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家农女-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今天,寒玉华才从弟弟嘴里知道自己村子居然开了一间这么奇怪的书塾。

    到底是少年人,好奇心肯定是少不了的,尤其是寒永竹夫妇回来后,从他们那知道姚老的大致来历后,他更想见见这位真正的翰林学士隐世鸿儒。

    于是第二天,他特意起了个大早,跟着寒玉孝一块去了书塾。

    看到他来,玉书兄弟俩自是高兴,二话不说拉着他就一块加入晨练队伍去了。

    被夹在绕着书塾晨跑的队伍里,一开始寒玉华还有些不以为然,结果不一会,便听到他们整齐的背起了千字文、百家姓,甚至最后还背起了一些颇为出名的诗词。

    看着自家弟弟一般大小的一群小萝卜头居然也背着有模有样的,寒玉华不由有些改观,也决定继续看看。

    跟着大部队回到书塾里,入门的照壁上题着一首诗,细细看清,寒玉华不由心神一振。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好诗,说得好。”

    击掌赞了声妙,寒玉华有些兴奋的拉着玉书,“玉书哥,这就是那位姚鸿儒所作的吗?”

    玉书笑着摇摇头,玉烾在旁有些得意的道,“玉华哥,这字是姚夫子写的,不过这诗可是我们小妹作的。”

    “什么,这是雪妹作的?”

    寒玉华有些难以置信,但想想自己那个堂妹的来历,他又觉得这还真有可能。

    果然老实的玉书有些骄傲的也点头了,“是小妹作的,姚夫子就是因为小妹这诗最后被打动,愿意留下来当夫子的。他说这诗写得好,有志气,所以就特意刻在了这照壁上,让大家伙出入都能看到,不要妄自菲薄应该自立自强。”

    再次细细的品味着眼前的诗,寒玉华大受震动,“说得没错,吾等虽为寒门子弟,可也不该妄自菲薄,王侯将相本无种,吾等只要好好努力,谁又敢说我们这些寒门子弟没有出头之日。”

    “说得好,有志气。”

    随着这声赞,满脸笑容的姚老从照壁后转了出来,打量着寒玉华,面生得很。

    “这是新学员?”

    玉书忙介绍,“姚夫子,这是我堂弟寒玉华,原本在镇上的书塾上学,因为腿受伤了所以回村子里来休养,现在伤好了,才出来走动的。”

    明白了眼前人的身份,寒玉华一整衣襟,中规中矩的朝姚老深深一揖,“末学寒玉华,见过姚老先生。”

    姚老轻嗯了一声,“原来是寒家子弟,难怪有此志气,不错,不过年轻人可不能光有志气,还得有实力才行呀。”

    寒玉华听训般的仍躬着身子,“姚老教导得是,末学日后定当继续努力,定不会让刚才的话成为一句空话的。”

    “好。”姚老满意的点点头,“时辰不早了,你们赶紧去吃早饭吧,等会就要上课了。”

    这娃儿志气是有,人也应该是个聪明的,可惜就是死板了些,不像玉烾那般随性有趣。

    姚老的心里话玉书兄弟自是不知,不过却被他一语提醒,那些家伙可全是能吃的,去晚了今天的早饭只怕就没了。

    于是匆匆跟姚老道别,兄弟俩拉着寒玉华就开跑了。

    不明所以的寒玉华,被玉书兄弟拉着跑进了一间挺长挺宽的大房子里,只见里面摆了两张长长的木桌,桌子两边各摆了一长条的木板凳,现在已经满满当当的坐满了人,每个人都正一手拿着糙面馒头一手捧着碗吸溜一口咬一口馒头的吃着。

    而在两张长桌后面的一个角落里,两个有些面熟的妇人正站在一个大铁锅后面,不时的给捧着碗过去的学员勺糙米粥。

    虽说不是白米馒头白米粥,但对于普通的农家子弟来说这已经是极好的早饭了,毕竟一般的人家可没这么正经的早饭。

    要过节了,加更庆祝一下~~(未完待续。)

第517章 收甘蔗

    就在寒玉华观察着的时候,玉烾已经拿来了碗,一人一个的分好,便拉着寒玉华跑到那两个妇人跟前要了碗粥,又要了一个馒头。

    寒玉华其实还不算是书塾的学生,不过来帮忙作早饭的妇人本就是村子里的,自然知道这个是寒永竹的大儿子,也是自己村里的娃儿,自然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就给了他一份早饭。

    捧着早饭,跟着玉书兄弟寻了个空位坐下吃着,这种吃大锅饭的感觉别说还真的挺新鲜的,寒玉华不由有些心动,或许自己也应该到书塾来上课,闭门造车总是不妥的。

    于是当天广源书院高级班便又多了个学生。

    不知不觉间,寒家那几亩甘蔗也能收了。

    有了上一回收向日葵的甜头,听说要收甘蔗书院的一群学子,那是跑得比谁都快。

    而这次玉仪也没像上回一样躲在内宅了,而是带了一群姐妹淘过来帮忙,顺便吃甘蔗。

    当了近月的种田先生,寒大爷爷的先生派头都足了不少,见学生们那馋嘴的模样,老爷子愣是不让丁老头等人下地帮忙,而是熟门塾路的把一群学员分成了几队,年纪大的去收割甘蔗,小的负责把甘蔗运上田基,稍大的和玉仪这群娘子军配合,把甘蔗运回寒家大院去。

    不管是谁想吃就得干活,不劳动不得食。

    于是一群半大小子的积极性全被调动起来了,何况眼前可不光是吃甘蔗的问题,田基上还站着一群大小姑娘的呢,在谁面前掉面子也不能在姑娘家跟前掉呀。

    一群半大小子那是干得热火朝天,有些为了在心仪的姑娘跟前有所表现,还一个人抢了两个人的活干了,看得玉仪等一群小姑娘个个都掩嘴闷笑的。

    这种场面曾莹儿还是第一次见到,瞧着地里干得一身是汗的玉书,不免有些心痛,“玉仪,要不我们回去拿些水来,他们出了这么多的汗肯定渴了。”

    一旁的曾老爷知道女儿这是心痛女婿了,笑呵呵的附和道,“对对,是该拿些水来给他们解解渴,最好备些布巾让他们擦擦汗。”

    曾莹儿的脸不明所以的红了,也不敢吭声,拉着玉仪就赶紧往寒家大院跑去。

    女先生和助教都去拿水了,其余小姑娘自然不可能再光站着,也忙跟着跑去提水了。

    很快田基附近便多了一番景象,总有些小伙子在运完甘蔗后,跑到某个小姑娘跟前讨水喝,有些大方的小姑娘甚至还会拿出自己的布巾给小伙子擦汗。

    倒了碗水给大柱,看他热得满头大汗的,曾莹儿忙掏出了自己的丝巾,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又不好意思直接动手帮他擦,愣是逼红了一张粉脸,玉烾带着欧立志几个小的,在旁看得嘿嘿直笑,最后还是欧立梅瞪了弟弟一眼,让他把自己主子拉开。

    而后一本正经的把手中的布巾递给了曾莹儿,“未来少夫人,丝巾不太吸汗,还是用这布巾吧。”

    曾莹儿一张粉脸红得火烧云似的,正想硬着头皮接过来,玉书却抢先接了过去,快速的在自己脑袋上抹了一圈,而后连带手上的碗一块笑着递给曾莹儿,“太阳有些大了,你小心别晒着了。”

    曾莹儿忙接过,眼含欢喜的嗯了一声。

    看到她这模样,玉书也是满心的喜欢,“你等会,我去给你寻根最大最甜的甘蔗来。”说着转身就跑回甘蔗地里一头钻了进去。

    一旁的欧立梅一个没忍住噗的一声笑出来,一直注意着小两口的曾老爷亦是笑得有牙没眼的,找女婿就该找这样的,人老实,还懂得疼人,多好呀。

    在远处看到这一幕的寒初雪也是满脸的得意,这个大嫂看来大哥挺满意的。

    拿过一根甘蔗,也没用刀,灵力运于掌上,唰唰几下,去头去尾,中间段开分成了三段,随手递了根给一旁的寒玉孝,又递了一段给站在身边的姚老。

    “老爷子,新鲜出炉的甘蔗,尝尝鲜吧。”

    姚老没接过甘蔗,反而是揪起她那只小手上下翻看着,“厉害呀,你这丫头难不成还是练过武功的?”

    就算是练过,就她这么点的年纪也不应该这么厉害才是呀。

    接过寒初雪的甘蔗毫不客气的吃起来的寒玉孝,边嚼着甘蔗边应道,“咱小堂姐练的哪是武功,那可是法术,可以在天上飞来飞去,噼啪一下就能让人冒烟的法术。”

    比划了一下,他又有些困惑的看着姚老,“姚夫子你懂啥叫法术不?”

    别说还真不懂,但一个几岁大的娃儿满脸你到底懂不懂的怀疑神色,让姚老怎么也点不了头,最后他哼了一声,皱着眉头满脸不悦的看着寒玉孝,“不是教过你吗,食不言寝不语,你看蔗渣都喷出来了,成何体统。”

    乡下娃子本来就没那么多的讲究,但姚老虽不拘小节,一些应该注意的规矩还是会强调的,吃东西说话喷出来,那是他最不能容忍的,寒玉孝当即便心虚了,低着头不敢吭声了,至于那懂不懂的问题自然也不了了之了。

    寒初雪极为鄙视的瞪了借故转移话题的姚老一眼,这老爷子脸皮也厚直当没看到,拿过她手里的甘蔗,喀哧就咬了一口,看得出这牙口还挺好的。

    “嗯不错,确实挺甜的。”一边说着他一边往寒家大院走去,“唉年纪大了,这腿脚站一会就累了,老夫先去休息一下,记得留几根最大最甜的给老夫呀。”

    在这不能问,寒家那边不是有个老头观主吗,悄悄去问他好了。

    瞧着他那背影,寒初雪……

    自家三哥会不会也让这老爷子教成一个儒痞呀?这个问题挺严重的,得好好想想。

    寒家这些甘蔗虽说有好几亩地,不过现在寒家也不指望这几亩地的甘蔗挣钱榨糖什么的,本来就是打算给小孩子当零嘴的,所以秀娘也极大方的表示,想吃就随便吃,等收割完了,剩下多少再大家伙一起分一分,不管是来帮忙的还是家里的长工,都分一些,让大家伙都尝一尝。(未完待续。)

第518章 老爹回家了

    不过最后这几亩甘蔗还是没分吃掉,因为村长挺会精打细算的,孩子们各给两根尝一尝,大人就算了,既然寒家不要,就全拿去榨糖。

    广源书塾因为要作早饭有时还要给先生做午饭宵夜什么的,留一些糖在那,女子书塾那边虽然只上半天课,但全是女娃子少不得要做些小点心什么的,也留一些。

    其余的,村子里每家每户各分一些,毕竟接近年底了,各家各户多多少少都要准备一些年货什么的,有了这糖也能省一些钱,毕竟都不富裕能省还是省一些的好。

    听了村长这话,本还欢天喜地准备吃甘蔗的一群大小娃儿,全都不吃了,反正他们在收割时多少都尝过味道了,这些还是全拿去榨糖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显然这些孩子都知道自家的情况,都想着自己不吃,或许家里就能多一点糖用了。

    目睹这一幕的姚老不由感慨万分,谁说寒门子弟就一定没出息的,他们只不过是没那条件罢了,若是在同样的条件下,这些懂事的孩子谁敢说就没人能一飞冲天。

    收完甘蔗,寒家麻山下的一片地就完全空下来了,而十月正是油菜下种的时候,因早跟焦管事打过招呼,这次寒家极顺当的便买到了足够的油菜种子。

    听玉书说起自家要种油菜,大爷爷不由也心动了,广源书塾旁边的荒地,已经让他带着一群学子开垦出了近十亩的地,这旱地并不肥沃水源也不充足只能靠打的井用井水灌溉,而且都这个时候了,也种不了什么东西,但若是就这么丢空,等到明年春天只怕又长满杂草了,那这段时间可就白忙活了。

    若是能种上油菜,明年就有油菜籽榨油了,就算不拿出去卖,书塾也能自己用可以省一笔买油的钱了,要知道这油可不便宜。

    听大爷爷这么一说,玉书自然赞同,于是均了十亩地的油菜籽给书塾那边播种。

    村长等人知道了,少不得又是一翻感动,人家永柏家这种子可也是花钱买的,就这么白白给了书塾十亩的量,永柏家的这些孩子全是好样的,仁义呀。

    待油菜种子全种下好,寒家的人又暂时都闲下来了,三麻的生长时间要比二麻长上一些,现在还不到收获的时候,不过一些该做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先准备妥当,而这活吴刚已经是驾轻就熟了,家里人对他办事也放心,也就全交给他去处理了。

    就在秀娘闲着想找些什么活打发时间的时候,寒爹爹回来了。

    听到门房上梁磊的禀报,秀娘激动得带着吴玉珍就直接跑到大门去了。

    “孩子他爹。”

    这次寒爹爹可不是坐马车回来的,而是骑着高头大马回来的,离家这么久,他当然也想家人,想媳妇了,听到媳妇的喊声,赶紧翻身下马,大步跑了过去。

    “秀娘。”

    两人虽没感情外露的抱在一起,不过也手拉着手的,满脸的欢喜与激动。

    “孩子他爹,这一路上可顺利?”

    发现媳妇气色又好了许多,人也丰满了些白了些,寒爹爹自是高兴,“好着呢,啥事也没有。”

    “真的?”秀娘犹是有些不放心的把他上下打量了一个遍,就怕他有什么事瞒着自己,这趟可是去京城呢路远着呢,何况相公还带了那么些东西,少不得会招人眼。

    寒爹爹笑呵呵的拍拍胸脯,“当然,秀娘你忘了,咱这回可是带了大批人马去的,能出啥事。”

    说着他还得意的往后一摆手,示意媳妇自己看。

    秀娘顺着他的手势往后一看,好家伙,一长串的车呢,而杨德彪他们除了赶车的,都全骑在了马上。

    “咋还没么多车的,那些粮食没卖出去?”

    凭秀娘仅有的见识,她也只能想到这个可能了,苦闷了一下后,又赶紧道,“没卖出去就没卖出去吧,反正咱家自己也能吃用。”

    她这是担心相公第一次出门作生意受到打击呢。

    寒爹爹听到她这话却哈哈笑了起来,“咋能没卖出去,全卖掉了。”

    秀娘听得一喜,继而又不解了,指着那车队道,“那,这些又是啥?”

    寒爹爹却没立即解答,反而故作神秘的朝她眨眨眼,“这不急,咱们回屋再说。”

    说着拉起媳妇就要回屋,左右瞧了瞧,他又有些纳闷了,“孩子们呢?”

    就算两个儿子要上乡塾,两个闺女总该在家才对呀,以往自己回家,她们肯定会第一时间出现的,今天咋不见人呢?

    说起现在各忙各的孩子们,秀娘便不由从心里笑了出来,“他们都在书塾呢,这段时间的事可多了,先回屋休息,咱慢慢跟你说。”

    自家孩子的事,寒爹爹哪能不上心,忙跟杨德彪他们打了声招呼,又让吴玉珍带着下人们帮忙卸车,夫妻俩个便先回屋了。

    知道自家相公是个急性子,秀娘便先压下了自己心里的疑问,挑着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听到寒永松居然设计想把自己大闺女嫁给上棠村平老三那个懒汉,寒爹爹气得跳了起来就要抄家伙去砍寒永松。

    秀娘赶紧把他按住,“你急啥,先听咱说完呀。”

    他这才按捺下脾气坐了下来。

    于是秀娘便把小闺女及时把大闺女救下了,又气寒永松没人性当场发飙差点把寒永松当众给活劈了的事给说了。

    听得寒爹爹一愣一愣的。

    “咱家二丫,当真那般厉害?”

    秀娘点点头,又叹了口气,“后来,咱偷偷问过余叔和罗老夫人,咱家二丫的师父可不是一般道长,而是个真正的仙长,这孩子只怕在咱家呆不长久。”

    虽说闺女有本事,她高兴,可是想到这孩子自幼就没在身边,现在好不容易回家了,却又不知什么时候就得离开了,秀娘心里一直有些不好受,只不过为了不让孩子跟着伤心,她一直压在心里没说出来罢了,现在相公回来了,她这才寻到人说出了心里话。

    寒爹爹沉默了一会,伸手拍拍她,“秀娘,咱也得往好处想,这孩子刚出生那会咱是真的也认为养不活的,会同意娘把她送走,也是抱着兴许这也许是条活路,那孩子的身体如果不是遇上了仙长,只怕现在咱们还真见不着她了,这也是孩子的造化,咱们当爹娘的可不能挡了她的道。”(未完待续。)

第519章 成了

    拉过犹苦着脸的媳妇,他低叹一声,“你想想,未来亲家就靖轩一个儿子,不也为了孩子的安全愿意让他跟着仙长走了吗,更别说咱家二丫那身子骨了,咱们要是舍不得,说不得就真会害了那孩子了。”

    想到孩子学了那么一身本事,回家后还是病了几回,上回虽然看着厉害,但是事后却昏迷不醒的,让余叔带走了好几天才无恙回来,秀娘不得不同意相公的话,因为自己不小心,那孩子打从出生就带着病根,如果不同意她跟着仙长学道,只怕真的会早夭。

    “咱也知道,可这心里就是舍不得。”

    知道媳妇开始想通了,寒爹爹笑着安慰她道,“这其实也没啥的,你不是说二丫跟亲家他们说过,只要学成了是可以随时回家的吗,你瞧现在咱们闺女不就回家来了,以后就算她要离开,少不得也能时不时回家来一趟的,怎么也不至于再也见不着不是,女娃子长大了,总得嫁人,到时你就当她嫁人了,几年回一趟娘家不就行了。”

    秀娘让他说得哭笑不得的嗔瞪他一眼,“咱家二丫才十岁呢,你就想着让她嫁人了呀。”

    寒爹爹一本正经的摇头道,“那哪能呢,她可是最小的,怎么也得等上头的三个哥姐成亲了才行呀。”

    瞧他越说越像那么回事,秀娘终是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起来。

    见媳妇笑了,寒爹爹也跟着傻乐开了。

    秀娘笑着白了他一眼,“说起孩子们的亲事,现在你也回来了,书儿跟莹儿的婚事也该好好跟亲家商量了。”

    寒爹爹自然没意见,点头道,“行,改天咱们备些礼,一块去镇上跟亲家谈谈,看看他们有啥意见。”

    出了两趟远门,尤其这一次是上了京城,寒爹爹不仅长了见识,这待人处事方面明显也长进多了,不仅会哄媳妇了,连上门要备礼这种人情往来也学会了。

    相公长进了,秀娘自是开心,“是该这么办,虽说现在亲家公和莹儿也在村子里,但这亲事总归要亲自上门一趟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