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部分没有什么天赋的人,只能够用力量一半,甚至是四分之一的弓,正因为如此,力量的差距,或者是力量使用效率的差距,让他们无法成为弓箭手。

    这部分人就真的没有天赋么,就概率学来说,有天赋的人肯定是有的,而且为数不少,这部分人,才是整个禁军之中最多的,只要长弓进入禁军,弓手可以更大规模的诞生,哪怕只是增加一倍,也代表着远程力量的增加。

    对于那些原来就是弓手的,也不是没有作用的,使用力量更少的省力弓,对他们的能力加强是最大,因为他们本身就精锐,又有了省力弓,就如同孙吉和丹木获得落月弓来说,直接的增加的实力。

    制约弓兵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持续力的问题,精锐的弓箭手,经过训练,手臂的力量很大,耐力也很强的情况下,在惯用3石弓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连续的发射30次,这已经是弓手的极限了的,如果在威力不减少的前提下,把弓力减少到1石,甚至是半石,少了6倍的力量,他们能够射出的箭何止提升了6倍,持续作战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得到了集合式的提升。

    只是射出了一箭,可是旁边看着的,除了苗远之外,其他都是个中高手,孙吉和曲阳,越说越激动,两个人不断的说出各种各样的畅想,这一把弓被说成了划时代的武器,足以对整个北宋军队都提升巨大的武器。

    虽然他们也看出来,把长弓的地位定位的相当的准确,在具体使用方面,却还是延续了老思路,他们侧重点有些不同,他们还是准备拿着长弓,替代短弓使用。

    这样使用,不是长弓正确的打开方式,这样使用,也可以发挥出长弓的一部分效果,提升不会如同孙吉想象的那么大,因为长弓跟短弓来说,是两种东西,造成的后勤压力,都会让长弓的效果大打折扣,更别说长弓如果直射的话,也就定位在省力弓的这个层次了,而没有射程的优势。

    赵信走到了正在热闹讨论的孙吉和曲阳面前,打断了他们的聊天,插口说道:“孙护卫,你可以试试抛射。”

    抛射?作为一个精于射箭优秀射手,孙吉很清楚,抛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射程进一步的增强,他曾经尝试过抛射,能够提升一半左右的射程,对于碧玉弓来说,这个射程增加极为明显。

    孙吉知道抛射射程很远,很少使用抛射,原因非常简单,抛射控制起来,难度巨大,这跟他的风格不符,连珠箭速度很快,可是准确度和控制性能一流,抛射除了增加射程,其他没别的了。

    换成之前,孙吉肯定会犹豫,一个他们都不看好的长弓,却有如此的威力,显然,赵信在选择他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方方面面的问题,既然如此,还不如听他。

    直接张弓,正准备抛射,却听到了赵信的话:“先别慌,角度不对!”

    孙吉确实是在准备抛射了,可是角度不对,很大,足足超过了65度,这样的抛射,可以增加一点射程,却不多,跟赵信要求的不一样。

    赵信制止了孙吉,提出了要求,赵信要求他的,是45度的抛射,这也是抛物线最佳的角度的,无论是火炮,还是长弓,使用这个角度,在力量相同的前提下的,可以达到最佳的射程。

    之前的出色表现,让孙吉听从了赵新的说法,抛射的难度很大,好在前面没有什么目标,长弓满弓射出的时候,常见如同离弦之箭一样飞出去,在空中绕了一个漂亮的弧线,最终扎在了远处的盐碱地里面,最少200步以上。

    “这么远!”曲阳瞪大了眼睛,完全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因为他对于抛射也略知一二,最多也就是提升个一半,也就是140步,提升幅度不少,可是少了精准性这一点,这就没多大作用,当这个一半,提升到一倍,甚至更多的时候,这个意义就不同了。

    不用去算,目测之下,孙吉就已经判断出,这个最终的射程超过200步,这么轻的武器,能够射出这么远,好武器啊,完全是如同儿戏一样,没有经过任何的专业训练,很连弓都没有造过的,经过简单的指导,就能够制作,时间还很快,2小时左右就能够制作一个。

    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大量的制作,当一个精锐2石弓,它的价格高达3。5贯的时候,这么一个弓的价格,哪怕撑死了来说,都不会超过200文的,或许箭的贵一点,用的多一点,总是可以接受,

    抛射的准确度不高,在敌人很远的时候,进行密集的集团冲锋的时候,还可以考虑,用抛射,打乱敌人的布置,其他的,就没用了。

    赵信注意到,孙吉只是眼前一亮,没有多惊喜的表情,就知道,他并没有认识多长弓的真正作用

    “孙护卫,你觉得这是这个弓的最大效果了么?”

    “不是么?”孙吉略显郑重的看着赵信,本来以神箭手的自信,在弓弩这一方面,大宋军中,能够超过他的不多,可是赵信用实打实的表现,证明了,在手中这把弓的领域之中,他远远不如。

    孙吉从来都不是一个骄傲到无视一切的人,他很聪明,也善于学习,这把弓用实打实的表现,证明了威力,那么,赵信所说的真正的效果是什么。

    赵信举起两个手指,淡定的说道:“第一个优势,是射速!”

第九十八章集 团射击() 
孙吉愣了一下,射速,如果说大宋军中,能够在精准度和射程方面,跟他一决上下的,这肯定是有的,还为数不少,一些精锐的弓手,准确度,是他们唯一优势,

    要想在射速上面,跟他比肩的,那就不多了,连珠箭本来就是一种特殊射箭方法,在短短的72息之中,射出了50多只箭,甚至是60只,每一只都威力绝伦的,整个大宋只有他这么一个。

    碧玉弓这样的短弓,兼顾了力量和速度,让他一次性拿着3只长箭,用特殊的方法进行射击,才能够取得这么可怕的短时间射击方法,可是长弓能么,他的力量是大,3只比寻常的箭沉重三倍的箭,他可以拿起来,并且快速的射出去,对于他的续航能力,是一个巨大的影响。

    更别说,长弓跟短弓最大的不同,就是拉满之后的距离,这个距离直接决定射速,比比碧玉弓,这个距离最少是3倍以上。

    孙吉古怪的看着赵信,如果说,长弓省力,用最小的力达到短弓的效果,这点他信,射速方面,他是最专业的,长弓的射速真的不占优势,即便他对于长弓开发出一套方法,也不可能提高太多,能够达到普通射程,已经算不错了。

    赵信看着孙吉古怪的脸,这才意识到了错误,他说的这个射速,是对普通的弓箭手来说的,不是孙吉这样的特殊技能,连珠箭的强大,那是他亲眼所见,在退守的时候,他看到孙吉一个人在船上,如同机关枪一样,在短短的一分多钟,干掉了50骑,这可是50骑啊,就这样的被孙吉干掉,连珠箭在中间起到的作用非常的明显。

    碧玉弓他也看过,力量很大,从满弓到恢复,距离很短,依靠特殊的方法,连续的激发回位,这才造就了的孙吉的辉煌,从这个意义上面,这个长弓还真的就不适合孙吉,拉弓的距离,就让连珠箭废了一半。

    长弓的出现,更多的是针对普通的射手,而不是孙吉这样的特殊射手,他是最适合短弓的射手,要适应长弓需要时间。

    赵信只是稍稍的愣了一下,然后转换了方法,从其他方面问道:“普通射手的射速是多少!”

    “多长时间?”

    “60息”

    孙吉当过禁军的箭术教官和总教官,对于禁军之中,普通射手射速是知道,点头说道:“五六下吧”

    赵信点头,肯定了孙吉的说法,然后指着长弓说道:“那用这个长弓呢?”

    “应该差不多吧!”

    孙吉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因为这个弓的力量较小,一般的射手使用起来,会轻松很多,抵消了长弓部分长度的劣势,再加上长箭拿着不太容易,就折扣一点,偏软的力量跟众多劣势抵消,哪怕会产生一点优势,也不大,不足以压倒性的。

    果然,看孙吉的表情和说辞,赵信就明白了,看起来长弓上面,还有很多很多的学问,这都是在漫长的战争时代,被总结出来的,这些不点破,或者是长时间的使用,未必能够总结出来。

    短弓,使用的是箭壶,放在背上,弓箭手伸手向后,熟练的几乎不用确定位置,就能够把箭捞到手里,然后进行射击,这是专门为短箭准备,更方便,也速度更快,可是对于长弓而言,长度都几乎高了一倍,1。2米的箭,从背后拿出来,非常不方便。

    在英格兰长弓手的训练之中,如何放置箭矢,是一个很关键,长弓的箭是插在地上,短弓最多就是五六十公分的样子,插到地上,还要伸手弯腰去够,可是长弓是1。2米的长度,插在地上,正好是在手旁边的位置上,这样比后面的箭壶,更方便,随手就能够捞到。

    这就是长弓拥有的优势了,1。2米左右,或者再高一点的长箭,在手方便的地方,插在地上比背在身上,更加的方便。

    赵信把一支长箭插入土里,说道:“试试吧!”

    “这样么?”孙吉半信半疑把20只长箭扎在了地上,往前一站,感觉立刻来了,举起长弓,正要射击,就被赵信拦住了,道:“不用精准,抛射,同样角度,同样力道,这能做到么?”

    很简单啊,孙吉张弓开箭,嗖嗖嗖的开始射出,旁边的曲阳,默默的计算,箭放在地上,比放在背后,或者是从箭壶之中取出,都好了很多,一只只的流畅飞了出去。

    弓箭手如果随手乱射,不说到了孙吉这么的档次,就算是军中,最普通的神射手这么一级的,他们胡乱的射击,每60息,也差不多可以达到十几次,可是这样没用,类似孙吉这样,不到那有一手连珠箭的技巧,开弓射箭,不下百万次,已经形成了心中的哪一种感觉。

    孙吉这样的精准度,已经不是训练能够达到的,天赋要有,然后才是正确的训练方法。

    不过长弓还是初次接触,在随便的射击之下,他甚至没有用瞄准的技巧,只是被动的,按照同样角度,同样方向射击,60息左右的时间,居然可以达到17箭,没有连珠箭的技巧,也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射击,这样的密度非常的高。

    “走吧,过去看看!”看到孙吉射完,赵信淡淡的说道。

    信步走向了对面,长弓分散度不高,加上同样角度,同样的力度,孙吉控制的非常出色,弓的弹道,呈现出了一个较为均匀的分布,误差不算太大。

    这点让孙吉吃了一惊,就算是他这样的精锐射手,如果没有碧玉弓这样的强弓,普通弓箭的话,受到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距离之后,只能够保证大致的命中率。

    他使用的还不是直射,是抛射,抛射不容易命中,就算是孙吉,也没有必然的把握,可偏偏弹道集中到了很小的范围之中,这是事实,这就代表着,这个弓会受到其他的影响很小,这同样是一个优势。

    看到孙吉入神的想到,赵信又添了一把火,如果是很多人的进攻呢?

    弓箭手,一两个的话,也只有到了他们这样的层次,最起码也是百步穿杨的神射手,才能够在战场上面起到作用,一般的射手,面对着集团冲锋,必须要抱群,只有密集的射击,才能够带来杀伤力。

    长弓似乎兼顾了,箭插地上,方便取用,一般的射手,经过训练之后,就可以60息之内,完成10次以上的攻击,而抛射虽然难以命中,到了他这样的层面,确定大致位置还是可以的,这才是关键,一个人命中率不高,可是100个,500个,甚至1000个人呢?

第九十九章 万箭齐发() 
人数在某些情况下没用,当大军被敌人少部分精锐骑兵洞穿,然后在大量侧翼骑兵分割穿插之下,人数恐怕只能够作为累赘。

    可如果这个部队之中,出现大量的精锐长弓兵,会是什么概念,侧翼的轻骑兵根本不敢上来,少部分精锐骑兵,也会被长弓兵压制,之前随便射箭的效果,让孙吉认定,长弓兵的破甲能力很强。

    在200步之外,依然可以深入土内一尺,哪怕这个土是经过了复耕,松软的土地,对于重甲之下的大部分的装甲,都有巨大的穿透作用,还没有试验,对于步人甲的效果。

    可长弓兵是大宋的军队,不需要穿透步人甲,只需要穿透辽国和西夏的铠甲就好了,甚至也不用穿透重甲骑士的铠甲,能够穿透马甲,就可以了。

    辽国和西夏,在钢铁的冶炼上面,比之大宋,有巨大的差距,保守估计,同样厚度的铠甲,他们比起大宋最少是少一半以上,再加上铁的冶炼成本很高,两国都保持了一个一定编制的重骑兵,辽国是铁林军,西夏是铁鹞子,可是他们更加注重的,是人的防护。

    人的铠甲,基本上,可以无视战场上面,大部分的弓箭,孙吉估摸着,在200步外,就算是长弓,也不太行,可是马甲几乎只有骑兵铠甲三分之一,对上普通的短弓,是够了,超过3石的硬弓,在50步之内,就可以射穿马甲,这也是在战场上面经历过。

    有经验的精锐步兵,在对付铁鹞子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射击他的面部,或者是身体的部分,从来都是针对马的,马的目标大,同时马铠甲厚度也较小。

    哪怕,这个长弓不能够射穿马甲,海量弓箭形成的箭雨,依然有巨大的杀伤作用,无论是铁鹞子,还是铁林军,在西夏和辽国,都属于是很少的那一部分,况且重甲骑士,也不是全部披甲的,特别是马,马腿上,是没有甲的,一些关节的部分,马甲也相对比较薄弱。

    换成短弓,很难击中这些薄弱环节,长弓不一样,当一批训练有素的战士,在30息之内,完成7次射击的时候,还都是这样的角度,这样的力道的设计,形成的密集箭雨,什么地方都有可能射到。

    至于人员,孙吉从来都不担心,训练有素的弓手少,不是训练过的少,实际上,半石弓的训练,在禁军是一个普遍进行的项目,禁军了解一些弓箭的特性,做好躲避的准备,另外也是让禁军在早遇到攻击的时候,拥有一定程度的远程能力。

    在这样的规模化训练之中,还真的诞生了一些,以前没有想到的精锐弓手,但是这些弓手都不是正常的弓手,他们的力量,最多也就是1。5石,甚至无法使用1石以上的硬弓,或者说,使用1石以上的弓的时候,最多有两三箭的实力。

    两三箭的弓手,哪怕命中率百分之百,他也不具备成为精锐弓手的能力,换成半石软弓的话,威力又太小,可是长弓的出现,不提赵信所说的众多不同之处,只是让这部分精锐射手脱胎换骨,就足以让禁军最少多出1万弓箭手,这对于禁军的实力提升是巨大的。

    这还只是精锐射击,能够开弓的人,能够力量和角度,进行射击的人,可能会占据禁军的一半,这样下来人数根本就不是问题。

    在方阵之中,一大堆人,500人,1000人,甚至一万人,拿着这种弓一起来的话,在60息之中,哪怕射出7箭,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代表着60息,步兵冲锋跑200步的距离,1000人可以射出万箭,还都是这么沉重的重箭,拥有巨大的破甲作用。

    任何的东西的,一旦这个数字接近万的话,都是一个极为庞大,甚至是让人无奈的数字,人上一万,浩浩荡荡,上万弓箭,可以称之为箭雨了,一般只有大规模的攻防才会出现,上万弓箭手万箭齐发的场面,到目前为止,8年的军旅生涯之中,孙吉只看过17次,全部都是在陇西,跟西夏的战斗之中看到。

    为了集中数万弓箭手,陇西不但调动了大量禁军之中的精锐,还在当地大规模的征兆弓箭手,甚至连一些异族也不例外,丹木其实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被招募进来的,类似的还有不少,其中不少都是西夏或者辽国派进来的探子,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当时作为战场上最强的弓箭手,令西夏闻风丧胆的孙阎王,在陇西服役的4年时间之中,孙吉手上的人头几乎超过5000,其中不乏铁鹞子,普通的低级军官,甚至还有5位正将一级高级军官,还有大量副将,行将之类的中低层军官。

    孙吉一度成为弓兵部队的指挥官,他全程参与了当时的陇西战争,他服役的那几年,正好是西夏立国三战的前面两战,西夏几乎全面占优,当时战场危机的情况,大总管也不得不这么做。

    长弓加入之后,哪怕3000人的队伍,都能够完成万箭齐发,这种提升是巨大,长弓射箭,因为速度的很快,消耗是大了一点,在固定防御的时候,却是无解的,特别是同样面对万箭齐发的时候,它的射程成为了压倒性的优势,任何兵种,包括骑兵在内,要通过他的防线,都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一点,在守城的时候,被强化到了极致。

    一个弓箭手,需要什么,需要精准的眼力,通过严格训练培养出来的感觉,在百步之内,准确的命中一个极小的目标,这需要严格的训练,一个成功的弓箭手,需要3年来训练出来,要真正达到百步穿杨,也需要天赋,没有天赋,最多就是熟练和精准一点。

    这就极大的制约了弓箭手的出现,军队之中,弓箭手都是优中选优的,哪怕有天赋,没有力量也不行,需要身材高大,肌肉力量强大,还要长时间的训练,最终才能够成型。基本上,都要开2石以上才可以,再小1石弓,最多起到骚扰作用,无法真正的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可是现在,长弓如果装备,弓箭手起跑线,就变成了半石,任何情况之下,力量都是越往上,人数越少,禁军之中,1石弓的,还能够找出几万人,2石的,可能就减少到几千人,4石以上的,就只有一千多人,伴随着弓的强度的增大,反倒是人员越来越少,到了5石以上,基本上,都是十位数个位数。

    超过8石的强力射手,整个禁军,包括是班值,一个手能够查得出来,甚至超过10石的,目前只有3个人,现在,还剩下两个,因为丹木已经死掉了。

    半石跟一石,别看只有一被的差别,卡在这个档次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