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在大明-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覆荼怼!

    说到这里,周之藩话语一顿,看到朱聿键神色依旧是如常,转而说道:“皇上,谁也没有想到,乱军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打得咱们一个措手不及,为今之时,咱们的兵马已经不足两千人,不如。。。不如。。。。。。”

    周之藩还未说完,刚想说些什么,就被朱聿键给打断了。

    “好了,周大人,不用说了,朕是不可能的答应的,也不会去广东,将战火引到唐王那里,就算是死,朕也要死在江西,死在征战的路上,而不是苟且偷生。”

    说话之间,朱聿键合住了书籍,并将其卷成了圆筒,双手不断地抚摸和婆娑,看了一眼东南方向,露出了淡淡的回忆之色,自语道:“朕早就做好了这种心理准备,他郑芝龙既然跑得那么快,弃福京而不顾,退守泉州府,就一定会有今天的结果,绝不会派兵来援。”

    这个时候,熊纬督已经退了下来,遥遥跟随着,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赖垓并肩骑马而行,看着周之藩正与朱聿键交谈,并未理会自己,心里顿时长舒一口气,面露疑惑之色,稍稍靠近赖垓,小声地问道:“赖大人,在下实在不明白,刚才向皇上汇报情况之时,周大人为何瞪了我一眼?”

    “你啊空有一腔忠心,却不懂得为人处世之道,难怪皇上没有委你予重任。”

    赖垓话说得虽然有一些刁钻,却尽显两人的莫逆关系,看了一眼还在交谈的周之藩与朱聿键两人,这才压低着声音,解释道:“这个时候,士气最为低落,军心最为不稳,你汇报就汇报吧,嚷嚷的那么大声干嘛?如果周大人不阻止的话,那才怪了呢?”

    与此同时,距离朱聿键一行人十里地的地方,牛佺一行大队人马四散开来,似乎是在大面积的寻找着什么,大军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

    如此了一两个时辰之后,牛佺率领着大军才行进了五里地不到,不免埋怨的说道:“也不知道是朱聿键的哪位武将指挥的,又从哪里找来的那么多死士,居然采用壁虎断尾求生的方法,以牺牲几千人的代价,生生阻止了大军将近三个时辰。”

    “这下倒好,使得朱聿键等人彻底从咱们的视野中消失,搜索了那么久,居然没有发现一丁点的踪迹,真是奇了怪了,难不成,朱聿键这个书生皇帝长了翅膀?就算所有人长了翅膀,但那一车车的书籍呢?”

    不等牛佺继续埋怨,随着一句高声大喊,使得所有人都是心里一喜,惊喜莫名。

    “报。。。发现了踪迹,找到了明军逃走的痕迹!”

    循声望去,牛佺没有任何的停留,更没有任何的废话,大手一挥,策马而去的同时,并喝道:“跟我来,余下之人继续搜寻!”

    很快,牛佺等人来到一座山侧,密林之旁,一名士兵正在兴奋地朗声说道:“中校,你看,这些车辙与步履脚印,和明军的踪迹几乎一模一样。”

    “这个朱聿键还真够狡猾的,居然选择这样的小路,穿过群山与密林而行,借以掩饰踪迹。”

    很显然,牛佺认同了侦察兵的判断,感慨的同时,目光不断在前方扫视,片刻之后,自语般的说道:“从他们逃离的方向不难判断,这些明军应该逃向了汀州城。”

    不等其他人回应,牛佺立即下达了命令。

    “传我的将令下去,立即兵分两路,一路沿着踪迹追击,寻找朱聿键等人的具体下落,另一路随我同行,赶往汀州城,争取在朱聿键之前,赶到汀州城,并将其拿下。”

    南京紫禁城之内,兴宁宫之中,回荡着李自成爽朗的笑声,话语里充满兴奋之情。

    “哈哈。。。这个牛佺啊,不愧是牛金星之子,果然还是有一些智谋,恐怕东南的战事还要提前,比我预期结束的还要早!”

    这个时候,徐霞客如往常一般,就陪伴在一旁,李自成刚一说完,他却提醒道:“皇上,你都已经出来半年多了,小一年了,现在眼看着东南战事就要结束,你也该返回京城了。”

    李自成停止了大笑,神色一敛,郑重地轻轻点头,深以为然地说道:“是啊,离开京城都小一年了,宋先生都已经催了多次,再不回去的话,非得罢工不可。”

    徐霞客会心一笑,和声回应道:“这也没办法,宋应星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催皇上你早点回去,朝廷尚在初创之初,百废待兴,又有天灾为祸,诸事繁多,许多重大事务都需要皇上你拿主意。否则,就根本无法解决。”

    “好了,最多再过一个月,朕就返京!”

    李自成衣袖一挥,爽朗的给做了一个允诺,面带些许的笑意,深深地看向徐霞客,调笑道:“徐先生,宋先生没少给你写信,让你劝朕回去的同时,也请求为他说好话吧?”

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奇的平静() 
    深夜,福建泉州府,安海镇。

    郑家府宅之上,其中一处房屋之中,烛火摇曳晃动,昏黄的光线之下,郑成功气呼呼的坐在书案之旁,像是在赌气一般,不满的看着郑鸿奎,瓮声瓮气地问道:“四叔,你怎么来了?”

    “呵呵。。。如果四叔再不来的话,你小子还不得做出什么傻事啊?”

    郑鸿奎淡然一笑,调笑般的反问了一句,心里却在想:“果然还是太过年轻,只有十六岁,行事太过于意气用事,什么事情都会显露于脸上,无法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原来是老家伙派来监视我的啊。。。。。。”

    郑成功怏怏不快的嘟囔了一句,身体为之一松,颓然地倚靠在座椅之上,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若有若无的不屑之意,不再理会郑鸿奎。

    然而,郑鸿奎却丝毫没有被冷落的觉悟,反而脸上始终挂着和煦的笑容,缓缓上前了几步,来到郑成功一侧,附耳说了一些什么,引得后者心里一惊,一倔而起,窜得老高,身体站得笔直,满脸的难以相信之色,显得很是夸张。

    “这怎么可能?”

    惊呼了一句之后,郑成功直直地盯着郑鸿奎,难以相信地再次问道:“四叔,父亲不是说好了吗?短期之内,不会考虑归附大顺朝之事,现在一天都还没有过,父亲怎么可以这样,出尔反尔,不守诚信呢?”

    “怎么不可能?谁规定的,说好了就是答应了,并要付诸行动?”

    郑鸿奎淡淡的反问两了句,似乎觉得郑成功是在置疑自己刚刚的附耳之言,进而又补充道:“成功侄儿,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尽可以去问你五叔,或者查看一下,你父亲的那些亲卫是否还在?”

    “四叔,你误会了,侄儿并不是这意思。”

    郑成功矢口否认的同时,也在连连摆手,进而又解释道:“四叔,成功不是不相信你,而是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侄儿一时有一些手足无措,无法接受而已!”

    说到这里,郑成功话语一顿,神色反而变得冷静了下来,话锋一转,沉声说道:“如今之时,劝说父亲回头是不可能了,为了弥补咱们郑家的过错,父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皇上对咱们郑家的误会,四叔,咱们现在应该立即发兵,救援皇上他们!”

    很显然,郑鸿奎早就有了预料,猜到郑成功会有这一番类似的言语,神色不动如山,显得很是从容不迫,心里却是无奈地自语道:“果然不出所料,还是来了。。。。。。”

    在郑成功火热而又期待的目光之中,郑鸿奎故作思索之色,片刻之后,轻轻摇了摇头,并沉声说道:“对了,成功侄儿,四叔这里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隆武皇帝已经驾崩,陨落于乱军之中,被大顺军所害。”

    刹那间,宛若遭到了五雷轰顶一般,郑成功变得失魂落魄起来,身体就是一阵颤抖,轻轻晃了晃,喃喃道:“这怎么可能?皇上如果真的已经驾崩了,怎么可能没有一点风声?何况,大顺军不过只是打到了建宁府,皇上他们却在汀州府,不可能。。。这一切都不可能。。。都是假的。。。都是骗人的。”

    这个时候,郑鸿奎从衣袖里掏出了几封告急的军情邸报,递过去的同时,轻声说道:“成功啊,大哥担心你做傻事儿,鲁莽行事,在这几天里,对你进行了消息封锁。”

    在郑成功接过邸报之后,拆开展读的过程中,郑鸿奎的话语还在继续,一字一句都像一个重锤在他的心上敲击。

    “大侄儿,你有所不知,在这几天里,大顺军派出了一支万人骑兵,绕过所有的城池与要隘,穿插过延平府,直扑身在汀州府的皇上而去。”

    “你手中的这些邸报,就是这段日子以来,皇上手下的大将熊纬督差人送来的,向大哥求援。至于结果。。。你也看到了,根据咱们郑家沿路安插的暗哨送回来的消息,皇上他们昨天就遭到了乱军的袭击而。。。。。。”

    “四叔,你别说了。。。。。。”

    郑成功打断了郑鸿奎后面之言,看完所有的书信与邸报之后,上面的内容让郑成功浮想联翩,串联在一起,真假难辨,本能地相信郑鸿奎之言。

    尤其是其中的几封求援书信,或是朱聿键亲口所述,周之藩代笔;或是熊纬督亲笔所书,还有那一方方印章,等等,虽未直接表明朱聿键已经身死,但以郑成功最起码的理性判断,这一切的一切,串联在一起,足以说明,朱聿键十死无生!

    这一刻,郑成功表现出奇的平静,只是有些许的失魂落魄,使得郑鸿奎一愣,没想到侄儿会如此平静,居然没有一丁点暴走的迹象。

    “成功侄儿,你这是怎么了?”

    郑鸿奎有一些面面相觑的试探性的问了一句,刚想再说些什么安慰的话语,却见郑成功一摆手,平静地说道:“四叔,放心,侄儿没事儿,我现在很正常。”

    说话之间,郑成功从失神中清醒了过来,从那些书信与邸报之上转移目光,直直地看着郑鸿奎,面有诚恳与郑重之色,低沉的继续说道:“四叔,侄儿求你件事情,希望你能够答应侄儿。”

    “哦,成功,什么事情?只要四叔能够做到的,一定会帮,就算做不到,也会尽力去办。”

    说这话之时,郑鸿奎故作凝重之色,心中却是一动,为之一喜,知道郑成功接下来要说什么,央求的又是什么。

    “四叔,咱们都是大明的臣子,古语有云,忠臣不事二主,咱们怎么可以向乱军屈服呢?我父亲也就算了,决定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但咱们不能跟着犯傻,要有一颗明事理之心啊。。。。。。”

    “大侄儿,你不要说了,四叔明白你的意思了,知道你要干什么。”

    随着郑鸿奎说出这句话,郑成功心里就是一紧,整个人都紧张了起来,每个细胞,每个毛发,全都紧绷了起来,一颗心也悬了起来,屏息凝神,一脸的期待之色,希冀的看着郑鸿奎,安静地等待后面的话语。

    “大侄儿,实话实说,不妨坦言以告,从内心深处,四叔也非常不赞同你父亲的做法,畏惧大顺军如虎,不战而降。今晚之所以来此,深夜找你,就是商量一下,既然阻挡不了我的大哥,也就是你的父亲,那咱们就拉出一支队伍,咱们自己单干,在海上一样可以逍遥快活,总比当人家的走狗要强上许多倍。”

    “四叔,你说得是真的吗?”

    郑成功心里为之大喜,短暂的时间里,仿佛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一般,只觉得好事儿来得太突然,问完这句话之后,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面有紧张之色,小声地说道:“四叔,没有父亲的手令,那些水师将领和官兵能听咱们的吗?”

第五百一十五章 鼓动() 
    相比于郑成功的忐忑与紧张,满怀希冀,郑鸿奎的表现要淡然得多,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深深看了一眼郑成功,报以神秘的微笑,这才缓缓说道:“那是自然,当然能。。。”

    呼。。。。

    随着郑鸿奎的语速放缓,稍稍停顿,郑成功的心里顿时长呼了一口气,神色也随之容光焕发起来,眸子里闪现出一抹亮色,晶莹剔透,兴奋地问道:“那四叔,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然而,郑鸿奎并未回应郑成功的询问,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走,继续说道:“大侄儿,你父亲虽是水师的最好统帅,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但叔叔也不是白混的,在这些年里,叔叔在军中也积攒了不少的威望和人气,还是拥有几个信得过、交情莫逆的将军。”

    “所以,在这里,不妨和你交一下底,四叔虽然调不动全部的水师,但调出一二百艘战船和冲锋小舟,以及数千水师兵力,还是没有问题的。”

    “够了。。。四叔,这已经够不错了,远超成功的预期了。。。。。。”

    郑成功兴奋的难以自抑,脱口说了这么一句之后,满脸的红光,进而更是说道:“有了这一两百艘战船和冲锋小舟,加上数千大军,足够咱们在海上站稳脚跟,拥有驻足之地。”

    郑鸿奎很是满意郑成功的表现,兴奋却不焦躁,没有贪心不足,理性与睿智犹在,随之又安抚道:“大侄儿,尽管放心,这点人马虽少,远不能与你父亲的水师相比,但也是原班人马,水师之中的精锐,更不要气馁,只要好好经营,有了钱粮,有了这些人作为底子,就能不断地发展壮大,招兵买马,扩充水师,与大顺军抗衡。”

    “四叔说得是,成功亦是这样想的。。。。。。”

    郑成功的话音戛然而止,满脸的红光化为忧愁之色,有一些吞吞吐吐的转而说道:“可是,四叔,侄儿的底子浅薄,没有多少积蓄,如何能够招兵买马啊?”

    “嘿嘿。。。成功,不用担心钱粮的事情,四叔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并有了对策!”

    郑鸿奎放声一笑,大包大揽的说了这么一句之后,脸上显出一丝神秘之色,张望了一下四周,小心打量了一番,确定无人之后,这才压低声音的说道:“放心吧,这些年里,与你父亲纵横于海上,我还是知道大哥几个藏匿金银之地,里面的金银珠宝,足够咱们支撑个三年五载,扩充兵力,购买兵器,打造战船之用。”

    这已经不能用意外之喜和激动所能形容,郑成功一扫多日的阴霾情绪,整个人的身体里充满力量,有一种大干一场、大展拳脚的冲动。

    “那四叔,咱们什么时候行动?”

    问出这句话之后,郑成功似乎觉得自己表现太过浮躁,太过于心急,进而又补充的说道:“如果过晚的话,一旦父亲他回来,或者发回一个指令,让水师向大顺军缴械投降,一切可就晚了。而且,越早行动,越对咱们有利,造成既成事实,免得军中军心不稳。”

    “成功,你说得不错,确实是越早行动越好。”

    郑鸿奎赞同地附和了一句,同时轻轻点头,随之神色一敛,郑重地转而说道:“但是,此事也不能操之过急,必须与那些将领通通气,事先商量一下,如此方能拉出队伍。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事情弄得反而不美,致使军心更加不稳。”

    说这话之时,郑鸿奎心里也在想,果然还是过于年轻,想法过于单纯和简单,成功侄儿啊,你有没有想过,一旦你在这里起事,风声传出去之后,将会将你的老子置于何种境地?

    虽不是放在火上烤,但也相差不多!

    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之后,郑鸿奎并未说出,也未提醒郑成功,否则,与大哥这些日子的谋划将会毁于一旦,郑成功会不会起事,将会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这时,郑鸿奎故作沉吟之色,片刻之后,这才语重心长地徐徐说道:“成功侄儿,行动的时间最好定在明天晚上,在那之前,咱们两个分头行动,分别联系各自信任得过的将领,然后聚在一起,商议一下起义的具体事宜。”

    “而且,以你父亲的行军速度,明天差不多刚好到建宁府的建宁城,离这里最远,即便咱们起事的消息有所泄露,等到我大哥,也就是你的父亲知道,并作出反应,也已经为时已晚,咱们早就起事,离开晋江,漂泊于海上了。”

    郑成功听得那是一个频频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更是紧接着说道:“四叔,你说得不错,利用这个时间差,足够咱们干咱们自己的一切,说服那些将领,跟着咱们起事。”

    郑鸿奎不愧是一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拥有着一颗玲珑之心,敏感的扑捉到郑成功言语里夹杂着的丝丝不自信之意,尤其是眉宇间弥漫的淡淡忧色,当即就反应了过来,知道了郑成功的顾虑与担心之处。

    “成功侄儿,放心吧,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不仅是你有一颗赤子之心,对大明朝忠心,那些水师将领和兵卒亦然,也有一颗报国之心,只要咱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定能够说服他们,跟咱们起事!”

    郑成功轻轻点头,喉咙蠕动了两下,刚要回应两句,却又被郑鸿奎给打断了。

    “还有,成功侄儿,到时候,四叔会将那些将领聚在一起,进行动员,而你负责那些水师士兵,对他们进行动员,分析利弊,晓以大义。”

    “好,四叔,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

    郑成功重重一点头,一口就答应了下来,神色再也没有一丝的忧虑,变得毅然而决然起来,颇有雄赳赳、气昂昂之意,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样子。

    曲散人终,相继离去。

    在郑府的另一个偏僻的房屋里,郑鸿奎与郑芝豹在密会,小声地交谈着。

    “四哥,与成功谈得怎么样了?咱们什么时候行动?”

    “芝豹,完全出乎四哥的意料,事情谈得异常的顺利,明天晚上就可以行动,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嘿嘿。。。四哥,有大哥的手令在,又都是一些老兄弟,我那边的事情当然非常的顺利,只需和那些老兄弟言语一声,打一声招呼,他们就会配合咱们的行动,跟着成功一起‘反’出去!”

    。。。。。。

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一计() 
    第二天一早,随着旭日的冉冉升起,汀州城外,大概三四里的地方,一支明军从山路中走出,每个人都是一脸疲惫的样子,狼狈的穿着,显得很是邋遢,朱聿键赫然位于其中,相对而言,情况只是好一些。

    在一个相对平坦地带,随着明军的越聚越多,略作休整,开始有士兵发起了牢骚,小声地埋怨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