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章 进镇卖珠
第二天,宛宣睁开眼睛,外面已经日上三竿,柏氏早就起来了。温暖的阳光从纸糊的窗户上缕缕的渗入房间,在房间里面形成了一道从璀璨的光线,一阵迷朦。
宛宣赶紧用手摸摸脖子上的珍珠是不是还在,看着依旧是淡青色的珍珠时,宛宣布在心里没默默念“进去”,就进入了有池塘和土地的空间里了,看着空间里面依旧不变的景象,宛宣就把心放入了肚子里面了,心里默念着“出去”,就又在原来的床上了。
捏了捏自己的手臂,“好疼啊”。原来昨天的不是在做梦,我真的拥有了一个空间啊!宛宣高兴的在床上打着滚。
柏氏听到声响,进来看的女儿那调皮的样子,宠溺的捏了捏宛宣的小鼻子说:“真是只小懒猪,太阳都已经照屁股,还没起来”。
宛宣朝柏氏吐了吐舌头,爬上柏氏的身上,甜甜的说:“娘亲,我自己穿好衣服,等一下你帮我梳个简单点的头发,好不好啊”。柏氏受不了女儿的撒娇,摸了摸宛宣的头说“好,咱们家宣儿真乖”。
宛宣在心里默默的流着泪,我不能不乖啊,昨天顶着像鸟巢般的发型真的是快受不了了,明明只是个七岁的乡村小女孩,真不知道柏氏为什么要帮宛宣梳那么复杂的发型,好看是好看,可却太累了,自己的小手没办法把要到腰部的头发梳个马尾,都说“身体发肤,授之父母”。
可这么小的小屁孩留这么长的头发,可真没道理啊!不过原主的头发可真不错,乌黑油亮,滑腻柔软,摸着如丝绢一般,自己真是赚了。
宛宣在心里小小的自恋了一下,边麻利的把衣服穿好,收拾好床铺,叫柏氏帮她把头发给梳好,柏氏果然不负宛宣所望,只稍微的帮宛宣把头发给绑起来,看起来又舒适又简单。
柏氏看着满意的笑了笑,或许,柏氏也觉得小孩子这样比较轻松吧。
子涵已经去夫子家里了,要等晚上才能回家。吃完饭,柏氏接着在屋子里绣着绣活,明天就是赶集的日子了,要在赶集前把这些绣好,去换了钱,家里已经没有细米了,粗粮也要没有了。
昨天,子涵他们网来的鱼还没煮,晚上就就着鱼汤和粗面吃,晚上多做点,明天早上吃,明天早上得早早的赶路过去,去镇上要走一个多时辰,先去把鸡蛋卖了,在把绣活送去店里,还有那些珍珠,宛宣说要卖,也得去找找买家,看了看可以卖多少,得先帮齐家把钱凑一凑先还上,不然他们的日子怎么过啊。
看着宛宣和子涵瘦弱的身体,也得给他们补一补,还得在带宛宣去医馆在看下,看一看身体有没有全好,把欠顾郎中的钱先还上,虽然顾郎中说没关系,但毕竟不好意思。
也得多买点,桃花和三郎也要补一下。要用钱的地方真的很多,现在宛宣好了,自己可以去多找点赚钱的方法。
吃饱饭,宛宣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观察着,看着昨天稍微烫一下的蚌肉,柏氏已经把它们的壳给处理掉了,把蚌肉放在一个竹漏里面,放在院子里,让太阳暴晒,宛宣去把蚌肉给翻一翻,让它们充分的沐浴在阳光下。想着过不久就可以吃到用蚌肉去煮的汤面,前世吃到的那种爽滑酥嫩的触觉,直到现在还是回味无穷,想着想着,宛宣都快流口水了,赶紧走开。
到篱笆旁,看着开着紫红色的豆荚花,一片红艳艳的,已经有小豆荚偷偷的冒了出来,如此的可爱。
南面的那两颗柿子树,已经开满了淡黄色的小花,芬香扑鼻,香气溢满了整个院子,看着这些花朵,宛宣好像看到了九月时红彤彤的柿子挂在树上的景象了,直看得口水直咽。柿子树旁边有一小块开的整整齐齐的地,但却只是种了一点黄瓜和韭菜,还有一大块留着。
宛宣想着,柏氏说明天要去镇上,自己一定要跟着去,不但要把那些珍珠卖的好点,还要叫柏氏买一些菜籽来,不但这块地要多种点东西,还要在空间里面种一些,看一看空间是不是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哦,对了,昨天采到的那颗小茴香,我还放在水里哪,我把它放进空间里去种一下,看一看会不会成活。说做就做,宛宣去把那颗小茴香拿出来,到子涵的屋子里,看了看,柏氏正在认真的做着绣活。
拿了一个小铲子,宛宣闪进了空间,看着空间依旧是那样的景象,好像都没什么变化,在田地上铲了一个坑,把小茴香给种了下去,到池塘里洗了洗手,用手捧了一点水,浇在了小茴香的上,看着小茴香立即变得活生生的,宛宣呼吸了下空间里新香的空气,就出了空间。去看柏氏。
看着柏氏那灵动的双手,一下一下的就呈现出了新活的小鸟,真像要从布里飞出来似的。宛宣在旁边直看的目瞪口呆,想着自己前世绣个十字绣都歪歪缺缺的,这个真不是我能胜任的。
柏氏看着宛宣那皱着眉头的小脸蛋,宠溺的对着她说;“宣儿,这个很容易的,但要多练习,等宛宣在大一岁,娘亲在教导你哦”。
宛宣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幸好不是现在就让自己学,在过一年,自己在想办法,宛宣在心里偷偷的笑着。上去抱住柏氏的脖子说:“娘亲,明天,哥哥也能放假,咱们一家一起去镇上哦,咱们门口有一块空地,咱们买点种子来,咱们自己种菜吃,那些野菜好难吃,好不好啊”!
柏氏看着懂事的小宛宣,心里一酸,点了点头说:“好啊,咱们家宣儿真懂事,明天娘亲买糖给你吃”。
宛宣高兴的转了个圈。就跑去了哥哥子涵的房间里,刚才看到哥哥桌子上有一本书,自己要去看一看这边的字和自己前世的一样不,自己认识不,从哥哥的口中套出现在是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而自己所处的这个国家叫墨国,历史上好像没有,应该是个架空的国家,现在的皇上尹胤祥统治的很好,社会比较安定,每个地方都挺富足的,市场很繁荣,学习气氛也很好。
宛宣看着哥哥桌子上的书,是本百家姓,虽然是繁体的,但幸好自己还是能从记忆中摸索出这些字的意思,算是个半文盲,以后要叫哥哥教导,这样自己会认字的事就比较说得过了,还有自己那一笔毛笔字也要好好的练一练,不然惨不忍睹啊!
当夕阳西下时,陌子涵从山路上走了上来,看着自己的小妹在篱笆旁边等着自己,高兴的抱起了小妹进入屋子里,宛宣在心里直冒汗,姐姐我竟然被一个九岁的小屁孩吃了豆腐,虽然是自己的哥哥,而且还长的挺好看的,想象着他长大了,应该是胡歌类型的帅哥,心里小小的发了个花痴。
“哥哥,先放我下来,我有事要问你。”,宛宣急忙的叫着。子涵很惊讶的问:“小妹,怎么了,有什么事吗?身体还会不舒服吗?”柏氏听到这个,也急忙问怎么了。
宛宣心里冒着汗,直说:“不是,不是,只是我想和哥哥读书认字,可以吗”?宛宣心里胆怯了一下,因为古代不是都提倡“女子无才才是德吗”?子涵听了,很高兴的说:“当然好了,小妹不说,我也要教你的,咱们家的女子可都是会读书认字的。”
宛宣高兴的连吃饭都觉得好香,晚上吃好饭,就进屋早早的睡觉了,因为明天要很早的起来赶路。宛宣从柏氏口中知道,这边的大集市是十五天一次的,这天,读书的学子可以放假,而小集市是五天一次的,小集市学子就不可以放假了。宛宣心里想着,难怪说“十年寒窗啊”,读书人可真不容易啊。
宛宣等柏氏进入睡眠时,就进入了空间里面,看一看小茴香长的怎么样,一进去,宛宣就呆了眼了,小茴香长的绿油油的,早上还是那么小的一颗,到现在就已经长得和成年的茴香一样了,还比宛宣看到过的都要漂亮,还要翠绿。
宛宣想着,是不是空间的时间比外面快啊,是不是植物在这里面都能这样快速的增长哪,明天买了种子来,在试一试”。想着,宛宣就出了空间,深深的睡着了。
第二天,宛宣被柏氏叫起来时,外面还是一片黑漆漆的,宛宣目测了一下,现在差不多是凌晨四点多吧,心里悲催了一下,但是自己要去的。只能乖乖的起床,穿好衣服,吃好饭,跟着柏氏他们走,王氏也带着桃花早早的来了,五个人冒着早晨的露珠出发了。
宛宣刚开始还很兴奋的左看右看,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时,就快受不了,听柏氏说,还要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就是要两个小时,宛宣累的直走不动,看着还算轻松的那几个人,心里直发誓,自己一定要好好的锻炼身体。
柏氏看着走不动的宛宣,就把鸡蛋给了子涵,把宛宣抱了起来,宛宣感到特不好意思,但自己真的没法走了,只能乖乖的让柏氏抱着,其实,宛宣不知道,以前要带宛宣去看病时,都是柏氏从家里就抱着直到镇上的。
到了镇上,差不多七点左右,柏氏和王氏先占了一个位置,把鸡蛋摆出来,看着差不多人都出来了,就开始吆喝着:“新鲜的鸡蛋哦,自己家的母鸡生的,又大又圆哦,一个只要四文钱哦。?”。
宛宣看着平时那么安静的柏氏和王氏竟然也能如此吆喝,心里酸酸的,真是生活所逼啊。想着,宛宣也不甘示弱的喊着:“新鲜的鸡蛋,很圆很漂亮的,又香甜又爽口,先买先尝哦。”。
旁边的人都被宛宣清清脆脆的声音吸引了,又看着一个那么粉粉嫩嫩的小女孩在那笑着吆喝着,都围过来看,又看着柏氏他们的鸡蛋的确又好又便宜,就都你几个我几个的买了,也没还价,把宛宣高兴的直咧嘴。柏氏留下12个,等一下要送给顾郎中的。
收拾好东西,柏氏他们就往卖绣活的地方走去,柏氏和王氏都绣了七条手柏,一条15文,一共得105文,枕被三条,一条30文,一共得90文,加起来有195文,而桃花也绣了五条手柏和两条枕被,一共得135文,而刚才鸡蛋也卖了184文。卖了绣活之后,王氏他们要去买一些日用品,柏氏则要带着宛宣去顾郎中哪里,在看一看,身体好了嘛?于是,他们就相约在镇头哪里碰头。
等王氏她们离开了之后,宛宣就缠着柏氏他们去卖珍珠,柏氏也是想着先去把珍珠卖了,在去顾郎中哪里。柏氏想着以前去卖首饰的那里,价钱还可以,就把这些拿去那边卖吧。
柏氏带着宛宣和子涵往那家首饰店走,宛宣拉着柏氏说:“娘亲,等一下我们至少要把珍珠卖到600文哦,等一下我来和掌柜的谈哦”。
宛宣之所以敢把珍珠想着卖的这样的价钱,是因为她从娘亲柏氏那边了解到,现在的珍珠都是从很远的海边运来的,好像还没人知道河蚌里面也能有珍珠,现在的珍珠差不多就是“有市无价”的,只是自己的这些比较小,也差不多只能卖的这个价钱而已。柏氏也想了想,价钱差不多这样,等一下可以让宛宣讲讲,如果不行,我在来讲。
到了那家名为“林家首饰店”里,里面的东西算不上上品,但也是宛宣他们买不起的,虽然他们的衣服布料都很不好,但是店里面的小儿却并没有看不起他们,热情的介绍着一些比较便宜的首饰。宛宣看着,觉得这家店真不错,很会做生意。
柏氏看着热情的小儿,不好意思的说:“我们不是来买首饰的,我们想找一下掌柜”。小儿听了,愣了一下,就叫他们先坐着,自己去叫掌柜,宛宣趁着小儿去找掌柜,自己又把他们店里观察了一下,想着如果以后自己有钱了,就都去养珍珠,自己开个珍珠首饰店,就专卖珍珠。
掌柜的从里间出来,看着柏氏他们,恭敬的说着:“我就是这里的掌柜,不知道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柏氏看着,拿出一颗珍珠出来给他看,说:“掌柜的,我们想跟你谈一笔生意”。
掌柜的看到那个珍珠,眼睛一亮,把他们请进了里间里。端上茶水和点心,笑着问道:“敝姓林,请问夫人贵姓,您这样的珍珠还有多少哪”。宛宣心里想着,果然是商人本姓,一说话就露了出来。
柏氏笑着说:“姓柏,我身上还有几十颗这样的珍珠,不知您觉得这样的珍珠值多少”。林掌柜拿去那颗珍珠,仔细的看着边说“这颗珍珠不够大,色泽也不光滑,又只是单白色的,我觉得一颗就500文了吧,我们店里也有这样的,也就差不多500文的价钱”。
宛宣看着柏氏想答应下来的样子,急忙说道:“林掌柜,你不知道我们七点这些珍珠有多辛苦,又得挖,又得洗,而且现在这种珍珠并不多,对吧,一口价,一颗700文,我们这边有大点的也这样的价钱,您看,怎么样”。林掌柜在听着,看着这些话是这个差不多四五岁的小女孩讲的,觉得非常惊讶,看着柏氏把剩下的珍珠拿出来,的确很多比那颗大,想了想。就说;“好,可以,就700文,但以后你们如果在有这样的珍珠,一定只能卖给我们的店,可以不”?
柏氏和宛宣连忙点头,林掌柜数了数一共有37颗,一共25两银子900文,拿着钱给柏氏,笑着说:“您的女儿真精明,以后肯定很能干的”。柏氏笑了笑,宠溺的看着宛宣。
走出“林家首饰店”,宛宣感觉到柏氏和子涵微微激动着,子涵用力的捏了捏自己,疼的直咧嘴,说道;“娘亲,我不是在做梦吧?我好久没见到银子了”。柏氏心里也是这样的,激动的看着宛宣说:“今天多亏了你妹妹,咱们等下去买肉,晚上去包饺子吃”。宛宣高兴的说:“耶,晚上有饺子吃了,娘亲真好“。
---------------------------------------------------------------------------------------
古代钱币的换算:有一文铜钱,一两银子,一两黄金
1贯(吊)钱=1000个铜钱=1两银子
1两黄金=100两银子
☆、第六章 林中遇险
柏氏怀里揣着二十几两的巨款,心里“突突”的直跳着,真怕“煮熟的鸭子会飞走,而到手的银子就不见了”。不时的摸一摸口袋,紧紧的拽着,就怕不见了。这里的物价还好,十五文就能买一斤猪肉,五两银子就能让一家人好吃好喝的生活上一年,还不用出去做活。但这些钱可要好好的规划一下怎么发,毕竟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宛宣看着柏氏这样,心里直偷笑着,小声的对柏氏说:“娘亲,以后我会很努力的赚很多的钱,可以让娘亲数都数不完,抱着钱钱睡觉的”。
柏氏假意的瞪着宛宣:“真当你娘亲是个财迷啊,不过娘亲可是会等着宣儿赚的钱哦,宣儿不能忘记了哦”。柏氏心里想着,自己以前也不是没见过比这些更多的银子,现在才这些就让自己这么失态,那些困难的日子真的让人学会了好多,柏氏在心里直感叹着。
宛宣也在旁边直点头,子涵也在旁边插嘴说:“娘亲,我觉得小妹才是个小财迷哪,刚才你没看到她,看到钱眼睛就睁的大大的,和人家掌柜的说的头头是道,真聪明”。
柏氏也疑惑的看着宛宣,自己的女儿虽然从逃出来就变得不说不笑的,像个行尸走肉一般,可是以前好好的时候,也没有这么聪明啊,虽然有点小聪敏,但也只是在自己家人面前才有,在外面也是很胆怯的,怎么生病了一场,就变得如此聪明了,连我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也没有刚才她那样的胆识,晚上回家一定要好好的问一问她。
宛宣也在心里想着,自己是经历了前世在自己家族里面的店中,耳濡目染中学会了这些商人的讨价还价技术,才会不自觉的就表现出来。
但柏氏为什么也如此的精明哪,听哥哥子涵说,他们家是逃难到齐家村的,在齐家村里面安家落户的,看着自己家的情况的确是如此,但柏氏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乡村的妇女,家里如此不好,还让子涵去读书,而且还懂得那种商家之道,虽然可能比自己要差点,但是在这个古代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了,自己的身世可能没那么的简单,宛宣心里想着。
呀,糟了,我又忘了自己才是个七岁的小屁孩,表现的那样,柏氏他们会不会怀疑哪,我要赶紧想想,怎样才能掩饰过去,说自己穿越过来的,还不吓死人,说不定还会被别人当成妖怪,不行,自己一定要坚守着这个秘密,一定不能说的。在想想,要怎样自圆其说过去。?
柏氏揣着这些钱,也不敢去买东西,拿了110文钱,叫子涵去买二斤猪肉,自己家留一斤,给王氏家一斤,要30文;现在糙米一斤要7文钱,细米一斤要13文,比糙米贵了要一倍,柏氏想了想,叫子涵去买五斤糙米,三斤细米,一共要104文,剩下6文叫子涵去买糖,让孩子们尝一尝甜,宛宣在旁边直说”娘亲,要叫哥哥买种子,于是柏氏又拿了50文给子涵买种子。
而剩下要买的,就等下次来在买吧。就子涵买好后直接到镇头相等。而柏氏他们不知道,因为他们拿了钱出来,却已经被人给盯住了。
子涵去后,柏氏带着宛宣去顾郎中哪里,在去看一下宛宣的身体是否全好了,然后把欠的钱还给顾郎中。当宛宣进入“顾家医馆”时,那略微有点苦,又有点香气的味道飘入鼻子里,一阵阵熟悉的感觉涌上了心头,宛宣直陶醉在里面,不愿意出来。
当听到柏氏说:“宣儿,叫顾伯伯好啊”。宛宣惊了起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甜甜的叫了一声:“顾伯伯好”。
顾郎中感到很惊讶,没想到宛宣真的好了,以前每次看到她,都是呆呆的,眼神一点神彩都没有,没想到现在真的好了,看着她的眼神狡黠聪敏,炯炯有神,一点都不像以前的那个人,如果不是相貌一模一样,自己直不敢想象。
顾郎中帮宛宣把了把脉,发现以前在宛宣身体里面的一些脉搏不稳定,身体较冰凉等等的情况都没有了,只是身体还是有点虚弱,多补补就好了。顾郎中惊讶的问柏氏宛宣是不是有让别的郎中看过,柏氏直摇头说:“除了给您看过,就没有了啊,自从那次发烧好了,宛宣的身体也就好了,人也变得有生气多了”。
顾郎中想了想,开玩笑的说:“可能是那次发烧把宛宣的脑子给烧开了,呵呵,不过现在身体都好了,回家给她好好的补一补,以后身体都会很好的了”。
柏氏听了,高兴的谢了谢,就把前几次欠的钱要还给顾郎中,顾郎中摆摆手,说:“等有钱了在还,把这些去给宛宣买的东西补补”。
宛宣在心里小小的感动了一下,这个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