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原生种-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察觉到飞剑袭来,所含力道不过寻常,杨啸云心中道一声果然。

    “不过就是一些鬼蜮戏法一类的手段,却假借了剑仙之名,旁门左道···难成气候。”杨啸云心想。

    不过虽然瞧不上,但是这飞剑不仅灵活难缠,并且剑锋锐利之极,剑身坚硬非凡。杨啸云也不敢以血肉之躯硬接,唯有用掌力劈空而击,如此周旋下去,难免会有内力不济的风险。

    杨啸云知晓,有这酒剑仙在暗中牵制,他今夜之行再难有所成,便冷笑一声,拍开飞剑,脚踩着树梢划破夜空,扬长而去。

    等到杨啸云走了,封林晩才带着还害怕的有些发抖的嘉政帝从暗处走出来。

    “国师!为何不将他留下?”嘉政帝稳定了一下情绪,这才抖着发白的嘴唇问道。说这话的时候,他毫不掩饰自己凛冽的杀机。虽然看起来,像是任由封林晩和杨啸云支配的傀儡,宛如羔羊。但曾经···他也是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真正帝王。

    封林晩斜眼看了一眼嘉政帝,对于这厮心中的没点哔数,完全表示了全然的鄙视。

    “杨啸云不过是跗骨之蛆,鞑靼人才是过江的猛龙。杀了杨啸云,谁又能替陛下您抵挡鞑靼铁骑呢?”封林晩毫不客气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嘲讽道。

    杨啸云虽然似忠实奸,但是他本事还是有的。

    鞑靼人擅长骑射,来去如风,不可与之决战于旷野。

    杨啸云便不断的堆高阳城城墙,四处修建四通八达的密道。

    以城墙之高,抵御鞑靼人的弓马骑射,以密道之矮小、险阻,用来偷偷运输城内所需一应物质。即便是有些密道被鞑靼人得知,但是只要下了马,失了拉开距离远战的机会,闯入密道的鞑靼人,就远不是一直埋伏在密道里的大批江湖中人的对手。

    整个阳城,简直就像是杨啸云本身人格的一个缩影。

    表面上是宏伟、磅礴、阳刚、铁骨铮铮的摸样,用那不断斑驳的城墙,抵御着来自鞑靼人一波又一波悍不畏死的进攻。

    暗地里,却是阴暗、矮小、曲折、四通八达,网络一切的密道。偷偷做着暗杀、传递情报、转运物质的等等阴暗行动。

    他已经与一座城结合在了一起。

    杀了杨啸云,对于身具百年先天真气的封林晩来说,或许还是要费点手段,却也没有那么难。

    但是,就封林晩的利益而言,杀杨啸云百害而无一利。

    封林晩要的是什么?

    信任值···还有收集文明讯息。

    推广‘酒剑仙’这个人物的真实性,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如果阳城失去了杨啸云的坐镇,那么阳城被攻破,也就近在眼前。这也就代表着,封林晩之前的一番心血,全都付诸东流。

    而收集文明讯息,就更需要杨啸云的号召力了。

    有他这个武林盟主在,阳城内几乎集结了江湖上过半的各式武林中人,对于封林晩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大宝库。

    随便到街上走走,碰到几个正在切磋的江湖中人,就能收集到一些武学的残篇。

    倘若杨啸云死了,那就是树倒猢狲散。

    破城在即,大部分的江湖中人,即便是有一腔热血,只怕也以自保为重,一旦各自都散落江湖四处,封林晩再想收集大量的文明讯息,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杨啸云都还不能死。

    就像封林晩一开始规划的那样,三足鼎立···三角形的平衡是最为稳定的。

    也是对他最有利的。

    嘉政帝听了封林晩的‘解释’,无奈之下,也唯有一阵叹息,觉得憋屈无比。他不是被封林晩说服了,而是他无能为力,他差使不动封林晩。

    杨啸云的威胁如鲠在喉,他不除不快。

    但是此刻却又非要依仗他不可,作为一个习惯‘为所欲为’的皇帝,嘉政帝满心的抑郁,难以言表。

    看着拂袖而去的嘉政帝,封林晩眼中的轻蔑更甚。

    皇帝···呵呵!自以为一人之江山,得祖宗之社稷眷顾,便可为所欲为的皇帝,基本上都没什么好下场。

    站在权利的顶峰,却看不清权利的真相。何其可悲···!

    封林晩收回视线,握了握自己的拳头。

    “所以我追求的永远不会是权利,而是真正的力量。唯有将所有的荣耀和辉煌,皆归于自己。才能真正的做到任性任我!”

    “聚众而行,平衡各方,看似可以将零散的力量凝聚为一体,获得庞大的资源和利益。但却宛如沙滩上堆砌的沙堡,只要微弱的一点风浪,就会将一切拍散,烟消云散···。”

第三十六章论绝世神功的诞生() 
杨啸云被封林晩逼迫而走,势必不会善罢甘休。

    不过他也是个聪明人,不会如同野狗一般死缠烂打,在找到发出致命一击的办法前,断然不会再轻举妄动,反而会做出一些令人麻痹、大意的行为,以让封林晩或是嘉政帝放松警惕。

    而这段空白的时间,封林晩可不会白白浪费。

    毕竟他的时间是很宝贵的。

    所以很快的,在嘉政帝的帮助下,一条消息迅速的在阳城中流传,甚至通过通往城外的密道,以及一些隐秘的传递消息的办法,风传到了整个江湖。

    阳城内,一间茶馆中,此刻还能坐下来精心喝茶的,基本上都是江湖人。

    茶馆内一阵细声交谈中,突然就听有人大声说道:“妖师李剑臣,这回怕是有什么阴谋诡计。他扬言有一部奇门神功,欲选有缘之人传授。但是却并未说明是何等神功,何人所创,所传。大家想想看···即便是真有这样的神功,谁又会轻易拿出来示人?更别提传授了。总之···我觉得有诈。”

    说话之人眼神微微闪烁,显然是别有用心。

    杨啸云在江湖上的名望、地位无需多言。

    知道是封林晩在和他作对后,便安排一部分人在江湖上散布不利于封林晩的谣言。即便是封林晩其实什么祸国殃民的事情都还没做,就因为投靠了嘉政帝,便凭白多了一顶‘妖师’的帽子。

    不过,封林晩若是知晓了,定然会感叹杨啸云真是个大好人。

    即使多出一百个知道他‘酒剑仙李剑臣’名号的人中,只有一个人相信他,真的拥有剑仙之能,那也是血赚。

    杨啸云花费代价,帮他做宣传,这是何等的热情好客,古道热肠?

    就凭这一点,封林晩也要送他一顶帽子,以作回礼。

    “且不妨去看看,反正就在两天后,于群英阁中,我等不妨一探究竟。我便不信,这众目睽睽之下,这妖师还能搞出点什么古怪来。”又一人显然有不同的看法。

    看热闹是人们的天性。

    而且也别小瞧了朝廷的宣传力量,哪怕这个朝廷本质上,已经快要约等于无。但是有些潜在的软实力,软职能,在保持一定秩序的地方,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这也是封林晩选择去找嘉政帝‘谈判’的理由之一。

    这边许多江湖中人还在讨论不休。

    另一边,封林晩却已经制住了第六波企图前来‘打劫’的江湖人。

    江湖中人大多轻蔑权威,目无法纪。

    封林晩说两天后,要在群英阁举行一场群雄聚会,从中挑选有缘人,传授奇门神功。

    不少江湖人,却入耳的只有最后四个字,至于前面的内容,大多选择了忽视。

    有神功?

    好嘛!等什么等?直接上门去抢!

    这才是江湖人的侠骨风范。

    通过殴打那些自信心十足,企图上门抢劫的江湖客,封林晩这里又收集到了一大堆层次参差不齐的武学讯息。

    一些软骨头,更是在封林晩的威逼下,将自己所学的武功,尽数交代出来,未曾隐瞒。

    虽然即便只是残篇,封林晩也能去大罗殿补全,但是那需要花费源能点。这个时候,能省下一点,就省下一点。

    毕竟,所有的百万富翁,都是从抠门开始的。

    额头上几乎就要刻上贫穷两个字的封林晩,对负责看守牢房的牢头又多交代了几句,于是牢房内再度响起了鞭挞和鬼哭狼嚎的声音。

    封林晩小小的一招抛砖引玉,就让众多江湖中人闻风而动。

    而封林晩则是更加快速的开始收集不同的武学讯息,积累资本。

    “计划还是要变一下。所谓的奇门神功,本来只是发出去的子虚乌有的谣言。用来把快要变成一潭死水的江湖,给搅的再浑浊一点,让我多一些机会收集文明讯息。只是,以我的特殊性,即便是这个世界原本所有的文明讯息,都被我开发完全了。它也并不是废弃无用···。”

    “所以,倒也无妨真的传出一些源自不同武学体系的武功,试试看它们融入这个世界后,会不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变化。”

    “依照这几日观察,这个世界的武功,基本上都倾向于内力、招式结合,然后厚积薄发的路子。算是中规中矩,虽然也涉及一些玄妙,却也只是浅尝辄止。但如果我将,一些精神类武学的修炼法门,在这个世界宣传开来,会不会达到精气神三宝归一的效果,让这个世界的武学文明层次,上升一个台阶?”封林晩心中做着计算,已然有了决定。

    “这么一来的话,我倒是要将故事编的完整一点了。毕竟一部毫无来历的所谓神功,可远比不上一门出身不凡的神功来的抢眼。”

    想到这里,封林晩就觉得,当初自己第一次来这个世界,便巧借道传天师的名义诈骗一波,实在是太浪费了。

    根据封林晩的了解,当初被他坑了一把的杨啸云,最终以请出道传天师现身解说,从未有过什么师弟,而告终。

    毕竟当初封林晩说道传天师已死,只是他一家之言罢了。

    此刻,封林晩也不清楚,杨啸云究竟是真的请出了道传天师,还是只找了某个擅长易容之术的江湖中人,假扮成道传天师蒙蔽世人,以解除麻烦。

    这些都不是追究的时候。

    真正的问题在于,已经用过一次的手段,再用第二次,难免会引起江湖中人的猜忌,反而折损了效果。

    所以···这个故事,他必须自己来编。

    不过幸好,他现在是大庆国师,还有大庆皇帝可以利用。

    要编一个故事,那也是现成的。

    于是,不多时,便又有行宫中的内侍,出门采买之时,不小心漏了口风。

    这才泄露的口风,便在一股神秘力量的干涉下,迅速的传遍了整个阳城。

    “听说了吗?八十年前,曾经名动江湖的那位痴状元,曾经读遍了天水阁内的三教藏书,在翰林院里闭关三十载,编撰了一本惊天动地的绝世武功。这门武学,包含了天下武学都不曾解释的武学至理,堪称武道之祖。”

    “这我也知道,相传当年的痴状元刘怀安,年纪轻轻便学富五车,貌比潘安。他中状元,跨马游街那一天,从两侧的阁楼上,抛下来的绣球,洒满了整个庆安的青龙大街。只可惜,他却只痴恋他的结发妻子,不肯攀附权贵。于是就被当时的宰相发配到翰林院当编修,负责修书。这编修工作一做就是三十年,从一个前途无量的状元郎,变成了一个泯然于众的普通老翰林。”

    “没想到,他竟然还有这样的际遇,看来果然是有才能的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掩盖其光芒···只是不知,这位状元公,用三十年时间所创的神功,究竟是何摸样。”几乎还是相同的地方,各方江湖中人,交流着各自得来的消息。

    故事通过不同的嘴,不停的加工,越来越真实,也越来越有鼻子有眼。

    到了后来,甚至连一开始,保持绝对质疑态度的杨啸云,也似乎有点踟蹰,是否那位曾经名满庆安的状元公,真的创造过这样一门惊世骇俗的绝世神功。

第三十七章如何锄倒墙角(求推荐、收藏)() 
即使时间再紧张,也不能操之过急。

    古代不是讯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封林晩需要留下足够的时间,等待事件的发酵。

    一件事的最终成因,往往由无数种细小的过程组成。

    作为策划者,封林晩能够做的,只是开头···然后等待即将来临的结尾。

    主导事件完美发展的力量,很抱歉···他并不具备。

    难得的闲暇时光,封林晩决定做一些有趣的小事。

    比如,他现在就到了听雨轩。

    这是一间十分雅致的茶楼,阳城内的文人雅士们,即便是在城外交战最紧张、激烈的时候,也不肯丢了自己的风度,缩衣节食也要到此地听雨闻萧,品茗下棋。

    巧妙的利用水车结构,引山泉不停滴答屋檐,造成的清脆雨声中,那些无法饮酒醉生梦死的人们,仿佛可以借此麻痹自己,在水色的朦胧,与茶香的渺然中,看到那早已破碎,只余留在残梦里的庆安。

    奋起余勇,直面惨淡的,毕竟只是少数。

    更多的人,宁愿选择龟缩起来,将自己封锁在一方小天地里,在刀斧加身之前,依旧做着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然,这样的人,尤以多愁善感的读书人居多。

    而现在阳城里,过半的读书人,都是大庆旧臣。他们虽然已经都没有了什么权利,却依旧掌握着各自的消息渠道,以及许许多多关于大庆过往的内幕、隐秘。

    大庆三百多年的国祚,掩盖了太多的真相,也埋藏了太多的秘密。

    而这些秘密里,有些随着时间的消逝,早已毫无用处。而有些,却依旧存在着不可否认的价值。

    当然,即便是文人们聚会之处,现在讨论的,似乎也还是当年那位状元公所著的所谓绝世武功。

    只是与江湖中人的向往、感慨甚至是贪婪不同,此处大多文人们,都抱着一种痛心疾首的态度,认为那位状元公,即便是仕途不顺,也不该如此自暴自弃,竟然钻研武学,与匹夫之流为伍,堕了清名,毁了名节。

    负责招待的,都是一些清秀淡雅的女子,衣着朴素而又整洁,淅沥沥的雨声中,却偏生让此地显得有一种格外静谧的氛围。

    不多时,文人们讨论的大部分话题,都被整理起来,送到了听雨轩的深处,一间素雅的阁楼中。

    没多少人知道,听雨轩就是杨啸云的夫人,女诸葛司徒慧云所立。

    这座明显不符合当前阳城局势的茶楼,就是她帮助杨啸云收集各种有用情报的场所。

    大庆一朝的‘遗产’,可不仅仅只是他们的军队,以及残余的那点‘名义’。

    还有更多的东西,留待挖掘。

    司徒慧云眼下所做的,就是为日后杨啸云真正起事,所做的各种准备。

    比如现在为止,她便已经通过这座听雨轩,从哪些文臣们口中得知了,大庆朝曾经藏过三个军械库,其中不仅有一些精良装备,还有许多金银钱粮。依照说辞,参照地图推断,甚至可以大致锁定范围。

    更有许多王公贵族的墓葬之地,这也是以后争夺天下时,获取军饷的好去处。

    而此刻,司徒慧云对于上传过来的大部分情报,都不甚在意。

    她最关注的,唯有那就在黑瓦之下,无视飞溅进来的片雨,独自一人,借地饮酒的男子。

    大庆最新所封的国师···酒剑仙李剑臣。

    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就占据了太多视线和关注的人。

    他的存在,总是那么的吸引注意力。

    但是他的过去,却又宛如空白,完全无迹可寻。

    至于李剑臣一说···以司徒慧云的聪慧,自然不会相信。

    今人假借古人之名行事,早已有之,不足为奇。

    许多传记、话本中传说的不死仙人,其实也都只是,一个家族,或者一个特别的流派的主事者,全都沿用了一个名字而已。

    比如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勾魂殿锁魂使者···单白衣,单白衣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种传承,类似于掌门、帮主一类的头衔。而并不是单白衣这个人,真的可以活上好几百年。

    想了想,司徒慧云走下了阁楼,朝着‘李剑臣’走去,她必须试探这个人的深浅。

    其他的人,都是相伴饮茶。

    茶越喝越苦,口中的苦与心中的苦连贯在了一起,自然相互之间大倒苦水,给了她收集情报的机会。

    而这个李剑臣,却是在独自饮酒。

    酒入豪肠,未曾有半点醉酒之意,若无人引导,怕是难有只言片语的透露。

    “陛下的醉仙都,如今就只剩下三坛,昔日陛下愿全送给我夫君,他却不愿饮酒而误事,拒绝了陛下。不曾想,今时今日,陛下却将酒转送给了国师。看来国师确实是有过人之处。”银铃清脆,宛如少女般的嗓音,在封林晩的耳边响起。

    封林晩却仿佛毫无感触,头也不抬,只是眼神迷蒙的望着雨幕道:“名酒如美人,辜负不得。”

    说罢之后,再无言语。

    仿佛站在他身旁,与他说话的,不是当今武林中,最为亮眼的那一颗明珠。

    即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是司徒慧云的美丽,依旧毋庸置疑。

    哪怕是她那两个女儿,也只继承到了她的美貌,却无法得传眉宇之间,那聪慧自然的韵味。

    真正惊世骇俗的美人,依仗的从来都不止是皮囊。

    面对封林晩的冷淡,司徒慧云没有半点的失措或者不自在,她就站在原地,就已然是这不间断的雨色里,最潋滟的风景。

    两人都没有说话。

    但是彼此都该清楚,这就是一场交锋。

    四周并不是静默无人。

    那些文人们八卦起来,比普通黎民百姓更甚。

    司徒慧云是杨啸云的妻子,封林晩是嘉政帝新封的国师,他们这么仿佛并肩立着,本身就可以给予人无限的猜想和揣测。

    这个时候,谁又会因为心中介于世俗的压力放大,而忍不住先开口?

    封林晩毕竟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他会比司徒慧云更加的不顾世俗。

    这是他的优势。

    对于封林晩来说,有一些‘古语’里,将处对象,唤作‘钓妹’,这钓之一字,用的确实精妙。

    看似俗气,却道尽了个中滋味。

    凡事皆有策略,都讲手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