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何仙姑被老魏拉了出去,张伟总算松了一口气,这件事功德圆满了。
谁知张警察拉着的何医生路过他身边,突然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对呀,这么隐蔽的事一个小娃娃怎么知道?
众人疑惑的看向了张伟,就连张爱国也不例外。
张伟淡淡一笑,指着脑袋道:“因为这个!”
这个是什么意思,所有人摸不着头脑,都以为张伟在说自己脑袋聪明,殊不知他的意思是脑中装有后世的记忆。
“为什么?为什么你什么都知道?为什么要对付我?”何医生红着眼睛道。
“我说过,会让你后悔的!”张伟盯着他,认真道:“为什么对付你?我只是不想再有无辜的人再被你欺骗!因为良心!”说着他指了指自己的心脏位置。
良心?
良心!
还有人因为这个?何医生感觉胸口有一团郁闷的火焰,颤抖着双手,终于,崩溃了。
……
次日。
经过一天的发酵,何医生和何仙姑被抓一事很快在乡里传播开来,一开始乡亲们也不敢相信,可是派出所的人证实后,整个民强乡的民众都一片哗然。
让张伟意外的是,他和老爸居然因为这件事博得了一个好名声。
“听说了吗?何医生和何仙姑被抓了!”
“现在乡里谁不知道?我听说呀,这件事是张老二家协助破案的。”
“张老二?张爱国那个没出息的张老二?”
“人家张爱国哪里没出息了?最起码生了个神童的儿子,你儿子什么德行?”
“对呀,我听说了,张老二的儿子张伟可厉害了,据说是神仙转世,专门下凡对付何国兵这种坏种的!”
只过了一天这件事就传遍了整个乡里,张伟颇为意外,这传播速度简直比得上后世的网民了,不由感叹人民群众的强大。
下午四五点,家里。
小小的屋子里坐满了人,纷纷夸赞着张伟是神童了不得,当然,他们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来夸赞张伟,而是想来看看民强乡的李乡长。
在老李失踪案告破后,老李家第一时间来到了张伟家道谢。
“太谢谢你们了。”老李老婆感激道,她流泪满面道:“如果不是你们,老李的尸骸还不知何时能重见天日。”
张爱国连忙道:“不用谢,不用谢。”
张伟看着父亲拘束的样子,道:“这件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只怪我回想起来太晚,否则李叔也不至于……唉!”
喝着茶的李乡长惊奇的打量着张伟。
老李老婆又客套了几句,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信封推给了张爱国,道:“前些日子我说过,谁找到老李我给一万块的报酬,这钱你们收下。”
张爱国手足无措,眼神中有些贪婪,可是还在纠结。
这钱绝对不能收,张伟心中想着,虽然很眼馋这一万块,可是他知道,如果今天真的收了这一万块,恐怕以后老张家在乡亲们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来。
还有一个原因是李乡长,如果收了这一万块,代表老李家就不欠老张家人情了,对于乡长的人情,张伟还是比较在意的,这可比一万块钱价值高多了。
“这钱我家不会收的!”张伟斩钉截铁替父亲拒绝道:“我们家虽然穷,但绝对不是因为钱才出手的。”
“哦?那为什么?”李乡长看似随意道,他心想:难道是看中了我的关系?
“因为正义!”张伟大气凛然道,心里却肉痛不已,一万块啊,而且还是94年的一万块,就装了这么一个逼……只是,这钱不得不拒绝。
李乡长有些羞愧,亏得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眼中闪过一道奇异的光彩,露出一丝笑脸,道:“果然是神童!”他转头对着张爱国道:“这件事算我欠你们家一个人情,以后有什么事用得着尽管来找我,只要力所能及我绝不会袖手旁观。”
就是等你这句话了,张伟心中微微激动,李乡长在民强乡可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有了这道护身符,绝对不会有人不开眼找老张家麻烦。
张爱国憨笑道:“谢谢李乡长,谢谢。”
李乡长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一万块太多了,你们收下来有心里负担,这样吧,弟妹,拿两千块出来给小张,他们家帮了这么大的忙不能什么都不表示。”
“嗳!”老李老婆应声,从信封里面抽出20张蓝花花的百元大钞。
“我…我不能要。”张爱国还在拒绝。
李乡长不满道:“怎么?看不起我?”
眼见说到这份上,这钱不收也得收,况且人情也得到了,可谓一箭双雕,张伟拉着父亲衣袖道:“爸,收下吧。”
张爱国犹豫了一下,咬牙道:“那我就不客气了。”收下了两千元。
李乡长满意的点点头,道:“这样一来我内心才安稳一点,还是那句话,有事来找我,我和弟妹还要赶回去给我弟弟办丧事,先走了,你们别送。”
等到李乡长走后,屋里的乡亲们才敢发出声音。
“老张家真有骨气,一万块,就这么拒绝了!”
“还得到了乡长的赏识,真了不起!”
“因为正义,这四个字听的我热血沸腾。”
乡亲们再次议论纷纷,老张家的口碑直线上升,把张伟和张爱国两人猛夸了一顿,说的父子两人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久后,张伟家准备吃晚餐,乡亲们陆续离开。
晚饭中。
张爱国忍不住道:“儿子,为什么让我收下两千块?这样可削弱了乡长的人情了!”
新年里伙食比较好,张伟吃的满嘴是油,解释道:“这个人情太重了,如果我们不收钱,恐怕乡长会怀疑我们别有用心,肯定会对我们有所防备,真的遇到事了也未必肯全力帮忙。”
他夹了一块肉嚼了几下,含糊道:“收下两千块人情是薄了点,可是至少乡长不会对我们家有提防,以后真有什么事求到他头上,肯定会尽力帮忙的。”
张爱国若有所思,道:“有道理。”他非常的疑惑,儿子好像高烧之后变了一个人,这脑袋瓜太聪明了吧?
“过两天我就跟你大伯去魔都卖米了,你是跟着我去,还是到你妈那边去?”张爱国道。
张伟想了下,道:“把妈接回来一起去魔都吧!”
“你知道你妈的。”张爱国苦笑:“我去接她,她未必肯回来啊!”
第六章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两人一边吃一边聊着,张伟感觉好像回到了二十几年后一样,父亲也总是在饭桌上和自己交流,不同的是,后世里是父亲在阐述人生哲理,这一次是张伟在讲为人处事。
吃到一半的时候,外面传来了自行车停下的声音,张伟停下了和父亲交流,有些好奇的朝外看去。
只见母亲程琳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
“妈,你回来了!”张伟兴奋的说道,这还是他重生后第一次正面看到母亲。
和记忆中满脸疾苦劳累不同,现在的母亲还是很年轻漂亮的,一头靓丽的长发,脸上精致恶毒鹅蛋脸。
张爱国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头继续吃饭,好像还在怄气。
程琳把自行车停到灶旁,随后来到桌子旁,也不理丈夫,抱起儿子坐下笑眯着眼夸赞道:“我家小伟太聪明了,协助警察破案的事都传到你外婆家这了。”
张伟恍然大悟,他还心想母亲这一次怎么这么快气消了,原来是听见了何医生事件赶了回来,这件事办的值得!
“妈,爸还和我说准备明天来接你回家呢!”张伟善意的谎言。
“哼!”张爱国冷的一声表示否认。
程琳当做没听见,只是抱着儿子,说道:“儿子啊,你长大了可要当个聪明人,可别像某人一样没出息,别人家都要债要到家里来了。”
张爱国黑着脸继续吃饭不说话。
张伟有些哭笑不得,父母这时候还怄着气呢,为了让母亲消消气,他说道:“妈,乡长送了两千块给我们家。”细细的把下午的事情说了一遍,其实他明白,母亲之所以和父亲闹矛盾,还是因为家里穷,有了这两千块经济可以改善不少,母亲应该没那么生气了。
程琳听完了长大了嘴巴,她有些梦幻的感觉,没想到自个家都搭上乡长的关系了。
过了会,她接受透了,对着张爱国道:“有了这两千块,能把舅妈的钱还了吧?”
还钱肯定是要还的,但不是现在,张伟替父亲开口道:“妈,我和爸都商量好了,准备去魔都卖米,等赚了钱再还给舅奶奶,爸,你说是吧?”说着他还丢了个眼神给父亲。
张爱国无奈道:“嗯,是这样的。”
程琳睁大了眼睛,道:“去魔都卖米?能挣钱吗?什么时候去?”
“绝对挣钱,放心!”张伟笑着道:“后天,到时跟着大伯一起去!”
……
乘风破浪,摆渡后大巴呼啸直奔魔都而去。
年初六。
魔都,湾区。
张伟一家跟着大伯张建国来到了目的地。
这一路走来让张伟有些微微感慨,虽然魔都是全国经济的中心,但和后世的魔都比起来,相差的实在太远了,没有那么多的摩天大楼,也没有那么拥挤的交通。
晚上,张伟家三口睡在大伯租的房子里,至于大伯,去和他大舅子卫水林挤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
在一阵阵喧嚣声中,张伟睁开了眼睛,看了看床头的时钟已经六点多,只是外面还比较暗,父亲不知道去哪了,母亲正在忙上忙下的做早餐。
“爸呢?”张伟一边刷牙一边含糊的问母亲。
“他跟你大伯学卖米去了,我们先吃早饭,待会给他们送过去。”程琳擦着额头上的汗说道,经历过何医生事件后,父母两人关系融洽了不少。
以前不喜欢做饭的母亲,在来了魔都后主动煮早餐,她已经开始接纳新生活。
默默的吃完了早餐,张伟就跟着母亲一起给父亲和大伯送早餐去了。
小区旁。
“……大米8毛一斤……不能便宜了,小本买卖。”张建国招呼着一老太太,张爱国站在一旁憨笑。
“好的,十斤,八块。”张建国拿出杆秤给老太太称了十斤米。
94年大米还是比较便宜的,不像后世里一斤米两块四两块五的,当然也不像网上说的五毛钱一斤,那是大型机米厂的出厂价。
一般零售的米八毛一斤,好点的九毛,还有传说中的香梗米一块一斤,糯米的话贵点一块二一块三样子。
“吃早饭了。”张伟跑过去喊道。
父亲和大伯两人趁着空闲时间吃起早饭,尽管米摊露天在小区旁边,但两人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吃的津津有味。
饭后。
一男子带着一个脏兮兮的四五岁小姑娘前来买米,道:“张老板,给我秤个二十斤米。”
大伯应声秤米。
那脏兮兮的小姑娘活泼道:“爸爸,这里有小朋友哎,我要他陪我玩。”说着她就跑上来瞪着大大的眼睛抓住张伟的手。
张伟有些哭笑不得,虽然前世里他一有空就会陪儿子玩,可并不代表真喜欢和小孩玩,不过为了大伯的生意,他也耐着性子应付着小姑娘。
“你叫什么?”张伟不着痕迹的把手抽出来。
小女孩嗲声嗲气:“我叫陈莹莹,你呢?”
“张伟。”
“我们一起玩好不好?别人都不和我玩。”陈莹莹期盼的看着。
张伟有些奇怪,四五岁的年龄段,只要身边有小伙伴都会玩的不亦乐乎,怎么这小女孩没人肯和她玩?
“别的小朋友为什么不和你玩?”张伟道。
陈莹莹撅着嘴:“他们都说我没有妈妈是野孩子,可爸爸说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很快会回来的。”
张伟听的心中一痛,这小女孩的母亲很有可能去世了或者和她父亲离婚了,前世里他和妻子离婚后,儿子也有些闷闷不乐,费了好大的心思才让儿子脱离了阴影。
“莹莹别乱说。”陈父轻声呵斥。
大伯张建国笑道:“陈老三别吓唬你闺女。”
陈老三笑了一下,没有说什么,显得有点闷闷不乐。
大伯好像和这小姑娘家很熟悉,张伟不由有些怜惜这个小姑娘,微笑道:“我陪你玩,以后我们当好朋友。”
“真的?”陈莹莹开心道。
张伟认真的点点头,道:“比珍珠还真!”他觉得这小姑娘的处境和前世的儿子很像,忍不住想慰藉她,况且又不日日相处,就当一个善意的谎言吧。
“拉钩。”陈莹莹伸出手指。
张伟很郑重的伸出小指和她拉钩。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是小坏蛋。”陈莹莹摇着手指欢快的说,等到拉钩结束,她欢呼雀跃的跑到陈老三旁边,抱着她爸的腿,甜甜道:“爸爸,我也有好朋友了。”
张伟忍不住笑了起来,简简单单的一个承诺就能让一个小姑娘开心,他觉得做的很值得。
大伯秤好米,陈老三一手提着米袋一手拍了拍小姑娘的脑袋,道:“爸爸知道了,以后我经常带你来玩。”
“爸爸最好了,张伟也最好了。”陈莹莹欢乐道。
一言惹得几个人都“哈哈”大笑。
陈莹莹跟着她父亲离开了,只是她还一步三回头的看着张伟,好像很舍不得离开这个刚刚交的好朋友。
等到父女两走了后,张伟好奇的问道:“大伯,你认识这小姑娘家?”
“小伟喜欢这丫头啊?”张建国调笑了一下,说道:“陈老三和老婆离婚了,苦了这小丫头,唉,作孽啊!”
一旁的张爱国和程琳听了相视一笑,幸好,他们并没有离婚。
程琳也调笑儿子,道:“要不把这小姑娘给你当老婆好不好?”
张爱国也在旁乐呵。
张伟“呵呵”一笑,随意反击道:“好啊,爸妈帮忙准备好巨额的礼金哦,人家是魔都人,相信礼金不用太多的,一两万就行了。”
夫妻两人语噎,无言以对。
第七章 开始做生意
(感谢书友151214135303576的打赏,也感谢你们的一直支持,真的太爱你们了)
小插曲后,张伟继续观察,大伯本来就能说会道的,十个询问的倒是七八个最终会买米,短短一个小时在这人流量不怎么样的地方也卖出去两百多斤了。
怪不得明年舍得花三万元起楼房呢,张伟心中暗暗想道,这样的销售速度确实有点恐怖,如果在后世可能没这么好,毕竟那时候竞争太激烈了。
这个时候卖米还是比较赚钱的,再加上现在电子秤还没有流行的年代,十斤米缺个半斤很正常,别说缺斤少两是奸商,要知道如果是那种大卡车来卖的话,一袋一百斤的米甚至缺十斤都不为过,更有甚者缺十五斤的都有,那个是打一枪换一炮的暂且不提。
大伯二百多斤米大约能赚到三十多块,当然,这盈利中包括了缺少的斤两,如果实打实卖最多只能赚二十几块。
张爱国和程琳不懂行情,只是帮忙着卖米,顺便观察张建国是怎么做生意的。
张伟大约知道一点行情,毕竟前世父亲就是卖米的,按照这个速度大伯一天不得卖出去一千多斤米?
结果销售量还是超出可他的想象,张建国一天卖出去了足足两千多斤大米,赚了三百多块。
怪不得有人说90年代遍地黄金!
这让张伟有些期待自己家开始卖米了。
晚饭的时候。
张建国兴致比较高,买了壶黄酒又买了点猪头肉,和张爱国两个对酌。
“今天生意比较好,平时的话最多卖出去一千四五百斤,一般稳定在一千两百斤左右。”张建国爽朗着笑着说道。
张伟想了一下,觉得大伯没有瞎说,毕竟新年刚过,很多人家家里正好要补生活用品,不过每天一千两百斤也不错了,一天也能赚到一百五六十了。
随后几天里张爱国和程琳跟着张建国继续学习,这些小手段多多少少也明白了一点,慢慢的也知道张建国一天能够赚多少钱了,这让张爱国夫妻俩憧憬着未来,想象自家开始卖米了能赚多少钱。
这一个礼拜张伟家租了一套农房,买了一辆永久自行车,又进了三千斤米,这年头的米只有两种包装,一百斤的和五十斤的,一百斤的进了二十五包,五十斤的少点十包。
这也多亏了李乡长报恩的两千块,否则只能进个千把斤米开始卖。
张伟家就要正式开始卖米了。
……
清晨,魔都湾区。
日光城小区已经有些年头了,一栋栋房子显得很老旧,在显得更饱经风霜的大门外不远处,修鞋子的、裁缝、修电器的地摊都摆了起来。
张伟经过几天观察,发现这里的人流量不错,推荐父母把米摊摆到这小区门口,父母观察了一下也认可了。
“爱国,你说我们能做好生意吗?”程琳吃力的扶着自行车上的米袋。
张爱国也用尽力气把自行车停了下来,一边卸着米袋一边说道:“想那些有的没的干嘛?老大做得好生意我就做不好?”
张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时候的父亲还充满了希望,不像后世那样只图太平。
“爸说的对,我们家一定可以把生意做好的。”张伟道,他可不信凭着多出来二十多年的眼光,在这个竞争力不太强的年代里连个米都卖不好。
在张伟家米摊摆定后,旁边三个谋生摆摊的人纷纷流露出了怪异的眼光,好像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
张伟注意到了这些目光,只是现在没有空去想为什么,他心里在想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该怎么样自己家生意做好,掘到第一桶金。
“你们好。”张爱国打招呼。
“你好。”修鞋匠热情道。
女裁缝不咸不淡的“嗯”了一声。
唯独修电器的不理不睬,好像根本没有听见打招呼一样。
打了招呼,张伟和父母闲聊了一会等待着顾客上门。
这时,旁边修鞋子的插嘴道:“你们怎么把摊子摆这边?”
张伟一怔,难道这里还分地盘什么的?这里原本就有别人摆的摊子?自家占了位置?
“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