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工程师-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位到齐了,反正今夜无眠,不如大家一齐来议议,那多尔衮来了,我们如何拿下他?”王欢笑眯眯的说道,脸上的笑容如茶碗中的水,荡起阵阵涟漪。

    (本章完)

第422章 应对() 
李廷玉依旧他那大大咧咧的豪爽性格,把手一挥,骂道:“按我说,大人,干脆就别理睬鞑子怎么来了,直接提兵,奔赴大同,以雷霆之势灭了阿济格,谅他鸟八旗,在我们的神威炮和轰天雷下也走不了一个回合,然后从紫荆关入北直隶,破了北京城,把鞑子鸟皇帝撵回辽东去,嘿嘿,然后挥兵山海关,再然后……”

    “再然后就被鞑子把我们灭了!”马新田刚来,捧着茶杯刚要喝一口,听到李廷玉这话,立刻不客气的打断他,好似兜头泼了一盆冷水过去。

    李廷玉的独眼恶狠狠的看过去,不忿的吱牙道:“你这没脸的妖怪,胡说什么?怎么就让鞑子把我们灭了?你给老子说清楚!”

    因为马新田向来隶属秦良玉,跟李廷玉虽然级别不同,却占着主将亲卫的关系,并不怎么怕大胡子参将,两人之间关系良好,属于能开得起玩笑的关系,虽然马新田不怎么开玩笑。

    马新田素来冷静,表情淡漠,铁面无私,喜怒不形于色,在旁人看来那张脸仿佛跟没有差不多,私底下,畏惧他的人暗暗的称呼他为没脸妖怪,这个绰号慢慢传开,不知道怎的李廷玉知道了,大胡子立刻挂在了嘴边,有事没事只要马新田惹着他了,立刻就拿出来损人。

    马新田听了,却没有反应,依旧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弄得李廷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很是没趣。不过他没有注意到,每当吃饭喝水,在趁他不备的时候,马新田在他茶杯饭碗里洒了不少马粪粉末。

    这时候四人围着桌子,团团就做,不方便下手,马新田只是淡然看了李廷玉一眼,与他瞪得溜圆的独眼对视一下,然后慢慢说道:“我夔州军火器霸天下,从四川到山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靠的正是威猛的火器,正如侯爷所说,我们打的一场有代差的战争,不过火器虽猛,却有一点瑕疵。”

    “哦?”李廷玉眉毛一挑:“什么?”

    “……火药,弹药。”坐在马新田旁边的李定国轻轻的叹口气,替马新田说道:“我们能一战击溃尼堪数万大军,打死鞑子无数,自己却损失极少,火器倾泻功不可没。但是此等战法,极耗火药弹矢,神威炮的铁弹可以捡回来再次使用,火药却是打一钱少一钱,偏偏轰天雷靠火药爆炸冲击杀伤敌军,当量不可少,一发打出去起码百斤以上,十发就是千斤,我军辎重营虽然运力雄厚,但随军不可能带着大量火药,打一仗,就得停下来等待补给,故而此战虽然大胜,却不可乘胜追击,反而会原地等待。”

    李廷玉目瞪口呆,仔细低头思量了一番,又抬头看向了王欢。

    王欢笑笑,端起瓦壶给一口气喝干了茶水的呃马新田续上,口中道:“此事不可外传,否则夔州军软肋可就暴露了。”

    ……。

    石岭关外血迹未干,江西信丰城外,却也正磨刀赫赫,旌旗飘扬,一座不大的县城,满满当当的布满了兵丁,不仅如此,城外十里之内,营帐满地,寨墙高筑,洋洋洒洒十万之众,驻扎于此。

    城外诸营环伺中,一座比其他营寨大得多的主营扎于其内,里面的兵丁衣甲鲜明、身材健硕,与其他营帐中的兵卒比起来,要上镜得多。

    一面面大大的认旗在营中招展,上面皆绣有斗大的“李”字,辕门上的将旗旗面上,“大明惠国公李”几个字比车轮还大,隔得几里远都看得到。

    这里正是奉旨西征江西的李成栋军营,他率众十万,出广东入江西,已经在这里扎营半个月了。

    救援江西,这是第二次,第一次的西征,还是在去年八月间,当时南昌城里的金声恒、王得仁还没死,南昌也没丢,如果救援得力,完全可以解南昌之围,借得胜之兵取江西全境。

    当时李成栋带的兵也是号称十万,浩浩荡荡直奔南赣门户赣州,却在城下被清军一战而溃,直接逃回了广东,丢了好大脸。

    休养了几个月,南昌城里的金声恒坟头草都一尺高了,李成栋再次集结了十万之众,第二次出征江西。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李成栋又收到了清军征南大将军谭泰、固山额真何洛会领满汉大军,已经破了南昌城,现在赣州等着他的消息,立刻改变战略,稳打稳扎,派出军将四处掠地,占了不少州县,以宣平伯董方策、武涉伯阎可义等将所占县城为依托,八面设寨,张网等着清军的到来。

    夜深月明,隔着千里的之遥,仿佛山西今晚的明月也照耀到了信丰寨中,月光下的大帐里,同样的矮桌,不同的人,围坐一席。

    李成栋坐在主位,几员麾下重将分坐四周,他们面前的矮桌上,一封信摆在那里。

    信上墨迹飞舞,草书一封,观其笔迹,显然是匆忙间所写。

    座中众人,人人面色严峻,神情肃然,盯着那封信,默不着声,仿佛信上文字有千斤重量,压得这些武将不敢作声。

    良久,李成栋才缓缓的抬起眼皮,扫了一圈,慢慢道:“事情就这么回事,诸位都是本公信赖之人,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

    众将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开口,静了半响,阎可义方才拧着眉毛,抽了口气向李成栋说道:“此子不简单呐,公爷,这占了陕西才多久,居然就平了陕西乱局,还出兵山西,降了晋南群雄,把吴三桂挡在潼关之外,此等气魄,此等手段,非常人所及!”

    李成栋没好气的瞪他一眼,恨声道:“当然不简单,此獠敢在肇庆杀我亲子,逃亡广西,在我大军追击途中还能阵斩清将,扫清堵胤锡后路,这等人物,如果简单的话早就死了多少回了!”

    副将梁得胜见阎可义吃瘪,赶紧开口说道:“不过此獠虽凶,却着了道了!王欢说到底,还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少年人心气浮躁,捧得几捧,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他不知用了什么机缘巧合,侥幸得了陕西,不知经营稳妥,就匆匆奉旨入山西,他却不知,那山西是陕西能比的么?此行必招天谴!”

    副将潘曾伟也附和道:“梁将军所言极是,王欢心气不足,好大喜功,山西龙盘虎踞,阿济格领鞑子八旗兵数万聚集,岂是陕西汉军所能比拟的?此行必败于鞑子之手。”

    “但愿这小子死在乱军中,一了百了最好。”阎可义也道:“也算报了小公爷的大仇!”

    李成栋听着,把拳头重重在桌子上砸了一下,浓眉倒竖,狠狠的道:“你等所言,倒是符合常理,可恨此獠,不能生割其头,引为憾事!”

    众人忙一阵劝慰,此时山西石岭关大捷的消息刚刚发生,远在江西的李成栋军中自然无法得知,几句话劝下来,就把王欢打入了必死的行列,劝得李成栋好不容易把气消了。

    李成栋又骂了王欢几句,方才静下心来,对众人说道:“不过此獠去山西,对我们也许并无坏处!”

    (本章完)

第423章 吹嘘() 
大概说到了开心的事,李成栋狰狞的怒容略有好转,至少脸上的横肉不再抖动,嘴角也牵扯起了笑意的弧线。

    “公爷可是说,鞑子在各地撤兵的事?”阎可义略一思索,若有所悟。

    “当然!正是此事!”李成栋抚掌道:“王欢此獠不自量力,要听皇上一纸宣调,跑去解大同之围,多么愚蠢!不知明哲保身的至理名言!不过,他这么一搅和,倒是让鞑子紧张起来,多尔衮亲征山西,估计也有防止山西乱局扩大的意思。”

    说起多尔衮,李成栋又是气不打一处来,拳头在小桌上猛砸了一下,几乎把桌子砸成两截。他本是南明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手下副将,领兵护着南京,高杰被许定国设计杀死后就降了清廷,从此忘我的当了汉奸,为清军南下出力极多,手上连杀南明两帝,一步一步把永历皇帝撵得东奔西跑,自以为军功卓著,今后至少是一省总督,不料出于对汉族将领本能的防范,多尔衮没有给他期望中的官职,仅仅让他当了个广东提督,而让佟养甲做了李成栋日思夜想的两广总督。

    这是促使李成栋反正的重要原因,每每想到这里,李成栋就要发脾气摔东西,此刻仅仅砸了一拳,算是当了公爷,涵养到家了。

    座中诸将都知道这档子事,明白李成栋内心记恨,阎可义立刻附和的应了一声:“最好那姜瓖在大同城头,瞧见多尔衮,一炮轰死了便好!”

    李成栋鼻孔里喷了几股浊气,怒气消了消,骂道:“姜瓖这人没那么大本事,能拖得一拖,让多尔衮把南边的兵马都撤回去,我们就烧高香了,指望他能结果多尔衮?还不如希望王欢做了这事。”

    众人大笑,都把这话当笑话听了,李成栋也觉得有趣,笑了起来,边笑边摇头,只觉自己怒气冲头,口不择言了。

    梁得胜道:“话说回来,姜瓖这人倒是真厉害,不但牵制了鞑子诸多能战的亲王,连多尔衮都亲自赶过去了,还抽调四处八旗兵,山西兵莫非真是三头六臂不成?”

    李成栋沉吟片刻,摇头道:“姜瓖这人我是知道的,能战是能战,毕竟九边重镇,底蕴有的。不过要说光是一个大同城就须鞑子举国征讨,就不大可能了,我估摸着,鞑子内部有些问题,多尔衮借口征讨山西,把八旗兵都调过去,是要为争帝位做准备。”

    “帝位?”众人错愕,满清内部的勾心斗角,大家毕竟在清廷内部呆过,多多少少听说过一些内幕,努尔哈赤死后,贵族之间为了帝位打打杀杀、骨肉相残的事情做得不少,就狗血剧情来说,其精彩程度不比中原汉家王朝逊色,这时候虽然顺治皇帝已经坐了龙椅多年,但毕竟是个孩子,纵然孝庄太后八面玲珑,要说他的几个叔叔没有窥伺之心,那是哄鬼的。

    所以李成栋突然说起,众将短暂的片刻之后,也了然起来。

    “不错,正是帝位。”李成栋冷哼一声,大有幸灾乐祸的意思:“鞑子野人,努尔哈赤一部三国演义打天下,皇太极读了几本书就敢言谈治天下,这天下哪儿那么好治?连家里自己人都管不过来,何谈天下?你们看吧,多铎一死,多尔衮感到地位受到威胁,狗急跳墙,必然要靠帝位来维护身家性命,当了皇帝,握了大宝,才名正言顺,否则这古里古怪的摄政王,迟早要把他葬送掉!”

    在众将的目光中,李成栋侃侃而谈,一副天下尽在掌握的模样,他继续说道:“以山西乱局的名义,聚集重兵于晋中,然后调各地八旗军将入援,名为援军,实为算计,等那些军将一到,把不听话或者有逆鳞的逐一分割,挨个绑了,来一次大清洗,反正在大军再侧,纵然有人反抗,也能借机杀了,此计可谓狠毒!”

    “哦~~!”众人大悟,皆是一副了然状。

    “这多尔衮倒是厉害,居然能想到这一出。”阎可义拍马屁道:“普天之下,智者无数,唯有公爷能看穿,公爷英明!”

    李成栋对马屁慨然接受,笑道:“不过清廷内讧,却是我们的大好机会,昨天接湖广消息,那边的鞑子主将济尔哈朗与勒克德浑已经回师,留下了孔有德、耿仲明、沈志祥几个汉王坐镇长沙,本来何腾蛟和堵胤锡已经快要被打残,只需再加一把力就能力克湖广全境,为何会匆匆收兵?必然是要接到多尔衮的勒命了。”

    众将之中,就数中军将罗守诚最为机灵,方才他一言不发,倾心细听,这时候胸中明了,才接口说道:“公爷的意思,既然湖广的鞑子退了,那么我们当面的清军,也要退走?”

    李成栋赞许的看了看他,笑道:“守诚得我真传也,你们都跟他学学,带兵打仗,可不能只凭武勇,脑子很重要。”

    诸将都把嫉妒的目光甩在罗守诚身上,心中都在暗骂,罗守诚熟视无睹,面带微笑的向李成栋颔首致谢。

    李成栋又道:“江西一省,除了谭泰和何洛会的正白旗、正红旗八旗兵外,不过都是汉军,伪南赣巡抚刘武元、总兵胡有升、高进库,都是我大明降将,彼此知根知底,说起来,都是我手下败将、何谈其勇!等到鞑子兵一走,我等高歌猛进,谁能拦阻?到时候力克江西,乘胜收复湖广,北上南直隶,顺便把福建也收了,整个江南尽入我手,划江而治,就有了和鞑子对峙的资本,诸位,到那时,方才显我等雄才大略啊!”

    话里大饼一张,天花乱坠,美好无限,听得众人呼吸急促,面色发红,血脉上涌,几乎就要喊了出来。

    “公爷英明!”

    “划江而治,此等大略,唯有公爷方才有此眼光!”

    “保得大明半壁江山,为将来徐徐图之,此乃老成谋国啊,朝廷里那班文臣听了,怕要羞愧而死!”

    “公爷不愧为当世岳武穆啊,不对,岳武穆壮志未酬,公爷岂能像他?公爷乃再世诸葛才对!”

    ……

    帐中一遍嘈杂,阿弥奉承之词滔滔不绝,听得李成栋乐不可支,仿佛赣州的清兵真的退去了一般。

    (本章完)

第424章 访客() 
天亮了,伴着清新的空气,朝阳照在树林上空,从树叶的间隙里射出一个个斑点,投在地面上,像奇形怪状的金色叶子,随着树叶的摇曳而晃动。

    信丰城内,早起的铺子已经打开了大门,勤劳的人们在街道上来来往往,挑担荷包,为了生活而忙碌;包子铺里诱人的香气弥漫了整条街,路过的行人吞着口水看一眼又匆匆离去,这年月,吃得起肉包子的人不多了。

    其实也有的,毕竟是县城,有钱人还是有那么些,不过这段时间以来,这些人都走了,广东来的朝廷大军就驻扎在城外,要和东虏开战的消息已经传了很久,有点门道的人唯恐波及,都跑了,不过这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百姓依然住在祖祖辈辈留下的老屋里,没有走。

    “不会打到这里来吧?是吧?这么些年了,也没见打仗,打仗都是大城里的事,小地方不会遭殃的吧?”

    偶有茶馆里,坐着的闲人们彼此谈论着,说着这些事,侥幸的心理占了上风,前几年鞑子打过来,李成栋都占了广州,这里也没有大的风浪,无非是来了些留辫子的官,当了知县,其他也就没有什么了,对老百姓来说,税照样纳,徭役继续服,不过换了个衙门而已。

    至于辫子,不留可是要砍头的,虽然觉得很屈辱,但不留的话就要没命,大家还是留了,后来李成栋李大帅不知道怎么的又改了门庭,重新当了大明的官,这辫子又不让留了,留了又要砍头,大伙儿又一股脑的剪了,成了大明的百姓。

    这个把月来,城外李大帅又来了,听说要去江西,那边可打得厉害,死了不少人。

    茶馆里的议论在继续,人们喝着茶,聊着天,能当闲人的,当然还是有点钱的,却又不多,在外面没门路,走不了,只能在嘴皮上上议论议论。

    “李大帅的兵在城外,那营盘都连到山那头去了,啧啧,威风八面呐。”

    “那可不是,大明又活过来了,朝廷这次可下了决心,一定要收复江西的,我看鞑子在南边也到头了。”

    “呵呵,前几日巷口的王员外锁了宅子,带了家眷举家外逃,说是要避避兵锋,我就劝他,一来咱们这何时遭过兵灾,小县小地方,谁看得上啊?二来朝廷近年势大,鞑子蹦跶不了几天了,李大帅打过去必胜无疑的,留在家里,看看热闹也好啊。谁曾想着王员外话都没搭就走了,亏他还是当过主事的官,这点眼力介都没有。”

    “有钱的人,胆子都是很小的,你我没他有钱,当然不怕了,哈哈哈。”

    这话都有调侃的意味了,众人都笑了起来,茶馆里荡漾着愉悦的空气,李成栋御下极严,禁止手下兵丁扰民,所以城内兵虽多,却与民相安无事,社会秩序一如往常,茶馆里的茶客们很逍遥。

    一阵忙乱的脚步声从街上跑过,有人好奇的看了一眼,像发现什么不得了的新鲜事一般扭头冲一张桌子的人喊了起来。

    “咦?快看快看,刚才是跑过去的,好像是杨知县啊!”

    “杨知县?”众人看过去,只看到几个穿着布袍麻衣的人在街道的拐角处闪过,窜过街道不见了,街道那边,是城门的方向。

    “杨知县一向坐轿子的,怎么会在街上跑,你看花眼了吧。”众人笑起来。

    这人急了,忙分辨道:“岂能看错?我哥就在县衙里做事,我经常去的,杨知县的模样熟络得很,怎会认错?那几个人真的有杨知县,啊,好像还有他儿子在里面。”

    “这人说胡话了。”大家笑得更欢了,平日里难得有这么好的笑料,逗得众人都乐了。

    笑声还没落,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街上传来,这回大家都看到了,一群麻衣草鞋、背包荷箱的人沿着凹凸不平的石板街道跑了过来,领头的,居然是县尉。

    他们神情恐慌,慌里慌张的,没穿官袍,里头还有妇孺,看模样,好像是逃难一样。

    茶馆众人目瞪口呆,眼睁睁的看着这群人冲着城门的方向跑了,恍惚间,里面的女人还在流眼抹泪,啰里啰嗦的说着什么话,县尉跑在前面,回头抽了那女人一巴掌,恶狠狠吼了一句,那女人就不做声了,抽抽涕涕的跟了上去。

    跑的时候,他的目光都茶馆中的人对了一眼,一点也没有停留,当有熟人想拱手打招呼的时候,县尉扭头就跑了。

    那女人是县尉的老婆,平日里很横的婆娘,县尉吼骂女人的时候压低了声音,却因为隔得比较近,茶馆里的人还是听到了。

    “哭你妈的个比,那点家什收拾作甚?城破了命都没了,还要家什做什么?”

    城破了?

    城要破了?

    众人愣了片刻,然后发一声喊,鸟兽散了。

    这天早上,远在百里之外赣州城里的清军,突然出现在了信丰外围,兵势滔天,毫无征兆的开始攻击李成栋前军,阎可义布下的八道木城仿佛纸糊的一样灰飞烟灭,前军瞬间崩盘,数万人逃散,被杀者不计其数。

    当信丰县令跑出城外半个时辰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