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末魏武帝-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彧心思机敏、智谋过人,此时心里跟明镜似的,已将来龙去脉想得通通透透。

曹操此计虽妙,然最重要一点还是要瞒过殷通,让他相信曹操是一个军事白痴。因此,必须要有一人与殷通暗通款曲,向殷通透露曹操是个白痴的真实底细。

此举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充满了危险,一个不慎,还有殒命的危险。只有真正才思敏捷的人物,才能够随机应变说服殷通,并且暗地里左右殷通的思想。

萧何虽然也颇具智计,但他性子沉稳,缺乏随机应变之能。是以毫无疑问,此刻在曹操的麾下也只有他张彧有此能力。

曹操满面尴尬之色道:“为了曲阿上下百姓,这一次就委屈先生了。”

张彧心中暗叹,知道曹操还未完全信任自己。也对,自己连身份都不敢坦诚说出,如何让他相信自己?定了定神,叹道:“丹阳公不必如此,此事非同小可,为了丹阳公的大业,张彧甘愿一死。”

曹操心道:“希望如此吧。”

望着一脸真诚的张彧,他也不知如何决断。

毫无疑问,张彧是一个人才,而且是一个万金难得大才,其能不见得逊色自己在前世中的谋主荀攸。

但荀攸身世清晰对自己忠心不二,而张彧的身世却是一个谜,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谜。也许他有自己的苦衷,但自己却不得不怀疑他的动机,不敢轻易大用。

此行若不是非他不可,自己也不会让他来担当重任了。

也许正如郭嘉所言,自己最大的弱点便是多疑吧。

张彧即时说道:“此事不宜拖延,属下这就前往吴中一趟,还请丹阳公尽快修书一封,由张彧带往。”

曹操奋笔疾书,片刻间以写好了封语气诚恳,万分愧疚的道歉信,交给了张彧。

张彧打开书札粗略一观,见没有纰漏,相互间又商议了细节,告辞离去。

曹操伸了个懒腰,扒在桌上沉睡过去。

再度醒来以是正午,曹操梳洗了一番,策马前往了难民营地。

在充足的药材以及各地大夫的努力下,疫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安心之余,为了不让他们受到战火的波及,让他们往北撤了十里。

私下里,丑女大夫找到了曹操,有些担心的问道:“我都听说了,你害死了殷实、王贵,殷通不会放过你的。”

“害死?”曹操笑问道:“难道他们不该死吗?”

丑女大夫恨得牙痒痒的:“确实该死,可是……殷通不好惹的。”后半句又充满了忧色。

曹操“哈哈”一笑,道:“区区殷通,还不在我曹操眼里呢,你干你的事,不必为我超这个心了!”

说着大笑离去。

丑女大夫气得跺了跺脚,眼中担忧之色不减。

第七十六章 赏罚分明

离张彧去吴中已有三日了。

这天,曹操在校场以八阵练兵,所谓临阵磨枪,不亮也光。他收编了曲阿县的所有士卒,又招募了一些精壮之士,将自己手中的兵力扩充到了一千。

精心选择其中勇猛之士三百,充入自己的龙骧卒中,给予他们最好的武器、铠甲,日夜操练,打算用他们充当此次大战之主力,而夏侯婴正是这龙骧卒的首领。

余下五百兵卒交给了桓齮统领,阎泽赤、朱航谦调入他们队中听令。

曹操令旗舞动,麾下五百人依令旗而行,在夏侯婴的率领下他们左冲右突,来回纵横,指挥之间如同使臂一般。

正在此时,外面欢呼雷动,曹操情不自禁眺目远望。

五百兵卒也在同一时间停止下来。

“怎么回事?”曹操皱眉询问。

一兵卒来报道:“在兵营外,桓县尉与一青年打了起来,双方你来我往,不分胜负!”

“噢!!!”曹操惊喜的叫了一声,令夏侯婴继续操练,自己快步往兵营门口走去,神情颇为兴奋。

桓齮的武艺比之夏侯婴还要强上一些,夏侯婴在历史上已经是难得的勇将了,究竟是谁,竟能跟比之夏侯婴还强的桓齮战个不分胜负?

来到兵营门口,一群兵卒围在一起高声呼喝,只听那密集的兵器碰撞之声,便可知打得是多么的激烈。转  载自

兵卒见到曹操,主动分开了一条道路。他走上前去,果真见桓齮与一俊俏的青年相互较技。

两人武艺介于伯仲之间,桓齮的长戈大开大合,而青年的手中的马槊快如流星,变化多端。

又斗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两人罢战。

桓齮体力似乎有些不支,叹了口气道:“你这小兄弟好本事,在战下去我非输不可。”

青年拱手谦让道:“桓县尉客气了,你的长戈技艺高深,在下不过是依仗年轻气壮而已。”他抹去了额上汗水,先前一战,他也不见得轻松。

桓齮性子颇为高傲,输的服气,却又不甘道:“马战可否?”

青年哈哈笑道:“任凭指教。”

两人上得马来,相对凝立,目光严肃。

突地,相视一笑,齐声大喝,同时掣马向对方冲去。

戈槊相击,一声巨响之后,二人都是浑身剧震,手腕发麻,二马交错而过。两人都露出兴奋之色,调转马头,继续战了起来。

再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四周将士看的眼花缭乱,齐声喝采。

不过,马战不比步战,骑术高强与否有这决定性的关键。桓齮本是老秦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在骑术上胜那青年多许,以隐隐占了先机。

又战三十合,双方脸上都渗出一丝汗迹,青年也开始露了败绩。

桓齮猛挥三招,驾马后退了三步,笑道:“我们也打了百招,依旧不分胜负。在打下去也是合局。不如我们下去比酒如何?”

青年停马叹服,真诚道:“这一战,我输了。双方打和,但这比酒我不会输你。”

“劈啪、劈啪……”

一阵掌声响起,曹操走上前去,高声道:“桓兄,你何时结识了如此好汉?”

桓齮翻身下马,微微作揖道:“此人暂不知姓名,因在营外挑衅,不得以出手阻拦。想不到尽是一位如此了得的英雄人物。”

“原来如此……”曹操点了点头,骤然变色冷冷道:“桓齮,今日清晨,曹某是怎么交代的?”

青年愕然,桓齮也是一怔,垂头道:“丹阳公有令,大战即来,命我训练新卒,不得有误。”

曹操大发雷霆道:“那你呢?是否视军令与不顾?新法亦有言:‘为将卒者,不可私自械斗,扰乱百姓’,你可曾记在心中?”他越说越怒,高声道:“来人,将此人拿下,就地重责军棍二十!”

鸦雀无声中,桓齮被按倒当地杖责,只听见“扑”、“扑”的声响。

听刑官报数到二十,曹操将手一摆,道:“搀扶起来。”

他看着一言不发的桓齮,沉声道:“如此罚你,你可心服?”

桓齮忍痛抱拳作揖,道:“末将心服。”

曹操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满是欢畅之意:“桓县尉你面对他人挑衅,挺身而出,扬我军威,赏黄金五十两,锦袍一件。”

桓齮不敢置信地抬头道:“丹阳公……”

曹操摇手道:“桓兄不必多说。你违反军法,此乃大过,当罚;但扬我军威,维护我军颜面,此乃大功,当赏!当罚的已罚,当赏的也定会有赏……只是这么一来,不知你还能喝酒否?”

桓齮心悦诚服高声道:“喝,能喝。”

曹操来到青年面前抱拳道:“部下违反军纪,让兄台见笑了。”

青年本来见曹操责罚桓齮,心中有气,但此刻却暗自叹服,这曹操赏罚分明,难怪世人如此推崇,恭敬道:“丹阳公赏罚分明虞子期好生敬佩。”

虞子期!!!

曹操一怔,对方竟是虞子期,楚霸王项羽麾下的五大勇将之一的虞子期!那个传说中虞姬的哥哥虞子期!

他放声大笑:“原来是虞兄,久闻大名,今日终于得见,此乃我之幸也!”

虞子期望向曹操,见其英伟不凡,思量一番,退后三步,一揖到地,诚恳道:“今见来此只为仰慕反秦第一义士之名而来,又见丹阳公赏罚分明,子期以知得遇明主。”

他当膝跪地拜道:“虞子期愿追随丹阳公马前效力。”

曹操再度一怔,以笑得合不拢嘴了,神色一动,想起自己用来对付殷通的计策,更是欢喜无限。

第七十七章 吴中殷通

吴中位于太湖之滨,是为会稽郡的治邑,会稽郡郡守殷通便驻扎于此地,当然还包括他麾下的二万正规的秦卒。

此刻,吴中一片繁忙。曹操于曲阿起义反秦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此地。

那母夜叉似的殷夫人早在两日前逃回了吴中,对自己的姐姐诉苦,对姐夫诉苦。殷通听得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

他殷通颇有野心,在江东俨然是一位有实无名的江东王。这曲阿位于长江沿岸,水陆通便是江东最重要的跳板之一,所以他不惜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暗使手段,让殷实当任此地的县令。

虽然他亦知殷实无能,但毕竟是自己人,可以信任。

时,天下大乱。

殷通有心起义反秦,正筹划着与项梁商议,却不想发生了这等事情。曹操乃是反秦第一义士,若他此刻按照原定计划反秦,定不能对曹操发动攻击。而曲阿又是江东的重要门户,拥有它等同占据长江天险,高枕无忧。失去它,却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他又怎甘让曲阿落入曹操之手。

于是,他暂时搁下反秦的意图,下令准备粮草辎重下令择日出发,收复曲阿。

这日,他与叔父殷成、长子殷寿、次子殷长商议如何收复曲阿。

殷寿颇具勇力,乃是殷通麾下的第一大将,出班高声道:“父亲何必如此在意?对方兵不满一千,且未经过严苛训练,怎勘一击?只须给孩儿五千人马,孩儿必取曹操人头,前来进献。”

殷通向来谨慎,摇头道:“吾儿,勇则勇矣,然用兵之道,唯谨慎尔。想那曹操在栈道一役,能以三千劳工百姓全歼两千秦卒。可见此人军略非同一般,万万不可小觑,谨慎而行,总是好的。”

殷成点头赞同:“敌弱而我强,硬拼起来谁胜谁负一望可见。只要我们不给他们可趁之机,此战必胜。既有取胜之道,我等又何苦冒险?只是……”

殷成面露严肃之色,沉声道:“曹操即便再有能耐,亦不能凭生兵卒,于我决战。到是最近吴中流传的消息不得不防。”

“叔父是说关于项梁密谋起义一事?”殷通显然也听说了这个“谣言”。

殷成点了点头。

殷通眼中透露了“忌惮”二字,长叹道:“不瞒叔父,其实我早已发觉项梁之用意。他本楚国大将项燕之后,在吴中收买人心,暗藏私兵,我焉能不知?只是项氏在江东威望极高,我不能贸然对其动手而已。”

说道这里,他又是一叹,“本来依我原来之意,乃是打算与项梁合谋一同反秦。借助他的威望,成就一番大业,共分天下。只可惜被曹操这一搅和,也只能先灭曹操,除去背后芒刺,在谈其他了。所以,项梁为反秦,筹划多时。他要起义早已在我的意料之内,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殷长见殷通左右为难,提议道:“此次出征,父亲不妨起兵一万五千,这吴中可以留下五千驻守,以防项梁。项梁私兵不过八百,有五千兵在,可保无忧。”

殷通大笑:“我儿此言正对为父心思。”顿了一顿,他又道:“外人不可信,我走后,吴中一切大事就劳烦叔父了!”

殷成微笑领命。

正当殷通准备散会之际,突然亲兵急急忙忙的跑来,止步于门外,高声道:“启禀大人,曲阿功曹张彧求见。”

四人闻言,相继一怔。

殷寿随即怒道:“贼子好胆,竟敢欺上门来。父亲,待孩儿将此贼擒住祭旗。”

“不得鲁莽。”殷通低声叱喝,眼珠转动,沉稳道:“请他至议政厅叙话……我们且先看看他们来此的用意,再做打算。”

赶到议政厅,但见一断臂文士坐在厅内右旁,模样异常俊美,只是另外半边脸被面具遮挡住了,正是奉命而来的张彧。

殷通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人自己似乎在哪里见过,很是眼熟,定了定神,问道:“你就是张彧?”

“不错,在下正是张彧。”张彧一边微笑着回答,一边作揖行礼,一口纯正的秦腔。

“你是秦人?”殷通再度皱起了眉头,看着张彧的微笑那股熟悉的感觉又来了。

张彧并不否认点头道:“秦国咸阳人氏,和大人还是同乡哩。家父赵顺与大人还是同僚,相互见过几次。”

殷通点了点头,脸上淡出了一丝笑意。对于一个二十年没有回故乡的人来言,见到一位故乡人,心中难免会生出一丝喜悦之情:“你父亲是赵顺?那你娘?”

张彧道:“我娘张氏,我本叫赵斯还有一个弟弟叫赵丞,有一妹叫赵琳,府邸就在大人家的对门。”张彧似乎已经看出了对方的意图,如数家珍的将一切都说了出来。

殷通笑道:“原来你是赵家贤侄,当年我与你父亲可是一块长大的,只是后来从军了,隶属不同。他追随蒙武将军,而我追随王翦将军,时间一久相互关系也渐渐生疏了。后来,你父亲犯了军法,被治了罪,家道没落,更是音讯全无了,这几年你们都到哪儿去了?”

张彧面上露出了伤感之色,长叹了一声:“说来话长。当年我父亲在对抗匈奴时,在草原上迷失了方向被问罪处死,娘亲就带我回到了洛邑老家,改了名字,并跟娘亲姓了。而后无辜的被抓上了骊山服劳役,一干几年。一年前,在骊山上结识了曹操……”

说道这里,张彧冷哼了一声,嘴角露出了一丝讥讽,嘲笑:“最后,一行人设计逃了出来。”

第七十八章 曹操不如赵括十倍

张彧的神情,自然在被殷通看在眼中,心中疑云骤生,试言问道:“想不到贤侄竟然经历过那场战役,我在会稽远离栈道,但对那战役却是略有耳闻。据传曹操料事如神,勘比姜尚在世,孙武复生……”

“就他……还姜尚、孙武?”张彧“哈哈”大笑了起来:“别说姜尚、孙武了,他若能比得上赵括十中之一,那便是祖上显灵了。”

殷通、殷成、殷寿、殷长四人相互对望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差异。

即便是他们当中最无谋的殷寿也知道这赵括是何许人也,一个只会说不会干的傻蛋,一口气葬送了赵国四十万大军。

那个传言能于姜尚、孙武媲美的曹操竟然比不上赵括十中之一,这说出去谁信哪?

四人都奇怪的看这张彧。

张彧从袖中拿出书札,递给殷通苦笑道:“一切缘由皆在此信中,大人看后便知一切。”

殷通皆过书札,解开绳结,刚看了一个开头一节,不禁“噗嗤”一笑,书札上郝然写着:“尊敬而睿智的殷大人……”

忍着笑意继续看了下去,目光不住的上下移动,眼睛渐渐眯了起来,嘴巴也随之鼓了起来,脸上的肌肉不住的跳动。

终于将信看完,殷通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笑死我拉……”他抖了抖手上的书札,看着张彧:“这是曹操亲笔写的?”

张彧点了点头。

殷通笑道:“你看过没有?挺有学识的,呵呵……”想到书札上的内容,他又笑了起来。

张彧摇头叹道:“没有,不过不看也知道写得是什么,无非是向大人解释,道歉而已。”

殷通将书札给了殷成、殷寿、殷长三人,他们看了也是一阵爆笑。

殷寿笑着大叫:“想不到这曹操用兵‘厉害’,这讨好奉承的本事也是天下一绝。”

原来,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这书札中六成是讨好奉承,三成半是奴媚解释,仅留下半成是主要意思。

此文完全颠覆了曹操在他们心中的形象,由一个豪杰变成了小丑。

“曹操怎会如此,他真的是策划栈道战役的曹操?”殷通似乎有些不大相信。

张彧冷笑道:“曹操是那曹操无疑,但要是说到策划栈道战役那就是虚传了。其实,那一战的所有计划都是在下与桓齮老将军共同策划的,跟曹操没有任何的关系。”

殷通听得一怔,再度露出了奇怪的神态。

张彧解释道:“这曹操没有多大的本事,但因生得一副好皮囊。为人又擅于权术,对于收买人心很有一手。因此,营地里的诸多人都愿意服他,我与桓齮老将军为了脱身才借用了他的名望,将计策告诉他,这才成就了他曹操这一身的英明。”

“原来如此。”殷通、殷成、殷长三人在考虑这这话的真实性,殷寿已经在一旁高声叫囔了起来:“我就是说嘛,类似姜尚、孙武这一类别的神人,几千年才出一个。他曹操才不满二十岁,怎么可能如此厉害。”

殷通神情严肃,沉声道:“贤侄,你我虽属同乡,但毕竟处在敌对一方,不知你为何要将这事情如实相告?”

张彧没落道:“这一切都怪我张彧瞎了眼了,尽然听信了曹操鬼话。认为他就是自己寻找已久的明主,所以投入他的麾下打算成就一番事业。哪里料到曹操有成大事的权术手段,却没有成大事的胆量……”

顿了一顿,他看了看殷通,咬了咬牙道:“在这儿,我也不瞒你了。其实诛王贵,杀殷实都是我的主意。我为了逼迫曹操起义,暗地里策划了一切。结果,曹操他非但没有领情,还训斥了我一顿……原因正是惧怕大人麾下的两万大军。”

“原来是你害死了我叔父?”殷寿双目圆瞪,怒视张彧。

“不得无理。”殷通表情如常,丝毫不为没有怒气。

张彧知道自己赌对了,殷通有野心,而自己也是一个人才,他不会为了一个已死的废物,杀掉自己这个人才。

“张彧此来,表面上是充当信使,实际却是借口离开曹操,寻求明主。可惜天下之大,却鲜有明主。那陈胜、吴广表面势大,实际不堪一击。想来想去,唯有大人文武双全,能征惯战,手中又有可成就大事的两万雄兵。虽然不比秦始皇能够一统天下,但立足江东,自立为王,却是绰绰有余。”

张彧跪地叩拜:“古有齐桓公不念旧恶,立管仲为相,成就一番霸业,若大人能够饶恕张彧罪过,张彧愿为大人效命,以毕生之才能,协助大人成就一番霸业。”

殷通喜形于色,上前扶起张彧道:“贤侄请起,若贤侄真能助我成就大事,这天下我与贤侄共享。”

“只是……”殷通又露奇怪之色,“既然曹操如此胆小,为何不早早逃离曲阿?若他早早离去,也无需如此害怕了。”

“唉!”张彧摇头失望的叹了口气,“大人还是没有相信在下。这并非是曹操不想逃,而是他一时无法逃。大人因该知道巴县寡妇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