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鹰旗下-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米mg35重机枪,加上每个步兵班所装备的两挺mg38,德国步兵团拥有令日军感到恐怖的38门75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27门60毫米迫击炮和近200挺轻重机枪,火力之强远超日军的想象。

    驻守在南根的德国第341步兵团让佗美浩男吃足了苦头。(。。)

102、转折(三)() 
黄昏时分,日军运输船队抵达金瓯湾,步兵第五十六联队在那须义雄大佐的指挥下,首先开始向海岸发起进攻。满载着日军官兵的登陆艇被从运输船上吊到海面上,随后并排向着海岸开始突击,但是没想到很快就遭到隐蔽在沿岸树林防守工事里德军的痛击。

    日军之前的情报工作并没有什么失误,德军之前在金瓯湾并没有派出防御部队,但在日军登陆马亚半岛之后,德国驻安南远东军司令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茨上将预感到日军有可能在德属安南登陆,于是下令驻扎在金瓯的远东军第3师向金瓯湾派出防御部队并修筑海岸防御工事。

    第341团立即向金瓯湾行动,博尔格曼上校很出色地完成了霍格尔准将交待的任务,他只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就在金瓯湾海岸南根港构筑了一道长20多公里,并修建了许多地堡的防御工事,同时把派来支援他的一个师属炮兵营布置在阵地后方的一处隐蔽地带。

    日军并没有意识到德军在南根海岸已经构筑了严密的海岸工事,金瓯湾沿岸茂密的热带丛林给德军提供了绝佳的隐蔽,当日军第一批登陆的部队驶近海岸时,突然,轰隆隆的大炮声响了起来,从树林里阵地上发射的炮弹划过天空,如同狂风暴雨般落在日军登陆艇四周的海面,瞬时之间,就有一艘登陆艇被击毁,艇上半个小队的日军大半身亡。

    在猛烈的炮火打击下,日军伤亡惨重。

    由数井孝雄少佐率领的第 1大队的登陆艇冲在最前面,他见形势不妙,立即命令官兵跳入海中,强行泅渡上岸。他自己率先游上海岸沙滩后。指挥部队向树林里发起冲锋。

    数百名日军刚刚冲上岸边的沙滩,即被海岸工事里的机枪阵地完全压制在了海滩上。见到登陆部队受到攻击,坐镇川内号轻巡洋舰,担任护航任务的日本海军第3水雷战队司令官的桥本信太郎少将立即指挥川内号和5艘驱逐舰利用舰炮对海岸阵地上的德军火炮阵地进行压制。

    数井少佐挥舞着指挥刀,指挥第1大队冒着枪林弹雨,向德军阵地发起冲锋。但日军在冲到德军阵地前的铁丝网前时,已经死伤过半。

    好不容易等工兵剪开铁丝网,第1大队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日军被德军地堡里的交叉机枪阵地死死地压制在了阵地前沿,再也无法寸进。数井孝雄也在通过铁丝网时,被机枪打成了筛子。

    从金瓯机场起飞的德国战机很快赶到了战场,冒着日军护航舰队的防空炮火,对海湾里的运输船队进行了猛烈的轰炸。日军运输舰“淡路山丸”号中弹起火,火光又为岸上的火炮指引了目标,在密集的炮火打击之下。很快爆炸沉没。

    这是日军在开战后被击沉的第一艘排水超过了1万吨的大型舰船。

    德军战机在继续攻击其余的日军运输船,很快,绫户山丸号和佐仓丸号运输舰又相继受创。桥本信太郎见状,建议陆军暂停登陆,运输船队先行躲避,等待天黑后再行重新组织登陆。但日军第一波登陆的部队已经上岸,如果进攻停止,那么已经登陆的部队将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佗美浩南坚持要先缷下人员和轻装备。主张继续坚持。

    桥本信太郎无奈只得暂停对陆地炮兵的压制,全力组织防空火力。

    佗美浩男跟随第二批登陆的部队一齐登陆。他们选择了一处德军火力薄弱的光秃海岸地带,这一次的登陆还比较顺利,第2大队总算是突破了靠近沙滩树林的一处德军阵地,终于建立起了一个稍稍稳固一些的滩头阵地。

    由于已经天黑,德军已经得不到飞机的支持,日军还算比较顺利地登上了海岸。但佗美队支却无力向内陆突破,整个支队6000多人在登陆作战中损失了三分之一,加之装备处于劣势,只能在海岸边苦苦支撑。

    山下在接到报告后,命令在已经海上待命。准备进攻泰国的近卫师团转而在迪石湾登陆。西村琢磨中将指挥近卫师团在海军的支援下,连夜在迪石湾登陆。防守迪石一线的德国远东军第7师属于紧急招募新组建的殖民地部队,除了部分德**官,士兵主要是招募的安南人和部分华人,战斗力相对较弱,甚至有一部公安南人还倾向于日军,认为他们是“解放者”。

    德国远东第7师很快就被击溃,日军近卫师团占领迪石,并开始向纵深推进。

    布拉斯科维茨上将意识到了金瓯角的第3师有被日军合围的危险,于是下令第2师和第5师向迪石增援,同时命令第3师放弃金瓯角,向西贡撤退。

    1月15日,由饭田祥二郎指挥的日军第16军在泰国登陆,在经过两场小规模的战斗后,泰国宣布放弃抵抗,日军长驱直入,沿蒙河直扑安南中部,意图截断安南南部的德国远东军退路,安南战局迅速恶化。

    奥匈驻安南总督弗朗茨大公、奥匈远东军总司令普约莫维奇上将与德国驻中**事顾问团团长法尔肯森上将在经过紧急磋商后,建议布拉斯科维茨上将暂时放弃南越,全军撤往越北地区。

    布拉斯科维茨也意识到了战局的危险,立刻向国内通报了最新的战局。在经过评估后,德国部参谋部同意,布拉斯科维奇的撤退请求。

    就在日军大举入侵安南之时,中国陆军利用日军在华南兵力薄弱的时机,在华南和福建发起大规模的反攻。

    在福建,国防军第十四集团军集中兵力一举收复福州。在华南战区,日军只在广州部署了第21、第56两个师团,而国防军则调集了第17、29和第31集团军共40多万兵力,在华南战区总指挥马晓军上将的指挥下反攻广州。

    马晓军亲临广东前线,中央陆军第17集团军叶琪部、第29集团军白崇希部和粤军第32集团军陈伯南部分成三路向广州进军。

    在陆军部和总参谋部的意识里,广州战役意义重大,肯定会打得十分艰苦。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占领广州的日军第军本来就不是战略重点部队,只是执行对中国的交通封锁任务。在南洋作战开始后,其下辖的第38、第51师团又被抽调到马来亚,兵力只剩下了第104师团和第19独立混成旅团。

    在中方开始反攻后,鉴于兵力不足,日本大本营决定放弃已经失去战略意义的广州,而把进攻的重点放在东南亚一带。

    由于日军的抵抗并不激烈,与之前在中国战场上的表现大相径径庭。华南战区司令部担心其中有什么“阴谋”,命令部队谨慎前进,所以中国方面的进攻也不猛烈。在略微抵抗了几天之后,日军第军主动放弃广州,全军包括2个伪军师在内,在海军的掩护下,全部登船撤离广州湾。

    中国陆军光复广州、福建,虽然没有经过什么什么大的战斗,但却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是自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方面第一次收复了省会城市。国防军在广州和福建的胜利让国人无比振奋,这预示着在经历了长达三年半的艰苦抗战后,中方终于拉开了反攻的序幕,也让国人看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

    在北京、济南、青岛、太原、西安、武汉、重庆、长沙、南宁等大城市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市民民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在欢庆胜利。

    中国的抗日战争格局正在悄然转变着。(。。)

103、缅甸(一)() 
为了协助德奥联军守卫越南的安全,国防军总参谋部下令调集桂军第21集团军进入越北,与德奥联军并肩作战,同时应德奥的要求,加紧了远征军入缅的准备工作。

    应德方的要求,中方从贵阳飞机制造厂和成都飞机制造厂挤出了300架引进奥匈设计和技术仿制的tmosm39d“猎隼”式战斗机,提供给远东德军,以支持他们在安南的作战。

    在经过数年的全力发展之后,中国的飞机制造能力已经达到了每月700多架的产量,不过主要以制造战斗机和攻击机为主,轰炸机特别是中型和重型轰炸机、大型运输机的产量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边打仗、边建设,也唯有象中国这样人口众多,人力资源充足,并且拥有足够的战略纵深的国家才能办到。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越打越强,国内空前团结,其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速度反而远超和平时期。

    随着一九四一年的到来,中国的钢铁产量达到了年产900万吨的目标,超过了日本。在机器制造、冶金能力、金属加工能力、军工生产、飞机和汽车制造等金属加工和制造行业产能也都超过了日本,目前唯一落后于日本的就是造船工业。

    随着军工生产的增加,中国陆军的规模也扩充到了600万人,加上30多万海军官兵,中国国防军总兵力超过苏俄,跃居世界的第一位。北京方面也加紧了反攻前的准备工作,并开始加紧制订和准备在长江流域和内蒙古地区的反击作战计划。

    在湖南编练的新编第5集团军也被调往云南,加入到远征军的序列之中,中国远征军总兵力达到了50万人,实力再次得到了加强。

    1941年3月12日。德奥联合舰队穿越苏伊士运河,进入到印度洋海域,东南亚战役正式打响。

    整个协约国舰队分为三部分:奥匈特混舰队,由维尔莫茨?扬克尔海军上将出任舰队司令,由奥匈第1、第4和第6航空舰队6艘航空母舰、两艘战列舰、四艘重巡洋舰等主力战舰组成,主要攻击目标为锡兰和缅甸方向。德国远征舰队。由威尔赫姆?马绍尔海军上将任舰队司令,下辖德国海军第1、第3航空舰队4艘航空母舰,包括“普鲁士号”、“斯佩海军上将号”和“马肯森号”三艘战列舰,两艘重巡洋舰等主力战舰,主要攻击方向为封锁马六甲海峡和对马来亚方向。由中意海军所组成的特混舰队,中国舰队包括四艘航空母舰、两艘战列舰等主力舰,由陈士英海军上将指挥,意大利舰队包括“天鹰”号和“隼”号两艘航母,两艘战列舰、四艘重巡洋舰等主力舰。由亚金诺海军上将指挥,中意舰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运送德奥意三国10个师的登陆部队的运输舰队的安全。

    三月中旬的亚丁湾天高云淡,阳光明媚,气温已经很高了。

    人类历史是规模最庞大的船队排成六列纵队,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在海面形成一幅十分的画面。整个舰队包括16艘航空母舰、10艘战列舰在内共120多艘大小战舰,330多艘运输船,共运载着包括9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3个陆军航空兵师在内共18万名陆军官兵和1个海军陆战队。其重型装备包括1200多辆坦克、1800辆装甲车、48000辆各种汽车、2700多架飞机和1300多门90毫米口径以上的重型火炮。另外还包括大量的弹药、给养、燃料等补给物资。

    协约国远征军由德奥意三国各一个军、一个陆军航空兵师加上一个奥匈海军陆战队组成,远征军由德国陆军大将威廉?李斯特出任总指挥。奥匈陆军上将伦杜利克任总参谋长,埃尔哈特?劳斯中将和意大利陆军卡瓦雷罗中将分任副总参谋长。

    从索马里和也门机场起飞,执行护航任务的陆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战斗机一队队在舰队上空掠过,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响彻天空,整个的场面蔚为壮观。

    奥匈特混舰队在前面打头阵,其后是德国舰队。最后面是极为庞大的运输船队和护航舰队,每支舰队相隔20海里。由于担心英国或是日本潜艇的袭击,执行反潜任务的驱逐舰一直在船队四周巡弋,另外从航母上起飞的反潜巡逻机也一直在海面上空来回转悠。

    但在一周的航行中,运输船队始终没有遇到什么麻烦。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到。

    3月20日,担任前锋的奥匈特混舰队已经逼近了锡兰海域。

    英国在印度洋一带根本没有能与德奥舰队相抗衡的能力,而日本舰队却不肯驶过马六甲海峡,为英国人提供帮助。英国印度舰队只得放弃了锡兰,龟缩在孟买和加尔各答,躲避到了驻印度空军的羽翼之下。

    英国新任东方舰队司令索穆维尔上将的选择并没有什么错,他手上的舰队实力不济与奥匈舰队对抗只能自取灭亡,而且他也相信他有责任来保存这支舰队的完整。这具有象征意义,最起码大英帝国在印度洋还保留着一支“存在舰队”。

    只有英军一个步兵团防守的锡兰很快就沦陷了,唯有这里的空军部队一百多架战机还与奥地利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空战后,剩余的战机这才直接飞往了印度。

    奥地利人从德国发动的挪威战役中吸取了经验,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2旅把重武器丢在了后面的运输船上,但人员和轻装备却跟随着舰队一起行动。由于一下塞进了6000多人,搞得特混舰队原来就不宽裕的船舱内更是变得拥挤不堪,弄得舰员和陆战队的官兵们怨声载道。可是这也有好处,比整个运输船队提前两天赶到锡兰的奥匈舰队轻易地就占领了锡兰全境,并在运输船队抵达之前,控制了港口和所有的机场。

    这使得运输船队免于遭受攻击。

    3月日,协约国运输船队安然抵达科伦坡,人员暂时上岸进行修整。

    威廉?李斯特大将则与海军将领们在仔细研究着在缅甸的登陆方案,最终他们决定先出动海军航空舰队,对缅甸沿岸一带的英军机场实施轰炸,并尽可能地消灭驻缅甸的英国空军部队。

    同时,奥匈陆军第师和第15航空师在锡兰登陆,负责锡兰的防卫。(。。)

104、缅甸(二)() 
驻印度英军总司令韦维尔有点着急上火,在北非到中东,他一路被奥地利人撵到了波斯。但是英国人扶持起来的巴列维国王却与德国人暗通款曲,准备驱逐波斯的英国人,幸亏发现及时,这场波斯人的叛乱总算被平息了下来。但巴列维国王逃到了被德奥联军占领的伊拉克,号召波斯人起来反抗英国人的统治。一时间波斯境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大大小小的抵抗组织,搞得英军疲于应付。

    现在锡兰失陷,眼看德奥联军就要找上家门,而且失去了海上的优势,英军基本上就不会打仗,士气更是低迷。

    韦维尔最担心的是协约国会在印度登陆,那么自己跑都没地方可跑。至于缅甸,那还是算了吧,与其任由德奥联军把驻守缅甸的两个师的退路切断,不如把他们撤到印度。这样说不准备还能对印度的防御做出点贡献。

    于是,韦维尔决定放弃缅甸,由于海路已经被切断,于是他派亚历山大将军去缅甸指挥部队撤退,一面紧急联系正在越南作战的日军,请日军去帮他们防守缅甸。日本对控制缅甸有一定的野心,原来只是碍于英国人的面子,没向缅甸动手。

    现在情况危急,反而倒是英国人请他们出兵了。于是半推半就,日本人答应向缅甸派出援军。

    于是,饭田祥二郎又指挥第16军从越南战场上撤出,准备经泰国调往缅甸战场。

    3月26日,扬克尔指挥奥匈舰队开始向缅甸发起试探性进攻,主要是为了消耗英国人在缅甸的空中力量。同时,德国舰队也开始向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发起进攻。

    奥匈舰队在28日到达仰光外海,从航母上派出的侦察飞机却发现整个仰光港口黑烟滚滚。机场上空空如也。英国人已经从仰光撤退,并且在撤退前炸毁了港口的设施和油库。油库冒出的黑烟把半个仰光城都遮蔽了起来。

    扬克尔见状,立刻派出驱逐舰队先去占领仰光,然后通知还在科伦坡的李斯特大将,马上派陆军来接收缅甸的防务。

    在协约国部队开赴仰光的同时,中国远征军第21集团军已经开始进入缅北地区。沿着公路向曼德勒进军。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武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拨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偻奴不顾身!”

    在滇缅公路上,军旗招展,歌声激昂。一队队身着土黄色军服,肩上扛着枪支的军人如同河水般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向着南方奔涌而去。马达轰鸣,一眼看不到头的满载着弹药辎重。车身后拖着火炮的卡车队伍沿着山路向前奔驰。在山路两侧则是徒步行军的步兵队伍,第21集团军十几万大军如同一股股人潮。分成三路,涌入缅甸境内。

    缅北许多地方原本就是中国的领土,与缅甸南部的缅族人对古老的中华文化怀有一一些排斥心理有所不同,缅北的各民族对中国人大都抱有一定的好感,虽然在英国人的统治下生活了五十多年,许多人依然还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这次出兵。北洋政府基本上还算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远征军各支部队提前数月就在昆明进行整编训练,而且步兵的主要装备也换成了与奥匈陆军制式相同的汉阳造6。5毫米zb…32式半自动步枪,这是中国陆军为数不多的在境外与盟军配合作战,这样的露脸机会。自然不能显得太过寒酸。

    此外,每个步兵军还仿照奥匈陆军,装备了一个独立坦克营,共有650多辆汉阳机械制造公司仿制的奥匈pkt35轻型坦克和720多辆履带式装甲车。同时还为远征军配属了大约6000辆运输卡车和1600多辆中小型越野车。

    缅甸现在乱成了一团。英军放弃仰光,撤退到曼德勒。轴心国联军开始在仰光登陆,奥匈海军陆战队则占领了毛淡棉。

    饭田祥二郎指挥日军第15军则抵达泰缅边界,准备翻越绵延数百公里的他念他翁山脉,妄图抢占缅甸沿海地区的港口。可惜,陆军的行动速度怎么也无法与海上相比,在日军准备冒险翻越他念他翁山脉的原始丛林之前,德奥联军已经抢先占领了仰光的毛淡棉。

    日军停住了脚步。

    威廉?李斯特大将把远征军司令部设在了仰光,由于港口设施被破坏,近二十万大军人员基本上都已上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