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女匪-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了。”

王瑶儿的目光早就落定在了这名老者的身上。虽然这名老者的目光朗清,精神头也是挺好,但是这仍旧掩盖不了他年长的事实。为他着想,也是出于好意,王瑶儿也开口说道:“大爷,我看你这身子骨虽然硬朗,但是上阵杀敌你恐怕吃不消,我看你还是。。。。。。”

“小娃娃,你可不要小瞧人了。虽然上阵杀敌我是比不过年轻人,可是论到出谋划策,治理朝纲你们可比不上我。”这名老者朝着王瑶儿看了看,对上他的眼眸,王瑶儿只感觉这个人的感觉很正,给人一种浩然正气的感觉。

“小娃娃,你还是赶紧带我去见你们的首领吧。别看你们现在虽然顺风顺水,一路丰顺的,可是如果你们继续在这么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你们也就会大难临头了。。。。。。”沉吟了片刻,这名老者又叹息的低估了一句。

几句话就把王瑶儿说的一愣一愣的,这老人究竟是谁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口气。

不过好像有本事的人架子都是挺大的,看到这名老者,王瑶儿不禁联想到以前在历史书上看到战国时期的谋士。莫不成这名老人真的是有天下之才?

思考再三,王瑶儿还是决定带着这名老者去见龙子俊。

龙子俊一听王瑶儿说来着可能真的有本事,自然也不敢懈怠。他把这名老者引领到一处安静的厅堂里,然后又极为恭敬地为这名老者堪上了一盏茶。瞧见这老者目不转瞬的望着自己,这才出声问道:“老人家,你说我们很快就会大难临头。不知你是什么意思?”

谁知这名老者竟然如若未闻,而依旧是盯着龙子俊再看。一双清明的眸子也渐渐地温和起来,就好像是在看着一个故人。

龙子俊见他望着自己不言语,只好出声道:“老人家。。。老人家。。。”

“年轻人,你叫什么?”这名老者忽然开口问道。

龙子俊如实答道:“我叫龙子俊!”

“哦哦。。。。。。”老者的脸上漏出一抹失望之色,心中暗暗的嘀咕:“像,真的是太像沈亲王了。”

龙子俊试探着问道:“老人家,你怎么了?”

“哦哦,没什么。只是我突然想起了我的一个故人。”老人似是回忆到往事,意味深长的叹息了一声。

“年轻人,我听说这支军队是你拉拢起来的。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发展成现在的势力。不简单啊,真的英雄出少年啊”老人悠悠的叹道。

龙子俊朝着一边的王瑶儿展出一抹不好意思的神色,他心里清楚的很,这支队伍之所以能这么快点成长,壮大。王瑶儿功不可没。

“不过。。。,虽然你们现在是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可是接下来你们打算怎么做呢?”老人话锋一转,突然把问题抛给了龙子俊。

“接下来。。。接下来肯定是要抵御蛮族人。我么在蛮族人的身后搞了这么大的动静,蛮族人又怎么能轻易的放过我们?”

“打败蛮族人之后呢?”老人由固执的问了一句。

“之后?”龙子俊稍稍楞了一下,是啊,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如何把蛮族人驱离沈唐,可是把蛮族人赶走,剩下的事儿他的确还没来的及考虑。

如今他们这支军队已经成了气候,到时候把蛮族人赶走了,沈唐的大军会把他们当做谋反的叛军一样处置。那个时候他们在怎么办?继续出兵,争夺沈唐的大权?那样下来,他们岂不是叛国贼了?

看着龙子俊眼眸中的恍惚神色,这名老者双眼微眯,撸着胡子道:“这就是我来这里的目的。”

“方才在进来的时候,我四周稍微的打量了一下。你们军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士气也很高涨,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你们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管理制度。手上既然有了队伍,那你可就是一方大王。所以你要完善军队制度,你要真的把他们当成你的部下。而且将官制度也要规范,小将,中将,朗将,大将这些都要分化的清清楚楚。不能凭借着兄弟感情意气用事,而你就是这片土地上的大王。你所占领的土地那些都是你的国土,土地上的老百姓就是你的臣民。你就是这片土地上的统治者。”

龙子俊呢喃道:“大王,国土,臣民?照你这么说,我岂不是这片土地上的小皇帝?”

“大王,只要你愿意,别说是这块小土地上,就算是偌大的沈唐,也会臣服于你。现如今的沈唐朝廷根基腐烂,朝中上下也已腐烂不堪。大王为何不取而代之?”

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乡

“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

龙子俊失神般的呢喃了几句,脑海中过往的画面犹如宣纸上的画面一般一幕幕的浮现在脑海里。

那一天,一向在自己心目中是“神”一般存在的父亲被突然闯进的盔甲士解押而去。阿娘狼狈不堪的哭喊声,下人们仓皇失措的眼神。。。。。。几天以后,自己就听到了他在狱中被折磨致死的消息。而朝廷给父亲的安插的罪行是谋反。

谋反?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阿娘顾不得伤心,当天晚上就仓皇收拾了东西,想要逃离皇城。不料,马车还未行出皇城就被掩藏在城楼处已久的兵卫们捉拿下。而几天之后的再次相遇竟然是在断头台上。

亲王府上上下下都没能够逃此劫难,可是偏偏自己刚刚迎娶的妻子却不在这断头台上。从别人的嘴里自己得到了答案。原来,就是自己刚刚迎娶的妻子联合他的父亲上书朝廷,言告沈亲王一家谋反,朝廷才会有如此的举动。

自己那是恍然觉得天都快要塌下来了,自己将快亡命,可老天爷为什么偏偏告知他真相,让他的心又平添煎熬?

上天有好生之德,就在自己闭上眼睛,想跟着身边的其它家人一样离开人世时,他竟被一伙山匪救了下来。从那以后,自己就随着这群兄弟们来到了偏远的小山村。在沉着思考了一些时日后,自己摒弃了原先的姓名,改名为龙子俊,从此以后安居在二龙山。

刚刚逃离的那些时日,龙子俊无一时刻都不在想着报仇。可是因为检举有功,他的岳父已经被封为了晋王,财大势大根本就不是二龙山的弟兄们所能够打击的。所以他只好放弃自己心中疯狂的想法,而且他也不愿意让这群兄弟们为了他去送死。

自己从逃离的那一刻,自己就一直把晋王和他那个娇柔美丽但却心如蛇蝎的的女儿当成自己的仇人。不过现在看来。如果当时的皇帝能仔细的巡察此案,自己一家有怎么会遭受如此迫害?

造成自己如此下场地除了晋王还有孝义皇帝!

想到这儿。龙子俊的眼眸中陡然升起一抹寒芒。

“大王,沈唐朝廷其实已经名存实亡。自从孝义皇帝死去以后,小皇帝孝文皇帝继位,孝文年幼,根本无法把持住朝纲。朝廷上的政务实则是落实在其他几位奸臣的手里。大王取而代之,是解救沈唐天下百姓与苦海,并不是违拗三纲五常。”眼看着龙子俊还有些犹豫。老者又为龙子俊添了一把火。

“老人家,你究竟是何人,为什么会对如今沈唐王朝如此了解?”听完老者的话,龙子俊心下一动。为何这名老人会对沈唐朝中之事如此熟悉。

“大王,我姓秦名甚。”老者脸庞上升腾起一抹悲伤神色,旋即又悠悠道:“就在不久之前,我还是沈唐王朝的一员大臣,可是因为进言反对求和得罪了朝中的那些奸佞。就被皇帝驱逐出朝。沈唐王朝已经令我寒心了。正是因为我在朝廷中呆过,所以我才知道沈唐这尊虚晃的架子背后是何等的溃烂腐朽。”

“就在我被赶出朝廷的那天起,我就知道蛮族人迟早会把沈唐攻下来,但我不算做亡国奴,所以我准备找个深山老林。与世隔绝的地方隐居起来,可是后来,我知道了你们这支起义军的消息。从别人的口中,我知道了你们一再收复被蛮族占领的城镇,势力也不断地在壮大。我心想,没准你们就是改变这个时代的变革者,所以我就不远万里的从皇城赶到这里,目的就是想劝解你顺应天下大势。”

龙子俊愕然了半晌,忽然站起身来上前去握住了这名老者的手。(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秦官人,难为你不远万里前来此处为我出谋划策。我龙子俊就依你所言,以解救整个沈唐为己任。。。。。。”

秦甚嘴角一裂,苍老的脸上漏出了一抹会心的微笑。

有了秦甚的帮助,起义军的阵营就又规整了起来。龙子俊自封为王,龙大,巩强以及一些起义军的最初参与着也纷纷被赋予了官职。这些山匪汉子们做了大半年的土匪,没想到一不小心竟然还能混了个官职当当。各个无不万分欣喜,打今儿起,他们也算是洗白了自己不太能拿到台面的历史。

龙子俊在郾城称王的消息也很得周边百姓们的拥护与爱戴。龙子俊依照秦甚所说,降低农民百姓赋税,大力发展农业,鼓励商业的发展。这一系列的举措更是受到老百姓们的拥护。

这些百姓们一般是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爱国情操,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小家,谁能让他们的日子过得舒适,他们就拥戴谁。而龙子俊的做饭正是符合百姓们的切身利益,所以很得老百姓们的支持。

龙子俊现如今的性质就如同以往沈唐王朝里的藩王一样,虽然他有取代沈唐,自己称皇的念头。但是如同秦甚所说的,他现在还不能太过高调。因为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所以他只是自称为王,虽然是王,但是在这片土地上,龙子俊也宛如这里的土皇帝。

一切的措施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郾城等附近在起义军手里的城墙越筑越高,粮仓里的粮食也越来越满。老百姓也愿意为起义军出资出力,手上有钱了,龙子俊,王瑶儿就和秦甚商量着用着一大笔钱为起义军里的将士们定制盔甲,兵器。一切也逐渐的走上了正轨,起义军的势力也越来越强。

青阳村依山靠河,地势偏僻。就在三阳镇,郾城等这些大型城镇闹起义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青阳村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安逸。就像是一片永远不受战火波及的世外桃源,有着属于它特有的那份特质。

压实的泥土路上散发着一种特殊的泥土味道,道路两边盛开的花朵也在空气中酝酿着一种醉人的清香。夕阳西下,黄灿灿的光束为道路两盘的花朵镀上了一层特殊的金色,就像是来到了一片油菜花地一般。

王立国一行五人现在就走在如此这般充满着意境的小道。可是现在他们却没有欣赏美景的雅兴。萦绕在他们脸上的是一种淡淡的愁闷,算上三郎和六郎,他们一行五人就这么静静的走着,全程也没有一点交流。

在外半年,好不容易回了乡。就算是发生了天大的事儿,也应该是开开心心的才是。但是他们的确开心不起来,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发生了天大的事儿。

他们的马帮被人给劫了。

走马帮的人竟然能被人把货给劫了,这就像是做生意的人摊子被人给砸了。他们是靠着马帮吃饭的,生意都被人家给砸了,又怎么会开心。

几个人锤头懊恼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上也有些好久未见的老乡在跟他们打招呼。这时他们会艰难的摆出一点苦涩的表情,也算是跟着老乡打招呼了。就这么走了半晌,几人总算是瞧见了自家的院子,在王家的门口,王老爷子正坐在门前的柳树下。

老爷子并不知道他的儿子和孙子们今儿回家,所以在看到王立国,王立业,王立家。。。的时候,老爷子苍老的脸上漏出一份惊讶的神色。惊讶过后,一抹狂喜之色浮上脸庞。

“儿啊。。。你们。。。你们回来啦?”

“爹。。。”

“阿爷。。。”

“回来好啊,回来好啊。。。”年纪大了就向往家庭的团圆,老爷子在看到儿子,孙子们后,整个人都激动的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三郎抬头看了看阿爷,见他双目浑浊,面上皱纹横生,比离家前相比,明显的又多了几道。斑白的头发也稀稀疏疏的。三郎心中一酸,一个声音油然在心中升起——阿爷老了。

“老伴,老大媳妇,老二媳妇,老三媳妇。。。。。。都赶紧出来,老大他们回来了。。。。。。”王老爷子带头走在前头,刚进门,就扯着嗓子开心的喊道。在他这一通喊声后,上房两边的几间屋子里的房门几乎同时打开了,孙氏,张氏和赵氏皆打开房门走出屋子。见到院子里多出的几道熟悉身影,皆是一脸欣喜的跑到他们相公的身前。

“对了,儿啊,你们这次走马帮可还顺利吗?”王老爷子欣喜过后,这才想起来询问他们走马帮的事宜。

听了老爷子的问话,王立国等人脸上有些慌张。王立家见大哥和二哥都不说话,这才犹犹豫豫的道:“爹,我们这次的马帮被人劫去了。”

“劫去了?”王老爷子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走马帮的靠的就是个名声,你的马帮要是经常被劫,没有混个好名声的话,往后谁会找你去跑马帮?

王老爷子自从归隐山村后,自己这几个儿子可算是继承了他马帮舵主的称号。可是一连好几次,他们都的货物都被山匪,强盗给抢劫了去,怎么这一次又失手了?

“你们可知道是什么人抢了你们的货?”王老爷子满布愁云的问道。

“爹,这次抢我们的不是山匪。而是。。。蛮人。。。。。。”

第三百一十二章 周氏当道

“蛮人?”王老爷子惊愕呢喃一句:“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蛮人当道,你们就不知道要去避开他们?”

听到这话,王立国和王立业把头垂的更低了。

沈唐如今残垣破败,国土也被蛮族占领的四分五裂。晋城的柳老爷子为此不得已放弃了许多被蛮族人占领的生意地点,所以留下的生意地点也都是马帮比较好跑的,货物也比较好运的。但是途中王立国和王立业怕麻烦,为了省路,他么不顾许多人的反对,一意孤行的要求马帮队伍行走临县,这临县可是被蛮族人占领的地方。他们还本曾想趁着天黑,侥幸的运送过去。谁知半路上被一对巡夜的蛮兵给抢劫了去。

在下这个决定之前,王力家曾坚决反对哥哥们的意图。他们宁愿多走些路绕过临县也不愿意冒着危险去走这个捷径。但是,马帮的大权掌握在大哥手里,而且王立业也支持王立国的意见,王立家没有办法了,辩也辩不过他们,也只好随他们去了,结果果然就出事了。

王立家站在一旁闷不做声。虽然这次的失误是大哥和二哥造成的,但是他明明已经意识到了危险却没能及时劝解下他们,他的心里对此也是十分的自责。

“哎。。。罢了罢了。人啊不多吃点亏,又怎么能够成长?”王老爷子无奈的叹息一声,那双浑浊的老眼上闪过一抹失望的神色。人家都说虎父无犬子,可是自从老爷子归乡,他这几个儿子接过他的班,柳家马帮队已经和其它普通的马帮没有什么区别了。而像王老爷子那般十年之内从未丢过一次货的完美神话已经再也没有出现了。虽然他们领导马帮的才能很一般,但是晋城柳家还一直的聘用他们。老爷子知道这是柳家再给他们王家的面子,毕竟两家都已经是亲家关系,王立国不管再无能,可他毕竟是柳佳俊的岳父。

“对了,爹。佳俊跟我说,现如今蛮族人气焰旺盛。听佳俊的意思,好像是蛮族人快要打进晋城里去了。所以,柳家目前不会再跑马帮。”沉吟了半晌,王立国一脸艰难的开口道。

现如今天下大乱,别说是他们走马帮的了。沈唐上下,每天因为战乱关闭的商铺就不计其数。各行各业都处在一个经济萧条的低谷时期。可是不走马帮,他们打今儿起可就是地地道道的村里小农民。子孙们奔波在外,老爷子虽然也很担心。可是当他听到马帮这个行业做不下去了的时候,他的内心还是升腾起一股酸酸的意味。

“爹,现在蛮人闹的凶。等过了这阵。天下太平了。那时候我们在出村去走马帮去。况且三郎。六郎也都大了,也跟着我们学了很多。我们王家可不能把这门手艺撂下去。。。。。。”王立家看出了老爷子眼眸中的伤心不舍,安慰性的说了句。老爷子辉煌的一生可是在他走马帮的时期,所以没有人能够体会到老爷子对马帮的感情。或许正是因为这份执着的感情。老爷子才会从小就教导自己的孩子们如何走马帮,薪尽火传,一代一代的传接下去。

一听王立家这么说,老爷子的心情果然是轻松了好多。分开大半年之久的儿子们来家了,老爷子也觉得应该开心才是。拍了拍老三的肩膀,咧了咧布满皱纹的嘴角,老爷子笑道:“老三说的对,蛮族人在沈唐是呆不了多久的,等天下太平了。再重操起本行也不迟。哈哈。。。好了好了,你们刚刚回来,咱们也没有必要扯这些沉闷的话题,你们赶快进屋去,我让你娘招呼着去给你们做饭啊。。。”

儿子孙子们都回家了。周氏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他们常年在外,偌大的王家剩下她跟王老爷子以及三个儿媳妇。以前家里只剩下她和年幼的孙辈们的时候,周氏还能从孙辈们的身上找到一点权利感。可是自打秀儿,蓉儿,柔儿出嫁,王瑶儿跟小七又离开了王家。周氏就感觉自己在家的地位直线的下降,因为全家上下没有她能够使动的人了。

孙氏,张氏经常跟她顶嘴,每次使唤这两个懒人都把她气的不轻,虽然最终这两人碍于孝道的压力,最后都听从她的差遣了,可是她们那副捏着劲的派头明显是心不甘情不愿,气的周氏是一肚子的火气。

赵氏为人和善,为人也有点愚孝。所以还是比较差遣的。不过周氏经常会有些无理取闹的要求,老爷子见得烦了,也会出言制止她。好不容易逮到个好差遣的,偏偏还有老爷子撑腰。所以周氏的日子是越过越不顺心。

不过现在好了,儿子们可都回家了,那些媳妇们要是再不听差遣,也好有人去管管她们。

“老二媳妇,你挑点水去把门边的菜园子里的地给浇了。。。”

张氏皱了皱眉。门前的菜园子,赵氏前天才刚刚浇过。不过既然周氏下命令了,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的去做吧,免得晚饭时候又得听她破口骂人了。

张氏板着个青脸,岔岔的去后院拿起了竹桶。

“老大媳妇,你拿点钱去村里的人家买些鸡鸭回来,老大,老二他们回来也好解解馋。。。。。。”给老二媳妇派遣完活计,周氏还不忘在派遣派遣孙氏。

孙氏这人好吃,一听说买鸡鸭,她还是高兴的去做了。

“回来,你上哪儿去?”

周氏在院子里叉起了腰,叫住了那一头准备扎进上房的孙氏。

“娘,你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