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原生种-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活法,多少年都不见得有一个。

    大多数人,想过的潇洒,就得出人头地。

    就得证明自己的名,自己的武。

    纷纷扰扰的江湖,嘈杂喧嚣的天下城。

    几乎无人在意,在城门口的第一块武碑处,一直有个算命摊,一摆就是两年。

    两年来,那个算命的师父,算的卦不算多,但是看的人,却绝不算少。

    这个算命师父,当然就是封林晩本人了。

    现在坐镇天下武宗大殿的那个杨啸云,是封林晩将变字符文打出去后,用龟仙分身变化出来的。

    除了某些红烛吹灯的时候,其他时间,都是龟仙分身代劳。

    哪怕是传授弟子也是一样。

    而他本身,则是一直坐在这城门口,等候他的‘有缘人’。

    只是,两年来,他看过了太多的人,见识了不少可堪一教的英才,却始终没有找到,他认为可以成就一段真正武林神话的苗子。

    大多数都只是一些乞求别人调教、施舍、成就的守尸鬼。

    封林晩将江湖中人,以资质的高低,区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个档次,是庸人。

    这类人,哪怕是给绝世武功他们修炼,他们也练的狗屁不通,实力很是一般。

    如果不容易理解,请参考全真七子。

    第二档次,是英才。

    找到合适的他们相性的武功,就能突飞猛进,成为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有属于自己的传奇。

    以前的杨啸云,现在的所谓天下城四大弟子,都是如此。

    而第三档,才是勉强符合封林晩要求的‘有缘人’,他们必须有着独特的创造力,可以从平凡中,爆发不平凡。以金老爷子武侠体系里的独孤求败和张三丰作为参照。

    当然,在此之上,还有最难得的天造之才。

    这种人,只要给他们一个最基本的原理,他们就可以师法天地,以创造最强大,也最适合自己的绝世武功,然后一路攀升,很快就超越一切,夺取所有的视线和光芒,成为最耀眼,也最无法替代的存在。

    倘若遇到最后一种,封林晩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忍住,不将其带出这个狭小的天地。

    不过···这种概率万中无一。

    封林晩说的万中无一,不是指一万个人中没有一个。

    而是一万个类似的小世界中,没有一个有这种天赋的人存在。

    这种存在的出现,不能指望区区一个小世界的所谓天意眷顾和供养,而是一种随机的,无法揣度的‘机缘’。他来了,也就来了,他不来···那任由世界的意志如何去成就,也不会来。

    封林晩没有奢望过最后一种,所以他才只是将江湖中人分为三种。

    当然,最后这种人,在那些衍生出更高级的超凡之道的世界,也同样存在。

    只不过···大多数死的早。

    有的是遭天妒,直接挨了天雷。

    有的是受到了那些可知古今的神级大佬迫害。

    还有一些···将自己给玩死了。

    修仙和练武毕竟不一样,低级的武侠世界和高级的仙侠世界,那也是完全两个概念。

    越是高等的文明,越重视传承,单靠天赋吃饭,那就是扯淡。

    这一年的秋雨,比以往来的更晚一些。

    原本还是艳阳高照,忽然一阵寒风吹起,直接让人觉得透骨寒的雨水,就从天上掉落下来。

    没有夏日时,雨水的张扬和喧嚣。

    有着一种随风而来,零落稀松的感觉。

    但是即便如此,依旧很不讨喜。

    即便是热闹的天下城城门口,也开始变得人流稀松。

    封林晩还坐在他搭起的小帐篷里,美滋滋的喝了一口浓茶,眯着眼睛,表情淡然。

    就在这时,颇为朦胧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穿着灰衣短衫的少年,手里打着一把破了一半的油纸伞,身后交叉背着两个包袱,看起来有些滑稽。

    他有着乌黑的眼睛,细长细长的,鼻子很大,嘴巴却有点小,额头也太宽了些,还有点少年白。

    整个人看起来,都不是那么精神,就和很多平常的少年一样,貌不惊人,普普通通。

    但是封林晩却注意到了他。

    睁开天眼,看到的也只是普通人的气运状态。

    但是封林晩本能的,又觉得他并不简单。

    至少···他没有看那块武碑。

    在城门口坐了两年,封林晩见过的人,至少也有十几万。

    每一个来天下城的人,无论老少,都会在武碑前矗立,甚至是抄录。

    更有甚者,会按时定点的,依照不同的时间、方位前来观察武碑,企图找到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隐藏的奥妙。

    嗯···封林晩确实是在七十二座武碑中,藏了点私货。

    不过···不是这么解读的。

    但是这个少年很奇怪,他分明是瞧见了武碑,并且看样子,也应该认字。

    因为封林晩通过读唇,辨认出对方,口中随意的背诵着某些关于秋雨的诗句,其中还藏着些嬉闹般的小俏皮,把好几首诗词串读,却又格外有些别样的韵味。这不是随便从别处,听了两耳朵能有的功力。

    当然即便是不认识字,也可以看武碑。

    遵从拿来主义,封林晩将某些武功,暗藏在了武碑中的文字本身里。就像侠客行石刻,武功与文字无关,以字形而入武。

    然而,这个少年他没有看武碑,并非刻意。

    他的视线多次滑过,却没有多做停留。

    这引起了封林晩的好奇。

    “少年!嘿!少年!看这里!”封林晩坐在帐篷中,冲着外面打着破纸伞的少年打着招呼。

第二百四十四章唐词() 
唐词扭过头,正看到一个笑容有些猥琐的算命先生,在冲着自己招手。

    那绽放着精光的双眼,就像是在看待宰的肥羊。

    唐词下意识的捏了捏缝在内衣里的那个荷包,里面还有最后的五文钱。

    然后迅速的转身,对身后那个算命先生的招呼声充耳不闻。

    “娘说过,除了和尚的话,算命先生的话是第二不能信的。他们嘴上都说着为你好,其实都是想要你的钱。”

    “我把钱藏的这么好,他怎么一眼看出我有钱的?”唐词脚步又加快了几分。

    “嘿!少年!你是来学本事的,还是来投亲戚的?要是学本事,我这里可以给你写推荐书,老夫我在天下武宗里还有点关系。要是投亲戚···还真别说,这天下城里的老人,还没有我不认识的。”又一句话传来。

    唐词的脚步顿了顿,终于忍不住回头。

    然后打着伞,也不走进帐篷,而是依旧站在雨里,对着帐篷里的算命先生道:“你这可就算错了,我既不是来投亲的,也不是来学本事的。我是来收账的!”

    算命先生捏着胡子笑了笑,然后问道:“收账?少年!天下城里都是江湖人,老实百姓可不多。就你这胳膊腿,能收到钱?”

    唐词笑了笑不说话,显得有些腼腆的样子。

    然后一转身,直接就走了,似乎并不愿意再和算命先生纠缠。

    “警惕、防范、小心、腼腆···这些都是出身小门小户,家教还算不错的家庭,出来的少年,出门在外时最普遍的写照。芸芸众生,这样的人太多了。我为什么···还是觉得他不一般?错觉?”封林晩紧皱着眉头。

    克鲁吧翻出漂浮在掌心。

    “你觉得,他怎么样?”封林晩问道。

    克鲁吧的消极怠工,始终无法改变。

    封林晩有所察觉,或许···那位真实的克苏鲁大佬,早就已经做出了别的打算,有了另外的根基。留在他身边的这个,只能算是一个分身。

    当然,迫于契约的压力,他不会对封林晩怎么样。

    “很普通。”这是克鲁吧的评价。

    封林晩却摇了摇头:“我不信,总觉得有什么被忽略了。”

    “太普通了!”克鲁吧又说道。

    封林晩一愣,然后忽然间,恍然明白过来。

    寒风、秋雨、古城门、石碑、破纸伞···一个远方而来的少年,完整的就像一个故事的固定开头,和谐的犹如一幅经过雕琢的画卷。

    换一个简单的词汇‘自然’。

    少年的出现太自然了,他就像是天然的融入了这一切,普普通通。

    “找到了···就是他!”封林晩的眼中爆炸出精光。

    这一刻,突如其来的惊喜,差点让他失态。

    等待已久的答案就在眼前,而这个答案,甚至超出了他原本的期待。

    另一边,已经进城的少年唐词,依照地址,找到了收账的地方。

    看着高大的楼坊,看着那闪耀的四个大字‘天下武宗’,唐词叹了口气,然后拍了拍自己的脑门,为自己的倒霉而难受。

    他要讨债的对象,自然不是天下武宗。

    他只是被人骗了而已。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有人欠了唐词一笔钱,还不出来,就将一件所谓的家传宝贝抵押给了唐词。同时告诉唐词,在天下城有一处人家,同样欠了他一笔钱,让唐词来收。

    等收回了钱,唐词不仅收回本金,再多得三成。

    自然到时,那所谓的家传宝贝,也要奉还。如果讨不回欠款,宝贝归了唐词所有。

    有理有据,而且唐词与那人,也算是相交多年,自然也就信了。

    如今看来···还是上当了,果然人心隔肚皮,多少年的交情都不管用。

    取出放在怀里的所谓传家宝,一块玲珑剔透的玉佩,唐词稍微觉得有点欣慰。

    “假的!看样子,应该是一块绿石英,不值什么钱。”追过来的封林晩瞟了一眼,然后毫不留情的戳穿真相。

    唐词有些沉默,却还是将玉佩好好收起来,脸上的表情没有过多的沮丧。

    “大爷!您知道,什么地方可以做些零活吗?”唐词很快露出一个笑容,冲着封林晩说道。

    封林晩看着笑容带着真挚的唐词,再次感觉到了他的普通中的不平凡。

    一般的少年,遇到这样的事情,此时只怕早已方寸大乱,即便是心性上佳者,现在也是满肚子怒火,反应过来要着眼当下生计,也是最少一个时辰以后的事情。

    那些所谓的天才少年,先不说他们会不会这样被骗,即使是被骗了,他们不是得贵人相助,轻松解困,也是暗下决心,胸中藏恨。

    所以,唐词的反应,平凡中透露着古怪。

    封林晩虽然不懂唐词的心路历程,但是听他说来收账,却止步于天下武宗的门口,手里拿着一块假的玉佩。自然也就能将前因后果,推断出个七七八八。

    “你为什么不试着加入天下武宗?你要是通过考核,成为了门下弟子。那不仅可以有吃有喝有穿,还能学本事。”封林晩问道。

    唐词听了封林晩的话,没有叛逆的拒绝,也没有一口答应。

    他的迟疑也普通,但是他说出来的话,却并不普通。

    “能包吃包住当然好,但是···我这么平凡,即便是加入了武宗,也对他们没有益处。这样白吃白喝占别人的便宜,总觉得会过意不去。”

    “不过,人穷志短,肚子饿了要吃饭。我也没必要那么讲究,今日吃了饭,改天找机会还了人情。只是这天下武宗那么大的名头,我却怎么还这人情?”唐词在喃喃自语。

    封林晩的眼神却越来越亮。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谈不上赤子之心,他有着普通人最多的小市民心态,就如同最常见的芸芸众生。就像无数0和1组成的代码中,很不起眼的一环。但是别人的0是这样的,而他的o却是这样的。他的普通,完美的错开了一般人的思维方向,等等···怎么越形容,越像神经病?”封林晩的眼神开始变得古怪。

    “天下武宗很有钱,你吃不穷,别人也不少你这一口饭。你还是先想想,你该怎么加入武宗吧!天下武宗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加入的,你还得先有一技之长才行。”

    “老夫看你顺眼,这里有两招基础剑法,你若学会了,倒是可能有机会入派,不收你学费···你学不学?”封林晩抛出了诱饵,同时也是试验眼前这个少年的机会。

第二百四十五章天赋() 
说一千,道一万,江湖讲的是拳头。

    封林晩提出要教唐词学剑,为的就是看看他的天赋。

    唐词又摸了摸自己藏在内衣里的五文钱,终于还是下定决心点了点头。

    他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如果不能加入天下武宗,很有可能饿死。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跟着封林晩,二人转转悠悠,又走到了天下城的外围,一处较为僻静的小院。

    院子里荒草丛生,只有一条小路勉强行人。

    倒是后面的三间瓦房,收拾的还算妥帖。

    封林晩平日里当然不住这里,只不过算命先生这个身份,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合适的‘由来’,这小院算是一种身份的附加品。

    从屋子里取出一把铁剑,然后拔出长剑,站在小道上。

    “剑,乃是兵器中的君子。”封林晩长剑一扫,锐利的剑锋,割断着周围的草叶。

    “凶猛不如刀,沉稳不如棍斧,强势不如枪戟,走的却是中庸之道。唯有一刺,最能显示剑之凶险。”

    说罢之后,封林晩笔直的刺出一剑。

    这一剑精准的掌握了快很准三字要诀。

    剑锋之前,一片花瓣被瞬间刺破,而花茎上的整朵花却未曾受损。

    “刺,是所有剑法中,都绕不开的要诀,练好了这一招,天下剑法,先无师自通一半。有些人,一生甚至只练这一刺,练到快过所有人,就能成为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封林晩故意说着某些容易误导人的鸡汤,想要试探唐词。

    唐词接过封林晩递过来的剑,手上一沉,似乎是没有完全接住,手臂有些下松。

    “基础···等于零,而且天生筋骨也谈不上好,不过···无妨!”封林晩对此并不在意。

    他倒是要看看,这唐词能否在顷刻之内,就将这一刺练好,练出点摸样来。

    歪歪斜斜的,一剑刺出。

    自然···毫无建树,可以看得出来,唐词这一刺,原本是对准了一株草茎,却歪歪斜斜的偏离原本的方向,距离那草茎,压根有数寸远的距离。

    微微一笑,封林晩放任唐词继续在原地练习,自己回到小屋前,拖出一条躺椅,整个人烂泥一般躺上去。

    时间静悄悄而过。

    等到了日落时分,封林晩起身再看时,唐词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那平凡的一刺,压根没有多大进步,谈不上有什么速度和准头,距离狠辣,就更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我记得,之前分身教导苏修,苏修明明是久病之身,不过是筋骨刚刚健壮一些,一套追风落月剑法,看了一遍,便能完整施展,不过三日便窥得门径,颇有造诣,半月不到便已然与那些练习这门剑法十几年的剑客斗的不相上下。相比之下···这唐词的天赋,是不是有些太渣了?”封林晩扣了扣眉毛,一瞬间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人。

    但是这种怀疑,很快就被封林晩自己否定。

    当他不再用肉眼去看,而是用自己的灵觉去观感时,他能够感觉到,唐词那恐怖的···连他自己都不知晓的进步。

    “这···卧槽!”封林晩真的被惊呆了。

    唐词的这一刺,依旧歪斜的不成摸样,若是与人交手,一瞬间就会被人刺死。

    但是封林晩看懂了他正在做的事情。

    他并没有照搬和学习封林晩那一刺,他正在调整、解读以及···归纳、进步。

    封林晩那一刺,无论是身形、角度,出手的姿势,都是属于封林晩的。

    唐词固然可以学习,照搬之后,得以快速进步。

    但是他似乎是本能驱使的没有这样做。

    就像普通的幼儿园小朋友,老师告诉他,一加一等于二,小朋友稍微注意点,也就记住了这个结论。然后以此为基础,迅速的掌握基础的数学加减算法。

    而唐词···他不仅记住了结论,他还在想要分析,想要求证。

    他想要证明,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这就很变态了,关键在于···他不是原地踏步,而是真的有成效,有进步,虽然缓慢。

    唐词那不断刺的歪斜的一剑接着一剑,庸人见了自然大大皱眉,只觉得此人愚钝不堪,不可造就。

    但是封林晩却懂得,他是在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论证一剑刺出的最佳角度,以及最适合他自己的刺剑方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封林晩忍不住说出了马说中的一句话。

    其意为,一匹日行千里的骏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物。

    然而,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因为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反而要像普通的马一样奔跑,都做不到了。

    毫无疑问,唐词就是这样的千里马。

    他没有苏修的本事,一遍便学会一门高深的剑法,数日就修炼到极为精深的地步。

    只怕,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招直刺,就足够唐词练好久。

    但是不一样···基础不一样啊!

    苏修那属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所有的优秀,都源于当初创造那些强大武学者的优秀积累。他只是将前人留下来的遗产,进行了不错的发挥。

    而唐词···他从一开始,就是在大道独行。

    他虽然借鉴了别人的道路,却从一开始在找自己的路。

    看着不断尝试的唐词,忽然封林晩也有了某种感悟。

    “我坐拥星河时代的资源,拥有无视第一戒的金手指,那么多强大的法门可以供我挑选。但是我又何尝不是另一个苏修?或许这第一戒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让星河人族不要故步自封,要不断的进步。更是为了找到那种,能够借鉴万千大道,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