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保看到这小家伙,心中欢喜,忙上前去抱着老八。李倚趴在李保肩上,小嘴“吧嗒,吧嗒”狠亲了李保两口,留下了常常的口水痕迹,惹得铃儿和胡三宝等人捂嘴偷笑。
看着两位皇子已经到了,刘季述也不耽搁就对着李保和李杰道:“几位郎君既然到了,咱家就开始宣旨吧。”
封王宣旨必须要摆设香案,程序和后世影视剧中的差不多。铃儿等人早就备好了香案,就放在外堂的入口处。
李保和李杰,李倚由乳娘抱着三兄弟一起跪在香案后面,刘季述拿着敕旨站在香案对面,展开宣旨。
“这封王圣旨居然是竹简,”跪在下首的李保,心里一阵嘀咕。
刘季述嗓音虽然尖利但说出来的话却也铿锵有力,读道:”门下,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明亲贤,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
男保等,孝友宽厚,温文肃敬,行有枝叶,道无缁磷。践君子之中庸,究贤人之义理,情惟乐善,志不近名。
慕间平之令德,希曾闵之至行,宜分建茅土,卫我邦家,叶於展亲,永固磐石。是用举其成命,锡以徽章。
第六男保可封吉王,第七男杰可封寿王,第八男倚可封睦王,宜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宣读完毕,李保和李杰称诺谢恩。李保年龄最大,所以他接过了刘季述手中的竹制册书。
刘季述拱手对着三人道:“恭喜三位大王了,今日封王,日后必是福泰绵长,富贵无边”。然后转身一指道:“这里是各位大王的亲王的服饰及金印,还请各位大王收好。”
李保从刘季述手中接过,王爷的亲王金宝还有服饰等,还有封王后李漼给的赏赐,桩桩件件的一大堆,李保接过后再转交给了铃儿和胡三宝等。
寿王李杰的亲随也从宦官那里接过了自家王爷的金宝和服饰。老八的金宝和服饰等一并都交给李保保存。
刘季述见三位王爷的东西都被接收了,拱手说道:“咱家今日宣旨事了,这就回转去向官家覆旨了。”说罢刘季述就要告辞离开。
李保心道:这皇子封王后就是要搬迁去十六王宅了,这刘季述居然也不交代搬迁的事情,他叫住刘季述,开口道:“刘小使留步,宫中惯例,皇子封王就要搬迁到十六王宅内居住,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搬迁?”
刘季述看了眼李保,面色一黯,对着李保道:“咱家只管宣旨,至于搬迁之事,咱家不知道,不过三位大王要记得明日到咸宁殿去想官家谢恩。”
李保叫住刘季述:“刘小使辛苦了,这点心意还请刘小使喝茶。”说着递上了一条金叶子。
刘季述拿在手上垫了垫约摸有五两重,心中极为高兴,脸上就有了的笑模样,“大王太过客气了,本是不该收的,只是今日是大王的大喜之日,咱家就谢过大王的赏了”。
李保满面堆笑,“应当的,日后还请刘小使多多关照小王”
刘季述当即和李保热情话别,送走了刘季述,李保心中嘀咕道:“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刘季述明明在心里对自己怀有敌意,但也却不过金子的威力,从而对自己献媚不止。”
李保回到外堂对着李杰道:“今日咱们兄弟都封了王爷,封蕃的州郡还算不错。大人还是厚待我们的,在此愚兄恭喜七哥八哥了。”
寿王今年也才八岁,但是现在的脸色有点不虞,眼中满是鄙夷,道:“六郎何必如此着力巴结这些阉宦,你前几日也才说过,他们都是我李家的奴婢。如今他们骑到主人的头上作威作福,你还要去巴结他们,当真给我们皇家丢脸!”说完小大人一般带着奴仆,拱手告辞离去。
吉王看着自己这便宜兄弟的背影,心道:所谓三岁看老,你这样的傲娇性子,日后注定你被这些奴婢,整治的没脾气,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啊,古人诚不欺我啊!
不过,熟知晚唐历史的自己和他真是冤家呢,历史上吉王和成为昭宗的老七好几次都是竞争对手,不过吉王都没皇帝命。
虽然自己穿越来成了吉王,也不知这命运能否改变,但是自己封王的时间都比历史上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说明历史已经改变了。不过就算能改变,李保也不想要这个皇位。
晚唐末世这皇帝位子就是个烫手的山芋,老七甘之如饴,以致后来的悲惨结局,李保心中又有些暗喜。
李保散去心中的思绪,也不再去想傲娇的寿王爷,走向也已经封王的老八身前。
李倚还是个五岁的小孩子,封王对他来说没啥感觉,看到自己的嫡亲哥哥来到身前,立刻咿咿呀呀着伸手讨要糖果吃。
面对天真无邪的小弟,十一岁大的吉王爷不禁莞尔,无忧无虑真是幸福啊,随即喊道:“铃儿,铃儿还不快点把我收着的果子和糕点拿出来给八哥吃。”
交代铃儿和乳娘照顾老八,吉王拿着圣旨进了书房,拿起圣旨仔细的看了起来,这封王的册书居然是竹子的,心想这大唐还真够奇怪。
原来有唐一代的圣旨也叫敕旨,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用来册立皇后、册封亲王及封授三品以上官员的叫做“册书”,是写在竹简上的。
第二类主要用来行大赏罚、授大官爵、改革重大旧制度、赦免战俘之类的叫做“制书”用绢黄纸写作颁发,和后世影视剧中的圣旨相差不多。
第三类主要是用来表彰官员的功绩和慰问函,叫做“慰劳制书”也是写在绢黄纸上的。现在只是给李保封王,所以他接到的圣旨就是竹制册书了。
虽然不懂得这册书的规矩,但是封王这件事反正假不了的。李保发现这敕旨除了册封的文字,下面还有中书门下和尚书省的各省长官的副署,还有李漼的朱笔御批:可。
看了看李漼的书法,李保不由吐槽:这书法中规中矩,一点也看不出富有四海的天子气概。
册书最下面是册封的时间:咸通十三年二月丙辰。
ps:李保封王的诏书参考自森林鹿大大著的唐朝穿越指南,喜欢唐朝历史的,还请百度之。
第二更送到,求大家各种支持!
第八十六章 封爵轶事(上)()
李保拿着册书仔细看了几遍,看着咸通十三年一阵发呆,今年是咸通十三年,明年就是咸通十四年,依稀想起便宜老爹李漼就是咸通十四年驾鹤西归的,具体是几月倒是忘了。
算算时间,还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明年皇帝老子一驾崩,登位的是自己的五哥普王李俨了。
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唐僖宗,但在李保印象中,此时的李俨还是一个普通的小屁孩。也没有表现出他在史书上的各种昏庸之象,只是他玩心甚重。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天分,特别是打马球。
日后搬到了十六王宅,一定要多找机会,去找老五拉拉关系,不然以后连个靠山都没有。
老七和老五是一母所生,等老五登了皇位,老七还不得臭屁到天上去。
想想老七那个傲娇性格和狭隘的心胸,自己以后的日子真是头疼。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是顾不得了。
李保想到日后若是住在十六王宅中,出行都得有太监跟着。偶尔能出去下,还要那些宦官批准,当真无趣的很。
李保正在烦心,铃儿风风火火的闯进来,对着李保道:“郎君,又有人来了。”
李保和铃儿出了书房来到外堂,发现这次来的是杨思齐,如今的杨思齐身穿着绯色的官袍,看到李保出来立刻腻笑满面。
杨思齐拱手对着李保行礼媚笑道:“卑官恭贺大王,荣封吉王。”
李保对着杨思齐摆手道:“罢了罢了,我封了王爷,就没有现在逍遥自在了。也不值得什么恭贺。不过杨小使的心意,我心领了。看到杨小使换了绯色官服,想必又高升了。这才值得恭贺啊。”
杨思齐忙拱手道:“奴婢能有今日多亏了大王提携,大王就是奴婢的再生父母啊,请受奴婢一拜。”说完杨思齐就拜倒在李保身前,要行大礼。
李保满头黑线,心道:你丫的谁要当你这太监的父母啊,这是咒我吗?
不过如今杨思齐没了杨公庆这个干爹,想要在宫中好好生存并不断高升,就必须要依靠一个强力的靠山,李保一直对他青睐有加,他怎能不倾力巴结?
再说杨公庆身死一事,这其中的一些关键他也是有些怀疑的,但是杨公庆身死已经是往事了,他只要继续巴结住李保,日后的日子定不会太差。最不济他也能靠着山河社中的股份做个富家翁。
杨思齐不管李保的阻拦愣是行完了大礼,脸上的笑容更腻,对着李保道:“好叫大王知道,奴婢如今被田使君授了军器使的差事,田使君特意告知奴婢,这是大王着意封赏的。”
军器使顾名思义,专管长安城中的军器供应,这可是个肥缺,这个职位对于杨思齐来说绝对是他从没想过的。比之原来的内庄园使也不遑多让,在宫中诸多使职中也是有数的好差事了。
所以杨思齐对着李保的恭敬绝对是发自内心的,李保恭喜了杨思齐,杨思齐忙继续说道:“田使君还说如今内库使还没有合适的人选,就让奴婢暂时兼着,所以奴婢今日来除了恭贺大王外,还要给大王送来了您的俸禄。”
杨思齐令随从把抬着的钱放在金銮殿院子中,李保随意看了下,不下千余贯钱。李保安排铃儿和翠娘点算入库。
杨思齐等铃儿等人点算完毕就告辞离去了,李保让胡三宝送他离开,李保本想给杨思齐些金叶子做赏赐的,他死活不要,只得作罢。
李保看着自己的俸禄,发起呆来。唐代皇子封王后不再封蕃出阁,意思就是不去封地就任,王府官员都是挂名的,王爷一律圈禁在十六王宅内。逢年过节的时候,王府内的官员例行探望一下。
这些措施大大限制了皇子的政治影响力还有参政的野望,从玄宗一朝开始施行如今算来将近两百年了。大唐王朝的中央权威从号令天下慢慢降到政令不出长安的窘境,和这种政策绝对是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十六王宅制度限制了皇子,但是对于一些该有的享受待遇却是从不短缺的,封王后的俸禄是按照州郡的富裕程度来算的。
比如李保就封的吉州封邑人口有四、五百户,每户按照二十文计算,每月的俸禄差不多有一百贯钱,这些俸禄加起来一年就有上千贯钱,现在的俸禄比之前每月二十贯钱的例钱增加了五倍多。
另外王宅内的王爷每月都有份例,不需要在额外花钱,所以一年下来李保基本能轻松落下上千贯钱的收入。
上千贯钱绝对是个不小数字了,但是这些俸禄和皇帝的赏赐绝不能比,李漼随意赏赐一下都是几十万钱,但是对于大多数皇子来说皇帝的赏赐不是普遍的,所以李保相对其他皇子来说绝对是个大财主了。
况且他的山河社,李保利用自己深得李漼宠信,自己的知识,空手套白狼一下子集资了十多万贯钱,这样一笔巨款。如今买了悦宾楼,再加上一些整修,差不多花去了三分之一。
剩下的钱,李保还在计划着怎么花出去,但是如今他被封王,想出去花钱都找不到机会,当真悲催。
李保想了一阵,也觉得没意思,花钱的事情还得从长计议,不过现在他必须得先花点钱出去了。
因为铃儿和金銮殿中的所有宫人都跪倒在李保面前,齐声恭贺李保封王:“奴婢等恭贺郎君得以封王,恭祝大王福寿绵长,永享安康!”
李保笑着对众人说道:“好好好,大家有心了,今日我大喜,大家也大喜。殿中每人赏赐一贯钱。”
众人一听这等丰厚的赏赐,也只有自己的六郎君才能给出,新来的几个宫人都被这一贯钱兴奋的都快晕了,其中有两个更是面有愧色。
李保让铃儿和胡三宝去安排赏赐的事情,他自顾回书房了,他需要安静一下。对于将来的日子,他需要做些计划了。
第二天午下李保早早穿戴好了自己的亲王服饰,再把李漼赏赐的金银鱼袋挂在白玉腰带上,铜镜中的那个白净少年俊秀不凡,铃儿在旁边更是赞了又赞,一个劲的夸奖李保穿上亲王服饰当真的贵气无边。
李保对着铃儿的夸赞全都笑纳了,毕竟铃儿这些身边人对自己全都是真心的,比那些怀有目地的人可爱多了。
准备停当,李保就带着胡三宝出发了,对于皇子封王后,到皇帝那里谢恩,李保还是第一次,本来这个谢恩应该到正规一点的宣政殿或者延英殿去,但是昨日刘季述却要自己到咸宁殿去谢恩,着实有点奇怪。
不多时主仆二人就到了咸宁殿外,看样子老七李杰早就到了。不过自己和老八还没到,他也只能等候。李保看他脸色漠然,心想自己还是不要去自讨没趣了。
老八还没来,不过他如今在清晖阁住着,离这边很近,李保吩咐胡三宝去请老八。
等了不多久,乳娘就带着老八过来了,李保上前接过老八,然后对着刘季述道:“如此我们都到了,还请刘小使去内通禀大人。”
刘季述对着李保笑着拱手行了一礼然后就进内通传了。不多时,刘季述出来请李保三人进去。
李倚好动,李保忙哄着他,要他安静一会。他的乳娘跟在后面,看着哥俩的模样,偷笑不已。
进的殿内,李漼还在正坐在矮榻上,看到李保兄弟进来,忙挥手说道:“你们今日来就不要行礼了,快做到那边的矮榻上吧。”
李保等人本想按照礼仪行礼的,但是李漼发话,他们也不好不遵。于是兄弟三人各自坐在矮榻上,李倚太小,李保就和他一起坐在一个矮榻上。
李漼看着老八在李保身边甚是乖巧,就对着李倚道:“八朗如今很懂事啊,看得出昌宁的教导不错。”
李保忙道:“阿姊确实不易,我小时也是多亏了阿姊教导。”
李漼捻须微笑,道:“嗯,看来这些年昌宁着实功劳不小,朕要好好赏赐她一下。”又对着老七李杰道:“七郎近来如何,学习可还用功吗?”
李杰忙跪倒在地道:“多谢大人挂心,杰一向用功,师傅都还夸赞杰呢。”
李漼忙挥手道:“快起来,说了不要你们行礼的,七郎如此用功,朕心甚慰。”
李杰忙站起身来,答谢父亲的关怀。
李漼看着三个儿子,说道:“你们年纪不大,朕本不欲让你们过早封爵的,只是朝中内外官员极力上奏,朕无奈,不得不如此而。”
李保忙拉着李倚起身,李杰也从矮榻上起身一起跪倒,齐声道:“封爵乃是朝廷恩德,大人切莫自责,保(杰)心内难安!”
李漼从矮榻上起身,来到李保兄弟三人面前,一一扶起。然后对着三人道:“既然封爵一事,朕不得做主,但有一事,朕还做得了主,那就是让你们不用搬到十六王宅去。”
李保一听,心道:如此一来,不是致我等于死地吗?
ps:第一更送到,求支持
第八十七章 封爵轶事(下)()
感谢花苗喵、fanfanfeixue两位兄弟的打赏,阿庸拜谢!
第八十七章封爵轶事(下)
李漼的话在李保听来不啻在他心头打了雷霆,李漼说不用他们搬迁到十六王宅中去,那么安置李保兄弟三个的途径就有一个了。(77nt。 千千网)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8;0;0;小;说;网;(;w;w;w;.;8;0;0;b;o;o;k;.;n;e;t;);
那就是在大明宫内重置王宅,重置王宅的例子前朝就有,宣宗皇帝宠爱四皇子通王李滋,不喜太子郓王李漼。
就让当时已经封为太子的李漼出居在十六王宅,通王至庆王等五王处居在大明宫第二重内院里,在少阳院之侧置五王宅安置诸王子。并以谏议大夫郑漳、兵部郎中李邺为侍读,五日一谒,为五位王子授课。
宣宗的意思很明显,有改立太子的打算,所以李漼在十六王宅内整日食不安枕,心内忧惧,群臣也议论不断,各持己见。宣宗犹豫不决,最后身死之际,托孤王居实等宦官,但刘行深和韩文约手中有神策军军权在手,趁机拥立了李漼为自己博了个好前程。
李漼如此安排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出于对李保等三个儿子的愧疚,但是对于李保来说这样的安排对他却是有害的。
如今的大明宫内,宦官集团和郭淑妃已经对他起了很大的敌意,若是自己封王还要被皇帝如此特殊照顾,那样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个灾难。
但是自己该如何说服李漼,让他改变这个决定呢?
李保正在沉思,李杰却是极为高兴,对着李漼直接跪倒行礼,“杰拜谢大人恩德,大人万岁!”
李漼一看七郎如此高兴,这六郎却是在愣神,心内顿时有点不喜。冷声道:“六郎为何不谢恩呢?难道是不喜欢朕的安排吗?”
李保忙跪倒在地:“保没有此意,只是觉得大人如此安排,保只怕某些人会觉得大人这样做有失偏颇。定会上奏分说此事,怕是会让大人难做。而且”
李漼听到六郎如此为自己着想,心内转喜,心道:原来六郎是在为朕着想。
因此就对李保道:“六郎莫要想那些没用的,朕既然做了决定,那些个朝臣不敢啰嗦的,你们快起来吧。”
李杰听了吩咐自顾起身了,李保还跪在地上,旁边的李倚看着自家的哥哥,极为好奇,奶声奶气的问道:“哥哥为何还跪在这里呢?”
李保对着李倚道:“八朗乖,我有话要给大人说,且稍候。”于是李保继续说道:“大人若如此做,怕只怕宫中的各位使君和郭淑妃娘娘不依。”
李漼一听李保如此说,心中一恨愤声道:“这些混”
李漼还没说完,李保抢先道:“大人息怒,如今之事还需从长计议,保不愿大人为难,即使保入居十六王宅,也可以经常来宫中拜望大人。也并不妨碍保为大人进献美食和钻研新的歌舞节目。
若是保与两位弟弟封爵后仍居于大明宫内,不止大人会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