抓起一把黄灿灿的玉米粒,寒初雪满脸的笑意,“好,等迟些日子我们去庄子里就把它们带上,明年种上。”

    若说杨德彪还担心不知种不种得活,寒初雪可没半点担心的,这玉米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真心不高,她记得在华夏基本是全国都能种的。

    杨德彪接着又打开一个袋子,“这是小麦,老爷本来不想要的,说这边种不活,不过后来听说罗家给了一个庄子,属下还是跑去买了一袋,若是能种活,也算是能多一种吃食。”

    小麦寒初雪了解得并不多,但她记得华夏偏南的地区好象也有种小麦的。

    虽说怀集这边的人还是以米饭为主,但面食其实有时吃吃也挺好的,尤其是一些老人家或者病人,而且这麦子磨成面了能做的东西还挺多的呢,要真的能种活,不说正餐就是早饭也能丰富不少。

    “杨大哥你这想法好,这些种子到时侯我们全拿去庄子上,全都试种,最好还能找到会种的人,我想这样子成功率还能再高一些。”(未完待续。)

第523章 好事近了

    虽说这次杨德彪他们没换回什么稀奇的物种,不过换回来的东西都挺实在的,寒初雪还是很高兴的,果然人挪活,树挪死,人想发展还是需要到处走走的。

    而杨德彪因为自作主张换了一袋麦子回来,本还担心这个不简单的二姑娘会不高兴,没想到能得到她的肯定,别提多高兴了。

    “姑娘放心,我跟兄弟们说说让他们找找会种的人,到明年春耕前一定能找到的。”

    春耕?

    寒初雪蓦的脑中灵光一闪,想起来了。

    “杨大哥,你这是冬小麦还是春小麦?”

    杨德彪愣神了,“小麦还有这样分的吗?”

    寒初雪摸摸额头,显然杨德彪买麦种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这问题。

    “当然是有分的,在北地因为太冷冬天不可能种得活东西,所以种的都是春小麦,而像我们这边天气比较暖和的地方,种的则是冬小麦,而且我记得春小麦磨出来的麦粉可不如冬小麦的好吃,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两种小麦播种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若是弄错了,就是种下去了也不可能会有收获的。

    杨德彪听得直愣眼,他还真没想到原来这小麦还有这么些讲究,当时也没多想,就兴冲冲的跑去买了一袋,也没问清楚人家,怀集这边的人要小麦主要就是为了磨粉作面食,万一自己买回来的是春小麦,磨出来的粉不好吃,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看他这模样,不用他说寒初雪也能猜到了,这位大哥只怕还真不清楚自己买了什么麦种。

    想想这也怪不得他,他说白了也是个南方人,对小麦肯定也是了解不多,虽说是行商多年,但因为路引问题也一直是在南边转悠没北上过,一不留神出点小差错,也是在所难免的。

    于是她一脸老成的拍拍他的手(本想拍肩膀的,可惜不够高),“杨大哥,这其实也没什么,找个会的人认一认便知道了。”

    既然是不同的种子总应该是有些差别的,就算自己这些农事白痴认不出来,总有人能认出来的。

    杨德彪一脸的汗颜,“好,我这就去找人认认。”

    说着抓了一把麦种就跑出去了,跑了这么多年的行商,居然还出这种乌龙,再不跑他都没脸见人了。

    看着杨德彪有点落荒而逃的背影,寒初雪不由失笑,这杨大哥平日看着老沉稳重的,其实还是有些少年心性的嘛。

    扫了眼屋子里的几个袋子,总体来说,老爹的这第一次跑商,成果还是不错滴。

    背着小手,寒初雪晃悠着出去寻刘家媳妇去了,这都十月了,要弄被子可得抓紧了,家人可不像自己般不怕冷的呢。

    另一边,寒爹爹已经跟着叶管家他们在附近村子转了一圈,罗家给的那两百亩水田分布在与下棠村相近的几条村子里,显然为了寒家方便管理罗家选田时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已经把东西全归置好的秀娘,看到寒爹爹喜滋滋的回来了,忙迎了上去,“那些地咋样?”

    寒爹爹接过玉仪捧来的茶喝了一口,这才乐呵呵的道,“全是上等田,而且呀就在咱们村子附近,好打理得很。”

    虽说早已经知道是上等田了,但得到寒爹爹亲眼目睹证实,秀娘还是欢喜得直打转,“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田地,这可就是农家的命根子呀,这地越多,这人的心里就越踏实。

    看媳妇高兴,寒爹爹就更高兴了,“还有更好的呢,叶管家告诉咱,虽说是上等田,但在官府那登记的,却是下等田,这税呀还能少交不少呢。”

    大昌朝的土地分上中下三等,而每一等级的私田要交的税是不一要的,上等田写成下等田,想也知道这是豪门大户最惯常用的敛财避税方法了。

    所以微微错愕之后,秀娘和玉仪便也全都想明白了,自家能少交些粮食自是好事,不过想想平常百姓那些避无可避的赋税,两人心里又不免有些感触。

    “叶管家本来说,那些田的收成罗家也不要了,全给咱家,可是咱想人家白给咱家那么些田已经够厚道的,总不能还占人家这便宜,所以没肯要,今年的收成还是让罗家收去,待秋收后咱家再接手。”

    秀娘赞同道,“是该这样,咱做人还是得厚道点,不能啥便宜都占光。”

    得到媳妇的赞同,寒爹爹很是开心,本来这事他一个人作了决定,还担心媳妇不同意呢,毕竟那可是两百亩的收成呢。

    喜滋滋的把媳妇拉到身边,“秀娘还有一事,这么些地咱家自己可整不过来,肯定也得是租出去的,你说是继续让范里正帮咱们管着,还是接过来咱们家自己管着?”

    这个问题倒是有点复杂了,秀娘看出玉仪,“仪儿你说呢?”

    寒玉仪也是没什么主意,“爹娘,要不等大哥他们几个回来,问问他们的意见吧。”

    于是等寒初雪忙完被子的事,玉书兄弟俩放学回来后,寒家再次召开了家庭会议,而对这事,寒初雪兄妹三个意见都挺一致的。

    以前交给范里正是因为不想让自己太招人眼,而经过这大半年的发展,寒家已经起来的情况已经瞒不了人了,既然如此,也无必要再劳烦范里正了,还是全收回来自家管着吧。

    至于人选,寒初雪也有了,就让钟坚去管着,经过这几个月的考查,钟坚可以确定是可以信任的,既然如此,他这个管家总得让他管些实事了。

    这次带着钟坚跑了一趟京城,寒爹爹跟他之间的主仆之情也深厚了许多,也赞同小闺女的决定。

    最后全家一致通过,钟坚之个管家也终于不再是一个纯跟班,终于有了些用武之地了。

    而把这些事处理完后,第二天,秀娘便寻了媒人上曾家提亲去了。

    因之前已经得到了通知,所以这今天曾老爷也没去书塾就等在了家里,就连曾莹儿也没去女子书塾而留在了家。

    亲事其实之前两家就已经达成共识了,所以媒人很快便满脸喜色的回来报喜了,接下来两家又谈了一些细节,而后照着三书六礼的流程走来,最终将婚期定在了第二年的三月,玉书和曾莹儿两人的名份算是正式定下了。

    动笔忏悔,放假前设了三天自动更新的,结果忘记因为动笔自己有事,提早了一天放假,于是昨天就没更新到了,掩脸……(未完待续。)

第524章 还是二姐聪明

    玉书的亲事正式定下后,寒家一家人便准备启程去开阳了。

    此次钟坚这个正式走马上任的管家没再跟着去,而是留下看家,处理一些紧急事务。

    两辆马车,秀娘母女三人坐了一辆,欧立梅等丫头坐了一辆,而寒爹爹他们则全体骑马。

    寒爹爹这趟出门骑回来的马,是得了罗家的那些赏赐后跟北边的人私底下换的,全是北边出产的良马,看到马,玉书他们哪能不心动,一直缠着杨德彪等人让他们教,学了一段时间虽说不能纵马奔腾,但走路小跑什么的是绝对不成问题的了。

    而这次杨德彪他们也跟着一道走了,他们的家人都在桑园那边,今年显然是不可能再外出跑商的了,再过段时间便是过年了,不管是在华夏还是大昌朝,世人还是很重视这阖家团圆的节日的,所以他们便决定跟着寒家一起走,把他们一家护送到庄子上后便去桑园跟家人团聚。

    这事让寒初雪又琢磨开了,现在寒家的产业有些分散,造成人手也分散得比较严重,平日无事还好,万一发生什么事,还真有些救应不及,而且这样子也不好管理,毕竟自家现在手上能用的人并不多。

    听老爹说,庄子跟桑园靠得比较近,或者想个办法把这两处连起来,然后自家搬家过来?

    当然这事还需慢慢计议,不说别的,光是让母上大人同意离乡别井只怕就不是容易的事。

    秀娘和玉仪还是第一次离开怀集出远门,不免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不过家人全跟在身边,她们还是兴奋多过紧张的,不时透过车窗往外瞧。

    看了一会,秀娘似得出了心得,“这外面的人和事,看起来跟咱们怀集那边好象也没啥不同嘛。”

    玉仪同意点头。

    寒初雪却听得失笑,“娘,别说这些地方跟怀集一般都归开阳县管,就是杨大哥他们之前说的北边的人,跟我们的差别其实也没多大的,总归是人一个长不出三头六臂的。”

    骑马跟在马车边的寒爹爹从车窗那探头看进来笑道,“雪儿说得没错,那些人咱见过,除了身上比咱们味道浓一些,还真没啥不同的。”

    听着父女俩的话,想想之前自己那奇怪的想法,秀娘自己也笑开了,“说得也是,不管哪里的人,只要是人应该也差不了多少。”

    玉烾拍马凑了上来,俯在了另一边的车窗上,“娘,这可不一定,我听姚夫子说他曾见过一些夷人,红毛绿眼的,身上还长着毛,可吓人了。”

    “啥?”秀娘立时吓得瞪直了眼,“那还能是人吗,可不就是个怪物了。”

    寒初雪默默瞪了一眼猪队友,她正想趁这机会打消母上大人对外面世界的顾虑呢,这三哥倒好,一句话就把自己的努力全毁了。

    玉烾犹不知自己坏了小妹的事,犹在那得意洋洋的道,“可不是,夫子说他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吓了一大跳呢,而且呀那些人说的话,他一句也没听懂,叽叽咕咕的,完全的鸡同鸭讲,还有,那些人还喜欢吃生食,吃的那些肉还有血丝的……”

    秀娘越听脸越白,就连玉仪都变了脸色,寒初雪终是听不过去了。

    “三哥,那些夷人本质里跟我们都是一样的,都是一颗脑袋两只手两条腿,只不过因为他们生长的地方跟我们这边不太一样,不是有句话说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吗,他们的老家跟我们这边不知离了多少个千里了,风俗会不同长相有一点差异,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玉烾不服的道,“可是他们红毛绿眼的呢。”

    寒初雪翻个白眼,“这有什么,村里的狗还有黑毛、黄毛的呢,二姐养的兔子不也有白兔黑兔的,难不成你还能因为不同的毛色,说另一只不是狗不是兔吗?”

    这个……

    玉烾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玉仪笑着点头道,“小妹说得对,既然狗兔什么的能有不同的毛色,人会有不同的头发也没多奇怪的。”

    玉烾撇撇嘴,不吭声了。

    寒初雪赞赏的看了玉仪一眼,“还是二姐聪明。”

    莫名其妙得了小妹的赞赏,玉仪有些纳闷,不过还是挺高兴的,小妹说她聪明呢,说明自己也不是真的没用嘛。

    看着几个儿女在绊嘴,结果向来伶牙俐齿的小儿子大败而去,秀娘顿时乐呵呵的,早把之前的事给忘了。

    一家子在半途中寻了个小镇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下午便到了开阳县了,本来寒爹爹的意思是直接去农庄的,但寒初雪觉得还是在县城里休息一晚上再说。

    那庄子既然接近桑园,离开阳县城肯定就会有段距离,现在赶去天色肯定就晚了,虽说那已经是自家的产业,但到底是什么情况没人清楚,这样匆忙的赶过去,可并不一定是好事。

    寒爹爹和秀娘细细一想,这顾虑也真有些道理,于是决定就依小闺女的,在开阳县城住一晚上,反正秀娘母女还是第一次来县城,正好趁这机会逛一逛。

    于是一家子便住进了之前住过的商家客栈,寒家在这住过两次,而且出手都挺大方的,商掌柜对他们也是印象挺好的,一听说这次还带了不少女眷,立时作了适当的安排,又是让人去打扫客房,也是准备热水供一行人洗梳的,让第一次住客栈的秀娘和玉仪讶然不已,这外面的客栈服侍还挺周到的呀。

    待一家子吃过午饭,习惯午睡的秀娘和玉仪去休息后,寒初雪却带着杨德彪及玉书兄弟出门了。

    她这次要在开阳停留,除了之前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去开阳奴市买人。

    桑园那边已经收拾妥当,明年便要正式步入正轨了,如此吴刚、梁娟这些人肯定是要去桑园的,而这么一来,家里这边的人手便又要不足了。

    特别是玉仪差点出事后,寒初雪更觉得,自己家人身边必须要有忠心的人跟着,最好还会些拳脚功夫,如此家人出门的时候安全也能多几分保障。

    但在怀集想买到合心意的人很难,更别说想买些会拳脚功夫的了,这次来开阳无疑是个好机会,所以一安排妥当后,她便带着人直奔开阳奴市了。

    刚放完假回来一堆的事忙,结果下班了才记起,今天没更新,赶紧补上,再次掩脸……(未完待续。)

第525章 再临奴市

    杨德彪跟奴市的人相熟,在这种地方做买卖,没个熟人带着说不得就得着人家的道了,所以寒初雪才会叫上了杨德彪。

    至于玉书兄弟,当然是少不得的,等他们上手了,以后这种事还得他们自己来处理呢,怎么说也是家中的男丁,寒初雪可没想一直代劳。

    寒爹爹出了两趟远门,见识多了,也很认同小闺女的想法,更别说长子明年都要娶媳妇是大人了,以后这一家子的责任都得他担着,就更应该早日学会这些事了,所以这次他根本没跟来,交代他们注意安全,不要惹事便回房抱媳妇睡觉去了。

    兄妹三人跟着杨德彪很快便到了开阳奴市,这地方他们都不是第一次来了,但看到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