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末魏武帝-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琴家家大业大。又准备了那么长的时间,为何还来这之一一说?

显然是另有用意。

琴老妇人这老狐狸是在暗地里告诉自己,嫁妆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便看自己的了,若能立琴无暇为后,那么还有一批更加丰厚的嫁妆。

但若自己是立虞姬为后,那么余下的一部分很可能仅仅只有几匹布料了。

这琴老妇人为了琴无暇出手阔绰,实在令曹操汗颜,心动。

相比之下。虞姬的嫁妆便有些可怜。毕竟虞子期不可能有琴家这般富庶,但虞子期却是自己的宿将。在自己起兵的时候变跟随自己了,而且立下了赫赫功绩。此刻更是拥兵三万帮助自己镇守黄河门户,一次又一次的抵御敌人地进犯,乃是自己的得利助臂。

虞子期将虞家都压在了自己的身上,如果他得知自己地妹妹并没有得到正室之位,难保他不会因为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而心存不满。

如此,很可能会照成可怕的后果。

“麻烦,麻烦,麻烦……”

天色以黑,房间里四周一片昏暗:案几上的油灯不知何时已经熄灭,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呈现了一片柔和的美。

曹操揉了揉眼睛,不知不觉已经坐了两个时辰了,他长叹了口气道:“若是能两个都娶,那便好了。”

他呻吟了一声,十根手指深深地刺入了自己的头发。

“还真不好抉择。”他低吟道,突地抬起了头叫道:“来人,请陈平先生过来。”

外面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随即一个身影倒映在了门外。

“陈先生……进来吧。”他平静道,声音中露出一丝狡黠。

陈平走了进来,反手关了屋门,问道:“武王还在犹豫?”

曹操沉默半晌,反问道:“陈先生怎么看?”

“这个……乃是武王的家事,属下不易插话。”陈平很平静地答道。

“孤王再问你呢,别东扯西扯的……”曹操有些不悦的说道。

陈平暗暗叫苦,自己这位主上的心思他焉能不知,明摆着双方都不好得罪,让自己来开这个口做决定,然后再将麻烦推在自己的头上,让自己帮他承担一些罪过,令虞子期或琴家将气出在他的身上。

“这个属下还真不好判断。这琴府家大业大,而琴无暇又是琴老妇人唯一的依靠。如果娶了她,琴家定然会全力助我军取得天下。那虞姬身后也有个虞家,虞家家主虞子期乃是我军宿将,手拥三万大军掌管的我军的门户。武王若是娶了她,虞子期必将对大王忠心耿耿,是死以报。”陈平微笑地分析着。

“这么说来,陈先生是希望孤王先娶虞姬,已定虞子期将军的心?”曹操试言问道,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陈平用力的摇着头,“属下可没如此说过。”

曹操惊诧道:“那么先生是要孤王娶琴无暇,得琴家的鼎力支柱?”

陈平依旧摇着头道:“属下也没如此说过。”

“那你是什么意思?”曹操怒声质问。

陈平鞠躬道:“武王。陈平只是说明二者各有利处,至于大利,小利,具体采纳那个,还请武王自己定夺。”

曹操摇头苦笑,以知他言下之意。这老狐狸恐怕一开始便知道自己的用意,因此才在这里出主意又不表态。

显然是怕惹祸上身。

“好了,你下去吧。”曹操瞪了他一眼,道:“去通知萧何,说十日后,孤王先迎娶虞姬,后在迎娶无暇。”

其实,陈平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虞子期是虞家的家主。而琴无暇是琴老妇人唯一地亲人。两者相比,虞子期是独立的,而琴无暇和琴老妇人却是结合一起地。

娶了虞姬未必能安虞子期得心。但只要娶了琴无暇,琴老妇人便只能与自己合作,不管她地身份如何。

因此,立虞姬为后,以安虞子期得心是最好的选择。

消息很快传开,琴老妇人闻讯后,微微一叹,将琴无暇搂在怀中,爱抚着她地秀发道:“奶奶已经尽力了……”

其实。在事先他便找过尉缭,尉缭就曾告诉她,曹操十有**会选择虞姬。

琴无暇扑在琴老妇人地怀里,一张脸上亮晶晶的全是泪。

若非不得已,谁又甘心当妾?

远在河内的虞子期闻讯后,微微一笑,起身前往校场操练士卒去了。

十日后,曹操同时迎娶了虞姬、琴无暇。

当夜,他走进了虞姬的闺房中。和这个天仙般得美人儿,渡过了荒唐的一夜。

十日后,诸臣上表尊立虞姬为后。

新婚燕尔,曹操似乎忘记了处理政务,所有事情都交给麾下诸臣处理,日夜于虞姬、琴无暇厮混在了一起。

纵然萧何、张这类大臣、重臣想要见曹操一面,曹操也总是托辞免见,或者说时间尚早,还未起身。连数次。便把萧何、张冷落在外面。

与此同时。刘邦在关中高举丧旗祭拜楚义帝,申斥项羽十大罪状。河南王魏豹、常山王张耳、翟王董翳,相继响应,起兵三十五万,号大军五十万东伐项羽。

刘邦以河南王魏豹为全军统帅,先于项羽所命之韩王郑昌交战。郑昌不敌,刘邦收其降卒,兵锋直指中原腹地。

项羽得讯时,刘邦以攻占陈郡,兵临彭城。

阳城城下,项羽面色阴沉的可怕,全身上下布满了凛冽的杀气,麾下诸将大气也不敢喘一

他霍得一下站了起来,咬牙切齿的说道:“我项羽起兵以来,战无不胜,为天下诛灭暴秦,而今却人人反我。韩广如是、陈余如是、魏豹如是,纵是英布也公然违背孤王命令。”

“好……反吧……大家都反吧!我项羽何惧之有?我西楚霸王也不介意戟上多沾些人血。”

他厉声大笑,“龙且,点骑兵三万,我项羽便要去教教刘邦小儿怎么打战。亚父、项声,你们继续攻打阳城,破城之后,城内居民不论老弱,一个不留。我便要让世人看看,反我项羽的下场。”

范增道:“籍儿不如通知曹操,让曹操出兵断刘邦后路,刘邦可破。”

“笑话!”项羽怒视范增,道:“我项羽打战何须他人支援,曹操以一统北地,我岂能输他。”

范增不语,心中却是暗喜。

曹操一统北方,领土以胜于项羽。

项羽霸道,曹操一统北地地举动,显然已令他暗生不满。

第一百六十六章 都是性格惹的祸

砀郡诸侯联军帅帐。

由于刘邦势大,这一路来他们除了在韩地受到了阻碍以外,其他地方官员并不敢正面对刘邦大军的锋芒,他们不是叛逃就是投降,刘邦的军队不减反增速度奇快。

不过半月,他们便由关中抵达了砀郡,入夜,他们在砀郡驻扎。

见即将抵达彭城,刘邦将一众诸侯和文武重臣都聚集了起来,打算商议下一步的动向。这是他的一贯作风,他自知自己的本事几何,所以每每在大战前他都会耐心的询问麾下诸臣,借用他们的智慧指挥军队。

这命令一下,诸路诸侯和文武大臣皆来帐中议事。

刘邦身为四国盟主身兼诸侯上将军,高居首位,在他身旁的乃是诸侯副将军河南王魏豹,其次是常山王张耳和翟王董翳。

接下来是四国重臣,汉相蒯彻、魏相卫忠、翟相董迪以及一杆文臣武将:包括了樊哙、郦食其、灌婴、郦商、陆贾、张苍、韩信、王陵、靳歙、随何、袁生、郑忠等等,其中一大半都是刘邦麾下的人才。

韩信闭目养神,微微眯起的眼神中出现了一丝的不屑,低声叹道:“想我韩信,竟于郦商、陆贾、张苍之流为伍,真是莫大的羞耻。”在他的面前有樊哙、郦食其、灌婴、周勃、郦商、陆贾、张苍。樊哙、郦食其、灌婴、周勃四人韩信也知道他们是宿将老臣,以自己的功勋还不能跟他们相比,但郦商、陆贾、张苍在他韩信的眼中等同废物,如此人物有什么资格站在自己的前面?

“诸位,我军行军神速,前面不久便是薛郡,这过了薛郡就到彭城了。那里是项羽的居城,想必到时必有一番血战。不知诸位有何妙计?”在韩信胡思乱想之际,刘邦的声音由上头传来。

韩信心念一动,大步上前正待开口。便听河南王魏豹说道:“项羽这厮乃是一介莽夫,冲锋陷阵确实勇猛无比,但一遇上城墙便鳖了。只要我们加速行军,在项羽回援之前攻克彭城,破项羽根基,其军必乱。然后我军再依城设防。时日一久,那项羽便不足为虑。是以,魏某认为这当务之急是要出兵彭城,先项羽一步将彭城纳入掌中。”

魏豹趾高气昂,颇有指点江山的气概。这一路上的胜战,已经让这位诸侯副将军得意万分,似乎项羽不足为惧一般。

韩信听得几乎要笑出来。这是哪门子地馊主意。以当前地形势。速战速决才是真正地上上之策。这世间拖得越久。便越便宜了曹操。

若依照魏豹所言。这消耗战一打。最后地胜者必然是曹操。此举岂非是给曹操做嫁?天下竟有如此愚笨地人物。

这一想起曹操。韩信便是恨得牙痒痒地。

他自恃甚高。几乎不将天下人看在眼内。他认为当世之上能与他一战地只有两个。第一曹操、第二项羽。除了这两个人值得他全力一战以外。其他人都不足为惧。

他视曹操、项羽为对手。但却认为自己之能在他们之上。

可他打地第一战便栽在了曹操地手上。

当时。他自认为自己所出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近乎完美。以章邯之能,不可能识破他的计划。

事与愿违,章邯似乎一眼便看穿了他的计划,早已在陈仓小道上设下了伏兵,一把火将他领的军队烧死半数,他自己也身负重伤,险些丧命qi书+奇书…齐书。仅带十余人逃回汉中。

韩信生平首战,便遇如此败绩,这让性格孤傲的他羞愧若死。

他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章邯会看破他的计策。

因为,韩信首战败得太难看了,以至刘邦以为他是赵括一般的人物,说的头头是道,但却是纸上谈兵,没有什么真实地本事,将他贬至小吏。

后来。韩信又因表现出众。被刘邦受封为将军。

也许是那一次惨败在刘邦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韩信远不如以往那般热情。只是拨给了他五千兵马,让他统领。

不久前,翟王董翳在汉相蒯彻的策划下投降了刘邦。

韩信好奇地向董翳问出了他困恼已久的事情:章邯是如何看穿他的计划的?

董翳原是章邯的心腹,正好知道这件事情,便告诉了韩信,这一切都是曹操策划,他看穿了一切,修书告诉了章邯。

章邯在曹操手上吃过大亏,心知曹操用兵的厉害,也不犹豫立刻派人查探,果真发现了陈仓小道。

于是,他便依曹操计策而行,这头樊哙一开始修建栈道,那一头他就安排了伏兵等待韩信入瓮。

听到了这个消息,韩信比先前更加震怒。

章邯却有大才,但韩信并不将他看在眼里,他胜了自己那是侥幸。可曹操不一样,曹操是韩信认定了的对手之一。

而这个对手却一看看穿了他的意图,这让韩信如何忍受的了?

他不服气,为什么曹操可以一眼看穿他地意图,千里之外便可至他于死地,而他要想弄明白曹操的意图需要一定的时间琢磨?

难道这意味着自己不如他。

韩信不服。

因此,从那是起,他便迫切的要于曹操一战,要雪耻,要雪恨。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而已,不过这一想起曹操,他便会念道此事,心中便充满了求战的欲望。

他哪里知道曹操是个后世来的人物,早已知道了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壮举,是以暗自阴了他一把。

韩信回神过来,见刘邦神色大悦,以露出了意动的神色,心底一急,叫道:“汉王,不可,河南王此计乃下下之策也。”

此话一出,刘邦一惊,魏豹顿然不悦。

韩信也知失口,但也不改口道歉,本来嘛魏豹的计策确实是下下之谋。

魏豹被一小将拂了脸面,面色登时燥了起来,气急怒喝:“无知小儿,可知兵否?”

韩信理也不理魏豹,望向刘邦说道:“末将有一计策,可破项羽!”

刘邦颇为尴尬,对韩信地傲气颇为不满。

帐下诸臣也看好戏似的看着韩信,有些人更是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神态。

刘邦听蒯彻之言筑台拜将,将毫无功绩的韩信拜为上将,已让诸将很是不满,偏偏韩信孤傲,并不将刘邦麾下的诸将看在眼底,从不刻意的打好关系。因此,韩信在刘邦军中人缘极差。

蒯彻知韩信大才,见刘邦如此,忙道:“定川民,破章邯,韩将军功不可没,可见他确有奇才。汉王何不听听他的意见?”

刘邦对蒯彻言听计从,见他如此说来,也只好点了点头。

韩信自信道:“项羽暴戾,性格唯我独尊。他一旦得知汉王兵临彭城,定会大怒非常。亲领偏师飞速疾行来战我军。末将认为因用虚实之道,来破项羽。首先,我军佯攻彭城,让项羽错意。然后伏兵于项羽往来的途中,项羽自傲必然中计。届时我军以养精蓄锐之师,对抗彼方远途疲乏之旅,焉能不胜?这项羽长胜不败,乃楚军心目中的战神。一旦遭受惨败,彼方军心既然动荡,届时我军大有可能将项羽一举击破。”

“末将说河南王地计策乃下下之策并非虚言,这原因有二。其一、我军深入地方腹地,战线极长。若项羽并不攻城,而转断我军粮道,届时我军必困死于彭城。其二、大王切勿忘记曹操。这项羽兵法盖世,但他是直来直往地莽夫,甚无远见。而曹操不同,他除了拥有一身出色的兵法韬略以外,还有异于常人地远见,兼之其麾下有张良,张良此人战略观当世罕有敌手。末将敢言一句,汉王真正的劲敌不胜项羽,而是曹操。汉王跟项羽拼个你死我活,只会便宜曹操。”

“所以,末将认为速战速决才是当前不二之法。”

韩信孤傲的昂着头,自己的计策乃是针对项羽性格上的弱点而设,定可一击命中。

殿内一片寂静。

刘邦被说了有几分意动,蒯彻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干文武也面转肃然。他们不喜欢韩信,但不可否认,此计可行。

魏豹气量狭小,面带讥讽嘲笑之色喝道:“韩将军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敢问韩将军你怎知项羽仅仅只是带偏师来袭,而不是领大军归来?项羽是莽夫,可范增却是当世少有的智士,区区小计,焉瞒得过他?此外,项羽熟知周边地形,也未必会中计。更重要的一点,彭城附近乃是平原,这里通往彭城的道路有十余条。敢问韩将军你怎么肯定项羽会走那一条呢?万一错了,项羽回到了彭城,我们岂不是白白错失了战机?”

他反正厉喝:“依我看来,韩将军这根本不算是计,你就是项羽的奸细,是在为项羽拖延时间。”

韩信怒不可解,指着魏豹骂道:“愚蠢之徒,安敢言兵。这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在于料敌于先。若我韩信没有十足的把握确定项羽行军的路线,安敢出此计谋?”

他望向刘邦说道:“项羽性格急躁,他必走南下最近的道路,只要汉王用我韩信之计,必可破项羽。”

他一脸自傲,说的斩钉截铁。

第一百六十七章 韩信的怒火

第一百六十七章韩信的怒火

不用下载点击即玩的大型类游戏》》》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刘邦的身上,此时此刻也只有刘邦的选择才是一切。

刘邦在心底是偏向韩信的,虽然他讨厌韩信的这种目中无人的性格,但经过了种种也知他是一个人才。因此,对他的狂妄,大多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视了过去。更主要的是他刘邦敢赌,不怕输。

所以,刘邦很期待跟项羽打上一战。

可是,现在的情况不同,此刻韩信已经跟魏豹对着干上了。

魏豹这类人刘邦是在了解不过了。他心胸狭小,特别记仇。韩信如此争对于他,他必然嫉恨在心。

自己这个时候若偏向韩信,没准儿魏豹将自己也恨了进去。

正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魏豹麾下有十万大军,万一他因此而嫉恨自己,在关键的时候阴自己一把,到时哭的可是自己。

“两位有什么看法?”刘邦问向了一时没有发言的常山王张耳和翟王董翳。

常山王张耳道:“张某认为还是河南王的主意稳当一些,和项羽硬拼,非明智之举。”他说话的时候,声音中还带着颤音。

巨鹿一役,给他带来的感触太大。

那一战。项羽仅凭万余人。凭借着一人之力撕裂了秦军王离部地雄师。他浑身浴血。他英勇无敌。

即便是过了三年。他此刻依旧忘记不了那一战。项羽地威势如同烙印一般。印在了他地心底。挥之不去。

张耳心底怕极了项羽。哪敢于项羽正面交锋。

“还是河南王地计策更妙一些。”翟王董翳如此说道。他也是一般。巨鹿之战他是败者。项羽他们能够以两万骑兵大破秦国最为精锐地北方军。更别说是自己这些乌合之众了。

乌合之众。这四个字用地很是贴切。他们这三十五万大军。除了刘邦麾下地些许精锐以外。没有任何一支队伍能够比得上当年蒙恬一手**来地三十万北方精锐。

见张耳、董翳也同意自己地计策。魏豹更是得意。说道:“盟主。难道我们三王地话好比不上韩信这个小将?”

刘邦无奈地在心底叹了口气,这盟主确实不好当。摇了摇头只好道:“那便依河南王的计策吧!”

魏豹得意的仰着头,藐视的看了韩信一眼,似乎在说:“小样,跟老子斗,你还不够格呢。”

韩信听得刘邦的决定,早已没落的站在了一旁,不发一语。

接下来地商议他也没有听进去,直到会议结束他才默然的回到了自己的营帐。直愣愣的躺在床上,双眼无神的看着天空。心底没由得生出一丝后悔。

只有他才真正知道自己的才能,只有他才真正欣赏自己,可是。当时自己为什么会说出那番话来?

“韩信……在吗?”帐外传来了一句叫唤。

“进来吧。”韩信郁郁的叫了一声,听声音便知是自己在汉营中唯一的知己汉相蒯彻。

他也不起身迎接,便是这样躺着。

蒯彻不以为意的看了韩信一眼,在他身旁坐了下来,叹道:“你这是何苦呢?你这人就是这样,太逞强了。”

“不用你管我。”韩信翻了一个边,**对着蒯彻。

蒯彻道:“你有本事有什么用,你有干略又有什么用?你自己也说用兵之道,审时度势。眼下这儿是军营。并不算市井。你是一个将军,而魏豹是河南王,可以跟汉王平起平坐地人物,怎容你胡乱说话。汉王不罚你,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