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创造宇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连我都没有什么把握在耗尽书的所有纸张之前创造出一个有生命的宇宙。生命的诞生需要的条件太过苛刻,对于我所在的现实世界来说,根据弦理论,也可能存在着大约10的500次方个多元宇宙,所以生命的诞生几率自然更高,但是书里所能够允许的多元宇宙数量显然更少,即便我耗尽所有纸张,造不出有生命的宇宙的可能性也极高。
在我的沉思之中,第五次宇宙的创造开始了。
这一次的宇宙开端依旧类似于上一次,当宇宙的时间进行到70万年时,宇宙的平均温度再次下降到了3000摄氏度左右。不同于上一次的果壳状宇宙,这一次,整个宇宙都呈现为一团星云状,朦朦胧胧,物质的分布在宇宙大尺度上均衡,而在局部则表现为不均衡。
这是一团橙红色的云,越靠近宇宙的中心温度就越高,颜色也越接近白色,越是外围颜色则越黯淡。
“主人,恭喜你,你创造的宇宙中出现了较为稳定的氢元素与氦元素,比值为13比87。产生了形成恒星的条件。”蒂兰圣雪道。
“氢元素的比值有些小了。看来弱相互作用力小了点。”我不禁蹙起了眉头,在我所在的世界中,宇宙诞生时的氢氦比例为73:27。如果氢元素过少,形成的恒星燃烧的时间也不够久,产生生命体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把时间加快到形成第一代恒星。”
“是。”蒂兰圣雪微微颔首,而光膜外的宇宙也开始以快进似的速度演化,原先漂浮在宇宙中的抛出物与星云颜色持续黯淡,变成了淡淡薄薄的浅色红云,随着温度的持续降低,星云的中心出现了小片的低温区,在这里原先存在于宇宙中的片段状高密度碎片物质开始因为重力的不稳定而开始崩溃,向内坍缩,这个过程中,由于氢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弱相互作用力产生作用,从而而发生聚变,导致中心温度的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氦,并且放出一部分的红外线能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星云中心的高密度物质开始形成由气体、尘埃、星子、小行星或碰撞的碎屑堆积组成的花环状星周盘,从一定距离看,那就像是一个缓缓旋转着的气体漩涡。而随着星云中心的密度和温度持续上升,氘的核融合被引发,星云的中心越发明亮起来,第一代恒星的雏形出现了。这时候,整个宇宙中就仿佛亮起了一盏又一盏的圣诞彩灯,而随着恒星的形成,恒星周围的碎屑、小行星和尘埃等物质就像是火雨一般朝着恒星表面坠落而去,由于落入物质的角动量,恒星的表面火窜起了等离子束构成的热气体喷流,这些喷流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0万公里,绵延数个天文单位,甚至有的还会绵延数百万光年,喷流会清扫掉周围的气体和尘埃,形成两道反向的分子喷流,也就是双击喷流现象。
星云的核心的氢开始融合成为恒星,最原始的恒星已经诞生,这些达到静力学平衡的新生儿会按照赫罗图上的林轨迹运行,原恒星将继续收缩至林边界,这时候恒星虽然收缩,但是温度温度,一直达到开尔文…赫姆霍尔兹时标。
质量较小,那些小于0。5个太阳质量的恒星进入主序带,而那些稍重的原恒星,则在林轨迹的终点缓慢的塌缩,追随着亨耶迹,以水平的方式接近主序带。
数亿年的时间迅速流逝,而整个宇宙中的恒星则陆续出现,就像是海面上因为光线折射形成的闪烁光斑,无比的璀璨夺目。
而这一幕景象的见证者,只有我和蒂兰圣雪两人。
“宇宙诞生成功了?”我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宇宙,看着这个生机勃勃的宇宙,有一种恍如梦幻的感觉。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了异状。
因为,我发现在这个宇宙中,恒星之间的光线传递并不是呈现出一条条的直线,而是以弧线,甚至复杂曲线的方式行进的。
“怎么回事?光线的行走路线居然不是直线?”我再次皱起了眉,望向了蒂兰圣雪。
“正在检索……”蒂兰圣雪沉默了一秒钟,然后告诉我道,“主人,由于你创造的宇宙早期存在着大量的颗粒状黑洞,这些无处不在的黑洞导致了恒星附近的时空扭曲,从而导致了恒星表面发出的光线出现了偏离。”
“大量的黑洞……原因是?”
“原因是早期宇宙的高温高压状态持续时间较长,以及恒星氢含量过低,燃烧产生的核心压力无法支撑其自身的引力而导致坍缩的发生。”
“哎,大量的黑洞……也就是说,在这个宇宙中,时空曲率非常强,光线几乎都是以曲线前行的,是么?”
“从某个角度来说,是这样的。但是从光线自身来说,它依旧是以最短的方式前行着。就像出生在金鱼缸里的生物,会认为所有的光线都会取曲线路径的一样。”蒂兰圣雪如实道。
“高温高压持续时间太长……说到底还是因为空间的普朗克数值太小,导致时空标量场模型中吸引子解中的暗能量物态方程和能量密度比例表示的暗能量场势能解析函数的高斯曲线向中轴线的集中度太高,物质在空间上不容易发散,容易导致物质的聚合形成黑洞么……没办法了,重新开始创造世界吧。但是保留这一次宇宙的初始参数,拷贝一份数据,下次开始时在其基础上进行微调。”我淡淡地道。
“好的。数据已经备份。开始重新创世。”蒂兰圣雪抬起手,光膜外那绚烂瑰丽有着光线曲线行走路线的宇宙开始迅速地坍缩,坍缩的速度随着其体积缩小而越来越快,这就像宇宙暴胀的逆过程一样。
很快宇宙就坍缩回到了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初始状态,这是虚时间与实时间的分割点。
“这一次,把普朗克数值减小10的995次方个单位吧。”
“是。收回五号宇宙物质,恢复初始值,开始重新创世……”蒂兰圣雪用不变的语气吟诵着,宇宙的创造再次开始。
但是这一次,蒂兰圣雪却是创造出了一个连我都没有预想到的奇妙宇宙。
在一片高温之中,宇宙暴胀开始了,但是,当宇宙暴胀到了八十万年,开始形成氢元素和氦元素时,整个宇宙的运动却是突然间如同静止了一般,在各个方向上,除了匀速运动之外,居然再也没有其他的变化,更古怪的是,宇宙的体积居然开始随着时间的延长而缩小,宇宙中各种星云物质的体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但是星云中的物质相对距离的和分布状态却没有因为宇宙整体体积缩小而发生任何的变化。
章七 矛盾宇宙与耗散结构体
更古怪的是,当我的注意力投射到了两团朝着远处运动的高密度星际碎屑时,我注意到了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
在宇宙中,有两团橘红色的氢气组成物在黑暗中如同火球一般一前一后前进,前面的那一团火球飞行的速度明明比跟随在后方的那一团火球的速度要更慢,但是,速度更快的那一团火球却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速度更慢的那一团火球。
每当后方那一团速度较快的火球即将追上前方速度较慢的火球时,两者间的距离就会突然间拉大,导致两者间的距离重新恢复到一定的数值,然后后方的快速火球不得不再次在这个距离上进行追赶,但是一旦当那团火球快要追上前面那团较慢的火球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却又会迅速地拉远……这就仿佛有一个人在故意刁难后方的火球,不让它追上较慢的火球似的。
而同样的事还发生在整个宇宙的各个角落,任何速度较快的物质,居然都无法追上跑在前方的速度较慢的物质,一旦速度较快的物质即将追上速度较慢的物质时,整个宇宙的空间和所有物质就会集体坍缩一次,导致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再次拉大。
“怎么回事?”我谨慎地问道。
“主人,你创造出了矛盾宇宙。在这个宇宙里,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蒂兰圣雪道。
“原因?”
“普朗克值不稳定,有趋向于无限小的趋势,导致整个宇宙没有一个最小的基本单位,所以物质运动难以形成连续性。”
“也就是因为普朗克数值太小导致了物体没有稳定的体积,空间也没有稳定的长度,最终就造成了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缩小……也导致了速度快的物体永远无法追上速度慢的物体么。”
“是的。一旦速度较快的物体即将追上速度较慢的物体那一瞬间整个宇宙的普朗克数值就会发生坍缩,整个宇宙体积就会缩小一个数量级。从而维持速度较快物体与速度较慢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差不变。这个宇宙已经死了,从它被创造时开始所有物质的结构就已经被定死。”
我轻轻叹了口气,道:“清空数据,重新开始吧。”
接下来,我又创造了一连串的奇妙宇宙,各种拥有着不同物理法则的宇宙在我的手中创造了出来。
有一个宇宙只有一个粒子对组成,两个粒子相隔数百万光年,一直到它们衰变的那一天也不会相会。
也有高维度的宇宙,比如一个九维空间的曲率超出了一般人类的理解范围,一根头发丝一般的星际尘埃就在各个方向上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形态,当把那根头发丝长度的星际尘埃在微观层面进行拓扑,可以连续拓扑出六个层面的形态,这就像分形几何中的羊齿叶一般,一片羊齿叶在远处看不过是一条绿色的直线,靠近了才变成一片叶子平面,再靠近时则会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的绒状小叶分支,而再把小叶放大,则会看到更小的分支叶片……随着在三维世界中蜷缩在普朗克值的维度释放出来,难以置信的复杂度的世界展现在了我的面前。在光怪陆离的宇宙里,一个质子也可以拓扑成一朵金钟花般美丽复杂的图案。
也有表面如同章鱼触手一般布满了大大小小吸盘的宇宙,那些吸盘是时空纠缠产生的漩涡,在那里时空是混乱的,因果律在时空漩涡中被打乱,在那样的时空漩涡中,一个苹果一旦进入也可能会从真空中跳出一个与之完全相同的镜像,只是在不久之后之前的那个苹果会突然消失以达到时空内质能平衡。
也有3。5维的宇宙,在那种宇宙中,时间维度会突然变成一个平面,导致空间内物质的运动可能在某个时刻会突然静止,整个空间就像是被定格了一般一动不动,一直等到一定时间物质才会继续运动,在那样的宇宙中,物质的运动是不连贯的。
也有2。5维的宇宙,在那样的宇宙中,空间被分裂成了多个部分,三维的两个空间之间可能由一个2维的平面空间相连接,当三维空间内的物质不慎运动到二维空间时,其高度这一维度会被蜷缩到普朗克数值。在三维世界的视角看来,就是一个物体突然间被压扁并消失了,一直等到那一团被压扁的物质走出二维空间重新进入三维空间时才会得到升维,其蜷缩着的维度才会被释放出来,但是那时候,原来物质的有序信息都已经被彻底破坏了。
这就好比把一个包子放到二维空间时它的结构会被破坏成为二维状态下的基本粒子,而等到重新进入三维空间时,组成那个包子的基本粒子分成了费米子与玻色子,玻色子成为了辐射,而费米子则是以不规则运动的方式在空间中扩散,最终因为不确定性原理运动到宇宙各处,再也无法聚集。
此外,也有电磁力极其微弱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几乎不存在电磁力,自然也没有宏观事物的摩擦力和阻力,事物之间如同幽灵一般可以互相穿透却几乎不互相影响。
而在某些宇宙之中,由于弱相互作用力被抵消,导致整个宇宙中都是放射性的原子,根本不适合生命体存在。
也有个别宇宙中,引力太过微弱,宇宙中的物质难以互相吸引,最终斥力大于引力,导致物质均匀分布在宇宙空间中,一直到过了半衰期,物质原子核的放射性下降,然后再到质子衰变,宇宙才回归热寂彻底毁灭。
还有些许宇宙,强相互作用力的强度超过了电磁力,而引力又极其微弱,导致整个宇宙变成了一个数万光年的超坚硬硬壳,如同篮球一般,所有的基本粒子都紧紧束缚在一起。
当然,也有一些如同玫瑰花一般缓缓绽放,无比绚丽灿烂的宇宙。
也有基本粒子如同蜘蛛网一般丝丝交织,纵横遍布,弥漫所有空间的一维宇宙。
也有如同葫芦状的星云宇宙,一侧由正粒子组成,另一侧则由反粒子组成……
花费了现实世界中一个晚上的时间,我一共创造了三千九百五十七个宇宙,其中十分之四都变成了黑洞,十分之二在创造之后没有多久就消散,剩余的大多是矛盾空间或者是充满狂暴的辐射的高能宇宙,几乎没有一个宇宙适合生物的存在。
最最成功的两个宇宙中,氢和氦的比例都接近了六比四,算是最接近我所在的现实世界,但是这两个宇宙中,前者的基本粒子强核力高出了0。5%,导致无法形成碳原子,自然也无法形成我所想要创造的碳基生命,而后者则是电磁力弱了0。4%,导致带负电的氧离子无法产生,也不可能产生水,自然也难以有生命。
数千个宇宙的创造经历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我所在的现实世界其实一点也不特殊,从宇宙的无限种可能性来说,生命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
但是从概率上来说,要诞生能够孕育生命体,尤其是能够孕育智能生命体的宇宙,可能性实在是太低太低了,这种概率,比从一个有万亿兆张彩票的盒子中抽到一张有着一等奖号码的彩票还要低得多。
这样的结果,完全符合强人择理论的说法,我们的宇宙之所以适合人类存在,仅仅是因为如果我们宇宙不适合人类存在,就没有我们来提出这样的问题。
当我下令毁灭第三千九百五十七个宇宙后,蒂兰圣雪提醒我道:“主人,我必须提醒你,现在你所在的世界中的时间已过北京时间上午8点整。”
我深深吸了口气,道:
“我进入书中是傍晚5点左右,也就是大约15个小时才创造了3957个宇宙,效率太低了。蒂兰圣雪,我现在要返回原来的世界,剩下的交由你来代替操作,在我离开书的时间里,由你负责以10的996次方为时间刻度进行宇宙创造试验。并且记录下有恒星出现三阿尔法过程的宇宙资料,并在那些宇宙中备份下出现能够吸收周边宇宙空间能量,给自身引入负熵流的耗散结构体的宇宙。”
“好的,主人。”蒂兰圣雪微微颔首,目光依然深不见底,有着令人心荡神驰的纵深感。
伴随着我退出希尔伯特空间的指令,我感看到光膜外的希尔伯特空间的色彩渐渐明亮了起来,原本一片黑暗的宇宙,变回了我所在的书房,熟悉的卧室光景展现在我的面前。我看到实木桌上整齐叠放着马里奥的《乌默它》,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和纳博科夫的精装书。
我回到了现实世界。
在进入现实世界后,光膜把我释放了出来,只剩下蒂兰圣雪依旧静静地站在光膜之中,站姿精确,双手极其精准地交叠在胯腹部,宛如一位待命的女仆。
“主人,我要回书中了。祝你一路顺风。如果有事,你可以第一时间叫我。只要在以书为中心,半径263米的空间内,你都可以叫我。”确认我离开了光膜后,蒂兰圣雪所在的光膜将蒂兰圣雪的身体分解,收缩回了书页之中。
书桌上,那本无名的书页码敞开,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我走上前,打量着书页,发现书页本身依旧没有任何的变化,还是一片空白。但是我很清楚,这只是表象而已。这本书的材质也许就是空间本身的折叠,它可以通过对光线已经偏折来形成普通书页的模样,麻痹普通人的视觉。
章八 雌雄博弈与女性思维
习惯了一个人独居的我,生活总是显得很随意。
因为大脑神经兴奋度太强,即便已经有十五个小时没有入睡,我的大脑依旧保持着高度的清醒,倦意略浅。便在我寻思着利用我自己编制的翻墙软件进入英国国王学院设计与科技研究机构盗取其内部用光学人像识别软件以及语言转化手段数字化的大量资料典籍,来为书内的世界构架准备大量资料时,我的租房大门被敲响。
我随手整理了一下桌上的资料夹,离开卧室前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一名戴着鸭舌帽,穿着黄底白领的短罩衫和红色松糕鞋的女生,光洁无瑕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清亮的眸子,看到我,她眼中收敛的火光顿时放射出来。
“神无月,现在都几点了?你难道忘了你今天还要参加《天才大脑》的国际比赛么?这次中国和德国三十二进十六晋级赛的代表队的PK主力军可是你啊。”
“抱歉。昨晚做了个数学模型实验,没把握好时间。起晚了。”我淡漠地抱歉道。
来人是与我一同参加《天才大脑》真人秀节目的队友叶静雯,是中国代表队的副队长。
《天才大脑》是一档近年来国际开展的极为火爆的智力锦标赛节目,共有80个国家代表队参加,节目结合了科学严谨性与一定的娱乐性,所以人气逐年升高。
《天才大脑》与世界比拼棋艺的智力精英运动会,世界智力谜题锦标赛,数独锦标赛,还有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和ACM国际编程大赛等等的大赛不同。
原因很简单,上述的大部分比赛的内容大多是靠知识的积累可以形成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那些节目考验的并不单单是测试者的硬件能力,大多是靠长期的训练和知识量的积累形成的一种树状系统思维,却并非直接的大脑硬件的比拼。
而《天才大脑》这个节目,更侧重于大脑天赋与硬件的比拼,对于后期的知识量的积累则相对较少。当然,也并非完全没有后天的因素,但是后天因素在综合比分中占据的比例较少。
这个赛事,主要是对各国参赛者的图像记忆能力、图像识别能力、逻辑运算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大脑功能切换能力。
参加这项比赛的人,都是全国各大地区普选出来的大脑硬件功能超群的人群,年龄一律限制在35岁之前,而我和叶静雯,都是由校董事会钦定的名额。
我参加这一次比赛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其累进制的奖金,每赢一场比赛,获胜团队都可以获得加倍的奖金,500万封顶。
当然,也有肤浅的民众把这场比赛称之为世界第一智者竞技赛。主要原因是节目请了吉尼斯斯坦福…比奈智商测验的评委教授。
“没把握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