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去读书。宛宣看着如此懂事的小三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没事,以后姐我供你读书,不懂也可以问姐。”
小三郎在旁边直郁闷,想了好久才问“宛宣,我吧比你大吗,怎么我要叫你姐啊,真奇怪”。宛宣在旁边直冒汗着,打着哈哈说没有没有,心里想着真是单纯的小屁孩啊。
不一会儿,柏氏和王氏都笑容满面的出来了,宛宣看着她们,知道事情成了,高兴的直“虐待”着可爱的小离。
———————————————————————————————
小离在旁边直呼唤着“喜欢小狐狸的人,赶紧把票票、收藏和留言给我吧”。
☆、第十八章 买地买河
柏氏和王氏商量好,就去河边看着,比划着要买哪里到哪里,规划着房子要如何建造,又商量着要先买多少鱼和鸭来养,又想着钱要怎么用才能最省。讨论了半天,也没得出什么结果,宛宣在旁边好几次想要插话,都被柏氏给打断了,宛宣看着她们这样直冒汗,在这样到明天也没有什么结果出来。宛宣用最大的声音喊道“娘亲,我们要先把地买下来,在规划这些啊”。
柏氏和王氏被宛宣的声音惊了一下,楞了楞,柏氏反应过来连忙说“是啊,这些地要买还得里正同意,那条河还得全村人同意,咱们应该先去买下来,在来规划啊”。王氏点了点头,两个人又开始商量起那条河要买的还是用租的,要给多少钱合理。直接又把宛宣给无视了,宛宣在旁边等到他们商量好在发表意见。
柏氏和王氏想着,那条河虽然是村子里面的,但因为是在村子里最山边的最偏远处,根本就没有流经村子里面,村子里面的人也没用到这条发的水,但依着宛宣说的,我们如果要养鱼和河蚌,就一定需要把河给开发了,说不定村子里面的人会有意见,而且如果以后这些东西好,说不定村子里面的人就会来抢,还是买下来最保险,只是价钱不能太高了,良田一般需要五两银子一亩,荒田差不多三两,这条河最多三两,不能在多了。
宛宣问了柏氏她们的想法,也觉得三两差不多,而地差不多也是三两一亩,宛宣估计下她们要买的地差不多三、四亩左右,买这些差不多要用15两银子。王氏听宛宣说要那么多银子,都有点打退堂鼓,想着自己家里已经欠她们太多了,这次肯定又是她们想要帮忙我们家里,才叫上自己的,这样想着。王氏就很失落的要拒绝和她们一起,直到宛宣一再的保证,以后河边、家里面很多事情都需要王氏的帮忙,如果她不来,她们还要请人更加的不划算。听到这样,王氏就很高兴的点了点头。
柏氏她们商量好,就先去和里正说一下,明天,里正会带人来量地和把村子里面的人召集过来,商量一下河的价钱。
第二天,一大早,村子里面的人都爬上了山来,大家听到有钱拿,都特别的兴奋,想着早去就可以早点拿到钱,也有好多想要看热闹的,也有一些存在不良心思的,而且村子里面本来八卦就不多,因此,那些七姑八婆,老人小孩,想要分钱的青壮年,一个个疯的似的涌上了山头。
宛宣正在院子里面练着剑术,看到这么多人涌上山来,感到特别的奇怪,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情,看到里正被他的大儿子背上来,才想到是不是那些人是来和自己家里商量河的价钱的。
宛宣赶紧收拾收拾,跟着柏氏往河边那里去。到了河边,果然好多人都在河边那里,讨论着:
“为什么柏氏她们会想买这条河,这条河可以做什么用哪”。
“你说,柏氏她们有钱吗,可以买下这条河吗,这条河至少也要两三两银子,这样我们大家才可以分个百来文铜钱”。
“你不知道,上次我们借给她们的粮食,她们都还了我们了,还多给了我们一些,你说,柏氏她们是不是发财了啊”。
“是啊,是啊,好像这几次去镇上,柏氏她们都会去首饰店里面,你说,柏氏是不是有很多珍贵的首饰啊,但怎么从来都没看她戴过啊”。
。??
宛宣她们到来时,见到的就是如此类似于菜市场的声音。里正看到柏氏她们来了,咳了咳,让大家安静下来,问柏氏说:“陌柏氏,你说,要买这条河的这一段30年,现在大家都在这里,你愿意出多少钱来买”。
柏氏站前一步,说:“我和王氏愿意出2两银子300文来买这一段河面30年。大家知道,这一段河面因为是在山上,也没有流经咱们村子,对于我们村子也没什么用处,但是,因为我们在这边住着,如果买了这一段河面,我们就可以把它围起来养些鸭子和鱼,即可以改善一下孩子们的生活,以后也可以卖来赚些日常生活费用。但是,如果超过了2两银子300文,我们也就买不起了,也不买了”。
柏氏说完这些,刚才还有些在说钱太少的人立即闭上了嘴巴。里正问道:“柏氏愿意出2两银子300文来买这一段河面30年,大家觉得可以吗,还有谁有意见吗”。
大家都觉得有点少,但是有钱拿总比没有好吧,也就没什么意见了,只有几家还在那里叽叽咕咕的,但都不敢大声说出来。
里正看到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也就拿出早已经拟好的条约,念给众人听,一大堆条条框框,差不多的意思是:柏氏和王氏愿意出2两银子300文来买这一段河面30年,在此期间,这一段河面可以任由柏氏她们处理,村子里面的人不可以有任何意见,但是柏氏也不可以做出利用河面来伤害村子里面的人,无论谁违反了,都以村规处置。
都没意见后,柏氏和王氏在条约上按了手印,村子里面的人也派出几个代表按了手印,一式两份,保存在村子里面的祠堂里面。
河面的问题解决后,土地的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里正派人去量,从宛宣他们家到河边扣除本来就属于柏氏和王氏的土地,一共还有三亩半的土地,一亩以三两银子的价钱买,一共要10两银子500文,加上河面的2两银子300文。宛宣他们一共花了12两银子800文,又拿出一两银子给你正当辛苦费用,比估算的少了一两银子200文。
因为房子和河面的事情解决了,宛宣他们高兴的擀着面,晚上要包饺子吃,又商量着房子要怎么盖,要怎样盖得最舒适,最安全,还要最省钱,大家都喜欢的,正说的开心着。外面传来了叫门声。
宛宣赶紧放下手上的东西,出来开门,看到了镇上“迎客楼”的赵掌柜和一个小二,拿着一手的东西,看到宛宣和柏氏他们出来,赶紧揖礼的说:“陌夫人,陌小姐,你们这边可真不好找啊”。
柏氏他们赶紧把赵掌柜他们迎进来,不好意思的说:“寒室陋落,真是委屈了赵掌柜了”。
赵掌柜连忙摇摇头说:“不会,不会”。坐下来就直说来意“不知道夫人愿不愿意供应我们酒楼调料,价钱什么的好商量”。
柏氏和宛宣也早已猜到了赵掌柜的来意了,柏氏点了点头说:“愿意,但是这个调料的事情希望赵掌柜可以为我们保密,至于价钱嘛,您应该也知道,我们这个调料不容易配,而且原料也不容易得,而且只是那么一点点就可以把东西变得如此美味,相信这些也不用我们在尝试了。所以,价钱也会偏贵点,一个竹筒一两银子,这个价钱不会改变的”。
赵掌柜在旁边直说:“是啊,是啊”。心里却在想,如果不是因为调料不容易配,原料也不容易得,我们那边的调料师傅早就配出来了,我也不用来这边了,爬那么远的山路了。
赵掌柜也算爽快,听到价钱也没说什么,只是有点肉疼的点了点头说:“好,可以,就一两银子的价钱,但是,那么要保证这种调料只能长期供应我们酒楼,以后不管那个酒楼开出更高的价钱,你们也不能卖。我们要先签约,如果以后谁违约,就得赔偿另一方的违约金”。
柏氏点了点头,仔细的拿起签约书看着,中规中矩,没什么问题,就答应了。宛宣在旁边看着,看到签约书你们并没有说明一个月自己家里面需要供应酒楼多少调料。就拉着柏氏要按手印的手对赵掌柜说:“赵伯伯,俗话说的好,东西量不再于多,而在于精,这种调料就是在于精的,如果赵伯伯的酒楼里面每道菜都加入了调料,那岂不是任何一位客人吃的都一样了啊,那调料岂不是浪费了”。宛宣说完,还用无辜的眼神望着赵掌柜,心里想着自己都说的这么白了,相信赵掌柜是可以明白自己的意思的。
赵掌柜听到宛宣的一席话,眼睛一闪,透露出来精明的算计,兴奋的抱起小宛宣,拿出一包糖诱惑着宛宣说:“那小宛宣,你说,赵伯伯怎样才能让那调料不浪费啊,说好了,这包糖就是宛宣的了”。
宛宣看着那包糖,鄙视的想着,就算没有那包糖,姐姐我也是要说的,不过,自己好久没吃到糖了,这个糖看起来挺好吃的。
宛宣咽了下口水说:“赵伯伯,我们家可以每个月提供一定的数量给你们酒楼啊,不要太多了,就十个吧,至于您要怎么分配,我就不知道了”。
赵掌柜想了想,直说宛宣太聪明了,如果是自己的女儿那该多好啊,说的柏氏赶紧把宛宣藏着,而咱们的宛宣早就抱着糖回房间和小离分着糖吃了。
赵掌柜把合约添上一个月十个竹筒,柏氏和赵掌柜按照新的合约按了手印后,柏氏把这个月是十个竹筒拿出来给赵掌柜,赵掌柜也付了十两银子,放下礼物,就告辞回去了。
☆、第十九章 建屋围河(上)
因为土地、河和调料的事情都解决了,家里面有了固定的收入,又要开始有了自己设计的房子,有了自己的土地、河面,空间里面的珍珠也快要能够见人了。
宛宣这几天总是特别的高兴,拿着炭笔在纸上涂涂画画,设计着房子的造型和大小,每天都不亦乐乎的。
柏氏和王氏也到处在找建房子的工人,买各种材料,听孙大爷说,他们的房子是以前隔壁叶家村子的老师傅承包的,用石头做的房子,不但结实,而且还美观,住着又特别的舒适。
而且自己也不需要操心,只要把要如何建造,房子要在什么位置,是要什么造型的,要有多大,仔细的告诉他们,剩下的你们就都不需要担心了,材料,工人他们都自己有,又方便,又省心,只是可能要多加钱,具体多少,还要和他们商量。
柏氏他们听得很心动,回来问孩子们,宛宣是举双手双脚的同意,自己早就想打听一下看看现在有没有专门帮人盖房子的,本来并没有抱什么希望的,没想到在这么落后的小山村里面竟然也有这样的队伍。子涵他们也都同意,都觉得承包给老师傅比较好。
柏氏他们看了宛宣设计的房子,加上宛宣在旁边一劲的推销着,都觉得还不错,想着就得趁着现在有钱,有能力,把房子建造的好点,以后子涵和三郎成亲,只要把房子在稍微收拾一下,就可以了。
在说,宛宣把房子设计的还真不错,宛宣要把房子建造成三楼,虽然在这里宛宣没看到过有建造三楼房子的人家,但是,有看到两楼的,虽然看起来比现代的钢筋水泥看起来粗糙了很多,但不管怎么说,也是类似于现代小楼房这类的。
宛宣直佩服,古人的智慧,现代的建筑可是经过了中华几千年的改造,融入了科技、机械、智慧,才有的成果。没想到,在这偏远的小山村也能找到现代建筑的起点,不,或许不是起点,是已经发展的阶段。
宛宣想着,既然有两楼的房子,那三楼应该也不再话下。然后在二楼的中间留一个大大的弧形露天阳台,可以在上面摆放一些石桌、石椅,夏天,在上面乘凉,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在露天阳台的左右两旁分开建造房子的二三楼,一边是宛宣他们家住,一边是王氏他们家的。这样的话,一楼就要建造的特别的大,不过一楼要有厨房、厕所、客厅、客房、大厅,不建造的大点还真不行。
二楼就是宛宣和柏氏一人一个房间,还有一间,宛宣把它放着,当成以后要放东西的地方,三楼就是子涵的房间和一个书房。王氏他们那边也是这样的,一楼就是大家共用的。
大家商议好后,柏氏去找孙大爷,叫他帮忙联系盖房子的人。
而宛宣他们就开始先把东西收拾好,先搬到王氏他们家里,在盖房子期间,大家先挤一挤,等到房子盖好,大家搬迁过去之后,王氏他们这边就要拆了,要做一个草药园,等到河面也开发好了,就把草药园和河面的外围一起用围墙围起来,在用网子隔起来,防止以后养鸭子后去糟蹋草药,在叫孙大爷帮忙做一个大大的竹筒,用来把河里面的水引到草药园里面,如此,以后灌溉就容易多了。
柏氏回来后,说已经联系好了,明天早上就会来动工了,晚上,大家吃好饭,就把东西全部给搬到王氏他们家里面。早早的都睡了,明天还得早起去与工人说要如何建造,还得去买肉买菜,中午是要包吃的。而且河面也要开始联系人来挖掘了。
第二天,宛宣早早的起床,把自己画的房子简图拿给柏氏,吃好饭,就屁颠屁颠的跟着柏氏身后,自己的一些想法,柏氏不会表达,一定得自己去说。
宛宣以为自己已经够早的了,到了,叶师傅他们已经开始拆旧房子了。柏氏把早上很早起来煮的绿豆汤和烙饼放下,就招呼大家先来吃一些。叶师傅应了一声,说等拆好在吃,安排了一下,就过来和柏氏讨论房子要建什么造型,要多大。
柏氏把图纸拿出来,叶师傅认真的看着,越看越惊讶,自从祖师爷爷的爷爷的那一代,传下来过这样的一张房子设计图后,自己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图,自己一辈子都在帮人建造房子,但还是没办法设计出来这样的图,也从没有见过谁家设计过这样的图的。
柏氏看着叶师傅激动的颤抖的手,连忙叫道:“叶师傅,这房子设计图怎么了”?
叶师傅连忙摆摆手说:“没有,没有”。又问柏氏这张图是她画出来的吗?柏氏在旁边欲言又止,宛宣想着,反正自己等一下也要和叶师傅商量一些细节问题,都得让他知道这图是自己想的,虽然五岁的小孩子懂得这些有点不可思议,但自己好像已经表现出了好多的不可思议了,在多一次也不算多吧。
宛宣在心里直怨恨着五岁,虽然自己是赚了十几年的青春,但好多事情自己办起来就没那么方便,如果在多个两三岁,那就好多了。
宛宣看了看柏氏,柏氏点了点头,宛宣就对叶师傅说:“叶伯伯,这张图是宛宣画的,宛宣前天做梦,在梦中有一栋这么漂亮的房子,宛宣就想如果自己家里的房子也这么漂亮,那该多好啊,就凭着印象画了出来,不知道叶伯伯能不能把漂亮的房子建出来啊,宛宣好喜欢这样的房子”。
叶师傅看着宛宣说:“你就是和观音娘娘说过话的小宛宣啊,可真聪明啊,叶伯伯可以把房子建出来,不过,小宛宣要帮叶伯伯的忙哦”。
宛宣点了点头,叶师傅仔细的研究着设计图,宛宣也凑上来,对着设计图添添减减,一大一小,在不亦乐乎的讨论着,偶尔还会争上几句。
宛宣发现叶师傅的脾气有点直,但却是不拘小节的,很好相处的一个人。而叶师傅觉得小宛宣真的很聪明,明白了一点,就会举一反三,而且很讨人喜爱。
谈到高兴时候,叶师傅就和宛宣讲起了他们用石头建造房子的历史,宛宣也很惊讶,怎么在这落后的小山村里面,还会有具有现代化的建造方式,也就安静的听着。
“在我祖师爷爷的爷爷的那一代,我们村子里面有一个特别漂亮的姑娘,大家都叫他叶姑娘,她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就和哥哥相依为命。他们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大伯,把他们父母留下的房子霸站了,还把他们赶到大山里面,幸好叶姑娘聪明,自己发家致富,他哥哥也争气,考上了秀才,又考上举人”。
“而说道这建造房子,当时,叶姑娘看到自己家里的房子破旧的不能住人了,就想建造房子,又想着,那时的房子不是木头稻草的就是泥做的,一点也不牢固,叶姑娘就想着是不是可以用石头建造房子啊,那样的房子就会牢固多了,叶姑娘就去发明了水泥,也就是我们现在一直用来盖房子的一种材料”。
“又到处去寻找可以用来做房子的石头,正好那时,我祖师爷爷的爷爷他们三兄弟子承父业,一直都在雕刻着石头,叶姑娘就找到了他们,要买他们的石头,又叫他们雕刻更多的石头,说要盖房子用的”。
“别人都不相信石头可以盖房子,连我祖师爷爷的爷爷他们三兄弟也不相信,叶姑娘就把她画的房子的设计图,那张设计图一直都保留在外面叶家的祠堂中,连我都只看过一眼,那种构思真的没有人能够想得到”。
“就这样,我祖师爷爷的爷爷他们三兄弟就答应了帮叶姑娘建造房子,花费了很多心思和能力,终于把房子给盖了出来,听他们说,那个房子真是美轮美奂的,好像天上神仙住的的地方。后来,叶姑娘他们去镇上、京城开店铺,也都是我祖师爷爷的爷爷他们三兄弟他们该的房子。”
“在后来,叶姑娘嫁给了个达官贵人,认识了很多有钱人,他们见到叶姑娘他们家的房子怎么漂亮,也想拥有,因此,祖师爷爷的爷爷他们三兄弟也为达官贵人盖过很多的房子”。
“但自从叶姑娘去世后,又经历了改朝换代,虽然还是有很多人要盖石头的房子,但这活却不再是我们独享了,很多人跟着一起学会了,而且现在也很少有人在想盖如此豪华的房子了,都只是盖小小的,一两楼的,我想我这辈子都也没办法像我祖师爷爷的爷爷他们一样的了”。
叶师傅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说到最后自己的“壮志难酬”,整个人都失落了下去。
———————————————————————————————
亲们,潸竹的手切菜时候不小心被刀切到了,流了好多的血,现在打字都生疼生疼的,呜呜。今天只能一更了,明天好点在继续更。
☆、第二十章 建屋围河(中)
宛宣听完叶师傅讲完,心里面非常的激动,想着,那位叶姑娘应该也是穿过来的前辈,听着,似乎一生也很精彩,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地去了解一下叶前辈的故事,或许对自己有帮助。
但现在,还是要好好的感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