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在大明-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于其他人,李过的言词更加的犀利,直指明天的万人大会,根本没有必要。众人心惊的同时,也在微微的点头,很是同意这种看法,都觉得,值此危急而又重要的时刻,哪有功夫搞什么万人大会,什么都比不了招兵买马重要。

    李自成又不傻,怎么会看不出众人的态度?不过,李自成并未给出明确地答复,而是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缓缓说道:“呵呵。。。今天叫你们来这里,主要的目的就是商谈一下,咱们接下来该做的事情。”

第六十三章 转折() 
闻听此言,众人的心神都是一震,到嘴的话语生生咽了回去,正襟危坐,脸色凝重,等待李自成的接下来之言。

    “经过刚刚的交谈,想必昨天困扰在你们心中的疑惑都解开了,为何我会突然让你们查抄那些人的家产。当然,你们心中所判断的没有错,但那并不是我的全部目的。至于另一个目的,明天的万人大会召开之后,你们自会知道。”

    五人的心思一动,没想到李自成还有另一个意图。心生好奇之时,不禁有些失望,只言片语之间,不难发现,老大的态度很坚决,万人大会一定要召开,重要性丝毫不输于招兵买马,侧面回复了刚刚的建议。

    不过,没有人傻不拉几的跳将出来旧事重提,非要李自成推迟明天的万人大会,将重点转移到招兵买马之上。

    长时间的交谈,回想过往,五人都想到了许多关于李自成的记忆。这个老大虽然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与人交手有些下作,几乎可以用不择手段来形容。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老大对自己人极好,每逢重大要紧之事,都会与自己这些人商量。

    最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虽然老大时常做出一些头脑发热的事情,意气用事,却从来不鲁莽而为。看似大大咧咧,大手大脚,其中必蕴含细心之处,每每的一个重要决定,都会一定的依据,不是草率而为。

    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只见李自成停顿了一下,又铿锵有力地继续说道:“或许你们还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许多的不解。不过,我现在还不能解释。因为,解释的效果不大,不如让你们看看事实如何,才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而且,不过是两天的时间,耽误不了什么?”

    此刻,田见秀的脑海里已经有了大概的轮廓,知道了李自成的用意,附和的说道:“也是,这几天里,四个城门都是紧闭,许进不许出,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榆中县的情况还传不出去。等到陕西巡抚胡廷宴和三边总督杨鹤听到这个消息,再做出反应,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事情了?”

    对于这种说法,李过、吴汝义以及袁宗第并无异议,在军中的时间虽然不多,但他们也知道巡抚胡廷宴这个人,做事畏首畏尾,胆小如鼠,能推则推,欺下瞒上。对于陕西境内的各路起义军更是熟若无睹,能避则避。就连镇压阶州的军队哗变,如果不是杨鹤亲自督导,也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呢?

    有这么一个巡抚坐镇陕西,陕西还不就是起义军的天堂?杨鹤能有几只手,还能事事亲历而为?

    因此,经过田见秀的一提醒,众人表现的也就不再那么着急,耽搁个一两天,对大局的影响寥寥。更何况,李自成有没有明确约束他们,什么都不可以做。依旧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做,招兵买马,只要万人大会召开之时,到场就行。

    一念及此,众人抵触的情绪就更加弱了,只听到李自成又说道:“好了,明天的万人大会召开之前,一定要动员全城的百姓前往法场,我要当着全城老百姓的面,处理了那些为害乡里的害人虫,为人们泄愤和出气。”

    袁宗第站了出来,出言答道:“老大,这个你尽管放心。处斩名单上的那些人以及高家父子之时,到时候,虽不是全城的老百姓都到,但也少不了。这些年来,榆中城的百姓可没少受那些人的祸害。”

    “尤其是高家父子,最可恨的就是高铿,仗着父亲是榆中县的县令,大伯高起潜是崇祯身边的红人,为非作歹,无恶不作,被糟蹋的大姑娘也不知道有多少?受害的家庭,要么不敢上告,要么上告无门,又或者全家离奇死亡。”

    听到这些,所有人都是一番感慨,心生感触,吴汝义也恨恨地说道:“咱们要处死这么一个祸害精,即便百姓们还畏惧于咱们,对咱们有些不放心。但是,听到这么一个消息,怎么可能错过高家父子被杀的场面。”

    毫无疑义,纷纷点头,言谈之间,田见秀已经十分笃定自己的猜测。想到这些,对于李自成的这一番安排,愈发的心悦诚服,佩服不已。

    李自成也在不住的点头,完全放下心来,只要全城的百姓能够到个万把人,将会起到很大的宣传效果,那他的计划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时,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说道:“对了,一定要张贴告示,并且挨家挨户的传达,告诉每一家商户,榆中城戒严的这段时间,所有物品都不许涨价。一经发现,决不轻饶,轻则罚款了事,重则没收家产,以儆效尤。”

    作为最为细心的田见秀,识文断墨,对于这项任务,当仁不让,随即就答道:“是,老大。我会派出兵丁在全城张贴告示,通知全城的所有百姓,如果哪家店铺胆敢提高物价,又或者囤积物品,蓄意不卖,统统可以向咱们举报揭发,从而遏制榆中城的物价,尽可能的降低咱们起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确保榆中城的老百姓能够正常生活。”

    此刻,李自成想到一些事情,唤醒了穿越前关于历史上的那个“李自成”记忆,山海关一战,那个李自成犹如溃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拾,百万之众的部队居然挡不住只有二十万左右的清军,败得很快,很惨。

    之所以如此,无非有三个主要的原因,注定了大顺朝无法长久存在。而他这个李自成要扭转历史,不再重蹈覆辙!

    想到了这里,李自成目露坚毅之色,心里暗暗警告自己:“切莫得意忘形,一时的成败,不能代表永恒。李自成,一定要记住,第一,可以结交奸佞之人,但不可委以重任,更不能听信谗言,搞得内部分裂,人心惶惶;其二,一定要重视民意,并将其放到第一位的战略高度。”

    “老大~老大~醒醒,你在想什么呢?”离得最近的田见秀在轻声呼唤,看到李自成明显的醒转过来,连忙又关心的问道:“老大,你怎么了?说的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走神了?难道我说错了什么,令你不满意。”

    “没没~你说的很好,我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而已,不是你的原因。”李自成连连摇头,赶忙解释,说完之后,环顾四周的同时,神色恢复了史无前例的郑重,更是严肃地说道:“各位兄弟,说归说,玩笑归玩笑,自从咱们认识以来,你们觉得我李自成怎么样?”

    突然地问话,毫无征兆可言,搞得众人都蒙了,老大这是怎么了?就连关系最为亲近的李过,也是一脸的懵逼神色,不知所以然。

    一时间,不知道是没有反应过来,还是心中有着某种估计,没有一个人回答李自成的询问,大厅里静悄悄的。

    李自成并不在意众人失望神情的变化,只是想要一个答案而已,目光最终停留在刘芳亮的身上,诚恳的坦率而言:“平心而论,众位兄弟之中,最信任的非田见秀莫属,他有勇有谋,办事沉稳仔细,所以我非常放心。”

    “然而,说到我最喜欢的非刘芳亮莫属,因为他坦率直言,敢作敢当,讲的是有仇报仇,有恩报恩,但又能很好的自我控制,遵守纪律,即便是再如何的愤怒,我严格要求的事情,但也会一点不打折扣的执行和遵守。”

    得到老大如此的肯定,极高的评价,余下的三人虽然羡慕,却不嫉妒,因为李自成说的是事实。自从参军以来,在场的众人就在一起,谁还不了解谁?

    因此,对于这样的评价,无论是身为侄儿的李过,亦或是袁宗第和吴汝义,他们都很服气!

    然而,李自成还没有停止,刘芳亮还来不及沾沾自喜,李自成就目光逼视地看着他,以不容决绝的口吻说道:“刘芳亮,我知道你不会说假话,更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你来说,我这个人怎么样?”

    刘芳亮闹了脑袋,有些不好意思的干笑两下,随后才说道:“嘿嘿。。。老大,你当然不错了。对于咱们这些来说,除了你与众人交手之时有些那啥,有些招数让人受不了,其他的都很好。”

    说到这里,刘芳亮老脸一红,不禁想起了李自成那些下作的招数,更觉得丢脸,在众人面前丢面子,但还是很快的转移重点,掩饰自己的尴尬。

    “在外人面前,或许你是极为护短而又不讲理,一言不合,就是大打出手,无所不用其极。可是,对于自己人,对待兄弟们,从来都是一视同仁,恩怨分明,同甘共苦,这些都没说的。”

    虽然话语中有拍马屁的成分,但大多数都属实,其他四人赞同地点点头。李自成很满意,确切的说是自得。刘芳亮的话音刚一结束,就语重心长地说道:“各位兄弟,咱们都是自己人,有话我就直说了。”

    “老大,您说!”其他人纷纷附和,对于李自成将李过也纳入兄弟的行列,众人也知道,不仅是二人从小一起长大,更是为了显示一视同仁,但平常的两人还是以叔侄相称。

    “刚刚谈的那些,并不是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也不是我的目的所在。之所以召开这个会议,接下来要谈的事情才是重点,咱们在榆中城立足的根本,全面做大做强的前提。”

第六十四章 约法三章() 
随即,五人坐得愈发身体笔直,神色更是一敛,在他们的认知之中,还从未见过李自成如此郑重其事,如此的认真。最后的两句话,更是牵动他们的敏感神经。仅仅是瞬间,李自成的态度就影响了众人,受到感染,摆出一副煞有大敌来临的气势。

    看到兄弟们认真的样子,李自成反而吊起了书袋子:“各位,咱们之所以能够拿下榆中城,有一多半是侥幸的原因。如果没有官军的身份,如果没有王国的掩护,如果不是很了解榆中城的城防以及南大营,即便是攻下榆中城,那也是损失惨重。虽然榆中城的城墙不高,城防薄弱,但也不是区区四百多人能够拿下的。”

    语气一顿,起承转折,一字一句的强调道:“就像那个谁说的,谁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民心。。。。”

    “噗呲!”刘芳亮忍俊不禁地笑了出来,同时出口提醒:“老大,那是李世民说的,只要听过大鼓书的,生在陕西的,没有人不知道这位明君。”

    “就你知道的多,就你能,大字不识一箩筐,也好意思说我。”李自成反应的极快,为了掩饰自己的文化低,那一丝尴尬,冷哼一声,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转而说道:“刘大脑袋,你还别不服?知道不?老大我是故意没有说出,就是考验考验你这颗榆木疙瘩的脑袋!”

    “煮熟的鸭子,就剩嘴硬。”刘芳亮嘟囔了一句,并不敢反驳,其他四人吃吃的发笑,怎么会听不出来老大这是给自己找面子?

    “咳~咳~”李自成干笑了两人,装作没有看到众人的表情,感受到原本酝酿的气氛又被破坏了,连忙铿锵有力地说道:“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所以,要想在榆中县站稳脚跟,对咱们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又回到了主题上,五人都是听得点头,田见秀更是附和地说道:“老大说得对,要想牢牢地控制住榆中城,在这里站稳脚跟,不比打下他那么简单,需要做很多的事情。最起码,也需要获得百姓的认可,让他们能够吃得饱,拥有最低的生活保障。否则,他们就会纷纷逃离,等于咱们得到只是了一座空城而已。”

    “所以啊,我现在向你们五个声明一点,丑话说到前头,从今以后,从这一刻起,如果谁的部众胆敢骚扰百姓,做出欺男霸女的事情,我绝不会轻饶。不仅要砍了闹事儿、不服管束的士兵,还要追究你们的责任。”

    有着以前的经历,整饬北大营军纪的经历,但五人平静的神色中还是有一些心惊,老大这惩罚的力度也太大了吧,动辄砍了闹事儿士兵的脑袋。

    李自成看到五人听得很认真,频频点头,却没有引起十分的重视。李自成没有再强调,而是缓缓地继续说道:“如果我听到什么消息,士兵骚扰百姓,强买强卖,一旦查经属实,定斩不赦。而且,每隔一段时间,我还会在榆中城里转转,看看你们执行的如何,是否约束好各自的部将?”

    五人深以为然的同时,不禁又有一些想笑,老大的这一副做派,就像一个帝王一般,霸气而体贴百姓,对自己的士兵极其严格。这些都没有错,做的很明智。可是,众人想起了过往,李自成以前的形象,再与现在对比,总有一种格格不入、别扭的感觉。

    不过,众人还是忍住了那种怪怪的感觉,摒弃杂念,李过更是建议道:“叔~我觉得,现在的榆中城,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各个衙门都被咱们接手了。即便暂时不设立属于咱们自己的衙门,也应该派一些士兵进行巡逻,维护城里的治安。”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几天里,李自成总琢磨着如何打天下,如何当皇帝,如何改变历史上李自成的宿命,却忘记了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打理好榆中城。

    想到这里,李自成不仅倒抽一口气,暗道:“自己还是太眼高手低了,过于马虎大意,当下的事情还没有弄明白,就别想那么远了。”

    李过没有得到李自成的回应,刚想再次重复,田见秀却补充的说道:“老大,如果能够成立巡逻小队的话,不仅能够维持城里的治安,还能防患一些宵小,防止他们趁机祸乱榆中城,在榆中城内浑水摸鱼。”

    李自成非常赞同这个提议,不再迟疑,随即朗声说道:“既然这样,做事儿就不要束手束脚的,别那么小家子气,只弄什么巡逻小队。这样吧,过儿,见秀,就由你们两个牵头,负责巡逻小队的事情。同时,还肩负着找一个适合的人选,担当榆中城县令一职,负责榆中城的日常事务,处理百姓的案件。”

    “至于巡逻小队,不仅要同时组建,最好多组建几队,实行三班倒制,每隔四个时辰,换一班巡逻小队。记住,一定优先选取那种责任心强,原意为百姓干事的人员,作为巡逻小队的成员。”

    李过与田见秀对视了一眼,都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兴奋之色,默契的点头示意,随即又看向李自成,后者更是语气一收:“无论是县令的人员,亦或是巡逻小队的成员,具体的筛选办法,你们看着办,最后将名单给我看一下,并将各个巡逻小队的队长以及县令的人选带过来一下,我和他们说一些话,就行了。”

    放在以往,无论是哪个朝代,这绝对是一个肥缺,负责选拔人才,不仅代表着一种信任,还意味着有人巴结,竞相送礼。不过,李过与田见秀的心里很沉重,将这件事情当作头等大事儿来抓,没有一点的私心可言。

    因此,两人面露郑重之色,异口同声道:“是,一定不会辜负你的重望!”

    余下的三人没有任何的异议,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在场的六人之中,就属李过与田见秀的文化程度最高,读的书最多,办起事来才会更有章法。

    随即,李自成当先站了起来,以总结性的口吻说道:“好了,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总之,明天的万人大会,你们一定要统统到场。其次,约束好各自的属下。否则,我很乐意看到胆敢骚扰百姓的兵卒,那样就有了杀鸡儆猴的例子,让所有的兄弟都知道,我可不是说说而已。”

    “最后,也就是县令与巡逻小队的事情,李过,田见秀,你们一定要最快选出人来。榆中城虽然不大哦,但也有不少人,需要人来做主,为百姓们主持公道,处理城里的日常事务。”

    随着最后一句话的落下,众人都知道,老大这又是要当甩手掌柜的。以前在北大营就是如此,整饬军纪,训练兵卒,刚开始的时候,老大还有三分热度,热情如火。可是,过了几天之后,确定好一些规矩和训练内容,李自成就再也不管了,只是每隔几天,检查成果。

    众人散去了,大厅里再次安静了下来,人去楼空。然而,从这一刻起,榆中城的上空骤然紧张起来,暗流涌动,风起云涌,气氛顿时变得格外凝重,这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变即将来临。

第六十五章 败家玩意儿() 
崇祯二年,农历六月十九日。

    榆中城的菜市口,刑场之中,乃至于周围,挤满了人,人声鼎沸,热火朝天,太阳越来越高,气温急剧攀升,依旧没有见人离去,反而越聚越多,议论纷纷,嘈杂而喧嚣。

    刑场的高台四周围着大量的兵卒,负责警戒,维护现场的秩序,人人手持大刀或者长矛,威武凛凛的站在那里,即便是汗如雨下,依旧是岿然不动,眉头都不皱一下,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彪悍的气息,让一般之人望而生畏。如此情形,使得围观的人群不敢越雷池一步,与高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高台上,一排排死刑犯跪在那里,头发凌乱,大汗淋漓,脸色惨白的俯首以待,等待身后的刀斧手行刑,绝望的不再哀求。

    此刻,李自成就坐在后方的判官监斩台上,对于热闹的围观人群和死寂沉沉的行刑高台熟若无睹,一看也不看,只是低头正在捣鼓着什么,嘿嘿直笑。

    李过、田见秀、刘芳亮等五人,就站在他的身后,岿然而立,屹立挺拔,眉宇间自带着一股英豪之气,整个人显得很是壮硕而魁梧,自有一分煞气。

    相对而言,虽然田见秀也是一身的戎装,但要显得儒雅许多,看到老大久久不语,只顾一个人在捣鼓着几张纸,似乎在弄什么小玩意儿,全然不顾日头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热,兵卒长久这么站下去,势必会昏厥,更不用说那些平民老百姓。

    到时候,即便是老百姓再如何恨行刑台上的那些土豪劣绅与恶霸,也会相继离去,围观之人将会越来越少,老大想要的效果也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