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新气象-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翩,但以想到现实情况,登时满腔火热的ji情澎湃就被数九寒冰浇熄了,正应了后世那句名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晚唐末世的唐宫廷内,真正掌握权力的还是那些手握兵权的宦官首领们,就连皇帝都是他们手上的棋子,随意摆布。这晚唐的宫廷之内的状况,如同在李保头上悬了一柄利剑,随时都有可能砍下了。

    李保这类人从骨子就是随遇而安的性子。放在后世的网络就给这类人个专门的名称…diao丝。满心的干劲在遇到困难时立马就偃旗息鼓。对于他这种diao丝宅男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不然他也不会在这危机重重的晚唐宫廷低调隐忍了十年。现如今他遇到了喜欢的女子,在这个时候自己必须要做出点改变,改变自己这个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要改变自己的现状,必须要好好谋划,不然只会弄得的自己被动挨打。

    要改变要从那里入手?李保在心里问自己,这样空想没有用,还是写下来,于是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了自己的问题。

    关于李保改变自己在唐代宫廷生存状态的可行性分析:首先尽量在不引起宫内实权人物的注意下行动;其次要在能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再次要找到力量足够大的靠山,能够庇护自己和身边的这些人;再再次能够多多结交多方势力,让自己能够在夹缝生存下去,最好能够八面玲珑如鱼得水。

    李保看着宣纸上面的文字,想了想,接着写道:为了解决以上的要求,可以试着从以下途径开始着手1、在这晚唐宫廷,想要不被注意那是不可能的,自己宫内的人保不齐就有那些太监首领的眼线,只要自己做的事情不是太过火,不会引起大的震动,比如自己不能立刻着手去刺杀大太监或者类似的活动,不然真的是取死有道了。稳妥的方法就是借机去结交大太监首领,但是自己靠什么去讨好结交这些宦官呢?待解决。2、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还是要低调,但是低调靠什么忽悠人家呢?诗词歌赋吗?不靠谱,自己是背过几首诗词,但是这个时代的太监很多都是富有才学的,自己来到这大唐十年基本都

第一百八十章 自制州() 
李保看着气急败坏的郑畋,悠然道:“郑使君先不要动怒,我刚才说的意思是,若使君不与我联手,那日后这大唐的江山,即将不保,届时不要说‘五姓七家’就算我李唐皇族都将会成为这历史中的尘埃,不复存在。 (    。 )”

    郑畋本还怒气冲冲,听了李保的话,他吓了一跳。从来没有人敢如此说,毕竟李家近三百年的皇统,人心还在李氏。

    可是如今这个李唐皇族最为逍遥自在的异类王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突然说出了李唐将亡的话语。这对迷信图谶之言的古人面前造成震撼该是多么巨大?

    李保看着郑畋这个时代最为顶尖的时代精英,他们也难以相信大唐将亡,对此李保只能用时代的局限性来解释了。

    不过他这个穿越者想要成事也必须借助这个时代人的力量,所以他没有必要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郑畋是个开明的封建社会精英,并且忠于大唐的江山社稷,另外他是“五姓七家”萦阳郑氏的代表。只要郑畋愿意合作,那么整个大唐各个阶层对于李保的认同感和信任度都会大增。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郑嫣了,郑嫣毕竟是出身萦阳郑氏,虽然她秀外慧中,且有智计、但是面对家族的压力,她也难以承受,为了日后能够和郑嫣走在一起,李保也更倾向同郑氏合作。

    李保挥手斥退了周瑞、钱德安都人,整个七圣殿内只剩下未央子和胡三宝,杨思齐也被李保遣了出去。

    郑畋看着李保如此做,当即也知道李保有重要的话要对自己说了。他捻须坐在榻上不再言语,只等李保开口。

    李保坐在郑畋对面,然后对着郑畋拉开了一幅地图,这幅地图是他让胡三宝和未央子两人连夜画出来的。

    这上面标注了,凤翔镇的辖区和地形图,还有凤翔镇同周边藩镇的一些路径和同各个藩镇之间的路径也都一一标明。

    郑畋看到这张图纸,心中不禁惊叹李保的细心以及他暗中所布下的力量。

    李保指着图纸道:“我之所以建议使君接任凤翔镇节度大使,乃是因为我预计这黄巢不可剿灭,一旦黄巢乱兵逼近东都,那时天下震动,长安必定难保。

    到时天下大乱,使君认为田令孜和官家能坚守长安坐等藩镇勤王吗?我想使君也知道答案吧,田令孜势必会撺掇官家西巡蜀中。一旦到了那个时候,距离长安最近的就是凤翔镇了。”

    郑使君也许会认为保在危言耸听,但是依照您老对田令孜高骈之流的了解,他们会真心平叛吗?如今在田令孜的要求下,朝廷已经委任高骈兼任盐铁使了。

    田令孜为了弄权已经和高骈互相勾结了,长安城中无钱可用,无人可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虽然现如今黄巢现在困居广州,但是黄巢的手下乱兵多是北人,能耐岭南的瘴气吗?一一旦兵将伤病交加,那时黄巢唯有率兵北上方可。

    届时高骈布置的松散包围圈必不可峙,一旦黄巢出了岭南,天下之大,他随处可去。万一他想到顺着江水逆流而上,到时候山南不保,东都难挡兵锋,三辅震动,长安危吔,天下危吔,我李唐危吔!

    郑畋听了李保的一番分析,心中已自信了。但是他对着李保道:“吉王所说全都是你的一面之词,况且朝中除了田令孜还有,天下兵马都监的杨复光,神策军还有西门世家分田令孜的权柄。”

    李保淡淡一笑,“郑使君觉得我在杞人忧天,那么咱们退一步来想,假若黄巢被高骈剿灭,那么以你对田令孜等人的了解,那时候会是怎样的?”

    郑畋一窒,道:“这田令孜和高骈”

    “是了,郑使君也清楚这两人的性格,对于权势钱帛他们比谁都渴望,一旦田、高二人平定黄巢之乱,届时朝堂内外再无人能够压制二人,那是他们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大唐必将没有安宁之日。”

    郑使君也可以预见到那时功高震主的权臣欺凌皇帝,东汉末的历史重演,大唐必定会成为第二个汉末,届时三国乱世重演,诸侯征战不休,皇权、社稷都将成了乱世武夫手中的奖品和号令天下的象征。

    李保看着郑畋的神色,知道他已经被自己说动了,于是对着郑畋道:“这个凤翔镇就是郑使君匡扶天下,鼎定大唐的一个基石。到了那时,郑氏在天下士族门阀中的地位还需要再明争暗斗吗?”

    郑畋听了李保的话,心潮澎湃,这匡扶唐室江山,名传千古的诱惑,怎能不让他心动?这个吉王小小年纪居然洞悉人情世故,这等聪睿的皇子,怎会对皇位一点觊觎之心都没有?

    当年他结交田献銛和吴一品两大权阉,并深得先帝喜爱,居然不争帝位,甘心让与官家,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郑畋还不曾遇到过如此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而此人还只是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皇子。这个问题在他心底已经数年了,每次见到李保他都想脱口问他,但是他一次次忍住了。

    今日这个机会太难得了他决定不再忍耐,所以郑畋对着李保问出了,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问题,“吉王这样做到底是为何?”

    是的,你到底是为何呢?李保苦笑了一下,然后对着郑畋道:“我说了,也许郑使君不会相信,这个事情,也困扰了我很久,既然郑使君问起,我索性就说出来。既能平我心绪,又能解你之惑。”

    “哦,既如此,大王且请讲来,老朽今日就和大王打开心扉共话南山了。呵呵”

    听到郑畋的笑声,李保也笑了笑,淡然道:“我初生之时,在宫中久历艰险,母亲虽得大人宠爱,但最终还是丧命在郭淑妃之手。

    母亲逝去后,宫中的欺凌更甚,我以少年之心久置于污秽染缸之中,但我之心却没有浸染分毫,只因为我身边有些人护我爱我,让我免受更多的欺凌。

    从那时我就发誓,日后我若能自主,宁愿不要那滔天的权势,也要我爱之人及爱我之人都能吃得饱穿的暖不再受人欺凌,守护他们都能平安顺遂,我即可心安,这也是我之心愿,所以当年我视皇位如浮云,并和那田氏反目的根本原因。

    在场不光郑畋就连胡三宝都被李保的言语打动了,胡三宝更是想起和李保当年在金銮殿中相依孤苦的时候,他不禁眼泛泪光。倒是一旁的未央子丝毫不为所动,只是静静看着,仿似在观看一场戏剧。

    郑畋从李保的话语中,解了他的心结,并理解了李保的苦心,从而放开了对李保的敌意和防备。既然李保只想守护他热爱的大唐,那么老夫就帮他一帮,也算是为大唐尽一份心力。

    于是郑畋和李保就凤翔镇的经营和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就凤翔节度使衙门下设的兵士就组成招募深入交换了意见。

    李保提出,凤翔镇的兵团组建以第一庄内的庄丁队为骨架,并且李保为凤翔镇提供人员技术支持,兴建屯田、练兵、武器工坊还有开办工场等作为技术顾问。

    另外李保提出在凤翔北部靠近吐蕃势力范围的地方作为第一庄的基地,那里划归第一庄自制,每年只向凤翔节度使衙门上缴赋税。

    对于这个自治区,郑畋和李保反复交锋,他同意划归李保一个州作为自制之用,另外李保每年必须提交赋税三十万贯。

    李保听到这个要求,心疼的直打颤,不过还是点头答应了。具体那个县,李保需要派人查看之后再做确定。

    双方约定自治县上日后若有重大问题,当双方协商解决,不可独自处理。于是双方就达成的协议各自满意至极。从而李保带着郑畋到华清宫内歇息,并为他安排了宜春汤中泡个温泉。

    等到了晚上,李保主持了对郑畋一行人的接待宴会,并正式把他的核心班底和郑氏做了彻底的展示和交底,以此作为和郑氏合作的诚意。

    晚宴过后,李保心情大好,如今他身上的伤口基本已经结疤了。行动方面少了很多不便,既然此次兵乱已经解开,后续的事情,还是要进行。

    丁八道安排追捕的人已经回来了,乱军首领许虞候的尸体在山中被发现,那个李管事踪迹全无。

    既然抓不到这个李管事,那就没办法对田令孜发难了,得知这个结果后,李保感觉有点遗憾,不过胡三宝很是气氛。

    连连大骂田令孜忘恩负义,以德报怨丝毫不顾年当初郎君提携他的恩情。

    看到胡三宝如此气愤,李保心中却思虑甚多,一是他觉得胡三宝倒是很适合当一个军人,他生性耿直,不善于伪装自己,或许是太年轻的缘故了,他还不懂得控制他的言行;也有可能胡三宝在借此机会来表达忠心。

    李保为自己的多疑感到困惑,连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都要怀疑,自己这是真的具有了奸雄和霸主气质了吗?

第一百八十一章 收尾() 
感谢谜独白的打赏,阿庸拜谢!

    翌日,李保起了大早,先去山道上慢跑一圈,然后回到飞霜殿和铃儿胡三宝三人共同吃了早饭。 然后李保去探望张清平。这家伙身上有几处受伤甚重,幸好他身子强健,才能有落下什么残疾

    等到李保来到安置他们的瑶光楼的时候,正碰上李颖前来探望张清平。看到李颖如此主动,李保很是高兴,这次的乱兵袭杀,让李颖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未来的夫婿。

    另外李颖也因为张清平战斗时指挥若定的气质和杀敌时奋勇向前的英姿所折服。

    是以自从山上解围后,李颖对于张清平的照顾十分尽心。这几日除去飞霜殿看过李保一次外,大部分时间李颖都是在这里照看张清平的。

    李保和李颖见过礼之后,姐弟俩携手到了屋内看望张清平。

    张清平如今恢复的很好,幸亏未央子在此,所用的伤药都是极珍贵的,所以张清平的伤势在暑夏中并没有什么发炎的症状。

    李保和张清平闲聊了两句,然后就打算告辞的,这时服侍张清平的侍从端了汤药过来,李颖一看,很自然的接过汤药,然后坐在张清平榻边。

    李保看到姐姐如此主动,而且温柔,当即对着张清平挤眉弄眼的,张清平在李颖面前本就放不开,再加上李保在此做鬼脸,他忍得更是辛苦。

    李颖刚要给张大郎喂药,却发现未婚夫的异常,回头一看,正看到作怪的李保,当即对他横了一眼,娇嗔道:“你还杵在这里作甚,还不去忙你的事情,这里有我照顾他就行了。”

    李保看到李颖如此大方,丝毫不扭捏,于是对着李颖打趣道:“当初我要给阿姊保媒,阿姊还心有不甘,如今阿姊和张大郎共厉风雨,这都上赶着来照顾未婚夫婿了啊。”

    李颖听了当即俏脸飞霞,把药碗往矮桌上一放,当即站起身来,对着李保啐了一口道:“好你个六郎,少说两句能让人把你当哑巴卖了?看我抓住你不撕烂你的嘴,让你在胡说八道!”

    李保当即撒开双腿一溜烟跑开了,临走还不忘和李颖及张清平做了个鬼脸,看到李保如此痞赖,李颖当即反怒为笑了。倒是李颖的侍婢,碧儿捂嘴偷笑,自己的主子。

    李颖听到碧儿的笑声,杏眼瞪了她一眼,然后坐下继续给张清平喂药。

    张清平看着俏丽的公主,亲手为自己喂药,心中欣喜难耐,面上不禁露出傻笑。

    李颖看到未来夫婿对着自己傻笑,她的娇颜更加红润了,低声啐了张清平一口,“傻样!”

    李保出了张清平的瑶光楼往东南角走去,梨园里还住着史康安兄妹呢,欣娘的脚伤已经没什么大碍了,李保去看她主要是他想小娘子了。

    自从那日他早上偷听到了兄妹二人的谈话,并且知道了欣娘的心意后,李保对欣娘的感觉就更加爱怜了。所以这两日没见到她,心中有些挂念。

    等到了梨园内的厢房,两兄妹正在抚琴作曲,李保也没有惊动他们,先在一侧静静的听了一曲悠扬悦耳的龟兹乐,方才拍手大赞两人琴艺了得。

    欣娘一看李保来了,喜得俏脸上放光,史康安更是识趣的先出去了,留下两人叙话。

    李保来到欣娘身边坐在一旁,看着欣娘红润的脸庞,李保突然有了一种想要唱歌的冲动,于是李保把前世他喜欢的曲调哼唱了一遍,让欣娘试着弹奏伴奏。

    欣娘听了李保的调子和词曲后,自己先试着谈了几遍,方才跟着李保的曲子一起演奏了起来。

    李保让欣娘伴奏传唱的乃是柳永的雨霖铃,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此为词调。

    这首词是典型的伤悲离别之作,李保此时吟唱一点都不应景。不过是因为他脑中记忆的诗词有限,这篇千古名篇,他当作吟唱的小调,同欣娘一起哼唱了起来。

    两人正吟唱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正巧被前来找欣娘的云芳听到,是以这个云书侍就躲在墙角听着李保和欣娘把这首千古名篇听了个遍。

    云芳一边听一边在心中吟诵,越是吟诵越觉得这首词写的意境凄美,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云芳又多念了几遍,登时把自己感动的苦了,看到屋内同欣娘谈笑风生的李保,她心中对于李保的观感又多了一层,这个吉王究竟有多少面孔呢,到底那一个才是真的你呢?

    云芳看到欣娘满面荣光焕发,李保也是言笑晏晏,是以她不愿再去凑那个热闹了,只好带着满腹的疑问,慢慢回转了玉贞殿。

    等到李保回到飞霜殿,铃儿忙迎了上来,告诉他郑畋上午遣人前来找他,李保不在,仆从就留了口信,意思是:“对于如今这个华清宫袭扰事件,要告一个段落了,是时候该回转长安了。”

    李保想着这里的事情,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不过这件事里面究竟有谁在参与,他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明面上的敌人不可怕,隐身在暗处的敌人才可怕。

    所以李保打算回去后,立刻发动金銮卫的力量把参与这件事的所有势力都查个一清二楚。

    等到了午后,李保又去拜见了郑畋,关于最后的调查奏章,二人又统一了下意见,对于昭应县令,坐视华清宫被乱兵袭扰,定性为意图参与谋害吉王,当斩立决,并罚没家产,妻子尽没为官婢。

    参与兵变的五百名凤翔镇乱兵家属通通贬为官奴,发配到渭州为奴,其中参与兵变的二百余士兵因被上司蒙蔽,故饶其名不死,也贬到渭州为奴,即刻启行。

    两人商量完毕后,郑畋心情大好,对着李保道:“马上要回京了,大王有什么事情是做的?”

    李保对着郑畋道:“保,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你我二人之间还有什么不可说的,快说吧”,郑畋微笑道。

    “那我说了啊,其实也没啥大事,就是关于我和嫣儿的事了。您老也知道我们两人心心相悦,哎?郑使君别走啊,我话还没说完呢”

第一百八十二() 
八月初朝廷下了敕旨,敕令东都留守,太子太保郑畋为凤翔镇节度大使,总领凤翔镇各项事宜。 (    。 )

    郑畋当朝谢恩,并表奏以武德使张承业为凤翔镇监军,节度副大使;其子郑凝绩为凤翔镇押衙;飞龙军亲卫都将周瑞、钱德安、夏侯皓月等三人为凤翔镇马步诸军指挥。

    另威远军右军甲营都将张清平因平定华清宫乱军有功,特表为凤翔镇渭州团练使。专司渭州团练编练新军事宜。

    皇帝李儇当朝允准郑畋所奏,并下旨嘉奖诸军将。

    数日后,官家派遣中使到威远军右军使张直方家中宣旨,以昌宁公主赐婚其子渭州团练使张清平,并在广化里赐宅一座作为公主府。

    朝堂上的消息传开后,长安城中议论纷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两个消息,一是萦阳郑氏的郑畋一族已经完全倒向了吉王李保一派。

    因为郑氏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