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2006-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两人也是摇头晃脑的笑了起来。

    “吃了早饭,就快点去公司吧,早点处理完事情,晚上也早点回来休息,你又不是年轻小伙子,哪里能这么熬夜。实在不行的话,就请一天假,休息一下,好歹你也是老板。”

    吕穆将煎好的鸡蛋端上餐桌,对手边的林森叮嘱道。

    “嗯”

    林森自然能感受到妻子的关心,点了点头。

    吃过早餐,林森、林海就开车走了。

    吕穆在厨房收拾东西,林素左右瞧了瞧,跑到6恒这边,关切的看着他。

    “事给我堂叔说了吗?”

    “说了,他回去备个案,尽快给我找齐人手,我也要出门跑一跑了。成立公司可不简单,这个公司我打算开着北京这边,租写字间,办理工商手续,人生地不熟,挺麻烦的。”

    “要不,我陪你一起去吧!”

    6恒似笑非笑的看着林素,“大小姐,你很熟吗?”

    林素恼怒的揪了一下6恒,“不去就不去,笑什么啊,我学校那边事情多得很,才没空陪你呢。”

    6恒摇头一笑,他也明白林素的担心,不过他自己倒不是怎么担心。

    当初恒成奇瑞4s店,还不是他摸索着一步一步的搞出来的,现在不过是重复一遍那些机械的过程而已。

    何况,与当时相比,6恒现在的条件已经好太多了。

    当天下午,6恒就一个人开着车在中关村附近转悠了起来。

    找了几家房产中介,也大概了解了附近的写字楼租赁情况。

    相比以后寸土寸金的北京中关村,现目前这块地方租金还没到那种离谱的情况。

    尤其是有所谓的金融危机存在,这些高新企业扎堆的地段,现目前租金还被抑制着。

    6恒想把公司的办公地点定在这边,也是打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想法。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中关村可谓中国的硅谷!

    在这附近,高科技产业,新兴企业遍地皆是,诸如联想、百度总部都在这里。

    还有着足够的人才储备,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四十多所大学邻近,可以提供大量的新鲜潜力人才。

    如果自己以后想要投资什么潜力产业,无疑这块土地上,拥有着最大的先机。

    6恒踌躇满志的看着面前这栋刚建好的大楼,里面正有一个房产中介在等待着他。

    这栋楼距离6恒创建的柚子科技距离并不算远,开车也就十几分钟的距离,如果把新公司开在这里,还可以得到柚子科技的一些便利支持。

    嗯,很不错!

    6恒满意的点点头,虽然还没实地考察,但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就看中介待会给他出多少价格了。

    正在这般想着的时候,手机嘀零零的响了起来。

    6恒掏出来看了一眼,随即接通。

    “建国啊,有事吗?”

    “那个,室长我挺不想打扰你,但没办法啦!”

    “怎么了?”

    “缺钱了,饿了么的app推广很顺利,现在正处于走出崇庆,面向全国的境地,要难题就来了,我们的资金已经不够自产自足了。”

    “喔,我这边还有点事,等我处理完了,待会给你打过来。”

    6恒面无表情的挂断电话,摇了摇头,下车锁门,走向高。耸的写字楼。

    :访问网站

不适合吃这碗饭() 
如题,难受,删删改改写了几千字,依然不合理,所以特的告知等更的人一声,今天停更。

    我想有必要解释一下,有些时候不是我不愿意多更新,而是不想随意水文,浪费大家手里的钱。

    作为一个第一次签约上架的作者,除开天才外,能够写到两百多万字,剧情还没崩的,少之又少。

    我不是天才,只是在尽可能的打磨好剧情,希望理顺一切,提高书的质量,对得起花钱看这书的兄弟姐妹。

    至于更新太差,有人说我不适合吃网文作者这碗饭,那么如你所愿,或许我真的不太适合。

    但我好歹还算一个言而有信的作者,即使要丢了这个碗,也会先把之前承诺的做到,一个合理顺畅的结局。

    如果有人因为更新问题想要转去看盗版,那我也无可奈何。

    我只能说,写书和我以前的职业卖车差不多。

    或许一开始,我踏入汽车行业,是因为喜欢那些机械怪物,然后在接触过程中,通过售卖,赚到了钱。但是,车子卖出去了,我依然还会打电话给客户,询问车子使用情况,追查售后情况。这时候我能从客户身上赚到多大钱?无非只是因为肩膀上多了一个别的销售顾问不重视而我却重视的责任而已。

    写书也是这样,一开始凭着兴趣写,写着写着赚到了钱,高兴。但写得越长,越久,每天机械重复的做一件事,就已经变成了煎熬,痛苦。甚至变得抑郁。

    我大可以弃书不写,反正可以出门凭借以前的人脉关系工作上班,就跟一些要转盗版的读者一样,反正缺了你这本2006,我又不是没书看。

    但是我不能这样,做人做事就该有始有终,离开了原来的4s店,我会给曾经从我手里买车的客户,挨个挨个的打电话,发短信,告知他们接手的销售顾问又是谁,车子有毛病该找谁。

    写书也是如此,即使可能没有下本书,甚至我离开这一行,我也会在离开前,尽可能的交待清楚,因为这是我的责任。

    所以,就这样吧!

    明天恢复更新,至于几章,得看天气情况了。

第八百七十五章 无话可说() 
中科天达商务中心,这就是面前这栋写字楼的名字了。

    地势良好,已经有不少中小型企业入住了。

    这点在等待电梯过程中,陆恒可以通过电梯前的楼层指示牌知道,不过很可惜,上面那些企业名字,陆恒大多不认识,想来再隔几年,发展也不会太过突出。

    房产中介陪在陆恒身边,努力寻找着话题,希望和陆恒拉近关系。

    “陆先生,我们要去看的这套写字间位于二十三楼,视野绝对开阔,而且是跃层建筑。按照你的想法,这是我特意在中关村所有房源中选出的最适合的一套。”

    “下面可以作为普通员工的办公区域,而在跃层之上则可以设置成主要管理层的办公室,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层次感。”

    陆恒静静听着,时不时冒出一两个提问。

    “装修过吗?”

    “有过简装,但只是简单的粉刷过,不追求优美的办公环境的话,可以随时入驻。如果你需要突出你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完善的装修设计方案,我可以为你联系施工队伍,保证价格公道。”

    “嗯,上去看看再说吧!”

    电梯到达,二人进入里面,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二十三层。

    如中介所说,这一层楼基本都是跃层建筑,视野开阔得很。

    如果是在这里办公的话,从空间上来说,不会有大部分企业狭小空间产生的压抑感。

    随着中介打开东面写字间的玻璃门,陆恒迈步进入其中。

    “今天天气很好,罕见的有太阳,恰好可以看一下采光。陆先生这边来看看,如果采用巨型落地窗的设计,那么不管是上头的办公室,还是下面的普通员工办公区域,都可以享受到阳光的照射。”

    “跃层之间的阻隔,可以采用结构稳固的建筑材料。扶梯这边我建议采用螺旋上升式的,曲线的设计可以使空间充满灵动的变化。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建议,最终还是陆先生做决定。”

    陆恒点了点头,依他的目测,这套写字间,面积并不算大,约莫只有五六百平的样子。

    比起恒成集团在崇庆租的那一层,差了数倍。

    但小有小的好处,他这次又不是搞什么集团公司,只是简单的设置一个可以替他管理手头各个投资产业的公司,类似监督那种。

    当然,未来如果有好的投资项目,又不适合纳入恒成体系,也可以用这个公司的名义来主导。

    面积不大,看完的功夫也就快了。

    十几分钟后,房产中介嘴皮子都快说干了,陆恒抬手打断他的介绍。

    “多少钱一年,租赁合同几年一签?”

    听到陆恒这么问,中介精神一振,立马回答:“一年三十万租金,包含了物业管理费用,合同一年一签。”

    这倒是很靠谱的价格,适合现今的行情。

    至于一年一签的规定,陆恒也能理解,现在的北京发展速度简直日新月异,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知道,有可能过一年,房价就会有巨大变动。

    是升是降不好说,但一年一签,足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会被过分损害。

    中介也明显知道这个道理,生怕陆恒不满,还特的跟陆恒做了说明。

    没有太多犹豫,陆恒当即就做出了决定。

    “准备好手续,直接签合同吧!另外,你给我联系一家装修公司,我要把这再改一改,现在太单调了些。”

    中介喜形于色,快速回复道:“好勒,一定给你联系靠谱的公司,至于合同,你跟我去一趟公司吧,手续都在那里,很快就能签好。”

    陆恒点点头,下了楼,见中介要去挤公交,对他招了招手。

    “坐我车过去。”

    盛家房产外面,阳关明媚,没有沙尘暴,也没有所谓的雾霾,陆恒享受着阳光的同时,从中介手里接过一系列手续。

    对中介挥了挥手,陆恒坐上车离开。

    公司的办公场地算是解决了,接下来就又是熟悉的程序了。

    办理工商许可证,提供个人证明等等。

    事到如今,陆恒又开始怀念起有白依静跟着他的日子了。

    那时候,这些琐事基本都是她在办,又何须自己亲自去跑。

    是不是考虑让白依静继续回到秘书岗位上呢?

    这个念头一转即逝,陆恒启动车辆,再说吧!

    目前当务之急,还是把该招收的员工的进行面试、招聘,尽快把这个公司的架构搭建起来,光靠自己一个人,能铺开的摊子只有那么大。

    如果公司开起来了,全国各地的投资都要方便许多。

    林海那边如果速度够快,近期就能把自己需要的人找到,后面在陆陆续续招聘一些底层员工,那么这个人事架子基本就可以搭起来了。

    加上公司装修和工商手续的办理,一个半月的时间,或许就能开业了。

    到那时,每个投资的产业有任何变动,陆恒就能第一时间得知。

    想到这里,陆恒就想起了上午肖建国打过来的那个电话。

    饿了么缺钱了,相比上一次缺钱,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上一次陆恒正式追加投资是在十一月份,距今才过去五个月。

    从花钱的速度来看,可以与发展速度形成正比。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的饿了么,资金缺口又是多大。

    晚上时分,陆恒拨通了肖建国的电话。

    几乎就在电话打出去的瞬间,就被接通了,陆恒眉毛一挑,速度够快啊!

    他也不慢,单刀直入。

    “差多少钱,说说吧!”

    那边的肖建国估计没想到陆恒会这么直接,嘴里的话被噎了回去。

    “这一次资金缺口有点大,不是一两百万能够解决的,财务部的人做了个预算。要想保持饿了么如今的扩张速度,甚至再度翻倍,需要的资金最少在千万之上。这里面人力成本并不算大,主要还是来源于饿了么app的市场推广费用,毕竟这一次是面向全国推广,要让全中国各大城市都知道有这么一款外卖软件。产品经理王君那边也说了”

    陆恒安静的听着,直到肖建国说累了,歇气的时候,他才开口。

    “追加投资的事,我没有什么压力,等我这边一个公司开起来,最迟一两个月就能填上饿了么的预算缺口。但是你考虑过没有,上一次我追加投资,你平摊下来也就几十万,可以找我借,然后依靠每个月的分红还我。但这一次,动辄千万的投资,你要拿什么来保证你的股份不变?”

    空气突然变得安静下来,电话那头的肖建国嗫嚅着嘴唇,逐渐变得沉默,一时之间无话可说。

第八百七十六章 孤零零的夜()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句话放到生意上也同样适用。

    任何一次合作,一场商业竞争,都有一方甚至是多方的动机存在。

    而在陆恒和肖建国这对705寝室兄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或许第一次成立饿了么,陆恒是看中了饿了么未来的潜力,并且极度适合以大学生群体作为开局。

    但是陆恒将饿了么的主导权交给肖建国与吴明明,更多是存着帮助两个兄弟的私心,尤其是当初刚失恋不久,沉湎于家庭环境自卑中的肖建国。

    随着饿了么逐渐壮大,从当初十几万的投资,变到一百万的追投,这场以私人情感作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事业就已经多了其他的东西。

    陆恒是个地道的商人,偶尔的心软会让他有不正确的判断,但也仅限于那一次。

    他承诺借钱给肖建国,让他在只付出百分之一股份的前提下,仍然保持饿了么百分之二十四的股份。

    那时的他,或多或少,还是惦记着那份室友之间的兄弟情谊,所以做出了外人看来很傻的决定。

    可这一次不同了,大大的不同!

    十几万到一百万,一百万到一千万,看似都是十倍的差距,但是基数在发生变化。

    就像普通高中生不会计较几块钱到几十块钱的欠账,但是上升到几百块钱的时候,如果对方不还,就绝对会急眼。

    一千万,陆恒还不会急眼,但也绝对不会无动于衷。

    当生意上升到千万作为谈判筹码的时候,就已经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了,陆恒不可能再以感性思维来面对这场生意,他会让自己尽可能的保持理性思维,以利弊取舍来判断。

    这个道理,电话对面的肖建国不会不懂,即使不懂,陆恒也会让他必须懂!

    冷静淡然的话再度响起,与肖建国耳中仿佛重锤一般敲击在心里。

    “即使这一次,不依靠我,你想到了办法跟投,保证了股份不变。那么再下一次呢?作为饿了么的负责人,你应该比谁都清楚,以饿了么的扩张速度,它所需要的资金将会越来越大。这一次是千万,下一次保不定就是上亿,你做好了准备吗?”

    肖建国眼皮子跳了跳,忐忑的说道:“我们应该可以选择向外界融资吧,随着饿了么的app向全国推广,已经进入了不少人的视线中。甚至已经有人愿意出价五千万来”

    “是否融资的决定权在我手上!”

    斩钉截铁一般的回答通过电话传到肖建国耳中,让他脸皮发麻,伫立在公司大门口的身子颤了颤。

    在这一刻,他回想起了当初705寝室四人以及陆恒女友一起参与的那个不算会议的会议。

    陆恒将一半股份分给他们,并郑重其事的提了一个额外的条件,并且还写进了后来的合同里面。

    那时候的自己是那么的不以为然,甚至还觉得陆恒在小题大做。

    然而当创业的一腔热血在缺钱的时候逐渐冷却,他才发现,当饿了么发展到瓶颈的时候,他能够获取到帮助的来源除了陆恒,没有任何人。

    即使有人想要提供资金,是否接受,也只在陆恒一念之间。

    是陆恒设了套吗?

    肖建国苦笑,可能还是他目光太过短浅,而陆恒早就预料到了今天,为保证陆恒他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害,特的做了一个保险措施。

    陆恒幽幽的叹了口气,语气松软了些。

    “建国,你应该清楚,这不是我逼着你做那个决定,而是有些事,私是私、公是公。随着涉及到的利益越来越大,就是亲兄弟也得明算账。我不想你因此而埋怨我,希望你能够理解。”

    肖建国张开嘴,想说些什么,只是随着大街上冷空气吸入肺中,想说出的话最后变成了一句。

    “我明白的。”

    竺青青猛地抬起头,透过隔板往四周看了一圈,这才恍然发现,所有的同事都已经离开。

    回想起下班前,有同事招呼她去参加庆功宴,她急急忙忙的站起来,收拾东西。

    这是来到饿了么公司的第一个月,对于一向做兼职的她来说,对于这个正处于创业期的公司有着特殊的好感。

    不仅仅是因为陆恒哥哥介绍她进来,而是因为这个公司的所有同事都是那么努力、充满拼劲,所有人仿佛都憋着一口气,要把饿了么做到最大、最强!

    她很喜欢,也很享受这种感觉。

    她觉得这和自己的人生十分的像,即使现在仍然微末如尘,但也坚持着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

    而且饿了么公司里面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大家虽然都忙,甚至有些人一脸冷冰冰,但其实都是相当和善的。

    以前兼职模特的时候,勾心斗角不在少数,能做模特的女孩都是身高腿长,脸蛋漂亮,但谁去当礼仪接待,谁去t台走秀,总是充满竞争,毕竟两者能够获得的报酬完全不同。

    但在这里,就没那么多心机在里面了。

    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如此想着,竺青青拿起包包冲出了办公室。

    “对了,我还不知道庆功宴在哪里开呢。”

    竺青青嘀咕着,她来了一个月,也大概明白饿了么最近取得了重大突破,市场拓宽成绩喜人,因此公司老总决定开一个庆功宴慰劳大家。

    想给上级打电话,却发现打不通,或许那边已经开始happy了吧!

    焦急的走出公司,竺青青眼睛一亮,大门口站着的不就是肖总吗。

    肖建国脾气还可以,对她们这些底层员工都挺和气的,偶尔问他一些事,他也愿意回答。

    而且饿了么里面的一些年轻员工,大多都是从崇大招聘的,和肖建国是校友,这份关系又要亲近一点。

    “肖总,庆功宴在哪里开,我刚加班忘了和他们一起去,现在找不到地方了。”

    竺青青走到肖建国面前,笑盈盈的问道。

    只不过看着肖建国抑郁苦涩的脸庞,她兴奋的笑容也一点点收敛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