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5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定海军跟北宋的不同,工业化的数据,那是庞大到山海一般的,这一点,北宋没有意识到,他已经高估了定海军,几乎派出了一倍的人员,就是怀着这样心态的,富弼带领着随员,抵达了山海关,准备开启前往定海军谈判的道路。

    

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关外() 
富弼一行人抵达的山海关的时候,山海关已经看不出来雄关的模样,除了棱堡还没有进人之外,其他的地方,几乎是人山人海了。

    最早抵达的工人,是在3天之前抵达的,后续会有源源不断的工人抵达的。

    北宋已经普及了火车,火车已经成为北宋比较重要的出行工具,只要是通了火车地方的,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出行,不必担心行路难的问题。

    可是车皮不是随便增加,马匹也是如此,按照目前北宋汴梁到涿郡的干线铁路的配备,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提升50%的火车密集程度,同时,从周围抽调马匹和人员,也可以在3天之内,再增加50%,如果这个调整时间达到7天的时候,可以达到峰值,是最初的3倍以上。

    那么一倍的密集程度,也就是说,为了这一次运输,可以每天增加16个列车,按照一个列车平均400人的数字,大概一天可以增加6000人。

    实际上,增加的火车数量,远没有达到极限,同时一次性运输量也没有得到400,大概每天可以增加4000人左右,那种最极限的增加数量,3倍以上的增加,那不是在常规的状态之下,那是在的战时。

    战争到来的时候,需要紧急调用的时候,不但是要动用增加的,寻常的铁路也会停摆,专心服务战时,就拿汴梁到涿郡这一条铁路来说,一列列车可以运输600人左右,同时,整个车次会一下子提升到60列左右,那是在3倍以上,这也就意味着,一次性,一两天的时间之中,可以运到3。6万人,三天就是10万大军过来。

    第一批跟随富弼到来的,也就是2万人,一天4000人,这个数字虽然不算多,却包括了一部分的行李和必需品,这样下来5天到6天把人全部运过来,也算是可以接受的。

    一部分来的最早的,已经抵达三天了,以山海关的承接能力,肯定不可能承接这么多人,更别说,山海关只是一个为了战争而兴建的堡垒,主要是一个关卡还有棱堡,这些地方,是不可能向外开放的。

    能够利用下来的地方,就是在山海关附近的空地上面的,先期抵达的工人,正在外面扎营,这些都是定海军提供的,定海军不但给山海关这边,运来了大量的帐篷,还弄来了不少的临时性建筑物,在山海关外面20多里的地方,兴建了一排的临时房屋。

    在没有高分子复合材料,还有泡沫这样的材料之前,临时性的板房是肯定不可能的,就算是用木板构筑,安全性和保暖性也不行,这些临时性的建筑都是钢构,用吊车和大量的钢管,构筑了基本的结构,然后用木材,或者是砖瓦,填充外层,可以达到迅速成型的效果。

    这些定海军意义上面的临时性建筑,过在富弼看来,跟真正的房屋没有多少的区别,因为距离山海关这边,很远的关系,并不会影响北宋的城防,最多就是一个坚固一点营地,如果北宋强大的,这些或许不怎么合适,可是现在北宋并不强大。

    富弼看到了,也就是看到了,除了好奇一下,为什么这些建筑会建设的这么快,就没有别的了。

    大概一周的时间,差不过2万的工人,会在这里集中,计算数量,然后交接给定海军,然后北宋方面就不管了,然后这些人还会在这里。

    定海军需要人,却不是如同最初级的那样,直接把人就送上来,作为一般的劳动力来使用,定海军需要的,是能够进行简单的技术工作的的人才,

    分类,这部分人才,北宋并不是没有,而是很少。

    没错,北宋如果挑选读书人,会挑选出来很多,北宋以文养士,养了这么长时间,识字率相当的高,可是真正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定海军需要,还真的不多。

    这部分人员,是北宋挑选的,而不是定海军挑选的,相信专业的人才应该不多,好在应该都是青壮,定海军把他们集中到这里,进行系统的登记,分门别类的,进入到各行各业,在定海军之中,分类相当的细密,这些跟他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富弼在其中准备了一部分年轻的官员,分散在这部分的工人之中,就是想要从定海军学到的一些东西,可惜定海军的组织结构非常分明,这些所谓北宋的青年才俊,如果深入的去学习,扎根下来还是可以学到一些东西的,就这么浮躁的想要获得定海军的经验,这种的想法,注定是没有办法实现。

    此时此刻,北宋根本就没有想到,所面对的定海军,会是如此复杂,充满无数分工的地方,这些青年才俊,或许在定海军发展的初期会比较的重视,可是现在,经过了四五年的发展,通过定海军的学校,学院,还有夜校等不同的领域,培养出来的一批的青年才俊,已经成长起来,他们比北宋得要合适太多,这一部分的人力,虽然会对他们很不错,却只会做最简单的工种。

    富弼的到来,提前通知过定海军方面,定海军也相当的重视,此时的富避,已经是枢密副使了,这样级别的官员,也需要外交部相当的官员过来,孙悦希又一次的到来,虽然回到定海军,还没有多长的时间,可是孙悦希算的上是最熟悉北宋的官员之一,

    这一个移民的项目,也是孙悦希来主导的,同样的,工业部,总政治部等一系列的部委也都参与进来,他们已经排除了大量的人员,用于安置这些人力,只不过没有跟北宋的官员打照面而已。

    对于这些人力,定海军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应对方法,最开始,当然不能介绍和洗脑,但是后续,会持续的跟着的,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有过好日子的想法,只有实实在在的,各方面的提高之下,才能够收拢人心,之前,要做到这一切,很难很难。

    何必浪费这个时间,有什么做的,都不如实际的情况摆在大家的面前,这才是真正的好的说服的。

    富弼对于孙悦希算是熟悉了,同时,他也对孙悦希有些佩服,一个草根,没有通过科举,甚至连秀才都不是,却在定海军如鱼得水,特别是之前的接触,不卑不亢的,并且应变能力非常的强,很多很复杂的东西,他都处理的很好。

    同时,原则性的问题,控制的相当的好,就算是北宋枢密院,有几个能够跟他相比的。

    富弼在跟孙悦希初步接触之后,甚至有想法,如果孙悦希愿意到枢密院来的话,他最起码能够给安排一个四五品的文官,这对于整个北宋勋贵和科举的制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可惜现在,是不可能的,中国已经成立,定海军已经建国了,一个跟北宋是平起平坐的国家,外交部不知道在定海军哪里,是什么样级别的官府,最起码也应该给是理藩院这样的层次,这也最少是3品以上的高官了。

    富弼有些佩服,在一穷二白的前提下,在没有从北宋获得多少官员,最多也就是一批低级官员,甚至是没有通过科举的举人秀才之类的,却打下了这么一番家业,这种看人的眼光,真的是太厉害了。

    富弼了解,还是有些偏差的,赵信很有眼光,从穿越者,甚至赵信的专业上面,赵信很清楚,在北宋能崭露头角的,能够在史书上面留下名字的,都是天才的,这些人有些已经进入到了北宋官场,有些还是白丁,还没有通过科举,如果去招募,肯定可以有一大批的英才。

    可是这样太累了,在赵信看来,英才是看教育的,只要人口基数达到一定程度,并且投入相当的力量在教育上面,是可以诞生一大批的英才的,对于真正没有出头的,落到了定海军的手中,他当然会慧眼识珠的选拔,可是如果没有,那就没有必要刻意去找。

    在这种情况之下,出色的人才,并不只是孙悦希,孙悦希如果还是在的北宋的这一潭水里,孙悦希绝对也没有的发展,科举,因为人员限制,是优中选优的,还特定在某一个方面,儒学之中优中选优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死记硬背,或者是学习儒学的天才,他们在儒学和科举这个渠道之中,很难的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可是换成定海军的这个体系就不一样了,经过了科技发达,民智开化,甚至是咨询大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总结出来的这一种的教育体系和学习体系,这个体系,是适合大部分人的,在北宋被埋没的,没有办法发挥出来的,通过了定海军的教育体系,脱颖而出,

    这就是时代带来的碾压,而不是单纯一个学习就能够学会。

    如果富弼真的能够沉下心去,在整个定海军待足够的时间,就会发现,定海军强大的地方,还多的很呢,真正的精英,要么就在官场,中国官本位的特点,一些精英都会在官场,只不过,这些人还在磨炼之中,他们多出于底层的,毕竟,新兴的势力,定海军成立才多长时间,在这个时间之中,老人们的,已经占据了足够多的位置,留给新人们的位置并不多,在这样的前提下,大部分受过了三四年的教育,已经成长起来的的,可是却不能出头的。

    赵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目前中国兴建的过程之中,会形成不同的体系,之前,在定海军,连一个区长都算是第二层次的官员,现在,占据了辽国之后,沈阳附近,肯定是中枢直辖的,可是在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庞大的土地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可以管理的地方,哪怕是一个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能够设置一个管理者,经营城市,发展地区,才是齐头并进的方法。

    当人员分散到了数百个,甚至是更多的区划之后,那样的金字塔的结构就完整的,不必像区长这样,一旦提起来,就是跃升了好多的阶层,会有一步步的虚位以待的职务,只要认真工作,并且在管理之中出彩,那才是英才,他们会脱颖而出的,

    除了一部分在官场之中,正在慢慢的积累资历的,真正能够迅速出头的,是在研究所,那是赵信关注的地方,学术气氛浓厚的,最少说,现在除了牛大力之外,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得学霸存在,这样就不存在什么压迫,是你的就是你的,你的研究结果,那么成果,最终,还就是你的。

    在学术上和研究上面的认真,是定海军制定下来的基础,也是定海军科技领先,绵延不绝的根本,就算是有人破坏,赵信都不会允许,更别说,研究人员,更多的是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而不是胡乱的争权夺利。

    简单的孙悦希交接了一下,主要是把人送过来,只要越过了山海关之后,就是由定海军来的管理,钱什么的,也是定海军这边负责。

    对于这些,定海军当然是同意了,面对着人口的诱惑,就算是从汴梁开始,都由定海军负责,都没有任何的问题,更别说已经出了山海关,到了定海军的地盘了。

    这个交接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北宋跟定海军的只是交接了一下人数,名单,名单上面只是简单的写了姓名,籍贯,还有男女之类的,很简单的数据,这不是北宋不认真,而是因为这是北宋最详尽的了,他们还想让这些人回来,而不是白白便宜了定海军。

    在接受了这部分的人员之后,定海军的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鉴别,这些就在定海军这边,而不是在北宋这边,北宋虽然感觉到定海军有些麻烦,却没有干涉。

    富弼只是做了一个样子,跟孙悦希礼节的交接了一下,就开始要求前往定海军的首都沈阳,建立使节关系。

    对于富弼的这个要求,孙悦希是心中有数的,他没有刻意的去为难富弼,点头同意,用了一两天的时间准备了一些出行的必要准备,然后就出发前往沈阳。

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馆区() 
从山海关到沈阳,才几百公里的路程,如果是火车的话,可能连一天都不到,就可以抵达,可惜这个时候,定海军在辽国的发展,还是有些滞后的,整个辽国才刚刚占据下来,就算是的定海军,拥有非常发达的工业,可是有一个前提放在那里,那就是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变化就不可能产生。

    生产的速度虽然可以不断的加强,却必须要符合客观规律,定海军的建设能力,跟后世都有巨大的差别,它的快,只是跟北宋传统的建设方式相比而已,甚至如果从铁路的修建速度的来说,定海军比北宋高,也高的比较的有限,最多依靠着更强的组织能力,还有对于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快上几成而已。

    一条铁路,如果在北宋修建,可能要几个月的时间,如果定海军修建的话,可能要快30%左右,差不多也就是节约一个多月的时间的。

    就算是占据了辽国之后,就开始兴建铁路的话,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中建设好,更别说连接山海关到的沈阳的铁路,是一个重要的工程,只不过现在才刚刚开工,目前修建的只是沈阳出来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在基础的建设之中。

    定海军打下了辽国之后,重点开发的工程,是放在了沈阳,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除了一些储量最为丰富的矿藏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有沈阳重要。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次序的问题,哪怕是定海军的航运力量,非常的强大,却也不是无限制的,这不是占据某个城市,或者是运输几十万,上百万人,而是重建一个国家,耗费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统筹和计划之中,工业中心所占据的地位是最高的,因为道路可以通过水泥和其他的东西进行修建,虽然说整个道路的质量方面,肯定不如水泥路面和铁路,却可以接受。

    只要工业基地建立起来,水泥,钢铁,还有其他的东西,都可以大量的产生,这就节约了从定海军到渤海葫芦岛哪里的巨大的航程,并且自身也可以得到发展。

    按照计划,这一条铁路,会在抚顺的钢铁基地建成之后,大量高品位的铁轨完成铸造之后,然后才开始。

    牛大力早已经抵达了,并且监督完成了不少炼钢炉,可是最重要的特种钢铁还放在后面,预计到2个月之后,才能够开始锻造。

    不过整个铁路的根基已经开始铺设了,一些桥梁,还有地基之类的东西在先期的完成,同样,最终的抵达地点,并没有连接山海关。

    最后的200里是一个限制,北宋的铁路,也只是到了山海关后面,距离山海关几十公里远的城市,定海军也差不多,双方还没有最终缔结下来合约,在这种的情况之下,贸然的贯通铁路的,不是很好。

    一行人快马加鞭,富弼还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身体状态都不错,特别是从军多年,也会骑马,带着一众的随员,就出发了。

    他们目的地就是沈阳,就算是快马加鞭,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还可以换马,可是他们在路上也花费了2天的时间。

    当天晚上,在沈阳跟山海关中间的位置,稍稍的休息,因为快马加鞭的关系,他们抵达的时候,已经到了夜晚了,劳累了一天的富弼,甚至没有去观察这个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就已经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扫了一眼,没有太过注意,他们走的地方,变化还不大,只是多了几个大工地,一晃就过去了,没有停留。

    因为第一天,赶得路程非常多,第二天就轻松了许多的,差不多只用了大半个上午的时间,沈阳已经在望了。

    富弼来过沈阳,这里曾经是辽国的东京,曾经富弼出使的时候,跟着辽主到达过这里,那时候辽国的东京是个什么样子的,跟现在相比,又是什么样子的,完全是一个不同的样子,

    沈阳的变化非常大,哪怕富弼没有能够参观沈阳周围的工业群,单纯是沈阳,变化就非常巨大。

    首先是城墙,以前沈阳高耸的城墙现在不见了,在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看到了规模庞大的建筑物,有大量的很高,如同棱堡那么的高。

    实际上,沈阳并不是没有城墙的,原来属于辽国的那些城墙的,基本上都被的拆掉了,剩下了不多的一小部分,是作为景观被保护下来的,也就是1里左右的距离,包括了一部分的城墙和城门,这些城墙和城门,就算是还存在,却依然被众多的新建的建筑物给挡住了。

    跟之前的沈阳相比,现在的沈阳,最少扩大了100倍都不止,这么庞大的面积之下,原来沈阳那么小的范围,根本就不起眼。

    从拿下沈阳到现在,最少也有小半年的时间了,在这小半年的时间之中的,定海军全力以赴的投入到了沈阳的建设工作之中,各方面的工作都相当的顺利,这里是定海军,未来的首都所在地的,这样的地方,当然不能够等闲视之的,在各方面的工程队,加班加点之下,沈阳的发展极为的迅速。

    现在,市中心,只有一些偏远的地方,还在兴建,中心的核心街道,还有标志性的建筑物,大体上已经完成了,如果不是赵信突然加入了一个宫殿群的建设,恐怕工程就要结束了。

    现在,最核心的区域,差不多算是三环的区域,以10公里作为一个环,目前扩张到了30公里,也就是说,差不多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比之前不足10平方公里的差距巨大。

    这个沈阳,不是之前的辽国东京,跟整个北宋甚至是东亚任何一个城市都不一样,比起定海军,都要强大许多。

    沈阳天然拥有了一个大城市的全部东西,定海军再怎么说,是一个岛屿,最大,也就是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实际上,还根本就没有足够地盘建设城市。

    几个港口,就占据了相当的土地,还有运河还有运河两边的造船厂,之前的钢铁厂和水泥厂等等,毫不客气的说,真正留给城市建筑的土地,恐怕连一半都不到,在这样的前提下,定海军依然是拥有了2000多万的人口。

    这样的人口密集程度,让绝大部分的人,都居住在相对狭小的房间之中,各种的附属设施的,也只是保持了能够使用的程度。

    那只是一个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赵信努力这么长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