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上仅剩的亲人,你真的为了那个男人,放弃所有的亲情和家族,站在我们的对立面,对着祖母和兄长举起武器吗?!”仁穆大妃似乎毫不害怕李妍儿翻脸,冷笑着说:“你也别想着一死了之,我朝鲜的郡主和国使在他李沐的手上出了什么事,只要大王一道奏折送到天朝,也够他李大人喝一壶的。”
“大妃,你不要逼明露好不好。”李妍儿眼泪一滴一滴的滚落下来,心里经历了无数痛苦的挣扎,一边是唯一的王兄,几乎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一边是心爱的男人,是她人生最大的依靠,这,要怎么选?
“明露,你已经没有了父母,跟了那个男人,再被王家抛弃,和又孤儿有什么区别?你可要想清楚了,中秋节后,到底是随我坐船回国,还是继续留在那个人身边做你的孤魂野鬼,你要想好了再选。”冷漠的抛下一句话,仁穆大妃没有再看这个以前非常喜爱的侄孙女,头也不回的开门出去了。
“云琪哥哥,王兄,这要我怎么能选啊。”李妍儿哭得梨花带雨,肝肠寸断:“天地不仁,为何要让我生在这王侯之家。”
第129章 每逢佳节()
转眼间,就已经是八月十五日了,八月十五自然是人人熟知的中秋佳节,在这一天,全大明的百姓们都会赏月,祭月,吃月饼,饮桂花酒,连皇家也不例外。像杭州这样的大城市,还会举办中秋灯会,引得全城的老少爷们儿,大姑娘小媳妇儿纷纷出门赴西子湖畔,赏灯游玩,一时间满城华彩,灯火如海,街上车水马龙,游人摩肩接踵。
“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晚明经济社会的极大繁荣带来的城市面貌的变化,让李沐这个见惯了繁华不夜城的现代人,都惊讶赞叹不已。
此时的李沐正和自己家里的两位郡主,带着小侍女伊宁,坐在西湖边柳如是的湘馆里,二楼一处可以凭窗眺望西湖的雅室之中,笑着看着两位绝美动人的郡主跪在地上,对着窗外那一轮皎洁的有些耀眼的月亮虔诚的行大礼,小嘴里不知道在咕哝些什么。说是因为中秋节的时候,明月当空,阴气极胜,是女孩子们元阴之气最浓郁的时候,此时祭拜月亮,许下愿望,比如姻缘啦,求子啦,传言会非常的灵验。而男人们一般都是不参与这些活动的,大部分都是像李沐这样,看着自己的妻子女儿对着月光祈求好运和团圆,眼角里的幸福都要溢出来了。
当然,李大公子此等不正经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欣赏两位美女美好曲线的时候,李沐一边看着,一边心里还在暗暗的作比较,玥然的更挺翘一些,不过明露身量更高一点,总体来说,两位郡主都是黄金比例,增一分嫌肥,少一分嫌瘦的那种。
待到这边两位郡主起了身,李沐这才凑了上来,轻轻嗅了一下两女身上淡淡的香味,惹得两女一阵娇羞不依,才笑着回到临窗的座位上,拿起一个月饼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伊宁跟着李沐久了,胆子也大了一些起来,待到李沐拿起一个月饼之后,伊宁在一边轻轻拍了李沐一下,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指着李沐手上的月饼,示意分给她一点。
嘿,现在这小侍女给你惯得,自己不服侍李大公子就算了,居然还要李沐分给她吃。李沐开玩笑似的把月饼举高了,伊宁就一副可怜巴巴垂头丧气的样子,看得李沐都心疼坏了,赶紧掰了一小半带着甜腻可口红豆沙馅的月饼,递到伊宁的手里,小丫头立刻就高兴了起来。
这边一喂,那边两个也不依了,死活非要李沐手上的这块,仿佛只有李沐拿的这块才是红豆月饼,其他都是西湖里捞上来的石头一般。
这边李沐正在温柔乡里乐不思蜀的和三个大美人分食月饼的时候,那边雅间的门又被轻轻的推开了。
在这湘馆之中,能推门而不需要站在门外的卫士通报的,只有柳如是一个人了。
柳如是看着眼前景象,倒是一副笑靥如花的样子,还饶有兴味的打趣李沐道:“李经略这倚红偎翠的,看来小女子来的不是时候啊。”
“如是?来来,一起尝尝,我跟你说,我这个经略啊,没别的好,就是杭州城内各大酒楼铺子,还有那些做糕点的老字号,还是要给我几分面子的。这可是市面上搞不到的糕点呢,这个郑福记的红豆月饼,真是拿捏得恰到好处,烤制的极为香甜,外皮酥脆诱人不说,里面还绵软无比,犹如棉花白雪感觉,不尝一口实在可惜。”
“是吗?”柳如是听到李沐极力推崇郑福记,倒是有些奇怪道:“你不是和那郑家弄得很不愉快吗?怎么还去郑福记买饼来吃啊?”
“他做的好是他的本事,为什么不买?郑家也是民族品牌嘛。”李沐毫不在意的咬着月饼,吃得不亦乐乎。
吃东西的快乐,是最容易传染的,柳如是看李大公子吃得那么高兴,一向不怎么喜爱甜食的她,也拿起一块月饼轻轻咬了一小口。
“对了。”柳如是一边满意的嚼着月饼,一边从袖口里掏出一沓看不出是什么作用的纸来,摆到李沐面前的桌子上,因为嘴里咬着月饼,有些含糊不清的道:“你的同年好友,张溥公子和张采公子让我给你带来的。”
“这是什么?”李沐拿起眼前的纸张,好奇的翻看起来,这东西虽然不是银票,但是却用着和大明那些大钱庄发的银票差不多的高级纸张,双面都是用防水的砂纸处理过的,拿在手上很有质感,有点像后世的银行卡一般,只是没有银行卡那么光滑。正面彩绘有一处漂亮的大宅子,看上去像是一家很大的商号,正中间用楷书一笔一划的写着“桂香月饼礼盒三斤整”,后面还盖着郑福记的印鉴。反面是一些非常复杂的花纹图案,纸面上也印了一行楷体“入店即兑,涂改无效。”
“这是月饼券啊。”柳如是一边继续美滋滋吃着月饼一边道:“不像你李大人权高位重,能搞到郑福记这种一般不外卖的最顶级的红豆沙泥月饼,两位张公子的这个桂香月饼也算是今年的抢手货啦,节前我还去行市打听过,这一张券,卖到十五两银子呢。”
“一盒月饼,干嘛卖的那么贵?”李沐奇怪的问道:“这桂香月饼也不算是郑福记最顶级的货色,我觉得三斤饼最多也就二三两银子了不得了吧。”
“哎呀,这位小哥,你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哟,现在饼券紧俏的很,能买得到就算是不错啦。这每逢中秋节,谁家还没几个亲朋好友要送饼的,这以往没券的时候,各家的女人们提着好几个大盒子,一个盒子三五斤重上门送节,真是腿都跑断了呢。后来郑福记就出了个点子,印了这个饼券来,只要拿着饼券去店内就能换到饼,结果大家都纷纷的买券送人了,反正轻飘飘的几张纸,谈话前就塞过去了,隐蔽又方便,谁还不乐意这样的好事啊?”柳如是也不愧是花魁出身,嘴里咬着月饼,说话的吐字还非常清晰,条理明了而丝毫不乱。
“那你这样说,不是应该定价多少,就多少钱么?怎么搞出十五两银子的饼券了?”李沐又接着问道。
“我的李大人哟。”柳如是被李沐的话逗得哭笑不得,不自觉在“李大人”的前面加了一个“我的”,引得原本正在吃零食的三女齐齐看向她,惹得她闹了好大的红脸,过了数息,才平复了一下心情,接着对李沐道:“这现在,谁还提着饼去上门不就是傻子了吗?往年还有人觉得拎着一大盒月饼去拜访挺不方便的,现在有了这券,谁家不管有钱没钱,面子上总还是要意思一下的,就都买了饼券准备送人。买的人太多了,自然价格就涨了啊,加上还有一些想谋利的人,早早地买了饼券屯着,待到中秋节价格高的时候再卖出去赚一笔的也是大有人在。”
“那这饼券就今天值钱,谁还会在今天买呢?大家不都等价格低的时候买啦?”李沐道。
“怎么会就今天值钱呢?”柳如是顿了一下道:“只要郑福记这两日里出了什么新的好饼,或者原来有些饼突然卖得好了,饼券都会涨价呢,就你这个桂香的饼券,四月份刚出来那会儿,全杭州城百姓趋之若鹜,最高的时候涨到三十两一张呢!不止郑福记,庆丰宁有茶券,百草堂有药券,全杭州城的各大商号多多少少都发过券的,反正又不需要制饼出来,只要印券就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什么?!”李沐眼神一凝,把在场的四个女孩子都吓了一大跳。
李沐听了柳如是的话,原本轻松的眼神渐渐凝重了起来,郑福记的饼券,已经有了期货交易市场的雏形,甚至杭州城的各家商号,通过发行这种礼券,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促进了最早期以货币为基础的股票市场的形成!
只是这个时代的人们,还不知道期货和货币的可怕,这样无法无天的发行礼券从顾客手中收取钱财,一旦发生集中挤兑的事件,可能会造成商号的崩溃,要是商号崩溃歇业了,满城百姓的手中礼券一下子成了废纸,那还了得了。
听柳如是说,已经有些老百姓和商人买了这些礼券作为投资,等着涨价的时候赚一笔,很多人的囤积数量还不少,万一引起了连锁反应,老百姓损失太惨重,是会引起民乱的!
“三跃!”李沐想到这里,赶紧对门外喊道。
“公子有何吩咐。”三跃没有进门,只是站在门外应声道。
“明天下午,传郑福记,百草堂,庆丰宁三家大掌柜的到经略府来,我有事找他们谈。”李沐沉声说道。
“诺。”
第130章 无法无天()
第二日,在杭州经略府衙门,李沐召见了来自杭州府最大的三家商号的大掌柜,郑福记的郑掌柜,庆丰宁的许掌柜和百草堂的刘掌柜。
郑福记是东南郑氏的主要副产业之一,因为郑氏有着庞大的船队可以通海经商,然后用低廉的价格获取世界各地的高级香料和食材,正因为如此,郑福记做出来的糕点自然总是能够推陈出新,让人眼前一亮。数十年间,郑福记已经成为东南各府各大富贵人家对糕点的第一选择,因为有的实在是做的出色,还远售至朝鲜,日本和南洋。不过要是想卖到更远的地方,以这个时代的保鲜技术,就无法企及了。
庆丰宁和百草堂不用说了,一个是茶铺一个是药铺,都是从宋代沿袭下来的老铺子,据说百草堂早在唐末就有了,至今都传承了数百年,实在是难能可贵。
三位大掌柜的本来也是在家中和家人共度团圆节的时候,今年由于各类票券进一步普及,卖的形势也非常的好,三位大掌柜的身家也是水涨船高,连中秋节的排场也比以往更大了一些。谁成想到团圆饭吃到一半,突然接到了李经略的命令,要求他们三家一起去经略府面谈,搞得三位大掌柜一晚上战战兢兢,吃饭也是味同嚼蜡,好好的中秋节却过得惨兮兮的。
第二天刚吃完中饭,三位大掌柜就到经略府门口等待召见了,三人在门前碰面之后,相互一合计,最近干了什么违法乱纪偷税漏税的事儿?没有啊,咱大明那个商税,三十税一的,咱逃那做什么,没由得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三人照了面,什么问题也没找出来,心下还是定了定的,不管怎么样,李经略不可能同时对杭州城内最大的三家商号同时下手,能把商号开到这个规模,谁身后还没几个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了?
想到这里,三人相视一点头,掏出自己的名帖,给经略府的门子递了上去,按理来说,李沐贵为晋阳侯,朝廷是会敕造侯府给他的,但是晋阳侯府已经建在锦州了,李沐也不知道是觉得自己的官当不长久还是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在杭州购置私宅,而是把原来东南总督胡宗宪的官署当做了经略官署,同时一大家子人也就在这座官署中生活。
李府的门子是杭州本地人,杭州城三位赫赫有名的大掌柜还是认得的,想必这一次联袂而来,总是有要事相商,也没有敢拖延刁难,直接去门内通报了。
只是一会儿的时间,仿佛李沐都等了他们好久了一样,那门子气喘吁吁的跑了出来对三人道:“我家大人请三位大掌柜的花厅上座。”
“多谢经略大人。”这三位一边回礼一边眼里闪过一丝疑惑,什么事情如此紧急,让东南经略都失了方寸了?
待到三位大掌柜的花厅坐下,李沐出来和三人见礼之后,几乎毫无铺垫在前,就毫不客气的直奔主题道:“三位掌柜的,这两天中秋节,本官收了不少年节的小礼物,不知这一大把各种式样的票券,是不是三位掌柜所制?”
李沐说着,让下人端上来一个木制漆金托盘,里面盛放着不少郑福记和庆丰宁的饼券和茶券,至于百草堂的药券也是有几张的,都是一些名贵的如人参,血燕之类的珍奇补品。加起来好大一盘,以现在的行价,怕不是值好几千两银子。
“这。。。大人,这些票券草民没有细看,但是看形制应该是敝号所制,只要大人遣人去敝号持券兑换,敝号一定会给大人最好的新制饼,绝无虚言。”郑福记的郑掌柜最先说道。
“是啊,大人有需要,我们当然会给大人最好的。”其他的掌柜也随声附和道。
这个年代,是不讲究人人平等的,李沐身为高官,要是真是想要这些货品,各大商号肯定都会提供最好的产品给他,不然也太不懂事了,被经略府抄了也没人同情。
“郑掌柜,我冒昧的问一句,你给我说句实话,你在杭州城内的商号,要是一天之内全力制各种糕点,能制出多少斤?”李沐没有接他们的茬,而是顿了一下,继续沉声问道。
“嗯。。。若是敝号召集人工全力生产,大约一日能出两千余斤。”郑掌柜想了一想,颇有些自豪的道。
“郑掌柜好大的气魄。”另外两位掌柜听了之后,也是不觉赞叹道,这个时代,一天制糕点两千斤,那可是了不得的生产能力了,郑福记应该是在城郊开设有规模惊人的大工坊以满足城内商号的供货需求。
“两千斤?那郑掌柜怕是有点麻烦了。”李沐冷笑一声道:“据本官所知,仅我手中的票券,还有杭州府周知府,杨通判和一众佐贰官手中的,以及浙江布政使,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三位大人也收到不少,加上浙江的十余位参政大人手中的票券加起来就有三千斤不止,不知道要是我们都去郑掌柜那里兑换的话,郑掌柜要从哪里变出糕点来呢?”
“这。。。大人这不是故意为难草民么。”郑掌柜已经有些冷汗冒了下来,有些支支吾吾的道:“我们郑福记可以加大马力生产,最多两日,就可以给各位大人送上府去。”
“还有庆丰宁,许掌柜,你们庆丰宁的龙井确实是极品,我闲暇之时时常品评,引为平生挚爱,但是你就是把整个杭州的茶树全买到你一个人手上,你上哪去给我们浙江这么多官员,凑出五百斤龙井来?!你许掌柜就是收茶收到明年去,也收不来这么多的龙井吧?”李沐转而对许掌柜道。
“大人,龙井的茶品也有高低,本来因为价格昂贵,消费量没有那么大,以往的茶叶也是有些存着的陈茶,五百斤也是不难的。”许掌柜赶紧回道。
“还有刘掌柜,现在高丽参是不是跟萝卜一个价了?你卖出去加起来三百斤高丽参,你把我浙江的官员当做去你那买萝卜的酒楼老板了是不是?”李沐继续冷然道。
百草堂的刘掌柜听闻李沐的话,还是仔细想了一下,才有些不确定的道:“这个月底,从朝鲜回来的商船就到了,因为新苏州海关说统一征税入关,税比以往低了不少,我就多入了十几斤,加上仓里库存,我再从松江,徽州调一些,应该是足够的。”
“是啊,三位大掌柜真是算计的精妙。”李沐笑声阵阵,却听得三人心底一阵发凉:“这还只是浙江,还有南直隶的呢?福建的呢?老百姓手中的呢?三个省加起来,成千上万斤都顶不住的买卖,郑掌柜,我问你,你到底发出去多少饼券。”
“大概,大概两万多斤。”郑掌柜迟疑的道。
“到底多少!”李沐一声断喝,吓得郑掌柜往地上一跪,双手不断地哆嗦着,嘴唇不停地打着抖,慌慌张张的道:“大概有几十万斤。。。”
“几十万到底是多少?!二十万也是几十万,九十万也是几十万!你别给我打马虎眼!”李沐继续怒道。
“回大人,回大人,小的不敢欺瞒大人,票券一出,实在是抢疯了,一开始我也想着不用制饼,只要印券就能赚钱,后来印的多了,小的也害怕了,可是那时候不印也不行了,好多人看那票券价格水涨船高,就逼着小的继续印,印多了他们再去倒卖,买涨杀跌从中盈利。。。不知不觉。。。不知不觉已经四十六万斤了。。。”郑掌柜说完,仿佛全身力气都被掏空了一般,一下子瘫软在地上,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这边郑掌柜交代了,另外两位掌柜也撑不住了,纷纷说了实话,庆丰宁发出去大概七万多斤,百草堂少一些,也发了有三万斤。
一个日产两千斤糕点的商号,竟然发出去四十六万斤票券,就算它郑福记没日没夜的生产,产出这四十六万斤糕点少说要一年的时间,什么糕点能tm放那么久?更不要说年产几十斤的极品龙井和极为稀有的珍品高丽参。
李沐想到这里真是有一种想骂人的冲动,眼看自己就要启程进京会试了,偏偏给自己招来这档子事,关键是李沐看到了票券交易的雏形。若是因为这三个莫名其妙的傻大胆,彻底打击了老百姓对于这种新型交易形式的信心,结果把好不容易发展出来的对于资本的投资意识扼杀在了摇篮里,那就太可惜了。
“你们三家商号,利欲熏心,滥发票券,远超实际,以为印券就可套钱,贪欲无休无止,制券无限无节,简直无法无天!”李沐大声怒道。
“从明天起,你们三家必须联合城内所有发过票券的商号一起,宣布暂时停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