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亲人朋友在突围时死亡的就想在军营中找个角落,好好祭奠祝祷一下。
这么大的军营各行各异,也不打扰,这样的生活也挺舒服的,人活一世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活的安逸一点吗?
马三蛋拿着一只木瓢盛好了热水递给了营中最会乱侃的福大。
马三蛋因为龙尾陂溃败的原因被盛怒之下的尚让连降数级,成了一个百人都头。
是以他今日没资格跟着孟楷去赴宴,只能跟着那些大头兵一样在营中挨饿,左右无事所以他就央求福大开讲找找乐子。
军营中的人们在纷纷忙碌的同时没有发现他们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开始昏睡了。
就连刚才一边喝水一边胡侃的大嘴巴都睡着的时候,连手中盛着热水的木瓢掉落在腿上也好无知觉的时候,马三蛋才意识到他们被人暗算了。
马三蛋站起身来,发现营中因为烧的木材的原因,烟雾越来越多,他几乎看不到对面的人了。
马三蛋大声呼喊:“大家伙快起来,这里不对劲咳咳这烟也不对劲”
“数万人的大营里若是要强攻也不容易拿下,不过利用大王妙计,很轻松就收拾了这些家伙。哈哈,真是妙啊!”
“大王的计策固然妙计,但是道长配置的蒙汗药也很神妙啊。那是道长和大王都是有能耐的人,道长更是活神仙一流,不过大王更是神奇,不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知前面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当真是神人下凡。”
“废话,不然道长怎么会第一次看到大王就要求他收留?”
“哦,还有这等事,快给某说说。”
“这个嘛,可是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好三哥,你知道某家的嘴巴最严了,快告诉我!”
“好吧,看在咱们一同长大的份上就告诉你吧,当年大王还是六王子的时候”
“某知道一个机密,是关于咱们大王和未央子道长的。”
“哦,什么机密,快告诉我,某保证不告诉别人。”
“真的?好吧,一定要严守机密啊,那是因为咸通十二年的事了,那时候大王”
清水镇中,李保看着一屋子,已经绑好了的犹在酣睡的众多贼酋,脸上带着微笑。
旁边的胡三宝拿着账本和孟楷做着交接,清水镇上囤积了大概三十万石的粟米,还有渭州急需的草料十万担。
另外孟楷尚让等人搜刮的钱财、地契、布帛等总计有五十万贯,这些可以要交给山河社的人来接收。
另外收获更多的就是三万多个青壮劳动力,如今大唐各地混战不休,劳动力只会越来越匮乏。
李保打算这次不再放任这些人离开,全部拉倒山南西道广阔的天地中实行屯田。为日后的垦边拓荒积蓄人口。
孟楷等到交接完毕后,就恭立在一旁,等候李保的指示。
胡三宝把账册递给李保后,又对着李保努了努嘴,示意后面的孟楷怎么处理。
李保大致看了看,然后合上账册,对着孟楷道:“孟军使今日做的不错,抓住了尚让这厮。不过你要知道大唐对于你们这些贼酋向来都是欲杀之而后快的。”
孟楷听到这里,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对着李保道:“大王饶命啊,您说过只要某给您立了投名状,就不杀某的。”
“你放心,孤没说要杀你啊,既然你已经投降了,就是孤的人了。”李保笑眯眯的说着,这个表情像极了后世骗萝莉去看金鱼的怪蜀黍。
孟楷显然比小萝莉聪敏多了,他颤声道:“某自从见到您之后就已经明白了天命所归。某在心底发誓要对您忠心耿耿”
“好了,你的忠心孤已经明白了。来把这个签了吧。”说完,李保递给他一张麻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孟楷接过一看,当即心头乱跳,对着李保道:“大王,这张纸上所写大多都不是真的,某若是签了,于心不安啊!”
“哦,这张纸就是你的下一张军令状,只有你签了之后,孤才好下任务给你。签吧!”
孟楷硬着头皮签下了这张流传千古的黄
第二百八十九章 远期战略()
》,!
第二百八十九章远期战略
接下来的事情该怎么办,渭州军高层在清水镇召开了临时会议。,会议决定:战利品全部运回渭州,打扫战场迅速回转渭州。至于最重要的战利品战俘们,李保决定把抓住的战俘一律变为屯田兵,并给他们约定好,五年后渭州可以放他们自由。
对于这个决定,胡三宝宋文通和杨思齐等人都表示不太理解。以前在长安城下抓住的战俘都是释放的。
李保耐心同他们解释:五年之约只是缓兵之计,为的还是留下这些人为咱们渭州及周边充实人口。
这些人都是青壮劳力,他们一旦去做了屯田兵,虽然不是正规兵编制,但是他们曾经当过兵,所以他们都是优质的后备兵源。一旦咱们日后有需要就可以开出优惠条件来招募他们,迅速组建成军,为咱们渭州军所用。
另外咱们给他们说五年之后放任他们离开,但是经过多年的定居后,他们就会适应屯田安稳平静的生活了。据我观察,黄巢贼大势已成,短期内是不可能轻易平定的。
我估计以后的日子中原地区会战乱迭起,届时这些已经适应了安稳生活的屯田兵也不会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偏要去过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
另外他们都是青壮大多未婚,只要咱们在屯田地给他们找到了婆娘,就算日后到期了他们还会离开已经组建的家庭回老家去吗?
李保看着众人都在点头,他继续道:“此时和长安城下的情况又不一样了,那时咱们城内有军队,且城内粮食有限,所以不能供养多余的战俘。并且咱们还需要那些战俘帮咱们吓唬城外的农民军。
如今咱们已经离开了长安城,渭州成了咱们的基业,但是渭州积弱已久,必须咱们下大力气去治理开发,如今人力是最关键的所以咱们要尽可能的多招募人口。”
这番话是李保深思熟虑之后得出来的结论,胡三宝宋文通他们都成了独当一面的干臣,李保必须要让他们知道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还有大政方针。只有这样,李保才能大胆放权让他们按照他指定的方略行事,保持渭州军的高速发展。
作为渭州军的最高首脑,李保还需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渭州的定位,还有发展方向。
大唐未来二十年间都是处于大混乱时期,李保带领渭州军走向何方,至关重要。
作为穿越者,李保很想像其他穿越前辈一样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但是目前严峻的现实就是渭州军仍然很弱小,战力也不是顶尖的。
渭州军成军以来仅有的几次战斗,李保都力求避免渭州军同敌军正面交锋。
一是,他的渭州军都是他的心血浇灌而成,他舍不得损失。
二是火药作为有代差的强力武器还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战力来,瓦罐手雷还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成功率问题,很多手雷在点然后成功率不是特别理想,有二成到三成的失败率。
新的武器如火炮在铸造问题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攻克。
火炮没成功,火|枪自然也没有指望了。排队枪毙固然很帅,但是没有技术制作出来的东西要么太大要么不能量产。
所以李保对于火器的发展十分头疼,但是为了提高渭州军的战斗力以及先进性李保必须再想些其他的武器来。
三是他对于如今同农民军这种同室操戈的行为实在不忍心,而且李保也十分反感中原汉人被胡族欺凌。
如今的大唐周边的草原蛮族正在崛起,西北的党项族根基已成,只要中原混战一起他们就得了积蓄力量的时机,西北党项成长为割据西北的大夏国也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河西地区归义军内部的暗流潜动,更加会影响整个西域已经李保商路的利益,他需要早做定计,以免到时候归义军内乱他会陷入被动。
相对西北党项李氏的缓慢发展,归义军内部的暗流潜动不同,东北的契丹人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契丹人渐渐成了东北亚举足轻重的力量。
十年后,契丹人更会成了河东李克用,幽州刘仁恭都忌惮的强大势力。更不要说五代十国已及北宋中原地区都没有解除契丹人的威胁。
除去西北,东北的潜在威胁,西南吐蕃虽然近几十年内都没有缓过劲来,但是因为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吐蕃人一直都是一只威胁中原地区的重要力量。
不过吐蕃内乱未定,不会有心情来干涉中原地区了。
中原王朝的西南地区的南诏国却是动作不断,这一块地方因为中原动乱,从而无力顾及之下才逐渐成长成了日后的大理国。
而南诏国旁边的安南(越南)地区,这个中原王朝历来的王化之地在动乱中逐渐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教化,逐渐演变成了附属中原王朝的边远邦国。
纵观中国历史,富庶自大的中原王朝对于偏远邦国的态度向来是可有可无的,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和官僚集团把边远邦国的得失看的并不是很重,所以大唐西域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这类边远统治地区,都因为中枢朝廷上考量而作为弃子被纷纷丢弃。
从而造成了吐蕃和回鹘等胡族势力范围急剧扩大,最终威胁大唐的统治基础。
但是李保作为未来人对于领土意识十分强烈,虽然这些偏远之地自然条件恶劣,但是比之后世的能源大开发,他必须为后世子孙积蓄能源和生存空间。
另外李保还有另外一层考虑那就是:如今大唐的皇帝仍在蜀中,名义上忠于大唐的藩镇仍有许多。
李保若是冒然带着渭州军加入藩镇争霸的道路,一是会被有心人利用,比如田令孜这类掌控皇帝的高位宦官。他们一旦下了诏书,在大唐中枢威权仍存的时节里,李保就会进退维谷。
还有此时大唐颓危,心存野望之辈大有人在,远的不说此次参与凤翔“倒黄联盟”的这些藩镇都是野心家。
若是贸然入局只会成为众矢之的,渭州军这个新生团体只会陷入“蚁多咬死象”的困局之中。
不如静待一隅积累实力,等待神功大成出来碾压群雄才是穿越者的生存和王霸之道。
况且从李保这么多年来在长安的经营再加上长安之战以及此次“倒黄联盟”大战,李保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资本和威权。
这些资本足以保证渭州军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一种光环之中,这道光环刺目而耀眼足以吓退大多数的野心家。
李保通盘考量之后做出决定,尽早回去渭州默默发展。先把周围的地盘打下来,然后控制山南西道这一中原入蜀的枢纽位置。
然后大力发展商贸,借商贸的资本力量浸润人性,进而影响政治层面的斗争。这样的斗争方式高效而隐秘,不易被人察觉。
不管人心如何变化,人性贪婪的本质不会改变,只要李保能够出的起价钱,没人不会不动心。
所以李保对着众人继续说道:“咱们如今的力量还很薄弱,所以咱们以后的战略就是一切就是为了商贸,不为争霸。”
李保这句话很是突兀也很坚决,在座的几个虽然是渭州的高层,但是还不能代表渭州全部,李保此时说只是为了吹风。让他的属下尽早了解自己的思想。
到了渭州后,他要开一次渭州全体高层会议,届时李保会做专题解读,统一思想。
到了如今手头要做的事情,李保已经吩咐过了,胡三宝等人只要按照吩咐去完成就可以了。
李保挥手散会后,宋文通和杨思齐等人相继离去,胡三宝留了下来。
“郎君打算如何处置尚让等人,他们还没有醒过来,孟楷真要放走吗?”
“孟楷是要放走的,此人是个小人,有他在咱们可以很好的掌握黄巢贼军的动态。而且他还可以帮助我们除去一些人,比如朱温之流的。”
胡三宝点头称诺,但是心底却存了疑惑,为了郎君一直都很关注朱温那厮呢?还一心想要除去他,不知道这个朱温怎么得罪郎君了,想到李保费劲心思对付一个人的凄惨情景让胡三宝心底着实发寒。
李保想了想,然后对着胡三宝道:“附耳过来。”
于是李保低声面授机宜,胡三宝听完后,高兴的道:“得叻!”
两日后的深夜,夜幕低垂,黎明前正是最黑暗之时,劳累了许久的渭州军都已经安歇了。
清水镇及周遭的军营都是一片沉静,不过再寂静的夜色中一阵密急的喊叫声打破了这夜的平静。
“有人逃跑了,快叫人去追!”敲锣打鼓大造声势,只为了“礼送”两位大齐国高官,还有一小队兵士。
等到这些人消失在夜幕中后,胡三宝在夜色中白净的脸色中带走一点点诡异的笑容,在场的众人都有点不寒而栗。
又过了两日,姗姗来迟的凤翔节度使郑畋和其他藩镇首脑们终于来到了清水镇,一番新的较量又将开始了。
第二百九十章 兑现赌约()
郑畋率领的藩镇代表团虽然姗姗来迟,但是他们对于李保此次这么多战利品的眼红却没有少半分。。 平板电子书。。o
但是李保却没功夫陪他们磨牙,毕竟渭州对于粮食和人力十分紧缺,至于那些俘虏的破旧兵甲和尚让他们搜刮的钱财倒是可以给他们分一diǎn。至于分多少,那就看李保高不高兴了。
分赃大会还是在清水镇举行的,地diǎn还是清水镇大户的庄园。李保对于此次会议兴趣缺缺,但是郑畋的面子还是要给一下。
此次大会除去分赃剩下的就是论功了,作为此次会战的盟主郑畋当仁不让的做起来主持人,此时的郑畋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在大唐万马齐喑的时刻,他一个文官带领几个藩镇就剿灭了如此多的贼寇。
黄巢号称五十万大军,但是真正有多少军队,在场的众人都心知肚明,黄巢的
他捻须微笑道:“官家责令某来负责京城西北的防务,通过几个月来的奔波努力,众位使君同心协力,圆满剿灭了伪齐贼寇尚让以及孟楷等贼军共计五万人。作为此次会战的主帅,某深感荣幸,某没有辜负圣人的重托,某等此次大战胜利意义非凡,更为大唐剿匪事业指明了道路。”
郑畋的话面面俱到,各方面都顾及到了,看得出他这个门阀出身的宰相当真是有真才实学的,并且郑畋此次的成功,也给黄巢集团一记重重的耳光。
大唐的国祚可以凭借此次的大战,又能延续十多年了。这是个转折diǎn,以往唐军面对黄巢贼寇只是一味的避战投降,到了凤翔这里,居然出现了如此大捷,这次鼓舞人心的效果非常明显。
原来的历史上大唐剿匪战的分界diǎn就是从这次的凤翔大战开始的,在此之前是黄巢顺风顺水,在此之后就是黄巢走背运的起diǎn,直至黄巢败亡。
如今有了李保的出现,黄巢的背运只会更惨一diǎn,原本尚让只是损失两万多人,在李保这个大蝴蝶的翅膀扇动之下,尚让全军覆没。
根据兵家虚实之道可以大致判断出一只军队的真正实力,真实兵力和宣称兵力大概有两到三倍的水分,也就是说黄巢攻打长安之时,号称拥有五十万大军,那么他的实际兵力大概在十五万到二十万人马。
这样一只军队,在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下已经是很庞大的了。不过以前黄巢都是在游击阶段,没有供养士兵的负担,他带兵属于典型的“以战养战”打法,农民军打到哪里吃抢在哪里。
如今到了长安后,黄巢明显感觉到了养兵的痛苦,骄傲自大的大齐朝廷要吃要穿惯了,所以对于投降的藩镇盘剥越来越严重,这才导致了已经投降的藩镇们再次复帜大唐。
后来黄巢在长安坐吃山空后,无奈又做起了流寇买卖,曾经对他笑脸相迎的藩镇们变脸快得让人吃惊,黄巢自认为乖巧伶俐的哈巴狗,在他失意后就变成了凶横的藏獒。
黄巢无奈只得四处奔逃,并且开始了用人肉做军粮的恶行,在之后的秦宗权孙儒更是把“人肉军粮”的做法做到了极致,这几个人渣大肆暴虐之后,中原地区白骨盈野几无人迹。
这些恶棍当真该死,不过此时的李保也只是谴责一下,毕竟他还没必要对未发生的事情背负太多的责任感,他是个穿越者,他只需要对自己的亲朋还有手下负责就够了。
等到郑畋结束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之后,接下来的就是见真章的时候了。
“此次剿灭尚让匪帮,诸位使君,尤其是吉王的渭州军军功最为显赫,届时某把请功奏章呈上,圣人必定龙颜大悦,众位使君的的前程必将再进一步了。某在这里先恭喜各位使君了!”郑畋微笑着说道。
“也不见得,有的人是升无可升了,若是再升只能让皇帝让贤了。哈哈”说话的是拓跋思恭,这厮自从知道被渭州军捡了大便宜了之后,他的心情就不好了,所以想趁这个机会,揶揄一下李保。
不过李保却没兴趣陪他说笑,直视着他道:“拓跋刺史,孤还记得咱们开战之处,曾经打过一个赌,不知你还记得吗?”
拓跋思恭脸上的神色登时一窒,他含糊道“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某当时是存了杀贼的心,所以想出这么个办法,激励大王和某尽力杀贼。大王不用当真的,这事,呵呵,只是玩笑话。”
“哦,这样说来,拓跋刺史说的话就算是放屁咯?”李保继续说道。
“你!”拓跋思恭脸都气歪了,他刚想对着李保动粗,蓦地发现自己乃是胡人,属于最不被尊重的人,而李保却是名副其实的李氏皇族直系子孙。他有什么胆子敢对王爷动手,更何况是李保这个刚刚轻易俘虏了三万人的强力王爷。
再说在中国古代,家族和国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总和。国家也是一个大的家族。
李氏是皇族,就是主子,其他的臣子和臣民都是李氏的奴仆。所以拓跋思恭一旦对李保动手,届时等待他的不光是渭州军的报复,还要经受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指责。这是他一个胡人苗裔经受不了的,也不敢承受这样的高压。
其实对于大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