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在大明-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厌恶的懒散气质。

    一时间,李自成仿佛忘记了一切,忘记了身上的要紧事,眼里只有这个乞丐,心里满满的好奇,仔细而认真的打量这个“乞丐”,再次轻咦一声,询问道:“哎~他身上的那些背囊,一直都在他身上背着吗?”

    “是的,老大!”

    巡逻小队长当即回答,仅仅是停顿了一瞬间,又补充的说道:“而且,发现这个人之时,为了确认他的身份,曾经打开过那个包袱。可是,里面都是一些衣服、进入深山的一些东西,并没有找到其他有用的信息,这也是我们也觉得,这个人应该不是乞丐,或许是什么原因,落难了。”

    李自成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突然大叫一声:“不好,宋应星还在等我呢。”

    紧接着,李自成不在停留,不知是哪根神经搭错了,突然就说出了那么一句:“你们先别巡逻了,现将这个人送到衙门,我住的地方。并且,给他请一个大夫,先将人弄醒了再说。”

    “好的,老大,我这就去办!”巡逻小队长答应一声,就带着两人离去,架着那个乞丐跟在李自成后面。

    说话之间,李自成已经戴上了头盔,一甩缰绳,大喝一声:“驾~!”,就扬长而去,其他骑兵紧跟在后,策马奔腾。

第八十二章 进一步改进() 
夜晚之时,晚饭过后,走在月光之下,享受着丝丝的夏日凉风,李自成与李过走在县衙的后院里,后者更是头也不回地轻声问道:“对了,过儿,宋先生到了没?”

    “叔,宋先生已经回来了,正在书房里等着你呢。”

    闻听此言,李自成当即停下来脚步,有些生气的说道:“过儿,你怎么不早说?如果早知道宋先生在书房里等我,哪还有闲心在这里散步和吹风?”

    说完这句话,不管李过是什么反应,李自成径直而行,大步流星而去,直奔自己的书房,李过紧跟在后面,似乎有着某种难言之隐,无奈地摇摇头。

    不久之后,李自成就来到书房里,刚一走进,就看到宋应星正站在书架的一旁,翻看着一本书,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看得出神,就连两人的脚步声都没有听见。

    “宋先生,看什么呢?”

    李自成大咧咧的声音,顿时惊醒了宋应星,后者更是本能的抬头望来,手中一抖,差一点将手里的书丢掉,下意识地回答道:“呃~没看什么,就是随便翻翻。”

    说话之间,宋应星连忙将书放了回去,脸色有些不自然,为了掩饰心里的尴尬,连忙转移话题:“那个,老大,你这次急匆匆的将我从马家屯叫过来,是不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吩咐啊?”

    单刀直入,直奔主题,正是李自成喜欢的风格。于是,宋应星的话音刚一落,李自成随即就说道:“宋先生,想必李过已经将马衔山的事情都告诉你了。据我所知,您是一个懂得机关术之人,精通机械方面的事情。所以,我想让你去一趟马衔山,帮助马信他们设置一些机关,制造一些机械,使得储藏粮食与银子的地方更加安全,同时使得居住在那里的人更方便。”

    宋应星只是略微吃惊了一下,并不意外,当李过将马衔山藏粮饷的事情告诉自己之时,就知道了那么一点,心中有了猜测,李自成此次召唤自己前来,十之八九和这件事情有关。

    虽然心里早就有了准备,宋应星还是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知道马衔山藏粮饷的事情,不同于参与其中,后者体现李自成相信自己的同时,也意味着未来的几年里,自己将会失去人身自由,被困在马衔山。

    毕竟,设计机关,制造一些机械,自己将会十分熟悉藏粮饷的地点,以及内部结构,李自成怎么会放心自己在榆中县一带随便蹦跶?

    而且,自己之所以留在榆中县,不就是为了推广新农作物吗?如果被困于马衔山,还怎么去推广新农作物?

    李自成虽然脾性流氓,经常厚颜无耻的耍无赖,但为人极为精明,有一颗玲珑之心,仿佛看透了宋应星的顾忌,当即爽朗地说道:“宋先生,你尽管放心,自此以后,我们不仅建立一个像马衔山的地方,更不会做出对你不利的事情。”

    “而且,我们又不是单纯的储藏饷银,还要迁移一部分人到马衔山里居住。你也是聪明之人,相必看得很清楚,深知如今的局势,我们在榆中县待不长久,朝廷根本无法容忍长久的盘踞于此。”

    “所以啊,此次的行动,不仅是将带不走的粮食与银子储藏起来,不想便宜了朝廷的那些狗腿子,更是为了保护与李家军亲近的老百姓。让他们藏入深山,免得遭到朝廷的迫害。”

    至始至终,李自CD在观察宋应星的神情变化,敏感的捕捉到对方有一些意动,心中了然,当即进一步的劝说:“无论是马衔山,还是其他深山老林之中,其中都不乏可以种植的地带。只要有人迁移到藏储粮饷的附近,如此一来,你依然可以进行试种新农作物,不会少了人力的支持。”

    说到这里,宋应星的眼前一亮,心动的意思愈发明显,从李自成的讲话里,捕捉到对自己极为有利的信息,忍不住的问道:“你的意思是,我并不是只待在马衔山,还可以去其他的地方。完成机关之后,制造出了机械,还可以继续种植新农作物,并得到乡亲们的支持?”

    李自成当即非常肯定的点点头,明确地说道:“当然!而且,第一批迁移到深山里的老百姓,你也认识,正是马家屯的人。”

    宋应星心里顿时火热起来,听到第一批迁移之人居然是马家屯的老百姓,没有比这个消息更好了?!

    在马家屯种植的新农作物虽然少,不过几亩地,却已经让马家屯的老百姓看到了新农作物的优点,像玉米以及番薯,马家屯的人已经吃过了果实。

    宋应星相信,只要进入马衔山的老百姓是马家屯人,一旦自己推广新农作物,只要招呼一声,他们一定会全力支持!

    想通了这一点,宋应星不再迟疑,当即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得到肯定的答复,李自成不禁暗暗长舒一口气,眉开眼笑起来,心情很是愉悦。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心神一敛,突然说道:“对了,宋先生,我还有一件事情,希望你能帮一个忙,设计一个机械。”

    心情不错的宋应星也很放松,一听李自成的请求,当即询问道:“老大,你想要我设计一个什么机械啊?不管怎么说,首先你也要大概描述它的功能、用途,还有你的要求,只有这样,我才能设计的出啊。”

    李自成想想也是,随即就付诸了行动,双手有模有样的比划起来,嘴里也在煞有其事的说道:“这个机械很简单,就是一个梯子。不过,这个梯子必须能够拆解和组装,而且,还要随时随地都能带在身上,高度越高越好。”

    宋应星当即被问住了,传统的梯子,无论是攻城略地的云梯,还是普通人家用到的梯子,都是固定好的,还从未听说过可以组装的梯子,还能随身携带。

    李过一直都在,可是,整个过程中,根本就没有他插嘴的机会。此刻,看到书房里冷清了下来,不由得狐疑道:“叔,怎么可能有这种梯子?就算满足了你的前面那些要求,可以拆解与组装,一个人怎么可能随身携带呢?”

    此言一出,顿时也问出了宋应星的疑惑,拆解与组装都好办,怎么可能随身携带?不管怎么说,就算是一个最简单的梯子,它的用料也在那里,梯子越长,就意味着一个人携带的负重越重!

    李自成有一些无语,真想说一句,李过,你叔有这么笨吗?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最终,李自成还是按耐住心思,心知自己表达的有一些模糊,不够清楚,略微一沉吟,组织好语言之后,这才解释道:“是这样的,我只是说便于携带,又不是一个人携带。即便是一个梯子拆解下来,需要十几、乃至几十人,都可以,都是满足我的要求。”

    宋应星顿时露出恍然之色,轻松地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好办多了。老大,我现在就可以给你设计的初稿图纸。”

    闻听此言,李自成心里顿时就是一喜,兴奋地说道:“好啊,那还等什么?明天一早,你就要去马衔山了,我正需要这样的可组装的梯子呢,当然是越早出来越好,你赶紧画草图,争取今晚就弄出来图纸。”

    紧接着,宋应星答应一声,就像书案走去,展开一张白纸,拿起毛笔,就开始挥墨泼毫起来,一个个图形跃然纸上。

    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渐渐流逝,白纸上就出现了梯子轮廓,以及制作方法、尺寸大小,还有如何组装和拆卸。

    宋应星画的极为仔细,清晰明了,一看就懂。即便是李自成这样的人,一眼也看明白了梯子的原理,心中有某种异样之感,不禁暗道:“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玩的模型嘛,梯子两侧的直杆分成若干的小段,每个小段彼此之间可以连接和镶嵌,中间的横向孔洞正好可以插入横棍,又能固定住竖向直杆。”

    李过也在看着图纸,不住地点头,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真是妙极了,只要人员足够多,这就是一个没有长度限制的梯子,可以随意更改长度。组装成的梯子不仅能够摸入深宅大院,还能不知不觉中进行攻城略地,连过一些狭窄的河流都没有问题。”

    这时,宋应星已经停了下来,听到李过的赞许,补充道:“不错,部队过河之时,只要将这些木棍组装在一起,组装出一个个梯子,再将梯子并排在一起,就是一个简易的桥梁,完全能够渡过相对狭窄的河流。”

    然而,李自成的神色却是极为郑重,并未理会二人之言,直直地看着草图,眸光闪烁,似乎在想着什么。不久之后,似乎想通了什么,当即兴奋地说道:“如果木棍的一端可以固定长矛的枪头,这些木棍不仅可以组装成不同程度的梯子,还可以当长枪使,便于作战!”

第八十三章 徐霞客() 
与此同时,宋应星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一根根木棍插上枪头,两相衔接,那就是一柄长矛。又或是互相组装,形成牢固的梯子,不禁暗叹:“我制作的这种梯子,最初的用意只是用于防守,而李自成的建议,却将其变为了攻守兼备的利器,充分发挥木棍的作用。”

    恍惚间,宋应星有一种冲动,感叹李自成在机械方面的天赋之时,想要收其为徒弟,传之机关术。

    可是,宋应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李自成的那些小发明纯粹就是抄袭而来,是厚颜无耻的剽窃,哪有什么天分可言?

    李过的反应也很快,想到的要更多,不由得联想道:“叔,这个方法和鸟铳上装上持刀太像了,两者都是增加士兵的攻击力。无论是木棍,还是鸟铳,只要装上持刀,那就相当于长矛,只要士兵之间配合得当,对付骑兵将会非常有效!”

    李自成也很满意,听到李过的兴奋之言,补充的说道:“不错,手持长矛的两个士兵,只要彼此互信,一个负责用长矛攻击战马,另一个挡住骑兵的挥砍,就能瓦解骑兵的优势,扭转步兵不利的局面。”

    说话之间,李自成很是得意,心里冷哼一声,暗道:“什么大清骑兵?没有了战马的速度加持,一旦近战,你就是一只拔掉牙齿的老虎,还怎么与汉人的步兵斗?满洲鞑子,你们等着吧,最好向上帝祷告,不要遇到我李家军。否则,我让你有来无回,你来多少骑兵,我就斩你多少!”

    就在这时,宋应星面露难色,吞吞吐吐的说道:“老大,我能不能向你要一个人,过几天再去马衔山?”

    旋即,李自成从失神中清醒过来,面露疑惑之色,不解的问道:“要一个人?要人当然可以!可是,你为什么要推迟两天,才愿意进山啊?”

    宋应星当然知道目前的情况,十分的紧急,都在争分夺秒的在马衔山藏储粮饷,刚想要回答之时,却见李自成又说道:“宋先生,你也知道,官军随时都有可能围剿榆中县的李家军,并没有多少时日留给咱们。”

    到嘴的话语顿时咽了回去,宋应星面部虽有惭色,但并未立即答应前去马衔山。

    见此情形,李自成就知道,宋应星一定是因为私人的事情,才会想要延迟两天前往马衔山。而且,这件事情应该还很重要。否则,宋应星也不会在这个档口掉链子。

    虽然李自成不愿意强人所难,但马衔山的事情关乎甚大,时间又很紧迫,使得他不愿意轻易答应宋应星的请求。毕竟,这可是一大笔的饷银,以及关乎到不少百姓的性命。

    一时间,两人就那么僵持起来,谁也不愿意退让一步。

    此刻,身为第三人的李过能够理解自己的叔叔,所担心和顾虑的地方。也知道,宋应星如果不是有很重要的事情,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暂时打退堂鼓,非要等两天再去马衔山。

    李过也明白,此时此刻,一定要有人先退一步。否则,这要僵持到什么时候?不过,李过也清楚,二人这么坚持,都有各自的理由,不可能轻易的就范。

    想到这里,李过也不禁头疼起来,苦无良策。紧接着,忽然间,李过的脑海里闪过一抹亮光,稳了稳了思绪,缓和地说道:“那个,宋先生,看你说的认真,郑重其事,究竟想向叔叔要什么人啊,居然让你这么重视?”

    宋应星的神色明显没有那么僵硬,在两人意外的目光中,忽然向李自成投了一个感激的神色,随后才徐徐说道:“李队长,是这样的,傍晚归来之时,我看到几个巡逻队员抬回一个衣衫褴褛之人。不瞒你说,那个人是我的好友,名叫徐霞客。”

    闻听此言,李过不禁愕然,有些不敢相信地讷讷道:“不会吧~?居然会那么巧?就是那个叔叔让人抬回来的那个邋遢之人,并且请了郎中医治者?”

    面对一连的追问,宋应星却是十分肯定的点点头,沉声答道:“嗯,就是那么巧,那个人正是在下的好友徐霞客。”

    此时,李自成平静的面色之下,内心却是平静不了,翻起了惊涛骇浪,想到了许多,徐霞客这个人太熟悉了,这位可是绝对的命人,初中的语文可是有一篇专门介绍。

    徐霞客不仅是明末的地理学家,喜欢游历天下,更是一个天文爱好者。

    这一刻,李自成激动不已,联想到许多,只要拥有了徐霞客,就等于有了一副活地图,不仅熟知关内山势走势与地理,更是深谙各地的风土人情,几次游历天下,走遍名山大川。

    一旦自己拉起队伍,正式与明廷对抗,如果打不过官军,就能在徐霞客的带领之下,藏入深山,很好的躲避官军的追捕。拥有一个徐霞客,比拥有一个千人军队还要有意义。

    李自成的内心狂喜不已,已经按耐不住那份激动,心思变得更加玲珑剔透起来,想通了一件事情,明白了宋应星为何非要坚持留下来,不由得满面红光的问道:“那个,宋先生,之所以要留下来,你是不是不放心好友徐霞客,想要在榆中城照看他一段时间?”

    正在讲话的宋应星一愣,被戳中了心思,神色明显有一些尴尬,那种为自己太过自私而惭愧的味道。不过,宋应星没有多做迟疑,连忙答道:“嗯,是的,老大。”

    听着两人的对话,李过顿时愕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宋应星非要坚持留下两天,居然是因为这么小的事情。不过,李过古怪的神色一闪即逝,随即心头疑窦顿生,不由得问道:“宋先生,我有一些不明白,看你那个朋友的模样,挺像一个书生的,怎么会沦落至此?难道,他家道中落,落魄于此?”

    宋应星的神色很轻松,并没有一点为难之意,当即就答道:“我的这个朋友啊,虽然满腹经纶,读过万卷书,却对科举一点都不感兴趣,独爱大好河山,喜欢游历天下,访遍明川大山,体察各地的风土人情。”

    语气一顿,仿佛陷入了深深地回忆之中,似乎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不免觉得好笑,抿嘴继续说道:“像今天这样的事情,徐霞客经常遭遇,搞得落魄不已,饿昏都是常有的事情。可以说,为了游历天下,达到了废寝忘食、物我两忘的地步。而且,由于经常出入深山老林之中,餐风露宿,一去就是几个月。所以,等到他出来之时,就显得很是狼狈,搞得浑身破破烂烂,邋里邋遢的。”

    李过顿时讶然,听得目瞪口呆,还真没见过这样的人。喜欢游历名川大河,居然会痴迷到这种程度,几乎让人都不敢相信。

    这时,李自成的心里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知道了宋应星为何推迟两天再去马衔山的原因,也就有了主意,当即诚恳地劝说道:“宋先生,关于徐霞客的情况,手下已经向我禀报了,他的身体并无大碍,只是营养不良,透支的厉害而已,好好调养两天就好了。”

    “而且,就算你留在榆中城,亲自照看,也是于事无补,并不能改变什么。不如这样,你先去马衔山,一旦徐先生醒了,我就立即差人将消息告诉你。”

    这一刻,宋应星明显的被说动了,没有那么再坚持。见此情形,李自成又加了一把火:“你尽管放心,有了我的特别嘱咐,加上各种鱼翅燕窝的滋补,不出三五天,徐先生就能完全恢复。”

    李过也反应了过来,当即推波助澜起来:“宋先生,有了我叔的保证,难道你还不相信吗?还是不相信我叔的为人,会出尔反尔,不坚守诺言,只是搪塞应付你?”

    说完这句话,李过当即就后悔了,深深地暗自鄙视了自己一下,自己的这位叔叔那绝对就是一个流氓,毫无底线可言,更没有任何的人品可讲。撕毁诺言,还真有可能做出这种事,以前又不是没有这种先例?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了,宋应星完全被逼到了墙角,还能说什么?更何况,好友徐霞客不仅是李自成救得,日后的康复还要仰仗人家,现在无论如何也不好拒绝,也就只能违心的答应下来。

    “好吧,老大,徐霞客就交给你了,我明天一早就赶往马衔山。帮助马信他们建立机关哨卡,以及各种机械装置,便于百姓的日后居住。”

    顿时,压在李自成心口的一颗大石总算放下,随即爽朗地又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