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或许他是岳飞-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飞:“能吃饱就行!”

刘韐:“啥?你来我们这儿混饭吃的啊?”

岳飞:“俺是说能吃饱就能保家卫国!”

刘韐:“汗,你说话别大喘气啊你。。。。。不过你说的都是真的?”

岳飞:“真的!”

刘韐:“好,哥们儿,挺实在的啊,我看就你了!做个敢死队小队长吧!”

岳飞:“谢老板!”

岳飞作了敢死队小队长之后,其实执行的任务并不是抗击辽兵南侵,因为那个时候金兵已经把辽兵打得快虚脱了。这时候的辽兵连挪个地方都嫌累,哪里还会去打你宋朝?

那岳飞参加的敢死队究竟有何作用呢?其实一般来说这支敢死队都是剿灭内寇而用的,刘韐此时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样子,好像谁欠了他五百万似的。岳飞看着自己老板心里面有心事,于是便问老板到底怎么了。只见刘韐十分沮丧的叹了口气,回答说近些日子相州出现了不少匪寇,自己现在十分无奈。

刘韐:“这帮狗贼的头子是陶俊和贾进,他们整天烧杀抢掠的,咱们的军队都被击败过好几次了,我可都快发死愁了。”

岳飞听罢之后,差点没被气死。靠!哪有这等事?!老板!小的愿意请缨出战!刘韐这么一听可乐了。随之便说道:“哎呀,如此甚妙,岳飞,我很看好你哦!嘿嘿”

知府刘韐一看岳飞主动请缨,笑得跟一朵花似的,可是乐坏了。没想到岳飞竟有如此胆识,于是也利索的拨给岳飞二百名士兵作为征讨之用。岳飞欣然接下此次任务,这次岳飞率领二百名士兵来到相州围剿以陶俊、贾进为首的贼寇。

第一次领兵的岳飞,运筹帷幄,决定派遣三十名士兵佯装成商人的模样,进入山谷之中,随之又以一百名作为伏击贼寇之用。岳飞自己有呆着几十名士兵冲锋陷阵与贼寇一绝雌雄!

说时迟那是快,决策之后便按照计划行事,结果正中贼寇下怀,本以为是商人过路的贼寇们,一窝蜂似的全军出击!陶俊还眉飞色舞的冲在最前端,突然只闻山谷之中冲下来一百多号人马,吓得陶俊跟贾进差点尿了裤子连忙御敌。

只见岳飞冲在最前端,手持一杆亮银长枪直逼贼寇头子而来,陶俊、贾进两人纷纷拔出兵刃以御敌,但没想到岳飞长枪挥舞之间,两人已经被震得两臂发麻,陶俊牵着马倒退三步喊道:“前方来者何人?!”

岳飞:“岳飞,岳鹏举是也!”

贾进:“什么岳飞,老子到听过张飞,你跟他什么关系啊?”

岳飞:“少废话,下马受死!”

贼寇哪里是岳飞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被岳飞生擒,那些匪寇也随之被打得屁滚尿流,死的死,逃的逃!结果岳飞也就率领大队人马凯旋而归!

这一天,岳飞德胜归来后,知府刘韐可笑得合不拢嘴了,难平的匪寇竟然被岳飞给顺利拿下,于是乎岳飞便要得以奖励才是。

这时相州的知州王靖保本,向自己的上司申报岳飞的功绩,准备将岳飞保举为一个九品的武官。这次本应是岳飞崭露头角的最好时机,但是以外却发生了,在乡里面有人捎信给岳飞,说岳飞的父亲岳和因劳成疾一病不起,之后便去世了。岳飞听完这些话,怎还有功夫顾及封赏官职之事,于是便连忙辞去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连忙返乡去看望自己的父亲。

在岳飞看来,自己的父亲比什么都重要,百善孝为先嘛!岳飞在听闻自己父亲去世的消息之后,声泪俱下感觉自己对不起他的父亲,凡事孝子都是在父母临终之前陪伴其走有的,但岳飞此次却没有,故此也是十分的懊悔。岳飞也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父亲守孝。

第八节。曾经作过干警的岳飞

 一路上,岳飞风餐露宿赶往老家看望自己的父亲。岳飞回家之后到了家门口,不见自己的父亲岳和,只看到一座棺材,即将入殓。岳飞失声大哭,在棺材旁边哭了半天。之后其母姚氏以及妻子刘氏前来安慰岳飞,岳飞的心情才得以好转。

他决定为自己的父亲守孝。按照宋代的规矩,爹娘死去之后,做子女的需要在家中守孝三年,岳飞也按照惯例在家中守孝,从宣和四1122年开始一直到宣和六年1124年。岳飞守孝的时间已经满了。

家里面本来就已经没省下多少余粮,外加上岳飞的父亲岳和已经故去,故此岳飞又要去找一些工作干,否则家里面连糊口的条件也没有,如今家中就自己一个男丁,如果不出去找点儿事儿干,恐怕要遭到认别的笑话,况且以岳飞的性格,也绝对不会长期在家吃软饭。

之后,岳飞又去了某个市做游徼,先说一下,这个市的概念,在宋代这个市的概念相当于比镇第一级,类似于乡。具体岳飞去哪个市做游徼,这个从历史上无从考证,理论上应该是在汤阴县下一级的地方,绝对不会离着家乡很远。

而这个游徼,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公安局的警察,但似乎那时候的警察不怎吗吃香。也就是说岳飞曾经做过警察,的确很传奇。。。。很传奇。。。。

因为,近期岳飞十分的郁闷,或许与自己的父亲岳和故去有着一定的关系,故此,使得岳飞借酒消愁,整天醉生梦死。

在这里必须要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岳飞喜欢喝酒,其实说来喝酒并没什么不妥之处,像岳飞如此豪气之人,喝点酒不算什么。但岳飞他有个毛病,那就是他喝完酒后,就爱惹事生非,换作现在的话来讲,可能就是岳飞喝酒喝完了后就爱耍个酒疯什么的。

姚氏得知岳飞没事闲得喝酒惹事,心想这可了得?于是,便将岳飞叫到房内,十分不客气的训斥了岳飞一顿。

姚氏:“鹏举,你又喝酒惹事了?”

岳飞:“娘。。。。你是怎么知道的?”

姚氏:“哼,我若是不知道,能是你娘吗?”

岳飞:“哎呀。。。。娘。。。。。飞错了。。。。”

姚氏:“光错了有什么用?!”

岳飞:“飞发誓,从今天开始绝对不会再喝酒滋事”

姚氏:“鹏举,记住你所说的话!”

岳飞:“是!娘,飞绝对牢记在心!”

按照岳飞的品行,对于自己老娘的话,一定是言听计从的,于是便答应了其母姚氏的要求,从此以后不再喝酒滋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岳飞感觉在这里当个警察也没啥意思,于是便打算第二次从军,在家人的支持下,岳飞又踏上了他第二次从军的道路。

第九节。。立志与关、张齐名!

 恰巧在宣和六年,河北路一带发了大水,朝廷看到这种情况,也不禁发愁,这帮人如何安置呢?要是安置不好成了匪寇那可就不好了。于是,当务之急朝廷决定,将那些吃不上喝不上的百姓召集起来成为士兵保家卫国。

这样一来既有了一批军队,自己也没有了内忧,正是两全其美的办法。但朝廷的理由可不咋地,那便是若是不收编,恐怕就成了占山为王的匪寇了。通过这点可以看出,朝廷招兵也是打着自己的考量,根本就不是为了百姓着想。否则真多出一群匪寇来朝廷可该倒霉了。

而岳飞此次投军,顺利地编制进入军队。不过当兵可不是很轻松,不像现在当兵一样。宋朝那时候当兵,首先是考核你的能力,基本上是跑几圈,动动武艺之类的。其次便是你必须要被刺字。如果不刺字肯定不让你当兵。北宋赫赫有名的大将军狄青便是在脸上被刺了字。以至于文官都很鄙视他让他很无奈。刺字是为了防止你作逃兵,所以才给你脸上、胳膊上刺上字。然后按照高矮胖瘦调拨为上中下等军队之中,有的成为禁军,而有的成为厢军。

而且宋朝那时候当兵,不算是什么高尚的职业,与现在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可有所不同,现在咱们都是非常热爱咱们的子弟兵,因为是人民的。但那时候可就不一样了,基本上可以说是鄙视从军的人,尤其是从小兵开始做起来的。

像狄青就是那个样子,据说他以战功高生于枢密院枢密使。说起枢密使,那可是高官从一品的官儿,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部长,这官儿可不小了,但曾经狄青请自己的一个部下喝酒,他的部下回去之后,她娘就问他跟谁去喝酒了,结果这个部下就说跟狄青去喝酒。她娘二话不说搂头盖脸的就是一顿臭骂,说自己的儿子没出息之类的话。

由此可见,在宋朝重文抑武的政策,让武人混得并不是很吃香,而且从军更不是什么高尚的职业。就算你位及人臣,不好意思,我照样有鄙视你的权力。尤其是以战功荣升高官的,更是没文化不喜欢与这种“粗人”交谈。

有人该问了,那么岳飞被刺字了吗?这个答案笔者个人认为,岳飞也不能免俗,但从史料方面记载,可以肯定岳飞当兵被刺字,并非是刺在脸上,或许是手上或者是胳膊上。反正可以肯定不会在脸上留下刺字。岳飞他参军也知道也刺字,但就凭借他这一身功夫,刺字刺到脸上的悲剧肯定不会发生。但身上还是肯定要刺的。

入伍不久的岳飞,随之被调拨到河东路平定军。因为岳飞能力不差,而且已经又有从军的经验,故此给他调拨的军队属于禁军,在宋朝有禁军与厢军之分,说白了禁军就是正规军,正规作战的军队,而厢军就是地方上面的军队,相对于禁军来说,战斗力远远不如他们,但其中也不乏精锐。宋朝这个武装政策畸形的朝代,经常把厢军调拨到边疆守护,禁军一般都留在京城一带。岳飞这么一调拨便进入了禁军的行列。

因为实力的关系,岳飞进入了禁军里面的广锐军,成为了一名骑兵。按照广锐军当时的制度,士兵的身高应该在五尺五寸左右。岳飞也到了这个高度。故此,便进入了广锐军中。当时的岳飞的身高折合现在的身高应该在一米七零左右。不过也可以了,一个农家娃子,吃不上喝不上的,能长到一米七零已经算很高的了。

不过也巧了,岳飞投军不久便升了官儿,成为了一名偏校。偏校大概泛指的是一些非常低级的武官,而且基本上属于那种未入流之人。当上偏校的岳飞便将自己的妻子刘氏接了过来,两人住在广锐军军营之中。

生性耿直的岳飞,在广锐军中看到了很多东西,之后他就十分郁闷了。为何呢?因为他看到了上司克扣军饷、中饱私囊。如此令岳飞不耻之事,上头的人都干了。还有军政腐败,基本上不练兵。战斗力那就更别提了。实在是无法多言,自己脸上都臊的活。

到了宣和七年之时,那时候金兵还没有大举南侵。辽已经在二月份被金国灭掉了,宋廷正在欢呼雀跃中,而岳飞却倍感忧虑,看着宋朝的军队如此颓废,真是有种无力回天的感觉。而岳飞本人是十分喜欢关羽、张飞两员三国时期的名将。在北宋的时候关、张两位名将的大名基本上可以算是家喻户晓的程度。说岳飞对两人有着个人崇拜的情绪也是可以肯定的。而岳飞也是在一直的努力,朝着这两位名将的方向看齐。同时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与关、张两位三国时期的名将齐名,那么这样说来自己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第一节。靖康耻

 好景不长,在北宋有一个年号叫做靖康,如果看过金庸大师的射雕,便会知道郭靖、杨康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名,便是以靖康而成,以记下靖康之变。这靖康之变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不少人都认同靖康之变发生于,宋金之间的“海上盟约”,它便是导火索。

笔者认为,宋金当初就不该上演这场“海上盟约”。说白了完全就没这个必要,宋辽之间也并没有任何特大的冲突。这份友谊也长达一百多年。百姓们相处的也很和谐。你说你没事闲得与金国联个什么盟?再说与金国这般蛮夷联盟,无非是与虎谋皮罢了,根本就不可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是,宋徽宗赵佶可不管这套,他就觉得想光宗耀祖一把,收复自太祖未曾收复过的燕云十六州,想法虽然不错,但欠缺考量。燕云十六州并不是你想收复就能够收复的,何况您老先生都昏庸了十多年了,还打算来个收复失地?这不搞笑吗?但赵佶却不以为然,于是乎他便决定与金国联盟,一块干掉辽国。或许他认为辽国现在已经不算什么,有了金国这个老大哥撑腰,你辽邦也没啥可嚣张的。

当然,若是抱着收复失地的态度也罢,但在征辽之际,赵佶这个没脑子的昏君,竟然派童贯领兵征辽。那你不白给吗?况且按照当时北宋军务那状况,废弛的都不成样子了,还征辽?内忧平定都费事。

不过,说起童贯他是一个宦官,一个宦官得到了宠信也能够一飞冲天。把握兵权长达二十年之久,实在是厉害。如果整体评判他这个人的话,给笔者的感觉并非是坏的透顶的那种,没出现卖国的行为。只是因为是个宦官,所以很被人鄙视罢了。

这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盟友”金国看出了宋朝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国家而已,根本就无法与游牧民族匹敌。这么大的一块肥肉,人家若是不吃真成了傻子了。结果,金军真的挥师南侵。赵佶这回可傻了眼了。自己也害怕了,连忙将皇位让于赵桓,也就是自己的儿子。他儿子赵桓也不干,但没办法,赵佶硬逼着赵桓登基,成了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钦宗赵桓。而赵佶本人却安心的作了太上皇,年号也随之改为靖康。

话说金军南下,长驱直入仿佛已入无人之境。太原离着开封很近很近,基本上如果太原被攻破了,那么开封城也就块保不住了。

太原守备战中,由于多种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众将不协调、兵力不集中、战斗力太差等等因素,反而被金兵攻克了。但坚强不屈的太原将士依旧采取死磕的战术,硬抗了二百五十多天。这回可不得了了,陕西一带的宋军,在太原这边的军队可算是比较强的。结果被这次的打劫,打得也差不多没了人。太原南边便是东京汴梁城。

这一时,已经是靖康元年六月份。岳飞所在的平定军离着太原城还算挺进。为了增加支援真定府的刘韐。团练使便命令岳飞率领一百名的骑兵队伍,前往太原周边地区探路。岳飞听罢之后,不由分说,立即带着这一百多人前往探路。

在率领一百名骑兵出发之后,都块天黑了,应该找个地方歇息一下才是,但忽然却碰见了敌军!宋金两支队伍碰到了一起,看来不打是说不过去了。金军的人数是多少,如今无法得知。但唯有一点写的很清楚,那便是岳飞的手下都很怕这支金军。在岳飞的命令下,这些宋军都不敢动弹,而且还一个劲儿的往后退。

此时的岳飞又羞又恼,脸上流露出一种茫然的神色,岳飞一看自己手下来这架势,哪里是来冲锋陷阵的,这分明是一副临阵脱逃的模样。得了,也只有自己试他一试了。

说着,便不由分说的,挽起手中的铁枪,纵马冲入金兵的队伍之中。金兵一看为之大振。这是哪儿来的拼命三郎,难道不要命了吗?竟然一人单枪匹马的就敢往前冲,不怕死啊?随之岳飞便与金军冲突起来。

打了有一会儿的功夫,岳飞杀掉了几名骑兵,金军看到岳飞之强,便也不敢再度硬碰硬,生怕出点什么事情,刚来到中原,什么福也没享就要被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干掉,那岂不是太不划算了,于是便随之败退了。

为何岳飞能在敌军之中杀敌而不死呢?依笔者之见,可能是因为这支金军人数不会很多,而且这支金军的骑兵也不会很多。否则若都是骑兵的话,岳飞也不会轻而易举的将他们全部击溃。

之后,岳飞换上了金国人的装束,偷偷的潜入金营,还偶尔冒出几句金国话来,弄得金军营中没有发现岳飞的存在。傻了吧唧的以为是自己人。最后岳飞成功的完成了探查金营这项任务。结果岳飞也从偏校升为一名进义副尉,这官儿其实也是品级较为低下的武官,不过比偏校要高。

虽然如此,但自从完颜宗翰把太原城成功的拿下之后,他那贪婪的目光便投向了平定军!在他看来一个小小的平定军,城池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让他拿下这座城池简直就跟喝汤一样简单。不费任何力气就能拿下。

可谁知让完颜宗翰意想不到的是,平定军这座城池也未免有些太难啃了。完颜宗翰啃了老半天,始终是一无所获,并没有将平定军拿下来,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似乎是一点好处也没落到自己手中。

直至远在东路的完颜宗望急时赶来增援自己的兄弟,在金军受到强大的付出后,终于拿下了这座名为平定军的城池。而岳飞拼尽全力去保护这座城池,似乎已经不留余力了,但始终还是失败了。

岳飞不禁手拿狼毫,对着金国的士兵鄙视起来,对金国也是恨之入骨。心想:“连你岳爷爷守的城池你也敢碰?有朝一日非要你好看才是!”

不过客观的说,岳飞当时不过是一名品级低下的进义副尉而已,如果要求他运筹帷幄,想来也太难了一些。也不符合当时的局势。故此,在这一战中,其发挥的嫩为并不大,只能说是殊死一战而已!

待平定军被金人拿下之前,岳飞便很无奈的携带自己的妻子刘氏以及自己的长子岳云以及刚出生的儿子岳雷从平定军这座城池中撤离开来。一副无奈的返回了自己的故乡之中。

第二节“尽忠报国”?“精忠报国”?

 就在此时,中原却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1127年史称靖康之变。身为大宋子民是不可能忘记这次浩劫的。泱泱大宋竟然被游牧民族所蹂躏,太上皇赵佶以及当今圣上赵桓还有朝廷官员、后果嫔妃等等全部被掳走北上,这无疑是一场悲剧。

可以想象,当朝皇帝受到如此侮辱,中原一带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女人是最为弱小的群体,他们需要受到男人的保护,但宋朝的男人们却未曾保护过她们,反而让她们成为金人的胯下尤物。世上最为可悲莫过于此。连自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反而让女人当作挡箭牌,以供金人享用。试问朝中的男人们还能保护谁呢?

宫中的皇室成员基本上全部被一网打尽,这次北宋的损失实在是过于庞大,更是难以估计。岳飞经历过这场浩劫,看到百姓一张张苦不堪言的面容,也看到皇家之中的男男女女被金人掳走,对于岳飞来说,现在的心情无疑是国仇家恨系于一身,更是让他终身难忘的耻辱!。

这场空前绝后的灾难,让岳飞那一腔热血又一次沸腾起来,他看到的不止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