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令高迎祥最为讨厌的声音再次响起:“叔叔放心,隰县也交给李家军了。保证不出三天,就能拿下这两个地方。”
这一刻,高迎祥的心里生不出丝毫的厌恶,反而一脸的不屑之色,觉得李自成是在吹牛,说大话。不仅是高迎祥这么认为,王自用等人也是这样的认为。
三百人攻取大宁,或许还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性。然而,以这么一点兵力,就想攻取隰县,简直就是痴心妄想。而且,还是在三天之内,一连攻占两处,换做是谁,谁也无法相信李自成之言,更遑论高迎祥?
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众人的置疑,李自成刚一说完那些话,不等众人反应过来,说什么,就进一步的补充道:“舅舅,我的那三千人已经恢复的差不多,最多只需两日,就能完全病愈,进行作战,完全没有问题。到时候,只要李家军全部出动,趁势就能拿下隰县。”
闻听此言,高迎祥原本想要置问的言语生生咽了回去,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也只能无奈地答应。否则,就将犯众怒,惹得其他首领同仇敌忾,针对他一人。
“好吧,自成,三天之内,只要你能够拿下大宁和隰县,我就同意王盟主的建议,封你为闯将,可以独立指挥自己的兵马,不受他人辖制。”
“是,叔叔。事不宜迟,叔叔,外甥儿我这就去点齐兵马,前往大宁,争取今晚就将其拿下。”
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高迎祥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痛快,不是因为与李自成的亲情关系,不过是大势所趋之下,在做顺水人情,给王盟主、罗首领等人一个面子。毕竟,在众人意见一致之下,他高迎祥也不好反驳什么。
当然,此时无人再置疑李自成的保证,毕竟五千人的兵马,想要攻取大宁和隰县,虽说不上轻而易举,但也不会很难。
李自成离开了,其他的起义军首领也相继离去,高迎祥镇定的神色终于变了,阴沉冰冷的可怕,革里眼的心情也很不好,更是沉声提醒道:“首领,王盟主和张献忠等人根本就是不怀好意,想要趁此机会,分割咱们起义军,瓦解咱们的实力,从而达到削弱咱们的目的。”
左金王也很不满,满腹的牢骚,说话更加的直接。
“首领,李队长他也太不懂事儿了,身为你的外甥儿,居然提出这么一个荒唐的建议,居然怂恿各个起义军的首领撤军,攻打县城。太尿性了,这不是与你存心作对吗?”
然而,听到这些话,高迎祥反而神色好了许多,出现了一丝不耐烦,满含深意地说道:“好了,埋怨这么多,也没用。人家年轻有为,从大局出发,咱们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而且,盟主也发话了,各个首领纷纷同意,事情已经成了事实,说得再多,也不可能在改变。”
没有一个是傻子,谁能听不出来,首领这是也憋着一肚子气,只是没有发作而已。
这时,袁宗第突然出现在众人的旁边,感受着愤懑的气氛,却突然转移了话题,出言提醒道:“首领,咱们还是赶紧做准备吧。那些首领回去之后,一定会减少兵力支援。如果咱们再进行强攻的话,损失最大的可是我们。”
高迎祥脸色乎变,清醒了过来,眸光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看了看正在攻城的兵卒,这才低语道:“传令下下去,降低攻城的力度,梯度依次撤军,将蒲县县城给我死死地包围住。”
。。。。。。
罗汝才的营地,大帐之中,回荡着张献忠的大笑之声。
“哈哈。。。罗首领,王自用还真是一只老狐狸,不声不响地就削去高迎祥一大臂力,减少兵力五千人,这一招可真够绝的!”
罗汝才坐于一旁,一脸的不以为意,淡淡地回应道:“张首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即便是没有王盟主这一招,高迎祥与李自成迟早也得恼崩,分道扬镳。不过,王盟主确实够精明的,此举堪称一石二鸟,不仅削弱了高迎祥的实力,还卖了李自成一个面子。”
张献忠裂开了大嘴,一张脸笑开了花,说不尽的幸灾乐祸。
“嘿嘿。。。不管怎么说,蒲县还未拿下,后续还需要不少的兵力,少了李自成的这五千人,有没有咱们与各个头领的支援,高迎祥再想拿下蒲县,可就要看咱们的脸色了。”
王自用的临时营地,刚一回到大帐里,王自用就开始下达命令:“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大军立即开拔,前往洪洞,将其拿下。”
“是,首领。”
站于下方的众将领纷纷附和之后,射塌天站了出来,不解地问道:“盟主,末将实在不明白,支持李自成的建议,何必非要封他为闯将,可以与三十六营的各首领比肩呢?”
似乎早有预料一般,知道会有人如此一问,王自用不以为意地答道:“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想必你们已经猜到了其中的一个用意,就是趁机削弱高迎祥的实力,使得他一时强攻蒲县县城。只能等到咱们这边成功,他们那边才能行动,有把握拿下县城。”
“然而,你们有所不知的是,我是在卖李自成一个面子,借此机会,与其交好。”
高迎祥的话音刚落,又有一名将领站了出来,不解道:“盟主,李自成不过就是一个小角色,手下兵力不过五千人,又受到亲舅舅的排挤。这么一个小人物,何必交好他呢?这是不是太给他面子了?”
听到这样的问话,王自用的神色才出现郑重,更是语重心长地强调道:“你可不要小看李自成,更不可以小看李家军。在这山西倒还没什么,然而放到陕西,李自成的声望可不小,丝毫不弱于我这个三十六营的盟主。”
“盟主,是不是太夸张了?李自成能有这么大的能量?”射塌天一脸的不屑之色,满脸的鄙夷,还撇了撇嘴。
高迎祥笑而不语,并未解释什么。
与此同时,蒲县以西千米之外,李自成率领着三百李家军飞驰,直奔大宁而去。黑夜之下,大风呼啸,而李自成他们还在疾驰,不断奔腾。
很快,在距离大宁东门还有千米的地方,李自成忽然一拽缰绳,低喝道:“所有人听令,立即下马,徒步前往大宁东门,尽量不要弄出任何的动静!”
“吁。。。”
随着一阵马嘶长鸣,所有的战马顿时停了下来,所有的声响全部淹没于狂风之中,而大宁东门上的城防营没有任何的发觉。
第一百九十三章 拿下大宁()
黑暗之中,听着呼啸的风声,李自成等人蹑足前行,人人后面都背着一只书箱,方方正正的样子,表面被一层油性布匹覆盖,高一功不解的问道:“姐夫,咱们不是要攻打大宁吗?怎么停在这里了,距离大宁城的东门还有两里地呢?”
“一功,你哪来的这么多的为什么啊?赶紧的,按照命令行事,跟随大家,将战马拴在旁边的小树林里。”
李自成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充满小心谨慎之意。即便是风声呼啸,也在压低着声音说话。
然而,高一功却是撇了撇嘴,满不在乎的轻轻一耸肩,牵着战马缓缓前行,似乎不甘于寂寞,又或者是好奇心作祟,依旧是不老实,压低声音的问旁边一人:“哎,我说兄弟,咱们是来打仗的,怎么兄弟们人人背着一个书箱啊?这也太麻烦了,能不能让我看一下里面都是什么东西?”
“嘘。。。高队长,小声点,咱们可是有纪律的,老大已经下了命令,就不可以再私自交谈,一切都要听从老大的安排和指挥。”那个黑影并未回答高一功的问话,反而顶了回去,搞得高一功一阵气闷,很是不爽。
似乎觉得自己有一些不近人情,那个声音再次响起,却是将嗓音压的极低:“高队长,等一下吧。等到到了那片小树林,趁着众人整理行装,我就给你看一下背后的书箱。不过,事先声明一点,只能大概看一下,用手摸摸感受一下,里面都是什么东西,但时间只有那么一回事儿,不能影响接下来的行动。”
“嘿嘿。。。我就摸摸,绝不动里面的东西,更不会影响兄弟们的行动。”原本有一些气闷和失望的高一功闻之一喜,乐滋滋的回应道。
不久之后,一片黑影从树林里走出,行走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声音。即便是出现了那么一丝轻响,士兵踩踏过枯枝而引起的声音,也会被大风所掩盖。
潜行的过程中,高一功的心里很郁闷,满满的不解,更多的是好奇,姐夫的这一支三百人的特殊部队也太奇怪了,武器装备精良的让其为之咂舌,而又深深地羡慕,腿上别着锋利的匕首,腰悬长剑或大刀。
尤其是左臂,人人都绑着一支小巧而玲珑的弩箭,只需左手的手指那么轻轻一带,就能快速的射出钢铁箭矢,杀人于瞬发,无形之间,让他羡慕的心里痒痒的,跟猫爪的似的。
不过,最令高一功不解的是,那个书箱里不仅装着箭矢这样的兵器,还有干粮等物。这还不是他不解的地方,真正不解的是,干粮之类的日常物品全都拿了出来之后,放在马背上,书箱却依然被这些兄弟带上,背在后面。
按理来讲,弩箭的短小箭矢已经一排排悬在腹前,书箱只剩下一个空壳子,应该与战马放在一起,却偏偏带上了,还一副十分珍贵的样子。
行走之间,在不断的靠近大宁城的过程中,凭着只有一两米的可视范围的光线,高一功一直都在紧盯着书箱,深邃的眸子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一副探头探脑的样子。
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高一功只能压下心中的疑惑和好奇,屏息凝神,将自己的动作放的更加轻盈,不弄出动静,以免被城墙上的官军发现。
有着蒲县的前车之鉴,正在被乱军攻打,作为毗邻之城,大宁城的守将怎么敢有一丝松懈?
因此,大宁城的城防极为严密!
只见大宁城的东门城墙上,一队队官兵正在巡逻,人虽不多,但防卫极为严密,过往的官兵都举着火把,来来回回地行走在走廊之上。更有那火盆,遍布在城头两侧。
一时间,城墙上亮若白昼,又像一座灯塔,指示着李自成等人不断,不会偏离路线的同时,而又不会走错方向。
不过,即便是城墙上光亮一片,还是有着一定的特点,距离城门楼处越近,光线更加的充足。反之,光线就更加的昏暗。
毕竟,以传统思维考虑,攻城之战,当然以城门口处为主。
还有一点,大宁城虽然不大,城防营的兵卒也不多,不可能将东城门上布置成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离得稍远的地方,就只有那么一两个人。有那么一两根火把照明,已经不错。
终于,李自成率领着三百李家军来到城下,分为两部分,潜藏在南北两侧,各自距离城门约有十几米。
来到城下,尽管也经历过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攻城之战,高一功还从未像今天晚上这么紧张,感觉一颗心都快跳了出来。
李自成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不仅让高一功生出了新的疑惑,只有这么干巴巴三百人,没有任何的攻城器械,怎么拿下大宁城?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还有就是,高一功更加的不解一点,如果城里真的有内应,干嘛还要带着这个书箱?
在高一功看来,书箱纯粹就是一个累赘,不仅增加了士兵的负重,还让众人更加容易暴露身形,被城墙上的官军发现。
然而,这一切的疑惑和不解并未困扰高一功多久,随着李自成的一个手势,这一边的一百五十人随即行动了起来,动作流畅而迅速,极为熟练。即便光线很弱,也没有任何的影响,配合的极为默契。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随着李家军的动作深入,后续的一连串动作,高一功的好奇心不仅得到满足。还有一切的不解和疑惑,也随即化为乌有,满脸的兴奋与激动!
只见,就那么很是突兀的,没有任何声响,一个个木梯出现在高一功的视线里,横放在地上,南北朝向,紧靠城墙。
紧接着,高一功又看见,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木棍,很长很长,足有好几米,长度不断在增加,一个士兵正在拿着它,悄悄地探向城头。
高一功眉头微皱,顿时被这个士兵的行为弄晕了,很是不解。而且,这个木棍好像没有长度限制一般,就那么的悄悄地、直直地探向城头。
“真是奇了怪了?这是什么木棍?就算是有那么长,比城墙还高,也不可能这么笔直的探向城头,而是应该倾斜着啊?完全不符合常理。”
高一功暗暗称奇的同时,同时蹑足前行,慢慢靠近,以便看得更清楚,知道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以此满足心中的好奇。
来到近前,一切疑云就随之消失不见,高一功恍然大悟。
看着木棍还在上升,士兵从旁边去过一根三尺长的木棍,直接就镶嵌在那根长长的木棍之下。随着一个个三尺长的木棍接在下方,长木棍越来越高。
高一功这一回是完全明白了,为何会有那么多的木梯突然出现?为何会有那么一个木棍探向城头?
看着一地的一块块布匹,还有人将木箱的外包装布轻轻撕扯而来,取出里面的木桩轮廓,再次拆解,分为一根根三尺等长的木棍。
很显然,无论是木梯,还是长棍,都是通过一根根三尺长的木棍组装而成。至于后者为何笔直向上,就是为了测量城墙的高度,使得木梯组装的更加精确,便于士兵通过木梯攀爬而上,进入城墙上。
随着长木棍探测而来的城墙高度,这些士兵开始组装三尺长的木棍,对木梯进行加长,从而达到接近城墙头的高度,李家军可以悄无声息地摸向城墙上。
高一功惊讶的同时,更多的是佩服,佩服发明木箱之人。这个木箱不仅能够盛放东西,还可以进行拆解,组装成木梯,着完全是一个移动的木梯,便于携带,随时都能使用。
终于,长木棍停了下来,另一端距离城墙口不足三尺,也就是不足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随即轻轻地收回。
木棍放下,横放在地上,再次被拆解,组装成新的木梯。一个个木梯被扶起,轻轻地靠在城墙上,微微倾斜。每个木梯的两侧,都有两个人站在那里,用强有力的双手死死地摁住,将其固定住。
这时,高一功模糊地看到,随着姐夫的一个动作,李家军开始行动起来,一个个动作极为轻盈,谨慎而小心,慢慢地攀爬木梯,左臂在前,弓弩完全裸、露出来,上满箭矢,距离城墙越来越近。
不知是不是因为已经到了后半夜,还是因为距离城门口有十几米,城墙上的这顿距离,一些正在站岗的官兵开始打起来了瞌睡。就连正在巡逻的兵卒,也是一脸的倦意,就那么的径直往前走,并不怎么查看左右两侧。
就在这时,两队巡逻官军相对而来,错身而过,在城墙的孔洞旁边,一双双眼睛正看着这一幕,极有耐心的等待着。
随着两队巡逻官军背对而去,越走越远,站岗的官军昏昏欲睡之时,忽的一下子,一个个黑影猛地窜出,身形极为轻盈的落在城墙上的过道上,脚后跟轻轻一颠,身体一晃,一个缓冲,就稳稳地落地,几乎没有任何声响。
这些黑影不是别人,正是李家军,在北方的另一侧城墙上,也在上演着同样的一幕。
刹那之间,李家军落地的那一刻,每个士兵的右手微动,趁势拔出腿上的匕首,身体飞速旋转,匕首瞬间划过昏昏欲睡的站岗兵卒的喉咙,一击毙命。
与此同时,这些落在城墙过道上的李家军更是左臂前伸,手指那么一带,咻咻的一声,一支港箭飞射而出,直射巡逻而去的官军。
这一切的动作都是那么的娴熟而流畅,宛若行云流水,配合的更是妙不可言,就好像一个人在行动。
“噗通”“噗通”两声,随着一阵闷响,顿时几十具尸体倒在过道之上。上来的李家军没有任何的停留,纷纷拔出腰间的佩刀或长剑,冲杀向城门楼处。
不仅如此,通过木梯,越来越多的李家军跃上城墙过道上,前仆后继。片刻之间,大宁城的东门就落入了李家军的手中,官军几乎是没有反应过来,没有怎么反抗,绝大多数就死在弓弩之下。
高一功再次吃惊了,没想到每个李家军的士兵身手都是这么了得,利落的让人动容,远超他的想象。
战斗还未开始,却已经结束了,他高一功根本还未亮出身手,只是杀了那么几个人。而且,从始至终,李家军没有任何的伤亡,就连轻伤的都没有一个。
高一功震惊的同时,心里兴奋不已,再一看每一个李家军的士兵一副漠然的神色,心里就知道,这些人经常打这样的仗,以碾压之势,打败敌人。
之所以这些人这么冷静,没有胜利之时的兴奋,只因为他们早就习以为常,对如此小规模的胜仗,已经引不起他们的成就感。
“快,将木梯拉上来,稍作休整一下,还有其他三处城门要拿下。”李自成的声音再次传来,提醒着众人。
旋即,三百家军再次动了起来,拉梯子的拉梯子,检查战场的检查战场,而高一功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向远处的李自成走去。
“姐夫?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兄弟怎么把官军的衣服给拔下来了?还有,这些木梯怎么又给拆开了,说不定一会儿还用得到?”
听到小舅子的一连串问话,李自成并未立即答话,而是身手取过了三根木棍,在高一功好奇而惊讶的目光中,一一组合在一起,最后更是猛地一拧,摁在某处,顿时三米长的木棍两端显出两个锋利的枪头,泛着凌厉的寒光,看得高一功眼前一亮,下意识地问道:“姐夫,这是。。。?”
“给,一功,拿着。等一会儿的战斗,使用这样的木棍长枪,可比刀剑方便。”李自成将两刃木棍递给高一功,笑着说道。
渐渐地,高一功的最后一个疑惑也为之了然,之所以扒下那些官军尸体的衣服,就是为了让李家军伪装,好来一个鱼目混珠,趁机拿下其他的三座城门。
毕竟,大宁城东门的战斗几乎没有任何声响,一旁的狼烟也没有被点燃,其他三处城门以及县衙的县太爷,不可能知道东门已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